|
本帖最后由 阴霾信仰 于 2014-6-30 10:48 编辑 + j) y( D! [, E: ]5 z4 a
Pipilu 发表于 2014-6-28 14:39 * k' y) q+ [* q
试着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 Q0 E7 r! l+ P U6 J% C+ p
% J( i2 M2 U) Y! ?- l/ @5 z) x
“拖一拖”现在看很可能是对的。如果当时开战,将使抗战提前6年开始,世界反法西 ... # z" ~/ R9 w/ g4 O0 c. ^& g
! V7 m. h) L5 N* r6 W7 I5 u* Y* l
问题是到了37年,中日的实力差距远远超过31年。31年时候日本还没有全面入侵中国的实力。以日本在1931年的经济实力国际支付能力不要说支持一次全面战争的消耗,连支持一次类似128的局部战争的消耗都是极其有限的。31到37年,中日之间的差距拉大了而不是缩小了。这期间东北对于日本的实力增长起来关键的作用。如果918开始抵抗,那么日本不可能在32-33年就走出31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在这六年之中,日本对于战争的准备远远超过了国府对战争的准备。
. m" U ^8 \! O2 T, G# ?* M
: K+ w7 W& z. j% n3 K# z 30年代初期的日本并没有完成工业的军事化,重工业只占其工业的38%,军费只占财政支出28%。如果日本经济按正常经济规律运行,其生产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全面侵华战争需要。例如1931年日本军费为4.54亿日元,仅生产步枪3613支,机枪514挺,火炮90门,坦克12辆,飞机410架。甚至弥补不了一次大规模战役的消耗。
4 e6 x3 M& K& @0 Z0 h" \& I$ n6 f2 p) R! ^. {4 U
占领东三省,使日本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资源、劳动力、商品市场,帮助日本摆脱了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政治、经济、军事上完成了向军国主义道路转变。支持了日本以后进行的侵略战争。1937年日本军费增加到32.7亿日元,从1931年到1937年,日本军费增长了7倍,步枪生产增长了10.8倍,机枪增长了3.2倍,火炮增长4.3倍,飞机增长2.8倍,坦克增长38.9倍,汽车增长20倍。这时日本才初步具备了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能力。1931-1937年日本工业都有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重化工增长是400%,增长最少的造船也有160%其他钢铁、机械等重工业都有200%以上的增长。
' E0 Q0 i2 v; Y# {
9 j. g( F- q! J- I 老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够后知后觉的。《蒋介石日记》(手稿本)1932年6月17日:“惊骇莫名,东北煤铁如此丰富,倭寇安得不欲强占。中正梦之今日始醒,甚恨研究之晚,而对内对外之政策错误也”。事变过去几乎整整九个月,蒋介石的梦才醒了的。
. d8 o: ~3 }- c: h7 k7 \% F2 ]# Y# F) l. @/ r* z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