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56|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西弗吉尼亚州教育委员会诉巴内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7-26 05:11
  • 签到天数: 1017 天

    [LV.10]大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17:5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est Virgi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v. Barnette

    West Virgi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v. Barnette 这个案子本身并不是很重要,它在美国法律史上的名气,来自最高法院法官Robert Jackson那段让人荡气回肠的判决意见。我对Jackson的那段判决意见也很喜欢,顺便就介绍一下这个案子。

    耶和华见证人(Jehovah’s Witnesses)是美国的一个基督教教派。这个教派的一些信仰在美国主流看来很有些古怪,比如禁止输血,禁止教徒过圣诞节,复活节和生日,禁止教徒服兵役,遭到很多敌视,很深的偏见。他们还禁止向任何旗帜包括美国国旗敬礼、效忠宣誓(pledge of allegiance),禁止唱美国国歌。在这一点上,同美国的主流社会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效忠宣誓出现于 1892年,誓词的内容是
    I pledge allegiance to the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o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one Nation under God, indivisible, 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
    一战美国参战后,爱国热情特别高涨,好多州规定公立学校的学生必须对美国国旗敬礼并效忠宣誓。1935年耶和华见证人的领袖J. F. Rutherford发表声明,认为美国国旗是个世俗的符号,对它敬礼并效忠违反了圣经,是对上帝的不忠实。随后不少见证人信徒的孩子拒绝在学校里向国旗敬礼,被学校开除。许多老师也因为是见证人信徒遭到了同样的命运。教会决定起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Walter Gobitas加入耶和华见证人时间并不长,住在Minersville, Pennsylvania,邻居基本上都是天主教徒。他的女儿Lillian学习很好,还被选为班长。但是因为效忠宣誓的争议,丢了班长的位置,上学路上被同学扔石块,最终被学校开除。Gobitas把她转到一所私立学校,但是学费要高很多。1938年2月他将Minersvile的school board告上法庭。案子最后打到最高法院。1940年最高法院以8比1判决要求学生必须向美国国旗敬礼的法律不违宪。判决意见是Frank Frankfurter写的。理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校的职责之一,为达到忠于国家团结一心的目的,学校要求学生对国旗敬礼宣誓是合适的。

    最高法院的这个判决做出不久,潜存的对耶和华见证人的敌视和不宽容马上就爆发出来,在Kennebunkport, Maine,2500个暴徒烧毁了耶和华见证人的教堂。在Litchfield, Illinois,警察关押了60个见证人信徒,理由是为了保护他们。在Rawlins, Wyoming,5个见证人信徒遭到暴打。据ACLU统计,美国全国共有1500多见证人信徒遭到肉体上的攻击。这些暴力反应改变了最高法院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到3年就180度大转弯,改为支持耶和华见证人的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

    这个新的案子来自西弗吉尼亚,那儿的州议会跟随全国的浪潮,也通过了要求学生对国旗敬礼效忠的法律。拒绝敬礼的学生会被开除,家长可以在监狱里被关30天。Barnette一家是耶和华见证人信徒,拒绝违背他们的信仰服从这一法律,就告到法庭。官司最终打到最高法院,令人惊讶的是,最高法院以6比3改变3年前的决定,判决这一法律违反第一宪法修正案。

    最高法院的判决出自法官Robert Jackson之手。他的决定认为拒绝对国旗宣誓同样是表达个人思想的一种言论,同样受第一宪法修正案保护,他们拒绝敬礼的行为并没有妨碍其他人,州政府无权进行强制。后来焚烧美国国旗的行为也是根据相同的原则判决受言论自由保护。Frankfurter此前的意见认为为了建立国民的团结向心力,强制对国旗敬礼的措施可以被允许。而Jackson则举罗马帝国镇压基督徒,西班牙宗教审判,苏联处决流放持异见者的例子,来说明用强制措施来铲除不同意见,来达成国家的unanimous sentiment最终都会遭到失败。(引文的重点是我加的。)

