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草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热点] 铁马出天山:草蜢聊西域(美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1#
发表于 2014-1-6 01:11:52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5 14:36
安史之乱后,唐在回纥有驻军?

唐玄宗时间,后突厥帝国还达到了其顶峰时期。

算羁縻?和西南差不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2#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01:20:20 | 只看该作者
兜胖胖 发表于 2014-1-6 01:11
算羁縻?和西南差不多?

跟大败唐军,用堆积如山的唐军尸体建立大理万人冢的南诏一个性质。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03:4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1-6 04:13 编辑
燕庐敕 发表于 2014-1-5 13:16
哈哈,好几个月也未见得有定论的。

很多早期的结论,我现在是怀疑的。


副帮主是对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人那套对草原民族做生硬的切割,分为,突厥,蒙古,通古斯系其实是对草原部族的实际情况不了解。

比如格鲁塞老先生在他的《草原帝国》中用当时语言学的判断,认为匈奴是突厥系,而鲜卑是蒙古系的,回纥是突厥系,而契丹是蒙古系。

但草原族群向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换个马甲就登场的。

北匈奴被击破以后,鲜卑从东进入蒙古草原。

鮮卑大人檀石槐,盡據「匈奴故地」,以他為中心建立起一個鮮卑部落軍事大聯盟,「兵利馬疾,過於匈奴」

匈奴旧地的匈奴余部“皆自號鮮卑。”

东汉时期,鲜卑占尽匈奴故地


建立北魏的拓拔部就是典型的鲜卑+匈奴的结合。宇文部更是匈奴后裔。

而格鲁塞老先生把拓拔归类为突厥系,显然是简单化了。

契丹更是融合了蒙古草原的各个部落。有辽一代,有天下契丹,半回纥的 说法。 契丹的后族萧氏的祖先就是回纥。

所以说萧峰大侠的先祖是回纥!

关于契丹和回纥的关系请看草蜢的帖子《草蜢版草原帝国:天下契丹半回纥》

我以前写过一段《蒙古的起源》,再重八一次吧:

游牧民族本来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草原上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年汉右校尉耿夔击破北匈奴 “鮮卑因此轉徙據其地。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

拓拔鲜卑就是所谓的父鲜卑母匈奴,然而赫连勃勃之铁弗匈奴乃是父匈奴母鲜卑。

蒙古的起源传说就很有意思。

蒙古的源头是苍狼与白鹿的结合。突厥则传说“人狼配合肇生阿史那氏”。

苍狼是草原民族包括突厥的图腾,而白鹿是鲜卑、室韦等森林狩猎民的图腾。

狼鹿相配生蒙古祖先有可能是指类似与匈奴鲜卑一般的融合。

其实还有更为直接的描写。

蒙古秘史记载了在狼鹿相配十一代以后的一件事:

兄弟两个,哥哥的眼力很好,他有三只眼睛,额头中间还有一只。有一天,两兄弟站在高山上望,看见一群人沿着河过来。哥哥对弟弟说:“那边车上坐着一个美丽的姑娘,可以做你的妻子。”弟弟走过去一看,见那姑娘果然美貌动人。两兄弟把那姑娘阿兰豁阿抢了来,做了弟弟的妻子。阿兰豁阿生了两个儿子。

后来她丈夫死了。她又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大儿子暗地里议论:“爸爸死了,妈妈却又生了三个儿子。我们家里只有一个男仆,这三个孩子是他的儿子罢?”阿兰豁阿知道了两个大儿子的议论。在春天里的一天,她煮了腊羊肉给五个儿子吃,然后叫他们并排坐在一边,每个人给一支箭,叫他们折断,他们很容易的就折断了;又把五支箭合起来叫他们折断,五兄弟轮流着使劲拗箭,都折不断。阿兰豁阿说道:“大孩儿,二孩儿,你们怀疑三个弟弟是怎么生的,是谁的孩子。我也不怪你们。你们不知道,每天晚上,有一道光从天窗中照射到我帐幕里,变成了一个淡黄色的男子,来抚摸我的肚皮,后来那人又变成了一道光,从天窗中出去。这三个孩子是天神的儿子。你们五人都是从我肚皮里生出来的,如果一个个分散开,就会像一支箭那样给任何人折断。要是大家相亲相爱,同心协力,就像合起来的五支箭那样坚牢,谁也折不断你们了。”

