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5-3 12:57 |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
本帖最后由 njyd 于 2019-3-25 23:55 编辑
8 V9 S1 g8 U" _* Q' a1 r8 ^9 I% J+ [
: \6 b. j$ b. o8 C" e) C* b, `第一图是PLA新型迫击炮弹引信,它是靠风轮旋转解除保险,必须才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才能解除,用这种引信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近处爆炸。它应该还有其他道保险,比如必须受尾向冲击后风轮才能转。
1 G7 ^* h* z6 |" E0 @4 p![]()
- j9 r ^+ _& z& ]+ z
1 ?1 _: e' B' p7 d2 B1 ?. h2 S* O. \. P9 T2 L, M, u
下面是早期的机械引信。6 y) c( o1 f( F- C
![]()
/ o. F( U. [6 I9 [' Y; y3 P9 X3 @动作过程:受到向前的加速度时保险销1回缩让开钢珠2的通道,撞针3解除钢珠2的约束后被弹簧上抬,底火5右移到对准撞针,此时引信保险全部解除处于待触发状态。' W1 Y2 _6 h q, j
钢珠刚左移时虽然对撞针的约束已经解除,但在炮弹出膛前撞针还被惯性压着不能上移,要等炮弹出膛后没有了加速惯性后才能上移,又因为上移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保险要在炮弹飞出一定距离后才能完全解除,估计要在三五十米以上。) [0 c$ A! d& `$ G
命中物体后撞针撞击底火4,底火引爆引信炸药5完成爆炸。# r% ~0 {& M X; P: y
上面那盖子为什么要两层?不光是为防止搬运时误触撞针。
9 {) y$ {: J; D1 k4 r发射前把外盖取掉,被命中的物体直接压溃薄弱的内盖推动撞针,这时是瞬发引信。4 A3 V3 r& W# t+ [5 `% I
如果不取掉外盖,因外盖很牢固,被命中的物体无法推动撞针,但此时撞针会因惯性前移直至推脱内盖顶住外盖,同时拉伸弹簧。当炮弹停止后弹簧回缩拉动撞针撞击底火,此时就是延时引信,炮弹钻进目标内部才爆炸。
; `/ m3 j& a* O# n5 d, r3 y8 N" |
' B% o/ e$ @5 t! N& R, I( c1 k, a; ?) x9 y至于炮弹在炮管中下滑的力能不能解除保险?我认为不能。5 n5 t, r. r; ~. `
1,保险销1伸出钢珠相当长,这就需要相当大的力才能回缩到位。
3 j" G y) S/ B2,因为撞针A一直有弹簧向上推的力,通过A处的斜坡会有一个把钢珠推向保险销1的力,这个力增加了保险销1回缩需要的力。
! v2 u5 R8 b9 J6 e. \) Y' b再加上保险销1下面的弹簧不很细,所以需要相当大的向下撞击力或者向前的加速度才能解除保险,估计至少要相当于五到十米高自由跌落或将炮弹发射到几十米以外的力才够。$ V1 a' V( D/ H C4 d3 H
再有就是迫击炮弹在炮管中滑落时相当于一个密封不良的活塞,这会减慢炮弹下落的速度,这又使碰撞底部能解除保险的可能性减少。
; x+ v: J; g+ B1 n+ h: ^. x总之我认为象视频这样的情况不大可能造成爆炸,否则迫击炮兵太太太危险了。0 _, ?+ ]& h) r) K% ^
象大兵雷恩中那样使用迫击炮弹,得使劲磕一下才行。
, N0 w$ P0 Q# k6 |+ v: X其他的新型引信保险水平应该不会低于2图这种老式机械引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