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教育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教育

相关日志

分享 成为受人尊敬的母亲清单
热度 10 清风徐来 2017-5-16 05:40
1. 不能以“我生了一个孩子”的心态来生孩子,而是当“我遇见一个人”。 2. 在生活上,孩子迟早有一天根本不需要你,甚至想要甩开你。这一天会比你计划的要早得多,早做心理准备。但是通过努力,也许孩子愿意在精神世界始终与你保持纽带。努力的要诀是:克制,克制对他的干预。 3. 养育孩子一点都不复杂。孩子可以过非常简单的生活,是父母的妄念把这件事变得复杂无比。 4. 对孩子的头脑要怀有敬畏。那是一个巨大的富矿,用什么样的方式激活,就呈现什么状态。不要给孩子看那些幼稚化的图书,不要用“儿童语”和他们说话,用正常、尊重智商的方式,和他们分享人类文明中最优质的成果。 5. 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我给自己定的原则是:让孩子去学什么,我就要同步学什么。你当母亲的“工龄”和他当孩子的“工龄”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是搭档,胜过我们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 6. 让孩子建立第一流的审美能力,比什么都重要。认识美和体察美的人,无论在任何处境中都不会太难过。 7. 让孩子旁听你和你的朋友们的谈话。 8. 培养孩子的自信,目前看有效的方式是两种:一是带孩子参加成年人的高品质社交活动,让孩子在智力层面“开眼界”;二是培养孩子发展可积累、可迭代的兴趣或特长,在坚持和自律中养成自信。 9. 无论如何,下一代人一定会比我们更优秀。 10. 树立高标准,培养孩子的目标感和行动力。 11. 你是什么样的人,比你告诉孩子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重要一千倍。
639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奖励方法与成绩的关系评估实验---- 在美国小学
热度 15 野草魂 2016-6-5 21:28
在美国的小学,通过计算机进行了一项标准考试。 考试前,宣布如果成绩好于上一次,将进行奖励。 奖励方法有以下5种 1 考试前发给孩子们钱(本实验为20美元),如果成绩不如上次,将被没收。 2 如果成绩超过上次,立即奖励20美元。 3 20美元将于一个月后发放。 4 成绩提高的人发给一个价值3美元的奖杯。 5口头表扬。 实验效果如下,100点满分,平均提高5到10分。有趣的是,由于奖励方式不同,效果又显著差异。 和5同样没什么效果的是3。20美元对于儿童是个不小数目,但一个月之后发放竟然没有一点效果。 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比奖励20美元还有效果的是4奖杯。奖杯象征一种荣誉,似乎不是单纯用钱衡量。 1和2之中,1的效果要远远好于2。相对于提高后奖励,不提高就收回更有效果。 这种方式实验于教师,取得同样效果,老师面对如果教学质量不高就收回奖金的危险时,全力以赴,结果学生的成绩提高了。 俺觉得这是美国实验。要是在大陆,5口头表扬也应该是有效果的,起码俺们那个时代是这样。也许时代不同了。不过从我们家小老虎身上,我觉得他还是希望得到表扬,而努力表现的。
个人分类: 教育|1029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当年你卖我鸦片,今日我送你教辅书
热度 17 猪头大将 2015-3-1 12:42
上海中小学生一定不会陌生的《一课一练》,20多年都是人手一本的热销书。 上海教辅书《一课一练》将出英国版 难度不会降低 □新闻晨报记者 李星言 上海学生熟悉的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要在英国出分册了。昨天,记者向华东师大出版社核实,《一课一练》 数学分册英国版已经在翻译中,有望于今年暑期出版。而《一课一练》英国版的起因,则是上海学生在全球PISA中取得的好成绩,让英国教育界决意“取经”。 据悉,在《一课一练》英国版共有11册,分别对应英国从小学到初中的11个年级,将以原书中题目为基础,进行适当改变,但不会降低难度。 有望今年暑假出版 昨天傍晚,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人头攒动,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购买新学期的教辅书,而《一课一练》则是他们的首选。三年级学生陈佳凡买了数学分册,他说,这是班上同学的必备教辅书,老师也经常会列举其中的题目进行讲解。 就在今年1月,华东师大出版社与英国著名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签订协议,将推出《一课一练》数学分册的英国版,名字定为《上海数学一课一练》。目前,这套书正在翻译过程中,有望于今年暑假正式出版。 “把‘上海数学’放进书名里,就是因为英国方面非常重视上海在基础教育、尤其是数学方面的教育经验。”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表示。 2013年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OECD)发布了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2)结果。数据显示,上海中学生的数学、阅读、科学能力均为世界第一。数学成绩方面,上海学生平均分是613分,英国学生仅为494分。其中,上海学生数学素养的平均成绩为600分,比第二名高38分。这一权威的评估结果在西方引发轰动。据悉,正是上海学生在PISA考试中的优异成绩,成为此次《上海数学一课一练》出版的重要原因。 “降低难度就失去意义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辅分社社长倪明透露,《上海数学一课一练》共有11册,分别对应英国从小学到初中的11个年级。该书将以原书中题目为基础,根据当地教育的需要,由既熟悉国内教材、又对英国教育有深入了解的专家团队,负责翻译与改编。 由于两国学制和课程标准都不一样,比如英国版《一课一练》5年级的内容,可能会同时涉及到上海版四年级、六年级的内容,所以将根据英国的年级课标,来选取具体的知识体系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版《一课一练》并没有降低难度,“不然就失去意义了。”倪明表示。 