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振宁先生回忆少年读书时的情节,他是清华成志小学和北平崇德中学的学生,清华教授
杨武之先生教子有方,当
杨振宁读初一时,即有了家教的待遇,数学家的
杨武之先生要平衡儿子的知识结构,所以,“他没有找一个人来教我数学,也没有找一个人来教我的物理。他去找
雷海
宗教授,那个时候
雷是清华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是我父亲的好朋友,他跟
雷先生说,你可不可以找你的一个学生,来教振宁《孟子》。
雷先
生就介绍了他的一位得意的学生,叫做丁则良。丁后来是一个很有名的历史学家”。杨先生回忆,那一个半暑假的家教使他终生受益,因为“《孟子》里头有很多关
于儒家哲学,你可以了解整个中国的思想方式”,这“对于我这个人的整个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远比我父亲那个时候找一个人来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
杨振宁教授谈
教育》)。今天是不会有给自己的孩子请讲哲学的家长了。
英国皇家学会《公众理解科学》报告里说:
许多个人决定,比如关于饮食、接种疫苗、家居与工作中的个人卫生和安全等,都会因人们对其背后之科学的理解而受益非浅。理解(understanding)不仅包括对科学事实的理解,还包括对科学方法的理解, 以及在认同科学的实际功用与社会价值的同时认识到它的局限性。
学校中恰当的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必须为充分理解科学提供最终的基础。现在,急需对在校的所有16岁以下的学生进行基础宽广的科学教育,并急需为实现这种可能提供资源。特别应该优先考虑的所有小学(primary school)中的科学课程,要由合格的教师进行授课。
即使学生年龄超过了16岁,在校生也不允许只学人文(arts)课程,或者只学科学课程。我们急切地需要寻找一种修订的教学体系以使A-级(A-Level)//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校者注//学生得到学科更加广泛的教育。尽管相对来说,受过科学训练的人很少从事诸如管理或者政府文职之类的工作;然而,良好的科学课程的确能够为这些职位所需的技能提供完善的训练。涉足科学领域的学生和教师应当认识到,他们的“技能”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
你已经被“用老了”,僵化了,死了,还怎么可能成长呢,呵呵。
你只有把茶杯里的水都倒空了,才能再往里面装水,你只有从过于在乎输赢转到 切磋琢磨 ,才能继续成长。
基础宽泛, 行为伶俐 Act Smart ,当然可能在其它人眼里像是善走捷径,呵呵
以前的教育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式的。堵住堵不住是能力问题,堵不堵是态度问题,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