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战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未来如果发生战争,市场怎么走? 黑虎帮 黑JK 2012-2-20 13 459 caiqinxue 2012-2-22 21:28
大奶与小三之战----没有胜者的战争 女生宿舍 平沙落雁 2012-3-31 115 334 平沙落雁 2012-4-10 09:24
职场战争--侏罗纪公园 经管智库 老兵帅客 2012-4-3 32 6440 nimenkanne 2012-4-15 11:55
桌面的战争 attach_img 八卦闲聊 陈方 2012-5-18 8 141 空山小径 2012-5-29 09:00
职场战争--侏罗纪公园 软件人家 老兵帅客 2012-8-15 0 27 老兵帅客 2012-8-15 00:31
关于楚汉战争期间一些被误解的历史 史笔新阁 边寒剑 2013-2-5 28 9083 纪琮 2013-3-17 23:26
解放战争中的中原突围 Forum 河蚌 2013-5-17 33 937 TYD 2016-6-2 23:27
解放战争期间的卫立煌到底是不是共谍? 铁马阆苑 我不是马甲 2013-6-28 22 8393 我不是马甲 2013-7-2 18:10
东亚之争--未来5-8年即将发生的战争 社会杂谈 dasa 2013-7-22 38 5702 人在江湖 2014-3-4 10:57
今天是抗美援朝战争停战60周年 网林摘葩 桃子甜 2013-7-27 12 2790 橡树村 2013-7-28 02:04
从战争到CCTV -- 印象仁川 attach_img digest 摄旅天地 萨苏 2013-8-18 71 9436 上古神兵 2013-9-7 19:12
《义和团战争起源》读后感 Forum 猫元帅 2013-8-21 103 552 nanimarcus 2013-12-11 04:41
毛子的坦克战争 经管智库 一身轻松 2013-10-8 15 6584 逍遥探花 2014-2-8 16:57
国庆韩国战争纪念馆游图记(完工) 摄旅天地 逆天废柴 2013-11-15 7 2769 逆天废柴 2013-11-18 20:00
有人了解 陈光 这个人么? 历史讨论组 荆棘探兴 2013-11-18 28 423 野草魂 2013-11-21 22:15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茶党 洗心 2013-12-2 7 128 老兵帅客 2013-12-4 22:53
未来战争,我们如何亮剑——刘亚洲谈世界新军事革命大... 网林摘葩 得大自在 2014-1-11 16 3656 李根 2014-5-20 01:56
【临江仙】 春觅 诗梦小轩 雨清 2014-3-27 3 1518 山菊 2014-4-1 04:27
十月战争中以军的苏伊士运河渡河作战 digest 铁马阆苑 晨枫 2014-4-24 15 3786 晨枫 2014-5-17 12:49
[转贴]细说凯瑟琳·德·美第奇与法国宗教战争 酒庄 平沙落雁 2014-5-3 8 47 平沙落雁 2014-5-7 09:08

相关日志

分享 二战B24轰炸机轰炸日军基地 被高炮击断机翼
热度 2 gordon 2013-2-4 10:04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Q3MjMwMjcy/v.swf 解放战争中,国军就使用了 B-24轰炸机(剩余物资),解放军一方用的是日式高炮。 相对来说,当时的条件下,日式装备更适合,步兵炮和迫击炮比较多,这些武器重量较轻,便于机动,操作简便,弹药也有较多的储存,而且生产过程也较为简单,可以大批生产。 国军搞那么多 战防炮、火箭筒有啥用呢,准备打坦克吗?
44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海上游击战
热度 4 gordon 2012-12-29 18:54
注:众所周知,在铁路还不发达的年代,海运对于滨海地区的后勤运输极为重要,制海权往往成为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甲午战争中的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就是 日本是依据什么判断认为自己的海军可以拿到制海权的呢?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这场战争势必由海战开始,并对战争胜负的走向起决定性作用。 日本在发动战争之前,陆军曾提出过一个在开战之初即与清军在直隶平原进行决战的计划,但遭到海军的反对而未被大本营采纳。就是因为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的海军将领认为,没有制海权保障,陆军的计划不过是纸上谈兵。但日本海军对能否战胜中国海军亦无把握。 因此,日本战时大本营最后制定了一个周密完整、海陆协同的作战计划。该计划分为两期:第一期派部分陆军前往朝鲜牵制清军,联合舰队则在海上诱歼中国北洋舰队,夺取黄海渤海制海权;第二期有三个作战方案,其选择取决于第一期作战的结果。即:如果海战获胜,则派陆军主力自渤海湾登陆,在直隶平原实施决战; 如果海战不分胜负,中日双方均未掌握制海权,则以陆军主力占据整个朝鲜 ;如果海战失败,制海权为中国所控制,则将陆军主力留置日本本土,以防清军来袭。 通常认为,制海权的争夺,是日军能否达到预定作战目的的关键。但是大哥,他是怎么夺取制海权的呢? 其实说穿了很简单,因为日本新式陆军占优势,所以采用了陆军在明,海军在暗的方式, 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战胜满清的海军 。 根据这一思想,1894年 7 月 25 日清晨,在朝鲜丰岛海面,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及“秋津洲”三艘军舰突然袭击了完成护送清军在朝鲜牙山登陆任务正在返航的“济远”和“广乙”两艘中国军舰,追击途中又遇运送兵员和军械的“高升”号商船和“操江”舰,结果“广乙”重伤搁浅,纵火自焚,“济远”负伤逃回,“高升”被击沉,殉难者达七百余人,“操江”舰被俘,朝鲜制海权拱手让给了日本。这就是甲午中日战争三次海战之一——丰岛海战。丰岛海战是甲午中日海战的前哨战,也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序幕。丰岛海战后不久,8 月 1 日,中日两国政府在同一天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终于正式爆发了。 这次海战的胜利,使对海军感到不放心的日本朝野欢欣鼓舞。 日本帝国主义在丰岛海战取得的胜利,助长了它的侵略野心。在海军方面,公然发出了“聚歼清国舰队于黄海”的狂妄叫嚣。积极准备发动新的海上侵略战争。黄海海战就是在这样的叫嚣中产生的。1894 年 9 月 17 日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 艘军舰,“来远”重伤,死伤官兵千余人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注意:日军的作战对象不是整体北洋水师,而是北洋水师的护航编队。 这也是甲午海战日军率先撤出战斗的原因。 由于意识到躲藏在威海卫的在黄海海战中残存的中国海军对预定进攻北京的军队的侧翼是一个威胁,于是,12 月 16 日大本营电令伊东祐亨率联合舰队“护送第二军上陆,并与之配合,占领威海卫,消灭敌舰队”以期彻底消灭北洋舰队,以除后顾之忧。 从当时威海卫的海陆防御措施来看,日本侵略者要想单纯依靠海军力量,从海上正面进攻是十分困难的。于是日本侵略者采取海陆并进的方针:陆军由荣城湾登陆后,分路西进,夺占威海卫南北两岸海陆炮台,抄袭威海卫后路。联合舰队则从威海卫港正面实行攻击。以期海陆夹攻,占领威海卫,消灭北洋舰队。 由于李鸿章坚持其“避战保船”的失败主义方针,命令北洋舰队“不许出战,不得轻离威海一步”,“如有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这样,从 1895 年 1 月 30 日威海卫海战打响的第一天到 2 月 12 日威海卫陷落的短短 13 天,威海卫海战便以中国的又一次失败而告终。至此,北洋舰队彻底覆灭。
432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书架上的战争
热度 27 小剪子 2012-12-14 11:10
书架上的战争
个人分类: 胡说乱侃|721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中日甲午战争的起源 —— 中俄瑷珲条约
热度 4 gordon 2012-11-5 04:02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 广州 。 沙俄政府得知这一情况,于1858年1月5日召开“特别委员会”会议进行密谋。会议采纳了穆拉维约夫关于继续向黑龙江“移民”,并以武力为后盾,与清政府 举行的外交谈判的意见。会后沙俄政府即通知清政府,穆拉维约夫已受命谈判中俄边界问题,如果中国希望了结“黑龙江问题”,可以与他会商。此时, 第二次鸦片战争 的形势对清政府极为不利。穆拉维约夫便乘机率领俄国 哥萨克 军队直逼瑷珲城下。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 大沽 , 天津 告急, 北京 震动。22日,穆拉维约夫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清朝黑龙江将军 奕山 会晤、谈判。穆拉维约夫说他此来是为了“助华防英”,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为了双方的利益,中俄必须沿 黑龙江 、 乌苏里江 划 界”。奕山指出,两国边界已根据《尼布楚条约》“议定遵行,百数十年从无更改。今若照尔等所议,断难迁就允准”。这次谈判争论很激烈。散会前穆拉维约夫将 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交给奕山,限第二天答复。这个草案的实质就是要撕毁中俄《尼布楚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第二次谈判,中方代表 爱绅泰 断 然拒绝俄方提出的无理要求,并将“条约草案”退给俄方代表彼罗夫斯基。由于俄方无理取闹,谈判无结果。穆拉维约夫急不可耐,再次亲自出马,以最后通牒的方 式,提出条约的最后文本,强迫奕山签字,并恫吓说:“同中国人不能用和平方式进行谈判!”当夜俄国兵船鸣枪放炮。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之下,奕山终于屈服,被 迫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城和约》,又称《瑷珲条约》。《瑷珲条约》是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当时未经清政府批准,但后来在《中俄北京条约》中被确认。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将举世闻名的 圆明园 洗 劫一空,并扬言要炮轰北京城,捣毁清皇宫。奉命谈判的恭亲王奕䜣求和心切,卑躬屈膝地请求沙俄驻华公使伊格那季耶夫出面调停。伊格那季耶夫乘机要挟,要求 清政府必须在与英、法谈判时事先就谈判的全部内容征求他的意见,并同意他在此前就领土问题所提出的要求。吓破了胆的奕䜣,慌忙表示接受。同英、法分别签订 《 北京条约 》刚过几天,伊格那季耶夫就坚持中俄谈判要对英、法保密,并向奕䜣提交了一份中俄条约草案作为谈判的基础,逼迫清政府接受沙俄的苛刻条件。中方代表在谈判中受尽屈辱,任人宰割,对俄方的要求不敢提出异议。11月8日, 咸丰皇帝 下谕准许奕䜣签字。14日,奕䜣被迫与伊格那季耶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但问题是签订这个条约以后,俄罗斯获得了北太平洋的出海口,中国在英俄争霸中的价值有所削弱,日本的地位逐渐提高,为英日同盟提供了条件。 英国的小兄弟日本穷啊,那怎么办呢?中国这个傻货不出点血怎么行呢,该出血就出血,该割肉就得割肉,在江湖上混就要输的起。
602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二维世界的战争
热度 9 不打不相识 2012-10-10 23:11
二维世界的纸片小人们看彼此不过是或长或短的线段吧。哪有这样的惊心动魄。不过学生们真够牛的了,中国动画大有希望。 http://player.56.com/v_NzAxODI5MjQ.swf
81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Dogs of War (Spoiler Alert!)