英国曾派老师来沪“取经” 上海老师和英国老师在数学教育上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为了求解,去年2月下旬,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女士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专程来沪“取经”,探访福山外国语小学、建平中学西校、上海中学,了解上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学生数学成绩出众的原因。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原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与英国教育代表团就“PISA2012上海领先与上海中学数学有潜质学生培育”这一话题进行了交流。此后,唐盛昌又应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之邀,参加英国首届教育改革高端峰会并作主题发言。 英国教育部则与上海市教委进一步合作,互派小学数学老师,分享教学经验。去年9月,英国71名优秀数学老师来到上海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活动;11月,上海的29名教师也被派到英国,在一些小学驻校三周。 在上海的基地小学,部分英国老师为中国孩子临时上课,展示出教学时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鼓励孩子寻找知识的能力。有意思的是,英国老师教学时更发散,而中国的老师更强调推理的逻辑过程,现场不少教育专家表示,也许这正是中国的教育培养创新能力较弱,但是学生数理逻辑基本功比较扎实,而英国教育更能够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因。 当时,前往洋泾菊园小学交流的英国老师苏珊听的是五年级的“循环小数”课程和二年级的“2的乘法”,“中国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目标非常清晰,而且每个年级之间的衔接很科学”。 在英国教师结束中国考察之际,曾进行了专门的讨论总结。在他们看来,“上海数学教育秘密”首先是“相信”与“期望”。在上海的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学好学校所教的基础数学,上海老师和家长对每个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由此形成了合力。此外,“上海经验”还包括数学教师的专业性较强,重视在职进修和集体分享等。 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一课一练》,并在1999年将品牌做大,覆盖一至十二年级全部学科。在其全盛时期,开学前的销售量曾高达280万册左右,还曾创下单册的销售数超过在校学生数的奇迹。目前,上海学生平均人手一册《一课一练》。 《一课一练》曾三次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是上海出版发行行业首个获得这一殊荣的图书。目前,《一课一练》系列共有七十多个品种,拥有由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组成的百余人编者团队。根据上海课改、考试改革和教师最新的教育成果,对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同时,《一课一练》也在不断尝试创新。2013年秋季开始,针对书中的难点题目,请名师录制了微视频,扫二维码即可观看解题过程。 【作者:李星言】
1168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转贴】一流父母做榜样,三流父母做保姆
热度 30 喜欢 2014-12-5 06:56
最近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篇文章。觉得说到了要点: 做父母的要首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 可能版本不少,抄来一篇放在这里做参考吧。 =============================================== 一流父母做榜样,三流父母做保姆   “一流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姑且不讨论这句话的对与错,无论是怎样的父母,“榜样”也好、“教练”也好,“保姆”也罢,都有一个共同问题要面对,就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对父亲来说,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父亲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质量,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母亲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更为重要。妈妈的性格与脾气,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妈妈性格温和,孩子性情也趋于平和,内心世界稳定;妈妈如果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孩子也心浮气躁,遇事情绪化,做事容易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绪是做现代妈妈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      父母要学的第一个字是:“虚”   很多妈妈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就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在看到自己孩子优缺点的时候,做母亲的都不要立即就反应出来。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孩子需要空间去自己成长,母亲随意而过多的评价,往往使孩子丧失内在的动力,而更多在意母亲的反应。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急躁又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可能就是这个“虚”没做好。