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朝鲜战争

相关日志

分享 朝鲜战争中的武器效果
热度 1 gordon 2016-6-4 19:12
摘自 S·L·A·Marshall 《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 10、中共军武器的效果    在Kunu-ri战斗中,中共军武器对我方步兵的效果可以从伤亡率、对士气的影响、以及对阵地的压制来衡量。它们的效率评估如下: 1.轻机枪 2.迫击炮(通常60mm) 3.手榴弹 4.冲锋枪(通常是汤姆生冲锋枪) 5.步枪    中共军的机枪火力一直很准确并且很持续。他们会持续发射机枪直到被摧毁,也会利用掩护把机枪尽量往前推进到近距离。 他们似乎没有很多轻机枪 ;在攻击一个连 阵地的时候几乎没有使用超过两挺机枪的例子。它们的战术目的似乎是在提供压制防御者的火力。在一般状况下,迫击炮并没有集中使用。在某些特例中,两或三门 迫击炮会集中火力来使用。 通常中共部队只使用一门迫击炮,而且是在攻击已经开始一阵子后 。迫击炮火分两类:一是一般区域性的压制,一是集中在主要设施,例 如防御的机枪、迫击炮阵地、指挥所、以及补给点。他们的区域压制火力并不猛烈,我方部队也并不太在意。 但在集中射击方面,他们的迫击炮火都能很快而准确地 命中特定目标 ,这似乎意味着他们发展出了能够在战斗中做快速三角定位的方法,但也有可能是他们已经在周遭潜伏一段时间并且测好距离,所以在战斗时可以很快 地根据火光来定位。 在步枪火力方面,他们的冲锋枪火力不论是在日间或夜间战斗中都不是十分准确,而且他们常常在过远的距离就开始使用冲锋枪。但是,中共部 队拥有许多汤姆生冲锋枪 ,这可以从Kunu-ri战斗的报告和从他们的死者和俘虏身上搜集到的数目看出。    中共部队在Kunu-ri战斗中仅使用少数火箭筒,但是目标通常不是步兵阵地,而是支援的装甲单位。在这些少数的例子中,他们接近到极近的距离 (20-40码)来攻击我方坦克,而他们的瞄准非常准确。而 在我方的坦克能在比较远的距离和这些反装甲单位交火 的情形下,他们通常会退却逃跑。 ************************************************************************************** 14、节约的问题    在作战中,特别是在夜间,要如何重装卡宾枪弹匣与M1步枪弹夹是个蛮严重的问题。 大部份步兵连在开始接战的阶段,即使没有多少目标,仍然会有过度消耗自动 武器弹药的情况 。但另一方面, 各连却都能小心节省使用手榴弹 ,可能是因为手榴弹本来就短缺。不过有些步兵连还是能够维持控制士兵的步枪火力,直到有良好目 标出现为止。一般情况下,在山头的战斗中,当中共部队逼近后,自动武器对付敌人散兵几乎没有什么效果。中共士兵会利用岩石和突出的岩架做掩护,我方部队必 须冒着身影在天空背景透光的危险才能对他们射击。但尽管如此,在许多例子中,白朗宁自动步枪有效的使用在是防御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敌人逼近并采取掩护后, 手榴弹成为近接防御战斗中最有价值的武器。但是由于手榴弹的短缺,只能使用自动火力来对付近距离目标,不但没有效果,更进一步耗费了弹药。    作战状况主要就是这样,当伤亡增加后,持续抵抗的可能性也渐渐减低。几乎所有的阵地在交战还不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就已经用完手榴弹了。在第九步兵团B连战斗 快要结束的时候,连长带着一个排的部份士兵, 在晨光中站起来用石块和口粮罐头向中共部队投掷,以让其余部队可以撤退 。这些投掷手死了5名,伤了2名,可见 当时情况的危急。在另外4个战斗中,当弹药耗尽时,我方士兵用上拳头和枪托来对付逼近的中共部队。中共士兵在这种型态的战斗中表现并不佳。 注:从上文来看,火力输出可能主要是手榴弹,而不是冲锋枪。 对手榴弹很节约,对冲锋枪却不是如此。 肉搏好像也没什么优势。 美军是狼牙山五壮士,拿石头 装 手榴弹啊,吓唬人的。 ************************************************************************************** 3、行进中射击的使用    不论是跑是走,他们几乎总是一成不变地在行进中射击。这是他们火力交锋开始的特色,而且经常 发生在开始用机枪和迫击炮轰击之前 。不过, 这种行进中射击的方 法不但错误而且没有什么效果 。我们的士兵很少因此伤亡,并且众口一声地说,这种方法不会影响到士气,更不会把我方士兵压制到无法还击。中共军使用这种前进 方式的战术目标似乎是想要接近到近战距离,然后在位于50到800码不等距离外的机枪和迫击炮压制防御者的同时,迫近到能使用手榴弹的近距离。在美军阵线 火力因弹药耗尽而减弱前,这些攻击波似乎从来不曾尝试过要真正逼近。事实上,找不到有任何一个敌人的攻击部队直接全面突击消灭我们排级以上的部队,使得幸 存者落荒而逃的例子。他们并不是靠无比的勇气、狂热、或是快速集中的兵力来攻陷阵地。他们是靠逐步增加兵力和火力对阵地挤迫,并且耐心地等候,当防御者武 器人员弹药耗尽时会自然瓦解。 注:火力输出单位绝对是 机枪和 迫击炮。 说白了, 用冲锋枪的都是敢死队,掩护 机枪和迫击炮的 。 明白 就是先用冲锋枪,只要你敢还击,我的机枪和迫击炮就来了。 ************************************************************************************** 日军步兵战术是以轻重机枪组掷弹筒迫击炮作为主要火力输出和杀伤方式, 步枪反而只是负责拱卫这些火力组 整个德国步兵师其实都是在拱卫师属炮兵团 注:现在明白了吧,呵呵 从装备上看,和日军还不一样。 没那么多步枪,冲锋枪多 ************************************************************************************** 7、重视手榴弹 8、中共军手榴弹战斗的程度 这我就不摘录了。 它就是小炮兵主义 。 从国民党到tg,虽然号称是步兵主义,其实真正的步枪兵一直很少。步兵的战斗力更大程度是靠机枪、迫击炮和手榴弹在维持——其实叫“小炮兵”主义更合适
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的胜利并非偶然
gordon 2016-5-23 04:56
因为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野战步兵就不行了。 并非在朝鲜碰到坦克以后,野战步兵不行了。 其实,老共起家是山地步兵起家的 山地战,跟工兵(改造地形能力)和通信 有很大关系。 工兵,依照 郭汝瑰 的说法,他在陆士的时候,日本的工兵不比中国高多少。 *********************************************************************** 工兵 方面,用苏联的工程器材、舟桥装备了28个 工兵 团,其中入朝作战13个团。 铁道兵方面,入朝的铁道兵10个师,加上铁路员工共15万余人,其工程器材基本上购自苏联。 通信器材和防化器材也是向苏联购进的,用于全军各通信分队和防化分队。 *********************************************************************** 真跟美国打,是打不过的。 二战那种规模,把德国的工厂全炸了。 哪有那么多汽车啊 工业品生产怎么解决。 注:跟日本人一样,靠步行,靠马驮 吗? 实际上后面支撑的是苏联国家的工业实力。 *********************************************************************** 最起码一点,比日军的高炮好。 日军和美军 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只有苏军才能跟美军一拼 *********************************************************************** 野炮和山炮的差别是什么,一个是拖拽,一个是驮 中国的马,也不行。人家日本都是大洋马 中国有大洋马吗? 没有 只能用汽车,发现油田,这个很厉害的 注:正如 “飞潜快” 的背后,是工业实力一样。 这个山地步兵,背后也是工业实力,呵呵 铁道+ 汽车 联运 ,怎么来的? 你的高射炮呢?日本二战时候是什么样的高射炮? *********************************************************************** 英国不在背后支持,日俄战争,日本能干过老毛子。 日本的船从哪儿买的
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水货HJT
热度 33 老马丁 2015-1-15 10:11
-------------------------------------------------------------------------------------------------------------------------------------------------------------------------------------------- 我有个叔叔是傅老头在第一军的警卫员。傅老头是傅全有,前总参谋长,和面瘫有什么关系呢?看看下面维基百科对傅老头的介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連長、營參謀長。1953年2月随部队參加朝鲜战争,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軍第7師第21團的營參謀長、副營長、 營長。1958年10月回國。196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畢業。後歷任團參謀長、副團長、師副參謀長、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軍副參謀長、軍 參謀長、軍長。 1985年6月任成都軍區司令員。1990年5月 任蘭州軍區司令員。1992年10月 至1995年9月任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1993年至1998年任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1994年1月起任全國愛衛會副主任。 1995年9月至2003年3月任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2003年3月離休。 1985-1990,成都军区司令员。那段时间,面瘫于88-92年在西藏当书记。然后就是面瘫出彩的那次拉萨平暴。据说给小平看中了,这个年轻人能文能武,不简单。 真实情况呢,那位叔叔在饭桌上讲给我听的,胡锦涛虽然没有吓得发抖,也差不多了。他根本不敢动手,就看着暴徒冲击政府机构烧杀,把所有的武警都撤回来死守 他的办公楼,等着成都军区派兵。等成都军区的援兵到了,面瘫还是不敢动手,想等着暴徒渴了饿了倦了自己退去。傅老头在一边看着急死了:动手,动手,出事算 我的。 为了尊重事实,我特意去找到了达赖的自传对此事的叙述: “中国的安全部队改变策略,第一天一整天,他们袖手旁观,只拍摄一些照片,晚上在电视上播放。” 另外还有一个出处,徐明旭《阴谋与虔诚》 三月五日中午,照例由喇嘛尼姑在八廓街游行并用石头攻击八廓街派出所,拉开骚乱序幕。武 警奉命不得朝人开枪。与前两年相比,这次骚乱参加者更多,组织得更好,估计有好几千人。加上以同情态度围观、喝彩的,有上万人之多。当时有人用哨子指挥, 有人用摩托车联络,许多骚乱者脸上缠著毛线套头帽或带著口罩与墨镜,怕被录像、照相。他们集中攻击八廓街与北京路上的机关、学校与商店,特别是汉回个体 户。二十四个政府机关与学校被攻击。工商管理局被打砸抢后点火焚烧,全部档案化为灰烬。九十九家个体户商店与饭店、八家国营与集体商店遭到彻底破坏,商品 与设施几乎全部被砸抢烧。 最后在傅老头的支持下,面瘫总算请示国务院要求戒严,戒严从3月8日开始。期间他活活浪费了起码两天。局面稳定下去后,面瘫出来转转,望风,从而有了那张头顶钢盔的照片。其实不是作秀,真的,是怕死。面瘫本质上不是个作秀的人,因为他不会。 这事根据胡锦涛传的叙述是这样的。 胡锦涛这一头戴钢盔的形象为自己立了威。过去,人们对他的印象是细密有馀,魄力不足。或许正是这一点让邓小平印象深刻,埋下了日后钦点他为第四代核心的伏笔。据说邓小平看到报纸上这张胡锦涛头戴钢盔的照片称赞说:「他在原则问题上立场站稳,决不手软。」 那张头顶钢盔的照片现在网上找不到了,估计是面瘫自己不好意思吧。
个人分类: 扯淡|122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ZT总理说的两句话
热度 30 坚持到底 2014-11-1 08:31
朝鲜战争前,总理说,如果美国向我们投掷原子弹,我们这一代也只能承担下来,是为了子孙的和平。 越南战争前,总理说,如果美国向我们投掷原子弹,我们已经准备好相应的反击,那时战争已经没有了边界。
94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资料】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
热度 9 duanjian 2014-9-13 22:25
【资料】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
解放军出版社自1989年8月始,出版了一套“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至1998年6月,历时九年,出版了24卷。 1989年8月出版第一批7本: 《辽沈战役卷:雪白血红》(张正隆) 《平津战役卷:历史在北平拐弯》(王宗仁) 《淮海战役卷:淮海之战》(江深 陈道阔) 《朝鲜战争卷:板门店谈判》(柴成文 赵勇田) 《西安事变卷:丙子双十二》(杨闻宇 朱光亚) 《西北决战卷:鏖兵西北》(张俊彪) 《转战陕北卷:黄土地红土地》(李彦清) 其中雪白血红一版一印就93000册(其他各册一版一印不过10000册),出版后引起轰动,很快销售一空,不久后被禁,正版从市面上消失,盗版兴盛一时,现在网上到处都是电子版。 1990年4月出版第二批四本: 《皖南事变卷:寒凝大地》(黎汝清) 《石家庄战役卷:石门开》(马继红 马春林) 《济南战役卷:虎啸泉城》(丛正里) 《北平军调卷:蓝色三环》(纪学 曾凡华) 其中寒凝大地刚出版就被禁了,市面上很少有,网上也找不到电子版。 1992年对前两批中的9本出版了第二版: 新版本改换了封面风格,后续出版的都延续了这一版本的封面风格。 鏖兵西北增补了部分内容。 1993年出版4本: 《千里跃进大别山卷:大势中原》(王玉彬 王苏红) 《百团大战卷:北方有战火》(冉淮舟 朱海燕) 《上海战役卷:上海1949大崩溃(上下卷)》(于劲) 《共和国成立卷:开国沧桑》(郭文韬 郭晨) 1995年出版3本: 《江南抗战卷:满江红》(王玉彬 王苏红) 《长征卷:大迁徙》(李镜) 《解放西南卷:辉煌西南》(樊强) 1996年出版1本 《南昌起义卷:八月一日》(赵琪) 1997年出版3本 《第二次国共合作卷:穿过硝烟的握手》(铁竹伟 李海文) 《解放中南卷:南线战事》(张嵩山 朱克岩) 《和平解放新疆卷:西部风云》(李广智 李广文) 1998年推出最后2种 《井冈山斗争卷:黄洋界上》(黎汝清) 《转战鲁中南卷:大捷孟良崮》(张慧敏)
133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七七事变的日方指挥官和朝鲜战争
热度 2 gordon 2014-7-7 09:19
