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8-9-19 04:17 |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
山菊 发表于 2014-3-31 01:57 ![]()
{. U: x$ w/ l3 y! }3 Q; z王和张的作品我都读得不多,所以说不出什么来。$ [' G. `3 ]9 x( `2 B
; U# K/ V; I( \5 ?1 V
王对古诗词的那段议论,貌似有理,却又感觉哪里不对~~~再 ... 5 ]4 `: u. v6 h# B
上古的人们对于死亡的感叹和忧郁好像要更强烈一些,比如《诗经 曹风 蜉蝣》/ r1 D& N5 f2 c
3 j( ]9 a E) H/ h) r, o蜉蝣之羽⑴,衣裳楚楚⑵。心之忧矣,於我归处⑶。
* s+ q7 _+ V"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⑷。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7 W+ v8 M0 Q' S4 X5 E$ ?蜉蝣掘阅⑸,麻衣如雪⑹。心之忧矣,於我归说⑺。' S2 d9 T* ] E0 M9 @* N
9 p% b' d. ` }; n$ B7 j& B
还有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的几首:0 T! W7 i/ @5 j' {& n; n0 @7 x
# l/ l+ Y0 M& M2 I&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T! D0 Y$ O1 t+ k' a0 K( ~) |* y
) c: k, g9 C. V) d”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B% [5 Y$ ?* q u
9 G$ A# f- _% s# Q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 x. M, Z, r7 r' m! l' G' n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8 S" X+ S' F) F0 }$ E5 l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Y/ n$ w5 R: l& ^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s. j% [" o8 ~$ d- Z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4 z* S0 D' F, w& N7 R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5 L, F: a# L1 B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4 A: K3 g+ f1 O( G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 }) n& n, y" O!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N/ `4 }- d/ B% q, O/ J* c; t! n2 f" h: ~7 ~# }- X& V0 ]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5 ?5 J, [; L# l, V+ q3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Q4 ?1 N4 K3 L, k) E7 h' L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7 I" V, {7 y6 R1 h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O( w* z! d7 z! S5 c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 B' {+ {" c Y- f" I U: e* h, _4 m% H! N9 V# I9 n5 D
佛教传入中土之后,好像好多了,唐诗里反映出的唐人思想感情自信踏实多了,但又拐入另外一个太过现实的情调里去了,诗歌内容若是缺少了对哲理思索的热情,骨骼终究还是不够结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