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心理学

相关日志

分享 我们的童年为什么这么长?
热度 3 gordon 2014-8-26 19:52
如果大脑是由进化设计的电脑,我们还想知道,婴幼儿那异乎寻常的学习能力是怎么进化而来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神经机制?最近的一些生物学观点,和在心理学实验中观察到现象非常吻合。 从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最显着的特征之一就是我们超长的发育期。人类的童年比任何动物都长很多。为什么婴儿在这么长的时间内都无法自立,需要成年人耗费那么多精力来抚养? 纵 观动物界,智力越高,适应性越强的动物,幼仔的发育期就越长。“早熟”动物,如鸡类,为了适应环境生存需要,往往进化出高度特化的本能,因此幼体成熟很 快。而“晚成”动物(指后代需要父母哺育照顾一段时间的动物)则需要向父母学习生存技巧。比如,乌鸦可利用一种新东西(比如一截电线),想办法把它做成一 种工具,但小乌鸦依赖父母的时间远长于鸡类。 学习策略能赋予动物很大的生存优势,但在没学会各种生存技能之前往往不能自保。为了化解这个矛 盾,进化为成年和幼年动物分配了不同的任务:在父母的保护下,幼仔只须学习如何生存,熟悉周围环境,无须做其它事。成年后,动物就可以用它们学到的知识, 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哺育下一代。从本质上说,婴儿就是为了学习而生的。 这种学习能力的大脑机制,也在神经科学家的努力下逐渐浮出水面。相对 于成年人,婴儿大脑的可塑性更强,神经元间的连接更多,而且没有哪个神经连接的使用频率特别高。但随着年龄增大,没用过的连接会逐渐消失,有用的则会不断 增强。婴儿脑中还有很多高浓度的化学物质,能轻易改变神经元间的连接。 前额叶皮层是人类特有的脑区,发育时间极长。在成年人中,这一区域负责集中注意力、制定计划、控制行为等高级功能,这些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童年时期长期学习的效果。到25岁左右,这一脑区可能才基本发育成熟。 婴 幼儿的前额叶没有发育成熟,缺乏控制力看似一大缺陷,但对学习大有裨益 。前额叶会抑制不恰当的思维和行为,没有了这层束缚,婴幼儿就能自由探索周围事物。 不过,一个人不能兼具孩子般的创造性探索和灵活学习的能力,以及成人才具有的高效计划力和执行力,因为高效行动需要大脑具有快速的自动处理能力和高度简洁 的神经回路,学习则要求大脑具有可塑性,从本质上说,这两种大脑特征是相互对立的。 过去十年,科学家对童年和人类本质已有了新的认识。婴幼 儿绝不仅仅是未发育完全的人,漫长的童年期是进化的一个“精心安排”,方便儿童去改变和创造、学习和探索,这些人类特有的能力以最纯粹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 生命早期。我们都曾是不能自立的婴儿,这一点非但没有阻碍人类的进步,反而是我们能够进步的原因。童年,以及对儿童的呵护,这是人性的基点。
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挫折与幸福2 —— 冒险故事的心理学基础
热度 1 gordon 2014-8-23 20:12
电影《星球大战》的神话渊源 1949年,一个叫约瑟夫·坎贝尔的学者写了一本叫作《千面英雄》的书,透露了一个关于我们人类的巨大秘密:人类所有的文化现象背后都深藏着神秘的 神话内核,而世上的宗教和神话都有共同的叙事模式,普天之下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英雄的冒险”:一开始的时候,英雄(这时也许还 是个凡夫俗子)在家里(日常世界中)发呆,然后使命就开始来召唤他了,于是出发上路,进入神秘迷人凶险可怕的异常世界,结识朋友,遭遇敌人,经受考验,获 得知识,奥秘和超能力,最后功德圆满,载誉归来。 如果你觉得这故事听上去好像不是很有趣的话,恭喜你,看来你是注定了要和某种伟大的使命失之交臂了。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真正能够运用之妙,存乎 一心的又能有几个呢?多年以后,一个电影学院的学生读到了《千面英雄》,如遭雷击,如获天启。他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搞出了个《星球大战》,把自己也炼成 了人类文化的英雄。 不用说,这位因阅读《千面英雄》而洞悉世界密码的英雄就是乔治·卢卡斯。在他发家以后,不忘师恩,把坎贝尔常常挂在嘴 边,称他为“我的尤达”,两人成了忘年的好朋友。 《星球大战》就是一个英雄冒险的神话,一个关于命运,使命,成长,诱惑,考验的神话。它很神奇,神奇到“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星系”,但它也是 最平常的,平常得好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难道我们不都是像是行天者卢克那样,曾经离家远行,学习成长,得贵人相助,遭小人暗算,历经各种磨难,也或多 或少有过不同程度的成功?人生的普遍遭遇加神话的深度,神奇和久远,这就是《星球大战》的魅力所在。 ××××××××××××××××××××××××××××××××××××××××××××××××××××××××××××××××××× 怕投入,多有这样的逻辑:投入,意味着“我”投注了心力,若投入无结果,则“我”就等于被否定了,严重时,这会引起自我的瓦解。所以,为了保持“我”的存在感,而控制“我”的投入。我们都惧怕走在荒漠上,风一过,什么踪迹都留不下。 投入最大的价值,不是外在的得失,而是,在投入中,在你与其他存在的深刻碰触中,你锤炼了自己的心。自我未得以完善时,每一条伤痕都是痛;但自我得以完善时,这一切都是馈赠。 投入的人幸福感更强烈,缺乏安全感的人设防,不投入,这样少有挫败感但也折损幸福感。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注:有些人心理疲劳的原因,可能是以往碰到的挫折不是他自己想要的,可能是父母硬塞给他的。 那本书的名字就很霸气 《神话的力量——在诸神与英雄的世界中发现自我》 英雄冒险,并不是英勇的行为,而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我们要坚定的禁毒—— 心理学分析
热度 2 gordon 2014-7-3 04:27
在反对禁毒的声浪中,有两个观点最为核心与引人注目,第一个观点是人有选择的自由,所以吸毒是个人选择不应该干涉,第二个观点是禁毒推高了毒品价格让吸毒者被迫卖淫抢劫才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并且禁毒没有降低吸毒人数,当然,还有一个衍生是,你们要禁毒的就是偏执分裂,就是人格发展水平太Low。 下面我会分别讨论这三个观点背后的谬误。 【四】 关于选择的自由,这个话题要回到弗洛伊德时代。 弗洛伊德一生有许多伟大的贡献,也有许多饱受争议的观点,而其中最为颠覆性的,并非俄狄浦斯情结、并非精神分析技术,而是潜意识理论。在弗洛伊德之前,从整体上看,人类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拥有所谓“自由意志”的物种,我的所有决定,都是我此刻可以很清晰明了地做出的,如果我想理性决定,我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弗洛伊德把人类的这层自恋打了个粉碎,潜意识理论告诉我们, 我们的思维像个冰山,冰山的漂浮走向和水面上(意识)的部分关系不大,更多是水下的部分(潜意识)被洋流拽来拽去导致的。比如我现在特别想和我的一位变态的导师在一个我并不喜欢的领域里一争高下,表面看是我自己决定的,是我“想要”争这口气,但这也很有可能是我童年和父亲的关系没处理好,在面对导师时当年压着的那口气上来了于是重演了一遍 ,而这一切我并未察觉。 注:柿子专门找软的捏,揍不过我爸爸,我还揍不过老师,呵呵 弗洛伊德的理论招来了巨大的争议,特别是这种“潜意识决定论”让弗洛伊德时代的精神分析蒙上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以致于即便到了现代,当人们谈起精神分析时,还会经常批评说“精神分析的哲学观是悲观的”。 在弗洛伊德之后,无论是安娜、克莱因、温尼科特、费尔贝恩、雅格布森还是科胡特等等等等精神分析的后继者,修正的大都是“潜意识从哪里来”——从弗洛伊德的性驱力、生死本能到客体关系学派的关系驱力、父母内化等等——而很少涉及人是否被潜意识推着走、是否可以有自由选择的意志这一的层面。 而到了马斯洛的乐观主义时代,情况开始改变,随着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心理学开始发展,人的自由意志、人的选择的权利又重新回到了被部分认可的位置,但即便是人本主义大师、存在主义大师们,在描述自由意志时,仍然是修正而并非否认着弗洛伊德的观点,仍然认为人“大部分”时候“总体来说”被潜意识的大潮所驱动,但即便如此,人类仍然有着某种原始生命力(罗洛梅)与自我实现的本能般的需求(马斯洛), 人类仍然拥有非常宝贵的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性中最为闪光的部分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的观察更给出了非常一手而确凿的证据。 而宝贵的东西往往是稀少的 ,如果把全人类的全部生命行为当成分母来统计的话,这种自我选择所占的比例是极低的,远远低于未进行过较为深入的自我探索的普通人的认知与自信。 因此,在铺垫了这么多后,回到我们的论题上来,人类有选择的自由吗?答案是, 人拥有选择的自由,但整体看是珍贵而有限的。 面对这一有限性,我们就会提出一个新的命题是:人需要(在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的前提下)有重新选择的自由。因为 在我们选择的时候,受制于自身的局限、创伤的记忆、潜意识的推动等等,在大部分状况下,我们做出的决定并非意志的决定,而是情结、阴影的产物,而当我们的情结消除后,我们可能需要重新选择。这个重新选择会带来额外的成本,这是之前选择的代价 ,比如我高中选择退学这是我的自由,十年后我想重新高考那么我要额外付出很多,但这一成本不妨碍我仍有这项权利,再极端一点说,我现在没考公务员然后80岁了想当国家主席了,那我仍然有“选择去想办法去当公务员”的这项“人的”权利,只不过所需成本太高(比如我需要说服全国人大大部分委员同意改公务员法中的年龄限制或者找某大大给我办特批)自身能力资源太低而负担不起,但并非我“‘想去’当公务员并可以去努力实践”的权利被剥夺了。 而除了涉及犯罪外(因犯罪而剥夺自由是因为侵犯了他人的自由与权利,这点相对而言更被广泛接受所以就不展开了),世间只有两件只和自己有关的事,会剥夺自己“重新选择的自由”,一件是自杀,一件是吸毒。 有一次我的来访者问我如果一个人决定自杀了,这是他的自由,为什么要拦着呢?我说从理论上说,自杀剥夺了他重新选择的自由,从实践上说,你不妨猜一下,危机干预中心救下来的自杀者,最终(解决了大部分心理问题后)后悔的比例是多少。我的来访者猜了个不小的数字,然后我告诉ta,真实答案是100%(数据来源:@凯文安全感), 这意味着所有自杀成功的人,他们后悔的权利几乎都被永远剥夺了,他们开始新的人生的权利在其自身情结的驱动下完全被粉碎了 (绝情谷下没有个湖面杨过就再也见不到小龙女了)——所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阻止自杀,都成了一项必然的选择,哪怕从表面上看这让被救者失去了一点点当下的选择的自由——声明,诸如一些英雄烈士在极端情况下的舍生取义、为自己的生命结束已赋予了充足而积极的意义的极端个例另议。 而吸毒,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杀。 “我”之所以是我——虽然身体也有着某些记忆——但最核心的还是我的大脑。如果在方舟子的大脑里装一个特殊芯片让他认为自己是郭敬明并且写入郭敬明的所有知识、情感、认知、记忆、模式、图式等等等等,那么方舟子“这个人”就消失了,只留下他的躯体继续以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与韩寒互动。所以方舟子之所以是方舟子、郭敬明之所以是郭敬明,其“这个人”的核心就是他的大脑,而毒品最为恐怖的,也在于它会彻底改造人类的大脑! 在毒品的侵蚀下,大脑内的杏仁核放电完全异常,五羟色胺、多巴胺、内啡肽分泌完全紊乱,认知、情感甚至生理感知觉都逐步被扭曲,一个吸毒者的“我”会在毒品的作用下逐渐崩塌瓦解,到“最后”就留下一个“用所有能动用的资源——无论是卖淫抢劫欺诈亲人以毒养毒——换取毒资”的肉制人形机器。 