做不到不露声色、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无法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母亲情绪的包容,要么变得谨小慎微,要么对抗性强,亲子关系难以顺畅。   父母要学的第一个字是:“弱”   母亲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妈妈一直强势的状态里一点点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实际上是通过示弱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孩子的内心会因此逐渐自信而坚强。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凡是对孩子一直强势的父母,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父母要学的第一个字是:“柔”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母亲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柔和”。你会发现,越柔和的母亲,有时候带动孩子的能力越强,越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叫嚷的母亲,则往往难以胜任真正引导和带动孩子的重担。   每位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家长的心态应该放在哪?请千万不要急着报班、着急找家教、着急找一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来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   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我们需要特别解读以下两个字:一是心,二是情。教育需要有情有礼,这是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教无定法,对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需要的方法肯定是不同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有情有礼,情在礼的前面。   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有情无礼。家长爱孩子的时候爱得没边,关心孩子的时候,连孩子的袜子都要给他穿、给他洗(已经足够大的孩子)。这叫爱吗?这个情已经失去了教育的价值。   另一个现状是有礼无情,尤其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感情铺垫。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等到孩子渴望我们讲一些东西的时候,家长再把道理点出来。一定是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才会主动:“妈妈,那我该怎么呢?”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父母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孩子出现学习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干扰源。也就是说,孩子内在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才是最可怕的事。家长必须拥有情绪自控的能力,孩子出现问题时,你先不要急躁,先平静下来,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无法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状态,你读任何教育理念都是无效的。因为不能内化和沉淀,你就无法拥有实施教育的资本,无法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己家庭里去实现。   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家庭教育要想做好,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让你放不是不管,让你站到你的角色里面。要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的参与等于我们不知不觉、兢兢业业在犯错误。   父母的教育能量释放出来,足以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   当一个人对学习失去热情之后,再好的智商也谈不上很好的发挥。有的家长说孩子表现不好,不好好学习。事实上,“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内视,《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正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   启动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启动家长和孩子内心流通的天然情感。我们父母和孩子之间情绪和情感的力量,要达到“炽”的程度。炽就是热,热到能够烧烤孩子内心的程度。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气质,就是拿我们父母恰当的情。   今天很多孩子不是才能上的欠缺,而是情的不足,义的模糊。家长是孩子情和义最大的启蒙者,如果你们这一块的启蒙力量失去了,对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肯定是一个遗憾。   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归和文化的守望与传承,家庭教育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术层面来折腾了,应该站到文化和哲学的空间去审视。   