热度 31 MacArthur 2012-10-5 15:11
Dogs of War (Spoiler Alert!)
Frederick Forsyth老先生有本书就叫这个名字。这书在国内有多个译本,水平良莠不齐,题目从《战争之狗》、《战犬》乃至《军犬》 不过最贴切的翻译应该是“ 战燹 (XIAN1)” -- “燹”字按新华字典,作“兵火之灾”解。 “战火一起,生灵涂炭” 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一句成语。但是对于士兵们来说,却是最真切的第一手体验。而如何把这种第一手的体验,原封不动、原汁原味儿地转达给观众,则是每一个战争片导演绞尽脑汁都要解决的问题。 Steve Spielberg在《Saving Private Ryan》里,首创使用跟踪镜头的手法, 上来就是血腥十分钟, 晃来晃去的镜头里,满地的血水和断肢,给观众以极度“现场感” 和相当的震撼,所谓“Shock Awe” 。。。 之后的战争片都纷纷模仿 《Saving Private Ryan》,不惜工本耗费大量西红柿酱和跟踪镜头,来 力求“战壕真实”。“真实”倒的确都很逼真了,只不过在想像力和创新方面,却又落了下乘,难免拾人牙慧之嫌。。。 晨枫推荐的2009以色列电影《Lebanon》却独辟蹊径,除了影片开始和结束是在一片开阔的向日葵地里,其余所有镜头全部发生在一辆以色列坦克之内 -- 一个结结实实的铁罐子,里面关着四个以色列坦克兵。外界发生的一切,都要通过炮手的潜望镜展现。。。 “Man is steel. Tank is only iron” 坦克里的标语在这里更像是一句反讽。车长优柔寡断毫无权威,丝毫指挥不动那个只剩两周就要退役的老兵;驾驶员动辄就哭哭啼啼地找妈妈;新来的炮手更是菜鸟一个,该搂火不搂,不该搂火倒搂上了。。。 以至于外头的伞兵指挥官Jamal不得不几次三番进来给这几个家伙调解、打气乃至下命令。。。 坦克外头,是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以军攻入黎巴嫩境内以彻底扫荡真主党武装,一个伞兵班在一辆坦克的支援下,意图清扫一个已被空军轰炸过的居民点。。。 起初大家都没当回事儿,就连伞兵指挥官Jamal也认为这是一件轻而易举地事情,还煞有介事地布置了后续任务。。。 接下来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让这帮初次上阵的新丁们彻底傻了眼,一个个不是尿急,就是想呕吐。。。 诺曼底滩头尸横遍野是一种震撼法,阿拉伯老者坐在尸体中间怒目而视,则是另外一种震撼;而一炮干掉小女孩一家的情节,则更是让所有人 -- 包括银幕前的观众 -- 都坐卧不安。。。 这支小分队误入歧途,他们是如此深陷敌后,以至于上级干脆放弃了任何拯救努力,就告诉他们自己想办法吧;两个被视为救星的长枪党民兵则直接开溜,半夜三更把他们撂到敌人老窝里;那个可怜的驾驶员,几次三番流着眼泪要找人给他父母打个 电话报平安。最终平安消息到家之时,他却安息在战友的怀抱里 -- 这一幕毫不陌生:《现代启示录》里那个黑人机枪手在伏击战中被打中,他的尸体静静地仰卧在船舱里,那个录音机还在冷酷无比地播放着他妈妈的 录音 口信:“I think you should get married, and have some kids,ha ha。。。 ” 什么叫残忍?真正的残忍,是先 给你 希望 ,然后再当着你的面,一点点把希望毁灭给你看。 最后那一片向日葵地,用色单纯而明亮,静谧而安详,宛若天国;而他们刚刚逃脱出来的地方,则无疑是地狱了。。。 如果这就是导演Samuel Maoz想跟我们表达的意思,我想他成功了。
1868 次阅读|22 个评论
分享 甲午战争中国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热度 2 gordon 2012-10-4 08:23
提到大小鬼子兵,中国人多认为其悍不畏死。但事实上至少甲午海战中就不太是这么一回事。话说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中将去往大东沟拼命之时,军令部长桦山中将坐了一艘装着一门炮的货船西京丸号在后面督战。话说桦山因为伊东不是武士出身,担心这厮临阵脱逃,于是专门在后面压阵。 ==================================================================== 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          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 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为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 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          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 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 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           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           与我日本相战,其必至于败之局,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既际此国运穷迫之时,臣子之为家邦致诚者,岂可徒向滔滔颓波委以一身,而即足云报国也耶?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史册疆域,炳然庞然,宇内最旧之国,使其中兴隆治,皇图永安,抑亦何难?           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苟见势不可为,时不云利,即以全军船舰权降与敌,而以国家兴废之端观之,诚以些些小节,何足挂怀?仆于是乎指誓天日,敢请阁下暂游日本。切原阁下蓄余力,以待他日贵国中兴之候,宣劳政绩,以报国恩。阁下幸垂听纳焉。          贵国史册所载,雪会稽之耻以成大志之例甚多,固不待言。法国前总统末古末哑恒曾降敌国,以待时机;厥后归助本国政府,更革前政,而法国未尝加以丑 辱,且仍推为总统。土耳其之哑司末恒拔香,夫加那利一败,城陷而身为囚虏。一朝归国,即跻大司马之高位,以成改革军制之伟勋,迄未闻有挠其大谋者也。阁下 苟来日本,仆能保我天皇陛下大度优容。盖我陛下于其臣民之谋逆者,岂仅赦免其罪而已哉?如榎本海军中将,大鸟枢密顾问等,量其才艺,授职封官,类例殊众。 今者,非其本国之臣民,而显有威名赫赫之人,其优待之隆,自必更胜数倍耳。第今日阁下之所宜决者,厥有二端:任夫贵国依然不悟,墨守常经,以跻于至否之 极,而同归于尽乎?亦或蓄留余力,以为他日之计乎?           从来贵国军人与敌军往返书翰,大都以壮语豪言,互相酬答,或炫其强或蔽其弱,以为能事。仆之斯书,洵发于友谊之至诚,决非草草,请阁下垂察焉。倘幸容纳鄙衷,则待复书赉临。于实行方法,再为详陈。           谨布上文。                              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                              伯爵 大山 巌 頓首                            伊東祐亨 頓首 ==================================================================== 原函汉译全文见王芸生编《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民国二十年,大公报出版,第二册,第197~198页。 注:我没有读过这本书。 伊东祐亨和大山岩都不是悍不畏死可以解释的,大山岩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是因为大山是炮术专家,旅顺要塞的攻克,大山居头功。
652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为“愤怒”青年正名——至少它们没有让战争打起来
热度 4 gordon 2012-9-16 12:15
虽然我个人也十分不认同“打、砸、抢”,但还是要为“愤怒”青年正名,是他们让战争没有打起来,虽然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那个街头模式,是老毛当年准备早打、大打、打世界大战时候搞的,由于某种不知名的原因或者说是因为行为惯性,这一次又重新运动了一遍。 有限战争会发展成热战,无限战争倒是把战争给避免了,都不易,都不易。 有限战争,中日两国肯定会打起来,所以美国说不参与。无限战争,战争倒是避免了,不过美国重申了自己要保卫钓鱼岛。 说实话,所有的人都应该感谢“愤怒”青年,他们让战争没有打起来,热战,仗一旦打起来,谁又能保证就会仅仅局限于钓鱼岛呢? 每一个人都是人,又不是精确操纵的机器。 ================================================== 日本候任大使西宫伸一去世,野田改口称钓岛,也算是给“愤怒”青年一丝安慰。
599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新天朝的新一代甲午战争?