如果说自杀是先杀死自己的肉体然后在那一瞬间让自己的心灵无以为继的话,那么吸毒就是让自己的心灵先死掉,同时伴有肉体的衰弱腐烂以致死亡。 吸毒者,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意志选择对已经成瘾的毒品说No的 ,因为“意志”的存在基础部分已经被占领了。 写到这里,虽然还有若干会被极端严谨者质疑的细节,不过总体来说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第一, 人确实有选择的自由,但远比一般人想象的少得多,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在自由选择而是被潜意识驱动;第二,因为这种状况的存在,人需要有重新选择的自由 ;第三,吸毒与自杀一样,剥夺了人重新选择的自由。 因此,不能以“选择的自由”为由来支持吸毒。 【五】 关于禁毒推高毒品价格导致社会问题并且没有降低吸毒人数,这个话题相对简单许多。 首先,禁毒包括一系列措施,不光是打击制造贩卖、缴获毒品,还有教育宣传以及针对已吸毒人员的治疗与干预,帮助他们戒除毒品、重归社会等等措施,把禁毒理解为简单的收缴打击是不恰当的。 其次,禁毒最广泛的保护对象仍然是尚未吸毒的人,我相信再怎么鼓吹吸毒自由的人,也不会希望甚至鼓励自己刚上初中的女儿去和邻家的重度吸毒的怪蜀黍做朋友的,哪怕这个怪蜀黍是个和蔼的胖子。鉴于上面所说的,在吸毒问题面前,人那本来就少的可怜的选择的自由已经更少的不值一提了,所以 禁毒最核心的目标仍然是尽可能减少第一次吸毒的人,尽可能减少那些缺少支持、迷茫空虚、脆弱受伤、人生低谷的人接触毒品、开始第一次吸毒的概率 ——讽刺的是, 这群毒品易感人群在毒品面前更是被情结或创伤推着走、更是没有在以自由意志选择的 ——而这和什么推高毒品价格导致社会问题没有半毛钱关系。 第三,即便 对于已吸毒的人,就算让海洛因可以在路边摊很便宜的买到也仍然无法让他走出形色枯槁、终日恍惚、社会功能极度退化、人际关系恶劣丧失的状态 ,正确的做法是加强社会救助力度帮助他戒毒,这包括生理戒毒和心理戒毒两个层面——后者不光包括去成瘾性,还包括整个家庭支持系统的重建以及帮助吸毒者重建其人际联系和社会功能——我的一个专做戒毒心理治疗的朋友跟我说,瘾君子的瘾,就是病而隐的意思,病,是生理上被破坏,病了,而隐,则是他在家庭、社会中的问题,他们往往好像隐形人一样,不被关注也不被爱护,缺少家庭亲情的关怀温暖、缺少良好有效的社会支持,无论是富二代还是打工妹,绝大多数吸毒者在这点上都是如此——而实践表明,那些极少数家庭社会支持较好的吸毒者,往往也是可以戒毒成功并且长期不复吸的——所以如果想真的帮到已经吸毒的人,降低毒品价格根本无济于事,现代医学已经可以在一个月内将吸毒者的生理毒瘾解决个七七八八了(少数过于烈性的毒品除外),好像还是公费(这个我不是太确认),剩下的帮助既不在于医院的药物治疗也不在地摊的廉价毒品,而在于对吸毒者及他全家的心理帮扶。 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吸毒的人员越来越多,因吸毒导致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恶劣,相应的,禁毒的力气也越来越大,但说是“因为”禁毒力度大“所以”吸毒的多了社会问题多了,这就是神逻辑了——目前没有一个国家硬毒品合法所以也没有对照,所以“不禁更多”说起来也没有硬证据,不过我想说,硬毒品要真放开了,找稍微有点常识的人推导其后果如何恐怕不会有太大分歧,非要说是禁毒没法减少吸毒人数,虽然没有对照组,但我想大多数人看到了只能呵呵吧…… 吸毒禁毒,本质上说是人类内部善的一面向恶的一面的内部宣战——说到善恶,可能会有诸如黑白对立偏执分裂的批评了,这个话题我后面说——面对极端的人性之恶(我指的是产毒贩毒以及诱惑未吸毒人员吸毒的人),我们无法中庸合流,只能与之对抗。 以上是关于“禁毒推高毒品价格导致社会问题并且没有降低吸毒人数”的讨论。 【六】 最后说说善恶两分,说说偏执分裂,说说人格发展。 精神分析界有很多用烂的词,最恶劣的一个词是投射——比如 高晓松对女儿说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实际是自己不愿面对自己“可能”“不是个好东西”而把这个意向投射到给外部、他人以减轻自己的焦虑 )——辩论中任何时候甭管正确与否,只要说“这是你的投射”对方就很难辩解了。而现在,偏执分裂这个词也有这个被用烂、被滥用的趋势。 婴儿期的偏执分裂与自恋,这最早是梅兰妮.克莱因明确提出的,并且在玛格丽特.马勒处得到了大样本的观察与研究。早年未得到健康抚养的成年人,会“固着”(这也是个精神分析用词,大致相当于“某一方面的发展停滞”)在该时期,对外界有着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感知,同时还会摇摆于仿佛能掌控外部一切的自恋(类似于婴儿哭即可得到一切)和自恋破灭时的暴怒(类似婴儿哭未得到恰当回应时包含恐惧的大哭)。@武志红 老师曾用生动的文笔将这种克莱因理论中的这种“巨婴”思维描绘的淋漓尽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来看看。 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 如果任何讨论中明确的观点都被扣上偏执分裂的帽子,那么显然是对“偏执分裂”的滥用 ,以禁毒问题为例,说坚决禁毒的人是偏执分裂,即便不考虑上文提到的禁毒本身的必要性,仅就“偏执分裂”的讨论而言,也是非常不妥的,问题有二: 其一,“不能接受黑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黑白思维”,世间本来就有黑白二色,思维、认知中有黒有白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泛化的黑白思维,是所有问题上一概的非黑即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偏执分裂,反过来说,如果不能允许黑白的存在,不能接纳在一些问题上“真的不是”灰色的,而“确实是”有黑白的,这本身也已经是偏执分裂的表征了。健康的状态是该黑白的时候黑白,不该黑白的时候色彩丰富,而不是将“存在黑与白的判定”分裂成一个黑色的坏客体,“绝对的没有黑白二色”分裂成一个白色的好客体,然后分别投射,让自己扮演“绝对的不绝对”这一好客体的拥有者,让所有做出了黑白判定——哪怕“这个”问题(比如禁毒)本身“真的可以”进行二分判定而不是灰色标注——的人承担“人格发展太Low”或者“道德装逼”、“太蠢太坏”的坏客体的角色,这一做法本身或许并不成熟。 其二,偏执分裂并非全是“坏”的——或者说, 我们不能偏执分裂地认为偏执分裂是坏的 ——这种黑白二分的思维有其原始性,但也有其功能性, 其功能性就在于简化后的保护。世界是非常复杂的,随着我们的日益强大,我们有能力去探索世界的复杂,探索人性的复杂,但是,当我们弱小如婴儿时,偏执分裂式的简化可以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 对婴儿而言,稍微一饿就是天崩地裂于是放声大哭,这让妈妈无比困扰,但却可以让婴儿不错过每次重要的喂奶,而婴儿自身是弱小到没有能力觅食的,若是在原始社会或战乱之地(而婴儿刚出生后是无法分辨的),每一次喂奶都有可能影响到生存。 到了成人世界,在“外部过于强大我们过于弱小”的环境中,偏执分裂的保护仍然非常有效,比如在战场上,如果你去思考对面已经拿着刺刀向你冲来的敌人的人生价值、娇妻爱子或是这场战争的正义性是否充分、自己所处的阵营是否是善的一方,那除非你是扫地老僧或是挂着抗日神剧中的主角光环,否则下一秒钟死掉的一定是你 ,在那一刻,我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先砍死对方再说,这是唯一能让你生存下来的信念,而 只有生存下来,我们才可能去探索这个世界,才可能去反思这场战争 ,不生存下去,那些复杂的思维都是空中楼阁水月镜花——而面对毒品,人类真的太弱小太弱小太弱小了,毒品对于未接触者的诱惑(特别是前文所述的易感人群)以及对接触者的控制,是一个过于过于过于强大的存在,是一个已经足以影响人类这个族群的生存的存在(想象一下海洛因在路边摊可以廉价买到的社会能够存续多久,就会知道这种悬殊的力量差异并非源于被害妄想), 面对这种极端的强大与弱小,人类作为一个群体,选择用黑白之法获得谋求生存,对抗魔鬼的诱惑,这无可非议。 因此,在禁毒这个问题上——事实上,世界上类似的问题并不多——我认为用善恶黑白来界定区分并不为过,这不是什么偏执分裂,它本来就是个黑白的东西,非要弄成灰色才是多此一举——即便非要扣上这个帽子,这个问题上的非黑即白、斩钉截铁也并非是坏的、恶的、不可接受的,恰恰相反,对毒品的战役中,冒着极大的生命风险(还包括家人的生命危险)为此付出的人们——特别是一线禁毒警察和戒毒医生身上,恰恰折射的是人性中最值得讴歌的善与大爱。 对此,享受着一个他们用自己的生命阻止着毒品的汹涌进攻换来的相对低毒环境的我们,没有资格对此说三道四。 【七】 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其实归结起来就几句话,禁毒是人类面对自身生存时的一个坚决的选择,是人类的生本能与死本能之间的战争,是与自杀干预一样将人类的重新选择权交还给那些被情结推着走而自我毁灭的人、让他们的未来不要被粉碎的重要使命,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尽可能减少在脆弱无助时有接触毒品被其诱惑的机会的重要举措,是让已吸毒者重归家庭社会这一过程的重要保障。 禁毒工作应该毫不犹豫地贯彻下去,面对毒品的强大,人类理性地做出了“禁毒”的决定,即便付出了大量的金钱与生命,也要与之斗争到底,这不是幼稚的偏执,而是理性的坚定。 【八】 向战斗在禁毒戒毒战线上的工作者们——无论是警察、医生、学者、教师、媒体人、科研工作者、政策制定者、企业界资助者、心理咨询师等等——致敬。
49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用进化心理学解读 自杀式恐怖袭击(转)
热度 6 gordon 2014-5-23 03:41
解决恐怖袭击问题,首先要回答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的去做人肉炸弹呢? 要谈X疆分裂势力,就必须先谈东-突,所谓“东-突”是指东-突厥斯坦。突厥最初是一古代游牧民族的专称。公元552年,突厥建立汗国。在隋唐初期,突厥曾是称霸于中国北部的一大势力。尔后,分裂为东、西两部的突厥。8世纪中叶,东、西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逐渐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到了19世纪末,有人主张把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联成一体,组成一个国家——突厥斯坦。 突厥斯坦可以分东西两个部分,西部一直可以延伸到土耳其(土耳其即突厥),东部就在中国的新疆。东边的人觉得自己可以独立出去,建立一个东突厥斯坦国。以上是新疆分裂势力的的理论基础。 光有理论是不管用的,必须还要有愿意为了这套理论而献身的人。那么为啥东突能找到这些人呢?这才是重点! 我们再来谈谈地理。新-疆可以分北-疆和南-疆,恐怖分子主要出在南-疆。新-疆地方虽然广大,但是绝大多数地方不适合人类生存,新疆97%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仅占全疆土地面积8.2%的绿洲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达131人。南疆的生存环境更加险恶,可是南-疆总人口为59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1.8%,但出生人口却占全区总出生人口的44%。2008年上半年,南-疆三孩出生数占新-疆三孩出生数的60%,当地的计划生育基本是摆设。 南疆现在面临着两个大问题,一方面是环境恶化,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超高的生育率,生三个小孩都算是少的了,结果是人均资源占有量逐年下降。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不折腾点事情出来,就是坐以待毙。 虽然南-疆环境恶劣,但是地下的资源数量还真不少,各类矿产丰富,于是当地人想:如果我们能够独立建国,那么这些资源都可以卖个好价钱,我们的生活立马就好了,沙特虽然也是沙漠,但是正因为有石油,他们富得冒油。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这样呢? 