所有的父母都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家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是不同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   家长自身对教育素质的修养和提升,仅仅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开始。孩子们内心的逻辑,和我们成人之间内心遵守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是有冲突的。但是他们的这种逻辑未必是不好的,需要我们去开发、面对、指导。我们要反问的是:我们的教育储备够不够,我们的家庭教育能量够不够,我们的教育修养够不够。   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   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现在有很多母亲的理性让我觉得比较可怕,在谈及孩子的时候,缺乏情感的基础,缺乏情感的支撑。母亲的这种理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很可怕的。父亲和教育是有距离的,有距离不可怕,但父亲要表明在家庭教育这个空间里的位置,要表达清楚在家里对孩子的精神导向是什么。   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现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心力的不足,心里面对学习热情不足。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   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我们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   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请记住,作为父母,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这是您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个人分类: 海阔天空|66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神童教育的今昔
热度 30 席琳 2013-6-30 12:27
2013-6-29 孔融三岁让梨方仲永五岁作诗司马光七岁砸缸等神童辈出的故事因为了三字经和大众媒体的交口相传使中国的普罗大众耳熟能详,现在社会因为网络的宣传和技术手段的高明更是有数不清道不尽的各类神童与时俱进脱颖而出。 今天看到一篇对神童不利的文章:“ 美国20世纪初曾疯狂追捧神童多数结局难称完美 ”, 说是在自由世界的神童大多难逃魔咒,注定没有好结局。 这篇文章的原文发表在Smithsonian公司的艺术与文化版,题目是“20世纪被当做大众明星的神童们”( The Child Prodigies Who Became 20th-Century Celebrities)。作者为美国《消费者报告》杂志主编和《时代》、《读者文摘》等印刷与数字媒体的双栖专栏作家Greg Daugherty。 可怜天下父母心,Greg Daugherty追踪了20世纪早期曾经轰动一时的四位美国神童的成长经历心智发育社会期望和最终结局,未免以偏概全,但仍然发人深思。 文章说,江山代有神童出,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象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一样,把神童们吹的都一个个象电影明星一样并有过之而无不及。智商测试的发明,还有各类小报的兴起,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历史惊人地相似,方仲永故事在北宋上演800多年后的1926年,美国作家和讲师维妮弗蕾德·斯通纳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想法,就是将包括她自己的女儿在内的这些小天才们集合到一起,提供一个让这些神童们结识,集中培养,并把他们介绍给当时非常富有的资助人的平台。 可是事与愿违,仅仅数年后,正是她自己的女儿小斯通纳,就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她是如何在年少时期被捧到天上,然后又被狠狠地摔到地上的。在这篇文章的结尾,这位五岁就翻译世界经典名著、九岁就通过斯坦福大学入学考试,12岁就掌握八门外语并让她的母亲名利双收的美国超级神童写道:听我一句话吧,亲爱的母亲们,让你们的孩子远离那些所谓的名声,因为这名声很容易就会变成耻辱。如果你有一个健康、快乐、满足的孩子,你就应该感到幸福。 这样的事情,也就经常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女儿钢琴老师的一个学生,是台湾来的,家中三姐妹,都在全美蜜蜂拼写竞赛中名列前茅,两个去了当地的名校,一个去了哈佛。其中的一个女儿后来就写书控诉她们的妈妈,如何在家中虐待这姊妹仨,在当地成为要闻,早在虎妈之前,就在全美国激起是Nature还是Nurture的教育大辩论。而去哈佛的那位,曾是当年的全美冠军。哈佛毕业后去了一所高中,志愿当数学老师。 宁当孩子王,不做跟屁虫的红衫文化教育理念在北美越来越时兴 目前美国加拿大的白人家长们,尤其是有钱人,早已摈弃了二十世纪初那种拔苗助长恨铁成钢式的神童教育理念,而是不惜花重金,尽量让小孩子们晚上学、晚发育,大器晚成。尤其是对男孩子,宁做鸡头,不做牛后。这就是所谓的红衫(Redshirting)文化。 Redshirting for young children refers to the practice of postponing entrance into kindergarten of age-eligible children in order to allow extra time for socioemotional, intellectual, or physical growth. This occurs most frequently where children’s birthdays are so close to the cut-off dates that they are very likely to be among the youngest in their kindergarten class. ( Wikipedia ) 只有 来 自中华文化圈的家长们,才抱着过时的神童教育理念墨守成规 沾沾自喜 ,哭着喊着一窝蜂地攀比着鞭策着吆喝着让小孩子 早发育、 早入学、早上名校,早生华发。并恨不得 弹无虚发, 每生一个主,都是当代神童,出人头地才尽江郎 耀祖 光宗的料。 有这种可能吗?
