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6-9-9 20:20 编辑 0 A8 k' x, V5 c% v- X6 J+ d
/ o) |# q% ^3 X, Q4 q* c' |: G
接着再来罗列20世纪影响历史的10大战役。这10大战役就不一定在军事上有多少指导意义,但在政治和历史上影响深远,甚至可以说改变了历史。6 e# J) I! [ w( E, W( y( s
1 b8 n4 m2 x! m8 K1、加里波利战役
2 n7 `& `8 h8 F5 _* ]' s) C8 w这是英联邦军与奥斯曼军的大战,这也是现代土耳其的立国之战,凯末儿在这场战役中成名,土耳其从加里波利的废墟中建立,开始了伊斯兰世界的世俗化,不过这进程近年有被打断的趋势。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这时真正建立的,加里波利使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如今ANZAC Day就是来自加里波利。6 e* B% x" F% H4 k$ G
& C# D# i+ r5 | N
# _! y; F" Q) h5 d) _# e
![]()
: l2 @; _* r7 G5 y" p- |) f' l0 Y
2、日德兰海战; O: g) P; z9 e
英德海军竞赛在根本上改变了大英帝国的战略思维。从全球收缩,全力围堵德国,这成为皇家海军的唯一目标。在战术上,这是成功的,日德兰海战以德国海军失败告终,从此德国舰队成为存在舰队,这种思维一直持续到二战。但在战略上,日不落帝国的崩盘在日德兰胜利的余辉中还不明显,到二战后就毕现无遗了。
( Y4 d* u( C+ V4 K( [ A
+ R; W* s1 B1 h![]()
2 o, c+ j- O% N" H. n' u+ b* z : H5 S: q- A0 U- w+ q1 m# g
: O% p# U5 {9 \% \
3、凡尔登战役; ^2 Y3 U: P$ ]# f, g: v
这是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在战术上毫无亮点,但在历史上,凡尔登绞肉机成为战争之血腥和丑恶的象征。
( m: _6 U& e t+ w* Z3 n$ o$ r5 W. \* A8 ^( r- |. t
![]()
& ~* ?0 o/ G+ \ ! v; o$ B7 x2 C; e: n" s7 B* a
Q. R5 h% K9 H) [4、坦能堡战役
. U, P0 a# v' g8 u6 O+ }一战东线的坦能堡战役是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最著名的杰作,在机动和各个击破中消灭了沙俄主力,还在政治上彻底动摇了沙俄政权的合法性。坦能堡战役最终促成了十月革命,此后开始的苏联是20世纪最重大的社会实验。
* H7 y, l+ l; @3 j7 @$ i
# H: I3 b5 ~' s+ q- [9 a; z w/ n: z; E# c5 Q8 h4 e) U2 n
) P7 ^) ?0 r& c
5、法国战役5 I, j) Z( N4 ~, ?7 @3 ~ k% u
波兰战役拉开二战帷幕,但法国战役宣告了欧洲大陆法国时代的结束。从中世纪以来,法国一直是欧陆最强大的国家。普法战争打瘪了法国,但法国战役才真正戳破了法国的气泡。从此,马奇诺防线成为过时思维的代名词,法国也沦为二流国家,尽管戴高乐做过了不起的努力。
4 t+ E6 g7 Y3 ?0 g: O, e
8 \9 v1 D3 O! u+ C![]()
# z8 t2 u- N# _( g# v& i2 b G
3 J; @5 E: |; p3 Q' N; Z6、不列颠之战& h, e: _9 {8 j; M, a' w- d8 a% u
这是二战英国的生存之战,皇家空军依靠决心、勇气和先进技术(雷达、集中指挥控制)挫败了优势德国空军的进攻,奠定了二战中英国不败的地位,也确认了纳粹德国不可能战胜的结局。不列颠之战也是英国人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这不光是皇家空军飞行员最精彩的时光,也是英国人最精彩的时光。这以后英国再也没有了这样的精彩。这也是二战西线的转折点。
+ f+ G6 I: ?, y: X, v9 t: n- r* |6 @0 u+ x( K8 Z
- U" i( f+ ]" s0 k2 D) I& j x
6 ]5 q& z5 x9 o* ?3 @( g3 K7 H& O
7、珍珠港之战2 F4 ?- C" m: o: U' a
这是日本军事野心的顶峰,也是武运的转折。珍珠港第一颗炸弹落地,就锁定了日本灭亡的命运。很难说如果没有珍珠港,如果没有太平洋战争,亚太战场的进程会怎么样。珍珠港也迫使德国对美国宣战,大大简化了美国介入欧洲战事的进程,本来罗斯福还在扭扭捏捏呢。
8 J/ F2 n% b4 q5 }4 L; H0 c" w' m+ \
![]()
2 G6 m4 _; I: c$ J" G6 F' F& S3 [3 m; ]! W4 E0 W7 F# Q
8、拉特仑之战
- [# x3 n* r7 ^) W2 q# ?8 F与任何时代的任何战役相比,甚至就中东战争而言,拉特仑之战都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战斗,但这是以色列立国之战的决定性战斗。拉特仑之战意图打通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的通道,最后功亏一篑,耶路撒冷也落入阿拉伯联军之手,但以色列在战火的建立,改写了过去近70年的中东历史,还将影响未来至少几十年的中东甚至更大范围的世界历史。
* v5 d0 K6 x9 m* }: `/ q$ y d2 J- s9 c" v4 g
![]()
2 _, k: Q! @2 a4 d' h* w: C/ d! Z6 m4 Y5 S
9、二次战役
1 _: P. B2 [0 ] C9 ]) S志愿军入朝首战告捷,但二次战役才是志愿军的扬名之战,把美军打得掉头就跑,迫使不可一世的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向另外方向进军”。在战术上,志愿军用近战夜战抵消了美军的火力和机动的优势,这是战术战胜技术的典范。二次战役使得美国和世界重新认识新中国,为新中国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和如今的发展。1 ^+ Q; t7 F3 o. V/ ~- z
7 t# Y6 H" @; M
![]()
+ u5 {6 x8 V# s: _5 s6 r- }# d: a0 P/ d* v
10、苏伊士战争
6 T2 o+ t4 Y/ r, z5 g: Z5 E说是战争,但时间短(只有9天)、范围小(西奈半岛加运河区),就当作战役算了。1956年,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英法决定武力干涉,以色列积极配合。战争在军事上是成功的,英法伞兵成功地控制了运河区,以军成功地打进西奈,但在政治上,这宣布了老牌殖民主义时代的结束,和美苏瓜分世界的开始。美过全然不顾美英特殊关系,与苏联在联合国联手逼迫英法以撤军。英国被迫开始苏伊士以东政策,从前殖民地全面收缩。法国在印度支那还赖了一会儿,也赖不下去了。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压力下,欧洲殖民主义开始全线撤退,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相继放弃海外殖民地。不结盟运动开始,世界政治版图为之改变。, u+ Q% f' E- Z& s: S
& E* }7 q/ ~( d8 ]# Q/ Q![]()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