这世界上想要独立的人很多,但为什么东-突能够招募到那么多自杀式恐怖分子 ?这就需要牵涉到进化心理学了。 一提到自杀式袭击,你可能就会想到巴勒斯坦,那是人肉炸弹的祖师爷。而巴勒斯坦的人口出生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每个母亲生养6个孩子。 为什么孩子越多就越愿意献身呢?这就牵涉到“汉密尔顿法则”。 进化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最终的目的就是将自身的基因传播下去,而自杀这件事明显不利于基因的延续,因此很少有人会愿意自杀。但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你的自杀行为,反而会有利于你基因的传播,于是你就会选择自杀。 我们假定,你自杀所付出的代价是c 因为你的自杀,所获得的回报是b 受惠你自杀行为的人,携带的基因和你自己基因相同的概率是r 那么当c小于rb的时候,你的自杀行为反而会有利于你基因的传播。这就是汉密尔顿法则。 以上的解释看上去很复杂,但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假设,一位叫买买提的男性他有8个兄弟,由于家里非常穷,所以8个兄弟都没老婆,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啊,于是买买提自愿去做自杀式袭击,因为对方答应,事成之后会给你家里人10万美元。由于他们是亲兄弟,因此他们50%的基因都是相同的,买买提死了,他的基因没有能够延续下去,但是他的8个兄弟会因为这10万美元,生活有很大的改善。他们就能娶妻生子,帮助买买提将基因传播下去。因此买买提会觉得,这种自杀式攻击是非常划算的买卖。 大量的自杀式袭击,必须要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他们生活贫困,需要一笔钱来改善生活;第二,他们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一个人牺牲了,会惠及其他人 。巴勒斯坦非常符合这两条,所以巴勒斯坦专门出人弹,很不幸的,南疆不少人也符合这两条。于是你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自杀式攻击。 恐怖事件使得汉族人对维族产生了很深的敌意,因此维族的生活状态会更差,他们也更加愿意铤而走险。 恐怖袭击的资金来源,同慈善基金的资金来源是很类似的。通过一次具有轰动效应的恐怖袭击,让你的潜在投资人看到效果,于是他们就会纷纷拨款捐款 ,昆明301事件让那些投资人深受鼓舞,他们认为这么搞很有效,往后还要继续这么搞,因此就加大了拨款力度,有钱好办事,就会有更多的人为了获得这笔钱而献身。 写到这里,我们得出了一个非常非常悲观的结论,那就是昆明301恐怖事件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会发生越来越多类似的事件,你根本就无法防守。 最直接的 “应对方案” ,古人早就发明了,那就是 “连坐” ,发现一个恐怖分子,那么就满门抄斩,甚至 还要株连九族。不过现在是文明社会了,这招不能用。 以色列人发明的办法是“十倍回报”,你只要敢杀掉我一个人,我就要杀掉你十个人,确保你付出的代价至少 是成果的十倍以上,这样对方就不敢再乱折腾了。 以上两个办法虽然见效快,但在中国永远不可能用。间接的办法就是加强计划生育,现在看来就算立马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你也只能保证20年之后的太平,这20年里你是没办法了。总而言之,我对未来的反恐形势很悲观。 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个事啊,以色列这么做,因为他们彼此是敌对的。 咱们这个事,你是一级政府,涉及到合法性问题。 ××××××××××××××××××××××××××××××××××××××××××××××××××××××××××××××× 怎么解决这个事呢?途径就是降低生育率。 不知道提高维吾尔妇女地位是不是一个好方法,不行直接补钱。 说一个现实问题啊,中央向地方的转移支付,其实造成内地 和政府有关系的人 过得更好,没关系的人生活并不如意。所以要定向补。 没有啥好办法,就是 “提高妇女地位、降低生育率 ”。 提高妇女收入,以工代赈最好,看有没有什么活儿,适合新疆妇女干的。 中国内地的经验是,象采茶业,因为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她们自己的生产优势,女婴的存活率和教育水平都提高了。 采茶女,她们是靠自己,而不是靠父兄的仁慈和施舍。 ××××××××××××××××××××××××××××××××××××××××××××××××××××××××××××××× 在董存瑞的时代,英雄那么多,也是因为极高的生育率。 极端主义宗教思想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你懂的。 最后还不是,降低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遏制住了。 注:人不值钱嘛,说白了。 瞎猜的东西,不一定有用。 扩展阅读: 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高离婚率是文化造成的(转)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39727.html (ZT)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奇高离婚率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118-39719.html
34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哲学和心理学分离的第一人
热度 2 gordon 2014-4-1 05:46
把哲学和心理学分离的第一人是谁,很少有人知道。 其实这个人我们也很熟悉,就是 巴甫洛夫 ,但是传播者却是 约翰·布罗德斯·华生(英语:John B.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 1913年,华生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从行为主义者看心理学》--或称《行为主义者宣言》,在这篇文章中,华生概述了他新的心理哲学的主要特征,称为“行为主义”。文章的第一段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华生的行为主义立场: 根据行为主义观点, 心理学是一门完全客观的实验性的自然科学。它的理论目标是预报和控制行为。"内省"并不是构成它最内核的部分 ,其资料也不具备充 分的科学价值,来解释意识。行为主义者在研究动物反应的努力中,认识到人与动物之间并没有分界线。人的行为,连同其所有的精巧与复杂,只构成行为主义者的 总体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巴甫洛夫是帝俄时期非常有名的科学家,1889年他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彼得堡),沙俄的最后十年是 巴甫洛夫事业比较顺利的时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沙俄的钢产量就与法国相当了,当然不如法国。 引导他走上科学道路的是谢切诺夫的名著 《大脑反射》, 谢切诺夫就是提出 反射、反射弧的那个人。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 谢切诺夫—— 巴甫洛夫 是心理学奠基人。 在当时,没有人象 巴甫洛夫 那样将生理学和医学整合一起进行研究,他认为,生理学和医学是不能分开的。 注: "内省" 法指的是 威廉·詹姆斯 ,他有一本 《心理学原理》 ××××××××××××××××××××××××××××××××××××××××××××××××××××××××××××××××× 十月革命后,当俄国处于可怕的大饥荒,科学家们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就连高尔基烤火的木材都要列宁亲自过问才能解决时,1921年1月24日,列宁签署了一 道政府命令:《科学家I.P.巴甫洛夫的杰出成就对全世界工人阶级具有巨大的意义》,要求对巴甫洛夫和他的实验提供物质保障,其中包括狗食。
19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MBA (工商管理硕士) 是一个技能学科
热度 1 gordon 2014-2-28 03:28
关于合作,并非中国大陆就没有这样的学科,其实 “ 组织行为学 ” 就是研究这一问题的。 只是因为MBA 是急来抱佛脚,需求导向,90年代引进来解决市场人才不足的问题的。 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九所高校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中国第一批招收MBA的试点高等院校。自此,中国有了自己的本土MBA。 但长期以来,中国基础科研的落后,导致大部分人包括老师,都 “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因为有些东西需要基础学科来解释。 工商管理的老师不一定基础学科水平就高。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还有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行为的知识与理论,来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 ××××××××××××××××××××××××××××××××××××××××××××××××××××××××××× 有些问题明白了才好,只有先明白了,才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长期以来,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 都是瘸腿,有些还是禁区。 很多荒唐事其实都是无知造成的。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 中国人的特点 中国人的特点就是 “外圆内方” 。 传统的观念曾认为,做到不得罪人、你好、我好、大家好或不做事、不做错,就是一个“人才”最基本的标准,这样的人往往左右逢源。这就是“外圆”。 “内方” 就是 “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为别人着想、不懂得互相谅解,以上种种带来的是团队协作能力差以及和谐的破灭 。 他们往往从自我出发,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有时为了一己之私来抨击团队。 但我们要清楚,人生一世除了利益还有良心和感情。 所谓的以自我为中心一定是在良心和感情方面出了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团队合作中难于与他人合作,吃亏的往往是自己 ,因为在社会中生活需要有数不清的妥协,妥协的目的是为了后来更大的收获。 学会和优秀的人打交道 环境改造我们,也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一个人的思想、目标、态度和个性都是受环境影响的。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和积极、成功的人为友,而没有抱负、整天混日子的人却和消极、不成功的人混在一起。 如果总处在一个与消极的人们为伍的环境里,就会成为消极情绪的牺牲品。消极的人在本能上往往 用消极眼光来看待充满可能性的观念,他们不单不善用这种观念,反而拼命找理由来证明它们是无法落实的,浪费了许多可利用的资源。我们需要懂得,与消极的人 长期交往会使我们的思想变得消极;和沾沾自喜的人太亲近会使我们养成一种自傲的习惯; 和恭维人的人打交道,这无疑是自我沉溺。因此,我们要与积极思考的人做朋友,这样能站得高、看得远;和有远大 抱负的人亲近,才能胸怀大志。 因此,我们要试着寻访在工作上表现杰出的人。 真正优秀的人,就如成熟的谷物,有丰硕的内涵,有谦和的姿态。 和他们谈谈,尽量学习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为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步骤。