母亲阿兰豁阿死后,五兄弟并不和睦。四个哥哥说小弟勃端察儿不喜欢说话,是傻子,不分牲畜给他。小弟弟只得骑了一匹秃尾巴生疮的瘦马,沿着斡难河出去打猎过活,拣拾野狼吃过后剩下来的残肉。

但勃端察儿可不是傻子,是狼。他抢劫别人的牲口,抢了一个孕妇做妻子,又娶了别的女人做妻子,俘掳别族的人做奴隶。他是成吉思汗的祖先。

黄金家族姓氏“孛儿只斤”源于突厥语,是“灰眼睛”的意思。

这阿兰豁阿就是蒙古化了的突厥语族部落豁里秃马惕部的那颜的女儿。在波斯人拉施德丁的《史集》记载中,这金黄色的男子变成了一个碧眼赤发陌生男子,让有人猜测是一个《新唐书》卷217中载的“人皆长大,赤发,皙面,绿瞳” 的黠戛斯人。拉施德丁还说成吉思汗第一次看到孙子忽必烈的时候发现这位居然没有继承孛儿只斤的赤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4 学识 +3 收起 理由
河蚌 + 4
老票 + 10 + 3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4#
发表于 2014-1-6 12:03:11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1-5 04:42
新疆最近十几年民族问题才开始突出,其实就是因为掺杂了最近十几年中国整体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的贫富差距加 ...

村子就是见识多,你和我要说的一样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2-21 00:06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金丹

    405#
    发表于 2014-1-6 12:21:22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1-5 14:30
    这怎么解释逊尼派瓦哈比极端主义的老巢在经济较发达的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呢? ...

    就像共产主义本应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并实现,结果现在执政的共产党全在第三世界。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406#
    发表于 2014-1-6 18:00:34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6 03:48
    副帮主是对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人那套对草原民族做生硬的切割,分为,突厥,蒙古,通古斯系其实是 ...

    其实这是野蛮民族早期历史的真实写照。

    华夏人早期踩大脚印的,吃鸟蛋的不也有的是?

    你只要记住,把另一个部落高过车轴的男人都剁了,那么小男婴和女人在15年后也只能在你的部落生活,成为你的族人了。

    当然,按DNA那就不好说了,可是那个年代哪儿有哇?

    @tanis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谢师叔教育~~  发表于 2014-1-7 01:32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7#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2:25: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1-7 04:56 编辑

    大好河山在新疆


    这是原来(2013年11月17日)在纽约时报发版的一篇新疆游记。 当然是从美国人角度游看新疆。 大家就做为大毒草参考吧。

    不过其中有一些有用的参考消息,比如我一直提到的中巴铁路路线的地质问题,和2010洪水切断中巴友谊公路之事,和我所了解的都比较吻合.

    中国的文宣者应该像老美的媒体记者学习,看看人家怎么津津有味滴写旅游,时不时轻描淡写黑一下TG和汉人,最后用其他人眼光赞美永远伟光正美利坚的, 人家的水平把中宣部扔了N条大街啊!

    大好河山在新疆


    杰安迪(Andrew Jacobs)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3年11月17日。


    有几个恼人的瞬间,中国至巴基斯坦那条公路上的堵车盛况让我恍然以为回到了北京。在那个永远拥堵、永远灰霾笼罩的城市,我曾在几条环路上度过无数难捱的时光。

    可是一走出面包车,我就发现面前的风景与北京大异其趣。

    前方几十码的地方,冰川融化成溪流,沿着昆仑山脉蜿蜒而下,到了我们面前忽然方向一转,将喀喇昆仑公路(Karakoram Highway)冲成一个混杂雪水和碎石的大泥坑。运货卡车、出租车和客运大巴组成的车队,朝着远方的天际线迂回前进。

    但那是多美的天际线啊,一座座雪峰指向碧蓝的天空,背景是赭红的群山,几支野生双峰驼正悠闲地行走。海拔10000英尺(合3048米),空气稀薄得让人感到不适,但绝对不像我居住了五年的中国首都那样,空气中充满刺鼻的气味。

    在等待孤零零的一辆挖土机清理路面时,我们找到了一丝意外的乐趣:许多旅行者从汽车里陆续走出,开始分发香烟,互相谈笑。

    这群人里有珠光宝气的巴基斯坦珠宝商,刚从中国西南采购归来;有柯尔克孜族医学院学生,刚在中国东部的山东省通过考试而神采飞扬;还有几名头发灰白的中国民工,打算去塔吉克斯坦边境的一座铁矿打工。车队最前端那几名身穿刺绣衬衫、头戴圆毡帽的塔吉克人要去参加一场婚礼,他们热情地说,如果交通条件允许,欢迎大家晚上都去喝喜酒。

