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source/plugin/dsu_paulsign/img/emot/shuai.gif)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地板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7-3-22 11:14:36
|
只看该作者
+ c. D9 X& g, v' i/ K' U“不死鸟”导弹(右)与其前身“猎鹰”导弹(左)" b4 K- x( Z5 E* [2 p
6 P r0 |, L* x& Q1 LAIM-54“不死鸟”导弹& _/ t* B% n) U" }8 H
6 P' E8 L) X) X7 g0 y6 _AIM-54“不死鸟”是二战后美国研制并装备使用的第一个远距空空导弹型号,也是战后世界上最先入役的,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的远距空空导弹。
( D, H6 k1 S* N3 L/ x; y
, ~6 V7 [, r4 P5 a- V% T该导弹由休斯公司研制,弹长3.98米,弹径0.38米,翼展0.92米,重447千克,最大动力航程超过200千米,最小接战距离3.6千米。最高速度4.5马赫,最大使用高度25000米,最大过载22g,连续发射间隔为3.2秒。
: x* E- |) \& J* n' r0 `% P6 c3 f- D; @8 l1 }
“不死鸟”采用正常气动布局,装有一台MK47MOD0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弹体外壳材料为铝合金。弹体外涂有隔热涂料,使之能经受高超音速 飞行时的气动加热考验。
* S- [- B0 a- G/ R1 k1 P
; f% k% V* ?, H+ v- \5 Q
! G7 {$ |5 a' I- w+ C! M( y* V“不死鸟”导弹
5 I. T( u# V/ l
O$ m- B/ R6 s9 S! N该弹采用半主动脉冲多普勒雷达中段制导加主动雷达末制导。DSQ-26主动导引头组件由耐高温陶瓷天线罩、四象限微波平面阵列天线及其射频线路、天线伺服控制机构组成。发射∕接收机由多通道固态器件构成的电压控制的本机振荡器、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电子组件由信号接收机、速度探测和角跟踪电路、传输网络处理器、解调器、指令译码器、逻辑电路等组成,共有8块线路板。尾部控制舱内装有自动驾驶仪、角速度传感器、液压能源及管道、4个伺服定位器,以及构成制导系统一部分的尾部天线和混频器。该天线连续接收AWG-9雷达发出的射频信号,由混频器将其转换成中频信号,传输给电子组件。该弹共有3条控制通道:俯仰和偏航控制由阻尼速度反馈的加速度指令完成,以获得稳定飞行时的最佳弹道;横滚控制由速度积分陀螺完成,以保持导弹横滚稳定并提供自适应增益控制信号。自动驾驶仪包括电子线路板、俯仰和偏航加速度计、横滚速度积分陀螺、电子线路板上的存储器和计时器提供自动驾驶仪的定时和程控功能。; T6 M: ?4 I4 w2 O4 u D/ q
6 B1 c) V$ ~ G# z+ `“不死鸟”导弹采用连续杆式战斗部和无线电近炸引信以及触发引信。6千克重的战斗部爆炸后,生成的环形钢杆杀伤半径约15米。无线电近炸引信的目标探测器是采用时域信号处理的K波段脉冲雷达,用来确定战斗部的最佳起爆时间和将点火脉冲传递给传爆管线路,并根据导弹与目标的接近速度计算引爆延迟时间。触发引信与无线电近炸引信有电连接。
) R$ B1 C- L5 y3 w, {) Q! c" u0 G& P# E
6 D: e( k- {& r) o0 x/ c0 @F-14发射“不死鸟”空空导弹
% k1 ?0 Y+ Y4 j1 \
, o( S2 ~# m* m0 M9 jAIM-54“不死鸟”导弹的作战过程如下:导弹从载机上弹射投放后,进入初段程控飞行阶段,距离目标16千米或更近距离时转入主动末制导飞行阶段。这个阶段共有4种工作方式:连续数据半主动制导,即连续照射目标并获取跟踪信号;采样数据半主动制导,即机载雷达天线边跟踪,边扫描并获取采样控制信号;全程主动制导,即导引头自主照射目标并获取目标反射信号;跟踪干扰源,即导引头自主跟踪目标自身辐射的电磁信号。在整个制导过程中,导弹采用偏置比例导引和速度跟踪方式,导引头对准目标后,向控制舱传输控制指令,向跟踪天线传输瞄准指令,使导引头天线跟踪目标。当导弹接近目标至预设距离时,无线电近炸引信动作,引爆战斗部。若无线电近炸引信因故失效,还有触发引信作为备份。2 P) U6 J/ R8 l8 E7 c& k8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