注意他们的筹划过程,曾遭遇的挫折,以及他们克服不良环境的方法。 当然,在向优秀的人学习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力,不耻下问,虚心接受。有时,我们身边优秀的人往往会给我们一些善意的提醒,不要拒绝、不要害怕批评和建议,也许我们会从中发现不同的构想,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注: 大哥,接受别人建议也是需要能力的。 追随智慧,和优秀的人打交道 ( 共事或竞争 ) 才能更优秀,谨慎的思考,大胆的行动,在主动的实践中前进。 注:避重就轻,太轻了,我们都只能做容易的事。 另:其实上面这段话我早就知道了,只是没有能力。王垠当年就是遍访名师,也解决不了他的问题。 还有关于谦和这个问题,这个看什么样的状态。 如果别人戳破你自己神化的肥皂泡,再和蔼可亲的态度,你都不会认为是谦和的。 没用 ××××××××××××××××××××××××××××××××××××××××××××××××××××××××××× 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 吏治已经吞掉了他们的魂,他们还要去吃别人 。中国人自己总结的一个典故很形象 “为虎做伥” ,这样的人叫做 “伥夫” 。 成龙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中国人就是要被管的” ,这个弱智 弱智,呵呵,不妨碍弱智发财 有句话倒是对的,成功人士都崇拜毛哥,呵呵 只是有些事啊,夜里拱被窝里,要问问良心。 另:商业呢,你不能要求太高。商业就是迎合社会嘛,你有需求我就提供产品了。 ××××××××××××××××××××××××××××××××××××××××××××××××××××××××××× 我说的东西,大家不一定要信,心里柔软的就不能发财了。这是实话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wODMyMjYw/v.swf
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自卑与超越——心理学对当代中国生活的意义
热度 3 gordon 2014-2-13 03:51
在中国现行的社会条件下,通常我们都会发现:孩子们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对竞争的准备远较对合作的准备为充分。 他们对于自尊过分的重视,造成了他们的困境。 他们都是失败者。 越自尊越失败。 在其学校生活中,对竞争的训练又一直持续未断。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不幸。 假使他击败了别的孩子,遥遥领先,他的不幸并不见得少于屈居人后而万念俱灰者。 现在回忆起来,我这一生读过的最好的书就是古龙的小说,他给了我人生的温暖。 不过古龙小说里的人物,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都是断层的,我们不知道在竞争压力如此大的江湖中,那些人为何还能保持合作意识,又是如何生存的。 阿德勒的书填补了这片空白。 这本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 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它的中文名翻译很怪,叫 《自卑与超越》 注:获得这么一本书并不容易,是绕了一大圈之后,经济学 - 心理学 - 社会学,我才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才回过头来找到这么一本书。 没有什么是简单的。 还有,感谢老虎的那段 《威权皇子与地区发展模式》的社会分析。我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倒是和老虎的这篇文章无关,写完了想起来了。 ××××××××××××××××××××××××××××××××××××××××××××××××××××××××××××××××××× 有时候你可以轻易的洞察出谁是失败者,天生失败者 扩展阅读: 威权皇子与地区发展模式 http://www.aswetalk.org/bbs/home.php?mod=spaceuid=76do=blogid=9002page=2#comment
3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穷人心理学
热度 1 gordon 2014-1-2 14:10
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 一个跨学科团队今年完成了一项对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结论是: 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 这项研究是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政策研究学者协作的典范。 这个研究源于穆来纳森对自己拖延症的憎恨。他7岁从印度移民美国,很快就如鱼得水,哈佛毕业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经济学,获“麦克阿瑟天才奖”后被返聘为哈 佛终身教授。而立之年就几乎拥有一切,他觉得惟一缺少的就是时间,脑袋里总有不同的计划,想把自己分成几份去“多任务”执行,结果却常常陷入过分承诺、无 法兑现的泥潭。    穆来纳森把正在做的国际扶贫研究和自己的问题联系起来,竟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惊人地类似。穷人们 缺少金钱,他缺少时间, 两者内在的一致性在于,即便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很好地利用。 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 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也就是说, 当你特别穷或特别没时间的时候,你的智力和判断力都会全面下降,导致进一步失败。    研究进一步解释,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了 “稀缺头脑模式” ,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穆来纳森称之为 “带宽”(bandwidth) 。一个穷人,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赶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拖累,而没有“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 即便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稀缺头脑模式”纠缠很久 。    穆来纳森的研究,对社会阶层理论和国家政策、技术发展模式乃至个人时间管理等问题,都有重要的启示。以下试举几例——    例一:穷人为什么穷? 美 国共和党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民主党认为,贫穷根源来自社会不平等,国家应主持再分配来支持穷人。穆来纳森却证明两党都错了: 穷人不是不 努力,而是因为长期贫穷,失去了摆脱贫穷的智力和判断力,这种状况不变,再努力也是白费 ;而如果仅是简单地分钱给穷人,穷人的“稀缺头脑模式”也会导致无 法利用好这些福利以脱贫。 所以一个合理的社会流动方式应当是,建立最基本的社会安全体系,同时保有社会竞争上升通道,资源入口向全社会开放,使得个人能保持正常思维,有尊严地奋斗。 例二:时间不够怎么办? 传统时间管理原则是利用片段时间和多任务,而 穆来纳森研究发现,不是时间不够,而是判断问题的心力不够 ;利用片段时间和多任务解决方式,反而因分心加强了焦虑,导致无法专心处理主要任务,加剧拖延。 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办法是,减少多任务干扰,求助外界辅导,分割问题,从而淡化处理问题的焦虑。    例三:信息过载?不,有效信息匮乏。 我们每天都处于信息过载中,很多人被微博信息轰炸得无法判断问题,所以一些人开始用“戒网”的方式来摆脱信息过载。 事实上这不是信息过载,而恰恰是“有效信息”匮乏的恶果。 在一个严重缺乏公开信息的社会,一旦技术带来部分的信息开放,会造成“饿汉吃自助餐不知如何选择”的问题。同样,我们的头脑还处于有效信息稀缺的时代, 有“看到字就觉得很重要”的毛病,尚无法处理高浓度信息 。 最好的解决方式不是回到信息匮乏状态,而是建立辅助性信息筛选机制,帮助自己挑选重要信息。 有趣的是,微信因为是同仁、同事间的互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筛选作用,所以微信在中国的发展会慢慢超过今天的微博。 穆来纳森的研究刚刚开始,他关于“稀缺头脑模式”的警示,是我们这个信息和人口爆炸、平均时间和资源都加速减少的时代的一盏指路明灯。 注:关于微信,有人有不同看法,认为太难用了;反而,微博被低估了。 ×××××××××××××××××××××××××××××××××××××××××××××××××××××××××××××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112781734_1751105771_aBi3SHM9DzXK+l1lHz2stqlF+6xCpv2xhGuzvlOlJQteUg2YJMXNb9wG4i7eAchB9XoLHcwydP8k0BUsb6lc/s.swf 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不是美化,他真是那么想的,呵呵
2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基于群体心理学的宪政体系
热度 6 gordon 2013-12-14 18:05
注:关于这个话题,我以前说了很多,现在捋一捋。 首先从方法论谈起,基于英国经验主义的观点,一般认为制度根植于本土经验。 五四时期,“平民”是个流行语,如“平民文学”、“平民政治”等。由晏阳初、陶行知等 人倡导和推动的平民教育,从劳工的识字教育开始,举办平民夜校、摆识字摊、问字处,逐渐发展成一个影响巨大的平民教育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大多参 与过这一运动。晏阳初担任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农村进行的平民教育实践,后来发展为蔚为壮观的“乡村建设运动”,谱写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重要 的一页。   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共和国必须建立在普通民众受教育的基础之上,需要通过教育开启民智, 治疗“愚、穷、弱、私”的病 态 。他们不仅以教育民众、改造社会为己任,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道德理想;而且身体力行,“博士下乡”,重视探索适合国情和农民需要的教 育方式、教育内容。陶行知就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文盲充斥的国家普及教育,一是要省钱,二是要省时间,三是要通俗。普及教育的计划必须“建筑在 极困难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反对“洋化教育”,反对用浪费的方法去普及“少爷教育”、“小姐教育”、“书 呆子教育”。 但事实上,通过勒庞在《乌合之众》里的分析,“ 寄希望于通过教育改变社会精神面貌” 是不靠谱的。 基于实践的经验的 真正的解决方法,悄悄的来到了。 研究表明,只要有3%的人士勇于承担集体行动的成本,就会改变整个团队的氛围,这就是集体行动的逻辑。 当时,党员都是秘密的,你懂的。(参考:狼牙山五壮士) 组织往往会给最核心的勇士设立一定的门槛,用以提高凝聚力,美其名曰 “组织对你的层层考验”。 如果越来越多无需努力就能担任经理的“新人”涌入,那些多年努力熬到升职的主管们无论“士气”还是对组织的“忠诚度”都将大打折扣。 