牟田口廉也(1888.10.7~1966.8.2),日本佐贺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2期毕业,日本陆军大学第29期毕业。“七七事变”时,牟田口廉也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军衔为大佐。7月7日当天,由于驻屯军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未在北京,所以牟田口廉也成为了现场的最高指挥官,并由其下达了向中国守军开火的命令,他也就成为挑起“七七事变”冲突的罪魁。 对于卢沟桥事变,牟田口廉也曾时常对人说到:“大东亚战争,要说起来的话,是我的责任,因为在卢沟桥射击第一颗子弹引起战争的就是我,所以我认为我对此必须承担责任。”他在笔记中也写到:“我挑起了卢沟桥事件,后来事件进一步扩大,导致卢沟桥事变,终于发展成这次大东亚战争。” 印帕尔作战发起之前,牟田口的发言如下: 说起大东亚战争,那是我的责任。在卢沟桥下令开第一枪的是我,因此(作为间接责任人),我必须设法尽早解决这场战争。  第15军小畑参谋长以后勤为理由,反对发动此次作战。牟田口的回答是: 没有补给,就不能打仗?那怎么能行!日本军队能够忍受任何艰难困苦。粮食可以从敌人那里夺取。 在进行作战计划讨论时,牟田口说道: 关于此次作战,我们已经详细地讨论过各个细节,并全部解决了。因此,成功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部下相内祯助大佐(后来成为法务部长)讽刺道:军司令官阁下讨论的细节里,似乎没有把敌人的抵抗计算在内。 在渡钦顿江之前,第31师团佐藤师团长的“饥饿训示”: 诸位,今夜我们要开始横渡钦顿江了。在此之前,我有话要对大家说明白,请好好听着! 只要不发生奇迹,诸位的性命将会在即将发起的此次作战中丧失。但是,不是倒在枪弹之下,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会饿死在阿拉干山里。请做好心理准备! 在日军第15军司令部,牟田口每天早晨集合司令部全体官兵,宣扬他的长篇大论。说得最多的就是: 如果此次印帕尔作战不成功,无法晋升为陆军大将,我(牟田口)决不会返回日本的。 (出自 高木俊朗「全灭」) 在收到前线日军部队的要求补充粮食的电报后,牟田口的回复如下: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草食民族。你们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居然报告缺乏食物?这算怎么回事! 第31师团佐藤师团长放弃了从15军获得补给的希望,直接给第5飞行师团的田副师团长发了一封SOS电报: 我们没有得到一发子弹、一粒粮食的补给。只能依靠夺取敌人的弹药粮草来继续攻击。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空中补给。敌人不要说是弹药粮草了,他们的武装兵员都在我眼前降落。只能是感慨!感慨! 同样地,第15师团的山内师团长也向田副师团长发送了类似的电文: 我军已无可攻击之弹,如今在暴雨和泥泞之中,饱受伤病饥饿折磨,战斗力尽失。事情走到这个地步,完全是15军和牟田口的无能所致! 战后,佐藤师团长在回忆印帕尔作战时,这样说道: 此次作战冠以“解放印度”这样的“大义名分”,那么如此大规模的作战至少也应当由大本营立案,在南方军的指导下,由缅甸方面军来具体实行。而仅让一个军司令官来担当如此重任,实在是。。。 更何况在最后的紧要关头,方面军也罢,南方军也罢,没有派出一名参谋前来助战,反倒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躲得远远的。。。 结果,那些傻瓜招惹来的责任,反倒让我们三个师团长来承担。。。 (从前线返回的佐藤师团长离开15军司令部次日)牟田口召集了司令部全体人员进行训话: 诸位,佐藤师团长违背军令,擅自抛弃了柯希玛战线。因为没有食物无法战斗,就擅自撤退。 这样的人还能称之为“皇军”么?“皇军”即便没有了食物,也必须继续战斗的。 没有武器弹药和食物就不能打仗?这决不能成为正当的理由!…… 没有子弹的话,不是还有刺刀么?没有刺刀的话,还有拳头呢。没有拳头的话,可以用脚踢的。就算这些都没了,不是还可以用牙齿咬么?…… 不要忘记日本男子应该有的大和魂!日本是神州,神灵必定会保佑我们的…… 由于牟田口的训话时间长达1个多小时,部分营养失调的军官因脑贫血而接连倒下。。。 出自-高木俊朗氏著「抗命」(文春文库刊) 一支败退下来的日军部队经过牟田口身边时,骑着高头大马的牟田口吼道: 喂!你们是哪支部队的?怎么不停下来向我敬礼? 早已必备不堪的日军士兵没有一个人搭理他。这支部队的带头军官忍不住了,反问道:你怎么不先下马来慰问一下士兵们? 这时候,牟田口继续吼道:你们以为我是谁?我可是你们的最高司令官!快给我敬礼! (出自 高木俊朗「全灭」) 当时日军前线士兵为牟田口起了「鬼畜牟田口」的外号,还编了一首歌讽刺他: 「牟田口阁下のお好きなものは、一に勲章、二に女、三に新闻ジャーナリスト」 (牟田口阁下喜欢的东西:一是勋章、二是女人、三是新闻记者) 当印帕尔作战的失败已经是显而易见的时候,牟田口司令官来到了15军司令部,当着我们众多总部军官的面,以微弱的声音对藤原参谋说了这样一段话: 藤原,这次作战死伤了那么多部下,损失了那么多武器,作为司令官,我应该负起责任。如果我切腹自杀的话,是不是可以求得天皇和众多阵亡将兵的原谅呢?我想听听你的意见,请毫无保留地说出来。 我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倾听着这段对话的下文。司令官真的从心底里感到自己的责任了么?真的会有人把自己的作恶向别人诉说么?刚才那些会不会只是形式上的套话? 只见藤原参谋正在写字的手丝毫没有停下,看都没有看司令官一眼,甚至面部表情都没有变化,以激昂的语调说道: 自古以来,口头上喊着要死要死的人从未有过真正想死的。如果司令官和我商量关于自尽的事情,作为下属幕僚,在形式上我有责任不得不制止您 。。。 只是,如果您真的感受到了作为司令官的责任,想要以死谢罪的话,那么请在没人的地方悄悄地切腹,谁都不会阻拦您。请您毫无牵挂地自尽好了。 说完这番话,藤原参谋又继续专注他的工作。 “啊,是么?我明白了。哈哈……”说完这些,表情尴尬的牟田口司令官带着自嘲的笑声,在我们面前离去了。我们也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继续自己的工作。。。 原来,司令官又上演了一出戏,只是他没有想到对方没有配合自己罢了。。。 出自“第15军司令部の中井悟四郎中尉の手记 (高木俊朗『抗命』)” 牟田口之后接到调令准备离开缅甸,返回内地。在缅甸方面军为其举办的欢送会上,牟田口做出如下发言: 我不认为印帕尔作战是一次失败的战役。 正是因为攻打了印帕尔,才使得敌人没有夺取整个缅甸。如果当时没有攻打印帕尔的话,缅甸战区现在可不得了呢。 战后,参加了印帕尔作战的日军从军记者 高木 俊朗 这样评价牟田口:  东条下台了,牟田口失败了,二人的征服印度的野心破灭了。。。 在卢沟桥开了第一枪的牟田口中将,把“大东亚战争间接因我而起,我有责任尽早结束战争”这句话当成了口头禅。事实上,他的确做到了。。。 只是,他不是用(日本的)胜利换来战争结束的,而是用(日本的)战败来提前结束的。。。 战后,在一次印帕尔作战的老兵聚会上,有这样一段谈话: 问:军队不是应该保护国民的生命安全么?可是印帕尔作战却让日本白白损失了上万国民(即士兵),这不是前后矛盾? 答:你误解了。当时的日本军队拼死守护的既不是日本国民,也不是天皇。他们只不过是想保住军队这个组织而已。。。 战后,牟田口被盟军以战犯身份逮捕,不过没有被起诉,后被释放。 牟田口在东京开了一家料理店,并起名为“ジンギスカンハウス(成吉思汗饭馆)”。 在参加旧部下的葬礼时,牟田口为了强调自己没有责任,在葬礼上大肆散发为自己的辩解小册子。 一旦听到有印帕尔作战战死者家属来访,牟田口要么托病不见,要么提前溜走。 在受到报纸、杂志、媒体采访时,牟田口不放过任何为自己辩解的机会,并不忘把责任推到部下身上。甚至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在就卢沟桥事件请他做谈话录音时,牟田口强烈要求增加原本节目中没有的关于印帕尔作战的相关采访录音。 牟田口死前还不忘让儿子在自己的葬礼上散发辩解传单。 ×××××××××××××××××××××××××××××××××××××××××××××××××× 牟田口廉也 跟《唐伯虎点秋香》里的武状元差不多。 没有啥理由,就是他觉得能打得过你,想欺负你就是了。 为啥《地道战》、《地雷战》军教片拍成那样,因为日本人很笨嘛
5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晶体管在朝鲜战争中的应用
热度 2 gordon 2014-7-1 02:34
VT 引信用的是电子管,对口径有限制,一般用在榴弹炮上。 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尝试把VT 引信用在迫击炮上,电子管就不能使了。 肖克利同志作为专家团跟随麦克阿瑟到朝鲜,建议用晶体管做 VT 引信,安装在迫击炮上。 主要是为了有效杀伤卧倒或躲在壕沟内的敌军。 迫击炮引信一般有PRX(高空炸)、NSB(低空炸)、IMP(碰炸)和DLY(延迟)四种工作模式,PRX和NSB模式是利用多普勒原理的无线电近炸模式,当炮弹离地 一定高度内置电路自动点燃电雷管引爆弹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空炸榴弹破片杀伤范围,有效杀伤卧倒或躲在壕沟内的敌军;IMP模式既可以杀伤暴露的有生目 标,也可以摧毁运输车辆等软目标;DLY模式提供了0.02秒的延迟,能够使炮弹穿入目标内部爆炸,摧毁隐蔽所、掩体、建筑物,杀伤内部人员。 注:这个事详细情况不清楚,只是历史书上记载有这个事。时间:1950年9月底 SONY 在1952年,西部电气给它生产晶体管的许可。(ATT 的制造分公司) 井深和盛田在二战中是研究怎么对付 B-29 轰炸机的。 日本为什么发展民用啊,因为日本没有像美国那样的军用市场,战后日本不允许保有军队。那时候,美国也生产有晶体管收音机,但是不用心,做得不好。日本是背水一战,SONY 是没有退路的,所以晶体管收音机做的好。 1955年, SONY 调查了雷根西牌收音机为什么没有销路?
36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从长时间轴看 朝鲜战争
gordon 2014-4-17 10:33
朝鲜战争 这个事啊,不是老美要围堵我们,是要围堵苏联的。 当然不排除它用中国作为战略支点。 这种事已经很长时间了,很早的时候,英国就惧怕德国和 俄罗斯结盟。 二战时期,英美能够援助苏联,就和这个有关。 苏联的计划经济能够成功,就得益于 英美 民用品的援助。 麦金德的文章《历史的地理枢纽》,我们小看这篇文章了。 如果德国与俄国结盟 ,这种情况就可能发生。因此,这样一种事态的威胁, 必将推动法国与海上强国联盟,于是法国、意大利、埃及、印度和朝鲜就会成为这么多的桥头堡 ,外部的海军可以从这些桥头堡支持陆上部队来迫使枢纽联盟也部署陆上部队,从而阻止他们集中全力去建立舰队。 当然,主席比较高竿啊, 主席是批地缘政治的,主席主张搞世界革命。他从另一个维度看待这一问题 ,贫富差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平权运动。 因为不是在一个空间里打仗,所以,主席把英国的地缘政治给废了。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 因为还有时间这个轴呢,长期来看,这也是一个问题。 注:麦金德其人,麦金德是第一个向家里报告 拿破仑三世投降消息的人,这个时候正上中学,也就是说和马恩生活在同一时期。 在1904 年2 月8 日,也就是麦金德的论文向学会宣读只有两星期之后,日俄战争就爆发了。在英国,那是一段强烈的恐俄时期;第一个英日同盟协定在1902 年1 月签订,使这两个国家更加接近的第二个协定在日俄战争结束的1905 年8 月签订。第二个协定规定了相互维护日本在朝鲜的利益和英国在印度的边界。在这种关系上,考虑一下麦金德的思想是很有趣的,他认为朝鲜可能成为一个“桥头堡,外部的海军可以从这些桥头堡支持陆上部队来迫使枢纽联盟也部署陆上部队,从而阻止他们集中全力去建立舰队。” ×××××××××××××××××××××××××××××××××××××××××××××××××××××××××××××××× 这篇论文的讨论会是斯潘塞·威尔金森用以下这些话开始的:“当我在聆听这篇论文时,我遗憾地看到会议室里有一些座位还空着,我更感到遗憾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座位并没有内阁成员在座”。接着,他讨论讲稿中所奠定的两种主要原理。第一种原理认为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因而也就成为一个完整的政治体系。他说:自从近代利用蒸汽改进航海技术以来,这样的统一整体已经出现。他认为麦金德所作出的第二种原理,也就是最主要 的是“俄国新近的扩张对世界的极端重要性”。他批评麦金德为他的地图使用墨卡托投影来说明论文的主要观点,因为那个投影夸大了大英帝国的面积。斯潘塞·威尔金森相信:大不列颠如果能维持住它的海军力量,它就能“掌握对大陆地区发生作用的各种不一致的力量之间的平衡”。他还认为日本能够“在亚洲大陆的东缘产生决定性的和有影响的力量,正像不列颠群岛那样,人口虽然少些,在欧洲大陆却产生着决定性的和有影响的力量。” 注:这是一篇英国从欧洲均衡,向亚欧大陆均衡 思想扩展的论文。 接着发言的是托马斯·霍尔迪奇(Thomas Holdich)爵士。四分之一世纪之后,在两次战争之间的年代里,跟麦金德一样,他的言论常常被德国地缘政治学家卡尔·豪斯霍费尔(Karl Haushofer)将军所引用。豪斯霍费尔最爱引用霍尔迪奇的一句话是:“由于对地理的无知而付出的代价是绝对难以计算的”。 在评论麦金德的论文时,霍尔迪奇想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中亚细亚人口超乎寻常地溢出的原因。他认为所有造成这些迁徙的原因之一,是“这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 注:这个就是草原帝国为什么很热门的原因。 托马斯·霍尔迪奇爵士作为测定智利和阿根廷之间边界而设立的仲裁法庭成员之一,在南美度过了1902 年的大部分时间。因此,人们很感兴趣地注意到他拥有与麦金德相同的观点:即南美可能是“对绕着俄国南部转动的内部力量施加压力的外部力量地带”的一个可能因素。他认为南美作为一个海军强国的潜在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后来成为英国海军大臣和主管印度事务国务大臣的L.S.艾默里(Amery)先生,在讨论会中作了最长并且肯定是最有启发性的发言。在1902—1908 年期间,艾默里和麦金德两人都是一个名叫“系数”(Coefficients)的小小的晚餐俱乐部的成员,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在这里讨论当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一张麦金德在演讲时给大家看的照片,使艾默里先生想起一个布尔人的突击队员越过浅滩时的情景。他认为“ 拥有广大草原地区的俄罗斯帝国 ,已经不在古老的草原人民的手中,而是 成为真正的农业世界的一部分,经济上它已经征服了草原,并且正在把它变成一个伟大的农业工业强国 ”。他指出: 麦金德描写的马和骆驼的机动性,大部分已经过时了,现在是铁路的机动性和海上的机动性的问题 。他还预言,这两方面的机动性都将“由航空作为动力的一种手段来加以补充”,在这种情况下“ 大量的地理分布必然丧失它的重要性,而成功的列强将是掌握最大工业基础的那些国家 ”。他最后作结论说:“ 在大陆中心还是在岛屿上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哪个民族拥有工业的力量,发明的力量,科学的力量,它就能打败其他所有的民族 ”。 在答辩中,麦金德同意海军强国的基础可以在工业富庶的地区建立,而且认为“西伯利亚和俄国的欧洲蕴藏着巨大的工业财富,征服一些边缘国家将能为建立世界帝国所必需的一支舰队奠定基础”。他个人的目的不是去“预测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广阔未来,而是制定一个能适应任何政治平衡的地理公式”。他相信世界的未来取决于维持边缘地区和膨胀的内部力量之间的力量平衡。 注:他 不是为了预测未来,它是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延续,是从欧洲到亚欧大陆的扩展论证 。 克莱门茨·马卡姆爵士在结束这场讨论时说,麦金德“通过非常精采的描述和例证,通过牢牢地掌握着主题,以及通过我们在这个会议室里很少听到过能与他匹敌的论据的明确性”来提出他的论文。 十五年之后,在1919 年,麦金德把他最初的论文扩展成一本叫做《民主的理想和现实》(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的书。但是这本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并没有在美国和英国引起很大的注意。 1943 年当时已83 岁高龄的麦金德,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的一篇文章里,对他的心脏地带理论作了某些重要修正,以《周围世界与赢得和平》(The Round World and the Winning of the Peace)为题重新予以发表。他相信他的关于心脏地带的观点比二十或四十年前更加有效和有用,并作出以下论断:“考虑到所有情况,不可避免的结论是如果苏联在这次战争中以德国的战胜者出现,它必然会被列为地球上最大的陆上强国。 注:明白了吧,就是因为苏联和东德的联合,造成了这本书的轰动效应。这就是它的价值, 为什么研究朝鲜战争,这篇文章是有价值的 。 如果德国与俄国结盟 ,这种情况就可能发生。因此,这样一种事态的威胁, 必将推动法国与海上强国联盟,于是法国、意大利、埃及、印度和朝鲜就会成为这么多的桥头堡 ,外部的海军可以从这些桥头堡支持陆上部队来迫使枢纽联盟也部署陆上部队,从而阻止他们集中全力去建立舰队。
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汉人的形成和朝鲜战争
热度 70 草蜢 2014-1-8 02:26
汉人的形成和朝鲜战争
在俺的帖子 《铁马出天山:草蜢聊西域(美女)》 中 老芒提到: 维吾尔是要分开看的,很多分支都有自己的历史。 草蜢回: 现在已经是事实上的一个民族了。 汉族又何尝不是呢? 比如 @猫元帅 提到的萨镇冰就出生于福州的色目人后裔雁门萨氏家族。 雁门萨氏就是元代进入中原的色目人后裔。 著名的雁门萨氏先祖有元代色目族裔诗人画家萨都剌,有一说,这他们的族源就是突厥。 雁门萨氏是中国的一个以萨为姓氏的家族,为福建福州的名门望族。雁门萨氏发源于西域色目人“答失蛮氏”,其家族的萨都剌在山西雁门受元朝赐萨姓,1333年薩仲礼迁基福建福州。 雁门萨氏源于宋元之际西域西突厥葛罗禄部落的答失蛮氏家族,见于历史记载的始祖为恩兰不花,他为元世祖四处征战立下了很大的功勋,其第三世的萨都剌出生于山西雁门,是元代著名诗人和画家,被元朝赐姓萨,成为雁门萨氏的肇始,其家族逐渐蒙古化。 萨都剌精通汉文诗词书法,在赐姓后取汉名天赐,号直斋,他一共有兄弟三人,萨都剌为长兄,其弟萨野芝有一子为萨仲礼,在元统元年(1333年)中进士,并被授予福建行中书省检校一职,于是萨仲礼赴福建就职,定居于福州通贤坊,去世后葬於侯官县大梦山,成为雁门萨氏入闽开基的始祖。 萨都剌的画 在 甲午战争 中, 萨镇冰 在威海卫刘公岛的门户,率“康济”水手守卫南口日岛炮台,是 刘公岛保卫战 甲午炮火的亲身经历者。 萨镇冰 命长 ,一口气活了94岁 。 在他93岁那年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克汉城,写下诗词如下: 五十七載猶如夢,舉國淪亡緣漢城,龍遊淺水勿自棄,終有揚眉吐氣天。 读到萨镇冰的一生经历,笑到最后的,还是活到最后的呀! 命长才是硬道理!
