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3-1-5 00:48 |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
n6 L; m# h2 x( s! s
顺序错了。
6 _- ]5 `4 `: t. D1 v' v0 I5 Q5 c, e9 d5 ^: Q
蒙古起家以后,先是击败西夏,然后重创金朝,再然后是西征花剌子模和欧洲。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谈不上治理而全靠抢劫。但是在汉地,得益于耶律楚材,蒙古人收拢了一些汉人有才能者,这是后来忽必烈幕府的滥觞。 S [* U' P; d+ C# I5 o
6 b2 u6 B' [6 m& s) L0 d2 ^
蒙哥登位,自己做大汗,把汉地委托了弟弟忽必烈,于是忽必烈幕府得以大量招收汉人文人人才,并依靠这些人治理汉地。这是后来蒙哥死后忽必烈击败漠北阿里不哥的实力基础,也是忽必烈后来建立元朝的基础。
% C. d# h, m( j0 h* A, S) b
. E% r4 O" S! j. }蒙元在汉地早先是依靠汉人的世侯世军,但是其中的一些人利用自己手中的实力发动了叛乱。这些叛乱虽然被平定,但是忽必烈对这些汉人的信任从此不再,于是他需要找其他方面的势力来平衡汉人势力,这是色目人得以进入忽必烈核心圈子的原因。
; j# \# N% r5 L7 m4 v9 G0 _( y7 p3 s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时间顺序是蒙古人占据了汉地,然后与汉人联合控制汉地,并且依靠汉人理财。但是由于汉人的叛乱行为,使得忽必烈丧失了对汉人的信任,这才引入了色目人理财。: T1 K4 Q7 T8 p5 ^- @6 L
- S: S: }1 W9 p! d
色目人理财的特点,是西域的包税制,但是这个不适用于汉地,因此色目人势力与汉人势力为此反复争夺,导致了太子真金的早逝,以及蒙元朝廷的几次内争。
$ c8 F9 G# V1 \
, J0 F- v) D0 {" t6 {9 m早在太宗窝阔台时期,蒙古人在灭金以后就已经发行了钞法,它是以丝作为抵押物来发行的钞。早先的钞发行量有限,因此不存在通货膨胀。但是随着忽必烈对阿里不哥作战、对宋作战以及蒙古贵族的奢侈生活,使得钞的需求不断上升,于是只好把钞与对应的抵押物丝的比例不断降低,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色目人掌握财权以后,进一步降低钞与丝的比例,以便更多地发行钞来聚敛财富,以满足皇室的需要,从而使得通货膨胀愈加严重。到了元朝晚期,钞法已经彻底败坏,使得民不聊生,加上修黄河过程中官吏的中饱私囊所导致的河工起义,终于酿成了红巾军大起义。4 V& P9 |3 I @# g O
# d/ W) [1 f: g9 b; g
因此,总结下来就是,色目人是蒙元朝廷为了制衡汉人而引入的新势力,他们与汉人一样,都不过是蒙元朝廷为了理财而使用的工具而已。蒙元的失败与他们无关,而是由于蒙元贵族的奢侈生活与蒙元政府的低效粗疏治理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极高的需求与严重不足的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民不聊生和最终的大起义。
7 F5 J+ w6 H* r* S2 k6 ]* U2 Z# D: H& r; T
元朝晚期的钞法是如此的败坏,以至于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抄袭钞法,却全然不懂当初的钞法是以丝作为抵押物来发行的,因此价值有保障,后来的钞法完全没有抵押物,因此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朱元璋的明朝发行的大明宝钞完全没有抵押物而是随需要随意发行,于是迅速败坏。到了宣宗朝,就不得不违背当初朱元璋的禁令,继续用贵金属作为货币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