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1-5-11 22:02 |
---|
签到天数: 460 天 [LV.9]渡劫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2 13:27:15
|
只看该作者
近代自然科学禀性探讨(二,三)
本帖最后由 风云际会 于 2013-8-12 13:30 编辑
; t. s6 U; N: _ r x: {% G3 C+ k' {& P- P9 I: s1 u: _
近代自然科学禀性探讨(一)1 q3 W9 I! p: n: Q5 T# ?7 s
# k- K4 j4 ]$ r" P
引子:这是我国内的导师所写的一篇文章,会在他所著的《量子力学:菜根谭(第二版)》里出现。这里经过他授权同意,让我代发在网上以引起讨论。在接下来两三个月中我会陆陆续续放完全文。此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转载请注明原作者。
( |' E4 Z$ n: v& @) \, m9 ~8 B1 f! F F4 C( J4 i# W
二,蕴含的要素/ f; s) b3 G% V0 H5 L8 Y2 w
& Y# ~/ H; x1 ]. f 张永德
" x0 C, R1 M" U# ]# U, h5 W- ?; F4 N8 }" z8 v- k* c: @
整体概括而言, 近代自然科学蕴含如下五个要素:! Q& H+ ?( g8 g. _6 U' c. S
0 U0 E' A9 U! r 1)因果性 :有因果关联的,有实验响应的。
( ]) [6 ]- X) J6 l- W- D4 p d
% W5 I3 ?) D4 e 2)普适性 :满足前提下,结论普适,与观察者无关。 G% K' P) b" |0 V2 c" c/ m
- f8 n2 v5 P4 J' b" y8 U2 l) V 3)自洽性 :体系内部所有结论是自洽的。/ z: J$ d) y- m# A; Q7 x
: u2 k' j3 [5 E! p% U S7 ], z5 M& I2 `
4)可重复性、可检验性:所有结论都能够接受实验检验。% @: K( j, P0 D1 `' n& M! n/ X
4 E J3 Y4 L0 _, A2 T u; J
5)可量度性:不可量度的事物不属于近代自然科学范畴。5 b, j+ U3 L( |9 g+ I1 U4 o, ^8 A$ n
. m. A* b/ D7 q" X s& E+ s
总之, 没有理性基础、无相互作用、不受影响、无因果关联、不可重复、无法检验、不可量度的的事物不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而属于文学、艺术和宗教…等范畴。比如问: 如来佛头上有多少根头发?孙悟空体重是多少?无法观测;“糊里又糊涂的”爱情、音乐灵感、作曲家的激情,不可度量; 以前的动物学植物学大体属于描述和归纳性质,并不能算作近代科学。宗教信仰,按Born转述的Einstein观点【1】,属于理性之外(也即科学之外——本文作者注)的正常事物。
9 X/ ~7 i: j& a6 p4 h n8 P9 \: q& I% |
三,发源于西方
3 q: b% A- @- Q- I; D% k* Y9 B) H- H+ b& M6 u% O) H$ g
一般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摇篮是Euclid的“几何学原本(The Elements)”。其思维模式正是上面说的:从实践中抽出公设,经过逻辑演绎加工,构成理论,再返回实践。
! A9 O& Z! ^3 W, V1 q. C: ], b) e: H& t! i# E& `
我个人感觉,中国有雄厚的技术史,著名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四大发明都是技术,但确实没有相应雄厚的自然科学史。当然,这不等于说中国5千年文明史中没有很多自然科学成果的亮点。总体而论,中国古代对自然研究的基本特征是“天人合一”式的直觉“综合”远胜于逻辑理性的“分析”。“格物”不得法,“致知”不系统。中国古代学者缺乏大块逻辑思维训练。例证是中西医基本特征的比较━━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
$ N p, w; M ~0 U- ~3 _( U5 P* C
J4 |3 ]+ v% `/ W2 v# T& Y; P【1】M. Born, 《Max and Albert Einstein》,The Born-Einstein Letters,London,Macmillan,2nd edn,2005。1 O' d' A# D, q! b/ P9 ^
/ a6 }4 {$ u0 T d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