5132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中的高技术兵器 —— 高射炮 (二)
热度 5 gordon 2013-12-7 14:47
苏1939式37毫米(1.5吋)高射炮,射速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下的敌机最多 ,很受志愿军官兵欢迎。但是炮弹供应不足, 尽管把国内苏式装备中20个 师的37毫米高射炮弹调运到朝鲜,仍然供不应求,这是停战前唯一没能按规定基数配齐的炮弹 。1954年中国将这种高射炮仿制出来,定名五四式高射炮。苏军 在战后的1947年研制出了В47双管37毫米高射炮,但是它的图纸没给中国。后来中国自行研制的双管37毫米高射炮于1965年定型,称为六五式高射 炮。 苏联提供的第一批高射炮图纸,除单管37毫米炮外,还有85毫米、76.2毫米高射炮,构成高、中、低对空火力层次。但在朝鲜战场,野战85毫米 高射炮和76.2毫米高射炮因人工操作,特别是人工标定爆炸引信,延误时间,又不准确,故而打下的敌机少,只是对敌机构成威胁。由于敌机飞行员每次飞行都 在航图上作出中国高射炮火力配置的标记,志愿军便采取游击方式,经常转移高炮阵地,使敌飞行员以为到处都有高炮,出航时顾忌颇多。 ———— 《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见证》 ×××××××××××××××××××××××××××××××××××××××××××××××××××××××××××××××××× 苏1939式37毫米(1.5吋)高射炮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临时使用缴获的对方武器外,极少会出现交战双方各国军队都正式装备同样武器的情况。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被同盟国和轴心国都广泛使用并被视为标准防空武器的瑞典 40 毫米(1.57 英寸)博福斯 L/60 高射炮(以下简称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自 20 世纪 30 年代诞生后,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就被大量出口、特许生产、仿制或改进,由此成为二战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高射炮。 北欧小国的杰作——二战中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   1894 年,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为了加强祖国的国防工业,出资 130 万瑞典克朗收购了位于韦姆兰省的博福斯-古尔斯邦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博福斯(Bofors)公司,主要制造钢铁和炸药。在诺贝尔的苦心经营下,博福斯公司逐步壮大,开始生产多种武器并向国外出口,使得博福斯这个历史可以追溯至 17 世纪中叶的北欧小镇借此扬名于天下。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瑞典保持中立国,使博福斯公司能够方便地向战争双方出售武器,因此一跃成为世界上排名前列的武器制造商。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限于《凡尔赛协定》不得开发任何新式大威力杀伤武器。20 世纪 20 年代,著名的德国克虏伯(Krupp)公司收购了部分博福斯公司股份并转入了一些生产技术,与博福斯公司合作在瑞典设计和研制各种新式火炮。    这对于博福斯公司而言,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机会。瑞典设计师们从德国设计师处获得了全新的设计思路和宝贵的设计经验。但实际上,由于博福斯和克虏伯两家公司的设计理念存在重大区别,瑞典设计师们一直专注于轻型火炮的研制,而德国设计师们则偏向研制重型火炮。30 年代中期,待到国际上对于德国开发武器的限制逐渐放松后,两家公司的合作随即中止。分道扬镳后,德国克虏伯公司研制出了在二战中为德军立下赫赫战功的 Flak-36 型 88 毫米高射炮,而博福斯公司则开发出了著名的 40 毫米博福斯 L/60 高射炮。 基准 M34 型简介   M34 型 40 毫米高炮拥有一个轮式炮车底盘,炮架和所有操控部件全部置于其上。开放式的结构给予炮手极大的操作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防护性差的缺点。上部炮架同炮身相连,包括高低机、平衡机、瞄准机构和耳轴;下部炮架呈十字型,主要包括旋转机构,与底盘连为一体。其中,前部和后部支撑架为箱形钢樑,左右两侧支撑架为可收放式,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千斤顶,以确保整个底盘保持平稳和水平。   M34 型高炮的炮车底盘采用双轴式 4 轮布局,从牵引状态转为战斗状态时需要将炮轮收起,但遇到紧急情况时也可在牵引状态下立即投入战斗。底盘通过牵引杆与牵引车辆相连接,车轴前部装有一套阿克曼(Ackerman)式转向系统。在行军状态下,炮口转向后方,被底盘后部的行军固定架锁住。   下部炮架在火炮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座垫,2 名炮手坐于其上操作火炮。其中,右侧副炮手负责操控旋转机构,左侧主炮手负责操控高低机构并踩下脚踏板击发火炮。 M34 型高炮的瞄准系统由一套反射式光学瞄准具和博福斯公司研制的用于快速追踪空中目标的简易机械式计算机构成 。这套瞄准系统能使炮手对飞行速度达到 563 公里/小时(350 英里/小时)的空中目标进行有效的修正,从而大大增强了射击精确度。但它也增加了操纵难度,炮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高炮的射击要领。此外,下部炮架还在副炮手后方设有一个指挥官座垫。指挥官负责观测目标和射击效果,并命令炮手开火。指挥官通过喊话下达所有命令。    M34 型高炮的火炮部分包括了炮管、炮身和供弹机构。炮管采用气冷式冷却方式,长度为 56 倍径比。炮膛后部是直立楔式炮闩,开关炮闩的动作一般情况下通过火炮后坐自动完成,但必要时也可由人工完成。首发炮弹必须由装填手手工装填。位于炮膛上方的供弹机构拥有 3 排导轨,每排能够容纳一个 4 发炮弹的弹夹。弹夹会被自动移除,每次只有一发炮弹被压入炮膛。射击后,通过后坐力将炮闩打开,抛出空弹壳,另一发炮弹进入炮膛,炮闩再度关闭,以此周而复始实现全自动装填和射击。在射击过程中,主炮手只需踩下击发脚踏板,装填手负责在一旁以站姿或坐姿及时装填炮弹。一个训练有素的炮组能在一分钟内完成炮管的更换工作。   M34 型高炮的理论最高射速可达到 140 发/分钟,但由于受到装弹速度限制,实际最高射速只能达到 80 发/分钟。最初,M34 型高炮只配备高爆曳光弹一个弹种。其弹头安装着发引信,重量为 1 公斤(2.2 磅),连同弹壳和装药整发炮弹重约 2.15 公斤(4.74 磅)。后来,博福斯公司又逐渐为 M34 型高炮研制了高爆弹、训练弹以及穿甲弹等新弹种。   博福斯公司很快在 M34 型的基础上,对炮身部分略微进行了改动,产生了专供出口的 M36 型 40 毫米高炮。 早期的出口和仿制   首批订购 M36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是波兰海军、奥地利陆军和比利时陆军,他们的采购数量都非常少。1935 年,波兰和匈牙利获得了 M36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特许生产权,开始在其国内制造。至 1936 年,M36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采购数量开始增加,新客户包括了英国和荷属东印度,他们分别采购了 203 门和 72 门。   波兰国立兵工厂在获得特许生产权后制造了 500 多门 M36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其中大部分装备了波兰陆军,有 168 门出口给了英国、罗马尼亚和荷兰。 匈牙利是获得特许生产权后制造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数量最多的国家。其生产工作主要由匈牙利铁道部工厂(简称 MAVAG)负责进行,在战前生产了至少 767 门。匈牙利陆军十分欣赏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出色性能,但对于其仅仅依靠轮式车辆牵引的机动能力略感不足,于是委托位于布达佩斯的甘斯兵工厂负责在“38M 托尔蒂 II”轻型坦克底盘的基础上改进自行式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由此产生了 “猎手”(Nimrod)式 40 毫米自行高炮。 在二战中,加入轴心国集团的匈牙利总共为纳粹德国提供了 262 门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以及多达 735 根的备用炮管。而且,匈牙利对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进,并最早将其与火控雷达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射击准确度。在 1943 年提兹河(River Tizer)的一次战斗中,1 个配备了火控雷达的匈牙利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营将苏联空军出动的所有 25 架 Pe-2 型轰炸机全部击落。此外,匈牙利还将少数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改装为航炮,并安装于德国梅塞施密特公司为匈牙利空军生产的 Me 210Ca-1 重型双发战斗轰炸机上。 纳粹德国的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   纳粹德国在二战前对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并没有太大兴趣,大部分德军军官骄傲地认为 Flak-36 型 88 毫米重型高炮和 Flak-38 型 20 毫米轻型高炮构成的防空火力组合已经近乎完美。但德国空军中一些头脑清醒者认识到这种组合具有很大的火力空白,而最适合用来弥补这种空白的就是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1938 年 3 月 12 日,奥地利与德国合并。此前,奥地利已从博福斯公司取得了 M36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特许生产权。合并时,奥地利刚刚生产完 24 门,另有 26 门接近完工状态。   合并后,虽然德国空军希望能够将剩余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全部生产出来装备德军防空部队,但德国陆军却执意要利用奥地利所有兵工厂陆军生产需要的地面野战火炮。直到 1939 年 5 月 1 日,在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格林的亲自过问下,奥地利部分兵工厂才重新开始为德国空军生产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德军将其改名为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与 M34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相比,Flak-28(Bofors)型唯一的改动在于安装了德国哥慈(Goerz)公司制造的瞄准具。 到 1940 年 7 月,随着大部分西欧国家为纳粹德军所侵占,这些国家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特许生产厂家也全部落入德军之手。不过,其中仅有挪威康斯堡(Kongsberg)兵工厂始终在为德军专门生产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其余厂家均被德军要求生产其他火炮。在 1942 年 10 月 1 日的《德国空军装备报告》中,记载了德军防空部队装备有 340 门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到 1944 年 6 月时,康斯堡兵工厂又为德国空军新造了 94 门并维修了 234 门。   德国海军也大量使用了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到 1941 年 7 月 1 日为止,德国海军装备了 247 门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它们被广泛地安装在海岸防空炮台和各种辅助舰只上。1942 年 12 月 1 日,德国海军增购了 800 门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但当时挪威和匈牙利的生产厂家难以达到如此之高的产量,到 1944 年 7 月为止,只完工了 578 门。这批高炮成为了德军舰艇的标准防空武器。大约 60 艘后期型德军高速鱼雷艇(简称 S 挺)将其作为主炮,许多德军大型战舰比如“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也 纷纷用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替换了原先的 37 毫米高炮 。 尽管苏联没有购买或经特许制造过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但苏军在二战期间广泛使用的 M1939 型 37 毫米(1.46 英寸)高炮却同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具有非常亲近的血缘关系。博福斯公司 M34 型 40 毫米高射炮一经诞生,苏联就以其为模板缩小口径试制了一小批 25 毫米(0.98 英寸)高炮,它们曾出现在卫国战争初期的少数战斗之中。1939 年,在取得 25 毫米高炮的试制经验后,苏联又将其口径放大到 37 毫米,并于当年投产,定型为 M1939 型 37 毫米高炮。   相比博福斯 M34 型,苏联的 M1939 型的炮身结构几乎与之完全相同,只是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要粗糙得多,并改用了简易式炮车底盘和瞄准具。另外,部分 M1939 型高炮还安装有防盾。 尽管其口径缩小导致弹药威力下降,但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射速 。实战表明做工粗糙的 M1939 型高炮极其适于当时苏联的国情,其“偷工减料”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非常有利于在战时批量快速生产。 我国的 55 式 37 毫米高炮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曾从苏联购买了大量 M1939 型高炮。其轻便、灵活的特性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部队发挥到极致。志愿军将其直接装载到运输战略物资的列车上,有效地抵御了美军战斗轰炸机的空袭。曾经有一个志愿军高炮班用一门 M1939 型高炮先后击落了 10 架敌机,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1955 年,我国在 M1939 型的基础上仿制出 55 式 37 毫米高炮,它是解放后新中国装备的第一种国产高射炮,被我军一直列装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来逐步为 62 式和 88 式 37 毫米双联高炮所替代。 ×××××××××××××××××××××××××××××××××××××××××××××××××××××××××××××××××× 二战期间国军引进过博福斯40mm高炮,但是数量有限。 主力装备是这样的: 高射炮兵第41团:装备德国制博福斯75mm口径高射炮28门、德国制十八年式37mm口径高射炮36门、瑞士制造的索罗通高平两用机关炮(Solothurn)20mm口径,48门。 博福斯75毫米高炮实际上是完全由德国的工程师设计的一款经典之作,不过当时德国人认为,75毫米高炮的威力仍显不足,而105毫米火炮又显得炮弹过重(15.1千克)。权衡的结果,德国军方将新型高炮的口径定为88毫米。这就是88毫米高炮的由来之一。 ( 字面上理解是瑞典设计,德国制造 ,可能当年是怕日本海军反对吧,进口的外贸火炮) 日本的四式中型坦克就是在瑞典博福斯公司的75毫米高射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穿甲威力大大提高。由于研制火炮耗费了时间,所以直到1945年初才研制成功。四式中型坦克由著名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 标配德式的:88-37-20 ,国军用的是德式的37 mm 高炮。   描述:操作博福斯40mm高炮保卫机场的中国军队
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中的高技术武器 —— 高射炮
gordon 2013-12-6 05:47