个人分类: 点点滴滴|1969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受教育了
热度 7 redbud 2013-5-1 03:51
对于贝志诚的好感增加,其实性格感性的背后是正义感和热忱。一个人在自己的专业之余应该有一种社会的良知和正义感。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Q2NzQ4MzMy/v.swf
个人分类: 网事悠悠|144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杨振宁 少年时 所受的教育
热度 1 gordon 2013-4-30 09:21
杨 振宁 先生回忆少年读书时的情节,他是清华成志小学和北平崇德中学的学生,清华教授 杨武之 先生教子有方,当 杨振宁 读初一时,即有了家教的待遇,数学家的 杨武之 先生要平衡儿子的知识结构,所以,“他没有找一个人来教我数学,也没有找一个人来教我的物理。他去找 雷 海 宗 教授,那个时候 雷 是清华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是我父亲的好朋友,他跟 雷 先生说,你可不可以找你的一个学生,来教振宁《孟子》。 雷 先 生就介绍了他的一位得意的学生,叫做丁则良。丁后来是一个很有名的历史学家”。杨先生回忆,那一个半暑假的家教使他终生受益,因为“《孟子》里头有很多关 于儒家哲学,你可以了解整个中国的思想方式”,这“对于我这个人的整个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远比我父亲那个时候找一个人来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 杨振宁 教授谈 教育 》)。今天是不会有给自己的孩子请讲哲学的家长了。 英国皇家学会《公众理解科学》报告里说:   许多个人决定,比如关于饮食、接种疫苗、家居与工作中的个人卫生和安全等,都会因人们对其背后之科学的理解而受益非浅。理解(understanding)不仅包括对科学事实的理解,还包括对科学方法的理解, 以及在认同科学的实际功用与社会价值的同时认识到它的局限性。   学校中恰当的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必须为充分理解科学提供最终的基础。现在,急需对在校的所有16岁以下的学生进行基础宽广的科学教育,并急需为实现这种可能提供资源。特别应该优先考虑的所有小学(primary school)中的科学课程,要由合格的教师进行授课。 即使学生年龄超过了16岁,在校生也不允许只学人文(arts)课程,或者只学科学课程 。我们急切地需要寻找一种修订的教学体系以使A-级(A-Level)//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校者注//学生得到学科更加广泛的教育。尽管相对来说,受过科学训练的人很少从事诸如管理或者政府文职之类的工作;然而,良好的科学课程的确能够为这些职位所需的技能提供完善的训练。涉足科学领域的学生和教师应当认识到,他们的“技能”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 你已经被“用老了”,僵化了,死了,还怎么可能成长呢,呵呵。 你只有把茶杯里的水都倒空了,才能再往里面装水,你只有从过于在乎输赢转到 切磋琢磨 ,才能继续成长。 基础宽泛, 行为伶俐 Act Smart ,当然可能在其它人眼里像是善走捷径,呵呵 以前的教育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式的。堵住堵不住是能力问题,堵不堵是态度问题,呵呵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QxODIw/v.swf
43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被出租车司机爱国教育了一下
热度 74 樱木花道 2013-4-2 23:27
前一阵子 俺坐出租车去办事。 不知道 怎么的和司机聊了一下 反日。 司机说 四川人最仇恨日本鬼子 我就好奇地问:为什么 因为历史上 四川在抗日中死的人不是最多。 司机说:主要是因为川军抗日 最积极,在抗日中牺牲了不少人,那时候不搞计划生育,死要不就是哥哥 要不就是弟弟, 这些人的兄弟,姐妹,儿子女儿没有在战争中死亡,因为他们的兄长不让mmp(骂人话 简写)的鬼子糟蹋天府之国,流干了血。 别的什么河北的 很多家庭都全家被鬼子杀光了,被灭了门,仇恨的记忆没有流传下来。 我想了一下,说:是有点道理,到处逃荒躲战乱的人一路受的苦痛会掩盖失去亲人的悲伤,太多痛苦,人会麻木。 反而有些伤痛就不那样深刻了。 司机没有说话,过会 要下车的时候找钱的时候 补了一句:当年我太爷爷的弟弟就这样没了。 清明节要到,写一点文字,为了忘却的纪念和祖辈的鲜血。
