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昨天 08:37 |
---|
签到天数: 2801 天 [LV.Master]无
|
本帖最后由 Pipilu 于 2014-7-1 18:37 编辑
- {) a \( x) c6 @0 J1 S5 Q8 P/ b5 a( H( a" [# {$ j2 p
3 D& A: t+ ~1 \4 s& A老兵你给的这几篇好像都和你的结论相反。
1 E, j+ v) i: N3 ?2 S! r4 f L/ B" h7 L) Q" v# G9 S
1. 第一篇http://jds.cass.cn/Item/7645.aspx9 ,3 X" P$ ~' E7 {( Z4 v
) i( E( d, a, }. t U7 x
“2月8日,外交部宣言发表,该宣言明显含有对伯力协定不以为然的内容。且参与交涉的朱绍阳、蔡运升、及亚洲司长周龙光均被撤职。[85]南京当局这样做,无疑有挽回面子、应付舆论的考虑,因当局在事件初起时所夸下的海口与最终的结局悬殊太大,只有这样才能勉强找到一个遮羞的台阶。朱、蔡、周三名具体交涉人员,成了蒋介石、胡汉民、王正廷等人错误决策的替罪羔羊。”! W5 [: e4 F9 v5 p: k
5 \* I6 |3 m" K+ E, B7 I
你在对应维基百科的关于中东路事件的内容:http://zh.wikipedia.org/wiki/%E4 ... 4.E6.80.81.E5.BA.A6
( t, H4 S- r- I! \- I9 X' B6 {6 C3 P" l; h* l! N
“对于《伯力协定》的签订,南京政府一直持反对态度,蒋介石本人也是不同意的。张学良与苏联签署的《伯力协定》,南京政府对此并不承认,并称以张学良为首的地方代表无权参与国与国之间的谈判,这是一项超越了东北军代表权限的谈判。”
9 u& Q; r" d( N! V+ c( l) P/ A
# \% f. i2 Q; D1 N# \结论明显是:张学良承认《伯力协定》,而南京政府不承认。恰恰证明了张学良在外交上不是听从南京政府的。! I7 v- u: M- X- u: J
8 f7 w# t" v7 i( s* v- g, ?3 }
2.第二篇 http://jds.cass.cn/Item/7646.aspx,直接就说:( d3 y) _5 W" O. [: X4 T
0 M7 a. y$ Y' c# _“而中东路事件却是张学良在独立决策的空间相当大的情况下主动惹起的,造成了许多危害和隐患,尤其令人遗憾。
4 n! F+ t ]5 j7 G一些学者较多地强调南京国民政府在中东路事件中的主谋作用,[2] 这似乎过分强调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责任,对东北地方当局积极、主动的态度有所忽略。其实,此时此地的中东路事件,张学良不决策,别人是很难指挥得动的,这主要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
# ?$ ]+ w: r V1 ]
& R6 G& f6 o, v8 P% Y3.第三篇
. T# ]8 i1 o8 W* Z G: C- u0 K( \
“洪钫和赵镇藩的回忆均系多年后的回忆,只有片断文字。而且,更关键的是,该电始终不见于各种文献档案。台北政治大学的刘维开教授曾遍查大陆和台湾的各类档案,包括保存蒋介石资料最为完整的《蒋中正总统档案》,均不见此电。因此,他主张对此电存疑。”( u0 Q7 z+ N. X+ k, Q p& t7 S, J
5 I, N. \: O' _“张学良多次否认“不抵抗命令”和蒋的关系。上述谈话中,唐德刚虽然特别引述《铣电》的关键词语以提醒张,但张学良仍然坚决否认。这种情况,似非老年记忆衰退可以解释。”
" O7 D/ E7 ^: l2 M7 ~8 Z: H7 N
/ i& G, N: {1 L% A+ ?* R直接当事人张学良的话应该可信度更高,而洪钫和赵镇藩一是没见到电报原文,二不抵抗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片面强调存在《铣电》可以为自己或长官开脱责任。. y4 t! S' _! C) F; P. s+ k" B# z
& R& w/ X% U( I: d$ X4. 如果中东路事件,小张被校长摆了一道,他就更应该是自己拿主意,而不是听从中央政府的决定。被摆了一道反而更听话了,不合常理。
# g3 Z* H+ L& o+ R
1 }+ Y; P) p' O2 z+ D: Q, k- f, P9 @. ~) O" @: w1 ?# d
当然,辨明九一八事变时期的“不抵抗命令”出于张学良,并不能减轻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责任。; ]* n% Q& F'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