    Struggles to coerce uniformity of sentiment in support of some end thought essential to their time and country have been waged by many good, as well as by evil, men. Nationalism is a relatively recent phenomenon, but, at other times and places, the ends have been racial or territorial security, support of a dynasty or regime, and particular plans for saving souls. As first and moderate methods to attain unity have failed, those bent on its accomplishment must resort to an ever-increasing severity. As governmental pressure toward unity becomes greater, so strife becomes more bitter as to whose unity it shall be. Probably no deeper division of our people could proceed from any provocation than from finding it necessary to choose what doctrine and whose program public educational officials shall compel youth to unite in embracing. Ultimate futility of such attempts to compel coherence is the lesson of every such effort from the Roman drive to stamp out Christianity as a disturber of its pagan unity, the Inquisition, as a means to religious and dynastic unity, the Siberian exiles as a means to Russian unity, down to the fast failing efforts of our present totalitarian enemies. Those who begin coercive elimination of dissent soon find themselves exterminating dissenters. Compulsory unification of opinion achieves only the unanimity of the graveyard.

    Frankfurter的意见认为反对这一法律的人应该通过投票站而不是法院来试图改变政策,Jackson指出这其实就是多数人的暴政。

    The very purpose of a Bill of Rights was to withdraw certain subjects from the vicissitudes of political controversy, to place them beyond the reach of majorities and officials, and to establish them as legal principles to be applied by the courts. One's right to life, liberty, and property, to free speech, a free press, freedom of worship and assembly, and other fundamental rights may not be submitted to vote; they depend on the outcome of no elections.

    意见的结尾一般被认为是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判决意见中最雄辩的一段

    It seems trite but necessary to say that the First Amendment to our Constitution was designed to avoid these ends by avoiding these beginnings. There is no mysticism in the American concept of the State or of the nature or origin of its authority. We set up government by consent of the governed, and the Bill of Rights denies those in power any legal opportunity to coerce that consent. Authority here is to be controlled by public opinion, not public opinion by authority.

    The case is made difficult not because the principles of its decision are obscure, but because the flag involved is our own. Nevertheless, we apply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onstitution with no fear that freedom to be intellectually and spiritually diverse or even contrary will disintegrate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To believe that patriotism will not flourish if patriotic ceremonies are voluntary and spontaneous, instead of a compulsory routine, is to make an unflattering estimate of the appeal of our institutions to free minds. We can have intellectual individualism and the rich cultural diversities that we owe to exceptional minds only at the price of occasional eccentricity and abnormal attitudes. When they are so harmless to others or to the State as those we deal with here, the price is not too great. But freedom to differ is not limited to things that do not matter much. That would be a mere shadow of freedom. The test of its substance is the right to differ as to things that touch the heart of the existing order.

    If there is any fixed star in our constitutional constellation, it is that no official, high or petty, can prescribe what shall be orthodox in politics, nationalism, religion, or other matters of opinion, or force citizens to confess by word or act their faith therein. If there are any circumstances which permit an exception, they do not now occur to us.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26 学识 +5 收起 理由
    鼎革 + 2
    到处停留的叶子 + 6
    MacArthur + 8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逆天废柴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不爱吱声 + 3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6-3 20:52:59 |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最高法院不是终审吗?对于同类的案子能反复受理,那还叫终审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高法院可以推翻自己以前的决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22 04:07
  • 签到天数: 455 天

    [LV.9]渡劫

    板凳
    发表于 2014-6-3 21:01:40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6-3 07:52
    问题是,最高法院不是终审吗?对于同类的案子能反复受理,那还叫终审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高法院可以推 ...


    不是旧案重审,前一个案子来自宾夕法尼亚,新的案子来自西弗吉尼亚,估计换了个问法。是否算“同类”,是否受理,不也是最高法院决定吗?

    新案判决在二战高潮时,真是不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4-6-3 21:18:49 | 只看该作者
    楚天 发表于 2014-6-3 07:01
    不是旧案重审,前一个案子来自宾夕法尼亚,新的案子来自西弗吉尼亚,估计换了个问法。是否算“同类”,是 ...

