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晨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谈美国的再工业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81#
    发表于 2013-1-14 14:20:10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再工业化不太可能真的实现,原因是劳动力成本问题,它导致了与资本逐利本性的矛盾,这点在中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到相当程度以前无解,于是我们会看到表演意义上的再工业化。
    : g' r  R& b. R0 H, ?  [% k
    " u% l9 x) ?6 v- T& Y- u9 `2 e- N但是中国企业在创造力和核心技术方面的欠缺在相当长时间内是无法解决的,这个有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契约概念的问题,因此中美之间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是依赖关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17 10:56
  • 签到天数: 699 天

    [LV.9]渡劫

    82#
    发表于 2013-1-14 15:12:4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军坛上传闻,咱兔子的3D打印技术独冠全球,什么发动机叶片,战机龙骨。。。都超牛B。。。
    , }) P1 `/ C9 X# V# X6 h* n; \1 s2 P: ~% ?! r; Z2 _
    不知真假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发表于 2013-1-14 17:10: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黯影 于 2013-1-14 17:12 编辑
    " [" d5 L" p. y  w# j% f/ Q1 h, c
    我爱莫扎特 发表于 2013-1-13 23:47 # h, g* q' g3 d* m* v  y
    中国制造的优势还是很大。前两天有朋友回国,我请他从国内带了个山寨手机给我,1300多人民币,五寸大屏,双 ...

    ! {- E( D" K9 _) U3 P- q# Y' B. g2 K4 w
    难道你不知道他们等了好久才出现,是因为在等着联发科给他们精装修拎包入住全方位芯片解决方案?山寨机之王联发科可是台湾股市的茅台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昨天 11:49
  • 签到天数: 1657 天

    [LV.Master]无

    84#
    发表于 2013-1-14 17:53:31 | 只看该作者
    水风 发表于 2013-1-14 03:00 # |! o3 A% m/ S% f* z' ^
    美国的衰败其实在30年前,就已经注定了。
    9 [9 _5 @" Q- a& j. ?. C
    ( U& e& g0 J/ n& O4 \美国最强大的时期,不是在克林顿时期,也不是在里根时期,更不是 ...
    9 b) K* V8 u) d% O5 F
    说得好,在可见的未来都很对。不过不可见的未来就不知道了,焉知有无重大的社会变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6 01:26
  • 签到天数: 781 天

    [LV.10]大乘

    85#
    发表于 2013-1-14 18:59:39 | 只看该作者
    Highway 发表于 2013-1-12 13:23 . n# M7 {. b: p/ ^! J3 v
    中国人还没有真正的聪明起来,抄抄弄弄的,引进了不少,照搬了不少,看着是那么回事,但实际上本质上没有 ...
    1 u6 b( z2 U, H8 l& E9 m. r
    ) k/ p' v. Y/ S2 t* A
    别的不知道,但是汽车这里是有储备的。
    , z$ C9 D/ `. s9 F中国的汽车一直是追最新的:  D* X2 Y% J9 }. f
    50年代仿制奔驰,有了上海牌;
    ) l; s- a; @4 v; P9 P* A2 q, P70年代仿制日本最先进的转子发动机,就是马自达在21世纪使用的跑车RX8的发动机。(可见中国的研发多超前);
    $ w+ C" O: I$ b: |! k7 }21世纪以后,我国基本掌握了无级变速技术,可变正时技术,多气门技术。前几年已经可以做出来缸内直喷的TSI发动机;0 Q7 G% q5 k; ~0 O; G0 l' e
    柴油方便,共轨、增压、直喷掌握得更早。+ O, ]" |; A9 |5 I# }
    目前不是没技术,而是没人家做的好,一旦封锁了,估计也没啥问题,也就是说:在民用汽车工业上,我们没有代差。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86#
    发表于 2013-1-14 22:48:11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3-1-14 01:20 ; y/ D, y, h  F$ V" `1 @
    美国的再工业化不太可能真的实现,原因是劳动力成本问题,它导致了与资本逐利本性的矛盾,这点在中国等新兴 ...

