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97|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厦门散记(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03:21: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5-18 13:28 编辑

到厦门的另一个目的是去看看土楼。关于这些土楼,已经形成了传奇,说是当年美国侦察卫星发现了这些奇怪的或圆或方的大型建筑,以为是导弹发射井,暗中派间谍前来查看,结果发现是客家人的土楼。此后这里成为旅游点。这个说法有点问题。早期间谍卫星的分辨力或许差了一点,但物体的尺度是可以计算的。这些直径几十米的土楼不可能是任何导弹发射井,没有那么大的导弹。不过这已经成为当地导游人人都要重复一遍的传奇了。

传奇归传奇,这些土楼确实神奇。在碧水之畔,青山之巅,密林之中,一座座或方或圆或大或小的土楼耸立其间,好像古老的城堡一样。不,和城堡还不一样。欧洲城堡一般在一个城镇里只有一个,还常常脱离城镇单独造在山上。客家土楼可以独立修建,也可以和村寨群居,更可以多个土楼抱团修建。城堡没有三五成群造在一起的。

这些土楼是客家人建造的。一直以为客家人是元蒙入侵后南逃的难民,其实不是,而是秦到宋期间因为战乱(尤其是五胡乱华和金兵南侵)和灾害而从中原流落到赣闽粤交界的三不管山区。客家人的迁徙一直持续到清朝,迁徙范围也从中原至赣闽粤到流落南阳、欧美。除了这几十年的新移民,东南亚华侨和欧美老移民中客家人大概占绝对多数。客家人落户赣闽粤,是因为山高皇帝远,远离中原政权和江浙,属于化外之地,大概好比中国人的新大陆吧。客家人据说是中原汉人融入了当地原住民的文化,具有独特文化和独特的客家方言,也是中国少有的语言、文化和族群疆界不与省际疆界重合的族群。客家人是汉人,但与通常观念的汉人又有些不同,比如客家妇女从来不裹脚,有点汉人少数民族的意思。

客家名人很多。太平天国时代的洪秀全、李秀成、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陈玉成都是客家人,清末民初的台湾抗日领袖刘永福、宋家三姐妹和宋子文的父亲宋嘉树也是客家人,语言学大师王力、陈寅恪、化学家卢嘉锡、数学家丘成桐、桥梁专家李国豪、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作者)、画家林风眠、小提琴家林昭亮也是客家人,还有罗大佑、张国荣、钟楚红、周润发也是客家人,邓小平、陈丕显、叶剑英、杨成武、张鼎丞、萧华、朱德、谢晋元、刘亚楼、叶挺也是客家人,甚至李光耀、他信和英拉也是客家人,不幸的是,李登辉、蔡英文也是客家人。

但客家人是到这里来避难的。这里山高境险,王法不到,豺狼虎豹丛生,土匪盗贼群起,客家人只有筑寨自卫,同时也为了便于家人聚居,于是有了土楼。土楼是用黄土、沙土和枝条混合夯打建成的,枝条(树枝、竹枝、藤条)的作用像钢筋混凝土里的钢筋,起到加强作用。据说建造都是在冬天干燥季节,族人一起出动,要么出工,要么出钱,然后按照付出的份额分得房子。

土楼典型为三层,也有四层以上的。底楼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二楼干燥一点,堆放粮食和其他必需品,三楼以上住人。一家至少一个单元,但建造时出的份子(出钱或者出力)更多的人家可以得到更多的单元。因为土楼的防御功能,底层、二层没有窗,三楼以上才有不多的外窗,但朝向内院的一面向中国传统建筑一样,有常见的走廊、门窗。土楼有几个共用楼梯,典型土楼有2个楼梯,更大的土楼可以有4个楼梯。只有一个大门进出,但有的大型土楼现在也开好几个门,毕竟盗匪不再是大问题。很多土楼把中央围成一个院子,院子里的空地共用。更复杂的土楼在院子中间造起祠堂,更复杂的土楼中间再围上几圈小土楼,比如有名的承启楼就有内外四层。

有的土楼每家厨房有自家的水井,有的土楼共用院子里的水井。水对土楼里的人非常重要,这不光是日常洗涮用的,也是救火用的。不光对付平日不小心失火,也是敌人火攻时的反制。最重要的是,遇到敌人围困,只要有水,就能坚持,水源断了就只有投降或者同归于尽了。

