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9-7-13 03:21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
) O F7 @9 Y) g都两年了,你还是对这个“匈奴秘密”有执念啊。
! `8 a4 u, }/ T) I0 [5 P A# S t8 `- {/ E% }; i7 W R4 N0 a' g; M1 Q
破解这个执念的办法很简单,用科技手段去证实或者证伪你的假设。也就是说,有没有这么一种办法,能够根据历史时期的遗物,找到当时人类食物来源的原产地呢?) U: y% n& ?. z& d, J! ^+ d, Y& y" {$ s
$ r, I& t% P/ e
答案是有的,而且在考古领域是常规操作,就是对遗骨特别是牙齿进行锶元素的测定。首先,不同地区的土壤中锶元素不同同位素含量会有很大的差异,其次,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当地的动植物身上,不同地方的粮食中锶元素同位素含量不同,进而,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在摄入粮食之后,锶元素同位素差异也体现到身体上,特别是牙齿,只受到成年之前食物的影响。) v" B) l5 I. R1 @5 F; E, |, ~
3 l" b# ` P( y- r
如果你的假设成立,那么对中亚地区两汉时期的遗骨牙齿中锶元素同位素含量进行研究,会发现和当地土壤指标有相当大的差异,因为他们摄入的是来自南亚次大陆的粮食。正因为锶元素测定是考古的常规操作,所以一旦有长期且大量的外来食物,就必然会体现在牙齿的锶元素测试结果上,并引起跟进研究。但直到目前,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测试结果或任何讨论,也就是说,中亚居民的食物链是从本地土壤到本地肉类粮食,没有值得深入研究的明显偏离。
& x; |; @0 ]! t2 _7 z
3 {4 M% k, X* q* y) \9 l( [如果想要搭建一个宏大的体系,那么它的基础应该是牢固的。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