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盘锦的化工事故令人痛心。这只是近期的,近几年恶性化工事故不少,前些年有天津港区大爆炸,其他就不一一列举了。
1 ]7 B1 S% `. D, |* ]7 f4 G$ J% K8 M7 X" _; r9 D
安全生产年年讲,但事故还是年年有。都说亏本的生意没人做,杀头的生意有人做,那应该使得不顾安全成为亏本生意。
) C, K! X; J1 M6 Q8 H$ E, v: o7 C$ U
开车都要上交强险,但不知道中国工矿企业开业是否需要工业保险?5 J7 s& f7 I. x! N7 j |' l5 ^
% ?1 D) k! W6 M p
在欧美是要的。保险不仅保事故里损坏的设施和周边环境,也保内部和外部的受害者。没有保险不能运营。
3 g0 }7 g5 F! L5 a
$ w ^# s7 ~8 P: K# ~1 I! B1 I这些保险公司不是一般人们熟悉的人寿、汽车、房屋等所谓零售保险,而是最大号的,像AIG、SwissRe、Lloyd等,Lloyd也专长航运保险。. u. ^7 N2 k }1 }# }
5 }/ v% ?+ w, `9 t
有的公司自保险。也就是说,自己按照法律要求,建立一个机构,拨入一笔保险基金,保自己的设施和人员,避免向保险公司交钱,但运作完全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陶氏就是自保险的。他们够大,留得出这个基金,也有足够动力省下这笔钱。
" q2 D( O! J! F% u/ p$ j) z2 B! V, J/ c5 \+ G2 ~: S
这是大钱。理赔动辄多少亿刀,上限可能多少十亿、百亿,保费当然每年也是大数目。想想交强险里保费与理赔的比例就能想象了。
9 f! ?& t4 D" w/ p9 F* ]8 B8 w% m8 h8 ?6 u' h" c6 C6 y
保险公司每年都要到现场来,确认设施的设备状态、运作情况符合保险的要求,有安全隐患的必须限时整改,否则提高保费,甚至可能拒保。保险公司之间有像“信用局”(credit bureau)一类的东西,按照法律就可以互通信用信息,所以不可能出现一家拒保而另一家傻呵呵放水的事情。到了拒保的时候,就只有升级,到保险公司里最头部的巨无霸公司投保,这样的情况也只有巨无霸保费等着。这就像开车老出事的话,保险公司最后会把你推到特别的专保高风险用户的地方,保费节节高,要多少年“表现良好”后,才放回“良民”行列,按照正常保费保险。但有案底后,一有不对,立刻升级,毫不手软。
9 Y: R4 o$ o" r4 k5 ]6 t$ L9 m
% R& E& [# t; s6 v/ u保险公司有专门的检查员,他们对行业熟悉,动力也是刚刚的:保险公司只想收保费,不想理赔。他们比政府安全部门的检察官仔细多了,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地方都会给你查个底儿掉。就安全生产而言,他们也会传授行业最优经验(best practice)。安全是欧美少有的不受行业反垄断和用户机密保护的领域,谁都可以自由分享,谁都可以自由挑刺。其他信息(如定价、行情)分享的话,就有串通霸市的嫌疑,公司机密当然是秘而不宣的。# _* i6 `# L6 a- n
+ F7 o6 p' l% {. {& G: E* `$ E
但一涉及安全,这些都是公开的。高压过程柔性管道、单向阀/旁通阀的组合、危险品处理、消防和火情监测、警报管理等等,行业内部和之间自由交流,保险公司也乐意传达和散播。
, P, w- E8 t$ ]* ^5 e
3 b D+ E( D( k8 b比如说,在中控室设计中,一切都计算机化了,所有操作都在DCS上进行,但保险公司要求有独立的紧急响应控制面板(emergency response panel),布满最原始的按钮、扳手,确保DCS死机或者黑屏时,能把生产过程安全地停下来。为了省事没有这东西?那就涨保费,因为你增加了风险。
1 V6 W: R0 t1 {* C: X- ~% J# V" J4 Z( h- {
保险公司还有权调阅生产、维修记录。他们不管你生产了什么、赚赔多少,只管你的运作是否安全,维修是否合规,设备是否完好。 J* u, Z+ N: z/ B2 ~, X
6 \8 \0 n4 P7 |$ r3 R3 ^4 u
保险公司当然不会派人常驻监督,但年检是公司上下鸡飞狗跳的日子,谁都唯恐哪里没过关。要是发现问题,从总裁到值班长,人人过关,光速整改,否则保费增加弄不好就把一年的利润弄没了,更不用说停产整顿通知了。
7 P, {! M6 F/ j/ ~0 n3 a3 H8 L4 B9 x. M6 ?7 ~0 Y
中国现在工业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政府行为。政府是不是不尽力,但政府在这些方面真是心有余力不足。行业各式各样,政府一个工业安全局不可能管的过来,实际上连深入理解行业都未必做得到。
$ p; O3 w9 H, J n& s9 `8 F& [( E2 g6 t5 ~2 X. J
保险公司不一样,工业安全就是它们的直接经济利益,只有安全了才能年年收保费旱涝保收,炸了就赔死了。他们不仅有动力,有资源,还可全国分享。比照一下,总部在北京,到湛江、辽阳、兰州、镇江、泸州巡回一点问题都没有。各地工业安全局的官员异地检查就啰嗦多了。
/ T Y) n6 }# Y9 E( F- g
- t# O1 v- M" I/ `$ Z在欧美,保险公司甚至跨国分享资源。比如说,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保险公司是同一个,其实要巡回的地方也就那么些,三两个专家可以管跨国的一个行业。那些可是真专家,见识过的比绝大多数公司大拿都多。也严格得很,别想开后门,也不可能用官大一级压死人来对付他们,他们根本不吃这一套。0 M8 c7 R' R+ A
$ l# f5 S3 j& T
对了,他们关注的不仅是硬件安全,员工安全也是他们的工作。这就只能走马观花了,检查只能蜻蜓点水,没看到就是没看到。纸面规程谁都是合规的,谁都没有那么蠢,抄行业通例都不会。0 r. `' _, C* |2 |
9 e( [$ [" k" ?5 O& d# l0 p9 k
或许中国也该实行这样的工业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工业安全有好处。
8 ?5 p$ O, k1 t* w7 A1 J0 X
! }) F6 g2 G! c& Q" }# ^这还可以扩大到一般商家,比如烧烤店也需要商业保险才能开业,保险公司的检查员必然尽责,确保烧烤店没有不安全经营。发现不安全经营而出事故,就是拒绝理赔了。这对烧烤店小老板也是一个制约。不要保险、冒险经营可以吗?不可以,工商局不给开业执照。就应该这样。6 x) x: g. l9 j* e- d5 W7 u( A$ Z
# s" J1 t; f! @! \' @% J无良老板可能罔顾员工和设施安全而违规生产,但保费增加甚至拒保导致停产停业,他们还是在乎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