热度 31 黯影 2012-9-10 22:25
2014年是甲午年,今年2012年下半年,天朝在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后开始炒作钓鱼岛问题,按中学教科书上说的,这个将国内矛盾向外转移的标准做法,日方在此问题上也颇为配合,比天朝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官方直接上阵。再我看来这跟两国股市一样,真是难兄难弟一对,上证和日经目前在世界主要工业国股指中中只有这俩还在低位徘徊,一个2000点(最高6000),一个9000点(最高39000)。 日本,毫无疑问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一直不明白的为什么那么多人看不起曾经给天朝最大最惨痛教训的敌人,莫非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没戒掉?现在战争是机器的战争,未来更是机器人的战争,二战时你坐在B29上对东京长崎广岛进行轰炸,你会在乎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日本人自杀式袭击的勇气?当战争机器越来越像打电子游戏,老一套的手法作用越来越接近于零。放在当代,我们如果直接对日核战争,日本太小,没有丝毫胜算,但是在海上进行一场现代化常规战争?我们有很大的胜算?请问是咋算出来的啊?请问天时地利人和,这几年的天朝究竟占了哪几样? 先说天时,我国目前正在换届,最高领导层未稳,跟当年太宗改开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小平同志在掌权前其实掌过几次权了,不存在什么刚上台权力不稳的问题(另外小平开练的是我天朝知根知底亲手教出来的二徒弟越南)。天朝目前的情况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有点一二战日德方向走势的意思,但是德国当年可不是直接拿法国开练,而是先搞捷克波兰奥地利,日本也没直接拿老蒋中央军开练,而是先搞张作霖土匪东北军,人家都是柿子先捡软的捏,绥靖政策玩的那叫一个娴熟,都要正式开打了英国首相张伯伦还在那欢呼木有战争了,让老一代帝国情何以堪。我想现在有神马天顶星人科技能让我大天朝有勇气敢直接拿日本开练,明明领导层一堆民国常申凯的水平,还真跟委员长一样想学人家元首,拜托要学请学的像点,显得敬业专业一点 再说地利,钓鱼岛在几百公里外的海上,请大家千万不要忘了日本是个典型海洋国家,海军在二战中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我知道现在天朝船舶制造吨位世界第一,但这个形成真没几年,棒子前几年还第一来着,这个形成真正的海军战斗力几年可能够么?从技术装备上来讲,日本现在的海军自慰队是一只标准的世界一流海军,我们当然可以说日本被阉割了,但这个是在美国绝对负责日本安全的情况下日本才会遵守的,如果中日开练美国居然没有干预?日本还会是那个被阉割的日本?都说料敌从严,还没开打就认为对方是太监,肯定不堪一击,这种战争也能打赢,老天有这么够意思? 最后说说人和,人和即人心,国内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太和谐了咱就不谈了,但是97年回归的香港这都多少年了,让他们的学生上点咱天朝政治课,居然游街一下港府就给取消不上了,泱泱大国脸面何在?台湾马娘娘上台以来,生意倒是做的很happy,但统一到一个国家名号下,目前却看不到啥前景了,我看郭台铭股票套在日本夏普上套的很happy嘛。究竟台湾离日本美国近还是离大陆近?在我看来台湾已经确定成为下一个奥地利了,最后真统一也是统一在亚盟这种框架下,统一在新天朝名下纯属扯淡 如果甲午年新天朝真有了新甲午战争,我极端看空天朝,不仅因为我上学时政治书告诉我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狗咬狗的战争会把人民当炮灰,也因为从我自己的技术分析上我也看不出有啥胜算。刚才跟人讨论这个又想到一点,我们不要单纯考虑日本单个国家的实力,日本就是个战争前线,真开打了,军火买方作为世界第一,第二美刀储备国,做了一辈子军火商的美国人会放弃这个大发两国国难财的机会?天朝敢开二战后主要工业国之间热战的先例,其他国家至少在明面上都会站在日本那边的,我们从达赖问题上看,没有丝毫站在天朝这边的可能性. 最后,当年甲午战争的时候,国内国际舆论跟现在一样一边倒认为天朝会赢,北洋海军号称亚洲第一,清廷输了之后自己也很是吃惊,撮尔小国可是开打之前一直对日本的称呼
1166 次阅读|25 个评论
分享 响应胖卡号召,想想战争来临应该屯点什么
热度 39 白色潜水艇 2012-9-10 20:22
药品来点治疗腹泻的,多屯感冒药和抗生素,压缩干粮和净水丸也是必须的,军用罐头和单兵口粮应该也来点,酒精或者高度白酒,万次火柴,太阳能充电器,很多套套和卫生棉,工兵铲,对讲机...... 大家补充
1202 次阅读|4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甲午战争非常不错的书
热度 6 gordon 2012-9-2 05:12
资料翔实,关于甲午战争非常棒的书。 甲午战争影响很大,为了支付甲午战争战败赔款,清政府总共负担上了71748万两本息债务,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这笔巨额外债仍然是中国政府的梦魇。 很多人对这场战争不太理解,日本国内由于政治原因,1945年以前都不允许讨论这场战争。其实说来也简单,这场战争是普法战争的翻版,日本的表现堪称完美。如果纸上谈兵的话,就是日本充分利用交通线的优势,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展开会战。 军事目标:旅顺军港,旅顺的陷落,标志着北洋海军 OUT 了, 对旅顺军港出力最多的是袁世凯的叔父 袁保龄 ,1889年,袁保龄因操劳过度,病卒于旅顺防地。 袁保龄 的工作俺曾经干过,知道怎么回事,干完就是会大病一场。 旅顺口的陷落主要是因为旅顺修建的时候,是对海不对陆,对陆方向由陆军守卫,守军被调走了,所以就悲剧了。 第二军兵锋首先指向北洋海军维修保养基地旅顺,经地形勘查选定位于旅顺东北方向花园口一带的一片荒滩(今属辽宁大连庄河市)作为登陆场。10月23 日,即第一军在鸭绿江畔发起攻势的第二天,第二军首批登陆部队在联合舰队护卫下,没有遇到任何阻击,顺利登上辽东海岸,至27日第二军大部登陆完毕,总计 登陆兵力24049人。 由于兵力被大量抽调往朝鲜作战,防御在大连湾、旅顺一带的清军不仅兵力单薄,而且大都属于匆匆招募不久、未经训练 的新兵。面对大举登陆的日军,旅顺、大连湾守军自守不暇,未能组织兵力邀击日军于中途。北洋海军因为舰只迟迟未能修复,加之日本联合舰队优势舰只在大连湾 一线形成警戒线,也处于无力回天的局面。 11月4日,日本第二军开始向旅顺外围的重镇金州进攻。金州守军仅有徐邦道部拱卫军2250人、 八旗捷胜营583人,完全不是日军敌手,6日金州城即被攻破。金州城附近的大连湾炮台群,原先由淮军精锐的铭军驻防,平壤决战前铭军主力被抽调往大东沟, 此时防务由铭军分统总兵赵怀业通过新募扩编起来的3250人担当。大连湾炮台群属于一连串炮位对向海面的炮台的总称,3000余人分防各炮台内,兵力就显 不够,面对日本联合舰队军舰在大连湾外徘徊的情势,赵怀业担心日军会从海岸登陆,更不敢抽调兵力参与金州防御。当金州外围战打响、日军主攻方向明确时,赵 怀业紧急率领3营精锐驰援,然而到达时金州已经失守,只得随金州败军退往旅顺。群龙无首的大连湾炮台剩余守军,得知金州失守的消息后则全部逃散。 政治目标:从清政府手里争夺朝鲜的控制权。 当时日本的工业主要是纺织业,需要中国大陆的原料棉花和朝鲜低廉的大米来维持工人的低工资,俄罗斯对朝鲜的威胁,直接威胁到日本人的吃饭问题。 日本纱和印度纱的竞争问题,日本纱在上海反而比印度纱贵,不过当时日本还没有把中国当作工业品倾销地,而仅仅是作为原料产地来看待的。获得原料方面才是迫切的。也就是说日本需要朝鲜的大米和中国的棉花。 从而判断日本当时的目标是争夺朝鲜,但是争夺朝鲜就要与朝鲜的宗主国中国开战。最后日本的计划演变成了和中国开战的计划。 北洋陆军装备有毛瑟步枪和克虏伯野炮,所以在武器方面,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但北洋陆军不过是用于内战和示威的军队,所以它完全没有适应近代化战争的必不可少的给养、运输机关和兵站设备。因此,不能将兵力集中在一个地方,而且机动能力差,部队转移时经常发生很大混乱。为此,不可能进行运动战,而退守防卫则成了作战的中心。 平壤溃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弹药的消耗过于剧烈。连发快枪和机关枪还快出毛病了,人家日本使的是单发枪,打一颗子弹得装一颗,我勒个去,你娃真牛。   单发后装线膛枪打一枪装一发(和今天的单发猎枪类似),射速低下。为此后来又出现了所谓“连发枪”(又称快枪)。后装连发枪的特点是,设有储存子弹的 弹仓,可一次将多发子弹全部装入弹仓,射击时只要拉一下枪栓,就可完成装弹,明显地缩短了装弹时间,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使射速达到每分钟10一22发, 在当时这已经是极为惊人的火力了。 1895年的8月至9月,大批清军战俘在战争结束后被日本政府陆续交还给中国,有一名对解开平壤之战中的弹药问题极为关键的人物,也在归来的人群里。一年 前在平壤城负责管理盛军军械、弹药的盛军军械委员邱凤池,在9月15日平壤城外那个恐怖的雨夜,右侧小腿被日军子弹击中,挣扎着企图继续追随大队奔逃时, 又被赶来的日军用刺刀刺伤左腿,旋即成为日军的俘虏。释放归国后,邱凤池抱着极大的责任心,通过查找核对账目,对自己在平壤期间经手办理的军械收发事务, 做出了极为详细的述职报告。 邱凤池于1894年7月21日,在天津新城随盛军大队登船出发开赴朝鲜,负责掌管盛军的军火。报告称,驻 守平壤的盛军,所有的军械、弹药物资共曾收到两批,包括75毫米克虏伯行营炮弹1200发、2磅小行营炮炮弹1200发、加特林机关炮炮弹50000发、 各类步枪子弹50万发。到9月15日平壤激战为止,这些弹药经过发放,库存各类步枪子弹仅剩余10万余发、克虏伯75毫米炮弹剩余350发、2磅炮弹剩余 300发,加特林机关炮炮弹没有存余。 而盛军自9月12日在平壤与日军前哨接触以来,至15日中午,所消耗的军火就高达子弹75万发(盛军从国内出发时,每名士兵配发了150发子弹,以 平壤盛军总数为5000人计算,也就是到15日中午,盛军已经打完全部的弹药基数75万发。