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古希腊

相关日志

分享 《金冠辞》译文初稿后记
热度 25 dynthia 2017-5-19 02:13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金冠辞》这部演说的名字,它一直是作为古希腊法庭演说的典范被提及的,然而,我却从来没有见过这部作品的具体内容。 大概是去年吧,我在查一些资料的时候看了里面的几节,当时就想:这么久过去了,是否已经有译文出现了呢?查下来还是没有,只有几个网站上有节译(我一看就知道是节译,因为里面根本没有我查的那几节,而且从它的来源看,十有八九是转译自英文)。 于是我想,也许这就是我学习古希腊语的意义,也许这就是我能尽到的一份力吧,去为它做一个完整的从原文出发的译本。 因为我有这样的目标,所以,我一上来就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其中不能跳过任何一节,哪怕是那些公认非常可疑的“文件”,还有,英注的水平虽然也许是我永远都赶不上的,但使用时(没错,我的大部分注释都是从英注转写过来的,有些地方引得太多我就说一下原注者的名字,而如果是一两句纯粹的背景信息就不一一写名字了,这里就顺带申明一下了)对其中另引资料的原文只要有可能就必须查核,从原文译过来,而不是依赖英注者的翻译。 再有,就是,很快,我就发现,如果单译这个,不用说读者了,自己马上就会坠入云里雾里,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篇答辩词,其中很多地方是专门针对起诉词的,没有起诉词作参照,很难体会其意思。所以,我又决定,把《控诉克特西丰》也译出来,将这一对演讲词同时呈现到读者面前,尽管这样等于是把工程加大一倍。(其实如果真要追根究底的话,应该把两篇《为奉使无状事》甚至还有《控诉提马尔霍斯》都译出来作为背景的,但是那样工程还要再翻一番,我实在是没有精力了。) 五个月下来,就是现在这样的成果了。只是初稿,估计还有很多很多的错误需要修订,但还是先休息一段吧。 在这里借用一句艾斯希内斯的话吧:如果我的努力让大家体会到了一些这两篇古典演说名作的魅力,那么就达到了我的期望了,如果没有,那么也已经达到了我的能力了。请大家评判吧。
1846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万能的布朗(capability brown)
gordon 2017-5-4 15:44
布朗的园林(LancelotBrown) 从古希腊到罗马,欧洲园林一直是规则式的,文艺复兴后更有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这两大奇葩。当人们对规则式园林习以为常的时候,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出现,布朗(Lancelot Brown)是其中最著名的园林大师。他的口头禅是“it has great capabilities”,因此被称为万能布朗(capability brown)。 布朗园林的特点: 1.他认为“nature are abhors a straight line”(自然厌恶直线),杜绝直线,完全颠覆规则式园林。 2.大片缓坡草地,点缀树丛,奉行“gras the very door”(草地铺到门口)。 3.善用水面。 4.追求风景的纯净,视野要明亮开阔,视线不被阻塞。(与中国园林完全不同的原则哦!) 布朗园林的代表作: 1.斯陀园:师从肯特(william kent),设计希腊峡谷(grecian valley),大片缓坡草地,配以树丛点缀。 2.布伦海姆风景园(blenheim palace):布朗的代表作,对前辈的规则式设计完全改造。 3.查兹沃斯风景园(chatsworth derbyshire):水景运用。 当然要和那本《英国庭园之谜》联系起来,书中那个唯美的庭园,为侦探小说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封闭环境,所谓密室。而从园林的角度来说,热爱美景的人内心却具有如此乖僻的恶意,在美好表面下隐藏着杀机,实在具有某种讽刺意味。也许在作者看来,看似自然的庭园,本质上是并不自然,只是对自然的虚假的模仿,如同罪犯的虚伪的表面。—— 理解了英国园林的风格,也就明白了小说的意思了。
1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为了情感看重之 善不惜放弃理知看重之善
gordon 2017-2-28 21:46
【刘清平:“意志软弱”还是“意志坚强”?】 西方主流哲学由于片面强调认知理性的主导地位,扭曲了“知情意”的严格界限。而“明知某事更好却不愿去做”的现象,主要起源于人们在冲突中为了情感看重之 善不惜放弃理知看重之善,以致凭借更坚强的情感性意志压倒了较软弱的理知性意 *********************************************************************** http://www.aisixiang.com/data/103382.html    【摘要】 西方主流哲学由于片面强调认知理性的主导地位,扭曲了“知情意”的严格界限,不但没法解释“不能自制”的现象,甚至还将它误解成“意志软弱”。实际上,这 类“明知某事更好却不愿去做”的现象,主要起源于人们在冲突中为了情感看重之善不惜放弃理知看重之善,以致凭借更坚强的情感性意志压倒了较软弱的理知性意 志的常见心理机制,所以也没有理由笼统地称之为“意志软弱”。       从古希腊起,“不能自制”就是西方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后来又转型为“意志软弱”的话头,至今争论不休,却还是没找到一个清晰的答案。细究起来,与其 把这一点归咎于这种常见的现象本身有多复杂,不如归咎于西方主流哲学片面强调理性认知(理知)在人类行为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并且因此扭曲了“知情意”的严 格界限,结果把一个本来不难解答的简单问题变成了众多大师也束手无措的千古之谜。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厘清意志、情感、认知的区别,揭示西方主流哲学在 认知理性精神架构内造成的种种理论扭曲,从实然性的视角对于“不能自制”的现象给出一种新的阐释,同时指出“意志软弱”的概念为什么在此无法适用。       