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3-3-1 00:08 |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
另外一个,传统迫击炮弹弹簧引信,拔开保险销后,用手拿炮弹往地上一墩,可以手掷出去,当作手榴弹使。. E( {# a+ i3 W
" }2 w, q- s0 \7 b9 L: J
这是个“额外”的功能,但是步兵们很喜欢这个功能。尤其在防御作战当中,紧急时刻绝对能救命。。。 比方说下面这个战例:
7 L' |$ W3 w" Z! `* K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义县攻坚战外围吴家小庙战斗
5 ~! z- S1 L" c0 K v. A7 U9 H) j! ]8 _9 Z# D, _( I
30日上午11时,10连隐蔽地进入冲击出发阵地。12时28分,炮兵开始火力急袭,31分炮火延伸,爆破组在火力掩护下,连续八次爆破成功,并在外壕内迅速架好梯子,无一伤亡。副连长任克功率1、2排乘势冲入据点,控制住西南角大地堡和东侧一段围墙。东北角地堡群敌两个班在猛烈炮火掩护下连续发起两次反击.10连连排干部除带领预备队的副政指申明和外均已伤亡。8班副王凤江挺身而出,指挥战士用冲锋枪、手榴弹将敌击溃,并协同申明和率领的两个班打下敌子母堡,歼敌30余人,打退西北角之敌第三次反击。14时30分全部占领吴家小庙,10连突击队7个班兵力只剩下约20人。团令3营组织增援,但遭敌炮火封锁,无法靠近,带队增援的营长刘培珍牺牲。城内守敌先后各以一个排的兵力,在炮火支援下,又从暗道沿交通壕发起两次反击,企图夺回吴家小庙,均被击退。此时申明和抓住时机,迅速调整组织,收集弹药,准备再次抗敌反冲击。16时,城内守敌又以一个连兵力发动两次反扑,10连战士在申明和指挥下沉着应战,以猛烈火力杀伤敌人,没有手榴弹就扔爆破筒、炸药包。阵地上仅有的1挺重机枪被敌炮火击毁,战斗组长杨青山用3挺打坏的机枪组装成1挺机枪继续射击。激战中10连伤亡严重,子弹和手榴弹耗尽。炊事员高发和搜集到敌遗弃的2门60炮和2箱炮弹,3班立即开炮,恰好击毙了在后面指挥的敌营长。王凤江机智地抽掉60炮弹保险栓,当作手榴弹接连投向敌群,司号员也吹起了冲锋号,敌人一时摸不清虚实,退了下去。副团长王扶之及时指挥炮火将暗道摧毁,粉碎了敌最后一次反击。10连一直坚守到19时30分,在7小时的战斗中,共打退敌军组织的1个排到1个连的7次反击,毙伤敌营长以下450余人,10连伤亡102人。吴家小庙战斗,10连为师主力突破义县开辟了道路,占领了有利的冲击出发阵地。 3 i1 j2 P+ @# R ^6 N& Y
+ U, P" S2 d' i+ ~7 A9 F- Q; q
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战例
1 U# A, h \- H1 J! F9 t9 c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期——昆峰南侧无名高地进攻战斗- a5 a: y, G2 J& {9 D
$ } e) L9 e' n+ B' I! U
18时许,482团3连指导员胡绪清向1排发出攻击命令,他第一个纵身跃起,一个点射打掉越军两个哨兵,接着又打倒5名敌人,并向纵深冲去。当1班被敌人地堡火力压制时,他顺手操起敌人尸体旁边的火箭筒,将这个地堡摧毁。胡绪清在战斗中头、嘴、背三处负伤。当他发现20米外有一挺越军重机枪正在开火时,接过步谈机员递过来的一发装了瞬发引信的60迫击炮弹,借助一个小土坎的掩护将炮弹奋力投出,当即消灭了这挺重机枪和3个射手。
: `' R" ^- u2 ^' n$ k g3 f/ s0 m) o- A, u3 x/ O* D7 Z
战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 f2 M) X* \" D0 d' j N C0 ^, M% P% T ], [: Q
可见,起码对于解放军步兵来说,使用60炮弹应急当作手榴弹,已经是一种很常规的做法 -- 因为60炮是步兵伴随炮,步兵连经常额外背着一堆60炮弹。。。% q7 ]) P# }: Y, G" c; u/ @& N& [
" U4 Y3 L/ \: s# |1 l想象一下,如果这堆60弹没有办法撞击解锁,必须得用炮筒子打出去,通过风帽解锁保险,那么对于步兵来说,就是一堆死重,只有炮才能用。。。 ' r- {/ J' {, Q8 @+ h! _% P4 M. W' Z
! |; d( Y1 g5 Q8 e+ v/ d你猜步兵会不会高兴?
+ G+ F- k" n8 T6 q
) d$ t0 v7 ?2 H. }& ^9 l, I0 R5 o+ i" H7 \$ H! ?( L) K
所以这种新定型的风帽解脱保险,我猜第一,会试点装备;第二,不会全面装备,而且在部队里头阻力还不会小。
! p; Q0 `3 B N6 q0 O7 Q
/ E# t4 Z% S' c% F0 o+ r8 m' z7 x" A凡存在者,必有其道理
4 T9 k" O/ m4 `+ Y4 P+ A - ^! K& T( f+ P0 i
( F1 n" V) \4 F1 C [2 N# B/ O# }, H- F4 R2 w
& V, `7 D- s$ X. _1 m+ Q, k4 X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