邱凤池所储存的子弹总数只有50万发,不足以再补充一天所需的 供应量)、炮弹2800余发(加特林机关炮属于速射武器,消耗数量不在这个统计中。平壤盛军装备各类火炮近20门,出发时每门炮随炮配发50发炮弹,加上 邱凤池保管的75毫米、2磅炮弹共3400发,2800发的消耗量意味着到9月15日下午除库存的600余发炮弹外,各炮已经没有弹药)。因为12日至 14日发生的都是小规模前哨接火,最主要的消耗发生在15日。由此可见到中午时分平壤城盛军库存的弹药总数已经少得可怜,根本不足以再支撑一天类似15日 这样强度的战斗。 邱凤池的统计数字仅计算到9月15日中午,而且不包括盛军以外的其他各军。各军的总体消耗情况,可以从日军平壤之战缴获的物资清单上一窥端倪,与盛军并没有什么差异。 全场战斗,日军缴获75毫米克虏伯炮18门,所获炮弹516发,平均每门炮仅剩下不到30发。2磅一类的小炮缴获13门,炮弹209发。加特林机关炮缴获4门,炮弹117发(加特林机关炮的射速按每分钟发射20发计,4门火炮的弹药只够发射几分钟)。 对比这样的弹药情况,叶志超称“子尽”并不为过。 鸿章哥,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之于武器装备的落后,称:"行军制胜,海战惟恃船炮,陆战惟恃枪炮,稍有优拙,则利钝悬殊。倭人于近十年来,……船械愈出愈 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敢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故而,战争失败,"因由众寡之不敌,亦由器械之相悬,并非战阵之不力也"。前线战将宋庆、依 克唐阿等人,也屡屡谈到武器量少质劣,以至战败。后世史家往往据此将武器装备落后,作为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过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咋回事,不可抗力因素嘛,对不对,呵呵 海军装备确实落后,但是训练不错;陆军呢是装备不错,但是训练是个臭大粪。这也是为什么整天宣传甲午海战,而不敢提陆战的原因。 很多人都不知道清军的装备有多好。   中国陆军连发毛瑟枪的威力十分惊人。平壤之战,9月15日日军进至大同江南岸船桥里的清军桥头堡附近。日军有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共3,600人;奉军将领卫汝贵从大同江北岸了望,见日军所在不占地利,于是亲率盛军传字正营200人从桥上过江作战。    只有单发枪的日军强行冲锋,结果困在缺乏隐蔽物的开阔地上,完全暴露在清军连发枪口下,日本的记载说:清军“频频发射的连发枪的子弹掠过树枝头,恰如疾 风扫落叶一般”。让兵力占绝对优势的鬼子伤亡甚众,中队长林久实大尉被当即击毙,最后日军旅团长大岛见弹药用尽,士气低落,而且部队全天未吃饭喝水,不得 不逃离战场,清军也没有追击,痛失全部击毙这股鬼子的机会。   这次战斗,日军将校以下死140名,伤290名,旅团长大岛少将及联队长、大队长等也被击伤,大败而返。日本诗人衫浦梅谭叹曰:“此役不克旗下死,呜呼苦战船桥里。”   日本1989年,研制成口径8毫米(又称7.9毫米),最大射程3100米,可装填8发子弹的村田22年式连发枪,甲午战争中,装备近卫师团和第4师团,但并没有参加甲午战争,其中一个可能是当时贫穷落后的日本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设备为他们生产足够的新式弹药。 参考资料: 旅顺港建港始末 http://www.beiyang.org/wenku/wenku65.htm
51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甲午战争中日本海军的老式架退炮和速射炮
热度 4 gordon 2012-8-14 18:39
 日本联合舰队铁甲舰   比 睿、金 刚(初代)(Hiei、Kongo)   二等船旁列炮铁甲舰, 二舰同为“金刚”级,属于早期的二等铁甲舰。铁胁木壳,外装装甲。“比睿”由英国赫文(Milford Haven)船厂建造,1875年9月24日开工,1877年6月12日下水,1878年3月建成,同级舰“金刚”由英国Earles船厂于1875年9 月开工,1877年4月下水,1878年1月建成。   1874年的琉球事件中由于海军实力不如当时的中国,而下决心向英国定造了该二艘铁甲舰。二舰属于旧式船旁列炮铁甲舰,都参加了甲午战争。战争后这两 艘军舰被进行了改装,取消风帆索具,作为三等海防舰。日俄战争中用作旅顺港警卫,战后充作测量舰,后分别于1909年7月20日、1911年4月1日除 籍。 19世纪80年代,在横须贺拍摄到的“比睿”舰   1894年10月,驻泊在大同江口的“金刚”舰。   “金刚”舰左舷的3门150mm克虏伯炮   防护巡洋舰   松 岛 、严 岛 、桥 立(Matsushima、Itsukushima、Hashidate)   穹甲巡洋舰 同级舰共三艘。由法国工程师白劳易(Louis-Emile Bertin)设计,其中“松岛”、“严岛”在法国地中海船厂(Forges et Chantiers La Seyne)建造。“松岛”建造于1888年2月17日,1890年1月22日下水,1891年3月建成。“严岛”于1888年1月7日开工,1889年 7月11日下水,1891年8月建成。在法国建造“松岛”、“严岛”的同时,1888年8月6日采用同设计的另外一艘军舰“桥立”在日本横须贺海军造船厂 (Yokosuka Navy Yard)建造,1891年3月24日下水,1894年6月完工。   “松岛”级三艘军舰是日本政府慑于北洋水师“定远”、“镇远”二舰威力,为应付二舰的铁甲巨炮而造,因为三艘军舰分别用日本的三个著名景点的名称命名,被称为“三景舰”。   松岛”级3舰是日本为了抗衡北洋水师的定镇铁甲舰而造,因为舰名采用的是日本三个著名景点的名字,又称三景舰。3舰均参加了黄海大战,海战中原本为对 付“定远”级军舰而设计的320mm口径巨炮故障频发,未发挥作用,而舰上装备的大量120mm速射炮却带给中国舰队巨大损伤。此后,3舰还参加了日本海 大海战。“严岛”、“桥立”2舰分别于1922、1927年退役,“松岛”舰后改充练习舰,于1908年4月30日在台湾澎湖岛附近马公岛停泊时,火药库 突然爆炸而沉没,至今该岛还留有“松岛”舰纪念碑。 松 岛  “松岛”舷侧速射炮照片 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 如今,百年的烟云早已逝去,无论是当时的战胜者还是失败者,都只能在尘封的战史和影像中找到其踪迹。
1678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甲午海战,一场故意输掉的战争
热度 10 gordon 2012-8-13 20:45
注:本文得益于 史鉴 同学 文章的启发。 众所周知,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陆军的不中用,北洋海军的实力远远超过日本海军,却打的如此怪异实在令人费解。 甲午海战只打了两场,分别是丰岛海战和大东沟海战 (黄海海战)。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政府乞援。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至,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 ,诱使清政府出兵朝鲜。清政府没有识破这是日本的阴谋,于是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精锐2500人于6月6日左右在朝鲜牙山登陆,在此安营扎寨,准备镇压起义,同时根据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通知日本。6月11日,朝鲜政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下去。当时聂士成就向清朝实权人物李鸿章建议迅速撤兵,这样便使日本在朝军队陷于孤立,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也会自动撤军。但李鸿章迟疑不决,最终给日本人以可乘之机。   日本得知清廷出兵朝鲜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当时的伊藤博文内阁正面临议会的不信任案弹劾,得到此消息后,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全力着手挑起战争。日本政府立即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参加的“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从1894年6月8日起,日本一方面派先遣队400人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在朝鲜仁川登陆;另一方面,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令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授权大鸟挑起衅端,找寻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全州和议达成以后,朝鲜政府要求清日两国撤兵,但清政府要求日本军队先撤兵。大鸟圭介也向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口头表示撤兵。然而日本援军反而不断增多,直至10000多人,果然,大鸟圭介开始不断挑衅,一会儿否认朝鲜是中国藩属国,一会儿又提出中日两国一道“协助”朝鲜“改革”内政。中国和朝鲜都严正驳斥和拒绝了日本的这些无理要求。但日方的目的已经达到——它一面使自己的军队以“协助朝鲜改革内政”为名赖在朝鲜不走,一面又拖住了驻朝清军,为战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同时,日本也终于找到借口,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本军队突袭汉城王宫,挟持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解散朝鲜亲华政府,扶植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摄政,并成立以金弘集为实际首脑的亲日傀儡政府。