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资产阶级

相关日志

分享 新娘学校 —— 垄断资产阶级的时代
gordon 2017-6-10 10:40
http://weibo.com/tv/v/F78EJB7TJ?fid=1034:deed344e4e1461097db08a183563678e ************************************************************************ 它的计划性,是靠 妇女在 家庭中的隐性劳动 来补贴的 必须有一个 奴隶阶层 呵呵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Q4Mjk0NTI4/v.swf
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这么多年我才明白,真正限制我的是 帝王思想
热度 4 gordon 2017-5-29 18:47
这么多年我才明白,真正限制我的是 帝王思想。而这个帝王思想的产生,源自于 中产阶级或者说资产阶级在中国社会无法生存下来。 公民权的资格却不是黎凡特 殖民地臣民有望染指的。 中产阶级或者说 资产阶级,在中国很难生存下来。它整个一套体系就是为了对付 中产阶级的。 ********************************************************************** 中文里偷换了概念,在西方的意义上,中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 它们最早是反对贵族的。 这个词后来不敢提了,就是因为 大革命,无产阶级 接着 反对资产阶级。 (搞 “炸窝了” ) ********************************************************************** 实际上,中国社会普遍承认的所谓 优秀的品德,都是中产阶级的 ********************************************************************** 多做体育运动 雷厉风行,恩威并施 (基层干部) 会点拳术也不错 在中国 做一个 中产阶级是很难的 。 ********************************************************************** 参考阅读: 西方文明的土耳其(转) http://www.aswetalk.net/bbs/blog-663-69049.html 日本帝国的新闻*审查,洗脑以及民族主义(转)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56898 为我的 “粗鄙” 道歉 http://www.aswetalk.net/bbs/blog-663-69039.html 卑鄙的东方民族 想腐蚀 高贵者,就像西班牙 驱逐摩尔人 ********************************************************************** 腐蚀、拉拢、攀附, 典型的东方民族的行为,把这种人都撵走 鄙视,是维持 自身生活方式的一种办法
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张孝祥与福柯
热度 9 鹤梦白云上 2017-5-24 10:10
张孝祥与福柯之间的距离,看起来,我想应该要比“文学与经济学”(上一篇日志的标题)之间的距离还大。在两者之间搭一座桥,既具挑战,也相当有趣。这一切,却都是命数:我为什么昨晚读到张孝祥,今天读到福柯(其实我没有读过福柯,今天只是读到张一兵的一个演讲谈到福柯),然后,唰地一下,在我脑海中建起一座张孝祥到福柯的虹桥,这都是命数。 有关张一兵的这篇报导是《南大“男神”教授张一兵:现在是中国哲学发展最好的时期》,文中张一兵有不少说法值得一看,其中谈到:“ 我们通常接触到的是直观的、被认同的东西,但福柯观测到的很多是无法直观的。比如,看不见的奴役。‘福柯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资产阶级的现代性权力不是可见的杀戮和强迫,而是微观的,如毛细血管般的权力力量。今天,资本对人的奴役来自于看不见的细节支配。’我们讲平等、公正,马克思讲剩余价值的剥削,这一切都是可辨识的。但福柯说的看不见的奴役,是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公正的东西。”张一兵由此感慨,”福柯之存在给人最重要的启示是,看见不可见之物。” 对于可见之物,我们常常都是视而不见,或者说“看了,却没见”,遑论不可见之物。“看见不可见之物”无疑这是个困难的事情,这里所要谈的不是讲教人如何看不可见之物,再怎么发家致富,这个我不懂。这里要唰地插入张孝祥,因为张孝祥曾经对“看见不可见之物”予以非凡的诗化。张孝祥的诗化,造成今日我这里的诗话:以一种超出常轨的方式去读诗,去赏诗。 昨天我读到的张词之一: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一般人读来,恐怕都会对词中“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这几句印象深刻,但是同时,又会有些 不明所以。文采是相当风流,想象是相当奇特。那么其中意义何在?难道其中的意义只是为了显露文采?文章的意义只在想象的瑰奇?乃至文学的价值只在描绘美景?这恐非张孝祥原义,而且如此作想、如此 赏诗总觉未能切中文学本质。感官意义上的赏诗,那还不如看看照片,更不如实地观察,又何必读些文字上的东西呢。因此,文学价值真正在于文字背后的东西。 这篇词的文字背后,就在于福柯所谓“看见不可见之物”。上阙张孝祥谓月姊,借他玉鉴,使其从高驻于金山上的从大江中涌起的白银阙般的金山寺上,透过夜里漫漫海气,看见“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 ”,这两者恰恰是福柯所谓“不可见之物”,故张孝祥敦请月姊借玉鉴一用。下阕“ 眇视万里一毫端 ”就象张一兵引福柯所说的“微观的、毛细血管般的力量”。张一兵是研究马克思哲学的,他所谈的带有其哲学背景,但张孝祥的“万里一毫端”则可以象征更多的“毛细”现象,普遍存在于这个世界和社会当中,不为普通大众所识。那么何人方能识得“不可见之物”以及“毛细现象”?这从张词中也有说法“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 ”,这就是一个屈原型的人格形象:突出的、独立的、高洁的人。然则这种人在现实社会中又当如何,张孝祥又岂能不知,从他个人的境遇,从之前历史人物的遭际,都促使他“回首”一望,望见什么?望见仙界三山,那些群仙笑他了,笑他何必看得太分明,邀请他一起归还,于是“挥手从此去, 翳凤更骖鸾 ”。 人,不管看见看不见,也不管看见什么,毕竟还是要豁达一些好。