    同一案子是不会重审的,同类案子应该也不重审,这才是终审的意义。最高法院有权这么做,但这样做本身就动摇的终审的权威性。换句话说,终审并不终审,只要换一个问法,是有可能改判的。另外,最高法院对于同类案件的不同判决,也动摇了判决的法律基础,你到底是依据什么法律改判的?还有别的法律可以改判你的判决吗?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2014-6-3 21:2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4-6-3 08:26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4-6-3 07:52
    问题是,最高法院不是终审吗?对于同类的案子能反复受理,那还叫终审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高法院可以推 ...


    判决结果在实践中出问题了,或者说原判决的基础已经不存在的时候,会对新案子再有个终审判决。这个新判决可能推翻原判决,或者变动原判决覆盖范围。新判决会延续到下一个判决。楼上的案例里,原判决引发了暴政,造成了宗教迫害(虽然那个见证会比较激进,和邪教也差不多了),那么原判决的基础就不存在了,因为那个判决假设这种迫害不会发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4-6-3 21:25:19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4-6-3 07:21
    判决结果在实践中出问题了,或者说原判决的基础已经不存在的时候,会对新案子再有个终审判决。这个新判决 ...

    “实践中出问题”,以什么为准呢?改判的依据是什么呢?是不是老百姓上街闹腾一下,最高法院就要改判呢?那最高法院就不是法院,而是民调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22 04:07
  • 签到天数: 455 天

    [LV.9]渡劫

    7#
    发表于 2014-6-3 21:29:37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6-3 08:18
    同一案子是不会重审的,同类案子应该也不重审,这才是终审的意义。最高法院有权这么做,但这样做本身就动 ...

    前后两次的依据都是宪法,基于对宪法的不同理解。俺觉得最高法院多数时候只处理与宪法有关的问题。最高法院的权威在于别人都服从,但它自己可以不服从以前的自己。当然这种情况极罕见,要是多了就真影响权威性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8#
    发表于 2014-6-3 21:30:57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6-3 08:25
    “实践中出问题”,以什么为准呢?改判的依据是什么呢?是不是老百姓上街闹腾一下,最高法院就要改判呢? ...

    我记得有过解释的。得去查一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4-6-3 21:31:22 | 只看该作者
    楚天 发表于 2014-6-3 07:29
    前后两次的依据都是宪法,基于对宪法的不同理解。俺觉得最高法院多数时候只处理与宪法有关的问题。最高法 ...

    问题也在这里:宪法没变,但对宪法的解读变了。那对宪法的解读还可以再变吗?为什么现在的判决就是终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22 04:07
  • 签到天数: 455 天

    [LV.9]渡劫

    10#
    发表于 2014-6-3 21:4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楚天 于 2014-6-3 08:48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4-6-3 08:31
    问题也在这里:宪法没变,但对宪法的解读变了。那对宪法的解读还可以再变吗?为什么现在的判决就是终审? ...


    你是在区分法律术语里的终审,和实际意义上的终审。据说最高法院只是从成千上万案子里挑少数自己感兴趣的来审。从这个意义上说,“同类”案子被再次选上的可能极低,所以上次的审议往往就成了实际上的“终审”。


    看了一下百度:每年,最高法院的开庭期从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到第二年的六月。在一个开庭期里,最高法院要处理大约5,000宗案件,实际上只占联邦法院处理的案件的大约3%。在大多数情况下,最高法院都是只做一个简短的判决,以“不合要求”或“无关紧要”为由,认为用不着由它复审。每年由最高法院判决的案件约有200到250件案件。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11#
    发表于 2014-6-3 21:4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4-6-3 08:46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4-6-3 08:31
    问题也在这里:宪法没变,但对宪法的解读变了。那对宪法的解读还可以再变吗?为什么现在的判决就是终审? ...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一书开篇有一个对美国最高法院的介绍。那个能回答你的问题。网上有下载。

    另外,终审是指对某个案件是终审。大法官们不是随便什么案子都审的,挑案子审是有讲究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4-6-3 21:5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4-6-3 07:52 编辑
    冰蚁 发表于 2014-6-3 07:43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一书开篇有一个对美国最高法院的介绍。那个能回答你的问题。 ...


