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9-27 09:08 编辑
) u! j( W6 ?+ a6 f9 h/ n6 j" i0 R* ? A% I/ U/ f# J
( H. N) N# M6 j) s3 w
5 b6 x! r) T$ L' N7 s
中空长航时(MALE)无人机是当下最火的无人机,留空时间长,飞行高度高(说是中空,实际上可达15000米高空),可携带有用的侦察、监视载荷,也可携带一定的打击武器。MALE无人机一般速度较低,这不是问题,但翼展很大,这就是问题了,在航母上运作,就一扫一大片了。/ R0 S+ L! `! V. [- ?: P+ d5 n- i
& O4 a9 Q: }1 c% U6 y: N
: v1 I* {" Y% v% Z u, C( V
9 Z6 ~6 |2 n6 _$ }; r# i8 a实际上,翼展太大了,在陆地机场运作也不方便,U-2侦察机的起飞、降落就非常费事,必须有专人开车跟着观察,随时提醒保持水平。
5 I9 G; q2 q0 v( I
& v2 _6 Q; {( U+ s5 x ) d4 K% b# X7 z D
# y2 ]% h! w( ], H+ f5 b
但大翼展不是唯一获得高升力的办法,双翼也可以的,而且不仅可等效于大翼展,实际翼展还较小。6 G9 F7 I( f* B
( Y) u P$ B }5 \9 J ; u7 n' X8 h! Y+ f: ^
5 A0 `, T- ~3 X0 F p双翼的无人机不是没有,但就是发展不起来。原因无他:双翼只解决了低速下就能起飞和降落的问题,但在空中,阻力太大了。" y: P8 I A$ ]1 ^
% N5 O% P1 y0 u4 k4 p, E
% e7 [% e2 U4 |
! |# g/ h( Q, _9 p& @2 u2 l9 F好在有折叠翼。航母上用折叠翼很久了,但这只是节约占地。如果换一个思路,再折叠一下,高耸的翼尖就弯下来水平了,就相当于“漏气”的双翼了,有可能在控制舰上翼展的同时,增加有效的产生气动升力的翼面,用较低的速度就升空。升空后,在继续加速中,展开折叠翼,恢复大翼展。着陆前,过程反一反。
: @1 r) n1 R6 W/ j4 @/ }
, y. ~ h3 b: G$ k4 S' g![]()
9 G" g& ?% Q# P; _, ]& \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的
/ ]3 z% R1 e5 ?/ f3 Y, [/ v: @3 c5 H& M4 I
最大的问题当然是折叠翼的刚度。舰上折叠翼并无特别的刚度要求,起飞前已经展开、锁定,刚度也没有问题。但在折叠状态下,是否还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承受气动升力和阻力的影响,这就是未知领域了。
0 A1 F" Q4 p. ]( G) x
: n1 N1 G3 k2 O8 @. k X: e估计不能只靠铰链和液压筒,可能需要可收放的斜撑,对折叠的翼段加强、锁定。升空后解锁、展开。6 j8 f' L( A, I6 |7 v, X3 w3 |4 O! y
; x4 E/ b7 Y& L$ X
由于是无人机,安全要求较低,技术门槛也相应较低。这样的话,MALE无人机也能上舰了,而且甲板较窄的0072、075也可用。海上撒出去大量MALE无人机的话,最大的作用是海空监视和反潜巡逻,察打一体倒是次要的。反舰需要重型导弹,MALE无人机一般只能携带“地狱火”以下的轻型导弹,打大型军舰是挠痒痒了。
1 H) L4 {0 ?4 g2 e/ N# i9 y& P W) ^0 U; ]3 z( l" b( i
技术上肯定不简单,外翼段可能还要适当扭转一下,以解决正常状态的扭转角和折叠状态下反转的扭转角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保持折叠状态下机翼在气动升力和阻力下的稳定性。从重量较轻、成本较低、安全要求较低的无人机上开始用这样的技术,正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