朝鲜战争,志愿军能取得胜利的技术因素,除了对抗坦克的火箭筒之外,就是对抗飞机的米格15 战斗机和 高射炮、预警雷达 了。 当年空军和防空军是分开的,苏联的序列就是如此。米格战斗机和引导雷达是一块,纯苏式装备。 防空军这块主要是苏联援助的高射炮,日式高炮不行。当年可能是因为钱的关系,没有那么多外汇,所以防空军用了很多国民党遗留下来的东西—— 美国的战后物资和日本投降后的战利品。 苏联不是没有好东西,我们买不起。我们都是土法上马,防空军用的主要是预警雷达、探照灯雷达、炮瞄雷达。这里就从炮瞄雷达说起,从炮瞄雷达说起,现代人比较容易理解。 炮瞄雷达——它是用于自动跟踪空中目标,测定目标坐标,并通过指挥仪控制高射炮瞄 准射击的雷达。又称火炮控制雷达。 世界上第一部炮瞄雷达是美国陆军通信队于1938 年研制成功的SCR—268 型雷达。它用 于控制探照灯在夜间照射目标,引导高射炮对目标射击,但它还需手动控制高射炮跟踪目标。 1943 年,美国又研制成功微波炮瞄雷达SCR—584,这是第一部自动跟踪炮瞄雷达。它与指挥 仪配合,大大提高了高炮射击的命中率。 1944 年德国发射了 V—1 导弹袭击伦敦时,最初英 国击落1 枚V—1 平均需发射上千发炮弹,而使用SCR—584 后,平均仅需50 余发炮弹 。 今天,几乎所有的高射炮都装备了炮瞄雷达。在速度快、机动性好的的现代作战飞机面 前,没有炮瞄雷达的高炮就如同瞎子一般。 工作频率在100~200MHz的雷达在担当预警方面非常出色。然而在担当防空火力控制时精度显得不足 。随磁控管到来而出现的高能微波震荡器诞生了新一代 的精确瞄准火力控制雷达。虽然设计用于火控,但SCR-584完美地担当了火控与搜索的任务,成为战争期间最广泛使用的防空搜索/火控雷达。工作频率 2900HMz,在70000码距离内有极高的综合精度。同时使用了自动跟踪和半自动距离控制技术。 日本造88式75毫米野战高射炮基本框架没问题,但细节不堪考证,太糙。1939年11月电气式的97式高射瞄准具列装,42年又研制出2式高射指挥仪,可以和射击指挥雷达,防空指挥通信机,特种指挥电话机交联。88式高炮因为最大射高只有9100米,而主要射击目标的B-29飞行高度超过了一万米,显得非常不实用。 88式高射炮在实战中表现出不够皮实,野战中反坦克防御时候,出现驻退机结构脆弱的毛病,发射个位数炮弹后会发生驻退机破损而不得不遗弃窘态,不过阵地型的不在此列。同时城市防空作战中,这种高射炮常常因为长时间的连续射击导致驻退机损害的事故。 高平两用炮,在当年是个难点,俾斯麦级设计战列舰上的主要瑕疵即防空火力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德国人在高平两用炮的研制上进展缓慢,因此不得不在俾斯麦级上安装大量的6英寸副炮及105毫米高炮,占用了很大的甲板空间。而同时期英国人建造的战列舰上使用了5英寸高平两用炮,既可以用于水面作战,亦可用于防空,这样可以节省空间以安装更多的高炮。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装备比二战中的日军要好 ,一步跨入军事强国。苏联有苏联的困难,毛和赫鲁晓夫争吵是毫无道理的,批赫鲁晓夫要缓和。 中国人应该大胆 自信 的说,志愿军是用相对先进的武器和美军在朝鲜半岛打平的 。(和美国人差一代) 苏联老大哥当年对我们的援助是多么重要啊,估计很少有人会想到,高射炮也是高科技武器,可能是后来导弹的出现,把这一信息给淹没了。 苏军后期使用的85毫米坦克炮ZIS-S-53与D-5T 就改进自M1939式85毫米高射炮,这两种火炮被安装在苏制T-34/85上:可见这玩意有多好。好像我们的坦克炮也是改开以后引进的,这个没办法,冶金本来就落后嘛。(注:这里的坦克炮指滑膛炮,线膛炮的引进与本文无关) 苏军在卫国战争后用效能较高的57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射炮综合系统代替了由85毫米高炮与三型指挥仪构成的系统。 改革是很难的,往往会受到集体内的小集团的阻挠,例如毛。他不承担研发嘛,苏联要承担研发的成本呢,老想公有。 抓住“研发”的牛鼻子,就象牵牛一样把历史的真相给牵出来了。 ××××××××××××××××××××××××××××××××××××××××××××××××××××××××××××××××××× 从网上的回忆录来看,中国70年代还在用探照灯雷达,这可能是由于解放军奇特的战术造成的,其实没有什么奇怪的。 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 军和朝鲜人民军防空部队,采用雷达控制的探照灯照射敌机,由战斗机实施攻击的战术,屡屡挫败美军的轰炸机群。如1952年6月10日夜间,美军第19轰炸 机大队的4架B—29飞机轰炸朝鲜郭山铁路桥,在接近目标时,我军由雷达控制的24部探照灯突然开灯,将美军轰炸机套在强烈的光束之内,再由12架米格喷 气式战斗机利用灯光实施攻击。结果,2架轰炸机被击落、1架受重伤,只有实施电子干扰的那一架没有受到损伤。 这种奇特的战术和以防御为主的作战思想,可能受限于 炮瞄雷达和机载雷达技术的落后,众所周知,磁控管是二战中雷达技术的里程碑。炮瞄雷达和机载雷达都要用到它,舰载雷达和机载雷达差不多。所以,改开后快速引进了美国的 炮瞄雷达和机载雷达。 探照灯雷达的操作是这样的,他们有3个操纵手组成,分别是高低角操纵手、方位角操纵手和距离操纵手。平时我们习惯地把这3个号手分别称为5号 手、6号手和雷达长。雷达长(距离操纵手)的任务是在距离显示器中的各种雷达讯号反射回波中迅速判断出飞机目标的反射回波,并操纵定位旋钮对飞机目标回波 进行定位。因此雷达长在3个雷达手中的位置最为重要,探照灯雷达只有对目标回波定位的情况下,雷达的高低角显示器和方位角显示器才能形成一个聚焦的光点, 提供给5号手(高低角操纵手)和6号手(方位角操纵手)进行操作。5号手和6号手的工作原理完全一样,他们的任务就是平稳地转动操纵盘,将聚焦的光点始终 控制在显示器的中央。因为5、6手的操作盘直接带动探照灯转动,只要牢牢地控制好显示器中的聚焦光点,探照灯就能同步对准飞机。 探照灯雷达和预警雷达是同一档次的技术,在传统的陆战中,雷达并非至关重要的。但当敌人的攻击飞机出现后,雷达开始变得非常重要了。同时早期的空军隶属于陆军,先是侦察部队,后来成为陆军航空部队,再变成陆军航空军,最后成为独立的空军。陆军雷达的研制由位于新泽西蒙默思堡的侦察部队实验室领导。 无论用于早期预警还是火力控制,陆军对地对空雷达的研制都非常坚决。陆军可充分使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因为体积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他们集中研究以传统的真空管发射200MHz频带的高功率电波。同时为搜索远距离的飞行物使用了大型天线阵列。反之海军的对空雷达系统则受到舰上空间和重量的两方面限制。 SCR-268 和它的近亲SCR-270是美国陆军发展和制造的第一代雷达。SCR-268的原型机于1937年6月进行测试。1938年它取代了声音定位装置,并在1939年为引导探照灯和防空火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虽然样子粗陋,但SCR-268是整个二战期间陆军的主要雷达系统。它是“在二战的所有战场中,我们海岸线和攻岛作战早期预警系统的脊梁”,战后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Committee的最终报告写道。它同样被英军用于英伦三岛的防御。作为技术上重大的进步,SCR-268也是第一种与火炮射击计算器直接连接的雷达。 其它东西比较容易伪装,而雷达天线伪装却很难。它不但不能进入地下,而且必须置于具有有效反射面的开阔地形上,在当时的条件下,就地取材,将天线伪装成一棵大“树”来迷惑敌人。有的利用堤上的行道树,有的天线架设在树林的边缘,作些伪装,使雷达和树林融为一体,不易被敌人发现。 这种木质天线是当年日本发明不了实用的磁控管,想把雷达上舰,为了小型化而发明的,不是群众发明的,呵呵。 磁控管日本当年有,但无法实用;朝鲜战争也使用了部分日制的探照灯。 综上所述, 志愿军和日军在防空上的差异,探照灯雷达和预警雷达和二战中的日军技术相当,高炮比日军好 。 其实啊,美军的雷达要上飞机,所以要小型化,陆基雷达不用小型化,比较难的是那个伪装,不过日本人替我们把这个活儿干了,我们只是用一下。 注: 日本的磁控管主要参考 "大和号" 战列舰的资料,22号对海电探是日本第一型使用磁控管技术的雷达 海军用22号对海搜索雷达(日本称22号电探)这是一款1944年9月投入使用的雷达,也是日本少有的舰载微波搜索雷达.但因其磁控管功率严重不足,性能 仍落后于欧美同类产品.在超过15公里时,尤其是夜间就不能很好地辨认大岛屿和战舰之间的区别了.主要用于对海搜索,同时也可用于指挥舰炮射击和收发无线 电报(日本出于节约资源,一机多用的考虑),主要装备于各型水面舰艇,小型化后可以使用在潜水舰上,该型雷达性能较为可靠,相较于21号电探.日本雷达操 作员对其评价很高. ××××××××××××××××××××××××××××××××××××××××××××××××××××××××××××××××××× 扩展阅读: code_abc 闲扯雷达 朝鲜战争装备的是苏联1943年式85毫米和37毫米口径的高射炮。技战术要求:“ 从火炮捕捉到目标至将其击落 ” 小炮30秒、中炮40秒 八五炮连仪器排的装备是三型指挥仪和四米侧高机,主要任务是“准确计算射击诸元并传送给火炮射击”。 要求仪器排在6秒以内准确计算出射击诸元,以保证全连捕捉目标后40秒内开火 。 code_abc 那篇文章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参数,8秒 ××××××××××××××××××××××××××××××××××××××××××××××××××××××××××××××××××× 1943年苏军经历了库尔斯克等坦克会战,发现T34上的F-34型火炮在远距离对付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的正面装甲非常吃力。而虎式坦克的KWK36型88毫米火炮和豹式坦克上的KWK42型75毫米火炮,却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轻松击穿T34的任何装甲。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T-34坦克不得不贴近对手,或者绕到对手的侧后方开始攻击,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拼命贴上对手,用坦克卡住对方的履带使对方停滞下来,再由友军迂回到侧面击毁对手,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苏联坦克手牺牲的几率,往往会付出极端惨痛的代价。 针对这一情况,苏联要求设计出一种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内击穿虎式坦克的首上装甲,并且可以装备在T-34坦克中,并同时开发出另一种有效的突击炮。国防委员会要求瓦西里·格拉宾和菲奥多·佩德洛夫将军2人负责这一事务。 两人选择的火炮原型是M1939年版本的52-K型高射炮。作为一款优秀的防空火炮,它其实对空的战绩非常不错(4047架轴心国的飞机),只是平均每击落一架飞机52-K型火炮都要发射598发炮弹。而战后为了对抗北约的飞机,几乎每个华约组织的成员都采用了这型火炮在山岭地区进行防空。他的特点是初速不错达到每秒近800米。 率先开发出来的是D-5T反坦克炮,这门在52-K型上发展而来的火炮略微改变了身管的比例,采用51.5倍口径,可以确保在1000米内打击虎式坦克的前装甲。而由它发展而来的D5T-85BM型长径比达到了70倍,而它弹体后部采用的是D-10T的100毫米弹药药筒的缩小版。D-5T坦克炮被广泛用于KV-85、SU-85、T-34和斯大林1型坦克上。 但是由于D-5T坦克炮并不稳定,所以国防委员会要求改用更可靠的的火炮,于是ZIS-S-53型85毫米坦克炮也就应运而生了。为了避免T34的炮塔安装了S-53过于拥挤,于是183厂设计了新的炮塔用于取代老的T34上六角形炮塔,之后S-53可以没有任何问题地安装在183厂的炮塔上,于3月开始生产。174厂6月投入生产,从此T34-85出现在苏德的战场上,红色帝国终于可以找到了战胜对手的杀器。战后随着T-34的出口,ZIS-S-53也来到了更多的共产主义国家,有的甚至服役到了21世纪前。 ××××××××××××××××××××××××××××××××××××××××××××××××××××××××××××××××××× 美国与希特勒 「米格走廊」是 MiG Alley 的中译,「米格」不用解释,Alley不知道在什么时代被译成「走廊」。Alley 一般指的是小巷,特别是在临大街的建筑物旁侧或后面的小巷,这里会翻成「走廊」大概是比照「空中走廊」(air avenue of approach)。 MiG Alley这个词是韩战中美国喷射战斗机飞行员用的切口,开始出现的时间大约在1951年年中左右,那么Alley该当何解?在英文中有个词叫做alley fight,指的是不良少年和帮派间的斗殴,这通常都不会发生在大街上,而是发生在小巷、后巷里;在电影中大家应该也常常看到一些犯罪或打斗的场合都是发生在阴暗的后巷里。Back alley 这个词也往往会给人一种阴暗、危险的印象,是一些恶棍(villians)、罪犯、瘪三等才会使用的地方,一般正常人通常会避免进入。 “MigAl-ley”的英语原意是“经常有米格出来打闷棍的小巷”,这个绰号可说与中国空军的战术十分神似。突然袭来的米格战斗机加上它一打一个大窟窿、挨上就要命的37毫米航炮,确实活像突如其来的闷棍。 但大家想过没有,在米格出来打闷棍之前,步兵就要承担美军轰炸机致命的活力,所以为什么说步兵是老大哥呢,正是高射炮兵撑起的雨伞才使得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个系统。 希特勒空袭伦敦被打败以后,有个二傻子又过来了,历史在重演,其实美国知道中朝联军拥有雷达,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心理,很蹊跷的一件事。 ××××××××××××××××××××××××××××××××××××××××××××××××××××××××××××××××××× 中国与日本 毛时代的中国军队和二战时的日本有些相似,有一些 “ 高、精、尖 ” 武器,然后是庞大的陆军。 改开时,遗留下来的遗产,也正好能走日本的道路。 永远的80 年代,只是不再有了。
9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帖:与朝鲜战争相关的家族记忆
热度 70 胖卡门 2013-7-27 16:58
与朝鲜战争相关的家族记忆 日本人来了 1 933年3月3日,冬末春初,长城外的田野还没化冻,热河省南部和长城平行的大路上开来了两辆汽车,一辆是卡车,一辆是在汽车底盘上加装钢板的“山寨”装甲车。 同期拍摄的日军卡车,一辆差不多也就是装十几个人 这对当地的农民来说可是个稀罕事。以往这条路上除了行人外,只有驼队和木轮马车来来回回。虽然直奉大战前后也有东北军的汽车过路,但那都是跟着大队人马前进,哪有这样孤零零两辆车就敢上路的?不怕半路坏掉?不怕土匪劫道? 车上乘客也的确惴惴不安。他们是从90公里外凌源县城开来的日军。发动机的马力不大,在良好的公路上也只能装一两吨货物,现在到平日只有马帮驼队通过的土路行驶,饶是还没化冻,还是步履维艰。所以,除了油料电台之外,两辆汽车只搭载了17个步兵,另一辆装甲车已经半路抛锚。只靠剩下半个排的兵力,日军甚至没有能力驱散一路上好奇围观的村民,对付不了任何一路有名号的土匪。几年前日本驻赤峰的外交官员就曾经被土匪劫持过,他们的确有必要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这样一支难以自保的小部队,任务却是攻占平泉县城——日军主力和热河省会之间唯一的设防城镇。 平泉县城此时由东北军重将、第四军团长兼53军军长万福麟驻守。万福麟麾下有6个师旅,平泉附近直接掌握的部队过万人。日军需要以一当千才有胜利的希望。 我家就在平泉北门外,我的曾祖父近距离看到这两辆汽车毫无戒备地驶向县城:“汽车开的叮当乱响(快散架了),手电筒绑在架子上当车灯,要是有人带头,几十个民兵就收拾了他们”。 不过,能组织几十个武装民兵打伏击,那是10年后李运昌到热河之后的事情。八十年前的史实是17个日本兵在3月3日占领了平泉县城。鉴于此前与日军作战未尝一胜, 53军主力未发一枪一弹即撤向唐山方向,留下空城给日军接收。此时距离90公里外凌源城的陷落不足24小时。热河省会承德完全暴露在日军第八师团面前。 后续部队入城 后续部队入城 对于如此大的空档,日军连一秒时间也没有浪费。上午占领了平泉,下午就发动汽车向承德前进,他们前面还有近100公里的路要走。汽车一路抛锚,随后赶来的骑兵接替了前锋任务。据说路上有东北军后卫截击,但显然并没有影响日军的前进。3月4日,中午12点不到,几十个疲惫不堪的日本骑兵奔入承德市区,不仅没有碰到巷战,甚至找不到军事长官向他们投降——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一大早就跑了,两个旅守军瞬间溃逃。在日军进城之前,承德已经陷入了无政府状态,抢掠四起,直到日军弹压才开始恢复秩序。13万正规军、6万义勇军防守的热河省就这样儿戏一般沦丧。(承德位于热河省最南部,距河北省数十公里,承德陷落意味着全境失守) 日军向承德进发的途中不忘自拍 日军在承德举行入城式,装甲车也赶上来了 1933年的立法院长孙科是个军事外行,但热河“抗战”的“成绩”已经不需要内行来分析了:“热河天险,守军达10余万人,中央虽明知结果必败,然无论如何以为至少当能支持两三个月。不料战争竟未及10日,而全线崩溃,承德陷落,诚出人意料。计算日军每日进展,途经50里,如入无人之境。谓为抵抗,谓有激烈战争,其谁人能信?” 作战地图 日军自夸以一当十,看来还有点谦虚 共产党来了 10天的热河“抗战”决定了我祖父辈的命运。他们必须在殖民政府统治下成长,把政府推销毒品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3月4日承德陷落,6日伪满洲国派出的“热河鸦片5人工作班”就进驻热河省,带队的是日本人岛崎庸一(后任伪满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在东京的规划中,热河山区是满洲国的鸦片种植基地。日伪专卖鸦片号称“西土”(热河在伪满洲国内为西南省份),销往全中国。种罂粟、造鸦片成了我家乡最正常不过的一门手艺,我曾祖母就是当时的割烟好手。 伪满鸦片税票 当然,毒品不可能只祸害外地人。到了10年后的1943年,热河省400万人口,每年生产1300万两鸦片,有60万人吸毒。鸦片已经和烟酒一样成为了生活必需品。90年代我父亲出车祸骨折,我姥姥交代晚辈,旧房子梁上某处藏有鸦片一块,可以拿下来临时止痛。这些祖辈无意中表露的生活习惯,是最直观的历史教育。 日军进占的第二年,我祖父开始读小学——每天都要上日语课,背诵伪满“建国宣言”,“遥拜”伪满皇宫。直到晚年,他还能阅读简单的日文资料。虽然殖民政府推行的是奴化教育,但东北地区的小学普及率的确在这个阶段迅速提高,远远超过了内地平均水平。整整一代东北人在伪满学校中接受奴化教育——可悲的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有人对他们讲述“国家”概念。在许多东北人看来,日本教师宣扬的“天照大神”固然是鬼话,但对南京或是重庆那个“中央政府”也实在没什么认同感。60年代伪满皇帝溥仪被特赦后写了一本《我的前半生》。我祖父知道有这本书后,第一时间去买了一本。祖父一向俭省,这可能是唯一一次为了自己的兴趣买书。我猜他是想从另一个视角看看自己的学生时代。 1945年,日本投降,苏军出兵东北后表示将撤离,东北成了国内最大的一块权力真空,国共两军都是海陆并进,日夜兼程抢占东北。出关的八路军本来武器就差,听说东北有日军遗留武器,又把许多枪支辎重留给了友军。脱离老根据地行军几十天后,原本精锐的部队已经衣衫褴褛。 我祖父这样讲述与共军主力的第一次碰面:“衣服破的露肉,头发又脏又乱,走上5分钟才看到一个扛真枪的,中间的每人肩上一根木头杠子,远远看去像是有枪……白天走过去的队伍,半夜分一部分悄悄绕回来,再从南边进一次城,假装人多,本地老百姓都知道他们没几个人” 这种行列,远看的确分不清枪和木棍 接下来几年,“中央军”13军长期驻扎热辽地区,把李运昌撵出了承德,“卖相”远胜共产党军队。祖父也在国民党的县政府当了文书。直到辽沈战役结束,百万大军蔽野而来,野战军司令部再次从我家门前开过。我曾祖父回忆:“林彪瘦得很,但眼睛极有神,带钩子、能扎人!”不等林彪主力开到,13军就闻风而逃,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 临走,国民党地方军队把所有能搜罗到的青年学生集中到一起,讲了半小时话,每人发一个徽章,宣布他们加入了三青团,有义务为国家为政府战斗到底。 显而易见,没人会为最后一刻才想起政治工作的国民党政权哭丧。祖父以留用人员的身份考入了新的热河省政府,和当年他没看上的那支共产党军队共事。在热河省商业厅宿舍的第一夜,城外武烈河的河滩上传来阵阵枪声,祖父惊疑地向带队干部询问,保卫科长平静地回答:“杀土匪”。 热河省近代是匪患重灾区,土匪数量一度超过过总人口的1%。最“成功”的土匪李守信觐见过日本天皇,当过国民党中将。当年不战而逃的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也正是辽西马匪出身。1947年,开党代会归来的冀东代表团在赤峰被土匪袭击,22名重要干部战死,其中师团级干部5名,是解放战争时期最大的一次高干阵亡事件。但几百年来,无论是清军、北洋军、东北军、还是日军、伪军、国民党军,对热河土匪要么是听之任之,要么干脆兵匪一家,坐地分赃。真心动了剿匪心思的,只有共产党政权。 热河军区剿匪通报 剿匪的成效很快就能看到。解放头几个月,商业厅下乡设点还要部队带着机枪护卫。一年后,装满货物的大车就能单独上路,从承德前往任何一个县城,丝毫不担心路上的盗抢问题,哪怕向北穿越蒙古草原也安然无恙——以往即便是会友镖局走这条路也要三思而行。这是我祖父认识新政权的第一课。 下一个震撼还是来自当初做刑场的河滩,只是这次换成了劳工队。热河省几十万烟民,能戒则戒,戒不掉的集中起来强行戒毒。方法很简单,就是看管起来干重活,粗粮管够。成千上万面黄肌瘦的人像苦役犯一样劳作,砸石头修河堤,当然免不了有人毒瘾发作死掉。但几个月后,河堤修好了,剩下的人红光满面,从废人变成了壮劳力。戒毒人员被放回家的时候,原来漫山遍野的罂粟田已经被连根铲过,改成了粮田,想复吸也无从吸起。我祖父从此认定:“共产党人不多,但想干的事情一定会干成!” 美国人来了 就在我祖父一步步认识新政权的时候。从他面前两次开过的东北野战军从北到南打穿了中国,从黑土地直到三亚的天涯海角。其中最精锐的13兵团(辖38、39、40军)已经结束南方战事,再次收拢部队北上出关。