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5-10-23 01:39
 | 
|---|
 签到天数: 2112 天 [LV.Master]无  | 
 
|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19-4-9 11:45 编辑 0 _8 b% A$ ]5 P5 G6 B/ z3 A$ H4 y0 B* e- o( S& |7 |) j
 上一篇) n; v; B+ w/ d6 Z0 s. [+ B
 
 9 X! ~  ]- g8 w2 o& O" `: X在调查员们看来,很明显140航班在副驾驶误碰复飞手柄以前一切正常。那么副驾驶是怎么会误碰复飞手柄的呢?
 ( p$ S+ y3 n) {$ u
 6 y' [3 P! J& j' M5 r+ f" H( EA300-600R的节流阀和复飞手柄结构是这个样子的,下面这个是侧视图:
 3 v1 y8 q( E1 c! `; D" l/ \/ |2 w) d, k' {" s% y9 C
 
  : t$ H2 b& l& X; v % B3 ]9 ^( e4 q+ D" B
 复飞手柄是节流阀下面的那个小拨杆,复飞操作的第一步是把复飞手柄向后拨,对于飞行员来说,这个动作和收节流阀的动作差不多,区别是手放在哪里。一个最大的可能性是副驾驶收节流阀时,手掌在节流阀上,手指自然下伸,在回拉的过程中连带着触发了复飞手柄(见下图右)。) s) p% P" y6 O: _5 U2 a3 y
 % q9 }9 W( E3 V
 空中客车的飞行计算机立刻做出反应,计算机进入复飞模式,指示发动机增加推力,机头上仰。虽然副驾驶推杆向下,飞机已偏离了正常下滑道转入平飞。3 O& l; k+ S0 j0 B3 X. u% K4 z
 
 ! P: ^$ j' O% r( W, Z四秒钟之后,两个自动驾驶仪同时接通。鉴于舱音记录仪上机组对接通自动驾驶完全没有讨论,只能假定一名飞行员在另一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接通了自动驾驶。由于副驾驶正在用力推杆,最大的可能是机长做了这个操作;他的想法可能是让自动驾驶仪帮助副驾驶重新截获下滑道。
 1 n" k+ {3 K5 N8 W& ]& o) g( R' A8 }5 i- s1 [2 z/ @8 U7 E
 由于飞行计算机已经处在复飞模式,两个自动驾驶仪一接通就自动进入复飞模式,而不是机长希望的命令模式;更糟的是自动驾驶仪的接通剥夺了机组人工调节俯仰配平的能力,计算机现在全面接管俯仰控制。0 O$ }+ o* E0 `2 \
 9 K; w+ `) {2 E5 l$ P' A/ H8 l
 自动驾驶仪开始执行预设的复飞程序,由于副驾驶在推杆向下,升降舵是在机头向下的位置;为了让机头向上完成复飞,自动驾驶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水平安定面。由于升降舵和水平安定面面积的巨大差异,后者的气动效应要远远大于前者。任凭副驾驶使出全力推杆,飞机还是在不断抬头上仰;更糟糕的是,副驾驶推杆越猛,自动驾驶仪就越认为要进一步调整水平安定面,最终使水平安定面到达了机头上仰的极限位置,而机组对这一切浑然不觉。4 P6 b" }" E+ z9 i
 2 ^. M( [! \) G0 Y
 这期间机长倒是发现飞机处于复飞模式,于是指示副驾驶解除。鉴于机长8:14:58那句“降落模式”的话,他很可能是要求副驾驶从复飞模式直接改成降落模式。不幸的是A300的飞控系统的模式转换是这样设计的:从复飞模式可以进入除降落模式以外的所有模式,从复飞模式以外的所有模式可以进入降落模式,就是不能直接从复飞模式转入降落模式。这个听起来很有道理:你一旦开始复飞了总要转一圈才能再降落吧?图卢兹的设计师们完全没有料到这世界上有王机长这样玩C-47出身的,野战机场任意地拉杆就起推杆就降。王机长另外飞的一种机型是747,用力推杆就能人工超越自动驾驶仪,他那8000小时飞行经验现在全都成了不利因素。7 {8 L9 _) e& J, I; K3 K/ ~  r0 C7 V
 $ a# O2 V4 b* J# g: S& i& Q% R1 L9 M0 w
 到此为止,飞机在不断地上仰,空速在慢慢降低,但还没有到完全失控的状态。但当A300的攻角达到11.5度,空速127节,高度570英尺时,空中客车的计算机发现在攻角已经到达极限,继续抬升就要失速了。预设的失速保护程序自动启动,为了防止失速必须增加空速,为了增加空速必须增加发动机推力,于是两台发动机推力全开。在俯仰配平极度不正常,水平安定面到达抬头极限的情况下采用大推力,只会使飞机仰角急剧抬升。当王机长接管操纵时飞机的仰角已经达到21.5度,短短几秒钟内仰角上升到52.6度,空速下降到75节以下,下面的失速坠毁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b, L4 R/ v; Z; K9 d6 g* Z2 P5 p
 