    800英里的喀喇昆仑高速公路从巴基斯坦的阿巴特巴德(Abbottabad)一直通到中国新疆西部城市喀什,它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跨国公路,表明了中国政府征服大自然最严峻挑战的决心。这条公路1979年竣工,目的是促进北京和卡拉奇之间的沟通,而事实上也增强了中国与巴基斯坦两个盟国之间的关系及两国对印度的共同防御。




    在修建这条公路的20年间,有1000多人在绝壁之下失去了生命。这是全世界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公路是否能够通行,常常取决于维修工作的进度,尽管这里的工人似乎永远在忙碌。2010年,巴基斯坦那边一处山体滑坡导致十几英里的路面被水淹没,人们(及货物)只好乘船穿过罕萨河谷(Hunza Valley)的路段。

    暮夏时分,我们开着面包车从喀什到喀什库尔干,经历了为期三天的休闲之旅,一路上至少遇到六处山体塌方,正因如此,喀喇昆仑山脉(Karakoram,在土耳其语中的意思是“黑色石头”)让许多旅行者望而生畏。但自1986年以来,这条公路变得越来越有魅力,因为旅行者可以由此了解中亚地区中国人的生活。若干个半游牧部落在这片高海拔地区生活,共享这蛮荒而动人的美景。

    这就是传说中的丝绸之路,两千年前,来往于欧洲、亚洲和中东的商人发现了喀喇昆仑山脉和红其拉甫山口(Khunjerab Pass)之间这条安全的通道,而今几乎一切如旧,新增的只有平稳的柏油路和令Verizon与AT&T蒙羞的优质手机服务。今天,徐徐展开在旅行者面前的还是那片苍茫的群山,山间偶尔几处冰湖,盖兹河(Gez River) 奔流在山脚,墨绿的草原上点缀着洁白的毡房和乌黑的牦牛。

    对于获准在中国境内采访的记者来说,比如我和其他两位旅伴,在新疆南部的采访常常令人灰心。当地警察总是不请自来,陪我们行走,有时还强行加入我们的饭局。而这次,我们在官方批准的喀什旅行社(Kashgar Guide)报名参加了跟团游。由于行程合理,旅程安排颇有说服力,大家也都没带笔记本电脑,当地机关批准我们自由旅行。终于能有一次难得的机会,以无人审查的目光打量这片宁静的土地,因而我们可以在许多神秘的社区穿行,拜访一些土生土长的牧民。


    南疆之旅的起点肯定是新疆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这座日新月异的中国城市人口300万,有航班频繁往返于北京、上海及其他大城市。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南疆之旅的起点肯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这座日新月异的中国城市人口300万,有航班频繁往返于北京、上海及几座中亚国家的首都。来了以后,我们先休息了一天半,逛了逛大集市(Grand Bazaar)和新疆地区博物馆(Xinjiang Regional Museum),时间绰绰有余。大集市是个仿伊斯兰风格的购物中心,吸引了来自乌兹别克、俄罗斯和蒙古的许多商贩。新疆地区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俗称“楼兰新娘”的干尸,有4000年历史,堪称镇馆之宝。我们下榻在一家小型精品酒店,这里虽然很少接待外国游客,但是幸好管理人员人情练达,没有要求我们拿护照在柜台上登记,否则当地公安机关会立即获悉我们的行踪。

    乌鲁木齐有铁路向南一直通向喀什,但坐火车需要25个小时。时间不多的旅客可以乘坐飞机,飞越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Taklimakan Desert)上空,直达喀什。喀什是传说中丝绸之路上的歇脚站,几百年来对游客都极具吸引力。我们坐了90分钟的飞机后发现,与两年前来这里相比,因为再开发加速,把这座千年古城密密麻麻的泥胚建筑拆得差不多了。


    喀什坍塌的房屋。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尽管遭到了破坏,新建筑外墙刷着败兴的灰泥,但喀什依然颇有几分中亚的魅力。维族人聚居的街道遍布着对比鲜明而奇趣的景观。工匠挥舞着铁锤打造红铜老水壶,毛驴车上装满了黄皮的哈密瓜。女人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裙飘然而过,街边出售伊朗藏红花和印度小豆蔻的香料店仍在经营他们五世家传的买卖。在熙熙攘攘的十字街头,淡褐色眼睛的商贩兜售着一堆堆的甜刨冰和炖羊杂,咕嘟咕嘟冒泡的大汽锅里炖着一只羊头。