土楼人家在脚下的土地上种地,但这里都是山,没有几分平地,所以从农业时代的角度来说,是贫瘠的地方。土楼人家在院子里养点鸡,都是走地鸡,在村子里随便走,反正村子不大,鸡也走不远。但据说他们不养猪,可能是怕猪圈脏,影响土楼内部卫生?牛更没有了,没有这个地方,也没有多少地需要牛来耕种。现在当然不一样了,山上种上茶树,福建那么多茶叶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土楼里一般是一个大家族,比如侨福楼里就是四个儿子一家一个1/4圆。至少都是同族的。土楼里还冬暖夏凉,去湿除燥。土楼墙基在1.5-1.8米后,上面也有一米多厚。这厚实的实土墙体不仅挡风、挡箭,也有巨大的热容量,自然地均衡昼夜温度。另外,墙体在湿度高的时候吸收潮气,在干燥的时候释放潮气,还有调节湿度的作用。说起来,这是不耗能的被动空调呢。其实老式的厚墙体房子都有这个功能,据到印度去出差过的人说,那些厚实的土王城堡改建的豪华酒店也是这样的。

不过土楼毕竟是土楼,通电容易,通水(尤其是上下水)就不容易了。没有现代的浴厕,还是传统的马桶一类的东西,现在用塑料桶。年轻人不爱住这东西,只有老人恋旧,还不肯离开。还有就是赶时髦的游客了,土楼旅店现在是很时髦的。不过土楼有一个缺点,噪声干扰厉害,尤其是圆形土楼。这不难理解,整个土楼相当于一个回音壁,想说点悄悄话都不行。传统家族里这不是问题,山里冷清得很,回到土楼里多一点声音还显得有人气。躲避城市喧嚣的现代情侣到土楼居住的话,就要注意影响了,不要互相干扰才好。

最早的土楼是方的,方形土楼的数量也最多,但后来圆形土楼开始多起来。圆形土楼特别符合工程原理。土楼墙体向里略微倾斜,增加结构稳定性。圆形底座加上略微内倾,使得土楼好比横放的拱桥,力学上特别稳定。难怪几百年的台风拿这些土楼无可奈何,连地震中生存下来的土楼都比普通结构的民房要多得多。

到土楼自驾的人不少,但我们是跟一日游团走。早上旅游车到各大酒店接人,集中到出发地后,车上人大换班,重新编组,然后出发。中国的旅游组织真心赞,这真是熟能生巧了。一个旅游社清早要派出4辆大巴的话,四辆大巴分头到各个酒店接人,然后到出发地重组,张三李四坐一号车,王五赵六坐二号车。而且车快到酒店时,都有导游用手机联系游客,早早在楼下等候。这也要拜中国手机普及的福,国外没有这样导游用手机招呼游客的,最“高级”的也就是一车人出动时,人手一个无线电对讲机,还不是对讲,只有导游讲,你听。

厦门的高级酒店很多,值得欢欣的是,大巴一路接过去,诸多高级酒店门前,基本上全部是大陆游客,只有少数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包括海归)游客。这比当年“涉外酒店”时代要强太多了。中国人造的酒店凭什么只有外国人能住,或者只有外国人住得起?

进山的路上风景没有什么惊人的,但青山碧水,浓竹密林,粉墙黛瓦,红花绿叶,很舒心悦目。我们去南靖和永定两个地方的土楼。从厦门过去,要穿过漳州。漳州真是好地方,出产荔枝、龙眼、芦柑、芒果、香蕉、柚子、杨梅,都是好吃的东西啊,想想就馋。穿过漳州,就差不多到了南靖。这里有名气非常大的一个土楼群:四菜一汤。