1009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计划经济” 和 “托拉斯” 是差别很大的两种事物
gordon 2017-5-17 15:57
垄断资产阶级,向上下游延伸,但是到了末端,例如商业这块儿,不延伸了。因为效率不高。 计划经济是仿这种 形式,但它们两者本质还是不同的。 计划经济诞生了 线性规划,成为 MBA 课程的基础 线性规划 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39 年,当时的苏联数学家、经济学家( 康特罗维奇 )在《生产组 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类似 线性规划 的模型, .. ************************************************************************* 但它们是两种思路 洛克菲勒,他是会计,然后 “成本内化” 而已。 康特罗维奇 ,这种方法是一种数学方法 ************************************************************************* 学经济学与会计学哪个更好?? 当然实践是对的,科学带有数学,带有理性。带有一些冲动和共产主义性质 ************************************************************************* 工业经济分析,PDCA 这种,侧重的是经济活动效果。 会计分析,侧重的是经济效益。 统计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 ************************************************************************* 相对于以凭证为依据的历史成本,公 允价值获取的信息成本较高。会计信息要在成本和准确性之间找到一 种能获得最大效益的平衡,提供绝对可靠的会计信息只是公允价值运 用的行动标杆而绝非其目的。 ************************************************************************* 涉及到信息的事,实际上也没有啥标准,说实话
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国家制定政策的成本,让你承担
热度 3 gordon 2017-4-21 12:05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制定政策, 小兵只能看看而已 。 国家制定政策的成本,让你承担 你应该更关注微观 跑过熊,我还跑不过你 *************************************************** 基本上,某河和某坛的大部分人都不适合在中国社会生存 大部分都是读书人居多,还是死读书的 社会经验,一塌糊涂 *************************************************** 纯粹从制定政策的角度,我是赞成国家政策的 但是这个东西啊,有时候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呵呵 有些东西对公共有利,但对你个人不利 *************************************************** 你都被教育得大公无私,那我还怎么劝你 即大公无私,还愚昧。 首先要不愚昧 *************************************************** 人首先要不愚昧,这个是最重要的 ***************************************************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不是政府的政策制定错了 而是有利于公共的,不有利于你 那你们还 围着公共政策 干嘛,不就是 捞一点嘛 “政治运动的后遗症”,政治对中国社会影响太大 *************************************************** 你认为是公共政策制定错了,“天不生出一个你”,大地无光
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朱可夫回忆诺门坎之战2 —— 斯大林讲笑话
gordon 2016-11-27 13:00
摘自《朱可夫回忆录》 第十四章 莫斯科会战 古德里安将军、霍特将军以及其他人认为,除了希特勒的错误外,他们军队在莫斯科附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俄国的气候寒冷。 当然,天气和自然条件在任何军事行动中都起作用。所有这些虽然都 在同样程度上对作战双方起作用 。但希特勒匪徒身上穿着从居民那里抢来的御寒衣服,脚上穿着简陋的自制稻草套靴。短皮大衣、毡靴、棉背心、防寒衬衣,所有这一切也都是武器!我们国家保证自己的战土穿得很暖和。而德军却没有过冬的准备。 这是由于希特勒统帅部打算轻装走遍俄国, 计划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就结束整个战争 。就是说,问题不在于天气,而在于法西斯上层领导集团 政略和战略上的过失。 另一些将军和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把一切都归罪于道路泥泞。这种说法并不新奇。断送了80万军队的拿破仑也归罪于俄国的天气。 但我亲眼看到,在同样的道路泥泞中,成千成万的莫斯科人, 主要是妇女 进行他们并不习惯的艰苦的工程作业 ,挖防坦克壕、堑壕,设置桩砦, 修筑障碍物,搬运沙袋。泥泞粘住了他们的脚和运土的手推车的轮子,使本来对妇女不适用的铁锹大大加重了 。 我还想对那些企图用天气不好来掩盖在莫斯科附近失败的真正原因的人补充说一句,1941年10月,道路泥泞时期是比较短的。11月最初几天比较冷,下了雪,道路到处畅通无阻。在希特勒军队发赶“总攻”的11月份,在莫斯科方向作战地区内,气温 稳定在零下7°—10°。大家知道,在这样天气条件下,是不会有泥泞的。 不!不是雨和雪在莫斯科附近阻住了法西斯军队,而是受到苏联人民、首都和祖国支持的苏军的不届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英雄主义打败了德军百万以上精锐部队。 至于谈到暂时不进攻莫斯科和将部分兵力调到乌克兰的问题,可以说,如果不进行这次战役,德军“中央”集团 的情况会更糟。