    在喀什,如果你想了解维族文化,最快的途径就是赶集。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喀什,如果你想了解维族文化,最快的途径就是赶集。素食者或许会跳过这座城市的星期日牲畜市场。在这个喧闹而欢腾的地方,到处是肥臀羊和牦牛,有时还有骆驼,一头骆驼就能让全村人连吃好几天。



    喀什的另一个重要的魅力之源是中亚国际大市场。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喀什的另一个重要的魅力之源是中亚国际大市场(the Central Asia International Grand Bazaar),这片巨大的集市里摆满了中国的布匹、马来西亚的糖果、土耳其的生活用品及各种各样的维族花帽,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到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Bishkek),穆斯林男子钟爱这种传统刺绣小花帽。若干街区之外就是一座鸽子交易市场,选鸽人对着珍贵的鸽子低声呢喃,有些品种的鸽子能卖出每只一千美元以上的高价(与此地其他集市的动物不同,这里的鸽子不会沦为人类的盘中餐)。


    喀什老城的中心是艾提尕尔清真寺。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老城的精神中心是艾提尕尔清真寺(Id Kah Mosque)。这是中国最大的清真寺,在斋月及其他宗教节日期间可以容纳两万名礼拜者。这片建筑群初建于1442年,像个宁静的港湾,隔开了周围的喧嚣市声与红尘纷扰。几重进深的院落绿杨成荫,开放式礼拜殿内铺着朱红色的地毯。虽然中国的法律禁止十八岁以下的本地人进清真寺,但一张英文告示仍然提醒着游客们共产党对伊斯兰教多么的宽容。告示上没有提到与这座清真寺有关的黑暗历史:1933年,维族叛军首领铁木尔·伯格(Timur Beg)被杀之后,首级就在这里示众。铁木尔曾经试图参与建立独立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East Turkestan Republic),国民党的联军镇压了那次活动,屠杀了数千名本地居民。

    (草蜢注:艾提尕尔清真寺大门口悬挂突厥大头领的人头确有其事。 这里的"国民党的联军"指的是回族军阀马仲英同学。其实马仲英的计划是很宏大的,他要在中亚建立一个大回回国,这个以后蚱蜢慢慢谈。蚱蜢选转帖这篇文章也是因为其消息量远远高过了以往美国媒体中的走马观花的游记,别说普通美国人,就是汉人也不熟悉这段历史)。


    如果你长期生活在中国东部那些乏味的现代化城市,那么,南疆这个充满异族风情的地方,会让你想起布哈拉(Bukhara,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上另一座重镇),而不是北京。

    “除了那些军事哨卡,你几乎想不起来这是在中国。”我在塔什库尔干遇到的美国英语老师安德鲁·谢泼德(Andrew Shepherd)这样对我说。

    的确如此。尽管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汉族人不断涌入并定居于此,政府的政策也试图冲淡新疆人的宗教热情,但维族人依然坚持他们长久以来的传统,偶尔发生的冲击警局或汉族士兵的事件流露出他们对汉人的敌意。


    人民广场上的毛泽东像。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休闲访客通常不会留意到这些暗流涌动的紧张态势,外国旅行者更是受到本地人的热烈欢迎。2009年乌鲁木齐爆发了可怕的民族冲突事件,旅游业随之一落千丈,本地人痛惜之极。维族人也坚依照比北京时间晚两个小时的所谓“乌鲁木齐时间”安排作息与生活。作为毛泽东时代的遗产,北京时间曾在整个中国强制推行。与美国一样,中国也幅员辽阔,但整片土地却要遵守同一个区时。

    我们饱餐了一顿羊肉串和维族孜然米饭(与喀什城里最豪华的饭店供应的波斯肉饭有点像),随即上了喀喇昆仑公路,一路向南。沿途可以见到一座琵琶工厂,这里装饰着石膏乐器;然后又经过一片飞速扩张的经济开发区。这片区域已经开发了三年,政府希望它能带动经济发展,将喀什变成中亚地区的制造业与贸易龙头。

    成片的棉田和葡萄架在路边飞驰而过,沧桑数百年的古老水渠依然灌溉着农田,我们在乌帕尔乡(Upal)停留,采购补给。这是一个尘土飞扬的小镇,每周一都有热闹的集市。这才是纯正的维族小镇。很少有人会讲流利的普通话,小镇和左近的村子都有种万古如斯的感觉,相形之下,北京要面对的挑战就艰难得多,因为它想把新疆南部挤进那套理想化的和谐中国愿景。