日本嗾使金弘集内阁断绝与清朝的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清军。控制了朝鲜政府后,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北洋水师的战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悍然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至此日本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8月1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   1894年7月下旬,中日两军在朝鲜境内开战。清军在丰岛海面被日军偷袭之后,很快也被在陆上的成欢驿的日军偷袭(详见成欢之战),由于朝鲜政府已被日本控制,叶志超、聂士成等部驻牙山的清军被迫绕道汉城,北撤到朝鲜北部重镇、平安道首府——平壤。毅军以分统马玉昆率五营一队(约2100人),与淮军盛字军以及奉天的奉字练军、盛字练军一起,构成了四大军29营,于8月先期入朝,在平壤与从牙山退回的叶志超、聂士成部汇合,朝廷命叶志超为驻平壤各军总统。   平壤之战发生于9月7日—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平壤城的地势也非常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清军还得到朝鲜人民的支持。当时虽然朝鲜政府被强行拉到日本阵营,但朝鲜的平安道观察使闵炳奭积极协助清军作战,甚至连日本推上台的傀儡大院君李昰应都暗中给清军传递情报。 可惜清军并未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由于其主帅叶志超指挥失误和临阵脱逃,导致清军失败,以至于影响了整个战局。   9月7日,日军分四路围攻平壤,兵力分散,由于李鸿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作战方针以及清将叶志超的胆小昏聩,左宝贵等人攻打日军的行动不断遭到叶志超的阻挠,日军遂于9月14日顺利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9月15日,战斗在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战场。晨三时,日军第九混成旅团在大岛义昌少将的指挥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发起进攻。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其三为城西南战场。清军分兵抗拒,重创日军第9旅团。日军中、右两队司令官武田秀山中佐和西岛助义中佐拼命督战,攻陷了左右两翼的堡垒。但随即遭到清军的步炮协同夹击,再遭重创。 这一仗,日军遭受了重大伤亡,据《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战史》公布的数字,“将校以下死者约一百四十名,伤者约二百九十名”。中队长级大尉军官被击毙四名,少尉军官被击毙二名。第9混成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第21联队长西岛助义中佐、炮兵第5联队第3大队长永田龟少佐均被击伤。   玄武门为日军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优势兵力,由立见尚文少将的第十旅团(又称朔宁支队)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联队(又称元山支队)担任主攻。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登玄武门指挥,激战中,左宝贵中炮牺牲,其部下三位营官也先后阵亡,午后二时玄武门遂被日军攻陷。日军向城内推进,遭到清军的奋力抵抗,只得退守玄武门。   在城西南战场,野津道贯亲率日本第五师团本队,于晨七时从平壤西南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清军马队进行反击。至中午,野津道贯见难以得手,下令暂停攻击,退回驻地。此时,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在战局胶着的情况下,竟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日本便在清兵的退路上设下埋伏。当天雨夜,撤退的清军中伏,阵脚大乱,死亡近2000人,被俘500余人。平壤之战以清军大败告终。以后6天中,清军狂奔五百里,一路逃至鸭绿江边,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一路高歌猛进,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这是甲午战争中继丰岛海战后第二次海战,也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这场战役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附近海面。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护送4000余名入朝援军到朝鲜。返航后在大东沟遭遇日军阻截,战斗由此爆发。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投入战斗军舰则有12艘,包括其全都精华,几乎可以说是倾巢出动。中午开战后,北洋舰队重创日本比叡、赤城、西京丸号诸舰,但北洋舰队中扬威、超勇二舰亦受重创。 伊东祐亨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场 , 北洋舰队稍事追击,也收队返回旅顺 。历时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到此结束。 至此,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离谱,只是海战的结果差强人意罢了 。这和平时的训练、武器装备的差异等等有一定的关系。 ===================================================== 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   鸭绿江防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是清军面对日军攻击的首次保卫战。当时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约28000人。清政府任命宋庆为诸军总统,节制各军。日军进攻部队是山县有朋大将统率的第一军,包括桂太郎中将的第三师团和野津道贯中将的第五师团,共30000人。双方兵力不相上下。   10月24日午前时,日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过江成功。当夜,日军又在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中流架起浮桥,清军竟未觉察。25日晨6时,日军越过浮桥,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率部坚持抵抗,因势单力孤,伤亡重大,被迫撤出阵地。日军遂占领虎山。其他清军各部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丹东)。在不到三天内,清朝重兵近三万驻守的鸭绿江防线竟全线崩溃。   金旅之战也开始于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顺口陷落,这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关键一战。日本第一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将指挥的第二军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上的花园口登陆。由于李鸿章一心要保旅顺港,清军便没有在此处设防。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二天,清军竟坐视不问,只有当地的农民自发抗击日本军,暂时拖住了日军的行动。11月6日,日军击溃清军连顺、徐邦道等部,进占金州(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7日,日军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大连守将赵怀业闻风溃逃,日军不战而得大连湾。日军在大连湾休整十天后,开始向旅顺进逼。当时旅顺地区清军有七统领,道员龚照玙为前敌营务处总办,有“隐帅”之称,共辖33个营,约13000人。18日,日军前锋进军土城子,徐邦道的拱卫军顽强抗击,次日,龚照玙竟置诸军于不顾,乘鱼雷艇逃往烟台。19日,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三统领也先后潜逃。2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次日,号称“东亚第一要塞”的旅顺陷于日军手中。日军攻陷旅顺后,即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4天之内连续屠杀中国居民2万余人。 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更是急转直下。 