一       区分“知情意”之所以构成了理解“不能自制”问题的入手点,不仅是因为不澄清“意志”的概念,我们就无从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处于“软弱”的状态,而且也是因为这个问题正是在认知、情感、意志之间的互动关联中提出来的。       一般来说,认知(知识)、情感、意志构成了人类自觉意识活动的三大要素,亦即康德在区分人类心理的三种基本机能时所说的“认知的机能、愉快和不快的情感、 欲求的机能” , (P11)所以人们在日常言谈中才会用“知情意”的口头禅概括它们。其中,“认知”是指人们针对各种东西的本来面目做出的指认 描述,主要包括通过感官实现的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知与通过思维实现的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知;“情感”是指人们针对各种东西的价值意义形成的体验态度,主要 包括围绕善或恶的事物分别形成的快乐喜爱或痛苦憎恨;“意志”是指人们针对各种东西的价值意义怀有的意愿志向,亦即汉语“志”字的象形构造所暗示的“心之 所之”,主要包括指向善的趋善欲求与指向恶的避恶欲求。所以,尽管它们在人们的自觉心理活动中总是相互交织地缠绕在一起,但彼此间的本质功能仍然是界限分 明的,不可随意混淆。把握这种内在的区别,是我们理解“不能自制”现象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要澄清的一个常见误解是,尽管西方主流哲学十分强调理性认知对于情感意志的统辖效应,尽管人们已经习惯了“知情意”的先后排位,但在人类自觉心理的 逻辑序列中,意志要素应该说才是独占鳌头的。理由很简单,“意志(意欲,will)”作为“想要”,原本就植根于“需要”这个人生本体论的原初事实之中: 人们活在世界上,总有这样那样的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些需要,他们才能维系自己的存在。所以,以“想要”之“意志”为动机,从事种种满足需要、维系存在的行 为,也就顺理成章地构成了人生在世的心理原点。《墨子·经说上》因此强调:“志、行,为也”;斯宾诺莎也主张:意欲或冲动“是人的本质所在,从中必然产生 出那些倾向于维系人的存在的东西,人们则因此被决定着从事种种行为”。 (P107)       同时,由于上述原因,人生在世也总是凭借自己的“需要—想要—意志”,对于各种东西的好坏意义展开价值评判,然后形成相关的应然诉求,一方面将那些有益于 自己满足需要的东西看成是“可欲”之“善”,并且在行为中努力趋于它们(所谓“趋善”),另一方面将那些有害于自己满足需要的东西看成是“可厌”之 “恶”,并且在行为中努力避免它们(所谓“避恶”)。因此,西方哲学史上从这个角度界定善恶的说法也屡见不鲜,像霍布斯说“善和恶是表示我们意欲和厌恶的 语词”, (P121)休谟说“意欲来自单纯的善,厌恶则起源于恶”等。 (P478)       进一步看,意志要素的这种原点地位还表现在,人类自觉意识活动的另外两个基本要素都是在与它的直接关联中形成的。其中,情感与意志的关系更为密切。首先, 快乐和痛苦的情感主要就是围绕着基于需要—意志的善恶价值展开的:当一个行为达成了好东西、“满足了需要”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满意”或愉悦;当一个行 为遭遇了坏东西、“没满足需要”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不满”或悲哀。其次,喜爱和憎恨的情感则可以说分别包含着意欲和厌恶的意志:由于以往获得好东西的 时候体验到了快乐,人们再次遇到它们时所形成的欲求志向就会融进喜爱的成分;由于以往遭遇坏东西的时候体验到了痛苦,人们再次遇到它们时所形成的厌恶意愿 就会掺有憎恨的成分,从而借助快乐痛苦的情感态度强化了趋善避恶的意志动机。正是由于这种交叠渗透的互动机制,古今中外将两者混为一谈的说法并不罕见,像 《礼记·礼运》把情感性的“喜怒哀惧爱”与意志性的“恶欲”都名之为“人情”,密尔声称“意欲某个东西并觉得它令人快乐,厌恶某个东西并觉得它令人痛 苦……不过是同一个心理事实的不同命名方式罢了”。 (P39)       认知虽然不像情感那样与意志难分难舍,但同样离不开意志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首先,任何认知行为都是人们出于求知欲或好奇心这种特定的意志展开的,否则人 们就不可能从事它们。其次,与本文话题直接相关的一点是,所有的认知(包括纯粹的自然科学认知)最终都是旨在揭示各种东西对于人们满足需要究竟是有益还是 有害,从而帮助人们展开趋善避恶的行为,有效地维系人们的存在。尤其是旨在把握事物本质的理性认知,在许多情况下还能够帮助人们深入揭示各种东西纷繁复杂 的好坏效应,最终指导人们成功地实现趋善避恶的行为目的。       所以,从人类自觉心理活动的基本架构看,情感和认知实际上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意志结合起来并作用于人类行为的:情感主要通过喜怒哀乐的体验态度对于意志以 及行为施加影响,认知主要通过把握事物的好坏价值对于意志以及行为发挥效应;下面将看到,这两种不同的机制及其冲突正是导致“不能自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有必要再次强调的是,无论三者之间有着怎样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缠绵,我们都应该仔细辨析它们在本质功能方面的深度差异,不能将趋善避恶的意志、爱善 恨恶的情感、分辨善恶的认知随意混为一谈,否则就会像西方学界那样,不但至今没法解开“不能自制”的谜底,而且还错误地将这种现象说成是“意志软弱”。       二       当初古希腊哲学家在考察“不能自制”的现象时,还没有自觉地把“知情意”区分开来。事实上,对于柏拉图在《理想国》、《斐德罗》等对话里讨论的与“理性 (认知)”三足鼎立的“欲望”和“激情”,我们今天也很难清晰地指出哪个是情感、哪个是意志,不如说二者都同时包含着这两种心理要素;尤其从理想国的三大 阶层以及灵魂马车的组成架构来看,我们甚至有理由说,所谓“激情”主要就是指那些容易接受理性认知统辖的意志情感(如军人卫士的勇敢德性),所谓“欲望” 主要就是指那些难以接受理性认知统辖的情感意志(如工匠百姓的本能欲求)。       