 7 e& t. j5 t$ }) H7 L) @调查的结论是这是一起严重的人机冲突酿成的事故。一方面,关于空中客车飞控系统模式转换的说明在A300的飞行员手册里面说得很清楚,飞行员培训时更会教,不知两名华航的飞行员为什么都没有学进去。另一方面,两名飞行员的协调很成问题,机长前脚让副驾驶独立操纵,自己决定;后脚就在副驾驶误触复飞手柄之后象连珠炮一样地发号施令,并在副驾驶不知情的情况下接通自动驾驶,完全打断了后者处理的思路。随着自动驾驶的接通和机组对飞控系统的不熟悉,终于走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 O9 F, w3 h+ G; w6 O
 * W3 ^% c2 c; n4 Y7 G1 i报告下面的结论更惊人:这不是A300/A310第一次出这种事,这是第四次。
 ( i' D4 ]2 x( q/ o8 C. S( h3 Y! m5 C7 w3 q. m5 Q& n
 第一起降落时的配平失控发生在1985年3月,一架首批出厂的A300-600R身上。$ O9 x, x/ [7 `' V  N0 M
 + z* @# Z) j  _7 [3 B; a: f8 r
 第二起发生在1989年1月,一架芬兰航空的A300客机在赫尔辛基降落前机长在865英尺高度误触复飞手柄然后又试图推杆,结果下面的事情和华航140一模一样。幸运的是在飞机仰角到达35.5度,高度2250英尺时机长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解除复飞模式将配平调回正常状态,飞机最终安全降落。
 # X  `2 \  u6 |8 S9 a* E6 D$ x
 ) o2 T% m6 m8 F" z% T! _) o7 u然后就是轰动民航界的莫斯科机场事件。1991年2月11日,东德航空公司Interflug的一架A310-300飞临莫斯科谢列明季耶沃机场准备降落。在最后进近的时刻自动驾驶仪进入复飞模式,飞行员也做出了推杆操纵,于是自动驾驶毫无悬念地将水平安定面调到抬头12度位置,而机长对升降舵的推杆输入是低头14度,当飞机上升到2100英尺时自动驾驶仪认为复飞成功,于是自动解除复飞模式,将操纵交还给机组。机长见高度已经太高,只能再飞一圈重新降落。机长的推杆输入一停止,飞机急剧上仰成88度仰角,窜升到4300英尺,空速掉到30节以下。由于空速太低,连失速警告都不工作了。A310以42度俯角失速下坠,机组在1500英尺,245节空速下奇迹般地拉了一个1.7G的机动改出俯冲。随后A310以70度仰角再次上升,并第二次失速后做出32度的俯冲,机组在1800英尺高度再度改出。空中客车然后以74度仰角第三次上升到7000英尺后失速,再做一次32度角俯冲,越战越勇的机组在3600英尺改出。这还没完,第四次急剧上升中A310冲高到9000英尺时坐了三次过山车的机组终于搞明白了,在11500英尺高度重新控制住飞机,安全降落。莫斯科机场的塔台控制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 俺见过茹科夫斯基的人把苏-27飞成这样,真没想到德国人能把A310飞成这样!% _& _: ?: O# f2 x2 E- g( w. _
 * c+ z: w% M+ j9 T. c" x5 a& B: A
 出了这样轰动全球民航界的事,空客和华航一点都没长进,终于有了名古屋。! a, J/ z7 `, {9 _( {  a
 5 M% g; c% s$ M; h( L5 X. I* M! D
 番外篇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