第三阶段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其时,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将指挥的日本第二军,包括佐久间左马太中将的第二师团和黑木为桢中将的第六师团,共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23日全部登陆完毕。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驻守南帮炮台的清军仅六营三千人。营官周家恩守卫摩天岭阵地顽强抵抗,最后被歼灭。日军也死伤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纯少将被清军炮弹打死,这是日本在战争中唯一阵亡的将军。由于兵力悬殊,南帮炮台终被日军攻占。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威海陆地悉数被日本占据,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曾致书丁汝昌劝降,遭丁汝昌拒绝。5日凌晨,旗舰定远中雷搁浅,仍做“水炮台”使用。10日,定远弹药告罄,刘步蟾自杀。11日,丁汝昌在洋员和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昞等主降将领的胁迫下,拒降自杀。洋员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镇远管带杨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杨用霖最终自杀。12日,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伪托丁汝昌的名义,派广丙管带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舰。14日牛昶昞与伊东佑亨签订《威海降约》,规定将威海卫港内舰只、刘公岛炮台及岛上所有军械物资,悉数交给日军。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辽东之战持续的时间很长。自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后,连占凤凰城、岫岩、海城等地。大清国调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授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并任命湖南巡抚吴大澄和宋庆为帮办,以期挽回颓势。从1895年1月17日,清军先后四次发动收复海城之战,由于指挥不力,皆被日军击退。2月28日,日军趁胜追击,从海城分路进攻,3月4日攻占牛庄,7日不战而取营口,9日又攻陷田庄台。仅十天时间,清朝百余营六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 进行的两场海战作为战术上来讲,并没有什么离谱的地方,丰岛海战是日军偷袭我运兵船,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及「秋津洲」又是以高航速和高射速为特征的军舰。 黄海海战也是符合常理的一场5小时海战,依然是袭击我运兵船的护航舰队,以火力、装甲为主的战列舰 和 以高速度为主的巡洋舰,选择有利于各自的战术罢了。 细节不讨论,当事人由于当时的条件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战术细节,今人就是回到当初也不见得比人家做的好。 伊东祐亨撤出战场也很正常,没有谁疯到要和装甲舰进行决战,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来日方长,慢慢来嘛。 下回他还要运兵,再弄一回。 比较蹊跷的是下面的, 日本第一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将指挥的第二军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上的花园口登陆。由于李鸿章一心要保旅顺港,清军便没有在此处设防。 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二天,清军竟坐视不问 。 这个太奇怪了,即使是把北洋水师拼掉,也不能让它频繁的利用内线优势(海洋)频繁的调运兵力啊。 即使打不过也要骚扰一下,中渡而击,这是小孩都知道的事情,人家都老打你的运兵船,即使第一天、第二天 也许有诈,第三天也要必须出击了,完全不闻不问,太奇怪了。 阴谋论一下,除非李鸿章当时就想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人,呵呵。 这个也不是不懂得制海权可以解释的,因为花园口就在旅顺军港屁股后面,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就是一个人的本能也会干一下,但是北洋水师就是不动, 唯一靠谱的解释就是理智的结果。
1018 次阅读|30 个评论
分享 对甲午战争陆战的简易分析
热度 6 gordon 2012-7-6 20:01
注:还是老办法,用这个简易模型分析,远射火力,对远射火力的破坏或防御(纵队),对纵队的防御。 清军炮兵一般在步兵阵列,技术很差,开火毫无节制,打光算完事,大炮旁还插有大旗,成为显眼的目标.总之清军武器不错,个头很高,但是完全不使用白刃战, 每当白刃战,日军端着刺刀冲到跟前.他们都把子弹上了膛的步枪丢弃一哄而散.一溜烟的逃跑.所以有好机会也不冲锋.更不追击,作战就是全排成一线.他们被 俘虏后完全是一副奴隶相,他们哪个驯服劲实在可怜.(稻恒三郎, 一个当时的日本随军记者 的描述) 甲午战争陆军的失败,如果日本人描述是准确的话,现在至少知道几个关键点,一是德国顾问的建议,山野炮混编兼顾了火力和机动性,二是榴弹的使用,这个对步兵的杀伤没的说,三是拿破仑的纵队,就是这个白刃战的说法。 不过注意一点,拿破仑的纵队战术,不是靠白刃战来杀伤对手的,而是靠纵队突破横队的队形的,真正的杀伤是炮兵和散兵的火力。 这是因为纵阵在向前运动时,它自生的火力比较小,靠刺刀打败强敌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 四、日军射击准确 清军从1000米外就开始射击,小心翼翼的向前前进. 清军依然是步兵为营,相机进剿的攻势防御的老战术 ,日军还是等清军靠近,就是200米距离所有火力全部开放,100米距离就开始刺刀冲锋. 防御也防御的好,进攻也很棒,机动能力也好,深得英、法、德三家之长。 清军步兵射击不准确,防御不住,火炮就缺少了屏障,而且火炮射击也不准确。即使清军用纵队对日军进行进攻也没用,日军可以防御啊,不进攻呢,日军火炮就过来了,你这边打炮,我在有利的情况下就发起冲锋突破横队的防御,破坏炮兵阵地。 总结 简单的说呢,就是清军的炮兵阵地,由于步兵横队的射击太差而顶不住日军纵队的攻击,而起不到太大作用。清军进攻日军又往往被其所阻,然后老是挨炮弹,随着战争的深入,日军缴获越来越多,战争的天平就完全倾斜了。 一个小问题,射击不行,难道不能用密集的白刃战拦住这帮孙子,嘿嘿,人家有大炮的呀,呵呵。 密集队形啊,密集队形,在火炮存在的情况下,松散队形的火力才是步兵队形的最佳选择。 其实在有火炮的情况下,一般野战就两个选择,一个是松散的队形,一个就是火炮对轰,遗憾的是清军炮兵的射击也不好。 其实就一句话,射击不行。 野战不行,其实在要地防御上,本来应该可以给日军重大杀伤的,可现实是丫跑了。 ========================================================================= 关于武士道 甲午战争不要谈武士道,说甲午战争是被武士道打败的,这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光荣属于俄罗斯。 日本推广武士道是后来的事,是日俄战争后的事。 日 本军队从1873年就建立了完备的征兵制度.1883年建立了预备役和后备役制度.看着不错,其实也是刚刚有了这个形式.日本开始的时候,军国主义还没有 深入人心,大家都讨厌这可恶的征兵制度.都抢着当养子..变成长子.做入赘女婿...逃避入伍,比如1875年日本30万适龄人员竟然有25万人通过这个 办法来逃避兵役.通过制度的改动.户籍制度的建设,警察的监督和地方兵事科的建立有所好转. 但直到战前的1889年的日本的征兵依然有 9.97%的应该服役的青年通过逃亡失踪来躲避兵役.就是勉强到了部队也是牢骚满腹.烦的很.所以经常闹事.大的有1874年在东京士兵喝醉酒在路边小 便,警察要带走他们,结果引发冲突,附近的20多个士兵跑来支援.警察也来了援兵.最后演变为几百个士兵砸了警察局,把几十个警察打的体无完肤.1884 年在大板松岛花街1400多士兵和600多警察拨刀相斗.连刚刚建立的宪兵也来了100多人.但却束手无策.到了战场还有士兵自残自杀来逃避打仗.情况也 不是那么妙. 但是日本陆军各种军事条例齐备清楚,各级军校和特种兵学校完备.军装,士气和训练都远在清朝之上.22个参战将军,有11个 是正规军校毕业,还到欧洲考察学习过.1894年日本男子就学率到77.1%,女子为44.1%,但是这个时候的日本陆军还不是后来的武士道和军国主义精 神旺盛的日军.只是没有办法,硬着头皮服兵役的平民组成的军队.这个时候,天皇的义务制兵役刚开始20多年,那些日本农民对这个很是抵触,大约每5个人, 就有1个人想尽办法逃避兵役,去了军营也是垂头丧气,喝酒打警察闹事.但毕竟也是正规军事训练出来的. 而清军将领全部行伍出身的老式武 夫,士兵是文盲大集合,因为教育程度低,所以战略战术也低劣.不懂得近代战争人、武器、组织制度也是战斗力。虽然克虏伯大炮和毛瑟步枪比日军先进,但是没 有可以支持近代战争的所必须的给养,运输机构和兵站设施.机动能力底下,也就无法进行运动作战,只能防卫城市。但清军也有自己的优点就是作战经验丰富,虽 然作战模式差别很大。
583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抗日战争八路军主要装备
热度 21 gordon 2012-7-5 06:23