正是依据这种理论架构,《普罗泰戈拉篇》中的苏格拉底断然否认了“不能自制”的存在:一方面,他拒绝了大多数人(工匠百姓?)持有的“爱恨情仇主宰着人类 行为,知识只是它们的奴仆”的看法;另一方面,他又预设了“分辨善恶的智慧是人生最重要的因素”这个规范性的前提。这样一来,从中得出下面的结论就是水到 渠成的了:有理性者总是能够凭借理性认知权衡比较善恶乐苦的大小多少,然后再去从事趋善避恶的行为,做出“两善相权取其大、两恶相权取其小”的取舍选择; 相反,不能这样做的人当然就是出于“无知”了。就此而言,苏格拉底实际上主要是为了确立“认知理性统辖一切”的哲理精神,才断言不可能存在“明知某事更好 却不愿去做”的“不能自制”现象的:“没人会选择恶或想当恶人。想做他相信是恶的事情,不做他相信是善的事情,似乎违反了人性。” (PP477-484)       对于这个解释,我们还能找出两处文本作为证据:首先,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在强调“智慧是最大的善”的时候,一方面赞美自制者能够凭借推理“重视生活中最 好的东西”,另一方面又指责不能自制者“不重视最好的事情,只追求最大的快感”, (PP171-173)并没有否认“不能自制”的存在。其次,同样 为了确立理性认知的主导地位,《小希庇亚篇》中的苏格拉底还公开宣布:“明知是坏事还要去做(自觉作恶)”要好于“因为无知才去做坏事(不自觉作恶)”, 以致流露出了肯定“不能自制”胜过“完全无知”的倾向。 (PP288-296)从这里看,不管是否承认“不能自制”的存在,也不管对它的具体评价如 何,不同版本的苏格拉底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只有一个目的:一以贯之地坚持“智慧即德性”的认知理性精神。       明白了这一点,曾质疑过“智慧即德性”命题的亚里士多德,没有像《普罗泰戈拉篇》中的苏格拉底那样断然否认“不能自制”的存在,而是像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 底那样指出:自制者能够基于“逻各斯”不去追随恶的欲望,不能自制者则是出于情感去做自己明知是恶的事情,也就不奇怪了。不过,由于同样主张理性认知高于 感性情意,他在经过一番论证后还是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不能自制者由于受到欲望情感的干扰,没法运用“真实的知识”,只好凭借当下的“感觉知识”过度追求肉 体快乐而沦落成软弱的人——言下之意自然是说:倘若一个人总是能够运用“真实的知识”,他就不可能明知故犯地从事自己也认为是恶的事情了。 (PP193-203)就此而言,除了肯定“不能自制”的存在外,亚里士多德在解释它的原因机制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反倒可以说是被不同版本的苏格拉 底联手牵着鼻子走了。       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在此已经流露出把“不能自制”视为“意志软弱”的苗头了。实际上,他说的“感性欲望的对象只是表面善,理性意愿的对象才是 真实善”, (P247)就是试图将“理性意志”与“感性欲望”割裂开来,结果诱发后世西方哲学形成了下面这种扭曲性的倾向:根本否认“感性欲望”也 是人们针对善恶价值展开的意愿欲求,因而同样有资格属于“意志”的范畴。所以,后来密尔就断言:“意志作为主动的现象不同于欲望,因为后者是一种被动的感 受状态;意志虽然最初是从欲望那里长出的一个分枝,但迟早会生出自己的根并脱离母茎”; (P40)20世纪的罗尔斯依然宣布:“我和效益主义一样, 假定‘善’可以定义为理性意欲的满足”, (P29)仿佛“感性意欲”的满足就不是“善”似的。正是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明知’某事更好却不愿 去做”的“不能自制”才被当成了“‘意志’软弱”,因为按照西方主流哲学的这种片面性倾向,驱使人们“‘明知’某事并非更好却还是去做”的“感性欲望”根 本就不能算做是“意志”。    细究起来,这种扭曲性的倾向正是后世西方学者没法解开“不能自制”之谜的主要原因所在。限于篇幅,仅举一例:唐纳德·戴维森虽然不但肯定了“不能自制”的 存在,而且将它与现实生活的冲突现象关联起来,甚至还区分了“意志软弱”与“道德软弱”,不再从伦理的角度贬抑这种现象,
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金融与中国的现实问题(转)
gordon 2016-4-12 17:01
经济史学家声称:早在古希腊时代,第一张借据产生的那一刻,金融(finance)就出现了。 所谓金融,顾名思义就是指资金的融通或者说资本的借贷。 更进一步看,我们认为,金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对资源进行跨期地最优配置。 这还算不上是一个定义,但是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为了澄清“金融”一词 应当包含的确切涵义,我们不妨先详细描述一下,资源是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跨期配置的。 为此不得不动用经济学家历来钟爱的荒岛鲁宾逊(Robinson Crusoe)传奇。 故事仍然从鲁宾逊在沉船的残骸中取回了最后的一些谷子开始。他必须现在就消费其中的一部分,否则立刻就会饿死;但又不能图一时享受把谷子全部吃 光,还必须拿出一部分用于耕种,期待来年有所收获以维持生计。到此为止一切还好,就像经济学教科书中描 写的那样有条不紊。但很快鲁宾逊遇到一个新问题,在他耕种得已经很熟悉的那块土地上, 每年的产出量都是一个不太多的固定数目,他对此不太满意。一次在岛东边巡视时,他发现了一片看上去非常肥沃的冲击平原。他估计如果把谷子播种在这块土地 上,来年可能会 有更好的收成。但是他对此又没有十分的把握,如果把所有的种子都投放在这个风险项目上,而又不幸出了什么差错的话,那么他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仍然难逃饿 死的命运。 现在问题复杂了,鲁宾逊必须同时决定现在消费多少谷子、投放多少谷子在原来的土 地上,又投放多少在有风险的土地上。 换句话说, 作为消费者的鲁宾逊 必须决定如何跨期地在不确定的环境下, 把资源最优地配置给同时又是生产者的鲁宾逊 。