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2-15 10:06 |
---|
签到天数: 112 天 [LV.6]出窍
|
本帖最后由 江城如画里 于 2017-4-9 13:10 编辑
0 X2 b( y0 E3 n( U7 B' } f" D2 }
8 }- d3 L! E% ~$ j$ ^8 @雄安概念一出,各种群雄各抒己见。众说纷纭中可能最大的分歧,就是雄安发展的目标。拔高者有比为迁都,贬低者有比为未来的鬼城。笔者不才,也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供网友拍砖。* _( @! j5 K) u& y/ F' Z
笔者觉得雄安的目标,从决策者的角度看本来就是小而美,并非要跟深圳,浦东比。而且雄安面对的任务也与以前的特区不一样,它不像深圳、浦东那样的经济目标为主,雄安的重点是为北京减压,只要达到这个目标,雄安就算完成发展任务。9 J. `1 _2 `9 `: [
# `/ `7 p4 L# B5 H- P8 d* }说明白点,经济甚至都不是第一目标,我觉得不少分析在这里都走偏了。1 w B# F; v8 {8 g* |8 X* N
这一点,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关于迁入雄安的组织其实有明确的说法,按顺序分别是:
5 g9 ~# y0 @2 [- i7 L ^. y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T5 p2 ^) j1 }. R; E) z
那么我们逐条分析。7 E( ~- b6 |. m& d5 _& g- C' |2 S
- k$ ?. e2 `3 k6 Z2 _: A7 V
首先要迁入的,并不是这两天叫的很凶的央企,而是事业单位。5 D, K3 a: q- Y1 P2 N
我觉得列在第一条的是行政事业单位,正是为了强调优先事项的。如果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央企或者金融机构都可能列在头一位。8 h0 i2 R( U* g9 v
可能有些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就是一杯茶在手,报纸看半天,屁用没有的地方。但是其实事业单位的影响力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小。
* V) z7 x! L' G0 V4 a我举几个例子:* E$ X7 k0 S* t3 t) m2 q* h" Y- Z6 d
7 I5 ^ M' r+ F# R% _. j
第一个是彩票行业
+ n1 Y3 \! ?, v5 T, |. B! I这个行业,全年销售额4000亿左右,也算国内经济运行中不大不小的一个细分行业了。其直接主管单位是中福彩中心和中体彩中心,但这两家与群众想像不一样,其实都不是部委机关,而分别是民政和体育总局下属事业单位。按现在节奏,这两家都需要迁到雄安去。等于一个4000亿产值的行业整体重心要转移了。
) v! o) g! e: E# R4 z" G. K4 {
; P8 @, W; q3 a: ^% c0 H7 _第二个是财政部相关 w! C5 z/ w+ P6 [, z
财政部下属事业单位的列表,长的吓人:: S! P7 O7 `6 K4 n2 ~
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benbugaikuang/jgsz/bssydw/' G) o* @# n3 A; P& f
这其中即有打酱油型的,如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中国财税博物馆之类的,也有其实能量巨大的相关单位(就不列了……)
) z" U8 h4 [/ c3 E9 \
$ T- B5 O9 n& n按要求这些都需要迁到雄安去。这事实上就是财政资金运用通道的大变革,以前跑部钱进中相当一部分,其实是通过这些渠道散发的,雄安以后也是中式lobbyist活动的重要场所。% \4 B1 g+ j1 e0 m8 | v1 T' J7 W
+ T: d+ G# n1 t( i7 B' v( A" e
我相信别的不说,只要行政事业单位全部迁到雄安,雄安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五百万左右的独立经济单位问题不大。6 h, O/ V& A" x a