说八路军装备之前先说说日军装备, 日本的 三八大盖儿~ 三八式步枪,作为二战日军的制式装备,成为日军的制式装备长达四十年之久,是很值得一说的。 有坂步枪系列 1:三十式步枪 2:三八式步枪 3:三八式卡宾枪 4:四四式卡宾枪 5: 意大利产的三八步枪 6:九九式步枪(中期型) 7:九九式步枪(末期型) 在抗日战争中,所有的一线八路军指战员对这款枪都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它实在好用,而恨是因为这种枪 更多的是操在日军手中,在屠杀中国军民。 三八式虽然出名,但并不是日军自己研发并大量装备部队的第一款步枪。 日军自产的第一款步枪是三零式步枪, 于1897年由友坂成彰设计成功,使用6.5毫米半底缘圆弹。他的基本设计思路比较先进,比如直动式枪机设计和5发弹舱,都是仿造当时大名鼎鼎的毛瑟M1888式步枪。 客观来说 三零式步枪 的设计理念还是很先进的,其射击精确,火力持续性也不错,能够胜任当时军方的要求。不过 三零式步枪 设计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战中逐步体现出来,迫使日军对其进行改进。 设计师友坂成彰根据这些缺陷,于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对其进行大幅度改进,进而设计出一款新式的步枪 —— 三八式步枪。 由于其可靠的性能和制造技术的成熟,从1905年到1945年的四十年内,三八式都是日军的制式装备。日军在这四十年内,一共生产了640万支各种步枪,其中绝大部分就是三八大盖。 三八式的优势 可以说,三八大盖的优势非常明显,概括起来说就是射程远,精度高,容易训练新兵,制造简单还有就是善于近战。 射 程远:三八式的标尺射程高达2400米,有效射程600米。实战中,受过严格训练的日军士兵往往能在800米左右的距离上成功杀伤对手。这个射程是世界上 其他国家的大多数步枪不能做到的,已经和今天大多数狙击步枪的射程相当,是很让人瞠目结舌的。而日军大量杀伤美军的九七式狙击步枪,实际上也只是用三八式 的基础伤加厚一点枪管再加装一个四倍瞄准镜。 精度高:三八式的子弹有着非常完美的弹道。它使用的6.5毫米半底缘尖弹,这种 子弹有着非常稳定的飞行状态,可以在很远的距离精确击中目标。实战中有三八式在2000米距离内多次杀伤对手的记录,即使今天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枪射 程也不过1500米左右,而三八式在2000多米的距离仍然能够杀伤敌人,可见其令人惊叹的精确性。 容易训练新兵:三八式的后坐力很小,不像春田,毛瑟步枪这样有着强劲的后坐力。后坐力过强的步枪会让新兵产生很大的恐惧,不利于新兵的训练。而使用三八式的新兵,很快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射手。台湾直到七十年代,仍然有民兵使用三八式训练的科目。 在抗战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由于多和伪军作战,缴获不少三八式步枪。这些步枪在训练很少(战前射击甚至少于20发)的游击队员的手中是无价之宝,他射击精确,容易训练,还可以在远距离狙击,是一款游击利器。 制造简单:三八式从三零式过渡而来,所以日本国内有着成熟的制造技术和完善的生产工艺流水线。加上其结构简单,需要材料不多,很适合资料匮乏的岛国日本。 善 于近战:三八式枪长1.275米,重3.9公斤,配上三零式刺刀,整体超过1.5米。这个长度长于世界其他的所有步枪,在近战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日军 重视刺杀训练,基层各部队都有刺杀教官,日本士兵的刺杀技术是比较不错的。加上三八式这个拼刺的利器,日军在肉搏战中占尽优势。 三八式的缺点 三八式最大的缺点恐怕就是其杀伤力的不足。 由 于步枪为远距离单发武器,所以它的一枪致命率是很很重要的。国军产的老套筒和八路军自制的粗劣的仿中正式,之所以能够在战斗中发挥还不错的作用。主要在于 其子弹进入人体会发生翻转,造成空腔,杀伤力大。虽然射击不精确,但是日军士兵中弹以后非死就是重伤,而且伤还不容易医治,必须送到野战医院治疗,造成战 斗中减员。 当时三八式的设计人员出于军方对于射程和精度的过分需求(日本人都有追求完美的 恶习),导致它采用了6.5毫米半底缘尖弹。这种小口径的子弹虽然有着非常好的飞行稳定性能,但是也有代价。就是它的稳定性太好了,好过了!它直接导致子 弹击中人体以后,仍然保持原样飞出人体。它有很好的穿透力,能轻松贯穿人体,并不发生翻滚,也就是说,一弹二洞,连受伤的组织都是光滑的伤口! 由于穿透能力过强,一颗三八式发射的子弹击中人体,后在人体停留时间很短,很快穿透飞出,人体受伤较小。所以只要不是被三八式击中躯干的重要部位,很难对被射中者造成致命伤。 上海会战中,经常出现国军士兵身中数枪仍然能够继续战斗的情况。这让日本军人对三八式的杀伤力大为不满,也导致了日军大口径步枪的出现。 这也是一把枪无法满足所有性能需要的最好注解。对于其他性能来说,三八式已经足够实战的各种需要,很难找出其他的缺点。 三八式在和装备汉阳造和中正式的国军交手中颇占优势。这和日军的战术有关系。由 于双方军力的巨大差异,日军抗战前6年派往中国和国军交手的都是国内受过严格训练的一流部队,装备精良。而和国军作战多以阵地争夺战为主,日军在阵地战 中,首先以重炮或者空中优势摧毁国军的工事和重武器(也就是重机枪了),大量杀害中国士兵以后,再用步兵进攻。 当时日军手中的三八式,加 工非常精良,加上日军素以武士道精神训练部队。而武士道精神其中一条就是注重的个人的苦练,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技能,所以日军射击技术普遍都很不错。武 士道精神还强调精确和勇敢,所以日军很喜欢这种可以精确射击的步枪,同时还可以在近战拼刺中占优的步枪。在实战中,日军一般可以在600到800米距离准 确杀伤对手。 日本兵东史郎在中国杀害的第一个中国人,就是两个在黄河对岸逃跑的青年农民。虽然相隔很远,但是他第二枪就射中了其中一个农民的后背,杀死了他。大家都知道,黄河两岸是距离很远的,可见日寇屠刀三八式的射程。 而国军手中的步枪不但五花八门,而且各地兵工厂选材和制造工艺差别巨大,相当一 部分步枪都是粗制滥造的产物。汉阳造就不提了,就算是最好的中正式,虽然有效射程也有600米,但是实际上由于加工技术不到位(战时制造的就更差了),加 工材料较次,一般能打个400到500米就不错了。至于地方军阀如川军,黔军装备的自制步枪,都是接近垃圾一样的劣质货,连缺乏武器的红军缴获以后,都将 其烧毁,不屑使用,更别说打日本了。 所以在阵地对抗中,中国士兵往往被日军在自己步枪的射程外杀伤。而在近战中,日军三八式的连刺刀长度 又超过国军中正式,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肉搏战中一寸都是致命的,它造成国军拼刺的很大劣势。另外,国军士兵中基本都是农民,还有很多是抓壮丁的产物,虽然 抗日热情很高,但是战斗素质是没法和日军士兵相比的。 国军老兵回忆录上写,他第一次打仗的时候,由于害怕,蹲在战壕里,用双手举步枪朝外面胡乱打,被班长打了一个耳光,喝令他站起来打。而这类的新兵国军中是很多的。这也是为什么抗战前二年,中国士兵损失极重的原因。 在和殖 民地军队的交手中,三八式对付这些二流部队的杂牌步枪,也是很占优势的。英国在香港和马来半岛都是惨败,拼凑的英军除了印度兵和马来兵战斗力极差,一触而 溃以外,自己的英国白人士兵的战斗素质也是不敢恭维。在和日军作战中,火力战术战斗意志都是完全的下风。在缅甸的战斗中,英军虽然有数量和装备的优势,居 然还被一股数量不多的日军围困,最终由孙立人将军带领的中国军队救出。三八式在和英国自豪的恩菲尔德步枪的交火中,丝毫不落下风,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战 斗中大量杀伤了英国士兵,一直让英军狼狈不堪的逃回了印度。 和菲律宾的美军的交手就不同了。虽然这支美军殖民地士兵也是国内二流水平, 装备和人员都很差劲,且没有外援。但是日军的三八式在和美军当时只有很少装备的M1伽兰德的交手中,明显占了下风。实战中,往往二把M1就可以压制住日军 一个步兵班十多人。M1八发铿锵有力的射击声曾经是日军的恶梦。不过由于实力相差太远,菲律宾的美军还是完败了。 日军和苏联的交手几次,在张鼓峰,哈桑湖的交战中,日军士兵和苏联士兵主要都是以传统的步兵作战(虽然也动 用了坦克,但是总体以步兵作战为主),结果日军士兵凭借出色的个人战斗素质,虽然在这些战斗中失败,但是仍然重创了人海战术的苏军,造成其数倍的伤亡。还 使得关东军得出苏军战斗力低于关东军的错误观点,这些观点在之后让日军吃了大亏。三八式在战斗中也突出体现了射击的精确性,很多苏军士兵都是头部中弹,当 场死亡。 但是在之后的外蒙古的交手就完全不同了.当时日军的总体战术仍然是张鼓峰期间差不多,以步兵为主的老式战略。而苏联已经是出现了 新的战略,以装甲为核心的现代战术。蒙古的战斗中,虽然日军兵力和战力都占优很大优势,但是对手是苏联的数千轻型装甲部队(虽然都是很不堪一击的轻型快速 坦克和装甲汽车,但是它在和步兵的交手中威力是巨大的)。日军的三八式和闪亮的刺刀对付苏联的装甲车简单是笑料。挥舞着刺刀集团冲锋的日军士兵,被苏军装 甲车轻松的一排排扫倒。最终日军只能用类似于人体炸弹来对付苏军装甲车。 但是,在少数三八式和苏军的莫辛纳甘的交手中,双方也基本相当。苏军最后围困了日军主力,但是也不能迅速吃掉他,日军步枪狙击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在和美军在太平洋的交手中,除了少数拿三八式的狙击手,日军的三八大盖在和美军的M1对战中都是占绝对劣势。美军的M1各方面性能都高于三八式,其高射速三八大盖更是无法比拟。在太平洋群岛的复杂环境中,三八式的射程优势也发挥不了。 在 塞班岛,冲绳的激战中,日军用手拉的三八式步枪射击一枪,都要遭到美军步枪至少十枪的还击。日军士兵常常一枪打出就立即被乱枪打成了筛子。至于三八式的近 战优势,在装备大量冲锋枪和轻重机枪的美军面前也是自杀行为。后期大批日军做自杀式的冲锋,他们挺着刺刀冲锋到美军阵地前几百米,就被密集的火力打成马蜂 窝,一个人也冲不过去。 但是三八式作为狙击枪使用,还是在战斗中起到很大作用的。加上各国狙击手为了保存自己都要不断转移阵地,而日军狙 击手往往以自杀的形式,只求消灭更多的敌人,不管自己的死活。所以手持三八式的日军狙击手经常能在同一个地方隐藏很久,直到被击毙。三八式在狙击中,由于 射击精确,大多数是一枪击中敌军头部,三八式威力小的缺点就不存在了,成为美军的恶梦! 总体来说,这是一款很好的武器,600-800米的射程内将成为任何对手 的梦魇。 =================================================================== 老共的装备 滑膛式掷弹筒   1942年的冀中,新官上任的日本冀渤特区司令官坂本旅团长带着三百多人精锐卫队在自己的占领区巡视。当路过一个名叫宋庄的村子的时候,这队日军突然遭到了埋伏在此的八路军战士的袭击。    