这就是金融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按照现代金融理论的术语,鲁宾逊要求解一个终身的跨期最优消费/投资决策问题,而他至少要了解随机最优控制方法,才能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不确定环境下的资源最优跨期配置问题都是相当棘手的。 ******************************************************************************************** 那么现实中的经济体系是如何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的呢? 既然我们说金融是一个资源配置过程,那么完成这种资源配置历来就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 假定个人即国家,则鲁宾逊的决策就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小型封闭经济,在不确定环境下跨期资源配置问题的全部答案。 如果中央决策者完全掌握了经济的生产能力、了解每个人的偏好,对未来不确定性有足够的认识、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来随时求解上述随机最优控制问题,并可以由始至终地贯彻自己的意志,理论上他完全可以胜任在不确定环境下最优化跨期资源配置的任务。 这正是大部分前计划经济,包括1956—1979 年间的中国所努力从事的工作。 但是出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几乎所有计划经济的中央决策者都不约而同地开始(部分或者全面)放弃履行资源跨期配置任务的职责。 以中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所占的比例为指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央决策者逐渐放弃了直接参与资源跨期配置决策的过程。 计划经济把资源跨期配置的任务交给了另一种可供替代的制度安排——市场。 整个封闭经济条件下,市场化的跨期资源配置过程和结构如图所示。 在市场体制下,原来由中央政府做出的决策又重新回到了鲁宾逊式的个人一级。 个人,或者更一般的经济体系中的资金盈余单位,获得收入并分割为当期消费和投资。 而在另一方面, 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大量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实际生产者(主要是企业,也包括政府),为了生产和再生产,它们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在它们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的资金来源一方,是代表收益要求权(claim)的股票、债券和债权;另一方的资产则产生收入,再分配给个人进行新一轮的投资、扩大再生产和资源跨期配置过程。 连通消费和生产,媒介资源跨期配置的就是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货币经济)环境下金融的全部内容, 因此,实际上现代金融可以视为不确定环境下,资源跨期最优配置的市场解决方案。 换句话说,我们把金融定义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 ******************************************************************************************** 应当说,明确了金融的含义也就明确了金融学的对象和内容。但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大专院校的金融专业中,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学课程,例如投资学、公司 金融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学、公共财政学、数理金融学、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等。 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重叠。 尽管人们普遍认识到:原则上它们都属于广义金融学的范畴,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它们不得不处于目前这种离散的状态。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能够涵盖这些紧密联系的分支学科,并为其提供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统一学科。 为了探讨这种统一学科是否有存在的可能性,我们不妨先看一下现有这些分支学科(也即是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在微观层面上, 投资学研究如何把个人、机构的有限财富或者资源分配到诸如股票、国库券、不动产等各种(金融)资产上,以获得合理的现金流量和风险/收益特征。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个人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 金融市场学分析市场的组织形式、结构以及微结构(microstructure),同时考察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实现资源跨期配置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它们的合理价格是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 公司金融学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 成合适的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它会涉及到现代公司制度中的一些诸如委托—代理 结构的金融安排等深层次的问题。 