77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的应试教育不一定是差的决策
热度 2 gordon 2013-3-24 19:15
在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一书中,提到了这么一个事情。 在18和19世纪,英国在企业家和技术工人方面有比较优势,所以它向欧洲大陆国家出口企业家和技术人员,进口发明创造和发明家。这些发明家包括马德.布鲁奈(Mard Brunel),弗里德里希.肯宁(Friedrich Koenig),和瑞士工程师博马(J.G.Bodmer)。 巴克勒(Baechler,1976)指出,英国在企业家方面的比较优势源于其多元化的政治体制,这种制度鼓励了企业家活动和技术发展。 实际上很多外生比较优势都是由于制度内生出来的。 注:还有熊彼得说的 “创造性的毁灭过程” (新职业的不断出现,老职业的消失),能解释很多问题。 但是你想超脱这个东西,比如说你觉得企业家很挣钱,想转到企业家、金融这块,那是需要付出额外努力的。
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填鸭式教育 —— 以前的误解
热度 5 gordon 2013-3-8 21:13
以前我认为,学习要理解透彻才能学习,填鸭式教育是有害的。 事过多年,才明白 填鸭式教育才是真正的学习方法, 没有大容量、高强度的信息灌输,想要理解透彻是根本不可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低年级的时候,因为信息量小,理解后再学习的方法是可行的, 越往上走,随着信息量的增大,没有切实的信息输入,想要自己凭空理解是根本做不到的。 还是以前所说的,学A 需要B ,学B 需要C ,学C 又需要A ,这种扯淡问题。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方法是都学。 世多歧路,学艺艰难。 ×××××××××××××××××××××××××××××××××××××××××××× 关于稳定度的问题 作为初学者,谁的第一次都是很憋八的,别别扭扭,如果你根据自己身体的反应来判断,你会认为这压根就是错误的。 但事实上,经过长期练习或者高强度练习,会达到动作的一个稳定,再做就平顺了。 我们真正能前行是因为站在前辈的肩上,是老师和父母的督促,是前辈们的探索、研究。 感觉身体反应来判断是不靠谱的,虽然身体也是一个感应器,但作为测量手段太原始。 ×××××××××××××××××××××××××××××××××××××××××××× 正是因为信息量过大的缘故,其实很多内容还是自己当了老师以后,给别人讲的时候才弄懂的。 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在教学法没有重大突破以前,这么多内容要想快速搞懂是需要自己多努力一下的。 填鸭式教育的一个后遗症就是会产生厌学心理。
25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当代中国社会形成的教育因素
热度 1 gordon 2013-3-7 07:15
一个社会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要素堆叠,有时候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中国当代社会的形成和以京津地区的教育、东北的工业基础密切相关,这些都是客观的存在。 先说伪满的教育和工业,伪满洲国在成立的时候,就对是否建立大学犹豫不决,最后虽然建立了一座,但相比伪满的专科学校,不成比例。 二战中的伪满工业——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   1936年秋,日本帝国主义为把中国东北变为进行侵略战争的兵站基地,扩大战争资源的掠夺和军工生产,着手拟定伪满的所谓产业五年计划。这需要改变两种情况:一是要改变“一业一社主义”,即一个行业由一个特殊会社垄断经营的体制,这种体制不利于综合地掠夺战争资源;二是要改变单纯把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作为日本对满投资的主要渠道,因为当时日本债券市场萧条,满铁募集公司债已发生困难。适应这两方面的需要,1937年末,与日本军部勾结更为密切的日本新兴财阀──日本产业株式会社(简称“日产”)迁至中国东北,与伪满政府合资成立综合经营重工业的托拉斯──满业。   根据1937年12月20日伪满公布的《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管理法》,满业对钢铁、轻金属、煤炭、其他重工业和军工生产进行“支配性投资和经营指导”。