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乒乓球有群众基础,不代表乒乓球有商业价值
乒乓球在中国基础是最好的,参与者众。尤其是七零后以前的人,如果生活在城市里几乎人人会打。但是乒乓球商业价值着实有限,球桌小,球速快,现场很难看清楚。过去很多球前三板解决战斗,根本就没法看。国际乒联进行过数次改革,现在好一些,但和真正具备商业价值的项目还是很难比。缺乏商业价值,退出奥运会是早晚的事,现在奥运会都快办不下去了......说乒乓球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我同意,我自己也是从小打球的;说乒乓球有商业价值的,请问有几位去现场看过乒乓球赛?去过的,说说观感如何?根据某论文调查结果,乒超联赛现场的票只有20%左右是自己购买的,其他的都是赠送的或单位发的;同样一篇论文中,对俱乐部的调查结果是,68.7%的人认为首要问题是缺乏赞助,资金来源不足。这种情况,怎么搞商业化?(资料来源:《
乒超联赛主场经营状况调查及其运行机制研究》何元春、文秀丽)
总之一句话,愿意打球,不代表愿意掏钱。
2. 乒乓球作为国球是有特定历史背景和特殊历史原因的
这不是说乒乓球是国家重点扶持重点投入才作为国球,乒乓球作为国球的地位当然是自己打出来的。但作为“国球”,不是因为它有商业价值,而是因为政治需要,这也是事实,这就是特定历史背景和特殊历史原因的含义。现在政治没那么需要或者不需要了,乒乓球作为“国球”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3. 哪个体育大国不是金牌战略?
国家集中力量对某个或某些项目投入,以获取奥运会金牌为唯一目标,如果我们把这个定义为金牌战略的话,据我所知,美国就不是金牌战略。
5. 乒乓球退出奥运会是迟早的事,奥运会改革的方向就是如此,不然,奥运会自身也就快完蛋了。当然,在中国人看来,马术、高尔夫这种项目进奥运会很奇葩,我也持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