      b/ o) n1 }" B( O6 ]美国的再工业化就是个伪命题。搬回美国的工厂其实也是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厂子中中国工人工资在增加,虽然比起美国工人少个三四倍,四五倍,但是美国工人的产出效率比中国的高三四倍,四五倍,完全抵回来了。再加上美国国内税收上的一点优惠,运输费用的节省,和更接近美国市场的优势,傻瓜才不搬回来。所以美国目前根本不存在一个再工业化的命题。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2-8 01:13
  • 签到天数: 171 天

    [LV.7]分神

    87#
    发表于 2013-1-14 22:55: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爱吱声 于 2013-1-14 09:00 编辑
    % _& H3 t( u2 P8 |
    冰蚁 发表于 2013-1-14 08:48
    " Q! K4 o: Q* I+ N& n( ~美国的再工业化就是个伪命题。搬回美国的工厂其实也是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厂子中中国工人工资在增加,虽然 ...

    ) s2 ]1 u2 t1 N& ^0 N$ U# E8 D+ o
    : E, O9 k1 O1 q同意,美国工厂回迁原本就是预期美国制造成本会降低的结果。
    , y: |- K" Y* s2 {+ H, p$ L
    5 ^: o6 s3 U' [1 k% Y1 j由于非常规油气的开采,美国十年之内甚至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由能源进口国变成能源出口国,美国掌握了石油定价以及控制美元,同时其他制造业国家劳动力大幅上涨,那些非劳动力密集型而是依赖能源和原材料的制造业必定回到美国。! J; p- J4 \( D# l
    * m5 l; x; g/ A. t4 d; f
    《世界能源展望2012》概述
    ' w% P* N1 t' a/ J2 O& @http://www.aswetalk.org/bbs/foru ... 19347&fromuid=4
    : v7 t: o$ R% G

    点评

    是啊~ 页岩气的开发让人觉得美国是不是太幸运了。。。  发表于 2013-1-15 01:20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88#
    发表于 2013-1-14 23:02:20 | 只看该作者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3-1-14 09:55
    - e1 q6 S$ b# |- P4 Z4 A4 P5 R其实,美国工厂回迁原本就是预期美国制造成本会降低的结果。3 s' r$ \7 S4 x# O" T

    & j" t  f7 O7 x8 o( J由于非常规油气的开采,美国十年之内甚至可 ...

    3 W6 d4 c6 l, T哈哈,握手。另外俺前面也提了,从半导体技术发展角度估计有个二十年左右,产业可能会有个变革,人工智能开始介入社会生活。美国还在领跑。所以中长期美国还是看好的。美国目前处于鼎盛时期的平台期,离真正的衰落还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89#
    发表于 2013-1-15 01:05:41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3-1-14 22:48 4 E# C% P& ?6 s
    美国的再工业化就是个伪命题。搬回美国的工厂其实也是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厂子中中国工人工资在增加,虽然 ...

    + {8 ^( r. g$ ?4 Y2 p: h@不爱吱声 # a8 C' P* ^4 c0 \/ r" T0 m
    3 h* \+ C& E; E4 L. F" f
    产业链不是一两天,一两年,或者一二十年就能够形成的。而且一旦形成,想要改,也要十几年的时间。美国的产业链早已经定型了。是针对高科技的,高附加值的产品的。要把放到外面的企业收回来,几家是无所谓的。但一旦上了规模,那么产业链的限制也就随之而来。
    0 a+ u. u; R2 v+ V. Z
    . [, ^0 b; T5 J" ?$ }# ]这些都是所谓的隐形成本。不仅仅是税收上,地缘上和自己企业运输上的便利就可以弥补的。. d2 p! D; {$ C' z( u* a$ k
    - B4 E1 |4 ^7 c& {3 o
    所以,美国的制造业,所谓的复兴,只能是靠创新的新产品来唱主角。而这些新产品,还是要走以前的高附加值,高科技的老路。在20年前,美国专利一家独大,这不是大问题,现在就不好说了。更何况,美国20年前的专利是花开散叶,而现在越来越集中在某几个领域里面。- J0 Q& R  W# Y: v

