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94|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的利与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2:1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10:11 编辑
, h3 C; H& `- H, N+ l6 b# c' S) K( v8 Q$ z5 n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到了。“高考一到,全民让道”。尽管高考的录取率已经上升到70%强,但考好大学、好专业依然使高考竞争十分激烈。高考的优劣也年复一年成为人们热辩的话题。索性我们也来辩一辩吧。赞同高考制度但认为需要改进的,可以提出改进方案;反对高考制度继续下去的,也请提出取代高考的方案。在时间上,不管是赞同高考还是反对高考,立刻取消高考肯定是不成的,要改革也要给10-20年的时间。7 r9 L' g4 c/ O5 }

结束时间: 2011-6-29 12:05

正方观点 (21)

在舞弊横行、信誉扫地的今天,高考是唯一敞开而且公平的上升通道。

反方观点 (4)

高考导致的应试教育已经把中国教育引入死胡同,中国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源在于此。

辩手:5 ( 加入 )
 
辩手:2 ( 加入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1-6-8 15:24:39 | 只看该作者
高考已经算是一直在改了,很多省市、学校自主招生,考试内容跟以往的死记硬背有很大区别,开始注重能力的考查。
& [; y7 C8 v* @. `
9 y* S. f# H5 F我当过一年的高中老师,受不了穷,跑了,不过当年的朋友大部分还在学校里。唉,想想,一个市的最好的中学,国家示范级高中,老师工资不到1000块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1-6-8 15:26:50 | 只看该作者
科举是古代中国社会的稳定器,现在的高考部分也起到这个作用。一旦废除且没有好的替代手段,恐怕后果难以想象。而至今为止,似乎还没有谁能提出良好的替代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0:2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胖卡门 的帖子
2 X$ g2 _2 n( }. y: s3 A
一个市的最好的中学,国家示范级高中,老师工资不到1000块钱。。。。。。
0 b2 L! m9 ~! q& g1 [: l
现在还是这样吗?我老爸当了一辈子老师,他说现在的高中老师收入相当不错,学校的灰色收入加补习,重点高中尤其如此,已经有不少人往老师职业涌呢。

点评

但是高中教师这块貌似问题解决的不是很充分吧,现在好多地方都在因为这个问题喋喋不休咯  发表于 2011-6-27 08:50
我妈也是老教师……做老师现在很吃香了,不过他们老的一批没有赶上。不过即使如此,退休工资也比刚从大学出来的小青年平均数高了……  发表于 2011-6-9 05: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0:2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胖卡门 的帖子  y" O5 l' n- f2 D; J
' e" n& V6 x/ l; A2 I
但科举最终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僵死,敲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丧钟。