因为,在9月被用以填补西南方向上缺口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在12月反攻时,可以在敌人“中央”集团 军群进攻莫斯科时用来向其翼侧和后方实施猛烈的突击。 由于第二阶段进攻莫斯科的完全失败和闪击战计划的破产而发疯的希特勒,为自己找到了“替罪羊”,撤销了陆军总司令布劳希齐元帅、“中央”团 军群司令冯—博克元帅、坦克第2集团 军司令古德里安将军和几十名其他将军的职务。而在一个半到两个月前,希特勒还慷慨地授予这些人以十字勋章。希特勒宣布自己为陆军总司令,看来,他认为这样就可以对军队起到魔术般的作用。 1941年12月11日,希特勒德国政府宣布对美国作战。显然,希特勒想以此达到两个目的。第一、 他想表明,德国虽然遭受了损失,仍然是强大的,不仅能够同苏联、英国作战,而且能够同美国作战 。第二、他想加速推动日本对美作战,以避免美国在欧洲参加对德战争。斯大林得知这一消息后,笑道: “有意思,希特勒德国准备用什么力量同美国作战?它既没有能进行这种战争的远程航空兵,也没有相应的海上兵力。”
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胡适先生与《君王论》
gordon 2016-11-9 07:00
《君王论》和军阀是两条路线的斗争,马基雅威利先生虽然失败了,但是失败的英雄。 荷兰接过 马基雅维利的旗帜,继续前进。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kwMzIxODEy/v.swf ************************************************************************** 陈郢客:温故知新“沈崇案” 1929年,胡适与罗隆基、梁实秋等人讨论中国政治,胡适在《我们走那条路》中提出了“五鬼乱中华”的论点, “我们要打倒五个大仇敌: 第一大敌是贫穷。 第二大敌是疾病。 第三大敌是愚昧。 第四大敌是贪污。 第五大敌是扰乱。 这五大仇敌之中,资本主义不在内,因为我们还没有资格谈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也不在内,因为我们至多有几个小富人,哪有资产阶级?封建势力也不在内,因为封建制度早已在二千年前崩坏了。帝国主义也不在内,因为帝国主义不能侵害那五鬼不入之国。” 此言一出,引得当日尚赞同“好政府主义”的梁漱溟拍案而起,评价为“轻率大胆,真堪惊诧!” “在三数年来的革命潮流中,大家所认为第一大仇敌是国际的资本帝国主义,其次是国内的封建军阀;先生无取于是,而别提出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 大仇敌之说。帝国主义者和军阀,何以不是我们的敌人?……先生所说五大仇敌谁不知得,宁待先生耳提面命?所以不像先生平列举出这五样现象的,盖由认识得其 症结皆在一个地方。疾 病,愚昧,皆与贫穷为缘;贪污则与扰乱有关;贫穷则直接出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扰乱则间接由帝国主义之操纵军阀而来:故帝国主义实为症结所在。这本是今 日三尺童子皆能说的滥调,诚亦未必悉中情理;然先生不加批评反驳,闭着眼只顾说自家的话,如何令人心服?尤其是论贫穷纵不必都归罪到帝国主义,而 救贫之 道,非发达生产不可;帝国主义扼死了我产业开发的途路,不与他为敌,其将奈何? ……先生虽能否认封建的存在,但终不能否认中国今日有军阀这一回事。军阀纵 非封建制度封建势力,然固不能证明他非我们的仇敌;遍查先生大文,对军阀之一物如何发付,竟无下文,真堪诧异!” 胡适在《答梁漱溟先生》中就“军阀”一事回应如下:“至于‘军阀’问题,我原来包括在‘扰乱’之内。军阀是扰乱的产儿,此20年来历史的明训。……先生 说,‘扰乱固皆军阀之所为’,此言颇不合史实。军阀是扰乱的产物,而扰乱大抵皆是长衫朋友所造成。20年来所谓‘革命’,何一非文人所造成?20年中的军 阀斗争,何一非无聊政客所挑拨造成的?近年各地的共产党暴动,又何一非长衫同志所煽动组织的?此三项已可概括一切扰乱的十之七八了。” 和梁漱溟同样注重实践的陶行知先生,言简意赅,写了首打油诗:“明于考古,昧于知今,捉住五个小鬼,放走了一个大妖精。”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专家教授们,并不是从石头缝里突兀钻出来的,亦是一以贯之。这个“一贯道”,倘若追溯起来,就果然“太黄太暴力”了。 1934年,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中提及这位“新青年”同仁:在“《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 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 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 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20年代初,“新青年”同仁们因道路、政见不同而分裂,渐行渐远。本声明20年不欲参与政治的胡适终于卷入了“问题与主义”之争。“我等候了两年 零八个月,中国的舆论界仍然使我大失望。一班‘新’分子天天高谈……马克思社会主义,高谈‘阶级斗争’与‘剩余价值’”,他深为不安,于1922年创办 《努力周报》,宣扬“好政府主义”,谏言北洋政府实现一个“宪政的政府”,一个“公开的政府”和一种“有计划的政治”;还提出一些具体主张,如要求北洋军 阀政府和平地实现南北统一,要求召集旧国会制定宪法之类。倘若不能和平统一,南方各省军阀联省自治也好。“联省自治”,实是当日热门主张,用一个“大明白 人”的话说,南北议和,难;裁军废督,难。“联省自治”的名目一出,这不就凑合着“和平统一”了吗?裁军问题,不也算解决了吗?问题横亘眼前,如此绕过, 真正聪明至极。 胡适的幻想更多,他以为,并非“分赃”的和平的南北和谈一定会实现的。国会宪法,可以稍缓,约定一个倒计时期限,下一步,即可“努力”做来。难怪阅世更深 的罗正纬叹气说,“用意本是极好,但事实上面,很难成功”。“你们主张和会不要分赃,我看和会里面除开分赃以外,没有他事。决不能够依照我们研究学术的情 形,各人拿个真实的见解,平心静气的讨论。因为南北问题,本是分赃主义。……国会问题,恢复很易,开会很难。你们仔细考虑一番,才晓得这个法律的纠纷,比 较总统问题,更难解决。……你们的两个主张,无乃大简,不好怎么说法。” 倘若不赞成一方武力统一另一方,那唯有双方“分赃”,只需常识便可看出如此图景。有人问了,难道我们有办法制约他们“分赃”吗?胡适的答复很有意思,“如 果我们起来用决战的舆论来监督他们,如果我们不准他们鬼鬼祟祟的分赃,如果我们用手枪炸弹罢工罢市的方法来对付他们,他们敢说‘不要分赃更无办法’吗?” 