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7-4-19 10:37 编辑
回上海的路上,看了两个听说已久的中国电影。《湄公河行动》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收到追捧,是因为讲述中国警察在境外执法,就特爽特刺激?在山里用直升机支援行动,为什么要那么五颜六色,怕别人看不见、不容易识别?用M4没有道理,成建制出动作战,已经没有可否认性问题了。要可否认,应该用和匪帮一样的AK47,训练也更顺。兄妹在同一个部队是不是违反规定?河上追击丢下汽油桶一枪打着,那是邦德式的胡扯,现在连国外烂片都不敢再用了,这里还捡起来。中国警方在行动时,匪帮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这些老油条既然看到中国人在行动,就不可能只覆盖一个狙击手,行动开始的时候要展开肯定要覆盖更多目标,这样武警损失就更大。总的来说,精心制造的烂片。
《我不是潘金莲》,堪称新时代鲁迅的《阿Q正传》,很值得玩味。农村妇女对冤的理解,对伸冤的理解,对法律的理解,官员以反对官僚主义为名、行使官僚主义罢免官员,造成后来的一系列悲喜剧。这是农妇李雪莲的个人冤屈,当不受法律保护的行为最终不能通过法律得到伸冤,转为习惯性地指责官员收受贿赂、袒护坏人,进而上访,而官员为了粉饰太平而拦阻上访。她和前夫为了多要单位分房(最后流露出来还想多生一个孩子),假离婚。但前夫弄假成真,另找了新妻子。前妻气愤不过,要法院判决离婚无效,要复婚,然后她好再离婚,蹬掉那个坏男人,出口气。法院当然不能支持这样的要求。她就上访,拦法院院长,要告法官贪赃枉法,人家要她找检察院立案;拦县长的车,县长装傻溜号,就去拦市长的车。最后上北京,碰巧老乡在人大代表驻地当厨子,她清早竟然拦到了一个大领导,大领导在省人大分组会上义正词严地痛斥官僚主义,不把老百姓的事情当事情,结果市长、县长、法院院长罢官。她倒是想罢休了,就要前夫认一个错,结果前夫捅出她在婚前就和别人上过床的事,她有冤,他还更冤呢,新妻子得了忧郁症,他俩还要上访伸冤呢。她成潘金莲了,这就更冤了,她觉得被逼上梁山,只能继续伸冤。但政府那边换了新人,多年来一直想“解决问题”,还是无法为她伸冤,这本来就不是法院和政府管的事。她只能每年到北京上访伸冤,成为众人眼里的小白菜,前夫眼里的潘金莲,自己眼里的窦娥。终于有一年她不想上访了,结果县市上下都不敢相信,最后在一大堆荒唐之后,逼得她再次进京上访,县里大批官员为截访伤透脑筋,还是前夫车祸丧生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李雪莲不是刁民,只是愚民;不狡猾,只是偏执。庶民天然正义,官员天然腐败,这是错误的,但现在成为主流思潮,这是危险的。现在微信上段子横行,实际上可用苏联时代政治笑话横行做比照。这不能用阴谋论解释过去,实际上还是执政合法性的问题。那些官员在处理问题上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大领导以反对官僚主义的名义实行官僚主义,这是病根之一。另外,法院院长任免不应该由行政系统决定,但这涉及司法独立的大话题了。
电影点出农民和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法盲,点出司法行政化的弊端,也点出官员的官僚主义原罪,和官民缺乏互信。要走出这个怪圈,应该取消上访制度,严格执行法庭制度,不搞法外司法。上访本来就是司法制度中的漏洞。,这算什么呢?如果有法官贪赃枉法,也有司法审查制度,法官并不是高于法律的。现行法院制度或许有问题,但这是法制社会的根基。绕过这个,最后全社会吃苦头。但这里有司法独立和法院信用问题,这就是另外的大问题了。但说道社会信用缺失,为什么庶民原告就天然正确?注意,这里不是法院 vs人民,而是原告vs被告。
画面很美。乡下用圆画面,北京用方画面,现实才回到宽银幕,有创意。最后市长点出之语如果留给观众自己悟出来,或许更好。
范冰冰出演很赞,全然没有了往常的妖劲和骚劲,只有农妇的愚萌,一口土话。除了被赵大头上了床那段露出大光背,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想不出换谁能演更好,江疏影肯定不行,赵薇更不行。呵呵,江疏影当潘金莲,她不是在一仆二主里就是准潘金莲吗?江疏影版李雪莲,想想就逗,是不是秦玉川还要胡歌出演?再抓个王晓晨出演新妻就更好玩了。不过没有看到范冰冰出演之前,肯定也认为她不行的。
硬伤是最后提到孩子的时候,与前夫是有一个儿子的,离婚时归前夫了,自己悄悄怀孕了,一怒之下流了。但她在整个电影里一次也没有提到过这个儿子,也没有去看过他,他对父母离婚和后妈的态度也没有提及,不合情理。
有意思的是,我是在加航飞机上看的,因此电影必然有一个英文名字。猜得出来《我不是潘金莲》的英文名字变成什么了吗?I am not Madame Bovary!我可以肯定,潘金莲这个名字在中文读者中引起的感受与包法利夫人完全不同,不知道法文读者如何,99%的英文读者或许对包法利夫人根本没有感觉,她是个什么鬼?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