9 ^( f- d' [% y7 J1 H1 y9 D而且行政事业单位与中央议价的权力并不大,事实上即使没有雄安,这些行政事业单位不少也处在改革前夜,以本任老大的强悍作风,个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迁个7788,问题不大。
0 c6 C3 u4 B9 a, K0 i7 M5 m& o
) V) r+ m- d- A% |6 A第二个是总部企业) b! _9 G9 Q; P4 i5 ]6 D) N' N8 Q
从这一条起,应该说是一级一级的感觉难度在加大。
! h$ f1 E- L" C# S6 G9 s总部企业的意义我觉得根本不用多说,不说别的,如果搬过去的央企总部税收和GDP都算到雄安头上,几乎瞬间造就一个新的一线城市了。
$ Y& z9 c) ?+ \6 M2 t! m6 n Q然而这个搬迁难度并不小。总部经济这个词一度是中国北方城市发展的一个热词。这次雄安概念一起,相当多的城市和地区都会非常失落。这里包括:2 \. K5 m/ v4 e% k- D: K
北京的丰台、亦庄(总部基地)、昌平(未来科技城),唐山的曹妃甸(失败的转移案例),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务(航天科技成功,正在努力的其它基本没戏)、石家庄(正定新区,曾经希望借当年潜邸名义拉央企过来),甚至还有保定自己。甚至连通州都郁闷了,通州一直想借北京城市副中心概念暗度陈仓,把其实不属于北京而是属于首都的一些职能搞过来,这一希望应该讲已经落空。
# O0 S9 ?5 G' l5 e所以首先总部企业搬迁这事儿,雄安一开始就已经招了不少忌恨了。& h2 o; E# k) V
6 d# B* `$ J. T, E4 x/ ?! W& Y那么从央企本身说呢?我相信,真正心甘情愿的去雄安的,恐怕一个也没有。国企与事业单位不同,在于很早就已经独立自主,不像事业单位基本上生死就是部委一句话的事。换你是一把手,突然老婆孩子不管不顾全员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能乐意?但是最终搬不搬,这得分情况。
$ K! q- I1 [: c' x' n: b+ R; e( l5 G; }- d8 v, }" Y; }+ g
第一类企业,本来跟北京就没多大关系。比如典型的中船重工,不要说厂子,科研所都没一个在北京的;这样的企业第一个表态支持,其实非常容易理解,他们高管一般都是地方厂上来的,妻儿老小可能大多数都不在北京,搬迁负担最轻,表个态比较便宜,很容易赚得政治资本。
8 m" e2 c4 i* T7 h6 |
! L" J# i, j' |8 O( h# W8 x第二类企业,重心不在北京,但是有部分相关科研机构的联系。比如宝钢、武钢,重心都在地方,但是部分科研院所联系需要在北京,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取决于相关科研院所的下落。这些科研院所如果按上一条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也搬过去的话,那么类似宝钢,武钢的,过去也没多大的压力,属于那种观望型的,如果大势形成,也会跟着走。+ [" p+ A$ v8 I# M0 P0 t3 A/ v( V
4 z! M- ? I: h# ^+ N7 r2 ?$ ~
第三类企业,这属于老大难企业,这类企业或者是北京老油条了,或者树大根深。有些树大根深的企业,到了总理都指挥不动的程度。感觉想要乖乖的搬走难呐。我估计这类央企只有一根一根从软到硬生啃了。+ c: a2 n" ^2 j, p
& ?, M3 e1 @4 D7 p$ Z* h) t, g' E" e% u7 \第三类,金融机构1 I+ b; N, s% S& x0 y
这也是此次雄安概念出台后的一台大戏。以前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中,是包含了金融中心这一说法的,然而在雄安横空出世前,北京市公布新的总规时大家惊讶的发现金融中心的提法没了,一周后雄安概念出现。
/ }0 P4 Q/ B9 E金融机构这个说法比较含糊,可以包括两种,一种是一行三会这样的管理机关,一种是各大银行保险总部。2 E- ~/ U$ d! j' Y5 ?) e1 c7 N
从目前看,一行三会个人觉得走的可能性非常小。和平时期日常的国家行政管理工作可能一小半都跟一行三会有关系。总理开个例会,要求一行三会列席不是啥希奇的事儿,这要天天从雄安高铁过来也来不及啊。从另一角度说,即使要搬走一行三会,上海也比雄安要合适的多。
1 [- F, a- T2 b1 [9 J然后就是各大银行保险总部。金融机构说不好听点,其实赚的钱多数是“信息”的钱,所以金融机构基本上不大可能脱离一行三会的节奏。因此让金融机构从北京搬到雄安这可能性真心不大。不过雄安的建设离不了金融的支持,而机构放着赚钱的机会不抓。而且我感觉为了表示对雄安的支持,可能会在雄安设个专有的交易中心或市场,类似于深交、上交。可以预期金融机构会在雄安设置高于省级的驻地机构。