    * u' k3 s9 }8 q/ L) p! S1974年,美国通过妇女平权法案,打开了女生可以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大门。40年后,美国在奥运会上的金牌数,女生拿的终于超过了男生。这是40年不懈的努力,换回来的回报。同样,美国今天的经济状况,制造业的凋零,也是30多年的积累逐步造成的。
    % q2 O8 W0 Y+ R9 U& u
    , t0 B2 E# J; h* t, n. d一曝十寒,积重难返。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90#
    发表于 2013-1-15 05:06:17 | 只看该作者
    时使物然 发表于 2013-1-14 02:12 " c, n' e% V# p5 F5 y( k+ w
    最近军坛上传闻,咱兔子的3D打印技术独冠全球,什么发动机叶片,战机龙骨。。。都超牛B。。。1 E& ~, x) m' y* n5 L

    " d- V6 i9 ^& F& p! B6 m, j! m不知真假 ...
      q; x; H4 Y# Z# |% G
    没有基础,那东西能是真的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2-8 01:13
  • 签到天数: 171 天

    [LV.7]分神

    91#
    发表于 2013-1-15 06:0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爱吱声 于 2013-1-14 16:02 编辑
    ) P: {" u3 Z1 c4 T! s
    水风 发表于 2013-1-14 11:05 ) o8 u2 p/ I) b" U; X* t9 [( L/ D
    @不爱吱声
    0 t& c) J" L+ ]( S# x+ j7 o
    ! ^5 P5 y; E& e产业链不是一两天,一两年,或者一二十年就能够形成的。而且一旦形成,想要改,也要十几年的 ...

    2 x0 L# p! m# ~  m$ _7 A  j4 h! ?* I" W4 x4 ^
    这个我不同意。
    7 F: H+ S# `3 Y
    4 P$ S3 r% u  A# k4 b/ t( \产业链并不是很难形成,特别是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商品全球化等等都为产业链的迅速形成带来便利。况且重回美国的公司原本都是全球性的大公司,根本就不存在产业链的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92#
    发表于 2013-1-15 07:20:40 | 只看该作者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3-1-15 06:01 ( U5 r& h: @: l4 n1 k8 {: e7 O+ d2 Y
    这个我不同意。
    " N& Q+ C+ O) V8 A8 G; x. W
    : p7 E4 j4 z9 q0 e2 q( }! P/ }产业链并不是很难形成,特别是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商品全球化等等都为产业 ...

    4 d, l8 b% c+ h' r( q; T) @4 Z掌柜的,美国没有重建或者建立一个齐全的产业链的问题,问题是,在成本上是不合算的。这个由小五姐来解释我想会更清楚一些。@喜欢就捧捧场
    , A% a9 E5 D4 ]
    ' u1 u" O1 U) z9 |  D$ C我就先自作聪明的说几句吧。2 ^/ s$ P- F4 p& c

    4 N7 T4 w) F5 k/ a5 x所谓产业链,其实还是成本核算。
    ' Q  K0 C% K$ E& ]
    . Q, _1 n" _4 ?  P$ f; [: g以苹果的iPhone为例子,这种复杂的移动产品包括了电源控制器(power controller)、距离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蜂窝无线电(cellular radio)、CPU,Wi-Fi芯片、音频和视频芯片、加速器(accelerometer)等其他的部件构成。这些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其中的许多部件是由美国公司生产。为什么苹果不能自己生产这些,理论上,并没有技术瓶颈。建厂,招募熟练工人也不是问题。建成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技术保密。3 i9 b* \* _. b5 ~, N5 Z0 ?0 v1 r

    $ x; i0 U& s# F" N7 C因为成本。美国现在的产业链,已经没有成本优势。所以他们才费劲的从全球选择供应商,在中国的血汗工厂组装。然后千里迢迢的运回美国进行发售。即使这许多周折增添的人工,保密,技术协调等环节,依然保证了可以胜出在美国本土开厂。# Q/ U) X. L/ {# i

    6 t& a  l# W9 V9 I! L3 Z5 O3 B8 L2 ]所以说,美国的产业链,已经不再支持其再次复兴目前在中国等地的代工业的产业化。不是技术上,人工上,或者资金上的难题。而是经济上不合算。谁会去开一家必定要折本的厂子呢?# J" Y" O; j, t8 d3 K  p+ S& B

