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2-2 14:00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草蜢 发表于 2014-1-23 12:43 - G I; |* f- a! o6 G0 G5 v/ L8 e2 a
好吧,俺教你,谁叫俺是助教呢。 - Q, R$ j( ?/ }
5 B# l, |* ^) O* v1 f4 v9 x" t
你要证明夏存在,就举杞国,就是杞人忧天的那个,的栗子。 ' N2 p: q% m% T$ M
先鄙视一下你自己看帖不仔细,俺啥时候“结果你这家伙马上就帮专家们决定”了???俺一直在反对非常意气用事轻率地否定史记等古籍而已。俺的反对你一直没有提出啥有力的说法来证明这种反对。
3 j( n' w; l" q4 U, K! K& W
$ {4 t: c) Q0 d2 ~国内当然没有定论了,疑古派的影响不可小觑。俺前头提过,如果在国外的话,同样的考古发现恐怕早已经是定论了。所以俺希望你能提供个西方考古的例子,看看他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再对比国内。 z% l- Z. d+ Z4 z& I
& u" I& ?0 m) P4 Y8 J* B1 Y
而对于二里头,或者其他建国后考古发现,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s' T: ~3 p$ _2 ~! ^- u+ x: [' M9 {$ L. j$ D+ _4 ?! F
比如在1930年代,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由于对商代的社会估计较低 (如说商代是石器、骨器、青铜器并存,故而还“是金石并用时期”;商代已有文字,可“还在形成途中”;“商代的末年还是以牧畜为主要的生产”,“农业在当 时尚未十分发达”;商代的王位是兄终弟及;据卜辞,商人尊崇先妣,对先妣特祭,在殷末年“都有多父多母的现象”等),把殷商社会定为“氏族社会的末期”。当时的结论,盘庚迁都后中国方进入文明时代。+ B: X* z4 H7 n/ b
" \8 A2 G3 W! E& r4 n) U
但是以及可是,1952年,在对郑州二里岗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其文化遗存的面貌特征与安阳殷墟文化有相似,也有区别,即把此类遗存命名为二里岗期商文化。1954年, 在郑州人民公园遗址的发掘中,发现该遗址的文化堆积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文化特征与殷墟接近,中、下层则与二里岗期商文化相同,由此在年代上确定了二里 岗期商文化早于安阳殷墟文化。而二里岗期的都城遗址是1955年发现的,这年秋,在河南郑州发现了商代早期的城垣遗迹,其后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掘,取得了 一系列重要的收获。郑州商城城址略呈南北纵长方形,周长6960米。在南城墙和西城墙之外约600-1100米处,又断断续续发现三段夯土墙基,可称之为 外郭城墙。在城内东北隅发现大面积宫殿建筑基址,在城垣与外郭之间则有多处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郑州商城的发现,使得在考古学上找到了早于 殷墟的商代前期的都城,也使得中国文明至少要提前到商代早期。& E( b. i2 \6 m; }6 ^
/ ]6 Y4 |! L; B7 w$ B
这里并非像你所说那么简单,殷墟的发现立马证明了商的存在。同意否?5 D" @+ P' M7 X; N& p
* P$ }0 H& t) I6 \) t/ g5 c二里头的争论,没有定论在是否为夏都的争论是一大宗。而像你所言,是否为平行势力,取决于对史料的采用,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商以前有夏,而二里头和陶寺以及龙山等等考古发现,在年代上是吻合的。而仅仅根据翻译出来的占卜用甲骨文来否定史记记载,是不是稍嫌轻率捏?何况那是三分之一的部分,还不是专门记载历史的。: [! u z! i7 N+ h1 [
3 M x/ S: R, n& }而史记的记载,被怀疑不是自今日,在发现殷墟开始,也没有马上肯定司马迁对商世系的记载,这是后来肯定的。而后来的考古发现,至今貌似还没有在大节上否定史记的,尽是肯定的证据了,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现的西周铜器《利簋》的铭文。所以一些怀疑很没有说服力,不像五四后一段时期,疑古派的很多说法都被推翻,比如钱穆等一直坚持的老子在庄子之后的论断,当时也是言之凿凿。" ^& R0 P: ^2 M o; K+ K
t" p+ n. v. [( u) Z3 j) c
所谓周因为和夏有关系所以念念不忘,俺总觉滴,有点自由心证了。
' d8 l+ g/ f, ?9 L5 c; l. L% m* q K5 y8 e
还是那句话,非要出土文字证明,那世界上没有多少文明能自证。甲骨文没有记载就否定史记,这种思路被否定过,现在还持这种观点,只能说是存疑,下定论就搞笑了。: W5 B. M* ]/ Q/ p% l# a+ K
! R. s8 U0 X# i, p. H2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