    本地居民对家乡的历史了如指掌,很快就如数家珍地谈起这片地区与马可波罗的渊源。十三世纪,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共和国出发,跋山涉水,来到了蒙古统治下的元朝的都城北京(元大都),而他走过的那条路,基本就是今天的喀喇昆仑公路。

    这位探险家当然在此留下了印迹。本地人坚定地认为,意粉就起源于维族美食中一种粗大而颇有嚼劲的主食——拉面。“意大利人还以为意粉是他们自己发明的呢,呵呵,他们搞错了。”路边摊上一位老人夹起碗中的面条骄傲地说。

    汽车过了乌帕尔乡,没多久,灌溉良好的农田就消失了,代之以昆仑山麓光秃秃的山峦,然后是一条幽深的河谷,那就是盖孜河。对于恐高症患者来说,往下看一眼都是巨大的挑战。公路渐渐升高,车行若干小时之后,前面终于出现了人类生活的迹象。这时,怪石嶙峋的荒山中忽然出现了辽阔而耀眼的湖蓝色,那是一片巨大的冰川湖,湖泊南岸便是无边无涯的沙丘。

    我们下车开始照相,转瞬之间就围上来一群欢乐的柯尔克孜族小贩。他们的摊位是报废的卡车箱,兜售着一堆堆打磨光亮的玉石和某种纪念品,那是一些封存在某种琥珀色物质中的蝎子,散发着合成树脂的可疑气味。

    此刻,公路已经爬升到海拔11000英尺(约合3353米)以上,同行的人有一半都感到头昏眼花。下一站卡拉库勒湖(Karakul Lake)虽然没能为我们多提供一些氧气,但澄澈的湖水中倒映着雪峰,如此美景多多少少减轻了我们的不适。


    卡拉库勒湖虽然没能为我们多提供一些氧气,但澄澈的湖水中倒映着雪峰,如此美景多多少少减轻了我们的不适。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卡拉库勒湖的风景曾经印在中国数百万张的明信片上,但令人惊讶的是,它没遭到多大破坏。
    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旅游者在景点自拍。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湖畔几乎没有开发,岸边有个柯尔克孜族小村,过去风景如画,只可惜近几年来当地政府加快了“现代化”步伐,村里涌现出一排排水泥房屋。我们没有走进那座中国人建造的难看宾馆(据报道,酒店老板是某个强大共产党官员的亲戚),而是在牧民家投宿。这种实惠型客栈是由牧民夏季居住的圆顶毡房改建而成的。

    中国大约有14.5万名柯尔克孜族人,自从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因发生摩擦而封闭了边境线,这群牧民就与他们住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同胞断了来往。新疆境内的柯尔克孜族人依然以放牧牦牛与山羊为生,然而近年来,外出进入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我们客栈的老板娘莎芭尔·赛德(Sapar Said)48岁,有五个孩子。她点燃一堆牲畜粪便,给我们做了一顿饭:香气扑鼻的面条汤和馕(洒了芝麻的扁圆面包),然后接了个电话。是她19岁的儿子打来的,他在2500英里之外的广东某工厂打工。莎芭尔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是:“吃饭了吗?”

    莎芭尔的丈夫戴着白色柯尔克孜高帽,给客人端上饭菜之前,他面朝东方屈膝跪下,衰老的手掌向上举起,默默地开始祷告。

    柯尔克孜村庄内的清真寺。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饭后聊天的时候,他们说起手机和太阳能板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第一次见到外国人时心中的恐惧(“大庭广众之下,他们竟敢这么热情!”),很快,这份恐惧就变成了熟稔。我们问他,投宿的游客为他们家照相之后是否寄回了照片,赛德先生笑起来,用手势告诉我们,寄来的照片有一英尺那么厚。

    我们在黑暗中艰难地走到毡房门口,掀起沉重的挡风毡帘,进屋钻到毯子下休息。次日清晨一睁眼就是耀眼的阳光,门外一支马队正等着驮我们绕湖观光。三个十来岁的少年领着我们享受了一个钟头的马背巡行。他们用手机播放着汉语流行歌曲,普通话却讲得磕磕绊绊的。骑马旅行非常开心,只是如果水晶般澄净的湖水中少一点儿塑料袋或泡沫塑料就更好了。