这当然不是原名,原名是田螺村。这个地名的来源有很多说法,导游的说法是这里地形像田螺,也产田螺,村里人用田螺肉喂鸭子,所以双黄蛋特别多。当然,还有田螺姑娘的传说,不过当地导游都对这样生造出来的传说此不屑一顾。这里有很多土楼,有意思的是,其中四个方的夹着一个圆的,于是有了四菜一汤的名号。更好的是,村子在山腰上,公路在山上走过,现在修了一个观景台,这成为可以居高临下看土楼不多的几个地方之一。这不奇怪,土楼的基本功能是防御,不能居高临下建造的话,至少也要在平地、河谷里。要不是田螺村靠山这边特别陡峭(现在修建了旅游梯道,否则这个方向难于接近),在山腰上造土楼不是邀请敌人居高临下攻击嘛。

几个土楼里现在摆满了摊贩,全无山里人家娴静的氛围。但客家人真是好客,他们很想你买他们的东西,但不缠人。请你喝好喝的客家茶,你不买他的茶叶,他也不为难你。出得村来,看见石梗上两只趾高气扬的鸡,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神气的鸡了。鸡不怕人,也不理人,气定神闲地啄食,是不是抖一抖漂亮的羽毛:“你们不就是游客嘛,我见得多了。”

大巴从山谷另一边开行,回头看一眼田螺村,想象日暮时分,这才是田园风光。但我们只是匆匆过客,注定只能在想象中欣赏了。

我们在东歪西斜楼停了一下。这个楼的正式名称是裕昌楼,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土楼,在于按摩民初(月1368年)就开始建造。有五层高。但三层和四层的柱子很早就开始向左歪斜,而五层向右歪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好像随时要倒塌一样。不过好些位置都有倒V形支撑,几百年来,无数地震、风暴都没有倒塌。楼里的老人可以容忍歪斜,但不能有人提“倒”,那是不吉利的。裕昌楼也是少有的五层土楼,一层照例是厨房,二层粮仓,三层老人居住,四层年轻人居住,五层……停放棺材!

下一站是塔下村。这里号称中国最美丽山村,不过同一称号好像有很多地方在争。小河穿过村子,村里有很多土楼,好像八卦图一样。小山上还有张家祠堂,导游说天下张家都到这里祭祖,估计言过其辞了。可惜的是,天马上要下大雨了,我们在村里匆匆穿过,在下大雨前坐上车,前往永定。

永定已经不是漳州,而是龙岩了。永定这边要更穷一点,老红军也要更多一点。这里是闽西,与江西很近了。说起来,永定土楼是“正宗”土楼,时间更早。这里在更深的大山里。说起来,永定这边的人不认南靖那边为客家人,说他们是闽南人。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吗?谁知道呢。

到达永定土楼这边的时候,大雨倾盆,雨水形成密实的水幕,根本无法下车。景区为了便于管理,用石墩子在路边就拦起来,不让外来车辆进入入口前的广场。但雨实在太大,司机跟门卫商量,想开进去。门卫不同意,但实际上也不阻拦司机,司机搬开了石墩子,开了进去,我们这才连滚带爬地进了入口大厅。但村子还在里面山坡上,雨还是那么大。

等了一会儿,不能再等了。正好小摊上有卖简易雨具的,买了塑料鞋套、雨衣雨伞,装束停当,就出发了。塑料鞋套是好东西,带要紧密配合,太大了走路拖沓,容易绊脚,而且容易脱底,接下来鞋就该湿了。穿好后,要在小腿腰上套上橡皮筋,否则走几步路,裤套就滑下来,就要打湿了。走的时候,也要高抬腿,轻踏步,不要拖沓,尽量拖延鞋底脱底。

但永定土楼是真值得看。我们去的是高北村,看侨福楼和承启楼。雨还是很大,其他团都逃回去了,只有我们几个人,反而因祸得福,得以一见没有如灾游客时的土楼,情调超好。再说,雨水本来就是这里的特色。

永定比南靖穷。年轻人本来都出去打工了,当年老红军闹革命也是因为穷急了,华侨下南洋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在旅游发展了,反而很多年轻人回流了。见过世面、熟悉土楼、会说普通话的年轻人很抢手呢。不过这里还是真穷,地导一个月只有400-500元收入,有时两三天才接一个团。幸好没有房奴、学奴问题,自家种点菜、养点鸡,也没有多少花销,小康还是有的。