点评

考试必须规范化,从考题到评分,这样才能保证公正。也正因为这规范化,考题的路子越来越僵硬,导致跟随考题的人也思维越来越僵硬。这是无解的  发表于 2011-6-9 21:46
还得看考试的内容吧。  发表于 2011-6-9 2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1:13: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07:20 编辑
$ {( Z. U1 \; V4 y8 i
* `/ W$ `) ^8 U) G6 M  i( C对于高考的眷恋不是来自于对公平竞争的肯定,而是对放弃已有秩序的恐惧。所谓高考是唯一公平竞争的象征,这是不对的。首先拥有不同资源的家庭拥有不同的上学、补习渠道,如果资质相同,一个北上广的富二代和一个穷乡僻壤的穷二代都属于在高考线上滑进滑出那种,毫无疑问,富二代有高得太多的可能,可以通过上好学校(不管是正当的还是塞钱的)、请好老师补习,最后得以进大学,甚至进不错的大学和专业;而穷二代的机会就要渺茫得多。
4 z2 M% T. A" b# @1 ~* V# H' u7 `; N
$ c. f) t" `6 C  x高考的弊病在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和老师以追求标准答案为唯一教和学的目的,导致整个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化,缺乏主动性、独创性、批判精神、进取心。说中国学生彻底缺乏主动性、独创性、批判精神、进取心也不完全对,但主动性用到了拍马屁,独创性用到了作弊,批判精神用到了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进取心用到事事比名次,这一切都是唯标准答案主义和唯名次主义的恶果。这种思想惯性还延续到政场、职场、商场,希望不是战场,是今日中国种种弊端的一大源泉。
; W3 p" i- Z  `6 b
6 s" S2 O% E5 F今日中国有多少学生是为了追求知识在学习?有多少老师是为了传授知识在教书?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一切以“这部分考吗”为指挥棒。这样的教育不是误入歧途是什么?- u  ~4 U$ l) `( E' G3 Q
* p( R& i8 @# l- q$ P
高考不可能一下子取消,但淡化乃至最终取消高考这是必然的道路。教育不能现代化,中国就谈不上崛起。
: g; b  H% X) z8 c5 z/ \  S/ c! q; ]- H% n- F7 W
淡化乃至取消高考之后,用什么取代呢?高中是普及教育。按照法律,人人应该完成高中教育。如果现在法律还只规定义务初中教育,那应该修改到义务高中教育。高中毕业是,可以实行全国统考或者各省统考,这是高中毕业的统一标准,不管是不是上大学都需要。在统考基础上,结合面试加推荐,作为录取标准。这是西方通行的做法,现在在中国还有困难,但不应该一概拒绝。
. m# N, e, T! b) U# l3 F/ H4 ?% x8 H/ J% ?2 [
全国统考有各省教育资源不均匀导致的不公平问题,这和现在的高考没有本质区别。但考虑到这是高中统考,可以容许各省统考。标准不一致的问题由各省自己解决,省内大学和工作没有问题,跨省可能会有问题。
- Z' w  p4 ?& ]0 i% I: p7 T. h& J8 k3 L. g! X1 J6 Z7 l
省立大学偏向本省学生天经地义,国立大学面向全国,由学校自行掌握各省统考水平不均匀导致的差别。这和美国的州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没有实质性差别。不错,这会导致一定的任意性,但国立大学需要维持自身标准,不以学习而不当偏向特定群体的学生最终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至于舞弊,说到底这是一个对人的信任问题。中国社会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建立信任,否则什么和谐都是空谈。法律不能保证公正,法律只能避免不公正,只有道义才能实现公正。今日中国大学已经不是洁净之地,但相对来说还是最后受到污染之地,清洁相对容易。在自身长远利益和舆论(包括网络舆论)监督下,是有可能做到廉洁的。
. s: q* q( Y- X* J/ _
* ~) Y# Z  N& Z5 f; W4 T9 ?这可能还是地平线上的画饼,遥远得很。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不是对革命胜利的坚信,红军长征根本不可能胜利,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1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51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1-6-8 22: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 [2 n) Y( T- _5 u  J, ^- `  e
    反对,取消高考可以解决现在教育体系中的不公平这样的观点。' C1 I. K7 E- d& e

    + G* `! w$ X4 X  R& E, s% j而且恰恰相反,取消高考会带来更大的不公平。
    & A" p, ?0 v: {8 b$ Y9 L
    7 V& m* d+ S; h# w& C让我们设想,取消高考了。那大学还是要筛选学生的,怎么办?靠中学老师?这个是天方夜谭。老师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有一万个理由去撒谎去伪造成绩,让自己喜欢的学生进大学进好大学,而阻止不喜欢的学生。这种事情在加拿大也屡见不鲜。每年都有学校被通报批评的。这里如何安排监督?成本多少?就算有监管,只是提高不公平的成本,那还不是富人子弟优先?如果面试的,不谈考试成本是否穷学生负担得起。单拿一个每年可以投入几万教育成本的城市子弟和一个全家凑不齐一年大学学费的孩子从气质到知识面到才能,怎么比?这里还不是钱的不公平?那靠什么?比钢琴10级,奥数竞赛?只要有比的,大家会不会继续换条跑道做一样的游戏?没有可比的话,是不是强迫学校不许选择生源,大家抓阄?
    0 I8 y- Z& W/ S+ K6 y9 |7 ?4 a" X) h" H4 R
    说到应试教育,这里有个误区。应试教育就是僵化。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你考什么我就强化什么。你考僵化我就强化僵化,你考灵活我就强化灵活。要反僵化反的应该是考的内容,而不是考本身。其实西方也是应试教育。学校要GPA要leadership,学生就努力去考好成绩,去社团活动竞选小领导。只不过是换了条跑道。不去这样应试的孩子,在西方也会被淘汰掉的。7 s& a- i% Q' u" \4 ?0 j