金融工程学则侧重于衍生金融产品的定价和实际运用,它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创新金融工具,来更有效地分配和再分配个体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经济风险,以优化他们的风险/收益特征(profile)。 最近才逐渐明确并正在快速发展的金融经济学,则是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作为金融学科(统一)理论基础的金融学。同经济学面临的任务一样,它试图 通过对个人和厂商的最优化投资/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去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 而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上除了一些必要的关于货币本质、形式,货币制度和金融体系的介绍以外, 货币银行学的核心内容是货币供给和需求、利率的决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于宏观金融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相应的政策建议。就此而言,可以说它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一种货币演绎。 国际金融学本质上是开放经济的货币宏观经济学,因而它往往被认为是货币银行学的一个外延和必然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它主要关心在一个资金广泛流动和灵活多变的汇率(exchange rate)制度环境下,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的条件和方法。 与以上这些分支学科相比,数理金融则显得比较独特,与其说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倒不如说它是做为一种方法存在。它主要使用一切可能的数学方法,来研究几乎一切金融问题,特别是复杂产品定价和动态市场均衡。 类似的还有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本质上它属于计量经济学:基于实际数据,以统计计量的方法为各种金融模型和理论提供效验(验伪)手段和证据。 综上所述,我们大体上可以认为: 金融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数理金融和金融计量经济学除外)所考察的金融现象发生在不同的层次之上,并存在着某种分工。 藉此我们提出构架金融学科的总体设想: 以金融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两门学科为主干,建立起统一的金融学理论学科, 它包括微观金融学(Microfinance)和宏观金融学(Macrofinance)两大分支。 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名称变化,它不仅意味着分类逻辑的通畅和完备,而且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各种学科之间的固有联系变得有机、清晰,并紧密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中。 建立一门学科,首先必须明确它的研究对象,又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论的问题。 这就必须首先为金融学下一个靠得住的定义。基于前面对“金融”一词内涵的认识,我们说金融学是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的一门经济科学。 这听上去是不是有些耳熟呢?是不是很像经济学的传统定义呢? 实际上,金融学最早游离于正统经济学之外,是道琼斯(DowJones)式的简单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④,由于有巴舍利耶 (Bachelier L.)、马科维茨(Markovitz D.)、阿罗(Arrow)、德布鲁(Debreu)、 托宾(Tobin J.)、夏普(Sharpe W.)、萨缪尔森(Samuleson P.)、布莱克(Black F.)、休尔斯(Scholes M.)、默顿(Merton R,C.)、哈里森(Harrison D.)、克里普斯(Kreps)、达菲(Duffie D)和黄(Huang C.H.)等经济学家们的杰出工作,它日益向严格的经济科学靠拢,并紧紧地与正统经济学结合在一起⑤。实际上它就是经济学⑥,正如现代经济学最新的研究方 向就是试图在涉及不确定性和动态过程的问题上有所突破一样,金融学视它们为应有之义和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因此可以说金融学是专门研究不确定性和动态过程的经济学。 所以不奇怪它同正统经济学在学科研究内涵和基本方法论上存在某种相似性。 ******************************************************************************************** 与其说是由于研究方法(与经济学本质一致),还不如说是由于其特殊的研究对象(货币、金融现象),使得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存在。 实际上,金融学的这个定义和微观金融学与宏观金融学之间的关系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微妙。 把它们与经济学的定义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对照,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从 1870 年的边际学派(Margin School)到马歇尔(Marshall. A)一脉相承的新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就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在一个制度永远不会变化的世界中,市场机制巧妙地安排产出、分配、社会福利⋯⋯人们在感叹这种制度的美妙时,只 要无为而治就可以了。 