村里有好几个土楼,我们只看侨福楼和承启楼。侨福楼自然是华侨建造的,但独特之处在于这是最新的土楼,而且是在1962年建造的。这还没有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高峰,但依然是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之后。要不是侨资,恐怕不会有这样大的私人土楼。不过也难说,这里山高谷皇帝远,或许连地方党支部都懒得管到这里。土楼里的房间分给四个儿子住,现在当然都打乱了。

侨福楼旁就是大名鼎鼎的承启楼。据传从明朝崇祯年间破土,前后历时81年建成,规模巨大,号称土楼之王。外圈有4层高,院子里的场地不空着,而是造次级土楼。第二圈2层高,第三圈单层,中心是祠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居住60余户人家,400多人。通常土楼走进大门,中间是空旷的院子,现在是熙熙攘攘的摊贩充斥,当年就应该是人丁兴旺、鸡犬不宁。但这里不一样,走进大门,眼前是一进又一进的深院,两侧是弧形延伸到看不见尽头的石板小街,好像山西大院和江南小镇的奇特结合。建筑外高内低,保证采光和通风。层层叠叠,井然有序,俨如市井,蔚为奇观。胡锦涛到这里参观过,大为称赞,当地人把胡锦涛的大照片贴得到处都是。

承启楼出来,往后山走几步,就进了导游自家的土楼。这是方形土楼,已经年久失修,很多木结构都朽烂倾倒。烟熏火燎的木结构挂满了岁月的沧桑,蔓延的野草和堵塞的池塘诉说着过去的岁月,据说还有一个无后孤老住在这里,但我们只看见两只肆无忌惮的鸡,俨然成为土楼的主人。在祠堂坐下,喝着客家茶,看着雨幕中依然在神奇袅袅的烟雾,于无声处听雨淅,感觉真是有点出来了。

南靖、永定土楼游是四取二,南靖土楼,永定土楼,民俗村,云水谣,我们去的是南靖和永定。据说民俗村意思不大,但云水谣很棒,只是铺得开,要走很多路,不适合拖着老妈走。以后再看是否有机会吧。意犹未尽,但时间到了,打道回府,回到厦门已经快9点了。走进对面中华城的外婆家,离关门只有10分钟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因为快关门了,没人排队,现到现坐,点菜就吃。第二天再来,就没有这等好事了,等了一个多小时。


出厦门的时候,过大桥,看港区


厦门还有造船厂,但看不懂这是一艘什么船


窗外的三角梅一闪而过


平常的人家,不平常的花木


路过的不知名的小县城


还有这么个不知名的景区


这还是三角梅?



山乡景色,不惊艳,但很舒心


开始看到土楼了


小山头上的土楼,真像城堡


上山的路


路过的村子


农民永远是最辛劳的


这应该是茶树?



更多的山村


景区大门到了,要换车进入景区



更多的土楼


大名鼎鼎的四菜一汤


竹林!看见竹林,总是莫名的欣喜


当年土匪要是想攻打寨子,大概也是从这里过来



土楼其实在不同的高度



土楼里面满是摊贩


两只神气的鸡


远望田螺村





裕昌楼小村一角


这标语是当年留下来的,还是现在哗众取宠刷上去的?


这才是正常日子(非节假日)的游客阵势


裕昌楼比较特别的地方是,这里是五个家族共居,什么都是“五”,五层,五个“翼”,五个楼梯,中间的祠堂也是用五色石子铺地围起来



东歪西斜能看出来了,部分结构的倒V支撑也能看见





塔下村



张氏祠堂


这些柱子据说有讲究


这大概是张家的历史功绩?


大雨把游客下跑了


侨福楼


与承启楼是隔壁邻居


侨福楼内部


冷清的竹椅



土墙构造细部


承启楼入口出看“二道门”,平日这里人满为患






不想楼内,倒像小镇子上



这是中央祠堂


老祖宗都觉得冷清




看这大雨


石径上聚水成溪,实际上比照片上的水流要大,冲在脚上哗哗的


导游家的土楼



这是唯一留在这里的孤老的居所


雨小了,鸡又神气了






雨停了,承启楼内


还有小耳朵,这里也成为爱情、公知、CCTV不会遗忘的地方了


怎奈这些竹椅依然寂寥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8 收起 理由
燕庐敕 + 6
常挨揍 + 4
马鹿 + 8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813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5-5-19 03:5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cb 于 2015-5-19 03:56 编辑