这位改良主义者,显然晓得“手枪炸弹罢工罢市”这些手段更为切实有效。 改良和革命,用他此时自述,不过是“分工不同”。【“还是取革命手段呢?还是取改良手段呢?还是先破坏后建设呢?还是在恶基础上建筑好政府呢?” 我们可以用你们自己的话来做答案:“最好双方分工并进,殊途同归。”可改良的,不妨先从改良下手,一点一滴的改良他。太坏了不能改良的,或是恶势力偏不容 纳这种一点一滴的改良的,那就有取革命手段的必要了。本来破坏与建设都不是绝对的相反,他俩的关系也有点像你们说的鸡蛋与的关系;有时破坏即是建设,有时 建设即是破坏,有时破坏必须在先,有时破坏自然跟着建设而来,有时破坏与建设同时并进,等到鸡蛋壳破裂时,小鸡也已下地了。况且人各有偏长,而事业须合众 长。烧房子有时要人做,收拾颓橼剩瓦也要人做,打图起屋也要人做。我曾说过: 君期我作玛志尼,我祝君为倭斯袜。 国事今成遍体疮,治头治脚俱所急。 我们对于国人的宣誓是: 各行其是,各司其事。】(1922年) *********************************************************************** 注:玛志尼是牛忙里面的。很可能 胡适说的 倭斯袜,指代 法国的巴斯特。 倭斯袜 可能指的是 奥斯特瓦尔德通常是因发明奥斯特瓦尔德过程(专利号1902),用于制造硝酸 这两个突破的组合很快导致更经济和更大规模的生产肥料和炸药 奥斯特瓦尔德 是物理化学之父,很可能追到 北平物理所的 分子光谱的研究。 *********************************************************************** 《詹姆士论实验主义》。这个标题的意思是说,本章所说虽是用他的《实验主义》一部书做根据,却不全是他一个人的学说,乃是他综合皮 耳士、失勒、杜威、 倭斯袜 (Ostwatd)、马赫(Mach)等人的学说,做成一种实验主义的总论。 这个大家也知道啊,詹姆士 的内省心理学,被行为主义干掉了。
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驯服偶然 ——— 资产阶级的统治术(转)
gordon 2016-4-8 12:19
科学技术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使自然对象化;另一方面则使社会对象化。 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打出了民主的旗号,对于他们而言,民主绝对不是什么生活方式,而是一种社会治理的方式。 因而,相对应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便是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法治观念。他们 下大力气使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成果在社会领域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取得了成功。 制度上的创设一方面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正如哈金教授所言:“对人和世界的支配不是更少了,而是控制更强了,原因是一种新的定律粉墨登场了。这便是所谓的偶然被驯服的原因所在。” 所谓对偶然的驯服,是指在自然和社会定律的支配下,偶然或不规则的事件显然已经得到了控制。世界不是越来越成为偶然的,而是大大相反。 以往支配人们思想的决定论遭受了侵蚀,偶然的自主定律则得到了发展。 人性的思想被正常人的模型取而代之。 ******************************************************************************************** 人们不禁要问,这类与人有关的新定律意义何在?这些根据概率论表述的新定律的内涵为“正常”和“偏离正常”的状态。人既然可以根据这两种状态来表示,那么 人性这个说不清楚的概念,便逐渐被“正常人”的概念取而代之 ,大家不再讨论启蒙时代所遗留下的人性的问题了。 这类有关社会和人的定律涉及偶然。偶然虽然在本质上是统计学意义的,却是不容改变的,甚至是自调节的。同这些定律的集中趋势保持一致者就是正常人,而处于两端者(离中趋势)则是病理学意义的人。多数人都试图使自己成为正常人,这反过来又影响到何为正常的问题。在我们关于世界和人的观念中,非决定论的色彩越浓,控制力也就越大。这便是本书的思想核心所在。 ******************************************************************************************** 吃喝拉撒睡,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可人是不能像兽那样活着的,人还有他的社会属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那么,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属性又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呢?在哈金看来,是通过统计数字。 统计使一个崭新的人问世了,其本质是由1000个数字编织而成的 :“……统计研究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它负责这个人的出生、洗礼、接种、中小学教育以及由此而来的成功、他的勤逸、离校,以及随后而来的高等教育和发展;而且在他长大成人之后,还负责他的体格以及从戎的能力。统计学伴随他以后的人生道路,它记录了这个人所选择的职业,在什么地方成家以及治家等;如果他从年轻时便为老年储存了丰富的资源;他何时、在多大年龄结婚以及他娶了什么人为妻——不论事情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向不好一边滑落,统计学都将照料着他。如果他经历过沉船、遭受过物质的、道德的或精神的毁灭,统计学也照样记录。 统计学只有当这个人死去之后才离开他 ——在他死后还要确认他去世的准确年龄并记录下他的死因。”这便是“卷宗社会”(dossier society)的基础。 在这样的社会里,利用人们日常生活所留下的各种数据,便可以掌握人的生活方式、习惯、下落、社会关系等等。因而,每个国家也都以其自己的方式在统计学上表现出来。这类关于人的系统数据采集不仅影响到对一个社会的构想方式,也极其深远地改变了我们的选择,从择业行为到思维方式。 ******************************************************************************************** 几千年来的决定论思想何以遭受侵蚀?