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假如十八 于 2012-2-24 10:29 编辑 & Y/ ^) Y8 K& _7 m1 z
2 i9 Z q3 ~& `( k3 X) ^/ G+ D
对于供应链分析师来说,很多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你的供应商和你自己的公司做POS报表.3 X& `9 ^( m: |& }9 `: H1 r% _! A
1 t. {* c$ Q; ~9 W7 r
POS, point of sales报表, 指的是供应商的哪些产品,销往了哪些地区的哪些客户,数量多少,成交价格和折扣如何. 0 o4 E# C1 \8 I' b+ I0 f. h
+ b1 F3 f& i" ^9 A) J- A( E; n& p9 ?在97年之前,很少有供应商会要求下游的批发商或者零售商提供POS.由于奖金的激励,很多供应商的销售代表会鼓励批发商/零售商尽量的进货,不管货物是不是已经销往终端客户.等到金融危机发生的时侯,很多供应商派出销售代表试图卖出更多的货物.结果事与愿违,由于下游的批发商/零售商已经过度存储,不但卖不出更多的产品,反而有批发商/零售商宁可承受损失也要退货.由于这个教训,大多数的供应商从97之后会要求下游提供POS报表,销售代表的奖金也从跟往下游的销售变成跟往终端客户的销售挂钩.
7 @6 o; L* w4 [& `0 b) A J1 K, E9 @
在此之后,POS和Inventory报表逐渐成为下游提供给上游的必备信息.上游的供应商也发现这两个东西是用来了解市场和顾客行为的重要渠道.要求这两种数据并且有专门的队伍对其进行分析,成为了供应商的标准实践. " K1 ]1 I4 p7 @" e
8 y( t' H W- D: l% i/ O
从分析师的角度来说,POS报表,绝对不是好玩或者是有成就感的东西,但是这个报表却实实在在的是了解商业状况,理解公司运营的出发点.
' H3 o2 {8 n; H V0 J& @/ O4 {0 i1 w5 r/ [# x1 b0 m
这个报表令人烦躁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报表发出的时间,很多公司对销售进行评估往往是在自己的财政月份结束的时侯.由于不同公司的财月彼此有差异,因此往往你需要在不同的日期发出几十份不同格式的报表.当然了,如果这个供应商是你的大来源之一,肯定可以用EDI或者其他的数据库做成自动发送,但是你要维护这些供应商的财月日期本身就是个烦躁的事儿.还有很多小的供应商,或者是一次性的,你只能手工完成,赶上人家的促销,很有可能还有额外的格式要手工调整.9 X9 ~" I) q o8 w6 }
! n' W8 T6 }6 ~$ s: O' O+ l
第二个烦躁的方面是供应商料号.不同的贸易控制或者是危险原材料控制,导致供应商经常对产品升级换代.有些供应商在生产新一代产品时侯会使用同一个料号,仅仅用批次号码进行区分.但是下游对供应商的批次号码有时候是不登记的.此时下游的数据库里面一般会开一个新的自己的料号,但是由于供应商料号还是一样的,就不得不加上点或者横杠加以区分.这时候如果供应商收到你的POS报表,会出现料号无法对应的情况.这时候你就只好马杀鸡这些数据.
u5 s+ \$ q1 O$ o9 a8 N
& s, s/ K- o. v6 t8 j! y第三,是销售的东西的范围,比如苹果的iphone,你有可能有直接从美国的进货,从香港的进货,这两种东西可能都销往香港.当苹果在香港的机构来问你要销售数据的时侯,前者要不要包括在其中就麻烦了.尤其是这两者如果没有实际的功能区别和保修条款的区别的时侯,你可能把五台从美国的进货十台从香港的进货一起卖给了某个商场.要区分这两者,如果你们公司使用的是SAP可能还好,有些比较老式的系统则根本无法区分二者. , A, t& h3 i7 t, h& r/ B; Z
! A/ L! l& E" I/ z, a1 vPOS报表是好的出发点,但是绝对不是终点.当你一个月要发送一百多份的时侯,即使全部都自动化,也常常这里那里需要维护.好好做POS,尽快脱离这个工作但是时不时回来看看这些数据,才是最好的选择.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