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urplue 于 2011-11-29 13:26 编辑
- M/ M' X/ X; X0 o4 Z& P" C, h; H. G& E- x4 G: l6 Q
1)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力就强吗?那么为何中国的富豪榜上多是文盲加流氓?
, `! `7 C1 c; Q$ D3 u" _( x, \( R: \ U就个体来说,我认为受高等教育还是能提高能力的,系统的教育,对于人能力的提升还是比较重要,一个人的能力提升了,能力是不是强,在不同的个体之间横向是没有可比性的。6 x5 E' ]5 q/ l
中国现阶段的富豪,在个体之间横向比可能没有文化,但是有能力,这个现象,涉及到后面那个能力定义的问题,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定义应该是不同的。
7 H$ y) W v& C- l- M
6 C1 x" S5 J* v, _( s% |5 B3 M2)为何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比技校生(不是指那个技校)还难?: V8 b4 |2 `9 J" R) n; |2 j
楼上已经有仁兄说过万般皆下品的思想,我也这么认为,另外,我感同身受的是,扩招之后的大学生,跟扩招之前的大学生,特别是那些很一般地方性学校毕业的,那是大行径庭,某些大学生其实根本就比不上扩招前的技校生。2 f* ^5 I9 M8 h9 E. A
5 U! v& I$ W+ q' [: c' ]( I
6 [$ D h* O" P, N3)大学教育中1/4的时间还是在学马列,这能不能提高人力资本?& j" n2 J. j2 U. y& S
意识形态的教育,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网上正在搞的那个“平凡良心”,我感觉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其实,我感觉那个国家都在进行这套教化,只是手段不同,方式不同而已。也如葡萄在西西河里讲的08年之后资本是被打上了标签的,我也认同,最近那个冰岛卖地的事情应该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w0 e: W% n. \9 G% o" u
4)在中国的能力定义是什么?包括关系,党员身份,家庭背景,还是基因遗传?! N8 ~) y1 |, X- q! ?
上面提到,能力的定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应该是不同的。在远古时候,有气力可能就是最大的能力;在当代,能力的定义更多样化,比如有些富豪,其成因就是刚刚改开时胆子大,什么都敢干,就一下子发财了,成了富豪;有些是看清楚了这个社会的资本积聚和流动模式,靠拉关系行贿受贿就搞定了巨量财富成为富豪,如果这些都界定为能力,那这些例子就可以作为能力多样性的一个解释。但是,有钱就有能力吗,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感性上觉得,能力:就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技能或者素质,在时代的特征上与社会整体人群学识以及受教育程度不具有正相关性。
# x5 P' j1 F9 x) z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开始进入了既要拼能力,又要拼爹的时代。1 V0 }9 n/ i/ a3 \
, c( ? w, a1 V# u. w5)文革期间受教育的人为何收入比其他时期的同等教育回报低?
; Y2 j' F, l: N, U5 Q% D这个问题不是很了解,直觉上,也觉得与经济发展时期有关系,是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情况,不带有普遍意义。
# b1 ]% w1 i/ d' x3 |2 ]( y) G: t6 N
6)大跃进时期,夫妇在孩子的高夭折率下,采用了选择生存的方法(比如说以身高为信号),这对后来的他们的教育有何影响?
9 j4 a ]: k1 F8 G0 F5 u没经历过那个时代
" @4 ~1 @" Q. R- N; v7)大跃进以后出现了中国最大的婴儿潮(1961-1980,占现在人口的23%),这对教育有何影响?9 Q7 ?" O# z! C4 z
本人就出生在70年代初的落后农村,个体的感受是,父母的教育程度和从事的职业(本质上是父母对教育的认知状态)对子女教育的影响非常大,家庭经济状况对孩子教育的影响也非常大。妹妹就因经济原因辍学,这也是一直不能释怀的事情。
9 X' y1 y8 z9 g$ P# M* V: v7 F- ~" J% R9 Q( g; [
8)计划生育对教育的影响。
$ E) k) \ O$ D9 D& h b( |个人感觉计划生育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对子女的培养方式上,娇生惯养成为了这个社会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娇生惯养间接的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有生力量进行了优选,把个体自律且聪明的那一类选拔出来成为精英,然后对剩余中的一大部分,那些进行劣化,结果就是这些人好高骛远无所事事和没有社会和道德底线,那些使劲啃老,且虐待自己父母的人就是这种劣化的标本,当然,这也是一种特殊历史时期的特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