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2-2 14:00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猫元帅 发表于 2014-1-23 23:00 t8 B5 m# X9 p- N
也许那时候流行那种说法,就像当年流行疑古现世流行反思一样。 ' C& C ?! p2 c2 K$ D! k3 k; f, j
其实疑古也不是近人的专利。
$ a: D0 u1 j6 S; {7 t) F& I4 `
; Y& T; a- ]7 C# _( K* k唐刘知几的史通,专有一卷直笔,一卷曲笔,一卷疑古,论述史书的辨伪,而在曲笔卷后,就是鉴识卷,前后逻辑很明确。7 |) c0 h) {5 Y: R% _
- R) ]2 N6 d# R) g$ K; D" o
仅仅在史通中,就可以看到古代史家的治学态度,是不是像现在某些说辞,比如儒家篡改历史正史一概抹杀,实在是故作新奇误人子弟。8 Z5 m5 M8 m) w6 Q6 q" c6 I A
! u/ G. z0 g2 M' F- l0 W2 v
肇有人伦,是称家国。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亲疏既辨,等差有别。盖“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论语》之顺也;略外别内,掩恶扬善,《春秋》之义也。------卷七曲笔. o9 [$ T* a, Z2 P5 T
, Q0 j" r, b+ E& o" d( o
这是曲笔思想的来由,但是
( M: [7 E+ {! C' O/ U+ ?/ h4 x8 i- p. g$ w9 U
自兹已降,率由旧章。史氏有事涉君亲,必言多隐讳,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其有舞词弄札,饰非文过,若王隐、虞预毁辱相凌,子野、休文释纷相谢。用舍由乎臆说,威福行乎笔端,斯乃作者之丑行,人伦所同疾也。亦有事每凭虚,词多乌有:或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诬人之恶,持报己仇。2 l- J5 y/ W& a1 P* Y t: d
若王沈《魏录》滥述贬甄之诏,陆机《晋史》虚张拒葛之锋,班固受金而始书,陈寿借米而方传。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下字忒狠。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
: F8 P0 A: i0 ]6 Q/ V* D/ K
7 N" p1 Z; O4 u7 K* o9 A态度很明确,弄虚作假的,投畀豺虎可也
1 N3 h! W! d) h) f/ O
6 h, E8 @% K$ o而在疑古卷,说的更加清楚。
% M4 ^6 O+ a; ^
, h2 ^, l# r A故孟子曰:“尧、舜不胜其美,桀、纣不胜其恶。”魏文帝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汉景帝曰:“学者不言汤、武受命,不为愚。”嘶并囊贤精鉴,已有先觉。而拘于礼法,限以师训,虽口不能言,而心知其不可者,盖亦多矣。----卷13疑古8 m4 y: Y/ F+ a) H" q0 W
- c/ i% _7 q* \1 [/ n3 ~+ U C孟子说,尧舜没那么多好事,桀纣也没那么多恶行。汉景帝也说过学者们不提及汤周革命,不是因为不知。历来学者限于礼法,心知肚明不能明说而已。对照着韩非子,就更清楚了。4 R9 |, c8 t- i8 r ~4 |
* b! r0 u, t, J1 r夫奸人之爵禄重而党与弥众,又有奸邪之意,则奸臣愈反而说之,曰:“古之所谓圣君明王者,非长幼弱也,及以次序也;以其构党与,聚巷族,逼上弑君而求其利也。”彼曰:“何知其然也?”因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察四王之情,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乱之兵也。然四王自广措也,而天下称大焉;自显名也,而天下称明焉。则威足以临天下,利足以盖世,天下从之。”又曰:“以今时之所闻,田成子取齐,司城子罕取宋,太宰欣取郑,单氏取周,易牙之取卫,韩、魏、赵三子分晋,此六人者,臣之弑其君者也。”奸臣闻此,然举耳以为是也。故内构党与,外摅巷族,观时发事,一举而取国家。-------------韩非子说疑& j& t0 h# A$ q& w
) A$ L( _3 E0 y1 e
而儒家对史书的不良影响,也没啥不好意思记载的- ^& W' S, Y) U9 Y6 U
6 D7 O- L3 [# P/ ]
及左庆之为传也,虽义释本经,而语杂它事。遂使两汉儒者,嫉之若仇。----卷13疑古
* F3 V x6 y0 g9 |
! t. j9 |; ]8 i& X而后其举例十条疑古,很是剥了儒家自孔夫子及以后的面皮。原文很长,俺就不例举了,基本上就是竹书的那些。
$ K% M& r9 z, s$ ]! \9 l4 K# |, u
( q% I {( ]+ t4 L3 L问题在于,如果单单拿出这么几卷内容,来一举抹杀自先秦以来的正史,那只能说起码刘知几的史通二十卷,只看了两卷。说说笑话可以,真以为这是真理学说,还是洗洗睡了吧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