几乎所有社会团体都会通过为“新人”设置门槛来提升成员对团体的社会认同。一个没有任何门槛的团队,很难维系成员的社会认同,也很难形成团队凝聚力。 把支部建在连上,“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原来不是胡编的。 这就是老共所有的秘密,也是西方国家的秘密,如果你对希腊方阵或者 罗马方阵熟悉的话。 中国的党员,在西方被称为 “Right” 或者 “右派”。 因为方阵是左手持盾,右手持矛,所以步兵方阵的弱点就在右翼,所以城邦总是选择最强的人担任右翼的士兵,攻击时方阵就犹如一堵移动的城墙,这就是集体的力量。 这个基本框架就是这样。 从元理论的角度看,是这么一个问题 ,有一个什么样的更基本的制度可以处理,即 如何设计一个规则(博弈框架)激励并约束之,使得最终的社会状态是合乎基本价值规 范的。 为什么要法制? 完全集中控制的哲学王式统治要让位于法律的统治。 由于法律在离散时间内的稳定性,使得它不必收集处理瞬息万变的所有信息,也不必指导人们的 具体行为选择;它本质上只须发出有限的信息,即只须划定一个选择范围即可。它更充分地利用了前者没有利用的分散的个人知识,并且给个人留下了发展空间,而 个人的自由选择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为什么要宪政? 其实就是一个统领法律的指导原则。从历史上看,在宪法确立之前已经有法律存在了,不论英国还是美国。 英国是国王定的(电影《勇敢的心》),美国是承袭英国的。众所周知,美国的宪法还是非法的,是“阴谋的一小撮”密谋的产物,经历了风风雨雨,缝缝补补,也用到了现在。(参考《联邦党人文集》) 为什么选择经验主义? 因为“构造式的理性能够发现或者说控制它的实现”是站不住脚的。 为什么选择实用主义? 还记得那个问题吗?每次更换一块木板,那艘船还是那艘船吗?解释了美国宪法修正案 知识是有边界的,那现在最牛的就是实用主义了。(神学倒了以后,形而上学也被彻底驳倒了) 如果这个基本框架定下来了,其它的在这个基本框架里调整就行了,随着一些疑点的澄清,不断扩展知识的边界。 ××××××××××××××××××××××××××××××××××××××××××××××××××××××××××××××× 基于这一框架,加入军事因素的扩充 我们国家的地理,是一个频海频陆的国家,发展海军或者陆军,都形不成一个拳头。 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如何在未来的岁月里维持这一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最近想要进入研发型社会,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契约化的雇佣军队是靠不住的,但中国的社会正向契约化转型 。中国这些年的成功也得益于契约化,如何守住这个成果,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幸好这些年来的新军事变革,给我们带来了一线曙光,伊拉克的部队被打成渣之时,也就是我们崛起之时。 最后的告诫,加强你的右翼啊,航空航天一定不能丢。 注:契约化这个事,鼎导写有一系列的东西,我这是狗尾续貂,稍微补一补,加强一下。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c3ODY0Mzky/v.swf ××××××××××××××××××××××××××××××××××××××××××××××××××××××××××××××× 参考文献: “虐待新兵” 在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框架下的解释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34123.html 大众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从教育谈起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34091.html 真正的力量2 —— 时间的力量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34021.html 民国与中国制造业优势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33845.html 毛时代的遗产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33724.html 有限理性与制度安排 (转)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32003.html 高人权社会的成本(转)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32116.html 我写了好多东西呢,你们闲了看吧。 我累了,不想写了。
183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虐待新兵” 在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框架下的解释(转) ... ...
热度 1 gordon 2013-12-13 10:39
【为什么虐待新兵是“普世”现象】近几年各国虐待新兵的丑闻屡被曝光,不仅涉及美、俄,韩等国,像德国、菲律宾、泰国、玻利维亚乃至中国大陆、台湾也位列其中。这类现象,可以在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框架下,得到解释。作者:唐映红、KKab 下面三种情境,你能看出共同点吗? A、在一次朋友聚会的酒席,相约的8个朋友中有2人迟到。当迟到的2人赶到酒席后,其他6个朋友坚持要他们必须罚酒三杯才能入席。 B、《水浒传》中,林冲要入草,王伦要他纳投名状。林冲听了很高兴,便要笔,说“小人颇识得几个字。”朱贵赶紧上前解释,纳投名状就是杀人,绝了后路,死心塌地跟着老大混。 C、最近曝光的一条视频:乌海消防支队的8名赤膊老兵,集体殴打几名立正站姿的新兵,包括掌掴、脚踹、棍打。 这三件事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内在一致性。它都包含了“新人”要加入一个团体,而“老人”刁难“新人”这些要素。第一个情境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习俗,没有人会不以为然;第二个情境是古代盗寇小说常有的桥段,大家耳熟能详;第三个情境则是最近的新闻热点,踢爆了军营虐待新兵的现象。 【“惩罚”与身份认同】 三个相差甚远的情境为何有相似的结构要素?从心理学的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角度看,所谓社会认同,系指每个人自我的社会群体成员身份,以及与这个身份相关的价值观和情感。社会认同的范畴包括了“我们”,排斥“他们”。 在情境A 中,按时到席的6位朋友因为要共同等待迟到的伙伴,因此这6位朋友就形成了临时的“我们”群体,迟到的2位朋友成为了“他们”:“我们”为等待“他们”而共同付出了代价。迟到的伙伴到席后,“他们”要加入“我们”这时候就需要跨越门槛,“他们”必须要付“代价”才能消弭界限,然后加入“我们”。 之所以是“我们”用罚酒来刁难“他们”,因为“我们”依约按时到席,而“他们”迟到,构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以及“我们”在道义上的特权。 乌海消防支队的老兵们面对新兵时,也经历类似的心理历程。军队是极特殊的社会群体,普通人经过严格训练成为士兵,不仅要经历高强度身体训练,还必须经历心理重塑以认同军营的价值观。对老兵来说,他成为成熟士兵在身心上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代价, 当老兵面对新兵时,情形就如同等候多时的朋友面对迟到的伙伴。 这时,老兵的资历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新兵要被接纳成为“我们”,就需要经历同样的磨难;而老兵们愿意给新兵磨难,本身就意味着对新兵接纳的开始。对很多军营来说,老兵不给新兵磨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排斥。 企业的情形与之类似。一家公司里辛苦靠多年跻身经理层的主管们,很容易对一个新晋管理人员形成排斥共识,排斥的方式就包括各种刁难——如果越来越多无需努力就能担任经理的“新人”涌入,那些多年努力熬到升职的主管们无论“士气”还是对组织的“忠诚度”都将大打折扣。 几乎所有社会团体都会通过为“新人”设置门槛来提升成员对团体的社会认同。一个没有任何门槛的团队,很难维系成员的社会认同,也很难形成团队凝聚里。譬如西方大学里的精英社团,为考验新人,“老兵”会想尽一切折磨新人的花招。 反过来看,一个新人历经磨难才被团体真正接纳,另一个新人未经任何磨难就被团队接纳,相比之下, 前者更易激发对团队的凝聚力和忠诚度。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会高估自己付出高代价获得的东西,哪怕它其实不值。 (这就是认知失调) 【不同组织不同考验】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看,吸纳新人的门槛高低与其组织的严密性正相关。越是封闭和等级森严的团体,吸纳新人的过程就越繁琐,考验的方式越细致。譬如历史上的国共之争,有着严格和繁琐入党考察仪式的共产党就比可随意加入的国民党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忠诚度。 对一个组织而言,“门槛”不仅是新人产生身份认同的途径,有时更是确定规则和秩序的工具和手段。选择何种类型的“门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组织的规则和秩序,以及该组织是由何种方式形成。 譬如,军营是带有高度强制性的组织环境,比它强制性更高的组织环境,只有监狱。监狱、军营的规则和秩序强调的是对权力的绝对服从,对言行的高度控制,它就很难避免选择暴力作为确定规则和秩序的手段。 企业是强制性极弱的组织,其规则和秩序指向正常的上下班考勤和基本业绩考核,员工只要保持对其认同遵守即可, 企业甚至很难迫使新人认同该企业自身的文化,因为新人可以随时退出。 而自愿加入的精英社团或党团组织,其规则和秩序指向文化、观念或意识形态,自然其设置的门槛,很大程度上考验的是忠诚度与观念意识,其规则和秩序的指向越是明确清晰独特,其考验也越是繁琐细致。 通常,那些为新人加入设置了苛刻的考验过程的组织或团体,也会设置惩戒“叛徒”机制。譬如新兵若揭发或者抵制老兵虐待,他可能被真正地排斥、孤立。 不过,虐待新兵是典型的军队亚文化的一部分,它与军队主流文化存在一定对抗性而不被认可,但又往往是其难以清除的伴生物。 在军队亚文化中,体罚和虐待新兵现象较易在基层流行,而聚餐拼酒斗酒则流行于军官阶层。与之相若的,是监狱中虐待新人的亚文化,或许源自其同为高度强制性的组织环境。 【虐待新兵:军营普世文化】 几乎从有军队以来,虐待和体罚新兵的现象就有了。 去年美军曝出华裔新兵因遭到老兵虐待而自杀的事件。因曾援助战后欧洲而青史留名的马歇尔将军,年轻时也曾在军校遭受过“坐刺刀”的虐待(蹲坐在立着的刺刀上,要刚好让刺刀不倒,又不致扎入躯体)并受伤。 较之美军,俄罗斯军营虐待的文化似乎更胜一筹,甚至俄军新兵不堪虐待而自杀竟成俄军非战斗减员的最主要原因 。2007年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军营自杀人数超过了同期美军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 深受日本旧军队文化影响的韩国,也是虐待新兵丑闻的大户。不过,普遍服兵役使得韩国社会深受军营文化影响,企业高官多出身军营,他们的带兵经历塑造了韩国式企业文化。中国的外资企业中掌掴工人的新闻多处于韩国企业即因如此。 近几年被曝光虐待新兵的丑闻,不仅涉及美、俄,韩等国,像德国、菲律宾、泰国、玻利维亚乃至中国大陆、台湾也位列其中。军营虐待新兵似乎成了一种“普世”现象。 这种现象不难理解。 军营对士兵的塑造,是对已经社会化的普通人的重新“格式化” 。军队必须时刻准备打仗,士兵必须掌握熟练的杀人工具和技能,同时必须严格服从命令,而不得追问命令本身的理由。它鼓励和培养的军人行为和习惯本身,很多就带有强烈的反社会性。 而军队高强度的身体训练和意志磨砺,非常人所能忍受,它本身在实施过程中就很难分辨是否是正常训练还是体罚和虐待。故不少军队只要不惹出麻烦或被媒体曝光,通常对其采取一定的容忍态度,甚至即使曝光也有明显“网开一面”之嫌。 