    离开卡拉库勒湖向南而行,汽车沿着公路继续爬升,我们来到了狂风大作的苏巴什古城(Subash),此时海拔已上升到13400英尺(合4084米),令人头晕目眩。我们喘了口气,发现一块颂扬民族团结的标语牌下居然还有个孤零零的公交站,颇感惊讶,随即下山进入塔什库尔干。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学者托勒密(Ptolemy)在他的世界地理手册中就提到了这座城市。塔什库尔干坐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边界附近一片水草丰美的河谷中,是中国最西端的居民区,直到今天依然设有岗哨,洋溢着边疆风情。


    塔什库尔干附近一座塔吉克坟茔。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历史上,塔什库尔干曾是色勒库尔王国(Sarikol)的都城,古迹星罗棋布,最典型的是市中心那座颓圮剥落的石头城堡,这个城市也因此得名(塔什库尔干在维吾尔语中意为“石头城”)。数百年来,这座石头城堡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本地人说,最后一次毁坏发生在“文革”期间。近几年来,城堡里摇摇欲坠的石墙已经成了乌鸦栖息的地方。


    塔什库尔干草原上晾晒的地毯。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塔什库尔干仍然是个纯正的塔吉克民族城市,这里有5000名居民能讲一种与波斯语相关的印欧方言。黄昏时分我们来到这里,穿过小城本想找个吃饭的地方,却被路人的面孔深深吸引了:女人长着迷人的绿眼睛,环形帽上飘垂着艳丽的头巾,男人们有张坚毅的方脸,如果把他们放在午饭时分的罗马,可以轻松融入人群。塔吉克族对自己的传统深感自豪,他们与这片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截然不同,见面的礼节是彼此握手与亲吻。


    塔吉克族人在草地上打牌聊天。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塔什库尔干是中国边疆一个公认的充满异族风情的角落,政府对它进行了彻底的改头换面,修建了平整的马路和宏伟的警察局,还新建了十家酒店,这个数目是两年前的三倍以上。五星红旗在每一根灯柱上飘扬,大道上一排排彩灯整齐地变幻色彩,仿佛狂舞派对上巨大的光柱。死气沉沉的街头环岛上矗立着一座雄鹰雕塑,这是塔吉克民族的图腾,也是对塔吉克文化的肯定。

    尽管新建筑不断涌现,但是某家酒店的一名经理还是抱怨说游客越来越少了。这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习近平推行严厉政策抑制公费旅游的结果。“现在,公务员无法再拿着纳税人的钱旅游了,他们不来了。”她说。

    同时,本地居民似乎很享受新建的公共设施。最近,草原里修建的一条木板路很受牛群欢迎,因为踩在木板上,蹄子就不会陷进湿漉漉的泥地。到了晚上,塔吉克族人和汉族人都纷纷踱进新开的公园,年轻人卿卿我我,一支舞蹈团在附近的舞台上演出。

    几个街区之外,一群来自巴基斯坦斯瓦特山谷(Swat Valley)的商贩刚刚走下长途客车,满脸舟车劳顿之后的倦容,白色的沙瓦克米兹(shalwar kameez,巴基斯坦的民族服装,包括一套长衫与长裤,男女均可穿)飘荡在风中。他们把大包廉价的金属饰品运到远东各个城市出售。“中国女人喜欢一切金光闪闪的东西。”商贩穆罕默德·拉兹万(Mohamed Razwan)充满希望地说。

    这群商贩都二十多岁,此行是他们首次走出巴基斯坦。见到我们,则是他们在真实生活中第一次与美国人劈面相逢。他们激动极了,因为在老家,大伙不都说美国佬是霸权主义战争贩子么?作为两群分别来到此地的异乡人,我们虽然语言不通,却只在一瞬间,就开始兴高采烈地为对方拍照,在世间这一遥远而陌生的角落,赞叹着这场几乎不可能的相遇。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20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河蚌 + 4
    landlord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大地窝铺 + 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408#
    发表于 2014-1-7 03:07:59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7 02:25
    大好河山在新疆

    有张图标注错了,第一张湖不是卡拉库里湖,而是之前的沙湖,后面几张才是卡拉库里湖,卡拉库里湖背景就是慕士塔格峰。
    十年前塔什库尔干也就两条街,现代化建筑非常少,警察局?额,建国以来塔县的监狱就没关过人,多半是上面红其拉甫口岸建在塔县的驻地。
    至于说游客,塔县主要以散客为主,一年的游客量本来就没多大,喀什出事以后,整个南疆旅游业全都受了重创,更别提塔县了,至于新修建十多家酒店,不过剩才怪。
    另外,塔县可以算是中国最安全的县城啦,塔吉克族2万多人每年拿着国家数亿财政拨款,日子过得还不错,不会跟维族人闹。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9#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3:29:12 | 只看该作者
    老芒 发表于 2014-1-7 03:07
    有张图标注错了,第一张湖不是卡拉库里湖,而是之前的沙湖,后面几张才是卡拉库里湖,卡拉库里湖背景就是 ...