9 R4 W. R7 y& |% _4 S0 ^: K+ r# n, O' l) Q' K9 b
第四类,高等院校
0 o, M% N/ N2 ]* Q! ?$ C高校,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高校与其它机构不同,讲个历史传承。对于国人来说,打心眼里觉得校园越古老这学校的可信度越高。不管这种错觉有什么道理没什么道理,就目前流传的把北大和清华搬出去,我个人觉得靠不住。虽然理论上讲,建国时北大清华其实都搬过地方了(北大以前在红楼,估计没多少人记得了),但是时代不同,现在搬个清华北大,不知多少人会跳起来说到文脉甚至国脉上去,几个老大会触这个霉头的可能性似乎不大。6 ?- A) ]1 c$ `; Z/ i* U
但是清华和北大各设一个校区,而且大量的给雄安本地的招生名额,这做起来难度不大,而且不排除两校都有些年轻有雄心的老师愿意去开拓新事业。
+ p; C) m( |5 R9 h! ^5 K i. y另一些学校,历史上与部委关系比较深,是后来转移到教委体系的,也不排除会跟着部委或央企的指挥棒走。比如北理工与后器工业集团间关系比较密切,也许能搬走。
% k. W$ y+ e. A$ g( _) a# E$ C但总体来说,个人觉得高等院校设分部,给本地独立招生名额的可能性比整体搬迁的可能性大。3 Q6 ?2 z; D) |( T" @' \- C
另外,雄安既然是管理创新型的城市,另一思路,是直接让国外高校设校区,比如把斯坦福拉过来有个雄安校区,那号召力也不同寻常。
x! h$ V3 k0 H5 S5 ]4 ^) Q% e+ |- A( J+ X' `
第五类,科研院所
B7 g' e8 \2 d3 N科研院所,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讨论对象。前段时间北京学区房暴涨时,有个非常热点的话题,就是买房是为了上清华,然而上了清华毕业后反而买不起房子了。在我看来,雄安正巧倒是这个热点的一个解答。
5 R7 F/ a2 p- y* p( u从目前风向看,雄安很可能走的是新加坡式的路线,公租、廉租、共有产权、自住型住房都是选项,不管哪一种选择,都比北京原来的香港式发展路线看来要健康一些。这样首先雄安可以解决青教的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扎到工作中去。
/ p$ y- Y( X. p5 T另外,雄安的科研,应该是以实用型为主的,在这方面国家可以以产业政策和各种灵活措施创造需求。比如雄安可以是国内第一个允许自动驾驶的城市,这样把全球相关的自动驾驶企业和科研机构都拉到雄安来,比如雄安可以是第一个无GFW的城市(呃,这个不展开了)。
6 T& y) m" q3 [; i说了有利方面,反过来,我还是觉得再有利,像某些人传说的,中科院整体搬过来,仍然是不可能的。我见过中科院有些80多岁的老院士,老专家,还坚持天天到实验室工作,即使只考虑这些国之重宝,把中科院整体搬迁都是不应该的了。雄安应该是年轻科研人的乐土,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在创新科研方面,国家要做的不是指令性的,而是指导性的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使得科研机构自愿搬迁。
6 }3 D: k7 `6 S+ T: Z+ Y2 V0 h! E4 x7 k
解释到这里。我对于雄安的立场,就是不吹不黑。首先,它没有迁都那么重大,也不会去竞争超一流城市;其次,它也不会像各地成为鬼城的新区,我对它充满了信心。目前中国的发展路径,确实遇到了瓶颈,尤其是北京这个城市面临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在这个时间,做点什么突破性的东西总比啥都不做的强,折腾,不见得是坏事,它可能有打破路径依赖的奇效,走出一条新路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讲,千年大计的说法,并不夸张。甚至可以说,百年后回首,雄安也许是堪比改革开放这样的大事件。所以,我个人对雄安有着良好的期待,更多的是祝福,祝愿雄安的步伐既富有活力,也稳健扎实。小而美的雄安,与中国过去任何一个城市都不相同,正是这样的一颗一颗明珠,成就了中国的美丽。
: s+ q0 a5 J: L. f* Y: q- R! D2 a/ B) R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