2012年2月份审判的美军华裔士兵廖梓源因虐待而自杀案件,两名老兵之一的约翰斯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另一被告雅各布比仅被判入狱30天和降军阶一级。 再例如,去年7月份判决的华裔士兵陈宇晖受虐致死案,主嫌之一、中士霍尔库姆被判犯有“虐待下属罪”和“攻击罪”,判处监禁30天;其他重罪指控均不成立。 【意识形态化与职业化的交织】 平心而论,中国大陆军营虐待新兵现象相比其他国家、地区的军队要少得多。 中共军队起家时,其有别于当时中国其他军队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严厉禁止体罚、毒打士兵,官兵一致。中共早期就认为,体罚与虐待士兵只会导致军队涣散官兵仇恨,并将之视为军阀行为。 毛泽东曾如是总结:“各部队中凡打人最厉害的,士兵怨恨和逃跑的就越多。最显著的例子,如三纵队第八支队部某官长爱打人,结果不仅传令兵、火夫差不多跑完了,军需、上士及副官都跑了。” 禁止体罚和虐待士兵,甚至成为中共军队成功改造国民党被俘士兵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1947年末,内战中连获胜利的中共军队俘获了大量国民党士兵,为消化这批“解放战士”,中共发动了大规模的“新式整军”运动,国民党军队中普遍的体罚、肉刑成为集体诉苦时的重要素材,它被上升为阶级压迫和阶级仇恨,成功地培养并强化了俘虏兵对党的忠诚。 中共军队能别开生面地建立一种全新的军队文化,得益于军队中配置政治干部。政委或指导员负责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党指挥枪”的意识形态教育贯彻到军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共军队中士兵对军营的身份认同更多是靠意识形态的熏陶来维系。 不过, 内战期间中共军队的战斗力来自高度的政治凝聚力,而非高强度训练得来的职业技能,所幸它的对手并非一支具有高度专业技能的职业化军队 ,以其政治热情战胜对手并非难事。 内战结束后,保持意识形态优先与建设正规化军队之间产生了两难 。朝鲜战争结束后,效法苏联红军,解放军很快建立起一套职业化和正规化的新模式,原来的官兵无差别、政治优先很快被废止。 中苏反目后,解放军重新走上政治优先的革命军道路,当时军方在反思短暂的正规化历程时曾总结:“因为当时过分强调向苏联学习,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解放军中因体罚而逃跑、自杀的现象大幅上升。 今天,中国军队强调现代化,但同时依然保持忠诚于党的本色,对军队中体罚、虐待新兵的亚文化现象,也比其他军队更为重视和警惕,经常发文强调禁止体罚和虐待士兵。
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心理学笔记】日落
热度 3 罗阿宝 2013-10-24 02:02
2013/10/22 17:00,在去火车站的路上,从高架上可以看到很美丽的日落景象,在一路上高楼包围的间隙中,不断闪现,一架飞机飞过落日时,出租车正在拐虹桥那个大弯道,因为角度的关系,有那么几十秒钟的时间里,我看到银色机翼仿佛脱离了地心引力,停止在半空,血红的落日、条状舒展的云、静止不动的飞机,组成了一幅很安静又富有张力的画面。 没有拍照,因为一向觉得自己没有摄影技术,能把心情一起拍到照片中。 能让自己意识到、存档到记忆深处中的景色,往往带着很强烈的情绪,比如在群山山脉中看到日出时,光与影的追逐,是净化;在高原上,看到乌云滚滚而来,暴风雨倾盆而下,是震撼;9月虎跳峡,咆哮不息的急流,是生命力;雨夜山林,被淋湿爬在杂草上的萤火虫,是诱惑 -- 个性的体验是很难分享的,所以我对互联网的很多口号,比如什么“随时随地分享你的生活”,一向不以为然,真让大脑适应了那种碎片化、零乱廉价易复制的“多彩多姿的生活”,那才是泯灭作为人的灵性,和人工智能差不多了。 如果真随手拍了这幅日落的照片上传,相信没人能体会我当时的情绪-压抑。 人的情绪波动应该是万物之首,感知-意识-情绪-情绪反馈-意识加强,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 : 【当我们坐在观众席上等待时,通往舞台的门缓缓打开,一个演员走进舞台的习灯光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总是会很好奇;或者,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当一个演员在半黑暗之中等待,看到同一扇门打开,在灯光、舞台和观众都显现出来的那一时刻,我也总是会很好奇。 几年以前我就认识到,无论一个人采取什么观点,这一时刻所具有的那种移动的性质,是一种新开端的具体体现,是通过某一阈限后的过程的具体体现。这个阈限把一个得到保护、但有限的掩蔽所与一个处在现实之外和之前的可能的和危险的世界分离开来。--《感受发生的一切(意识产生中的身体和情绪)》 (美)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 一个观察者、一个感知者、一个认识者、一个思想者和一个潜在的演员,快速的换位工作着,意识来自于被感受到的客体和回忆起来的过去知觉,是多重场景反复叠加的舞台,意识,从最基本的层次到最复杂的层次,就是把客体和自我聚集在一起的那个统一的心理模式。 达马西奥认为,意识并不依赖于记忆或推理,甚至也不依赖于语言,意识更多依赖于在与客体建立联系的活动中脑对有机体进行描绘的能力。反过来,这种能力又是脑参与调整声明过程的一种结果。但在意识产生之初,它还是另外一种装置,其目的旨在保证个体的生存。 随着一个时间+空间的“我”的累积,意识开始深厚,意识与情绪之间的关联好像设了常用快捷键,认知到感受更简单易用了,这种现象有:思维范式,潜意识,条件反射,养成....... 当乐曲在演奏时你就是乐曲- 核心的自我转瞬即逝,当你看见一串漂亮的珠宝到你决定喜欢它时,用了多长时间?当你一目十行扫到某些字眼到感到愤怒时,过去了几秒?理由不重要,重要的是感知-意识-情绪-感受之间,多少是“你”在掌控的? 心灵是一个让人着迷的研究领域,因为这里隐藏有一个终极问题的答案:我是谁? 去XX的不要让用户思考,斯宾诺莎(spinoza)说过,保存自己的努力是美德的首要的和唯一的基础,这句话用在这个过渡商业化的时代也非常合适。
个人分类: 小白学心理|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简单解释一下“符号与心理学 ”
热度 1 gordon 2013-10-15 11:31
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它们是组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之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使这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人不再能直接的面对实在,他不可能仿佛是面对面的直观实在了。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的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的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他是如此的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以致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作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 ———— 摘自恩斯特.卡西尔《人论》 巴普洛夫的著名实验给我们提供了关于所谓替代刺激物的极为丰富的经验证据。而沃尔夫(J.B.Wolfe)所作的一个有趣的实验则证明了“象征性奖赏”对类人猿的有效性。 动物能学会对用来代替食物奖赏的各种象征物作出反应,就象对食物本身作出反应一样。 在沃尔夫看来,各种各样的以及长时期的训练实验的结果已经说明,符号化过程存在于类人猿的行为之中。 ———— 沃尔夫 “象征性奖赏对黑猩猩的有效性” 自己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望梅止渴”;但现在我们没有 “ 梅子 ” 这个实物,只有 “ 梅子 ” 这个语言。 默念几遍 “梅子”、 “梅子”、 “梅子” ,然后念 “酸” ,闭住嘴,看看是否会分泌唾液。 语言可以代替刺激物的。 ××××××××××××××××××××××××××××××××××××××××××××××××××××××××××××××× 信号和符号的区别: 信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的一部分;符号是人类的意义世界的一部分。信号是“操作者”(operators);而符号是“指称者”(designators)。
3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米塞斯书中的实验心理学
gordon 2013-9-23 06:32
我从来没有看过米塞斯的书,偶然翻了一下,晕死 摘录: 最近几十年来, 这个名词所指称的,愈来愈限之于实验的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这是用自然科学方法的一门学问。另一方面,把以前叫做心理学的那些研究,贬之为 (“ literary psychology ”),贬之为非科学方法的理论,这已成现在人云亦云的说法。在经济学中,凡是提到心理学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正是这文学的心理学,所以引进一个特别名词来代替它,似乎是适当的。我在 The Theory and History 那本书里面提出 这个名词......但是,我的意思并不是追溯既往而把以前出版的各书中 这个名词改变过来,所以在本书的这个新版里面,我还是照第一版一样,继续用 这个名词。 ———— 《人的行为》原著第三版前言(1966年5月于纽约) 在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总以为:实验室是唯一足以做研究工作的场所,微分方程式是唯一可以表达科学思想成果的健全方法。他简直不能了解人的行为的知识论方面的一些问题。自他看了,经济学必然也是机械学的一种 ———— 《人的行为》绪论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流经济学确立,米塞斯遭受着严重的排斥:比如说在1957年针对他的书《反资本主义的心态》(The Anti-Capitalistic Mentality)的书评中,《经济学人》杂志这样评论冯·米塞斯:“冯·米塞斯教授有长于分析的头脑和对于自由令人钦佩的热情;但是他身上的人性简直比没有还糟糕, 他的辩论才干处于海德公园演说者之角的水平 。” 《经济学人》这个评价是公允的。   1995年,弗里德曼对哈耶克、尤其是米塞斯的方法论观点做过下述评论:   我一直没有弄明白,他们(伦敦经济学院)为什么会对后来以《价格与生产》为题出版的那个系列讲座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我一直都对它没有感觉。谈到这一点,他(哈耶克)没有完全摆脱米塞斯的方法论观点的影响。这些方法论观点的核心内容是:决定、验证理论的时候,事实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关心的只是阐释理论,而不去验证理论,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学的基础都是些不证自明之理。而这些理论之所以是不证自明的,乃是因为他们是关于人的行为的,而我们自己就是人。因此,终极的知识就在我们内心世界中,任何检验方法都不能驳倒它们。这就是人的行为学(praxeology)。    我觉得, 这种方法论思路,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使我们很难建立起一门可以不断深入发展的学科。如果你总是回到你内心的、不证自明的真理,那么,一个人如何站在另一个人的肩上?历史的事实就是 ,米塞斯的资本理论——哈耶克将其融入自己的资本理论——已经发表了五六十年了, 所谓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仍然停留在他的水平上,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    这种方法论取向也使人们不够宽容。如果你我都是人的行为学家,我们对于某些论点或命题是否出现了意见不一,那么我们如何解决我们的分歧? 我们可以叫喊,可以争论,我们也可以努力找出对方逻辑上的缺陷, 但到最后,除了打架,或者武断地宣称你错我对之外,我们仍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 国内奇怪的翻译和看法: 弗里德曼对米塞斯的看法颇为有趣。他在1995年说:“在整个奥地利学派中,除了哈耶克,确实值得推崇的另一个人是米塞斯,他一直都令我着迷,我同意他的大部分观点,不过我绝对不认同他的方法论和不宽容。” 国内:他对米塞斯的大部分著作评价很高,只是觉得其个性令人难以忍受。 注:说起来还得感谢 老虎和 wxmang 引出的 “钱颖一” ,使我的读品无形中提高了很多。 ××××××××××××××××××××××××××××××××××××××××××××××××××××××××× 米塞斯在1940年移居美国的纽约市,不为任何学术组织所聘用,1945年通过Lawrence. Fertig William Volker基金会的推荐进入纽约大学担任访问教授,所谓“访问教授”,就是对他的学术成就不认可,但由于碍于情面而给的虚职。当时的纽约大学甚至拒绝给 他薪水,他的薪水一直是由这家基金会提供的。1949年,米塞斯出版了《人类行为》,即便如此,他仍然只能当他的访问教授(至1969年退休为止)。1973年10月10日逝世。 他的生计是由一些赏识他的商人,例如 Lawrence Fertig 所资助的。