资本4.5亿元(伪满元与日元平价),伪满政府和日产各半。伪满政府对日产持股保证六分分红,即收益分配不足六分时,给予补贴。在财产处理、税收等方面,日产也享受特惠。原日产董事长鲇川义介(1880~1967)任满业总裁,并被吹捧为“产业将军”。满业的经营活动,则由伪满政府(实为日本关东军)监督。  满业成立时, 满铁将昭和制钢所等一系列企业的总额达1.1亿元的持股交出,垄断重工业的地位基本上移让给满业 。1941年,满业子公司16家,名义资本5.67亿元;孙公司15家,名义资本 1.4亿元。但满业预期目的没有达到。首先, 寄极大希望于美国资本与技术以发展汽车、飞机工业的庞大计划,因国际形势的剧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化为泡影 。其次,由于疯狂的战时经济掠夺脱离了客观可能,满业的综合经营同不断加强的战时经济统制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经营日趋恶化,人财物的争夺愈演愈烈。结果,象满洲炭矿会社这样重要的子公司不得不走向解体,主要煤矿相继独立,其垄断东北煤炭生产的地位名存实亡。 注:战后对满洲的接收,实行的是 “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的原则。 参见《台 研 院口述历史》,就是把工厂一把手毙掉了,我们再派自己人。 日本在二战前的教育是先工后理的教育,例如 苏步青 就是受的这 种 教育,现在日本的教育是美式的。 (苏步青,1920年到1924年在日本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科 学习,1924年考入仙台 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 ) 这种先 工后 理的教育在中国扎根有几层原因,一是冷战期间 ,MIT 的兴起, 对手搞的我们也要搞;二是东北工业基地的专科教育,三 是京津地区高校 的推崇。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样搞能搞成,最省气,毕竟有物质基础 。 干任何事情经济因素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理工院校就是当时的遗产。 这条道路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也赖不了苏联,其实苏联就不是这种教育模式。 苏联顾问当年是负责的,我们引入的是法国巴黎高 工、高 师 的教学模式,是很早以前俄罗斯学习法国时搞的, 苏联 早就不用这种模式 了 。
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教育
热度 32 奉孝 2013-2-21 05:21
今天俺被人进行了英雄主义教育。 一个美女给俺说了一句话: Youeitherdieaherooryoulivelongenoughtoseeyourselfbecomethevillain。 俺点点头,说,我懂,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美女 翻了翻白眼, 教育俺说,这句话是蝙蝠侠说的,意思是“ 作为一个英雄死去或者活着看自己变成恶魔”。 很失望得说,你就是没英雄情结。 俺腹诽,其实你就是个活着的恶魔。
519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我国历时近20年首次实现教育投入占GDP4%
gordon 2013-1-11 09:58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94819839_1_O0LhHSNuDmaP+Eh0HTWxve0D+PcXuvDoj2u9vFOtJwtPE1XaapWdatwO6CrfFqwbrz0xHcZkeP8wkkR5Zas/s.swf 其实我心理很不舒服,我们那时候什么都没有,我努力很长时间才有的,他们直接就有了。 我是一个俗人,鄙视我吧 我是一俗人,我是一俗人 我努力太晚了,这些东西我同学在大一就知道。 那时候他们都没有什么方法,就是努力,最后都变得很小气。
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12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7-4 15:57 , Processed in 0.03338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