这种乐观情绪一直维持到20 世纪30 年代动摇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学危机。 这之前只有惟一的、研究资源配置的(新古典)经济学。 而以凯恩斯革命(Keynsian revolution)为分水岭,新古典经济学,包括它无所作为的政治信念,被正式冠以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的名称; 而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倡导的宏观分析方法及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建议最终形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从此经济学包含了宏观、微观两大分支,而原有的经济学定义也得到了拓展。 ******************************************************************************************** 反观金融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在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那里,他们关心整体价格水平(如货币数量理论)、利息率决定和资本积累过程等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更多的是在宏观的意义上考察金融(经济)问题(熊彼得,1951)。 新古典后期的经济学家们,如维克塞尔(Wicksell), 则通过利息理论把宏观金融问题与一般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和经济危机)紧密结合在一起考虑。 等到凯恩斯的革命,顺理成章的,它不但确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也标志着现代 宏观金融学的形成,从此宏观金融学的核心内容——货币理论也同时作为宏观经济学中的 重要内容被不断改进,并一同传授给学生。 与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相反,金融学是先有宏观部分,再有微观部分的 。 一般认为微观金融学出现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如同新古典的经济学(即后来的微观经济学)一样,它也是一种价格理论。 它认为使得资源(跨期)最优配置的价格体系总是存在的,反过来说, 这句话就意味着: 它的目标就是寻找使得资源最优配置的合理(金融资产)价格体系。 宏观金融学 则没这么乐观, 由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主义赋予它的精神实质都是国家干预(资本)主义 ,它势必拓展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版本。 因而有必要再重申一下,我们上面给金融学下的定义是新古典意义上的,它同时也适用于我们的微观金融学。 而宏观金融学则是资源非有效配置情况下(即自由价格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失灵),对微观金融学(即新古典的金融学)的一种现实扩展,尽管获得这种认识的历史顺序与逻辑顺序正好相反(同经济学相比较而言)。 我们希望这种意义上的金融学(包括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能够对现有各金融学分支学科提供足够的兼容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提供一个开放的学科结构,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金融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需要。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一下,应当如何安排这门学科的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来实现对现有众多的金融学分支学科的兼容。 微观金融学: 微观金融学主要考虑金融现象的微观基础。如同微观经济学一样,它实质上也是一种价格理论,它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情况下,通过金融市场,对资源进行跨 期最优配置,这也意味着它必然以实现市场均衡和获得合理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为其理论目标和主要内容。也许受到实际工作的过多影响,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资产 定价(asset pricing)。 首先需要阐明的是: 微观金融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以及使用的主要数学工具和方法。 在初步引入不确定性、时间等一些基本概念后,同微观经济学类似,为了呈现理性决策的基础,需要建立个人偏好公理体系和效用函数理论。 有了上述基础,接下去很自然的,会考察个人如何做出投资/消费决策,以使得个人终身效用最大化。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便是生产者的融资行为理论。 企业如何做出它们的投资/融资决策,通过合理的资本结构安排,使得所有者权益最大化。 资金的供给者(投资者)和需求者(融资者)最终在资本市场上相遇。 同产品市场上的情况类似,当市场均衡时③,资产的价格和数量必须同时被决定。 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必然包括为克服风险而产生的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同样的,它们的价格体系也是人们极为关心的。 