    6 ]/ J6 A2 O0 _. P: u1 w' K所以,结合中国国情,尤其是贫富差距很大的情况,高考是鲤鱼跳龙门的现成上升通道,不应该被废除。
    - d+ O+ i4 R& M
    3 M) k5 [5 @" P
    - X& M& B9 ^. W: U0 Q4 }1 E2 s, `# }+ _; n

    点评

    现在很多人不跟高考玩儿啦。  发表于 2011-6-9 2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1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51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1-6-8 22:13:30 | 只看该作者
    加入战团!正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2:4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瓦斯 的帖子6 Z1 b  b3 H1 N3 ]& @
    8 T% k2 I7 g- C
    现在立刻放弃高考是不现实的,但永远拘泥在高考的死路上危害更大,危害最大的是更本不像离开这条死路。
    * L9 L+ U, i) _3 @" L. x
    % r& ~, K. \: M- o中国的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否与房奴、孩奴没有关系,中国中产阶级的难产不在于有多少财产,而在于有多少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批判思考是critical thinking,不是nagative thinking,后者正是今日中国太多的)。中产阶级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定义,以财产界定中产是一种十分有害的误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2:5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08:58 编辑
    , J& O' l5 v/ S" e; x
    " W# T- M% Q! F5 b" @* ~1 [8 f. z回复 赫然 的帖子: m# z# o& q+ ~' m% l7 H0 t" s7 y

    - N5 i$ T0 W: l& J5 C! ?$ k5 B你把应试教育和leadership的培养完全混淆了。应试教育的根本在于:有一个、而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之外的世界根本不存在。leadership的培养正是要求培养开拓精神,it is open ended。GPA在加拿大的重要性远不及中国,比如说,公司录用人员从来不是单看GPA的,医学院不光不单看GPA,MCAT也只是一个参考分数。你要说换一个跑道也可以,但这已经不是跑道,而是整个竞技场了。只要不能做到无限资源,就永远有竞争。与其所有人都只竞争100米短跑,不如竞争十项全能。考试费用、面试费用,这些和现行高考补课没有本质差别,你说的一切问题在两个体制中都存在。经济发达了,面试、考试费用可以由国家或者组织补贴,但取消补课就根本不可能了。钢琴10级、奥数、各种竞赛、社区活动为什么不能作为高考参考成绩?如果说钢琴还和家庭条件有关,知识竞赛、社区活动相对对全社会公开。不是总抱怨高分低能吗?为什么又叶公好龙呢?高考有其历史意义,就像科举有其历史意义一样,但这条路已经越走越窄,造成的社会代价越来越不可承受。高考不可能一下子取消,但不能永远不取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3:0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09:10 编辑
    4 F% U) H: X6 r) S6 a3 N% b5 q5 {8 R. R' ~6 W# V
    回复 瓦斯 的帖子# g: g5 e, |$ A1 w6 E

    2 g, J1 ?# d7 u* h' ~% `高考对于思维定势的形成远远超过高考本身和大学阶段。事实上,多少大学生(和大学老师)问的是同样的问题:“这部分考吗?”这考可以是期末大考,也可以是考研。要比较高考和非高考大学生的创造性,现在只能比较中国大学生和欧美大学生,相信结论不难得出。如果这也不能直接比较,就比较中国大学生出国到欧美读研和留在国内读研。延伸到生活中:多少人对于求职、恋爱、做生意……狂求葵花宝典?这还是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思路。, [, T4 M2 y% b