    这是狭义终审和广义终审的差别。在原则上,最高法院不受理已经终审的同类案件,就是因为广义终审。前案的判决可以作为法律使用。这与下级法院不一样,下级法院依然要受理,只是按照现有案例判决。最高法院法官挑选同类案件再审,等于自己把自己定下的法律修改了,又判决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13#
    发表于 2014-6-3 21:53:32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6-3 08:51
    这是狭义终审和广义终审的差别。在原则上,最高法院不受理已经终审的同类案件,就是因为广义终审。前案的 ...

    对啊。你这不是绕得挺清楚的么?为什么会有前面的疑问?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4-6-3 21:55:35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4-6-3 07:53
    对啊。你这不是绕得挺清楚的么?为什么会有前面的疑问?

    自己把自己定下的法律修改了,再自己判决,这是违反三权分立的原则的。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15#
    发表于 2014-6-3 21:59:00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6-3 08:51
    这是狭义终审和广义终审的差别。在原则上,最高法院不受理已经终审的同类案件,就是因为广义终审。前案的 ...

    法官也会犯错啊,不可能预见到所有后果。当发现出偏差,就再挑个同类型的案子审,给出新的判决。法律解释就一点点清晰起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16#
    发表于 2014-6-3 22:03:13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6-3 08:55
    自己把自己定下的法律修改了,再自己判决,这是违反三权分立的原则的。 ...

    最高法院啥法律也没定。最高法院管宪法的解释问题。看不出如何就违反三权分立。宪法修正案一直是国会的事情。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00 天

    [LV.Master]无

    17#
    发表于 2014-6-3 22:04:56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4-6-3 08:43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一书开篇有一个对美国最高法院的介绍。那个能回答你的问题。 ...

    所以,这就是说,怎么玩我说了算。

    完完全全赤裸裸的人治!

    而且,这些最高法官可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都是总统提名的,根本是黑箱操作的。管人民个屁事。这些最高法官传出来的是什么声音,脚趾头都能想出来的。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18#
    发表于 2014-6-3 22:1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4-6-3 09:12 编辑
    赫然 发表于 2014-6-3 09:04
    所以,这就是说,怎么玩我说了算。

    完完全全赤裸裸的人治!


    这里面有个互相制衡的问题。最高法院的判决如果背离民意,即使是正确的,也不会被执行。美国历史上发生过。最高法院的权威来自全民的尊重。它是三权分立里最薄弱的一环。

    法律总归要靠人来解释和执行,也是规范人的行为准则。说成人治就过了。难不成以后只能靠计算机审理案件,执行判决了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4-6-3 22:28:00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6-3 21:25
    “实践中出问题”,以什么为准呢?改判的依据是什么呢?是不是老百姓上街闹腾一下,最高法院就要改判呢? ...

    肯定不是简单地老百姓上街一闹就改判,但肯定也不能不顾现实。

    欧美是崇信主义/原则,但绝不拘泥于主义/原则。作为统治手段的法治,如果效果不好,人治又何妨?法律条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政治智慧永远比法律重要。

    政治成熟度极高(可能是最高)的英国没有成文宪法。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00 天

    [LV.Master]无

    20#
    发表于 2014-6-3 22:38:21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4-6-3 09:11
    这里面有个互相制衡的问题。最高法院的判决如果背离民意,即使是正确的,也不会被执行。美国历史上发生过 ...

    民意??美国??

    在西方国家里,美国是最不讲民意的了。要是讲民意,在二三十年代美国会先于德国成为纳粹!要是讲民意,美国会在50年代成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

    但是,美国的成功就是因为不讲民意!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0 08:20 , Processed in 0.05329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