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现代数学基础和认知心理学
热度 2 gordon 2013-9-14 02:32
延伸理论的基本概念对于有几何才能的人是一再出现的,这个一般概念就是:连续的量—— 如延伸、如空间,对于人类的心智,是和数同样原始的概念。 连续的量是和数同样原始的概念, 前者只是通过了量度才与后者有了关系,量度则是一个第二位的概念 ;所以,把量度放在几何学的基础里,如欧几里德所为,既不自然也不必要。但欧几里德就以量度为基础,例如建立起了比例理论,再通过引入无理数,使得连续统看起来是由离散性生成的。用承袭自欧几里德的这个途径来建立几何基础,其实是走了弯路,而且没有达到理解和掌握连续统的目的。 避免把几何学看成是算术的应用,延伸理论具有一门独立的科学的地位,量度也应给予独立的地位。 量度是建立在算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来研究算术的基础,就是很自然的了。 ××××××××××××××××××××××××××××××××××××××××××××××××××××××××××× 不能把几何学像算术或组合理论那样看成数学的一个分支;相反地,几何学研究的是某个在自然界里已经存在的事物,即是空间。我们应该看到, 应该有一个数学分支,以纯粹抽象的方式,给出关于空间的一般法则 。 这个新的分析,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加的原理就可以发展起来,而且是纯粹抽象地进展,它本身就是这门新科学。 ———— 《延伸理论》 ××××××××××××××××××××××××××××××××××××××××××××××××××××××××××× 上面提到的是 “空间派” 的观点,下面再谈谈 “时间派” 的观点。 是时间而非空间,对于数的概念起了重要作用,数的概念主要处理的仅仅是相继的概念——这个思想可以追溯到康德,发扬光大的是哈密尔顿。 时间只是一维的,不同的时间不是同时的,而是前后相继的 。正如不同的空间不是前后相继的,而是同时的一样。 ———— 《纯粹理性批判》
32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中国传统的心理学分析—— 中国社会那些扯蛋想法的来源
gordon 2013-9-9 09:09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落后的国家 沃特曼和布雷姆(Wortman, C.B., Brehm, J.F. , 1975)提出 ,控制缺失的最初反应不是无助,而是对抗【(reactance)用不断增加的努力来对抗控制的缺失】。如果通过对抗也不能重新获得控制,那么习得性无助就会发生。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我一再尝试但总是没什么效果,所以为什么我还要白费力气呢?”这正如一个本科生所体验到的,她满怀希望上了大学,但现在14门课却都得了D,她不再努力了。 中国社会有很多扯蛋的思想,你不成事, 他们认为是你没有下苦,你只要下苦了 ,就会做成。然后编了 “成对的蟋蟀”、“经霜的甘蔗” 乱七八糟的东西来骗你。 现在可以确定了,有技术的比没技术的挣钱多,有门槛的,比没门槛的挣钱多。就是到了建筑工地上,有技术的大工能拿200,没有技术的小工只能拿100 就这么简单。 正如石康所说, “ 时至今日,我随手写一写微博,我妈都会提醒我小心,她喜欢用祈使句对我说话,句式是“别——”,这使我认为,她一生都在恐惧中度过—— 当她使用“要——”之类的句式,我又觉得她在胡扯,因那全是她自己从未做到的事情。 ” 其实我们自己也明白这样的事情,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正如我以前分享的《尼伯龙根之歌中的战争行为对德国军事的影响》所言,德国在历史上是一个落后的国家, 也正如杨怀定(杨百万)所说,中国人说什么地方是一个好地方的时候,那地方通常都不是什么好地方。
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老外研究的套路 —— 以心理学和弹道学为例
热度 3 gordon 2013-8-11 17:20
注: 我觉得老外的研究方法,好像和工具、测量、仪器仪表密不可分 。不好意思,我又坠入了“唯武器论”,批评我吧。该投鸡蛋的快来投鸡蛋。 老外研究的套路,就是那么几下子,虽然简单却很实用。这里以心理学和弹道学为例说一下这个问题。 实验心理学是以实验生理学为基础的,而实验生理学的进步是 精密科学 (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导致的。 研究人的行为非常简单,测量也比较方便。研究外弹道学,也是如此。 但心理学要研究内在机理,就很麻烦。研究内弹道学也是如此。 心理学研究近些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因为脑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脑成像技术能够无损伤地探测人脑 ,成为脑功能研究的“显微镜”。这些科技的发展对心理学研究具有重大影响。 内弹道学的研究也是如此。法国是历史上早期建立现代火炮内弹道基础的国家之一。里萨尔(Resal)及夏朋里(Charbonnier)早先写过这方面的作品,但最后还是由法国陆军的列久克(Le Duc)上尉总结了应用的基本方程,很多现在的论述都建立在这些方程的基础上。实际上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内弹道的计算都是以列久克方程为基础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内弹道所以不够重视主要是因为战争中很少设计新的火炮。所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进行这类试验,即对特定火炮发射不同弹丸确定出最大的初速和允许的膛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兵工部门的弹道学家所面临的很复杂的任务就是弹药及其附件的重新设计和改进。专家们虽然能够准确地规定火炮,炮架及运载工具的性能特点,但是对于弹丸、炸药、火药及引信,他们仅能概括地提出所需要的最后产品(由需求得来的)。内弹道的基本研究需要改进弹丸的设计,增加高级炸药的破坏力,发展产生较高初速而最大压力又在容许的限量之内的火药,设计改进测试设备,并达到更完善的数学理论及一般的弹道程序。对弹道研究的这些要求即产生了对特殊设计的测试设备的大量需要。 压电仪器的发展使得内弹道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扩展内弹道领域的工作做得很少,这首先是因为缺少能够准确测量膛内时间短而压力高的仪器。用于这方面测量的唯一实用仪器也就是十九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所谓“铜柱测压器”(19世纪60年代,诺贝尔发明的)。 压电仪器的发展使得这种压力的测量能够付诸实施,从而标志着研究内弹道现象 新纪元的开始。压力——时间曲线首次能够被量出而不是作为理论假设来讨论。 在1918到1921年间,美国兵工总局(OCO)弹道部的贝奈特上尉采用合适的数据编出全套的弹道表。他的表是以分别表示弹丸能量,弹丸运动及火药燃烧速率这三个基本方程的积分为基础编成的。这种表比那时常用的以十九世纪列久克公式为基础的表要准确得多。 在两次大战之间APG 所进行最有意义的内弹道研究工作可能就是对240毫米榴弹炮的膛压研究。这些研究工作于1922年开始,正是压电仪器开始应用的时候,它们牵涉到火药装药中的各种关系,装药燃烧所产生的压力变化,以及这种压力所赋予的弹丸速度。为了研究出这些关系,就必须知道火药的重量及粒状火药的成形,药室的尺寸,弹丸重量及炮管长度。对于这些研究还需要另外的资料,如弹丸的起始阻力,弹丸在膛内不同行程的阻力,已燃火药生成气体的比热,作为温度和压力的函数的不同火药的燃烧速率,气体分子的余容,不同火药生成的总能量,以及火药气体的平均出口速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内弹道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技术,主要是因为除了基本测量之外,仪器设备和数据的取得还不能满足要求。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在1960年为取得快速响应数据的电子技术已大踏步前进。在这一时期压力传感器,和其它设备所需要的技术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方面再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影响到内弹道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使它很快地发展成为科学。 注:牛顿力学用矢量 如力、速度、角速度、力矩等形式来考虑力学系统,在拉格朗日的 “分析力学” 表述中没有一处引入过力的概念,这主要是因为能量是标量。“液体运动的能量估计” 最早是伯努利提出来的,1750 年,欧拉认为质点动力学微分方程可以应用于液体。 《耶鲁大学公开课:生物医学工程探索》完全就是这个道道,精密科学 —— 生理学 ××××××××××××××××××××××××××××××××××××××××××××××××××××××××× 内弹道学别想的那么神秘,人的认识都是一个从浅入深的过程,开拓者就是大家熟悉的欧拉。 就是研究外弹道学,空气阻力,然后不知道怎么的就转向了,转到内部,其实也是气体。 伯努利、欧拉和拉格朗日又是铁哥们,就是这么回事。 然后他们就胡搞,乱搞,搞出一个包罗万象的分析力学,当然也可能是受牛顿的影响,牛顿就是搞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牛顿力学体系。 ×××××××××××××××××××××××××××××××××××××××××××××××××××××××××   内弹道学发展史的回顾 内弹道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应追溯到1740年英国数学家、军事工程师鲁宾斯(RobinsB)利用弹道摆测得弹丸初速的历史时期。以初速为分界将整个弹道段分成膛内弹道学和膛外弹道学。内弹道学的发展史不仅与数理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密切相连,而且也与枪炮及其火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武器弹药系统不断的完善过程中也逐渐地形成内弹道学的理论体系。 早在18世纪末(约1793年),法国的数学家和力学家拉格朗日(LagrangeJL)用流体力学的观点研究膛内射击现象,并提出弹后空间燃气质量均匀分布的拉格朗日假设。系统地研究弹后空间压力分布和平均压力、膛底压力及弹底压力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研究工作为经典内弹道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64年法国科学家雷萨尔(ResalH)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了内弹道能量方程。