在哈金看来,是由于19世纪末雪崩般的统计数字。人的多种行为,尤其是异常行为,如自杀、犯罪、游民、癫狂、卖淫、疾病之类,被列入官方的统计研究的范畴。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现象年复一年似乎具有惊人的规律。有关社会的统计定律便是从这种关于人的异常行为的研究中发现的。其目的又是什么呢?根据平均值和离中趋势的数据所形成的正常人的思想,开始实施若干社会工程,以便“改造不合需求的社会阶层”。 正如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于一百年前所说,概率定律的首要目的便是“在最具野性的混乱之中 以宁静和完全平淡的方式实施帝王式的统治 。” 由此可见,决定论遭受侵蚀并不是无序和无知的肇始,而是恰恰相反。 ******************************************************************************************** 然而,“偶然”真被“驯服”了吗?果真如此,自由意志又当何如?这个问题哈金的回答非常巧妙。 所谓“驯服”是统计学意义下的,作为个体,正如他所引用的马拉美的诗:“孤注一掷绝不会破坏偶然性”。不论当骰子是在永恒的环境下掷出的——这可以使我们静观宇宙的星群,或者是在完全个人偏好的环境下掷出的——这可以将我们个人的命运封紧,“偶然均涌入我们感官的每一条通道。” 注:贝多芬的 “扼住命运的喉咙” ******************************************************************************************** 何为人性? 人性就是 1000 个数字 。(就是现在的 “大数据”,就是你 社交网络中的数据。google 的分布式计算)
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威斯特法利亚合约
热度 1 gordon 2016-2-1 18:05
威斯特法利亚合约另一意义在于确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间大小平等,信仰自由的原则,开始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 由 于战争的满目疮痍,近代国际法体系也应运而生。目睹这场战争中各国军队和流民的暴行,荷兰人格劳修斯编撰了第一步独立体系的国际法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1625年),是为国际法思想的开山鼻祖。反映出当时资产阶级对于和平局面下安心生产和贸易的愿望。格劳修斯认为战争是贵族们的事,这些贵族为达到一己 私利而发动的战争,和普通平民的利益相悖。而通过建立国家法律和谈判,则是最理性最能把破坏降低到极点的做法。 国际法和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兴起的主权国家理论相辅相成,都是迎合民族国家已经形成这一事实所提出的理论产物。而国际法一直到现在还有着它需要完善的方面。 ********************************************************************************* 因为中国教育的原因,我知道这个是从列宁哪儿学的 一战时候,列宁是反战的。 贵族为达到一己 私利而发动的战争,和普通平民的利益相悖 没想到,这是国际法 注: 后来讲的东西和列宁讲的东西不太一样。 我的知识好沉旧啊 穷人不打资产阶级战争,穷人打仗是针对资产阶级。为自己解放嘛 国家、民族 这种战争,穷人是不打的
49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是华国锋拍板决定恢复了高考(ZT)
热度 15 席琳 2015-2-15 23:12
2015-2-15 席按: 自己的印象中,一直是华国锋决定了恢复高考,当年某省高考题,就是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和献给英明领袖华主席之类。在自己的博客中,也一直是这么写的。可后来,这项殊荣,不知怎么就成了邓小平的英明决定。网上最近的几篇文章,对此进行了反思。 读史 微信号: 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 商务合作QQ:451851892 微信:qjn1999(钱江南) 文革前的高考也有政审条件 在很多人看来,对参加高考的学子有条件限制源于文化大革命,其实是错误的。新中国建立以后,高考政审是以立法的形式.对于公民考试权利做出的制度性规定,在 当时称之为“不宜录取”。也就是对一些考生要通过政审,政审不合格不能进入大学或者很难进入大学。比如父母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地富反坏右的,亲戚中有杀关 管的,或者有海外关系港台关系一般通不过政审,即使能读大学也不能读保密专业(军事院校、军工院和校涉及军工的专业都属于保密专业)。 文革推迟高考始于刘少奇 1966 年6月的一天,北京四中初二学生刘源把一封反对教育考试制度的文章搁在了时任国家主席,中央一线领导人刘少奇的案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改 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并决定将一九六六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通知。中央认为:鉴于目前大专学校和高中的文化大革命正在兴起,要把这一运动 搞深搞透,没有一定的时间是不行的。有不少大专学校和中学,资产阶级的统治还根深蒂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在大专学校和高中,把文化革命运动搞深搞透,将对今后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解放以来虽然不断地有所改进,但是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考试制度 的框框,不利于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不利于更多地吸收工农兵革命青年进入高等学校。