    第二张图片里的船是滚装船,roll on - roll off
    车可以直接从跳板(ramp,一般在船尾)开上开下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ll-on/roll-off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04:28:14 | 只看该作者
    pcb 发表于 2015-5-18 13:54
    第二张图片里的船是滚装船,roll on - roll off
    车可以直接从跳板(ramp,一般在船尾)开上开下

    那这只是船体吗?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呢?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8-10 00:07
  • 签到天数: 1838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5-5-19 05:07:56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4:28
    那这只是船体吗?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呢?

    舰桥在前端,可能只有一层,不明显。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07:11:49 | 只看该作者
    东中 发表于 2015-5-18 15:07
    舰桥在前端,可能只有一层,不明显。


    前甲板有一条低矮的东西,这就是船桥?这样的设计也太奇怪了。另外,看上去这是旧船,莫非这里是拆船的地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20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5-5-19 07:14:5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喜欢竹林, 更喜欢竹笋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07:26:28 | 只看该作者
    马鹿 发表于 2015-5-18 17:14
    我也喜欢竹林, 更喜欢竹笋

    不能提竹笋啊!加拿大总的来说不错,就是竹笋绝迹(罐装或者冷冻的除外,软塌塌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20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5-5-19 08:12:58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5-5-18 18:26
    不能提竹笋啊!加拿大总的来说不错,就是竹笋绝迹(罐装或者冷冻的除外,软塌塌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此 ...

    竹子需要比较暖和的地方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08:14:38 | 只看该作者
    马鹿 发表于 2015-5-18 18:12
    竹子需要比较暖和的地方

    还要潮湿。加拿大是没有这样的地方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20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5-5-19 08:26:07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5-5-18 19:14
    还要潮湿。加拿大是没有这样的地方了。

    你可以弄个大棚种竹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08:34:08 | 只看该作者
    马鹿 发表于 2015-5-18 18:26
    你可以弄个大棚种竹子

    大棚都顶不住,要通暖气才行。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15 07:30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12#
    发表于 2015-5-19 08:48:40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8:14
    还要潮湿。加拿大是没有这样的地方了。

    大家拿有西洋参,晨司机还是拿西洋参当竹笋吃吧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15 07:30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13#
    发表于 2015-5-19 08:50:26 | 只看该作者
    晨司机,朱德可以算是客家人,因为他会讲客家话,邓小平可能算不上客家人吧,好像没有资料表明邓小平会讲客家话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09:04:46 | 只看该作者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5-5-18 18:48
    大家拿有西洋参,晨司机还是拿西洋参当竹笋吃吧

    那不得吐血而死?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09:05:11 | 只看该作者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5-5-18 18:50
    晨司机,朱德可以算是客家人,因为他会讲客家话,邓小平可能算不上客家人吧,好像没有资料表明邓小平会讲客 ...

    我也是看来的,不知道准确度如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8 00:4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16#
    发表于 2015-5-19 09:55:38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7:26
    不能提竹笋啊!加拿大总的来说不错,就是竹笋绝迹(罐装或者冷冻的除外,软塌塌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此 ...

    带笋干,福建的笋干是一绝,超级好吃。还有红菇,极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8 00:4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17#
    发表于 2015-5-19 09:56:39 | 只看该作者
    好大的雨,简直就是倒水。对了,有张照片有位大美女。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0:09:13 | 只看该作者
    苏双 发表于 2015-5-18 19:55
    带笋干,福建的笋干是一绝,超级好吃。还有红菇,极好

    没有买笋干,看来应该买一点。红菇听说了,到底是什么东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0:10:09 | 只看该作者
    苏双 发表于 2015-5-18 19:56
    好大的雨,简直就是倒水。对了,有张照片有位大美女。

    有美女?在哪?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8 00:4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20#
    发表于 2015-5-19 10:11:28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10:09
    没有买笋干,看来应该买一点。红菇听说了,到底是什么东西?

    当地特有的一种蘑菇。汤红色,很好吃,清香,温补,坐月子吃这个,很好。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7 19:37 , Processed in 0.07392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