这些部队奉命加入东北边防集群,准备应付朝鲜半岛的新局面。1950年10月19日,平壤易手,朝鲜军队丧失了抵抗能力。同一天, 39、40、42军分三路渡鸭绿江,决心与美军一战。 在1950年之前,不要说和世界霸主过招,就是和列强中最弱的国家交手。中国也从很少凭自己的力量打过一个痛快仗。往前数,上一次在沿海地带正面击败强国还是1859年的大沽口之战。所以,当美军逼近鸭绿江边的时候,这个国家颇有不少人怀疑对抗的可能性。从功德林里的高级战俘到见识过美国驻军的城市中产,都认为共产党出兵朝鲜是自寻死路,自己绝不能为共产党陪葬。民盟领袖张东荪已经担任了中央政府委员,和周恩来、邓小平、习仲勋、徐特立等人同列,居然也私下联络美国特工。除了泄露中央机要文件外,张东荪还提供了一份名单,准备组织傀儡政府。当时的中国,像张东荪一样想的人不少,对新政权持观望态度的人更多。若是新中国不能在朝鲜战场上先声夺人,内患将远大于外部的军事危机。 1950年10月25日,秘密入朝的40军遇敌,三日打垮南韩伪军一个师,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不过,无论在中国人还是西方看来,打南韩军队根本不算个事情,赢了也不代表什么。中美双方都对这一战事保持沉默,所有的观察者都在屏息等待中美主力交火的那一刻。 11月1日,39军全军出击,这次的目标是美国第1骑兵师。战至2日拂晓,美第8集团军下令全线撤退。40军企图截断美军退路,但作为最初出国作战的部队,40军的补给严重不足,未能袭取宁边,美军突围而去。 云山之战歼敌2千人。对于身经百战,歼敌以十万计的东野王牌纵队来说,这实在没什么了不起。但是,2000战果中,美军占了1840。在中国军队看来,这创造了对列强军队的单日歼敌记录,旗开得胜。在美国军队看来,这个损失绝不可能用“边境冲突”搪塞过去,必须认真的打一仗。中美正面对抗已不可避免。11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指示》,不再对朝鲜战事保密,要求参加中央政府的各民主党派对抗美援朝表态,准备在3日发出联合宣言(实际发表为4日)。 此举让张东荪之流大惊失色。真和美国人打上了,必须赶快把后路定下来!他立刻找来常联系的美国间谍王志奇,要求他趁着还没全面开战的机会赶快离开大陆,务必向美国政府转达友好信息,即中国政府内部有许多人不希望和美国敌对。王志奇随即逃往香港。 张东荪和孙子张鹤慈 11月7日,新华社电讯首次发出志愿军参战新闻,中国普通人开始知道有几十万人的中国军队已经和美国大打出手。同样在这一天,初战告捷的志愿军开始后撤,实施第二次战役第一阶段的诱敌行动。“联合国军”在犹豫了3天以后判定志愿军已无再战之力,全力北进。直到25日,战场态势仍是敌进我退,颇为符合许多人此前对战事的判断。 祖父当时的感受怎么样,他生前没有谈起过。直到他去世后好几年,到了21世纪,我偶然地在报刊数据库中搜了一下祖父的名字。才发现这样一则消息: 我祖父终生未入党,行事谨慎,经常训诫小辈不要谈论政治,凡事不要抢着出头。我从未料到会在人民日报上发现祖父的名字。这篇声明见报不到一周,11月25日,毛岸英牺牲在朝鲜平安北道东仓郡。在朝鲜战争的序幕阶段,上至国家领袖,下至普通百姓,都以不同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是中国第一次真正全民参与的的战争总动员。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开始诞生。 11月25日也是第二次战役的反击发起日。毛岸英牺牲的当晚,志愿军西线6个军转守为攻,2天内将南韩第二军清理干净,以主力穿插敌军侧翼,29日三面合围美军近3个师。美军重创后南逃,38军在血战中赢得了“万岁军”的称号。与其同时,东线8个师在零下30度的暴雪中出击,以轻武器硬撼美第10军,迫使美军销毁数万吨物资从海路南逃。其中80师为中国军事博物馆夺得最珍贵的展品——美军北极熊团团旗。 北极熊团团旗 第二次战役持续到12月24日,志愿军收复平壤,歼敌3.6万,仅美军俘虏就抓了三千。美第8集团军司令在逃窜中摔死。不到40万中国军队正面进攻,击退了以美军为主、拥有强大海空支援的30多万联合国军。虽然志愿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超3万,另冻伤5万,但战果证明,中国军队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能够驱逐任何强国的军队。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规模,考虑到国内的民心士气,中国在朝鲜半岛已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社会的门槛 从工业化的视角来看,把中国近代社会的开始设定为1840年鸦片战争是很合适的。那一年,装备着蒸汽拖轮的英国舰队开到中国外海。拥有现代工业的列强打断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运作方式。这个近代社会什么时候结束?现代化进程何时开始? 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就是最明显不过的分界点。 第二次战役地图 所谓现代社会,就是以工业经济为中心,社会财富远胜于农业时代的社会。为了生产和消费这些前所未有的财富,人们自然会主动地摧毁旧的社会结构,建立一套适应新生产力的社会模式。 为何工业社会的财富远远超过农业社会?最直观的解释就是劳动模式不同。工业社会的人劳动效率更高。劳动效率高无非就是两个原因:工具和训练。 所谓工具,不止是手里的扳手螺丝刀。司机的汽车、工人的机床、矿工的凿岩机、建筑工人的卷扬机都是工具。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效率和价格成正比,好货不便宜。 所谓训练,不止是流水线上机械的动作。小学的语文算术、中学的几何外语,大学的微积分、专业课。这些都是训练的成本。和工具一样,高学历需要时间和投入。 这样看来,搞工业社会就是要攒下一笔“本钱”,能够打造最初的一批机器,训练最初的一批现代劳动力。然后再用机器造机器,用知识青年教更多的学生。 等到全体人口都受过了工业化教育训练,全体劳动力都用上了互相配合的机器,这工业社会就成型了。小国可以指望大国援助来弄到这个本钱,大国就只能靠自己。 不过,不是每个国家都有机会来攒这个“本钱”。因为除了英国之外,所有的国家都是在有工业化强国的世界上发展工业。后发国家的“本钱”就是列强觊觎的市场和资源。鲁迅这个尖酸人留日归来感叹:“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头猪或一只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如果你不能证明自己也是一头狮子,至少也要通过战争证明自己是一只扎手的刺猬,这才有机会攒下工业化的本钱。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普法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日俄战争莫不如此。很显然,10天丢掉一个省的旧中国没资格攒什么“本钱”。志愿军的胜利才是中国工业社会的起点。 当然,能勉强顶住帝国主义不过是第一关。对于成熟的农业社会来说,攒一笔工业化的“本钱”并不是什么舒心事情。这意味着把农业社会的大量资源抽调出来,投入暂时不能吃不能穿的工业建设——这个过程往往持续几十年。等到家里攒出点打基础的坛坛罐罐,帝国主义时刻会威胁砸了它,普通人会抱怨为啥不分了它,旧时代的知识分子会说还不如没有它。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危机考验,内外夹攻,过不了这个门槛就会前功尽弃。 要翻过这个门槛,必要条件是一支超出社会发展水平的军队。不仅能顶住帝国主义,还能打疼帝国主义。让它看到机会也不敢插手。否则的话,帝国主义也会发展,上次用大炮没做到的事情,有了导弹之后保不齐会再来一次。 志愿军在朝鲜同样做到了这一点。 解放军的背后虽然是一个近代水准的农业社会,却不像旧沙俄军队那样由“灰色牲口”(指战术呆板,吃苦耐劳的旧俄士兵)构成,不是只凭着数量优势和麻木不仁对抗先进敌人的消耗品。共产党发动的社会革命最大限度地动员了知识分子,也解放了封闭的农民,打造了一支中国史上文化水平最高的军队,一支“超时代”的军队。 所以,志愿军不仅仅能冒着炮火冲锋,还能分进合击,在分散作战的时候保证每支小部队的纪律和积极性,随时根据敌人的变化而调整战术。既能不惜代价攻克要点,在多数时候又有效规避了美军强大的火力。虽然志愿军人均消耗的工业资源远低于二战日军,但以弱对强的战果却远胜动辄自杀冲锋的日本士兵。 美军本以为轰炸和火力封锁可以摧垮一支农民军队的“人海战术”,没想到鏖战三年,美军的伤亡依然和中国军队保持在一个数量级内。 这向世界证明:即便中国内部有很多问题,即便中国的军队还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机械化,但无论在任何时候,干涉中国再不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案。 志愿军在朝鲜的胜利不仅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社会的大门,还为此后工业化之路保驾护航数十年。可以说,志愿军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告别近代社会的“毕业考”,更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模式的“高考”。共产党在彻底改造中国社会之前,先打造了一支“超时代”的军队,保证了中国随后几十年全世界最高的工业经济增长率。 和平岁月 战争到1953年就结束了。不算边境上那些零星的冲突,中国内地迎来了一个世纪以来最长的和平时期。1957年,电影《上甘岭》正在全国各地热映,我祖父坐上火车,平生第一次离家几千里,代表承德商业系统参加第一届广交会。时值4月,从未去过南方的祖父还穿着棉衣,热的大汗淋漓。展会期间客房不够,祖父被安排住在珠江上的旧军舰上。几十年后,我祖父还记得在珠江上乘凉时的想法:“这中国这么大,怎么就被八路军管起来了呢?真厉害” 1958年,志愿军从朝鲜回国。其中一支部队再次路过我的家乡,借宿在我外祖母家。那年我母亲6岁,刚刚记事,还记得亲切的军人们来来往往,讨论下一步的打算。 和平时代,回国的志愿军纷纷退伍转业,许多人被分配到环境艰苦的矿山。前几年我曾经去过浙江的大明山,那里的钨矿始建于1958年,集体转业的志愿军在潮湿的山峦中开凿了十几公里的矿洞,现在已经是当地景区的一部分。我自幼生活的矿区里也有这样的志愿军 按照我父亲的转述,这位老兵算是个驾驶天才。当时他所在的部队缴获了大量美国汽车,却没有足够的司机。只能由老司机现场培训驾驶员,把宝贵的汽车开走。挑选驾驶员的过程就是把全体士兵召集起来,先挑出学过开车的,再挑出坐过汽车的,最后还不够,就挑近距离看过汽车的。这位老兵——当年的小战士,就是因为看过汽车而当了司机。在经历过炮火和轰炸的考验后,他开了一辈子的汽车。我父亲后来也当了卡车司机,从这个渊源说,我父亲的驾驶技术有一部分来自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 80年代这样的老兵还有许多,但没人刻意去记录他们的回忆。现在当年自学成才的汽车兵已经过世多年,我只能通过转述推测他是四野出身,在第二次战役中开上了汽车。当时我身边还能看到朝鲜战争留下来的美制吉普,很遗憾和老兵的记忆一样,都没能保存下来。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我把来自祖辈、父辈的各种记忆整理在此。希望这些记忆碎片能融入新中国的历史。希望我的后代记住:朝鲜战争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开端与基础。没有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奋战,我们熟知的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根本不会存在。
109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日俄战争 —— 为了“成人”而告别
热度 5 gordon 2013-6-27 15:35
吴瑞林的《抗美援朝中的第42军》是从 技术方面 解说朝鲜战争的非常好的著作。我以前看过徐焰的《第一次较量》,还有其它人的书,例如《黎原回忆录》等。但从技术角度来解说的极少,这是比较少见的一本。 从技术角度来阐述问题,比较符合我的口味。 如果他的书属实的话,那他在朝鲜战争中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不过他的名字却不那么响亮。最妙的就是对付集团坦克群冲击的方法,就是工兵在山坡上挖石洞装炸药,劈山炸坦克群。 这些智慧不是学校的理工科可以教出来的,需要时间的沉淀,而吴瑞林年轻时曾经当过泥瓦匠。 估计老共是在抗日战争,制造掷弹筒的时候,知道了 靠学校教的理工科搞工业是不行的。因为工业建设涉及到特殊性问题,现代的做法就是缩小范围然后搜索。建国初,苏联对中国的工业援助太宝贵了,节省了大量的摸索时间。 搞工业是很难的,我年轻的时候就知道,有高工职称的人在处理现场问题上还不如现场工程师(中级职称),也许俺遇到的都是奇葩,高工们解决不了现场问题,为此还打了一架,呵呵。多大点事,找个现场工程师就解决了呗。 但现场工程师虽然有经验,但没有高级证,工资待遇上不去。 老共有嘲笑知识分子的坏习惯,倒不是没有缘由的,事实如此。现场施工的 “特殊性” 问题不是研究 “一般性” 的学院派能解决的。就是把 George Polya 派过去,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注:“ 劈山炸坦克群 ”,是解放战争中,东野和入缅远征军的战斗中摸索出来的打坦克的方法。 ×××××××××××××××××××××××××××××××××××××××××××××××××××××××××××× 日俄战争中乃木希典的参谋长 伊地知幸介 是一个不好的示范。 伊地知幸介 明治五年进入陆军幼年学校,明治八年陆军士官学校成立时, 他作为第二期生, 自然而然地入校。他在法国留学三年, 学习炮兵科。回国后不久, 因当时的陆军卿大山严要去巡游欧洲, 他又作为翻译随行。随行的任务结束后他留了下来, 到德国留学。这个时候, 日本为了培养参谋人员, 成立了陆军大学校, 因为以上原因, 伊地知没有上成陆军大学校。 “但是伊地知是从‘发源地’留学回来的。” 这里说“发源地”指的是德国。 他与乃木希典的关系也是从德国留学时代开始的。乃木当时是少将, 为了参观学习来到欧洲。 伊地知为他当翻译,到各国游历。 伊地知在日清战争之后升为大佐, 成为驻英公使馆的武官, 因为他在外国生活的时间太长, 所以几乎没有在日本当队付和团队长的经历, 就这样晋升到了少将, 明治三十三年他当上了参谋本部第一部长。这是陆军官僚中一个罕见的幸运儿。 伊地知长期在海外生活,首先学到的是外语。他学到的其它东西并不是作战研究、军队实务等, 而是所谓“军事”这个概念, 即有关近代军队和军事学的概念, 谁都不知道他对实际打仗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 不管怎么样, 在开战的四年之前, 他已经当上了堪称日本作战计划中枢的参谋本部第一部长, 这件事充分地反映出当时日本国内的一种倾向。那是一个舶来品、海归者和留洋派的话具有极端权威的时代。 野津道贯的参谋长上原勇作少将却是一个聪明的工兵军官,比起乃木的参谋长,擅长炮术的伊地知幸介,他更适合战场,他的坑道战思想最终成为时代的潮流,他在战后成为野津的女婿。 上原是工兵出身,号称“日本工兵之父”,是继大山岩之后萨摩派的领袖。自山县,寺内死后,长州派逐渐没落。上原自己组织了个“上原派”,与长州的田中义一激烈对抗。田中的后继人宇垣一成推行陆军近代化,实行军缩。上原派激烈反对。这两个派别的对立成为后来皇道派与统制派争斗的根源。 上原还是日本陆军大将中第一位从陆士毕业的(旧3期) ,也是所有非陆大毕业的旧军人中辈分最小的一位, 从他以后,就再也没有非陆大毕业的大将了 。 陆士起初实行的是法国军事教育制度,从1875年到1889年共招收11期。从1890年开始实行德国教育制度(士官候补生),为了以示区别,之前的11期称为旧陆士。(新陆士毕业第一个晋升大将的是铃木庄六) 注:说个小插曲,我第一次登白玉山那个塔,一口气登上塔顶,并且呼吸平稳,我身体条件还是不错的,嘿嘿。 注意是第一次嗷,多几次都不算嗷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yNzc2ODQ=/v.swf 电影而已,不必当真。
618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中华复兴的历程(朝鲜战争)
热度 1 ademxue 2013-5-24 00:55
【兔子的大事记序篇】 今天咱又开一个新系列了,如咱前面所说的关于兔子的一些大事的特别角度,就今天开始吧。。。。。。 首先,是已经形成良好惯例的题外话,咱单独放出来,表示重点说明!!! 恩,坑爹的楼楼弱弱的希望兔友们在看到了这些文字之后能更深的思考,如果能从中体会出兔子走到今天的不容易,那楼楼不白码字了。 嘛,该系列内容涉及部分阴谋论,不喜欢的兔友可以PASS。。。。。。。 出于某些原因,部分内容楼楼会写得很隐晦,乃至很扯淡,但现实中确实存在的,所以,请兔友们自行判断。。。。。。 原本拟定该系列时是有国内篇的,和几位大神兔商量后,考虑到会把某些人的脸给打得太肿,以及会颠覆部分人的价值观,因此,暂时不予放出。。。。。。。 最后,该系列内容不定时配图,不过以文字说明为主。。。。。。 以上,正篇开始。。。。。。 【兔子的大事记序篇1】 恩,达尔文老人家拼死整出了个进化论,到现在为止科学还无法证明人类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毕竟古人类化石中间相差了400万年的断层,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打脸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 姑且不论达尔文童鞋的脸会肿成神马样,可有一条原则却被证明了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再简单点来说,就是丛林法则!!! 所以,在蓝星这个奇葩的大环境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加免不了俗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一个人斗起来力量不足怎么办,那必须一群人来斗,所以派系就产生了。。。。。。 这国际上这当年两次蓝星大群殴分成了两派,回过头又分成了两约,到现在又有啥发展派,发达派的划分啊。。。。。。 啥多级派,一超派啊。。。。。。 这些咱不多说了,唯一让楼楼稍微在意的是,已经开始展露风声的蓝星一统派以及清洗世界疯子派了。。。。。。 那国内的斗争更不用说了。。。。。。 比如这鹰酱就有著名的驴象之争。。。。。。 还有啥黑白之争。。。。。。 还有啥犹太与本土之争。。。。。。 以及目前很纠结的和平派(恩,比如像揍大白鹅那样),以及战争派(嘛,统一蓝星)的较量了。。。。。。 再比如脚盆鸡嘛,就有极右,极左。。。。。。 亲兔子,反兔子。。。。。。 亲鹰酱,反鹰酱。。。。。。 嘛,脚盆鸡的性格注定了中间派相对少,特么的谁上台谁清洗中间派 的说。。。。。。。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兔子,嘛,兔子也好不到哪里去,鹰鸽之争。。。。。。 左右之争。。。。。。 以及已经出现苗头的小胡子与大林子之争(好吧,坑爹的楼楼承认用这两货来形容不合适,就那个意思吧)。。。。。。 套用某超级大兔子的话来说就是各种斗,其乐无穷。。。。。。 【兔子的大事记序篇2】 有个很严肃的问题就是,首先兔子已经作为旁观者傲然屹立了5000余年,这5000年来惹兔子的人要么被兔子一顿胖揍,三锅哭了,棒子哭了,火鸡哭了。。。。。 要么被兔子的文明活活侵蚀至死。。。。。。 所以1840年兔子被拉下神坛,然后和蓝星各大家站在同一个地平线上玩丛林法则,兔子真的,很不适应。。。。。。 百多年来的遭遇对于兔子来说不仅仅是屈辱,也是让兔子摆正心态的一个教训。。。