这种考试制度,必须彻底改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考虑 到上述情况,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一方面,使高等学校和高中有足够的时间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另方面使实行新的招生办法有充 分的时间作好一切准备。 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刘源的信和北京女一中高三四班的学生要求 废除高考制度的文章。同时发表社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提出‘现行的升学制度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旧科举制度的延续,是一种很落后的、很反动的教育制度。现行的升学制度是和毛主席给我们制定的教育方针相违抗”。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考虑到上述情况,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一方面,使高等学校和高中有足够的时间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另方面使实行新的招生办法有充分的时间作好一切准备。 正因为此,全国高等院校1966-1970年5年没有招收新生。 从时间上看,推迟高考正是刘少奇和邓小平主政文革和通过工作组控制高校的时期,对推迟高考负有领导责任,这也是邓小平虽然后来支持恢复高考,却对当年推迟高考没有垢病的原因。 文革中高考没有文化考试是误读 1970年5月27日,北大、清华两所大学提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具体意见(修改稿)》。在集中了各大学意见的基础上,政府也形成了恢复办大学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恢复开办的大专院校,学制要缩短,要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学生。北大于当年6月4日开始在北京地区试行招生, 6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试行。这批学生后来称之为工农兵大学生,学制为2~3年。 1973年4月3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科教组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七三年招生工作的意见。中央决定恢复在招生当中的文化考试,注意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确保新生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由于邓小平是1973年3月10日由毛泽东决定重新出来工作,这个功劳一直戴在邓小平头上,其实邓小平是3月10日向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泽东当天批准同意。此后中共中央正式作出一个决定,发至全国各基层党组织,将邓小平复出一事通报全党及党外群众。邓小平真正出来工作是4月12 日,这次恢复高考文化考试与邓小平没半点关系。主政者是周恩来。1973年6月份的高考时,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张铁生因生产忙没有时间复习文化知识,考试时语文38分,数学61分,物理化学得6分,心存不满在试卷上写下了一段话,提出“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然很浅,但我印象也很浅,有两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张铁生是27号接到高考通知,30号进考场)。此事被后人称之为“白卷先生”,张铁生也因此名噪一时并在文革 后身陷囹圄。显然,笼统地讲文革中只有选拔推荐没有文化考试是不准确的。文革后恢复高考是中央政治局集体讨论决定。 邓小平故居纪念馆有一个1977年全国高考决策过程的专题展览,除了历史图片外,文字说明基本以《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 改变一代知识青年命运》为依据。 邓小平拍板恢复高考不仅见于许多人的回忆文章里,而且主流媒体也是这种观点。其实细化分析,邓小平只是分管科技教育工作的党的副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恢复高考既不是他提出来的,也无权拍板确定如此大的国家政策方针。恢复高考的决策是中央集体研究决定的。 邓 小平恢复职务是1977年7月16日—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会议通过了《关于追认华国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决议》;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十届三中全会通过邓小平恢复职务的决定是7月21日,并于当天在会议上讲话。邓小平复出首次露面是9天后的7月30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决赛现场。 “邓小平复出三天就恢复高考”见于许多文章中,这不是事实。恢复高考是1977年10月5日由华国锋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原则批准了教育部长刘西尧报送 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意见》。文件经过教育部修改后,于10月12日由国务院正式批转下发。文件规定,从1977年起,高等学校 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恢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何来邓小平拍板决策! 