坂本旅团长是一个久经战阵的老兵,枪声刚一响起他就立即跳下战马,躲过了数发急射而来的机枪子弹。但是一发小型炮弹准确的落在他的面前,将其头颅炸的粉 碎---这个大日本皇军的陆军少将当场毙命!事后,日军检查坂本的尸体后发现:他并不是死于中国军队常用的迫击炮,而是死于日军自己的装备-89式掷弹 筒!   这种1929年研制的武器重量轻且威力大,之前准备时间又短,非常适合八路军展开的游击战。到解放战争时期还被解放军使用。 89式掷弹筒 使用八九式掷弹筒的日本士兵 由于工业基础的原因,根据地是无法批量生产步枪的,就是可以生产能不能超越 三八式步枪也悬乎,当然我说这话是比较泄气的 ,但也是客观事实,幸运的是我们仿制了一种新装备,那就是滑膛式掷弹筒。 由于根据地处于毫无工业基础的农村和偏远山区,设备、材料奇缺,只能根据自身实际条件进行仿制和改进。 日制八九式掷弹筒有膛线,弹丸上相应地有铜制的“弹带”,而根倨地没有加工膛线的设备,紫铜更是缺乏,于是决定改成滑膛式炮筒。为保证射击和精度,同时弥补钢 质不好的缺陷。将发射筒长度由日制的280毫米增加到400毫米,筒壁也相应加厚(膛口外径达到68毫米)。与之配套的弹药也取消了铜制部分,在圆柱形弹 体上设计了与九一式手榴弹类似的两条突起弹带来闭气。可是因为弹丸不能旋转,出膛后就在空中翻跟头,打不远也打不准,而且部分炮弹在落地时因引信一端不能 先行触地而不爆炸。于是又改用定时引信,弹丸发射同时,重锤因后坐力而击发火帽,延期5秒后爆炸,提高了爆炸率,这种弹被战士们称为“翻筋斗弹”。为了增 强弹丸飞行中的稳定性和提高精度,又将弹丸尾部加上尾翼,全弹外形类似迫击炮弹,这样基本上保证了飞行稳定性,射程也达到了500米,这种小炮弹被称为 “远程弹”或“圆头弹”,而“翻筋斗弹”的射程在300米左右,相应地称为“近程弹”或“平头弹”。 第一批生产的掷弹筒,部队在试用中发现,打过几发炮弹后,掷弹筒的射程调节杆就会卡死,这是因为调节杆由钢质较软的道轨钢制成的,发射几次后螺杆就会变形而导致调节失灵。于是,取消了调节杆,改为依靠仰角大小来调整射程。这种结构的掷弹筒一直生产到1942年5月反扫荡为止。其后又参照大 正十年式掷弹筒的结构,设计了一种泄气式掷弹筒,在发射筒的下端左右各开设一个椭圆形泄气孔,筒外设有一个带孔的套环,靠套环转动来调整泄气孔的大小,从 而达到调节膛压以调整射程的目的。 1944年,冀中部队战士训练使用掷弹筒 掷弹筒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弹药的精度与杀伤能力。在掷弹筒弹的生产和改进工作中,逐步解决了两个“瓶颈”问题。一是弹壳的韧化处理。掷弹筒弹与手榴 弹不同,浇铸成形后还要经过车床加工,才能保证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而且头、尾部还要加工螺纹,以便安装引信和药室。这种形式的弹壳一般需用钢或灰口铸铁 来制造,但前者紧缺而且加工困难,而后者直到1947年我军才能自行炼制。 当时根据地的柳沟铁厂只能按传统工艺生产白口铸铁。这种白生铁质硬且脆。车床加工困难。经研究,决定把国外黑心韧化处理工艺与传统“焖 火”技术相结合,自建火焰反射加热炉,将铸成的生铁弹壳埋入炉内,经长时间高温处理,使白生铁变成有一定韧性、可以车削加工的灰口铁。开始这种方法尚不完 善,存在弹壳表面软硬不一、粘连,弹壳发酥膨胀,氧化脱皮等缺陷,正品率也很低,一般只有50%左右,低的只有30%。即使采用这种办法,1941年还生 产了4万枚掷弹筒弹,解决了部队的急需。经过反复试验,直到1944年7月改进“焖火”工艺后,上述弊病才得以解决,正品率提高到95%以上,掷弹筒弹的 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9月份即生产了3713发。 二是尾翼的焊接问题。由于没有电焊,翼片是直接铆接在尾管上,发射时容易松动和脱落,影响射程和精度。工人们动脑筋想出了“烧焊”的土办法。先用 细绳把尾翼绑在弹尾相应位置上,在连接处垫一块涂有硼砂的小铜片,然后用细煤泥包起来用火烧至铜片熔化,出炉冷却并剥掉泥壳,这样尾翼就牢固地焊在尾管上 了,射程一下提高到700多米。 此外,经过千余次试验后,最终确定了理想的弹体形状,引信减少了外露部分,防止因跌落碰坏或泥土进入造成瞎火。药室装药改为1.5克速燃无烟药。 尾管内衬由纸制改为铜制,避免因压力不均而影响射程,同时克服了炸尾的弊病。主装药起初都是黑火药,破片仅20到40片,1944年以后改为自制的硝化甘 油混合炸药,每发装药45克左右,破片数达120-200片,杀伤半径达到10米。尾翼增加到6片,提高了飞行的稳定性,最远射程达到950米。 1944年6月,前方部队提出了希望掷弹筒的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要求。技术人员将掷弹筒口径扩大到60毫米,其它零部件的尺寸也相应加 大,弹体改成流线型,1945年春开始试生产。但因为重量较大,失去了机动性优势,所以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兄弟啊,有了这个,你才能说可以跟人家抗衡嘞。 =================================================================== 木柄手榴弹 M24手榴弹的优势,投掷距离远,投掷十分准确。 M24采用木柄设计,由于杠杆原理,受过基本训练的士兵可以将其投掷的又远又准。德军老兵采用站立的姿势,往往可以把手榴弹投掷到50米甚至更远,这个距离是世界上其他手榴弹无法达到的。而且由于长柄的关系,M24可以投掷的极为准确。实战中,德军士兵往往把手榴弹准确的掷入敌军控制的工事内,房屋窗户,狭窄的散兵坑内。 中国军队仿制M24系列的长柄手榴弹,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巩式手榴弹,为大名鼎鼎的巩县兵工厂生产。于1939年开始大量装备部队,它的特点主要是弹体较短,只有0.22米,是M24的三分之二,重量也只有450克,大约是M24的百分之七十,其木柄形状也做了调整,使之更适合携带。巩式手榴弹在抗战期间大量生产使用,它比M24更为符合中国士兵的臂力和体力,深受中国士兵的喜爱。 在和它的老对手日式93式和97式手榴弹的交手中,颇占优势。97式手榴弹采用圆柱形铸铁弹体,形状较大,投掷非常不便。它的投掷距离和威力都不如巩式。不过巩式也有明显的弱点,就是威力相比M24和其他英美系列手雷都较小。它的装弹量只有50克TNT,使得爆炸力较弱。在和日军交手时候并不觉得,在朝鲜战场和美军交手这个问题就非常明显。 由于八路军缺乏训练,武器装备都很差。步兵实弹射击数基本不到20发,加上很少装备机枪,在远程火力更本无法和日军对抗。所以八路军打击日军多以伏击的形式,通常在近距离采用集团冲锋。百米以外很少开枪,一旦开展,便马上抵近射击,继而投出大量手榴弹,在手榴弹爆炸以后,立即以刺刀或大刀进行肉搏作战。 真实的情况是刺刀也是缺乏的,主力是红缨枪。 刺刀尽管属于冷兵器,但是它的批量制造仍然需要较高程度的机械加工工艺的支持,指望刺刀能像大刀长矛那样在铁匠铺中打造是不切实际的,比如说刺刀驻笋及卡环必须要能够与枪身紧密接合。 这就是八路的主要装备,迫机炮式的掷弹筒,手榴弹,红缨枪 再加上散兵的步枪,构成了整个战场火力系统。
199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历史转动的时刻:萨英战争
热度 1 gordon 2012-5-15 22:19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2OTI5OTQw/v.swf 今天我才注意到 萨摩藩、长州藩、京都、东京的位置,真是后知后觉啊。 之所以把这个视频找出来是因为俺以前一直有一个错误观点,以为日本陆军是学的法国,现在看俺真是错的离谱, 日本请法国教官,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便宜,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教官便宜。 日本陆军的真正老祖宗其实是英国,日本明治维新的海陆军学的都是英国。
33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战争要爆发了?
热度 34 空气精灵 2012-4-5 17:35
俺是个标题党.... 本来订了明天中午十二点半的飞机回家,结果上午被告知,该航班取消。好吧,换一趟吧,改成下午一点半的。 三小时后又接到通知,一点半的航班也取消了! 为什么中午航班都取消了? 难道这段时间要发生点什么吗? 是要爆发战争吗?
674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战争预期~虚假炒作
热度 5 黑JK 2011-12-20 10:46
今天看盘面~有资金流入军工~战争金属制造~采掘~药品急救,海洋准军事题材
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1895
热度 20 东湖珞珈 2011-12-15 05:45
在PPS上随便点了一个电影《1895》,台湾拍的,讲甲午战争失败清朝割让台湾后,台湾人民抗击倭人的故事。 TMD看得太憋屈了,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刚好昨天是南京大屠杀74周年纪念日,更是郁闷。 这片子里唯一熟悉的人物是日军的医官,日后日本的大文豪森欧外。我在九州那会儿,还去找过他的故居。对这些日本人,真的是很心情复杂。
939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终于看了Hurt Locker
热度 19 晨枫 2011-10-16 22:34
难怪得到奥斯卡,难得的好电影,对气氛的描绘很棒。这已经不只是一个war zone,而是hell了。到处是敌意和危险,completely unappreciated,这样的战争怎么可能打出名堂?主人公James不是英雄人物,而是daredevil,但是整个电影充满了绝望和疯狂,使人联想到Full Metal Jacket、Platoon等越战电影,尤其是最后,James昂首阔步又去排雷的时候,打出Delta company还有363天才能轮换。
997 次阅读|2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5 00:17 , Processed in 0.087076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