所以,当兔子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在废墟上重新站起来,准备好好和蓝星各大家玩一玩丛林法则的时候,朝战降临了!!! 下篇预告,朝战,朝战,朝战!!!(让悲剧的楼楼整理下资料吧,赶脚脑细胞死很多了) to be continued。。。。。。 PS:鉴于序篇很重要,咱稍作注解。。。。。。 再PS:有兔友问了这小胡子和大林子是咋回事,参考这两货在蓝星二次大群殴的德性。。。。。。 再再PS:关于这蓝星统一的问题,嘛,咱脸滚键盘小道消息的说一句,兔子是坚定的反统合成员。。。。。。 这里又涉及到了大血统论的调调了。。。。。。 只有合并加入兔子,没有兔子并入蓝星。。。。。。 再再再PS:清洗世界派顾名思义——楼楼弱弱的吼一句:为了蓝色而清静的世界。。。只不过这帮人是想把人类洗回石器时代。。。。。。 最后PS:犹太集团和鹰酱本土势力的斗争从来没消停过,嘛,民族主义这个东西,可不是兔子独有的。。。。。。 恩,多说一句,小受说我要反击,我要给猴子点颜色看看。。。。。。 咱想起有老兔子对这话的评价:为毛不是脚盆鸡来惹事呢。。。。。。 【兔子的大事记——朝战篇】 话说时至今日,对朝鲜战争争议最大的不是鹰酱,而是兔子。。。。。。 恩,姑且不论这些争议究竟有啥依据,对于一场60年前的战争来说,纯粹属于马后炮的行为。。。。。。 因为不管有多少原因多少内幕,毕竟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能从中得到点神马,警醒点神马,才是争议这场战争的最大收益。。。。。。 当然,今天咱来侃侃朝鲜战争也是属于马后炮。。。。。。 首先是战争的起因咱不多说了,咱说个小细节,话说这大胖打算一统三千里锦绣江山,果断去找毛熊了,有纯洁的小兔子会问,为嘛不找兔子列。。。。。。 话说那时兔子和个乞丐差不多,不要北棒经济援助算不错了。。。。。。 那时的毛熊可是绝对的老大哥之一啊。。。。。。 然后大林子告诉大胖:找兔子去吧。。。。。。 这里楼楼吐槽一句,由此可以看出日后毛熊足球能横扫欧萌的一个原因了,这尼玛踢得也太好了吧。。。。。。 于是大胖来找兔子,兔子一脸纠结的犯难了半天,帮嘛?尼玛这边全国尚未一统,西南匪患未决,凯申公还在屡败屡战,而且这种花家百废待兴的。。。。。。 不帮嘛,别的不多说,这首先是同个阵营的,道义上说不过去,其次,北棒子好歹也抗日援中洒了不少热血啊。。。。。。 结果大胖半天得不到兔子的回应高兴坏了,赶紧回家抡起榔头敲南棒去了,兔子这才回过神来——尼玛咱被默认同意了啊??? 这里多说一句,那时对于鹰酱的干涉仅仅是存在可能而已,大胖也是比较合格的指挥官,所以先考虑找后台了,兔子穷是穷了点,可特么的那几百万军兔几年打下来,精锐辈出,完全不逊色于1935年长征后的红兔哦! PS:这里稍微注解下,抗日时脚盆鸡对于八路兔的战斗力评价为1935年后最为凶残,那时走过长征的红兔能打仗的撑死万把人马,脚盆鸡评估其战斗力等于当时的1.5~2个甲等师团,随着八路兔的壮大,结果脚盆鸡对于同等人数下的兔子战斗力评级一降再降,直到1944年后才有所恢复。。。。。。(嘛,该注解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毕竟楼楼看到这段资料是10年前的事了!!!) 【兔子的大事记——朝战篇1】 在50年代,这地球大宅院有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叫做意识形态对立,而且完全木有妥协,整一个你死我活的局面,哪像现在毛熊已经全盘休克玩西化了,奥观海开始推崇马克思了这种和谐局面。。。。。。 当然,还有一个这蓝星各家都不能免俗的东西——利益。。。。。。 所以,对于鹰酱来说,被统一的棒子不能忍——特么的都宇宙大国了统一了难不成得二次元大国了?在大胖统一下的棒子更不能忍。。。。。。 那兔子呢?兔子能忍吗? 话说那时南棒被北棒打得抱头鼠窜,眼看,马上,就要被北棒撵下海了。。。。。。 兔子说话了:棒棒啊,你的战线拉太长了,你的后勤跟不上了,先缓缓吧。。。。。。 北棒一脸不屑:后勤个渣渣,咱大思密达可以把野菜当泡菜吃。。。。。 兔子不淡定了:棒棒啊,鹰酱要干涉了,你扛不住,还是先撤吧,整个傀儡征服以后和平统一算了。。。。。。 北棒一脸鄙视:统一个渣渣,咱大思密达又不是凯申公。。。。。。(凯申公某天膝盖剧痛。。。。。。) 兔子怒了:尼玛,鹰酱肯定干涉了,肯定在仁川登陆,肯定打得你抱头鼠窜。。。。。。 北棒:。。。。。。 于是,鹰酱喜闻乐见的在仁川登陆了,北棒众所周知的抱头鼠窜。。。。。。 (恩,该部分兔友们自行判断。。。。。。哦呵呵呵呵) 【兔子的大事记——朝战篇2】 (恩,稍微看了下兔友们的回复,话说很多兔友还不理解咱写的一些含义哦,木有事,咱后面接着提到的。。。。。。) 话说轮到大概可能也许或许刚卖了猪队友的兔子纠结了。。。。。。 尼玛鹰酱不给面子啊,和当年司徒雷登一样默契点行不行?表面上互喷口水,暗地里眉来眼去的行不行? 可问题在于,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刚好,鹰酱虽然腿短了点,可特么的拳头很大!!! 战火烧到鸭绿江,恩,不打吗? 理由多得数不清。。。。。。 一、队友是猪。。。。。。 二、家徒四壁。。。。。。 三、小受漂泊。。。。。。 。。。。。。 嘛,那只得打了? 在这里,楼楼多说一句,不管今天对于朝战争议如何大,咱觉得或许很多人都应该理解下那时兔子们的一个小小心态。。。。。。 一旦朝鲜被南棒统一,骑在兔子头上拉翔的货就会有三个。。。。。。 第一个鹰酱不用说了,这货那时把欧萌都拿来擦鞋了。。。。。。 第二个就是南棒子可以借着狐假虎威来完成大宇宙帝国的第一步了,特么的兔子要给南棒子在旁边虎视眈眈,恶心不恶心??? 还有一个就是毛熊了,嘛,话说朝鲜可是和俄罗斯接壤的哦。。。。。。 至于毛熊的野望咱就不多说了,大名鼎鼎的“远东舰队提议”还摆在那里呢。。。。。。 那时的蓝星大环境,可是一言不合就能开片的。。。。。。 哪能像现在成天这边协商那边洽谈的??? 试问,与其让这三货在兔子头上拉翔,成天威逼利诱搞东搞西的,特么的谁能忍啊!!! 所以肯定会换个选择,让四个家伙在北棒头上拉翔的。。。。。。 当然,对于决定踏入丛林打算和蓝星人好好玩一玩法则的兔子来说,未尝不是个机会。。。。。。 首先,国内已经开始出现的山头主义苗头被掐了。。。。。。 西北王带着东北精锐出征了。。。。。。 其次,这毛熊不能坐视不管了吧?尼玛援助该来了吧?要钱,没问题,总不可能原价吧,所以半价打折折上折搞活动是必须的。。。。。。 如果这朝鲜的地理位置离小受近一点,搞不好大舰都可以弄来了。。。。。。 最后,谁特么说兔子要打回三八线的。。。。。。 兔子只想建立个缓冲区而已。。。。。。 50公里呢?还是100公里呢? 【兔子的大事记——朝战篇3】 今天咱们继续回顾那段历史,在开始之前咱先扯点题外的,很多小兔子都说打朝战死了多少军兔,丢掉了多少机会,损失了多少钱财,话说1840年后奉行绥靖政策的辫子。。。。。。 秃子。。。。。。 让种花家死了多少人?损失了多少钱财??丢掉了多少机会??? 恩,很欣赏一句话:与其说是兔子中了毛熊的圈套,不如说兔子终于得到了一个百年来无数种花先烈梦寐以求的机会——光明正大的揍他们丫的。。。。。。 难得这群丫的集合在一起。。。。。。 恩,正篇开始。。。。。。 话说这兔子正式对鹰酱开片,一连几大战役打过去,战果如何咱就不多说了。。。。。。 套用鹰酱的一大堆说辞: “不宣而战!!!” “人海战术!!!” “黑夜偷袭!!!” 。。。。。。 于是,鹰酱就被打到了某三角地区,周围黑压压全是一票兔子,特么的笑得还忒邪恶。。。。。。 摆在鹰酱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下海喂渔民兔。。。。。。 一个是撅起屁股等军兔。。。。。。 历史在这里出现了转折。。。。。。 西北兔王每天一封电报往帝都拍。。。。。。 军兔苦啊!!!木有饭饭吃!!!木有衣衣穿!!!木有板砖用!!! 帝都每天一封电报回给西北兔王。。。。。。 “可以再往前一点点。。。。。。” “可以再用力点点。。。。。。” “看到菊花啦?北棒不是要统一嘛?让他上吧?别说哥不给机会给他?神马?他只有一个团?还嫌脏?那回来吧。。。。。。” 然后,没然后了。。。。。。 等鹰酱回过神来的时候,兔子溜得没影了。。。。。。 至于啥某走廊延伸覆盖清津。。。。。。 啥某川火炮调配纲领。。。。。。啥某熊航空兵支援协调。。。。。。。 都已经尘封在历史中。。。。。。 【兔子的大事记——朝战篇4】 不得不承认,在朝战里,最大的悲剧不是兔子,不是鹰酱,更不是打酱油的毛熊,而是,没错,就是棒子。。。。。。。 话说那时双方大打出手过了,累了,然后果断开始对峙了。。。。。 于是围着某条线各种开片。。。。。。 北棒:别看咱拥有百万精锐,可尼玛里面大半是兔子。。。。。。 南棒:别看咱拥有百万雄狮,可尼玛里面一半是鬼畜。。。。。。 北棒:特么的咱的海岸被鹰酱炸了两年。。。。。。 南棒:特么的咱的首都被兔子洗成白地。。。。。。。 北棒:尼玛咱被鹰酱搞死几十万。。。。。。 南棒:尼玛咱被兔子弄死上百万。。。。。。 于是两人抱头痛哭。。。。。。。 其实,真的不能怪别人的。。。。。。 首先我们看看北棒,话说这货的战斗力确实要比南棒强,硬是在初期拿了南棒的一血。。。。。。 只是鹰酱来了之后就被大杀特杀了。。。。。。 特么的这是被兔子调教过的棒子吗?是被秃子调教过的吧? 以至于兔子来了之后就没北棒太多事了。。。。。。 套用一句话:一口烧酒滋味美,弄点泡菜炖狗肉。。。。。。 再看看南棒,恩,话说被兔子洗得最多,嘛,咱稍微简要引用下一份隆隆二狗的分析: “初期南棒战斗力低下,战斗意志孱弱,即使装备全套美械,仍较之秃子还要弱一个档次,兔子一个团能对抗3~4个南棒团。。。。。。” 当然呢,随着战争的进行,南棒的战斗力有着较大的提高,尤其是首都师等几个重点师,堪称南棒的精锐,鹰酱甚至称,就算比起鹰酱自己的部队都不遑多让。。。。。。 于是兔子决定试试手,于是就看上了首都师第一王牌——白虎团。。。。。。 然后,没然后了,白虎团悲剧了。。。。。。 “结论:面对白虎团这样的南棒,正面突击情况下,兔子一个团能对抗2~2.5个。。。” (这里稍微注解下,关于南棒战斗力的问题肯定会有人来洗咱的,该部分咱引用的是90年代的某内参,目前已解密。。。。。。以上) 【兔子的大事记——朝战篇外篇】 (恩,今晚最后一篇,特么的楼楼又是回忆又是组织语言的,揪了好多头发下来了,幸好,没有白的。。。。。。) 这里随意科普点小历史。。。。。。 开战那天,蓝星联合会议签署决议,要求北棒撤军(不然就出动地球联邦军)。。。。。。 毛熊本来可以直接否决掉这份决议,可毛熊那天未参加会议。。。。。。。 毛熊说:为了抗议代表种花的秃子,所以我决定不参会。。。。。。 鹰酱被打急眼了,果断要求出动大杀器,恩,楼楼曾看到有小兔子说为毛不让鹰酱灭了北棒啊,这样丹东就会成为第二个轰空了。。。。。。 鹰酱说:那年,哥想要种蘑菇的地方,不是种满棒子的玉米地,而是满洲里。。。。。。 为了解决南北棒的问题,蓝星人整了个军事停火委员会。。。。。。 然后91年北棒开始抵制了。。。。。。 再然后94年兔子退出了。。。。。。 再再然后北棒喜欢对着南棒打炮了。。。。。。 没然后了。。。。。。 兔子打了朝战,国内万民真正开始归心,国外一票科研兔海外回归。。。。。。 为毛? 种花家百多年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兔子的大事记-朝战篇6】 恩,继续侃侃那60年前的战争。。。。。。 很多人都说因为朝战兔子失去了很多,恩,这的确是事实,但有些东西并不是你想象那样滴。。。。。。 这小受漂泊嘛,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兔子不打朝战,早就可以解放V4了。。。。。。 首先,V4不是长江,也不是海南岛,兔子得进入新世纪后才能把火箭弹扔小受头上; 其次,那时的兔子有海军么?都说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千年天军。。。被打飞),那时兔子就那么几条小舢板,话说兔子进入90年代后大规模暴兵; 再者凯申公溜达到V4后可是着着实实下了一番功夫的,民心所向啊,话说得感谢几个深海的努力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那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时代里,就算没打朝战,谁敢保证鹰酱不会保卫V4呢?凯申公虽然不咋听话,可好歹也算是一个队友啊,也不用派啥航妈,整几艘大舰给小受就能让兔子血流成河了。。。。。。 如果换做是兔子站在鹰酱的角度上,做得更过分。。。。。。 【兔子的大事记——朝战篇7】 再说这丧失了和西方世界建立联系的机会,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兔子不打朝战,兔子就可以和鹰酱结盟对付毛熊了。。。。。。 嘛,咱们抛开意识形态问题先! 首先,兔子那时穷得就剩下人了,特么到处是废墟的,结盟好啊,兔子巴不得列,星星眼发动,于是鹰酱被萌得一脸血,马上给钱、给技术、给军备。。。。。。 鹰酱就怒了,尼玛当我脑子被大象腿踢了啊??? 其次,好不容易把凯申公拍回了V4,兔子敢做凯申公第二么!结盟好啊,鹰酱肯定得把小钱钱砸过来了,于是驻军肯定也得过来了,附带着小鹰播种机、收割机等等也跟着开进兔子的地皮儿了,兔子欠骂不成?对不起,这里不是脚盆鸡,所以,驻军就不要了,拿钱砸死我吧。。。。。。 鹰酱就怒了,尼玛当我脑子被门板夹了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使真和鹰酱结盟了,兔子能不受打压么??? 看看牛牛吧,曾经的日不落,特么的快成鹰酱名下的一个部落了。。。。。。 再看看汉斯猫吧,曾经第一、第二次蓝星大群殴叱咤风云的世界强国,目前成为了地区大国。。。。。。 至于高卢鸡,嘛,这货闪得比较快。。。。。。 至于鹰酱对于枫叶国的某人口计划咱就不多说了,咱只能说,枫叶国的人素质太高了,计划生育得太好了。。。。。。 【兔子的大事记——朝战篇8】 对于地缘政治有研究的兔友们都知道,如果兔子不打朝战,北棒被鹰酱搞定了,那会出现神马情况? 很多兔友都说兔子和鹰酱直接交界了,不要忘记还有一头虎视眈眈的毛熊,既然蓝星二次大群殴中鹰熊联手胖揍汉斯猫,谁也不能保证鹰熊二次握手:撂置争议,共同杀兔。。。。。。 于是航妈东南大规模登陆,于是装甲洪流几天兵临帝都。。。。。。 有人会说这是危言耸听。。。。。。 话说那时,兔子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地皮儿,于是想弄工厂弄工厂,想搞种植园搞种植园,还不怕人手不够,因为小兔子多,也不怕资源不够,就地挖就是了,反正兔子用不着。。。。。。 这尼玛不是蛋糕是神马?没看被打成一片白地的某骆驼家一票人蜂拥去切糕的,其中包括兔子。。。。。。。 嘛,就算鹰熊不联手,话说鹰酱现在整了个C型包围圈,而那时的话,就是妥妥的O型包围圈了?你能指望毛熊会敞开大门让兔子出去么??? 特么的这不是三国演义。。。。。。 节操粗线了,先说下,关于这个兔子的大事记的系列楼楼并非普及历史,仅仅是说一些或许被人所遗忘的小细节,并很浅白的侃一下当时的政治环境,有些东西说太明白了就成阴谋论了。。。。。。 另外,楼楼写这个系列的原意本就是让诸位兔友们明白兔子一路走过来的不容易,恩,不单单是科普些大事,有些天顶星的科技咱也会在相应的章节提及,比如空间折叠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试验。。。。。。 【兔子的大事记-朝战篇完结篇】 曾经拜访过一位从朝战走过来的老兵兔,老兔子猛拍桌子:兔子打朝战,赢了40年,然后输到现在!!! 那年,兔子造不出飞机,造不出坦克,造不出大舰,硬是用小米加步枪把鹰酱打得头破血流。。。。。。 那年,兔子有飞机,有坦克,有大舰,却被鹰酱收拾傻大木顺便给收拾了。。。。。。 有人会说,装备差距太大。。。。。。有人会说,科技实力不成比例。。。。。。 那么,试问,面对鹰酱的火海战术,照样发起冲锋的军兔们当时是什么心态? 朝战留给兔子们最大的财富,不是什么国际地位,不是什么打破封锁线,不是什么战略缓冲。。。。。。而是一种精神!!! 今天,这个精神被许多小兔子遗忘了。。。。。。 今天,无数小兔子成天讨论鹰酱的武器如何的凶残,兔子各种不行。。。。。。 今天,小兔子们还敢不敢发出震天的呐喊,踏出国门,痛打蛮夷呢??? 犹记得那年大使馆被炸,有这么一伙被请去喝茶的人,他们计划很奇葩,几天之内组织起大批小兔子,用滔天汹涌的民意逼着兔子做出行动,目标只有一个——开战。。。。。。 结果,响应者寥寥。。。。。。 一位经办此事的暗黑兔不无可惜:所以说奇葩,就是因为小兔子们已经不像先辈那样了。。。。。。 本来我还挺期待的。。。。。。 白KC,是自己换上的。。。。。。 朝战篇。。。。。。完。。。。。。 关于朝战完结篇楼楼多解释一句,有些精神是不能忘记的。。。。。。 话说曾有一老兔子评论说如果286在的话,志愿军早开大白鹅家去了。。。。。。 嘛,上图,闪人。。。。。。。 好吧,被逼得再多说一句。。。。。。 楼楼朝战篇完结篇并非指军兔,请注意看清楚楼楼的文字!!!!!!并且不要以此来攻击咱。。。。。。。 好嘛,重提下精神就被误解了。。。。。。 另外,大使馆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神马许多兔友都应该明白吧???那年上街的人真心不少哦。。。。。。 好嘛,如果那年的民意导向是开战咱一点都不会奇怪。。。。。。 特么的我能说兔子曾经准备玩空降的么?? 以上,真闪了。。。。。
4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预测-第二次朝鲜战争(山泽)
热度 3 ademxue 2013-5-16 21:15
第一次朝鲜战争是金一世在斯大林的首肯下背着中国高层发动的统一战争,对金一世而言好则成为新朝太祖,成为苏联远东的重要棋子,坏也可在中苏支持下作儿皇帝,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对苏联而言,好则朝鲜与远东夹击美占日本,坏则强迫新中国选边站,进而巩固自己薄弱的亚洲腹部。于是中国就这样被当做冤大头卖了,然而这张差到不能再差的牌反而被一代领导人打出了生机,以十几万人头在朝鲜纳投名状向苏联换回了一套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这以成吨的血肉换来的工业基础也是中国达到今天地位和成就的根本所在。被洗脑者和无知者都以为这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成果,甚至脑残到讨论朝鲜战争值与不值的问题,说不值的都需要全家移民印度,去体验另一个世界线的中国。 第二次朝鲜战争将是金三世在俄罗斯和欧盟的支持下背着中国高层发动的统一战争,对金三世而言好则成为新朝太祖,将北韩的军事政治与南韩的经济整合,一跃成为世界级强国,在中俄欧美列强之间从容游走,左右逢源;坏也可以在中国干预下恢复原位,同样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对欧盟而言,欧元金融资本集团与美元金融资本集团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矛盾日趋白热化,开辟亚洲战场加大美元集团的压力势在必行。对俄罗斯而言,继续苏联的老路,打造一个象越南一样能同时牵制中美的朝鲜。所有人都有利可图,于是中国又将第二次被出卖。 金一世敢于犯险,在于有苏联撑腰。中国必救朝鲜,在于有苏联压顶。所以第一次朝鲜战争如同越南战争一样,是苏联支持的代理人战争。金三世敢于叫嚣,在于有俄欧的怂恿,有中国的安全保护条约。不同的是,金一世可以挟苏联以令中国,金三世所能依靠的却是美国,而且是一个马上要被中国全面赶超的美国。这也是为什么金三世不闷声出刀子,却只吆喝刷存在感。这是在试应手,测试各方势力对朝鲜统一后可利用价值的评估和认可。一个统一强大的朝鲜要远比一个被阉割过的日本更能给中国造成威胁,可以确定,朝鲜一旦统一就会成为80年代的越南一样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成为各方势力支持的新的反华中心。 然而在没有了苏联这个大前提的条件下,第二次朝鲜战争是否要有同样的走向。以美国的陆军素质和当今中美两国的装备和后勤能力对比,即便是唯武器论的美国军方都不会愚蠢到再打一场朝鲜战争,否则将是墙倒众人推,欧盟会第一个落井下石。卖人情给金三世显然是最好选择,而没有美国的阻挠,朝鲜的统一不过是时间问题。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中国不会背后捅刀子。在第一次朝鲜战争苏联存在的大前提下,中国只能为朝鲜两肋插刀,与几乎整个联合国为敌。而现在,中国已经是联合国的五大老之一,立场已经改变,中国已经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不需要再为站队而对抗整个国际。中朝互助条约只规定了彼此对敌国入侵的援助,并没有相互支持对方侵略他国的义务。而朝鲜对韩国的战争显然会被联合国定义为侵略战争,中国则应该以维护国际秩序的立场在南北韩酣战后出兵朝鲜,解除整个朝鲜武装,以联合国名义对朝鲜半岛进行军事占领和管制,扶植亲己代理人,以对抗美占日本。 资本集权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消灭了欧洲国家的君主制,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消灭了去君主化的政府集权制,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目标自然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推进,中国作为最大和最成功的政府集权制国家显然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反方阵营的绝对主角。预设战场西线在高加索-伊朗-巴基斯坦,东线在朝鲜-日本-台湾,如果能抢下朝鲜半岛这个预设战场对未来局势发展显然会有重大帮助。