提出恢复高考的是查全性教授或温元凯教授 邓小平重新复出后,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他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是1977年8月4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33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 会议中的第三天,作会高校15位代表之一的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提出建议:“入学招生名额不要下放到基层,改成由省、市、自治区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并要严防泄露试题。要真正做到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和自愿选择专业。应届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没有上过高中但实际达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报考。” 他的发言受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王大珩、数学家吴文俊等著名科学家都的赞同。据说邓小平因此问在座的教育部负责人刘西尧:“还来不来得及?”刘西尧说,还来得及。邓小平说:“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这句话水分很大,许多文章对此提出质疑。因为邓小平当时没有资格敢说“今年就恢复高考”,事实是后来经过多次讨论才最终形成) 中国科技大学年轻助教温元凯的回忆则是另一种情况。据他的回忆文章中所述是他利用插话的机会说高考制度要改革,提出“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没想到邓小平听完我发言后当场讲,温元凯, 至少采纳你3/4。我们大家都一愣,什么叫3/4?邓小平说,第二句‘领导批准’可以拿掉,考大学是每个人的权利,不需要领导批准。我当时胆很小,不敢讲不要领导批准,听他这么一说,我们大家更高兴了。” “我记得邓小平说今年就改,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说,工农兵招生方案已经发下去了。邓小平当场就说,发下去了可以收回来,推迟几个月。今年就恢复高考,不 能再耽误一代人。邓小平做了决定以后,我们所有的代表,包括人民大会堂端水的女孩子都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了整整5分钟。”(这种回忆属于艺术加工,人民 大会堂端水的女孩子敢于在中央会议上鼓掌,也太没规矩了) 事实上此次会议之前的8月1日,邓小平在同方毅(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刘西尧(教育部长)的谈话中提出:“同意今年的招生基本上还按原来的办法。一年准备,从明年开始两条腿走路,一半直接招生,一半从别的路子来,特别是理工科。开学时间统一到秋季好。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学校可以搞多种形式,总的目标是尽快地培养一批人出来。今年先过渡一下。”显然,在科学和 教育工作座谈会之前,邓小平并无意在77年恢复高考。即使对78年的高考也是一半直接招生,一半从别的路子来。 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招生工作会议。会议仍然坚持 “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人民日报》记者穆扬将讨论的内容写成内参稿,由人民日报社以《情况汇编·特刊》的形式上报中央。显然,教育部正式的招生会议并没有采纳座谈会的意见,也不存在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 邓小平当时不具备拍板决策恢复高考的权力 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中央政治局常委包括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其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康生、董必武去世, 王洪文、张春桥身陷囹圄。李德生辞职(1975年1月十届二中全会),75年又增补了邓小平入常。到1977年时,上届政治局常委只剩下叶剑英和增补的邓 小平。 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 念、汪东兴五人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当时的分工是华国锋负责全面工作,叶剑英负责军队,邓小平负责科技和教育,李先念负责经济,汪东兴负责宣传工 作。由于常委人数少了,一些工作由政治局委员分工负责。(邓小平成为核心从而实现的“一言堂”是在胡耀邦时期,是华国锋和叶剑英相继离开后才形成的) 恢复高考是分管工作的邓小平多次汇报请示后由中央研究决定的。 1977 年8月18日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闭幕后,邓小平将教育部《关于推迟招生和新生开学时间的请示报告》报送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并附言: “这是经过考虑,为了保证重点大学质量而商定的,拟同意。” 18日当天,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圈阅同意该请示报告。 9月6日,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招生问题很复杂。据调查,现在北京最好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只有过去初中一年级的水平(特别是数学),所以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须在社会上招考,才能保证质量。如何才能避免大的波动,办法正在研究,方案拟定后,拟先送请批准。” 邓小平写这封信的起因,是9月5日收到教育部长刘西尧的一份书面报告,其中提到,招生涉及城乡知识青年和高中应届毕业生3000万人,招生办法又涉及一些 方针政策问题,需要考虑周到,以防对当前工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和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引起波动。 