    + A* Q5 e, `7 {* y- }; J至于高考和吃饭睡觉,这是不当比较。类似的不当比较还有:大家都是吃饭睡觉的,不能说腐败、戾气是吃饭睡觉造成的吧?一样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1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51 天

    [LV.Master]无

    12#
    发表于 2011-6-8 23:4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 j! H. j6 W( u, G  G8 i% P- c' R! a2 v5 h' J6 a( J, S
    这里有歧义了。" C0 |- d( F% c6 U9 Y- _$ ^. l

    5 B! a1 _! g3 Z3 D是否把辩论题目缩窄到“现在”或者3,5年内,直接针对这次南科高考事件,并讨论公平性。要不,把时间定在30到50年中长期,以社会对人才需求和教育的矛盾为切入点。0 e; [# F: `$ z& v# r
    9 o8 ~" W9 M; h/ j0 t
    很多地方,正反双方是一致的,只是时间段错位了。时间段的差距使得辩论有点错位了。  E9 d: G; x) o& z8 U. _

    . ?0 D* B' w$ p3 ~这里应试教育,还有定义上的差距。广义和狭义上的,其实双方都不支持狭义的应试教育,而对广义的没有意见。是不是也要理清一下?
    ) J* O* W4 ~' g0 X2 G! j
    : Z& S0 P2 h. Vps。说到leadership,中国现在也很强调。我的侄子现在9岁,他们班里干部必须轮换,以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上干部。这个是好是坏,暂时不评价。但是,这种操作是以行政形式锻炼领导能力,绝对是中国式的领导能力培养。但是,看着很“应试”,一点不民主。( |. g. ^. x- s# ?0 q0 B& T) X
    5 ^5 m/ p+ C1 T* Y

    . `2 t6 u2 P1 [% G% R" o. @7 \. T7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3:4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瓦斯 的帖子8 [/ J9 M  X5 I

    3 ?; U  c0 H6 U+ N$ S中国教育问题当然不能简单归结于高考的过错,但高考作为最大的指挥棒,责任难逃。取消高考不会自动解决所有的中国教育问题,但是一个有力的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3:4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赫然 的帖子. W! H0 q% A' `# f2 B

    2 Y, q7 g( K: H$ K& x4 R5 J+ X" C有道理,把时间界定在10-20年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1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51 天

    [LV.Master]无

    15#
    发表于 2011-6-9 00:0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F- D6 q2 k& W- J* V
    5 f  G( t# Q0 Q6 h
    这题目得改了,) k& {- A! N- l% V( w9 [

    ; P, D+ M% b' f7 o$ `1 n' Y未来中期,10到20年内,中国高考的走向。
    0 S% p, P7 [% U. j* \7 ^& ~! J/ l- N, A$ o! N. ~
    而后,一方:8 e  ]# X3 C* u- `* R2 z4 o. \
    继续高考,提供一个通道给贫苦孩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努力,向上攀升。# m* P/ [' M: o2 h

    / F, U4 o6 P0 O' G另一方:/ B& q2 S6 B9 s9 x) A7 H, u
    逐步弱化高考,开放多通道给各种才能的孩子进入高等教育。
    . Y! V" _# E5 i3 p4 e/ s
    ) ~9 @; {. q0 q$ U1 R4 ~! S在这样的框架下面,其实讨论的教育的社会责任问题。这个问题太大了,还要分成两个部分,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第一个问题直接影响第二问题。而培养什么人,几乎就是我们要建设什么社会的翻版。' g0 A. r) ]& C0 S
    好吧,我们还是直接辨建设什么社会吧。
    * }9 Z$ |. {# T: m0 Q0 ^) e& e6 M真的,什么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哲学问题。
    " ?; s3 L7 v, d, l2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0:0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赫然 的帖子
    - ]. {3 X  r2 G+ w# y2 f2 t5 I0 Z% \+ d" j) V7 N
    好,我把10-20年的时间框架放进去,但扩大题目的话,那就是完全不同的辩论了,先不扩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0:1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10:40 编辑 0 Q$ u& m; p! g
    % V+ C3 q7 b$ K9 N) C" A; p; h( ]
    回复 瓦斯 的帖子# h9 h4 I9 C- l6 ^4 a