此外,另一媒介资源跨期配置的支柱——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它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也是微观金融分析的应有之意。 宏观金融学。 宏观金融学研究在一个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经济中,如何获得高就业、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⑥。可以认为 宏观金融学是宏观经济学(包括 开放条件下)的货币版本 ,它着重于宏观货币经济(包括了开放条件下的)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它们产生对于实现高就业、低通货膨胀、高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目标 可能有用的货币政策结论和建议。 注: 上文是 《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一书的导言 ****************************************************************************** 中国人对经济学的崇拜,实质上是对金融学的崇拜。 和万虎的《一叶知秋 —— 经济学在中国的尴尬》,结合着看,别有一番滋味。 经济学提供的 “普通课本” ,解决不了中国人现实中急于处理的问题 。 注:相信我,其实你想学的不是经济学。
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古希腊七贤及其人生格言
热度 1 gordon 2012-12-18 13:53
古希腊七贤,一般认为是梭伦、契罗、泰勒斯、毕阿斯、庇塔库斯、佩里安德、克莱俄布卢,但无法确定。 雅典的梭伦- 他的格言是“避免极端”Solon of Athens - "Nothing in excess" 斯巴达的契罗- 他的格言是“认识你自己”Chilon of Sparta - "Know thyself" 米利都的泰勒斯- 他的格言是“过份执著稳健只会带来灾难”Thales of Miletus - "To bring surety brings ruin" 普里恩的毕阿斯- 他的格言是“人多手杂”Bias of Priene - "Too many workers spoil the work" 米蒂利尼的庇塔库斯- 他的格言是“紧抓时机”Pittacus of Mitylene - "Know thine opportunity" 科林斯的佩里安德- 他的格言是“行事前要三思”Periander of Corinth - "Forethought in all things" 林度斯的克莱俄布卢- 他的格言是- “凡事取中庸之道”Cleobulus of Lindos - "Moderation is the chief good" ××××××××××××××××××××××××××××××××××××××××××××××××××××××××××× 其实我是想借用这个引出这几个城邦的地理位置,以前我有个误解,以为希腊城邦都在巴尔干半岛的南部,现在才发现不是这样的。 不论干啥事,想当然都是靠不住的。
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古希腊三大英雄与僭主统治
热度 2 gordon 2012-12-12 12:45
注:对古希腊、罗马的典故不熟悉,很多东西都不知道说什么的。 赫拉克勒斯位于古希腊三大英雄之首,另外两大英雄分别是:杀死墨杜萨(美杜莎)的珀耳修斯(Perseus) 以及进入迷宫杀死牛头怪的忒修斯。(爱他的公主给了他一条棉线以免他在迷宫中迷失道路。---后来有了一句谚语:阿里阿德涅之线。形容,摆脱困境的方法。) 约在公元前1100年,来自希腊人中部的多利安人开始向迈锡尼一伯罗奔尼撒地区进行“毁灭性”的入侵;100年后,这些常年居住在高山地区未开化的多利安人征服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南部地区,将整个古老的阿耳戈斯文明完全摧毁。这场入侵还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从阿耳戈斯到罗得岛(Rhodes),从阿提卡到小亚细亚爱奥尼亚海岸,从底比斯到萨丁岛(Sardinia)这场入侵的路线与赫拉克勒斯开拓征服的英雄经历颇为相似,所以赫拉克勒斯对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征服的神话故事无疑就是在映射多利安人向伯罗奔尼撒半岛扩张和对伯罗奔尼撒的征服,同时多利安人通过英雄神话的方式来讲述整个过程,将自己作为征服者的身份变得名正言顺——这是带有英雄主义祟拜色彩的征服,这些征服是赫拉克勒斯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具有传奇色彩可以歌功颂伟的功绩,他的到来很多时候都是为黎民百姓铲除祸害,征服者变成了造福者;他的英雄足迹遍布得越广,越是表现了赫拉克勒斯的正义性受到泛希腊范围内普遍的认同。另外,在神话故事中将赫拉克勒斯定位为阿耳戈斯人珀耳修斯(Perseus)的后裔,也使得其对伯罗奔尼撤的征服具有合法性——他并不是外来的民族,而是土生土长在伯罗奔尼撤半岛的英雄的后裔。包括赫拉克勒斯的儿子许罗斯(Hyllus)和他的后代们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收复了赫拉克勒斯的故国的“赫拉克勒斯子孙回归”的故事,也正反映了多利安人不断征服伯罗奔尼撤这一历史事件—在侵占了塞萨利(Thessaly)南部地区后,多利安人就与雅典人结盟,冒险进攻当时仍然还很强大的伯罗奔尼撒,第一次入侵以失败告终,他们就代以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直到最后征服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 神话故事一方面是记录反映了一部分当时真实的历史,从另一方面,神话故事也会为当时者所利用,依照他们的需求来设计改编发展神话故事。