    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确实是安定的。俺觉得这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拨款,还有一方面他她们在国境对面的塔吉克斯坦的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阿富汗的瓦罕走廊和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境内那些说帕米尔语的亲戚们一对比,就能感受到做中国人的好处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410#
    发表于 2014-1-7 03:36:04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7 03:29
    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确实是安定的。俺觉得这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拨款,还有一方面他她们在国境对面的塔吉克斯 ...

    这倒也不是有啥对比,稳定是一贯制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3:38:40 | 只看该作者
    老芒 发表于 2014-1-7 03:36
    这倒也不是有啥对比,稳定是一贯制的。

    一贯制对于建国以后是这样。 但俺大清和民国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412#
    发表于 2014-1-7 03:44:45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7 03:38
    一贯制对于建国以后是这样。 但俺大清和民国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跟外来势力有关,这地传统上是中原王朝在西边的第一哨,本地塔吉克没造反传统,但周边国家和民族有,所以会乱。我tg搞定其他势力,这地也就不折腾。
    看看冰山上的来客,还是很能反映一些问题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5:34: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1-7 05:36 编辑
    老芒 发表于 2014-1-7 03:44
    跟外来势力有关,这地传统上是中原王朝在西边的第一哨,本地塔吉克没造反传统,但周边国家和民族有,所以 ...


    《冰山上的来客》不管老版还是新版,好像都不是中国塔吉克演的哟。

    老版《冰山上的来客》的假古兰丹姆是户口上注册“汉族”的谷毓英老师,




    而真古兰丹姆是维吾尔演员,




    真假古兰丹,左是谷毓英老师扮演的假古兰丹姆, 右边是维吾尔演员扮演的真古兰丹姆

    阿米尔,也是一个浓眉大眼的维吾尔演员扮演。



    新版《冰山上的来客》里,也是维吾尔女演员扮演真假古兰丹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414#
    发表于 2014-1-7 05:45:59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7 05:34
    《冰山上的来客》不管老版还是新版,好像都不是中国塔吉克演的哟。

    老版《冰山上的来客》的假古兰丹姆是 ...

    鼻子都不够高呀。
    塔吉克族演员不好找,这地的人恋家,在外地学了也多半回帕米尔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5#
    发表于 2014-1-7 11:43:18 | 只看该作者
    老芒 发表于 2014-1-7 03:07
    有张图标注错了,第一张湖不是卡拉库里湖,而是之前的沙湖,后面几张才是卡拉库里湖,卡拉库里湖背景就是 ...

    塔族是新疆公认最好的族群,塔县几乎没有罪犯,治安一直非常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11:51:24 | 只看该作者
    范进中举 发表于 2014-1-7 11:43
    塔族是新疆公认最好的族群,塔县几乎没有罪犯,治安一直非常好。

    巴掌大个地方,大家都认识。那治安不好都不行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7#
    发表于 2014-1-7 11:59:36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4-1-7 11:51
    巴掌大个地方,大家都认识。那治安不好都不行啊!

    也是啊,不过南疆很多小地方都类似塔县那样闭塞,近来可是暴力案件不断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8#
    发表于 2014-1-7 12:56:04 | 只看该作者
    范进中举 发表于 2014-1-7 11:59
    也是啊,不过南疆很多小地方都类似塔县那样闭塞,近来可是暴力案件不断呢 ...

    那是维吾尔要闹。说起来,其他“兄弟”都有自己的斯坦,不爽可以去自己的斯坦,维吾尔也是千万人口的大民族,没有自己的斯坦,自然窝火。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12:5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1-7 13:28 编辑
    河蚌 发表于 2014-1-3 23:16
    石化企业哪那么容易进去。石油在新疆是一个独立王国,不受当地政府管辖的,没有关系根本进不去。
    晨枫对 ...