    8 U/ U4 q' n: R+ Q高考是中国教育这条大蛇的七寸,不从这里开始改革,一切都是徒劳的。高校教育改革,首先要问,高校教育是怎么走到现在这地步的?只改高教,不改中教和初教,有用吗?坚持高考不可取消,最后会和“稳定压倒一切”一样,走向异化。希望从高教改革来避免中国教育的弊端,且不说高教依然只是部分人的事情,单从高教入手,就和指望单靠党内监督就可以实现政治清明和反腐一样不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1:0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11:02 编辑 1 C& k) \' C2 T. E* M$ M. M# j; g6 C

    & I7 m/ X- p% r6 p" N7 c1 }  l. E回复 瓦斯 的帖子+ {1 b0 w7 n5 x
    ' @- Y7 {6 Z" H. O4 b; W+ c
    七寸说法过于夸张了。

    ! t: C: c$ b+ O不夸张。初教中教已经成为升学教育,最终指向高考,所以高考是整个教改的关键点。! q3 R. ]( I& T' x. J! H9 k
    2 X1 }, \, m1 U) ]5 ]+ e, ]
    谁是高考的受益者,谁将是谁害者,
    2 l5 Z$ J6 m% P5 F# S
    这个简单,整个社会都是受益者,也都是受害者。
    + E8 D8 w2 d7 z8 v1 @+ l3 r8 ~) B% |- P; O9 P/ ?
    过去认为,扩大高教大门,让更多的人能上大学,问题就解决了。现在高校扩招,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多的问题。但这是更大的问题,牵涉到受教育的目的,就不扯远了。
    ! A# H0 s/ J+ M! M: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1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51 天

    [LV.Master]无

    19#
    发表于 2011-6-9 01:2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F& K" |0 |9 _8 M2 i6 Q$ X7 w0 _5 n1 ?
    过去认为,扩大高教大门,让更多的人能上大学,问题就解决了。现在高校扩招,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多的问题。但这是更大的问题,牵涉到受教育的目的,就不扯远了。

    : K7 l5 J4 K# B$ I( A8 X( O; S9 u* x( P3 R5 L; S  }! _
    可以看到,这个讨论离开了教育的目的没法谈了。$ ?( ^2 ?( `  e6 a

    ; F/ ^( R8 L2 \% Y所以,我觉得这次讨论还是很成功的。这个题目的结论可以归纳为,教育制度必须适应教育的目的和广大人民的需求。高考未来的走向取决于对于未来需求的判断和社会模式的理想& }! j3 B9 m$ ~( C! X' f, A* F
    0 Q# X* |3 P' E1 E, o3 w: v3 f
    4 O0 y/ W8 }: ]& r2 P, v

    点评

    广大人民的需求有时候是自相矛盾的。对于未来需求的判断和社会模式的理想会出现判断偏差。  发表于 2011-6-9 21: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20#
    发表于 2011-6-9 01:42:35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教育要宽进严出。应该象美国学习,SAT作为一个参考,同时衡量学生的其它方面。
    + f% ~! R3 Q0 P- @# v  \
    ( e7 y% u2 A) J0 W7 b: y目前的高考科目还是太多。完全没有必要。要学能用的基本技能。我看就考两个,语文和数学。语文分阅读和写作,再加点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4 21:24 , Processed in 0.05152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