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报道,航天科工的中国航天气动院李建(音译)团队在《气体物理学报》上发表论文,提到用激光拦截高超音速导弹时,适度强大的激光才好,过度强大的激光反而效果不佳。 . H: n1 _5 G) H0 \ 1 C' z9 }; T+ a" u$ e. x g" ?就高超音速导弹而言,激光反导的重点已经从直接烧毁转为破坏防热涂层。美国在用150MW激光武器拦截低速无人机的试验中,用了15秒才把小型无人机烧毁击落。高超音速导弹不仅比小型无人机更加坚固,难以烧毁,而且以M6速度飞行的话,15秒钟可以飞行至少25公里,很可能直接飞出激光武器的拦截范围了。; M. m) M( s6 `7 W5 V
3 J. b1 H, F/ v; i3 A0 S Y
另一方面,防热涂层是稳定可靠的高超音速飞行的技术关键。一旦涂层损坏,高超音速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热可能把飞行器烧毁,表面不平整引起的气动扰动可能导致飞行器失稳,局部过热可能导致直接结构解体。用激光剥离防热涂层已经成为激光反导的重点。 8 I H; r+ z" r9 C. h+ _' ~- I1 k1 v% \1 X* \3 W$ P6 ]9 m6 U1 x* N
但是李建团队发现,与传统认知中激光功率越大、反导效果越强不同,激光功率需要适度,才能导致最大面积的涂层剥离,更大功率反而效果不好。比如说,达到每平方厘米2kW功率密度时,激光造成局部涂层材料气化,在周围空气中形成雾滴和激波,烧穿涂层的激光进一步对基体材料造成损伤,但损伤扩散很慢。 2 n$ K* i: x& x& I! Z" J0 w. M / V! d1 a1 m' }8 z降低到每平方厘米1kW时,反而造成大片涂层剥离。 0 w" C8 |/ J1 J9 w/ x7 u . h7 V R. y3 o- A+ a+ O这首先偏离了一个传统认知:激光难以烧坏可以耐温几千度的防热涂层。在传统认知中,环境空气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但在实际高超音速飞行环境里,环境空气因为摩擦加热,反而促进防热涂层的燃烧过程。! R( [( u1 x% f) |/ h
; E9 f6 o h# i) v5 w& Y
相对降低的激光功率造成防热涂层燃烧损坏,弱化与基体的粘接,在高超音速气流的强大冲击下,大片剥离。6 r( b. o7 |% p6 T4 }9 l
# m- l W% I7 t. F! E, f6 P6 O这实际上和人行道上铲除冰层有点相像。在北方,雪后部分融化后再结冰,容易在人行道上结冰。这是紧贴地面的冰层。如果用巧力,在铲击时造成冰层成块碎裂,就容易成片剥离、铲除;如果用蛮力猛砸,冰层在被砸成齑粉中,实际上被砸实了,更加难铲除。( _* n0 K1 e% X" t
9 j& R! c9 x/ |/ F铲冰只要实操过,不难明白道理。但高超音速导弹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并无实操经验,不仅自己没有高超音速导弹,连高超音速风洞也没有,所有研究只能是从假定出发的理论研究和计算机仿真研究。要是假定不正确,后面的研究就统统带偏了。 , H E2 t$ G7 j0 v7 r j' G9 z J# [/ E% ^( n9 i
激光反导要用适度强度正是在高超音速风洞中发现的。# H: W$ }4 Z/ I2 t.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