    ' h6 K8 M& @$ L% N  T" D: [这是其一,第二点,是专业分工细化之后,专业工厂更加具有技术和生产优势。别的不说,一个产品往往需要几千个专利。苹果和三星的牛皮官司就是一个例子。你要生产什么,不是说有了技术就说生产就生产了。中国山寨可以,顶多被人喊打喊杀的,没关系,国内市场足以。苹果就绝对不可以。. f% v8 ^0 L& d! B) F: U
    5 ^" x2 v4 c' W9 Z9 K% |
    而这,也是产业链的一部分。是被美国分出了本土的产业链。但现在收不回来了。
    9 O3 {. b, i( r' J
    / t$ Z( y; E: T! I' l1 T% v  e" r0 v( Z! t9 z* F0 k8 Z% Q

    / o9 j/ W3 h) Y! z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2-8 01:13
  • 签到天数: 171 天

    [LV.7]分神

    93#
    发表于 2013-1-15 07:55: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爱吱声 于 2013-1-14 18:26 编辑
    . Y1 T8 a" S' J$ i5 ]4 @
    水风 发表于 2013-1-14 17:20
    2 j) F4 ^7 h, T: w7 Z. a掌柜的,美国没有重建或者建立一个齐全的产业链的问题,问题是,在成本上是不合算的。这个由小五姐来解释 ...

    8 x8 i' l) U1 O; s7 x7 G: F! h1 q5 K" @# _  K9 P: w2 _4 v# M0 G
    你说的是现在却不是不久的将来,给你看三张图。: B5 c% X& l4 I* a2 k0 S  J4 G  d
    % L3 V* _) q" F- e' r+ l
    * f5 i$ z' {" R
    中国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q) D+ C* G% S

    + \2 Z1 N3 n8 M% e. i$ B
    ; e+ r" n7 B4 r+ f7 ^6 u3 Q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会不可避免泡沫化,房价与收入比率太高。世界房价排名前十二的城市有七座是中国的,而前五座全部是中国城市。要知道,世界其他很多大城市一般房价对收入比也就是二点几(比如说休士顿)。
    9 P, g; R# R. w0 ~8 N
    / C  ~* F/ O9 L" ]' K
    3 Y1 [5 W; G- p. d+ |+ C, I这样为了保持稳定,中国国内劳动力工资必然会大幅度提升。2016年工资上涨幅度相比较2005年达到180%。注意,2016年到现在只有三年时间 。到时候中国劳动力工资大幅上涨后,其产品的制造成本必然会很快提高。而很多工业产品所需的技术工人需要的教育水准是东南亚等国家目前还达不到。
    % ~$ R! B2 H( C# Q9 O5 X$ o6 o4 u
      e6 f* u( r/ I5 h  ^: d另一方面美国目前的能源开发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未来美国本土能源供过于求,这些过剩能源肯定需要找到就地消费的渠道。. X* `( t4 }8 e# k  h
    ) X" s' Z! Y' ]0 D4 q- b, b
    因此,美国现在布局将部分制造业转回本土,并不仅仅是政治考量,背后的经济驱动力也是很强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发表于 2013-1-15 08:21:01 | 只看该作者
    黯影 发表于 2013-1-14 17:10 % C4 ?! F  y1 X
    难道你不知道他们等了好久才出现,是因为在等着联发科给他们精装修拎包入住全方位芯片解决方案?山寨机之 ...

    / k6 b2 m# \; Q, L8 Q# x+ M联发科确实牛。我那台山寨机用得就是他家最新的机组。这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创新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4:24
  • 签到天数: 2049 天

    [LV.Master]无

    95#
    发表于 2013-1-15 10:08:31 | 只看该作者
    水风 发表于 2013-1-14 18:20
    9 O& M4 z& f! L: [. O4 w: [掌柜的,美国没有重建或者建立一个齐全的产业链的问题,问题是,在成本上是不合算的。这个由小五姐来解释 ...
    8 Z* |  A0 o; S$ T: F, [- R6 f
    刚刚把三个活土匪都放倒了,这就来掺和一把。0 b0 n1 q2 I* P- @7 e# f8 b