74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的起因是中国逼苏联归还中长铁路和旅大港
热度 24 ademxue 2013-5-9 14:59
朝鲜战争的起因是中国逼苏联归还中长铁路和旅大港(整理版)——兼批沈志华等人观点   目录   一、引言   二、战争爆发前一年发生的相关关键事件   三、战争爆发后各方的表现   四、动机分析及推理   五、对几个流行观点的辨析批判   1、中国出兵是苏联要求的吗   2、苏联发动战争只是为了获得韩国的不冻港吗   3、苏联是判断失误,以为美国不会或来不及干涉吗   4、中国不应该出兵吗   5、中国没有抓住停战机会及早停战是错误吗   6、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一边倒是不好的吗   7、中国刚建国就逼讨中长铁路旅大港是没必要吗   六、战争的后续影响 一、引言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影响深远,虽然三年后签订了停战协议, 但60多年过去了,问题并没有解决。而对于战争的起因和评价则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苏联解体及部分档案的公开,一些真相浮出了水面。根据网上披露的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本文提出全新的观点和分析,并对一些流行看法进行辨析和批判。   二、战争爆发前一年发生的相关关键事件   先请看当时在中苏美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来龙去脉。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动身访问苏联,主要目的是签订中苏新条约。因为事先有过充分沟通,毛泽东对拿回中长铁路和旅大港信心满满,用他的话说是条约要“既好看又好吃”。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刚到苏联第一天会谈就直奔主题,讨论签订新条约的事,但斯大林突然抛出雅尔塔协定作为理由给顶了回去,然后就一直把毛泽东凉在一边。   斯大林向毛泽东解释说:1945年的那个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旧条约是根据苏、美、英三国缔结的《雅尔塔协定》签订的,而苏联正是通过《雅尔塔协定》才在远东得到了千岛群岛、南库页岛和中长铁路旅顺口以及蒙古这个战略屏障等。如果改动经过美国和英国同意的中苏条约,“哪怕改动一款,都可能给美国和英国提出修改条约中的涉及千岛群岛、南库页岛等等条款的问题提供法律上的借口”。因此,经过慎重考虑后,苏联才“决定暂不改动这项条约的任何条款”。   对此变故,毛泽东感到非常意外和失望。但很快他就又列出了包括条约的一系列项目,要求与斯大林举行第二次会谈。12月24日,第二次会谈如期举行。但这次斯大林对条约根本就不予理睬。毛泽东感到非常恼火,公开向苏方表示不满大发牢骚,并表示要提前走人。   美国对当时状况了如指掌,及时伸出了橄榄枝。   1950年1月5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称:“在1943年12月1日的《开罗宣言》中,美、英、中三国元首申明他们的目的是使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台湾,归还中国。过去四年来,美国和其他盟国也都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进行掠夺的野心,也不准备以武装部队干预中国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准备采取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的行为。”(对于美国总统拉拢中国的讲话,苏联的反应异乎寻常。1月7日凌晨一时,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紧急约见正在苏联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建议中国外交部发表一个给联合国安理会的声明,否认前国民党政府继续为安理会中国代表的合法地位。中国发表声明后,如果国民党政府代表继续留在安理会,苏联就采取行动,将拒绝出席安理会。)   美国人怕中国没注意到或不满足,过了几天的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美新闻俱乐部发表题为《中国的危机》的演讲,除了指责“苏联占据中国北部的四个区域”外,公开称国民党不是在战场上被打倒的,而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赤裸裸要拉拢新中国。而且除了前几天提到的台湾外,这次把朝鲜半岛也作为价码抛出来吸引中国,声称远东防御圈不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苏联对此的反应更为激烈。当时斯大林要毛泽东发表一个官方声明反驳,苏联和蒙古也同时发表。据师哲的回忆,毛泽东问清楚了官方声明就是要外交部发表正式声明,却故意只让胡乔木以新闻署长的名义发表一个非官方的与记者谈话来应付。声明见报后,斯大林莫洛托夫都非常生气,把毛泽东找去责问,说这种私人性质的谈话“一文不值”。毛泽东却不予理睬,甚至要师哲收回为缓和僵持紧张气氛而请斯大林去住所做客的话,“不请他”。)   此前毛泽东为表示不满,闭门谢客拒绝外出参观等活动,并向苏联方面前来探访的人提到正在跟美国的盟友英国接近。西方舆论对中苏关系现状也议论纷纷,英国报纸甚至说毛被软禁了。迫于这一系列压力,斯大林最终被迫让步,1950年元旦那天请毛泽东出面会见记者辟谣,并同意签订一个新条约。但当时苏联拿出的多个方案都只有一些象征性内容而无实质条款。1950年1月26日,在莫斯科的中国代表团向苏联提交了中国方面有关大连、旅顺和中长铁路协定的方案,这一方案几乎完全推翻了苏联的方案。   据沈志华得到的档案,在一份斯大林批阅签名的文本中,中国提出的内容全部被斯大林划掉,并标上许多问号和惊叹号,斯大林当时的气愤可想而知。   1月28日,经过艰难紧张的谈判,苏联方面回复中国代表团,基本上同意了中国的方案,但加上了一条:苏联有权自由利用中长铁路运兵和军用物资。对此,中国要求对等的利用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从东北至新疆自由运兵和军用物资。这不是要把刚割让的蒙古给包围了吗?这彻底激怒了苏方。最后这一条也基本上去掉了。   再看朝苏方面。   1月30日(注意这个时间,正是中国说要用西伯利亚铁路连接东北和新疆运兵),斯大林给驻北朝鲜大使斯蒂科夫发去一封密报:若金日成想就攻打韩国问题与我会面,我随时准备同他谈。请将我的立场转达给金日成,你要强调我已做好准备帮助他。我们希望每年得到2.5万吨铅。   当斯蒂科夫告知金日成斯大林的复电后,金日成兴奋异常,一再追问:斯大林同志真的同意攻打南部吗?在得到肯定回复后,他表示将在10至15天内,如约发出苏联要的铅。   2月2日,斯大林再次致电斯蒂科夫:叮嘱金日成,对攻打韩国、用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要绝对保密。电文中称:“无论是朝鲜的其他领导人,还是中国的领导人都不要知道,这是为了向敌人保密……”   两天后,金日成会见斯蒂科夫,要求将朝鲜人民军扩编,增到10个师,并请求提前使用1951年的苏联贷款,金额为7000万卢布。斯大林复电表示同意。金日成随即为再次访苏作准备。   而此前斯大林对金日成的野心是持完全相反态度的。   1949年,金日成受中国革命胜利鼓舞,也想统一全朝鲜,请求苏联支持。金日成、朴宪永两次强烈要求苏联军事援助,支持其对南朝鲜的进攻,但终为斯大林所婉拒。   当时斯大林告诫金日成:“南侵是不允许的。第一,北朝鲜人民军并未对南朝鲜军队形成真正的优势,人数上处于劣势。第二,南朝鲜还有美军,战事一发,他们要介入。第三,要记住苏美之间三八线分割协定仍然有效。如果我们首先违反,就不能名正言顺地阻止美国的介入。”   随后发生的事情:   1950年2月14日,中苏正式签订新条约。   1950年5月13日,在斯大林的授意下,金日成在开战前一个月才向中国通报情况,当时周恩来惊讶得不敢相信,当即中断会谈并向上报告,毛泽东当即紧急要求直接向斯大林证实。斯大林5月14日电报的答复是“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尽管电报中提到要征得中国的同意,否则要重新讨论,但以中国当时的地位,无能力也无理由阻止,只能无可奈何。   三、战争爆发后各方的表现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是从国外报纸中才得到这个消息,美国在第二天就采取了军事干涉行动,并且进驻台湾海峡,而苏联多次不出席安理会会议,导致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组成联合国军正式介入。当时葛罗米柯提醒了斯大林:苏联代表应该参加安理会会议以否决任何不利决议。但斯大林却出乎意料地指示:苏联拒绝复会。然后就是北朝鲜在美国为首的强大的联合国军攻击下兵败如山倒。   1950年10月,对中国愿意出兵帮助金日成,但需苏联提供空军支援的的请求,斯大林以没准备好为由拒绝,说是要两个半月才能准备好,而且建议金日成去东北组建流亡政府。(1950年10月12日,周恩来在苏联黑海与斯大林讨论空军支援无果后,双方最后只好决定,放弃北朝鲜,让金日成及其政权和军队暂时退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去。据此,他们分别正式通知了北京和平壤方面。10月13日,斯大林正式通知金日成说,中国人已经决定不出兵,金日成最好把他剩余的部队从朝鲜撤到中国和苏联来。14日苏联驻北朝鲜大使史蒂科夫报告说,他已经向金日成转达了斯大林的建议,金日成痛苦地表示他们将照此执行。中国几经反复仍然决定出兵,是毛泽东个人深思熟虑后坚持的结果。)   四、动机分析及推理   白白搞丢一个朝鲜,这斯大林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从当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得出,斯大林对于中共刚建国就逼自己归还中长铁路和旅大港非常不满——这是苏联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唯一不冻港,是苏联远东战略利益的支撑点,是沙俄自彼得大帝以来梦寐以求的战略要地,是苏联出动百万大军打败日本关东军用鲜血收复的失地,并且得到苏美英雅尔塔国际协定以及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条约的确认。苏联迫于压力已经一让再让,最后只要求保留使用中长铁路运兵和军用物资的权利,竟然仍然遭到新中国抵制,这使他极为愤怒。在自己手里不明不白丢失祖辈历尽千辛万苦才得到的远东太平洋战略要地,他担不起这个历史罪责。明的既然不行那就来阴的。一边继续与中国谈新条约,一边马上一反常态秘密与金日成联系,支持朝鲜发动战争,特别嘱咐金日成要对中国保密。而且处心积虑提前退出了安理会。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促使苏联不得不发动战争,那就是美国当时以台湾作价码拉拢中国,后来怕中国不满意,又加码把朝鲜半岛这个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用来吸引拉拢中国,尽管这些都不是美国自己的东西。美国声称放弃朝鲜半岛,意思就是美国放弃南朝鲜而苏联也要放弃北朝鲜,这是将苏联的军,相当于是要把苏联挤出太平洋。如果美国没有对苏联将这么一军,苏联即使失去中长铁路,却还保有朝鲜。以后让朝鲜成为苏联卫星国,苏联还是可进入太平洋,只是没有现成的优良港口而且还要另修铁路,不太方便。而美国这种方式的紧逼使苏联没有了退路,把苏联逼到了必须挑起战争的境地。   斯大林敢于破坏自己签署的雅尔塔协定,一反常态支持金日成出 兵攻打驻有美军的南部,单方面逾越雷池,却在联合国会场和朝鲜战 场均不出面或不直接出面,目的就是要暂时牺牲北朝鲜换自己重新进 军东北的理由或借口。让美国占领全朝鲜,苏联就可以名正言顺进军 东北保护自己的中长铁路(记住,当时的中长铁路苏联是有所有权的 )。然后再以中立者身份在联合国会场出面,以维护和平的名义要求 美国遵守雅尔塔协定退回三八线。这样朝鲜并不会丢,也保住了苏联 的远东太平洋战略要地,更重要的是使中国摆脱美国的拉拢,处于苏 联的严格控制之下。   斯大林可谓老谋深算,但有一点他万没有料到,那就是新中国这 个昔日的东亚病夫竟然敢出兵对抗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联军,尤 其是在自己拒绝提供空军支援后还决定出兵,而且居然一开始就把联 合国军打得落花流水,打回了三八线。按他的盘算,朝鲜在美国干预 后兵败,金日成在东北流亡,美军兵临鸭绿江,威逼东北——新中国 的工业中心。在中国危急并无力御敌时,就会来求他苏联帮忙抵抗美 国,或者苏联直接以保护自己的中长铁路为由强行驻军东北,使刚刚 签订的归还中长铁路旅大港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并使中国处于苏联的 牢牢控制之中。   但是战争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不仅苏联没有驻军东北的借口, 而且反而使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几乎超过了苏联,至少是再也不可能 让朝鲜成为苏联卫星国了,等于苏联把朝鲜这个进入太平洋的跳板也 丢掉了,完全失去了远东太平洋,相当于被赶回寒冷的低纬度地带。   五、对几个流行观点的辨析批判   1、中国出兵是苏联要求的吗   有人说,中国出兵是苏联要求的,是因为中苏签订了同盟条约, 苏联是为了考验中国,中国出兵苏联才放心等等。其实,苏联所谓要 中国出兵只是为了应付朝鲜做做样子,并不是真心的。中国出兵是出 乎苏联意料的节外生枝。   首先,从军事角度看,朝鲜半岛是一个狭长地带,当时北朝鲜军 队长驱直入孤军深入,其两侧后方非常空虚。在美国已经军事干涉后 ,这是一个明显的严重问题。如果说金日成没有军事头脑看不出来, 苏联那么多将军元帅军事顾问必定明白。中国多次指出美军有在仁川 元山等地登陆的危险,甚至几次向朝鲜和苏联表示可帮助防守,否则 朝鲜人民军只能大踏步后退。金日成向斯大林请示,斯大林不理睬, 竟然说朝鲜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相信朝鲜一定能挺住并取得胜利, 致使美军顺利实施了仁川登陆。当时金日成也发牢骚,说为什么南边 可以让别人来帮忙,为何北朝鲜却不能让中国帮助。等到美军已经呈 现绝对压倒优势,金日成迫不得已直接向中国求助后,斯大林才不得 不也做做样子要中国出兵支援。由此可见,苏联开始根本就不愿意中 国出兵。   其次,在美军横扫朝鲜半岛,局势已经非常不利后,前面也提到 ,因空军支援问题谈不拢,中苏双方10月初在苏联黑海讨论后已经决定中国不出兵,斯大林当时就迫不及待通知金日成去东北建立流亡政府,这才是苏联的真实意图。苏联说空军需要两个半月准备,纯粹是一个借口。因为早在抗日战争初期,苏联政府就曾派遣过愿空军在武汉、重庆、南昌等地上空同日本空军作战。朝鲜战争是苏联自己挑起的,而且战争已经进行了三个多月了,苏联空军却还再需两个半月准备,这根本就说不过去,刚刚打完二次大战的苏军怎么可能要这么长时间准备。别说是两个半月,再过一个月朝鲜就亡了。斯林说的两个半月准备,那就是要到12月底,正好跟麦克阿瑟当时计划的结束战争回家过感恩节在时间上惊人地一致,等于是战争已经结束了,苏联空军才准备好。  毛泽东得知没有空军支援后,仍然坚持要出兵,要求苏联尽快按承诺的不短于两个半月出动空军支援。在得知中国仍然决定出兵后,斯大林再次指示莫洛托夫转告周恩来:苏联将只派遣空军到鸭绿江北岸的中国境内驻防,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也不准备进入朝鲜境内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得知这一消息的毛泽东于17日再度紧急将彭德怀和高岗召回北京,并推迟了部队入朝时间。当然,毛泽东最终还是和彭德怀等达成了一致,必须出兵。  苏联不提供空军配合支援,就是希望中国知难而退不出兵,万一出兵也必败于美国为首的强大的联合国军。而毛泽东几经反复仍然坚持出兵,极有可能是他作为当事人早就洞察到了苏联发动战争的意图,只是不便说出来而已。   2、苏联发动战争只是为了获得韩国的不冻港吗   有人分析说,斯大林挑起战争,只是为了得到可以替代旅顺大连 的韩国不冻港。但这不能解释苏联在战争开始后的一系列消极作为, 尤其是故意不行使否决权制止美国干涉。因为中国内战现成的例子摆 在那,有充足理由。而且真想要得到韩国的不冻港的话,就应该提供 充足的武器装备和人员,出动志愿空军协同作战,这样的话早就把韩 国拿到手了。前面说过,苏联出动志愿空军是有先例的。   其实就算得到了韩国不冻港,意义也不大。因为没有了中长铁路 这个陆上通道将苏联本土与港口连通,港口和舰队都有危险。当年日 本就是看准了俄国铁路运输还没准备好,抓住机会提前发动日俄战争 ,以少胜多打败俄国港口守军及其太平洋舰队(包括不远万里前来增 援的舰队),夺得了旅顺口及南满铁路。如果当时俄国铁路准备好了 ,日本根本就没有胜的可能。正是鉴于历史上血的教训,斯大林在中 苏谈判中多次退让后,最后提出唯一要求——保留使用中长铁路运兵 和军用物资的权利。所以,2400公里的中长铁路才是关键,对中苏双方都是生死攸关。这是苏联的底线,而新中国也志在必得。   3、苏联是判断失误,以为美国不会或来不及干涉吗?   还有分析说,斯大林误以为美国放弃了南朝鲜,以为美国不会或 来不及干涉,所以发动战争。根据就是前面提到的美国在1950年初宣布防御圈不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其实美国这时候这样说是大有深意,因为当时毛泽东正在莫斯科因受冷落而大发牢骚,美国说的不包括台湾和不包括朝鲜半岛都是为了向中共示好,想拉拢新中国。前面提到,苏联对美国的拉拢动作均作出了激烈回应。所以对这种背景下的外交辞令,作为当事人的斯大林,绝对不会得出美国会无缘无故主动放弃南朝鲜的判断。不过,金日成是局外人,不明白美国人说这话的真实含意和前提条件,他天真地以为美国放弃南朝鲜了。而斯大林正好利用这一点误导金日成,信誓旦旦地说要帮助金的统一大业,让北朝鲜以卵击石去攻打驻有庞大美军顾问团而且就在骄横的麦克阿瑟眼皮子底下的南朝鲜。   打个比方说明为什么不可能出现误判。假如有两巨无霸公司A(美 国)和R(苏联),都想揽下一个破产重组公司C(中国)的业务,而 公司C已经表示明确意向并跟R公司在谈,A公司不甘心,而且发现他们谈判时正在争吵,觉得机会来了,两次提出优惠条件(放弃台湾和朝鲜半岛)争取公司C回心转意,但公司C不为所动,只是利用公司A开出的优惠条件作为自己的筹码逼公司R多出价,最终仍然和巨无霸公司R签订了满意的合同。