其利用价值就在于神明特别是英雄仍然是人们宗教崇拜和精神寄托的对象,当政者假借神话和英雄的名义来进行自己政治目的的宣传,使民众在思想意识上更容易接受,并以此来为他们的政治行为寻求正义性与合法性。也就是说神话和英雄在此时是为政治所用,作为神话范例与现世的事件建立某种关联性。 在公元前6世纪后,忒修斯逐渐发展成为雅典人的“民族英雄”,乃至后来还被尊为统一整个阿提卡地区的雅典国王和民主制度的创立者,这一系列雅典“民族形象”的演进和其在神话及社会地位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完全是由雅典连续的多位政治家对其进行塑造和定义而成的。 公元前6世纪的僭主庇西斯特拉图(Peisistratus)是第一个将忒修斯转形成全雅典范围英雄的政治家。此前雅典主要分为两个对立的政治阶层:来自平原地区的人和来自沿海地区的人。庇西斯特拉图来自雅典以东的Brauron地区,他创立一个新的阶层:来自山区的人。 亚里斯多德将这三个阶层区分出三个完全不同的政治倾向:平原派主张寡头政治,海岸派主张中庸政治,而以庇西斯特拉图为首的山地派则显得最为民主。 公元前561年,庇西斯特拉图在三派的斗争中获得胜利执掌雅典政权,他立即宣布自己为僭主,建立僭主政治,但在五年后被其敌人赶出雅典.公元前546年,庇西斯特拉图再度入主雅典,确立自己僭主地位,并统治雅典直到其于公元前527年病逝为止。 在整个斗争和统治的过程中,庇西斯特拉图及其诸子反复强调忒修斯的英雄形象,不遗余力地将各种荣誉的光芒加载到忒修斯的身上,还鼓励诗人创作更多颂扬忒修斯的诗歌。他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为,当时的雅典正处于上升阶段,国力日强,国际上以爱奥尼亚人的母邦和领袖自居,相比之下,雅典人的精神文化遗产却相对薄弱,他们的古代英雄缺乏骄人的业绩,很少介入泛希腊的神话事件,这和公元前6世纪雅典日益加强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时代的发展要求雅典更新自己的神话,塑造一位能凝聚“全民族”精神的古代英雄,忒修斯作为阿提卡地区最有竞争力的神话候选者,很自然地被僭主们开发利用。就僭主的个人统治而言,一位古代开明君主的形象也有利于冲淡雅典人对独裁政治的反感。此外,庇西斯特拉图依照自己进入雅典确立统治地位的行为,对有关忒修斯的神话进行修改和发挥,如果原有的神话中没有类似的先例,他甚至按照赫拉克勒斯的原型,来为忒修斯发明创造这些经历,以至于产生了“少不了忒修斯”的谚语和“看,又一个赫拉克勒斯!”的说法。通过宣扬忒修斯的英雄事迹,庇西斯特拉图鼓励雅典人认可与之相类似的他自己的行为和成就。特别是在庇西斯特拉图第二次进入雅典后,他更需要通过对普通民众具有精神指导作用的英雄崇拜,来掌握对政治宣传言论的控制。
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学者的糗事——不犹豫、不悔恨
热度 10 gordon 2012-6-14 16:58
我们知道现代科学由两个东东奠基,一个是古希腊时期诞生的欧式几何的逻辑体系,另一个是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思维实验。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又称之为“工具论”,这是后人取的一个名字,即是将亚里士多德关于逻辑方法的一些文章收集起来编成,其中有《分析篇》(前、后 . )、《解释篇》、《范畴篇》、《正位篇》、《辨谬篇》等卷,统称为“工具论”,也就是将其看作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但是,在亚里士多德本人那里,这种工具论的说法其实是不够的,或者说是片面的,他本人并不将这些东西看成是单纯的工具。 这个东东是谁搞的呢,是另外一个人,叫做安德罗尼柯,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家伙的糗事。 逻辑和语言一样,平时感觉不到它有多重要,而只有在思想混乱一团时才感到其必不可少。逻辑是整理思想和知识的框架,没有它,理论和科学都无从产生。 安德罗尼柯是古希腊逍遥派哲学家,因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而著称,他天生就有一种文人的浪漫气质,很多女人都被他迷倒了,都想成为他的妻子。 有一天,一位女子来到安德罗尼柯的家里,对他说:“我久仰您的大名,非常崇拜你,我可以做您的妻子么?”以前来安德罗尼柯家表白的女子不少,但这一次的女子安德罗尼柯也十分喜欢,但他仍有所顾虑地回答说:“请你让我考虑考虑。” 女孩走后,安德罗尼柯用他的哲学方法来思考这桩婚事的可行性,他把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处与坏处分别记在一块木头上,列完之后他发现,原来利弊是差不多均等的,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在这之后,因为这件事他陷入了长期的苦恼之中,关于这桩婚事他又找出了许多好处和坏处,但却总是无法作出决定,这些思考反而加大了他选择的难度。直到最后,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两种选择摆在面前,其中一种自己尝试过了,那就应该选择另一种,至少是一种新的尝试,而前者则已经体验过了。因此,他终于决定了答应那个女人的结婚请求,因为他已经经历过了没有结婚的日子,而结婚是他还没有尝试过的。 于是,安德罗尼柯跑到那个女人的家中,对她的母亲说:“您的女儿呢?请您帮我告诉她,我已经考虑得非常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 女人的母亲面无表情地答道:“不好意思,先生,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了。” 安德罗尼柯听了这话,直接瘫倒在地,他万万没有料到,他的犹豫不决最后竟然让他失去了婚姻。后来,安德罗尼柯整日闷闷不乐,最终得了一场大病,临死前,他留下一段自己关于人生的感悟:如果将人生分为两半的话,前半段的人生感悟是“不犹豫”,而后一半的感悟是“不悔恨”。
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04:21 , Processed in 0.03813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