    2 k; H/ V& }1 r5 Y# g; w6 U$ q不知道你说的产业链是不是我们物流业中所谓的供应链?从成本核算角度上讲,我们这里需要考虑的是total supply chain cost, 这也就意味着从产品设计,生产,组装,包装,运输,通关,卸载,存储等林林总总数百项成本,直到最后产品销售到最终客户端,这才算是供应链的全部成本。这要讲起来就没完了,举例而言,我们公司的供应链成本培训就分四个步骤,统共培训时间为八十个小时。8 F+ r  [$ Z; j3 g

    3 ~& g1 Q! {" U* a! S* y长话短说,从全方位考虑,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值得美国重建产业链以实现生产的本土化,你举的苹果产品就是很好的例子,苹果产品属于高市场价值,小体积低重量的电子产品,从整体供应链成本上来看,生产组装包装等环节所占比重较大,在美国本土生产反而不如在中国生产然后远洋运输过来。( F- ]7 E7 ]- d# @. L* I9 [5 [

    * g3 H+ R7 }# l: w& p- r# \3 S, S反过来说,一些低市场价值,体积大,重量大的产品,运输通关等环节占的成本比重相对大,那么在美国本地生产,或在墨西哥生产就有了一定的成本优势了,比如游艇,汽车,沙发,床垫什么的。/ C7 }) D0 W+ Y" l

    + D+ g) N1 f% g8 E% c/ D商人逐利,这是自古不变的硬道理,最终的决定不是为了爱国,也不是为了环保,而是为了白花花的银子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学识 +3 收起 理由
    水风 + 10 + 3 咱也公器私用一把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8 00:4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96#
    发表于 2013-1-15 10:15:33 | 只看该作者
    晨大的好文章,看大家讨论得激情四射热火朝天,太帅了,花,期待大家继续点解,赞美你们。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8 00:4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97#
    发表于 2013-1-15 10:18:02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就捧捧场 发表于 2013-1-15 10:08 6 H1 M& V1 }, `& @/ n; `7 @' H
    刚刚把三个活土匪都放倒了,这就来掺和一把。
    : G$ E+ _) |* [2 h; V9 |$ |% a% W: d5 B9 z) t1 p. r
    不知道你说的产业链是不是我们物流业中所谓的供应链?从成 ...
    3 g2 |& _! z& V5 D# i. ?& E9 P
    小五姐说说美国和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前景吧,谢谢

    点评

    瀑布汗,这么大的话题,我可说不动,还是请晨大仙人他们讲吧  发表于 2013-1-15 12:1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98#
    发表于 2013-1-15 11:0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风 于 2013-1-15 11:04 编辑   b8 J0 z$ c( o4 `0 `: |' ]4 c8 {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3-1-15 07:55
    , I6 ]& z  O, X# i- u你说的是现在却不是不久的将来,给你看三张图。

    9 K6 C6 F, N0 D
      v: [0 {6 _! l' n: k9 A! M% t掌柜的这就是狡辩了。全美最昂贵的几座城市,纽约,旧金山,波士顿,DC, 哪一个是以制造业著称的?就是圣何塞算占半边屁股,还是美国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典范。你看帝都,魔都的房价如何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工资了?要不是十五连跳,富士康的薪水会提高么?同样,美国的制造业城市,西雅图,它的物价水平是微软给提起来的,而不是波音。
    # Y- [; b8 f0 U. P+ G* Z, D) A8 X
    工人的平均工资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第二,工会的力量;第三,最低生活水准。; f! F4 D$ g* T

    4 N' u0 h5 h( ?7 K1 h按照常理,中国劳动力工资应该是大幅上涨。但中国的最低生活水准提高不了的话,以现在国内工会一穷二白的状态,你认为劳动力工资会大幅上涨么?你认为国内劳动力过剩,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会在三年内解决么?你认为国内可以在基本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将最低生活水准给提高到2005年的两倍么?不要说2016年,就是2026年我看都玄。" H" i& V5 n5 N: R8 c: |: a1 J