显然,三个公司都清楚,在合同正式签订后,那个没有拿到合同的巨无霸公司A开出的优惠条件就不存在了。   4、中国不应该出兵吗?   还有人说中国不应该出兵,说什么得罪了美国,耽误了解放台湾 ,导致被封锁等等。  中国如果不出兵,而且和美国说好话拉关系,那会怎么样呢?首先就是北朝鲜的残余部队会呆在东北抗美(而且其中有原四野的三个朝鲜族师的残余,算得上地头蛇),形成国中之国。然后苏联必然会以保护自己的中长铁路为名驻军。最好的结局,苏联驻军东北后,美国在苏联的要求下妥协并退回三八线,东北、北朝鲜及中国东海等都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而最坏的结局,类似当年在东北搞日俄战争之类的悲剧可能又会重演。当然,美国后来也有可能意识到了苏联出兵东北的可能性,所以也不敢再出全力,担心是为苏联作嫁衣裳,最后甚至将不懂政治、一心要逞强来捍卫自己荣誉的麦克阿瑟赶走。  中国示弱不出兵还有一个可能结局,那就是,美国如果不向已经成功驻军东北的苏联妥协,而是支持蒋介石政权占领南部中国,美苏可能会再来一次雅尔塔式会谈重新瓜分中国。中国的“满、蒙、回、藏”在美苏的主持下独立,国共两方以长江为界分治,中国成为四分五裂的彼此敌对的多个国家。这将比一分为三的印度更惨。  所以,中国不出兵或者不是一出手就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后果都将是非常严重的。很多人受意识形态干扰,看不清事情的实质。国内一些专家教授竟然也说毛泽东坚持出兵是出于革命狂热性,纯粹是信口开河。正是朝鲜战争胜利对国际上及新疆XZ等分裂势力所产生的巨大震撼力,才使中国得以保全不被肢解,才使中国有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   至于台湾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东北权益比台湾问题重要急迫得 多。因为前者涉及内海控制权,而失去内海控制权就要亡国,这是事 关生死的大事。何况台湾是由中国人在管着,自己人好商量,以后还 可以处理。说抗美援朝耽误解放台湾是不懂得历史不晓得轻重。   5、中国没有抓住停战机会及早停战是错误吗?   还有人说中国没有及时抓住停战机会,使战争白白拖了更长时间 。这也是一种浅薄见解。   最希望早点停战的是朝鲜,因为它受不了,多次想停战。中国 却是越战越勇不想停,并且对朝鲜尽力说服甚至表示愿给予朝鲜补偿 。中国通过朝鲜战争使国防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尤其是空军几乎白 手起家锻炼成长到了世界中等以上水平,美国人惊呼:中国几乎是一 夜间就跨入空军强国行列。而国际国内达到的政治影响效应更是不可 估量。   打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就象是武林高手玩乾坤挪 移大法,一手把苏联的内功接入自己体内,另一手打击美国。相当于 是借苏联之力借朝鲜的地盘打击美国,而中国的内功在战争中却得到 了极大长进。所以对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当然不愿意住手。最后 是美国被打得受不了,被迫停战。而中国却抓住苏联继续吸取内力, 最终在短时间内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6、中国抗美援朝是一边倒是不好的吗?   朝鲜战争时中国不存在选边站,中国是为自己而战,并不是因为 一边倒或要交投名状才抗美援朝。中国抗美援朝不仅是表面上的抗美 ,还有暗地里的抗苏。事实上,开始只有毛坚持要出兵,亲苏派反而 不同意出兵,高岗甚至说要等苏军一起出兵。中国不出兵的后果前面 已经阐述了。   抗美援朝极大地激发了国内人民的自信心和热情,生产力突飞猛 进,中国经济得到飞速恢复和发展,土改剿匪等各项工作都能顺利推 进。XZ新疆等国内外分裂势力都受到极大震慑。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更是今非昔比。   至于一边倒,中国在此前早就已经作了一边倒向苏联的选择,这 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战略选择,是非常明智的。如果倒向美国或想左右 逢源,那就想都别想有可能让苏联签订归还中长铁路旅大港的协议。 这样的话,中国的内海就会被苏联等外国势力控制,那就必然会亡国 被肢解,明清亡国都是因为内海被敌人控制。   不仅如此,一边倒还有一个好处。打个比方,一边倒是相当于找 当世武林两个高手之一学艺。苏联这个高手就在身边,不找苏联学艺 而去找遥远的美国学,那是自找麻烦。如果保持中立你能学到艺吗? 难道美国苏联争相向中国传经送宝?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利用甚至制 造两高手之间的矛盾,使其中之一对自己无所保留地传授技艺才是最 高谋略。这只要对比中国和印度的工业化和发展水平就清楚了。   7、中国刚建国就逼讨中长铁路旅大港没必要吗?   为何在刚建国有求于人时,毛泽东要逼苏联归还中长铁路和旅大 港?而与之类似的英国控制的香港却故意不收回?个人认为,不收香 港是因为英国与香港远隔重洋,香港跑不出中国的手掌心,暂时留给 英国可以起窗口桥梁作用。而中长铁路和旅大港却是苏联的西伯利亚 连接太平洋的战略枢纽,苏联本土通过中长铁路与旅大港连通中国内 海及太平洋并形成一个天然有机整体。另外中长铁路也是刚被割出去 的蒙古唯一可以不依赖中国的出海通路。不赶快拿回来尤其是不卡住 中长铁路,苏联势力进入中国内海并在东北扎根,别说是蒙古必然依 附苏联而不是中国,越来越远离中国,中国东北等地也会跟蒙古类似 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太平洋舰队将在中国内海游弋,等于是苏 联控制了中国的内海。而失去内海控制权是注定要亡国的,明清朝都 是失去内海控制权十年内亡国。   国民党蒋介石政权让度东北权益给苏联,就是不懂历史,为亡国 埋下了祸根。蒋这样做是以主权换政权的卑鄙自私行为,是想借苏联 力量压制甚至于灭共。如果蒋政权能够团结全国各派力量坚决抵制雅 尔塔协定,大不了就是不要苏联帮助打日本。而当时日本已经是强弩 之末必败无疑了,苏联的对日宣战无关大局。这再次反映了蒋政权攘 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本质,跟当年对日本侵占东北不抵抗的性质是一样 的。这种卖国政权是注定要灭亡的。   如果不是毛泽东有敏锐的历史眼光,建国第一件事就是坚持要收 回东北权益,并力排众议毅然出兵抗美援朝;如果不是英勇的志愿军 用鲜血生命保住了朝鲜,中国早已经被肢解,中华民族也不可能存在 。所以说毛是大救星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六、战争的后续影响   朝鲜战争胜利后,近两万苏联侨民也被“热烈欢送”走,苏联势力被驱除出东北。战争结果使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几乎超过了苏联,等于苏联把朝鲜也丢掉了。赫鲁晓夫为挽回局面,防止中国倒向美国,只能加大投入,全力援助中国建设。然后试探性地提出建立中苏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基地,妄图长驻中国内海控制中国并辐射太平洋,却被毛泽东断然拒绝。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只能退回海参崴被敌对的日本韩国天然封锁,其航母因无立足点而消亡。有了朝鲜这个屏障,中国内海的安全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国在初步完成工业化和清洗掉亲苏派后,实施了联美抗苏的“远交近攻”战略。如今,苏联早就在中美苏“三国演义”中被整垮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朝鲜对中国的屏障作用至关重要,明清亡 国首先就是从丢失朝鲜开始的。朝鲜现在仍是热点,跟六十多年前的 形势差不多,只不过当时是前有狼后有虎,而如今只剩狼在叫。敌人 在用意识形态扰乱人们的视线,最近有人鼓吹放弃朝鲜,这是无脑言 论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汉奸言论。问题的实质其实还是毛主席那句话: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中国下一步需要整合朝鲜半岛、台湾乃至日 本,冲出美国的包围堵截,实现对东亚的主导,最终把美国势力赶回 美洲去,这才是真正的中华复兴。
1515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看了美国人的彩色朝鲜战争,发两个中国的,大家自己对比着看吧。 ...
热度 15 猫元帅 2013-3-3 19:40
反正我个人觉得美国人忒不要脸了。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IyMTAzMjQ=/v.swf http://jilu.cntv.cn/military/meiyoutiesiwangdezhanfuying/classpage/video/20100117/100668.shtml
788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彩色记录片《朝鲜战争》
热度 29 东湖珞珈 2013-3-3 07:26
美国版的,带完全的中文字幕,翻译的还比较准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BuAccDsxMc 国内朋友看这个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Q5MzQzNDcy/v.swf THE KOREAN WAR IN COLOR Senior Producers: William Hunt, Kristine Sabat Associate Producers: Scott Miller, Ted Poole Edited by: Billy Cometti copyright 2001, Kralyevich Productions, Inc 长达1.5个小时。对我来讲,好多画面都是第一次见到。麦克阿瑟的告别演说也是第一次听到,拿腔拿调的,堪比明星。 联合国军的战俘,中国这边的说法一直是对他们如何如何的好,可是这次听到的数字还是很惊人的,跟我们的说法差别太大了。
1775 次阅读|38 个评论
分享 闲聊朝鲜战争中的技术因素
热度 14 gordon 2013-2-24 18:57
最早的创新来自于朝鲜人民军。 北朝鲜人民军在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装甲兵的建设, 而当时同样新组建起来的韩国军队却没有装备一辆坦克,1949年韩国陆军曾向美国军事顾问提出装备坦克的请求。但是美军顾问团认为朝鲜半岛的地形北部大多 是山地、丘陵地形复杂。南部的一些平原地区稻田密布,而且一些老式的桥梁也无法承受坦克的重量,因而不适合装甲部队行动。所以拒绝了韩国方面的请求。他们 还据此认为苏联也不会为北朝鲜方面配备坦克。还主观的判断北朝鲜方面只有少量日军遗留下来的老式坦克,不会构成威胁!于是韩国军队只装备了少量M1型57 毫米反坦克炮以及1900具M9型6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先是朝鲜人民军的坦克打美国人,后来美国人又搞来超级巴祖卡和坦克 打 朝鲜人民军。 用火箭筒打坦克是美国人的创新 ,志愿军只是后来跟美国人学的而已。 鉴于坦克在朝鲜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美军在10月份专门成立调查组研究了双方坦克的损失原因,此后得出的结论如下: 1、在战争头三个月期间(1950年6月25日-9月30日)共有239辆T34/85被击毁或丢弃。其中 被飞机击毁的达102辆占总 数的43%、其中有60辆被凝固汽油弹击毁,但是大部分是因为先被89毫米火箭筒击伤无法行动而后再被飞机炸毁的。由此可见“超级巴祖卡”对美军的反坦克 作战起到了关键作用, 功不可没! 2、被美军坦克击毁39辆占到损失的16% 3、89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击毁13辆占到损失的5% 4、因燃油耗尽丢弃59辆占到损失的25% 5、其他原因(毁于美军炮火等等)26辆占到损失的11% 而美军的坦克大多是被地雷炸毁的。 ×××××××××××××××××××××××××××××××××××××××××××××××××××××××××××× 第一次战役——云山战斗 这个也没什么秘密,“集中”的原则,志愿军的炮火比 美军强。这个并不违反常识,因为解放军的传统,火炮都是集中使用的,参考三野 解放战争时期陈锐霆的报告 。 反坦克当时用的是加农炮。 重首战,是解放军的一贯传统,彭总又不是楞头青和傻子,呵呵。 ×××××××××××××××××××××××××××××××××××××××××××××××××××××××××××× 美军在第二次大战中,还有一个王牌就是战略空军。 高炮篇 解放战争中使用的日式高炮打国民党飞机还行,打美军飞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日式高炮的 最大射程不到一万米、没有炮 瞄雷达和自动指挥仪等自动化装置,完全依靠观测手和指挥员的目测来判断敌机方 向距离、高度和飞行速度 。每个连的观测手就有十一二名:测航路角和航速的、测 高度的和指挥镜手各3名,再加上指挥排长;指挥镜手发现敌机后大声报出方位给 观测手,观测手测航路、航速、高度,然后分别大声报出数据作为射击诸元给各炮 位,各炮再根据这些命令装弹、瞄准,完成动作后大声向阵地指挥员报告:“好!”, 然后由指挥员下达“放”的射击命令。 每个75炮班14人左右,各炮手任务分工为:一炮手方向瞄准;二炮手高度 装定;三炮手航路角装定;四炮手高低瞄准;五炮手高度报读;六炮手航向装定; 七炮手航路报读;八炮手引信测合;九炮手炮弹装填;十、十一炮手是弹药手;十 二炮手黑红(引信数据)报读;另有正副班长。这一套完整程序下来,最快也得几 十秒钟。而美军飞机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机动性和火力最好的,以当时最多见的 F -80战斗机为例,其平飞速度达每秒钟258米、俯冲时速接近音速,爬高可达 13400米, 装有的6挺12。7毫米机枪、每秒能发射子弹120发。相比之 下,这使得我们在先进的美军飞机面前十分被动,常常是还未等我炮火瞄准目标发 射、敌机已经呼啸着凌空而过,我炮弹不是炸前就是炸后,很难击中敌机。 苏式85高炮最高射程12000米、有效射程近万米、炮弹均速每秒700米、初速可达800米、最大飞行量30秒。这种炮不仅性能上优于老的日式75炮,而且在操作上也比老炮简便灵活自动化。如自动化测定射击诸元,一台指挥仪根据雷达或观测员发现的目标,把方向、高度、航路角各种数据综合运算后,通过同步联动装置的电缆线直接送往各炮,统一操纵。这样就减少了各炮的炮手数,每门炮算上正副班长才七八人,是75炮的一半。其各炮手分工:一炮手方向瞄准(兼副班长)、二炮手装填发射、三炮手引信测合、四炮手高低瞄准、五六炮手弹药手、七炮手是班长。 ×××××××××××××××××××××××××××××××××××××××××××××××××××××××××××× 防空篇 在抗日战争中防空主要是歼击机和防空哨(就是对天开枪)。 在朝鲜战争中引入了苏联先进的米格15 战机,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还使用了雷达,记得德国空军在英伦三岛怎么受挫的吗?雷达。。。 运输篇 后勤运输多亏了铁道兵和苏联援助的大批汽车,不然想战胜美军的"空中绞杀战" 还真不容易。 ×××××××××××××××××××××××××××××××××××××××××××××××××××××××××××× 朝鲜战争还有一个特点是局部战争,朝鲜的山地又限制了美军使用坦克集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壕战(很成熟的体系) 扼住了 美军前进的步伐。 美国人确实无可奈何,当时使用了除原子弹外所有可以应用的手段,如果美国人在政治上不想扩大战争的话,也只能接受平局的命运了。 美国人的判断是正确的,朝鲜战争打不赢的关键在于苏联的支持。 而中国的崛起还有待于 钱学森们的归来 和 朝鲜战争后苏联的工业援助,具体内容参考《 1956 — 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 》。 发展科学技术的 12 年规划的重要成就是除了制定了 56 项重大研究任务以外,最重要的是确定了四项(又称为 6 项,即其中包括当时未公开的两项国防任务)紧急措施,亦即原子能、导弹、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和自动化技术。为什么会挑选出这 6 个项目?而且当时几乎是所有科学工作者都一致同意这 6 项是当时国家最为紧急需要的 6 个项目? 看了上面的分析,我想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了。用导弹防空非得自动化不可,电子计算机不用说了,本身就是因为计算弹道而诞生的。 ×××××××××××××××××××××××××××××××××××××××××××××××××××××××××××× 多说一点,毛岸英就死于志愿军防空能力最薄弱的第二次战役时期,因为 云山战斗第一仗就打坏了7门炮,这意味着全志愿军的高射炮损耗了将近三分之一,相对于美军的飞机,这种炮太烂了(日式高炮)。 武器装备的这种落后往往是要用更多的牺牲来作代价的 。 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开始,因“志愿军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发报甚多而被美军测出,认定有重要机关并派飞机前来轰炸。当时,毛岸英等四人在木板房中。燃烧弹落下瞬间,形成上千度高温。有两人先后跳出后,木板房便化成灰烬。事后,在两具遗体中,依据一块苏联手表的残壳,才辨认出毛岸英的遗体。
620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好书《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自述》
热度 8 gordon 2012-3-8 06:06
也许应该早几年看到这本书,不过当年幻想“金戈铁马”的我恐怕看都不会看,就会把它扔到一边去,现在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这本书却来得正好。 人生的第一步急需的不是去发挥个人才智,更不是去为国家做什么贡献,而是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是要争取劳动和生存权利,维护做人的最起码的自尊心。 这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破除了我多年的障碍,虽然路走了不少,但是在理论上认识还需要时间。 其实这个观点,当年我的一位校友早就说过,但是他说的是当代社会中在公司的经验,我一直还保有浪漫的革命主义热情,对他说的经验只是作为实用主义考虑,作为应对环境的临时的权宜之计。 而不像这本书,直接破除了我的浪漫的革命主义热情,这一击干净、漂亮、酣畅淋漓。 注:其实这个东东,我父亲也给我说过,我妈还骂了他,我妈是一个更笨的人,呵呵 。 其实,当时正是我逆反的时候,对我父亲说的任何话,我都不会相信的,呵呵。 现在我自己学会了,很好,很好,这就是我的“独立宣言”。
619 次阅读|7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07:01 , Processed in 0.074418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