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无法承受的社交网络之痛》有感(屌丝的爱坛第一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21: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晚睡前看了虎嗅的文章《无法承受的社交网络之痛》,看完后很有感触。技术到底能把人的欲望放大多少,陈毅元帅曾经说“爱河饮尽有饥渴”,把“爱”字换成“欲”字似乎更适合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作为85后,自己的社交应用少的可怜,微博是用来看新闻的,微信更是不怎么用,qq就是聊天工具,还有几个很小的小论坛也很喜欢,但算起来也就是人人网每天都上,算是个社交应用。这篇文章更多就是比照facebook这类社交应用来写的。
    嫉妒、伪装可能是使用社交网络最容易被引出的两种负面情绪,网络其实就是社会的镜子,虽然有时是哈哈镜,但还是反映了很多问题,羡慕嫉妒恨、装b,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见怪不怪。我们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只要把握好机会,屌丝可以逆袭,高富帅可以更富。富了之后夜行锦衣当然是不行的,怎样让人知道?名车名包名表是少不了,感谢社交应用,这些东西可以瞬时发布在网上,引来众人的围观,在一堆赞叹声中,诸位稳拿可以享受到众星拱月般的美妙感觉。
    当然,吾等屌丝的心也再次被深深的深深的刺痛了,实事求是的说,看着别人的好东西、优质生活,偶貌似强大的小内心,偶尔也会揪一下。嫉妒,这种可能跟人类历史一样悠久的负面情绪就会从心底的某个小角落慢慢的发芽。还好从小认识到自己天生屌丝命,也认了命,所以很快这种情绪就会慢慢消散,别人过得开心那咱也跟着乐一乐呗,好多地方咱们这辈子也去不了,很多牌子听都没听过,正好借着开开眼(阿Q精神并不总是坏的,嘿嘿)。老妈说的好:人比人气死人,活着;货比货扔了货,拿着。东西再不好也是自己的,爱惜自己的东西算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了。
    但很多人可能就不淡定了,比如豆瓣有个帖子讲的就是很多算是小康的人在现实中跟高富帅同学或同事一比感到羡慕嫉妒恨,如看到别人一身prada心里就难受,再如看别人欧洲游自己家里蹲上网,有个极端的(不知真假)感觉不能给孩子最好的,直接流产....在高富帅面前,各种情绪就出来了。 有时候网上说国人幸福指数低,呵呵,都多少是这类本来应该很幸福但通过比较感到不幸福的人在投票呢?
    因为嫉妒别人过得好,所以就要压别人一头,或者直接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非常好,这需要实力,更直接的说就是钱包的厚度,对大多数人来讲,自己的钱包是不能支撑让别人嫉妒的生活,怎么办?装!尤其在网上,网上很多女人的容貌和真实的差别可是说判若云泥(连岛国动作片的女主也是,有相同经历的举个手),当然,我的朋友中还未有此类极品。但也发生了件小事让我对网络上的“晒”有了另一种认识,女主角a,初中同位,从一个小胖子留学回来变成白富美,在一家外贸企业上班,收入不低,有一个时期人人网上都是她跟朋友在一起玩的照片,有种刷屏的感觉。有一次跟她吃饭说起来,恭维说你好活跃啊,没想到她来了一句,我这几年在国外,跟很多人都失去联系了,只能不停的发照片,让别人记得我,以后婚礼也有朋友来捧场。当时虽然脸上没有么表情,但我心里还是咯噔一下,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表面与真实的距离还真差的很远啊。她在网上可能是“装了”,但在实际生活中她很真实。
    前几天看了另一篇帖子《你很幸福,在别人眼中》说的就是我们拥有的不以为意的东西可能在别人眼里就是一种幸福,同样别人不以为意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可能就是一种奢侈。把握当下虽然是一种老掉牙的说法,但似乎更加正确。人要为自己活,而不是为别人活, 这个自己应该是“质朴”的,而不是欲望的,因为有时候欲望就是给别人看的,江诗丹顿再贵也就是一个表,准头可能还不如一个百十块钱的石英表。人应该有点追求,但这种追求应该是一种境界上的而非欲望上的,否则追求的越多,想得到更多,得陇望蜀最后可能会在欲海里沉沦吧。
孔子也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人还是要为了提高自己而努力,而不是给别人看。阳明也说人的修炼就像是炼金子,要追求一个纯度,决不能为了追求重量,铜铁锡铅都往里加,最后重量上来了,但你早已不是你自己了。注1
    写到这里怎么有了一种“鸡汤”的感觉,不过事实上就是如此吧,屌丝嘛认清自己是最重要的,高富帅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好更幸福的生活下去才是。什么是幸福?这没有标准答案,但相信每个人在晚上睡前想到的那个幸福应该比较靠谱,高富帅可以去弄麝香猫咖啡喝,屌丝喝点速溶也不错,要是也动了喝麝香猫咖啡的心,这辈子估计是跟幸福无缘了,毕竟连麝香猫咖啡的始作俑者也说,这玩意不值那么多钱。哈哈


注1:(希渊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人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角,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此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煅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煅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看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上此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煅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时曰仁在傍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先生又曰:“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21:23:24 | 只看该作者
发一个帖子就五块钱啊,屌丝我好幸福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5 12:14 , Processed in 0.03870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