    , P* r3 X* {. Q" d只要盘剥产业工人的利益水准基本不变,你觉得中国制造的价格会大幅上升么?
    / `8 Q/ N) s) H" X+ ^
      h- w: y. Q# Z+ i, z: d中国制造目前提价,不是因为工人的工资涨了,而是因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比十几跌到了1:6.只要中国政府能够顶住压力,维持住目前水准。那么中国制造提价,不会再是问题。- r! F3 ^0 l; P* b# c
    ! y& z/ M" g5 Q- L- W  t0 ?1 y# G
    再说能源问题。
    - O% x: o3 y' t7 u" |- y! ?
      W  ~/ Z$ M7 _9 u8 N& C- k) v美国能源开发新技术,这个搞了几十年了。我也没看到什么时候出现过剩能源。我只看到电费越来越贵,没看到任何能源供过于求的势头。只要不是大力增加核电,美国的能源价格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因为核电是纳税人全体买单。体现不到个人的账单上来。即使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也是一样的。更何况现在美国只开发天然气,在大力囤积石油。现在是计划性的市场经济了。都是按照上季度的需求量来生产电力的。而且为了卖出一个好价钱,还会进一步的缩减一点。
    ; |6 |7 h9 S, d% E# x' P% s5 d" U1 P6 v
    再说能源开发新技术。你知道家里面什么东西最耗电么?是冰箱和空调。如果有游泳池的,那就是泳池加热和过滤。家里面的照明用电,最多占到1/3不到。尤其是夏天,连1/5都不到。你是搞物理学的,现在的空调和冰箱的工作效率能够再提高一倍么?我看不仅是够呛,根本就是不可能。哪怕是提高1/3都算是好的。电加热的效率能够再提高多少?
    * ?5 y  A, ^7 d/ T' E5 S. H# m9 R3 Y( h
    再说太阳能发电,如果不能解决小户发电入网的问题,那么一切都免谈。因为用电最多的时间,都是太阳不能发电的时段。你说现在蓄电池的效率还能提高多少,自家的太阳能能够自给自足,哪怕是仅仅是照明,还要有多少年?更不要说现在的家用电器都是交流电,你用太阳发电出来的都是直流电的问题。这个是个方向,就跟解决癌症一样。我还记得2004还是05年,美国某位部长信誓旦旦的说,十年内解决癌症问题,成为一大笑柄。
    8 l8 p* N! h0 z6 q! J8 j9 c5 o* K# `% B
    只要美国依然对核电持这种保守态度,将来20年,到50年,美国只会有电荒,不会出现能源过剩的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99#
    发表于 2013-1-15 11:09:35 | 只看该作者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3-1-15 07:55
    2 L9 D1 z6 j! m! Q3 ^5 T你说的是现在却不是不久的将来,给你看三张图。

      u% [/ L. j- {" B5 ?1 T还有,中国目前的泡沫化,已经赶上了当年的日本了。具体数字,有篇文章,我给你找找。但日本不是被自己的泡沫打败的,是被美国干爹硬逼着提升汇率打趴下的。只要汇率上我们顶住,美国中国这种共存关系,就必定要长期存在下去。至少在东南亚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之前,不会改变。但我们会眼睁睁的看他们建起来,然后打败自己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100#
    发表于 2013-1-15 11:13:4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就捧捧场 发表于 2013-1-15 10:08
    # C# P1 b1 j% o刚刚把三个活土匪都放倒了,这就来掺和一把。7 }3 `  Z1 i6 b, g! \, N% ]& m
    ) K; v! N/ ?$ \/ @
    不知道你说的产业链是不是我们物流业中所谓的供应链?从成 ...
    " d, G$ w' J/ w
    多谢解惑。我说的产业链,其实就是供应链。; }$ n. c: X/ Y; u+ `
    : h. x. |' i" O% B: R+ F
    这才是专家的角度给大家讲解啊。其实美国现在的游艇,汽车,沙发床点什么的,大都是国内生产或者来自于墨西哥或者中美洲,来自于欧亚的,除了高端奢侈品,别的还真少见。
    + ~( H9 w; A9 j* f- }, d  x( M9 l. p+ [% X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30 04:08 , Processed in 0.06107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