1868—1875年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NobleA)和化学家阿贝尔(AbelF)应用密闭爆发器的试验,确定火药燃气状态方程。到19世纪末,皮奥伯特(Piobert)等人总结前人研究黑火药的成果及无烟火药的平行层燃烧现象,提出几何燃烧定律的假设。从而建立起表示燃气生成规律的形状函数和以实验方法确定的燃速方程。至此,应用这些理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经典内弹道学理论体系。在这一时期中,相继发表了一些内弹道学论文和专著。1901年俄国的内弹道学家别令克(БринкАФ)写成了当时最完整的内弹道学教程,并被美、德等国译出。1903年特拉滋多夫(оздовНФ)在《火炮杂志》上发表了内弹道学基本问题的精确解法的学术论文。1906年法国弹道学家夏朋里(Charbonnier)发表了包括内弹道方程和数值解法的内弹道学论著。而后苏歌脱(Sugot)对夏朋里所给出内弹道方程作了某些改进,并以夏朋里-苏哥脱内弹道学发表在1913年法国《炮兵杂志》上。1926年德国弹道学家克朗茨(Cranz)也出版《内弹道学》一书。在1911—1934年间,格拉维(ГравеИП)完成包括火药燃烧动力学和火药燃烧静力学等四卷内弹道学专著,堪称为内弹道学百科全书。 到20世纪中叶,经典内弹道学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相当成熟的时期,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其中包括:1950年英国的化学家康纳(CornerJ)完成的《火炮内弹道学》,1951年亨特(HuntFRW)完成的《内弹道学》以及1962年苏联的内弹道学家谢列伯梁可夫(СеребряковMЕ)完成的《身管武器和火药火箭内弹道学》。这些专著涉及经典内弹道学中的各个研究领域,内容系统而详尽,特别是谢列伯梁可夫的内弹道学是一本极好的教科书。我国的内弹道学专家鲍廷钰教授1957年出版了《特种武器内弹道学》专著,系统地阐述了无后坐炮、迫击炮和固体火箭的内弹道理论。1957年苏联学者贝切赫钦(БетехтинСА)发表了《内弹道气体动力学原理》一书,该书系统地讨论了膛内气流问题,除对拉格朗日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外,而且在该书中首次提出膛内两相流问题,建立起内弹道均相流数学模型,对现代内弹道学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注:谢列伯梁可夫(СеребряковMЕ)的《身管武器和火药火箭内弹道学》是当年哈军工的教材。 谢列伯梁可夫的《身管武器和火药火箭内弹道学》由莫斯科的科学技术出版局出版,1942年初版,1949年再版,1962年又第三次出修订版。 更新的教材是:(美)H.克里尔 M.塞墨费尔特 《现代枪炮内弹道学》反映了1970年以后,由于数字计算机的发展而应用的新方法。 ×××××××××××××××××××××××××××××××××××××××××××××××××××× 其实啊, 火炮就是以发射药为燃料的单冲程热机 ,这个内弹道学谁都懂,谁家没有个摩托车呢,就是点火、喷油(这里是粉末颗粒)、燃烧、做功。 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一端运动到汽缸的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热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的 “机器动力机械” 的一类,如蒸汽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等。 热机通常以气体作为工质(传递能量的媒介物质叫工质),利用气体受热膨胀对外做功。热能的来源主要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原子能、太阳能和地热等。 关于烧蚀,这也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影响烧蚀过程的因素,内弹道学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热的因素,化学因素和机械因素。与化学因素及机械因素相比,热的因素在身管烧蚀中起主要作用。 恒热流加热条件下烧蚀过程,文章也多如牛毛。
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自尊与面子—— 心理学的研究
gordon 2013-3-8 17:51
长久以来,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和探讨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并希望通过分析个体内在的自我认知机制以找出干预和改善自我认知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个体的的自我认知属于社会认知中的一种,自尊是其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对个体自尊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James(1892)首次对自尊进行定义并提出著名的自尊公式,他认为自尊是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成就与抱负水平的比值,即自尊=成就/抱负。 然而伴随着20世纪行为主义理念在心理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对于自尊的研究一直未能引起注意,直至20世纪后期,自尊才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 继James 之后,Brooks(1992)认为自尊能够反映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林崇德(1998)认为自尊是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应。 虽然对自尊的定义较为纷繁复杂,每种定义都受到心理学家自身对自尊理解的影响而各不相同,但目前心理学界对自尊的看法较为一致。整体而言,自尊是个体对自身的评价。
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科学研究的心理学
热度 3 gordon 2013-1-19 19:34
注:不想多说什么,光序就值 这本书的价值,多读两遍序言。令我十分沮丧的是,又是我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才找到这本书的,而不是我先看了这本书才去工作的。我肯定是被《大富翁》游戏中的衰神附体了
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蔡元培学习心理学
热度 3 gordon 2013-1-5 13:23
众所周知,德国的 威廉·冯特 是公认的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当时莱比锡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简直被看成心理学研究的圣地。 冯特 开设“心理实验课”,吸引着世界各国许多学生到那里向他学习。据当时的一份历年参加听心理实验课的人数统计表,1904-1914的6年间,学生人数每年从29人递增到46人,而且外国学生的比例很大。在这许多外国学生中, 蔡元培 是 冯特 第 一个也是唯一的中国学生。为了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思想,他曾两次去德国留学。第一次是1907年5月至1911年11月,第一年在柏林主要学习德语。从 1908年10月至1911年11月的3年,则在莱比锡大学,先后选修哲学、文学、文明史、心理学、美学、美术史、民族学等近40门课程。(顺便提一下《 蔡元培 自述》和《中国教育家评传》第三卷中列举了人类学 ,查档案资料,未听此课程。)在所选课程中,“尤注重于实验心理学及美学。” 蔡元培 曾 在《民族学之进化观》一文中这样写道:“ 我向来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到德国留学,觉得哲学的范围太广,想把研究的范围缩小一点,乃专攻实验心理学。 当时有一 位德国教授,他于研究实验心理之外,同时更研究实验的美学。” 至于1912年9月至1913年6月第二次留德,他继续在莱比锡大学听课,据档案资料 听了艺术史和历史等讲座,而没有听心理学的记录。 蔡元培 3年里共听过8门心理学课。 据德国费路(Rotand Felber)提供资料,所听的心理学课程有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均由 冯特 Wundt 讲授)、心理学原理(利普斯Lipps讲授)、儿童心理学与试验教育学(勃朗Brahon讲授)、心理学实验方法(Wirth讲授)、语言心理学、现代德 语语法与心理学基础(均由Dittrich讲授)。必须指出的是,他还听了与心理学血肉相联的哲学课程7门,包括 冯特 讲授的新哲学——从康德至当代,勃朗讲授的叔本华的哲学。还有一点要说明,当时许多外国学生有多遍听课的踊跃现象,从遗留的登记卡得知, 蔡元培 听了3遍 冯特 的心理实验课。 以上心理学的研习活动,对 蔡元培 心理学思想的形成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者的专业基础。尤其是 冯特 在实验心理学上的开创性工作,影响了 蔡元培 回国后,也积极在我国创建心理实验室和心理学研究所,在教育领域中推进心理学的应用。
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心理学,自闭症,网络
redbud 2012-3-9 02:46
从小我就对心理学有着莫大的兴趣。 虽然学了理科和数学,跑到商学院混了很长时间,其实我对于金钱的兴趣很淡,我对于人的心理的关注始终多于物质本身。父母都是做财务的,一直想让我做这类工作,但是我始终抗拒。 最终,一双莫名的手还是引导我做了心理学有关的研究。 我交了一批对于心理学真正感兴趣的好朋友。 最让我纠结的,还是自闭症,自闭症,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的,叫Autism,一种是心理封闭,在后天的社会体验当中,灵受伤而引起的选择性心理封闭,如同我的好朋友,如同我的初恋曾经经历过的心理状态。 自闭症,可以不可以治疗呢? 有什么方法能够治疗? 有很多人放弃了,最残忍的就是孩子母亲的放弃。 我的好朋友,她的孩子生下来就是自闭症,1岁多被诊断出自闭症 (Autism),是自闭症里最糟糕的一种,有亚斯伯格症症状,也就是说,根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社交,到今年8岁,整整7年的时间里。她没有放弃过,她从来没有放弃过。 她用了自己所有的爱,用了所有的方法,让自己的孩子一直在正常的人群当中生活。那样的异样的艰辛,是正常人无法想象的, 痛苦也是无法想像的, 然而,她做到了。 是爱让她坚持下来了。 看过她最累的时候,看过她各种各样的状态。 7年里,她自己变成了一个心理学专家,也帮助了不少人。 她的孩子现在不但智力超常,而且经过医院鉴定,最终彻底跟自闭症告别了。 这条路,从慢慢脱离亚斯伯格症症候群,到广泛性发育障碍,到最后脱离广泛性发育障碍。 这是一条非常不容易的路,7年多。 真心为我的朋友高兴! 也为我正在努力的对于我的好朋友的状态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482135 曾经,我也遇到过一个有抑郁症的女孩,遇见她时经常想自杀,现在,她正在怀孕等待宝宝的出生,我很为她开心! 那个想自杀的学生,目前的状态是脱离了抑郁的心态,可是还没有完全回到自己正常的心理状态,让自己本来灵魂的美丽发挥出来。 爱是医治的源泉!
个人分类: 流水日记|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1:13 , Processed in 0.077965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