10月3日,邓小平将刘西尧报送的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请示报告》和教育部代拟的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的批示稿等文件批送华国锋:“此事较急,请审阅后,批印政治局会议讨论批准。建议近几日内开一次政治局会议,连同《红旗》杂志关于教 育的评论员文章(前已送阅)一并讨论”。华国锋很快批示汪东兴将上述文件印送中央政治局各委员。 10月5日,中央政治局开会原则性通过了教育部《意见》,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当天与叶剑英、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一起接见了出席全国招生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 10 月7日,邓小平在教育部修改后(两处修改:一、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留的研究生年龄,从28岁改为30岁。二、考虑到国家正式职工被录取为研究生后,原来的福利劳保待遇不致降低,“将工资关系转入培养单位”一句改为“学习期间由原单位发给原工资”。)的意见上批示:“我看可以。华主席、剑英、先念、东兴、方毅同志指示。退教育部办” 。当天,华国锋等圈阅同意。10月12日,国务院转发了《意见》。至此,高考制度正式恢复。 从上面的论述看,恢复高考并非是邓小平拍板决策。而是经过了几次讨论修改,经中央多次研究才决定下来。那儿看得出是邓小平拍板决策的? 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模糊了中央领导集体的作用,是贪天之功。就当时而言,邓小平只是分管科技和教育的党的负责人,负责科技和教育工作是职务行为。作为刚刚恢复职务的邓小平,只是党的领导层,却不是党中央的实际领导核心,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在中央,而最终决策权在华国锋。 华国锋在1977年被称作是“英明领袖”,党的主席、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三权于一身,威望正如日中天。连1977年4月10日尚未复出的邓小平给华国锋写信,信起首为“华主席叶副主席并党中央”,其中表示:“我完全拥护华主席最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完全拥护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方针和对当前各种问题的工 作部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最后一段话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团结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根本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这种情况下,像恢复高考这种历史性的转变,没有华国锋和叶剑英的同意,邓小平根本办不成。 邓小平确实在恢复高考的问题上起了一些作用,虽然他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的参加人员是有选择的,但提出和形成了恢复高考的意见,该会议为最终恢复高考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就像1966年刘源递信要求取消高考,1977年刘源又向邓小平写信要求允许自己参加高考一样。邓小平1966年参预刘少奇决策取消高考,1977年又积极推动华国锋恢复高考。历史总是这样开一些人的玩笑。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9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ZT拜年
热度 8 游泳 2013-2-8 18:53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拜年这东西,它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我们无产阶级也可以拜,也能拜,也要拜,拜早了拜晚了都没有关系,无非就是哈哈笑,拱拱手,垂垂腰,说些好听的吉利话,至于红包那东西,腐朽得很,心意到了就好!毛选第四卷134页
个人分类: 八卦|63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我系劳动人民,不搞嘿些资产阶级咯东西(南昌话哟,能看得懂滴) ...
热度 44 农民家的狗 2013-1-11 11:52
我系劳动人民,不搞嘿些资产阶级咯东西(南昌话哟,能看得懂滴) ...
今天早晨送了小胖墩上学,我就觉得自行车后边老是哗哗地响,一看,哎玛,后轮挡泥板掉下来了。找到天天在单位边摆修车摊的熟人魏师傅,请他帮忙整整。 我:师傅,跟我捂呀咯砸车子,后头陀上咯挡泥板落下来了 魏:好沃,加根弹簧,几年都不会落北 我:加两根吧,咯就平衡,省得挡泥板歪咯。 (加两根自行车座垫弹簧的挡泥板) 我:再跟我拿前挡泥板也捂呀,走咯时间落下来,银都会飞出去 魏:前头粗了,拉不过去,我较呀两根看。。。。。。。不行嗳,两根长了。。。再想想办法。。。 (固定了的前挡泥板) 我:固定挡泥板咯咯根筋嗳,老会脱出来,嫩固定得正波,有咯时间一边走、一边不停咯装,前头的更加易脱 魏:后头的捂不正,前头的较野看 (固定后挡泥板的U形钢筋) 魏:咯个捂得正,就系难看嗳 我:不要紧咯,我系劳动人民,不搞嘿些资产阶级咯东西,扎实就行! (前面容易脱的U形钢筋换成了固定的) 我:咯砸撑脚有些短,捂得长波,壳直了也行波 魏:咯系铝咯,壳不得,会断。。。。。。等我想野。。。。。。。我加个东西较野看 (加了料的撑脚) 我:再梗我固定野咯个篮子,前刹松了,要紧野 魏:好沃 最后,魏师傅收了我5元钱,差不多一美刀吧。看这就是我们勤劳智慧的、可爱的劳动人民!
1167 次阅读|25 个评论
分享 小资产阶级的伪善
热度 62 胖卡门 2012-6-25 18:33
小资产阶级的伪善
昨天一群人买了100斤肉300斤面外加一些韭菜、调料,跑去某乡收容农村五保户的敬老院,打扫卫生、给老人洗头剪脚趾甲、包饺子。 纯粹是小资满足自己廉价感动的虚伪爱心。
1639 次阅读|5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23 23:17 , Processed in 0.04259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