    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当年有个闯荡北京的维族人写过一篇文章,维族人在乌市所受到的就业歧视甚至超过了北京,听上去很惊异,可这是实情呀。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对居住在北京的灰狼乐队的艾斯卡尔的采访。

    他说过,他觉得在内地,在北京,比在新疆自由多了。

    10年前,维吾尔民族主义者们对那些说汉语,或在汉语环境下打拼的同胞是BS的,认为这些人出卖了他们自己的维吾尔传统, 但惟独对用汉语唱歌的艾斯卡尔网开一面。

    因为他们很多人认为艾斯卡尔是同路人, 比如艾斯卡尔著名的汉语歌曲《祝福》,就被维吾尔民族主义者们理解为, 为维吾尔民族所唱的歌。

    他们认为

    翻来翻去历史课里
    没有你的自己
    "
    唱的是维吾尔民族的遭遇。

    在百度贴吧中,一名叫”灰狼的歌迷“是这么写的

    这张《祝福》中,艾斯卡尔做着一件伟大的事——用音乐来记录现代文明对古老民族的撞击与融合,用歌唱来记录着民族的每一份子在这种时代裂变中的心灵处境。所以我想,当我们欣赏与赞叹于他的音乐是如何创造性的融合了维族民间音乐与现代摇滚曲风时,我们更应该抛开曲风的外衣直视维吾尔歌者艾斯卡尔的热爱家乡,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灵魂,并且倾听这个灵魂深处炙热的声音。

    艾斯卡尔曾经说在新疆有一些乞丐,他们在要饭的时候都喜欢唱歌,而且他们每个人的歌都不一样。有一天,艾斯卡尔正在睡觉,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非常优美动听的旋律,有个乞丐在外面拿着“萨巴伊”唱歌,睡得正香听到外面的歌声,“那真是好听”艾斯卡尔感叹,“真的有人在唱歌,他的嗓子特别像我。”他没有靠得很近,没有离得很近,“大家会认出我”,艾斯卡尔要求他再唱一首。他从老人的音乐里的到了灵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力量。

    不敢说《祝福》是否源于这个故事,但是可以听出悲悯的情怀,艾斯卡尔沙哑辽阔的嗓音为表现音乐的主题贡献不小。“我四处奔波,到处寻找,寻找我自己。遇见一个善良的乞丐,听到你的传奇。回到家里翻开那书本,寻找你的事迹,翻来翻去历史课里没有你自己。”

    凡夫俗子的历史只能流传于民间,史书的历史终究是被精英们修改、歪曲的赝品,曾有学者这样怒斥“历史”。艾斯卡尔深深地祝福他们,“安拉一声我能为你祈祷,能为你唱首歌;安拉一声,改变我所有,改变我从前的梦。”改变背井离乡的被异化,回到梦中的故乡。


    这张《祝福》中,艾斯卡尔做着一件伟大的事——用音乐来记录现代文明对古老民族的撞击与融合,用歌唱来记录着民族的每一份子在这种时代裂变中的心灵处境。

    个人觉得这首歌还是蛮好听的。

    艾斯卡尔(Askar,灰狼)-祝福

    视频里的大妞现在是艾斯卡尔的老婆迪丽拜尔


    艾斯卡尔还提到一件事就是,他去为一位领导唱歌。 当时那个领导当着他面问随从,这人从哪国来的,为毛中文这么好? 艾斯卡尔说我是中国人。 领导不相信,一定要问他从哪国来的。 艾斯卡尔大怒,就说我是从新疆国来的。

    结果酒席不欢而散。艾斯卡尔提此事说的是受异化歧视的事情。但我觉得他太看高当时领导们的水平了。


    首先艾斯卡尔这身长相,


    俺第一眼一看,咦,这不是希腊音乐家雅尼(Yanni)吗?




    下面是老外漫画

    讲的是一名来中国17年,不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精通几地方言,包括上海话, 闽南语,广东话 和其他俩方言。 在最有名的大学教课,并将中文诗词翻译到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 一句话,语言天才!


    然后语言天才今晚和省长酒宴。

    左边那翻译用中文口音的中式英语问他省长的问题, 右边女子用英语问他能不能吃中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河蚌 + 4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0#
    发表于 2014-1-7 15:34:33 | 只看该作者
    龙腾上看到个帖子,有些意思

    http://www.ltaaa.com/bbs/thread-260576-1-1.html

    点评

    涨姿势: 5.0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7 16:10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2-23 22:24 , Processed in 0.04743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