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然 发表于 2016-9-10 14:545 U' P Y# c d6 u" U% y
游击队不就是没事儿埋个地雷,炸个油库,用迫击炮轰一下机场,在水道里放几颗飘雷。 7 K- N, i0 [: [; T( ~# ?4 o2 U ( g' i& A) R& U: \8 D1 L m尤其是炸油库,埋水 ...
9 f! }8 Z# z" o& F
' x* y/ B; @4 r, q8 T3 X; c这是完全背离日军的基本训练和战术的,整个二战除了最后垂死顽抗阶段就没有这样打的。只能是现在人的事后诸葛亮。这样的事后诸葛亮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实行,比如说一战的阵地战,如果派小股步兵加工兵像共军夜间挖壕逼近、拂晓冲锋那样进攻,根本打不成索姆河、马恩河、凡尔登这样的绞肉机,在技术上根本不需要任何突破,完全就是个想法上的问题。但这都不可能,因为和当时主流军事思想根本不符,彻底想不到这个方向。 2 g/ }7 O c# |& W. H . X) R' ^1 u! e发动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晚一点失败,而是为了胜利,包括在有利条件下达成和平。
' r3 J5 x& M7 c C( G晨大,关于一战部分,有点小意见:( e" W, g4 X& \8 D
早在1915年的时候,德国和法国都已经对壕沟战有了想法,纷纷出现了各类的破解方法,“夜间挖壕逼近、拂晓冲锋”更是在很早就已经有实践。但防守方也是在不断演进的,后期的壕沟战对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讲,已经是无解了,相关情况可以从咱们论坛里的很多文章中读到。大纵深,迂回包抄、分割包围这类经典战术需要更此后20年的技术发展才能实现。0 l% c8 ^0 d' x H5 V* t( v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后来人,享受着最新科技的成果,很难想象在技术发展初期的那种迷茫和畏惧。很大程度上讲,对于战争,作为当局者,已经是尽力而为了;综合各类挟制,谁在那个位置上都难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