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巴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巴黎有个洞 诗梦小轩 2012-6-1 9 1810 2012-6-14 05:23
巴黎印象 attach_img digest 摄旅天地 晨枫 2012-6-3 7 5535 holycow 2018-8-23 08:19
欧洲闪电游: 法国 之一 塞纳河上的巴黎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韦红雪 2012-6-18 15 3254 到处停留的叶子 2012-12-20 01:43
巴黎五日行(1)--跳蚤市场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空气精灵 2012-7-1 16 3932 空气精灵 2012-7-5 09:21
巴黎5日行(2)--老相机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空气精灵 2012-7-1 22 4559 韦红雪 2012-7-4 11:23
2012年巴黎克立翁成人礼舞会上的妞 八卦闲聊 草蜢 2012-11-30 27 399 靖杰 2012-12-16 23:04
巴萨得而复失,客场战平巴黎圣日尔曼 体育看台 大西洋 2013-4-3 18 3222 川江客 2013-5-14 17:51
邂逅在巴黎 心情小筑 雪山下 2013-5-12 16 154 雪山下 2013-5-16 12:25
巴黎印象之一 三幅Vincent Willem van Gogh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青石崖下 2014-9-21 4 2106 晨枫 2014-9-21 23:50
巴黎印象之二 凯旋门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青石崖下 2014-9-22 2 1432 青石崖下 2014-9-23 20:43
巴黎印象之三 埃菲尔铁塔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青石崖下 2014-9-22 5 1251 不懂中 2014-9-23 12:43
巴黎·纹身·喵星人 attach_img 男人帮 呆鹅 2014-9-24 10 115 农民家的狗 2014-10-9 23:50
巴黎印象之六——夜色巴黎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青石崖下 2014-9-25 4 1452 laokay 2015-5-14 16:19
巴黎展会归来。 attach_img 琴音书画 fcboliver 2014-10-26 2 1647 fcboliver 2014-10-26 23:17
你好巴黎 缤纷生活 喜欢就捧捧场 2014-12-12 20 4313 云淡风轻 2014-12-15 12:03
再见巴黎 缤纷生活 喜欢就捧捧场 2014-12-15 12 2329 香辣蟹2 2015-1-12 13:21
巴黎印象之七---罗丹博物馆 顺致叶子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青石崖下 2015-1-5 11 2096 求真唯美 2015-5-14 16:32
巴黎 诗梦小轩 易明 2015-1-12 4 1364 山菊 2015-1-18 02:55
巴黎的年初 诗梦小轩 板筐 2015-1-12 32 4162 山菊 2015-1-19 07:57
『ZT』纳粹幽灵借巴黎恐袭卷土重来 网林摘葩 东湖珞珈 2015-1-14 18 3568 莳萝 2015-1-16 03:51

相关日志

分享 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毕业,深造去哪儿? :桥梁公路学校
热度 1 gordon 2017-6-3 18:00
2002年发表的一篇英文论文(作者:Olivier Darrigol),名称为《在水动力学和弹性力学之间:NS方程起初的五次诞生》(Arch. Hist. Exact Sci. 56(2002) 95-150. © Springer-Verlag 2002),回顾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发现过程:“无论NS方程解的特征是多么复杂和不可预测,现在一般都以其作为流体力学的普遍基础。众所周知它也是唯一的与应力应变关系的各向同性和线性协调的水动力学方程。不过它的早期正如浪尖上的泡沫一样短暂。最初1822年Navier的证明并没有影响力。方程被重新发现或者推导了至少四次,1823年Cauchy,1829年Poisson,1837年Saint-Venant,1845年Stokes。每个新的发现者或忽视或毁坏了前辈的贡献。大家各行其是推得方程。每个人对方程所应用的系统的运动类型和本质下了不同的断言。...NS 方程的五位发现者都认为分子存在,但是他们在各自的推导本质上在什么程度上与分子假设相关分歧相当大。这些方法的差异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Navier 的后继者忽视或者批评他的NS 方程的推导。他由分子级转到宏观级的捷径看起来任意甚至说是自相矛盾。Cauchy和Poisson简直忽视了Navier对流体动力学的贡献。Saint-Venant和Stokes都把方程归功于Navier,但是认为替代的推导是必要的。直到今天,Navier的贡献还经常被轻视,虽然经过仔细的验证他的方法证明比肤浅读物暗示的远为一致。在流体力学以及弹性理论中的众多方法论态度都是由数学严密性的不同观点以及 与工程问题关联的不同程度而推得 。Cauchy和Poisson,都最少地涉及工程而最精通高等数学,肯定怀疑过Navier将物理直觉注入到数学推导中的路数。也有许多工程师认定Navier 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有太多的数学过于理想化。分歧由个人抱负和领先顺序的争论得到加强,甚至偶尔由其决定。意识到这些压力,Saint-Venant 发展了一种崭新的策略将数学严格性和实用的要求结合起来。 Navier-Stokes方程的许多作者在他们所预想的应用类型也是不同的。Navier和Saint-Venant 想到的是 管渠流 。Cauchy 和Poisson 的兴趣是哲学性质胜于实用。Cauchy 甚至不想将方程应用于真实流体:他只是为“完全非弹性固体”推得方程,并且注意到在慢速运动的极限情况下其等同于Fourier的热方程。最后,Stokes欣然受到英国测地线测量的激发。此种测量需要钟摆振动的空气动力学修正。让Navier 感到失望的是,他的方程仅对于慢速正常运动表现良好。 对于钟摆和毛细管这就足够了,但是对于水力学近乎毫无价值 。甚至在正常流动的情况下,应用仍受边界条件的困扰。此边界条件是由以前毛细管的试验推出的,后来又放弃了。在湍流的情形,对于水力工程师的经验方法没有替代品。Saint-Venant不过是重新解释了Navier 的方程,将其推广到包含大尺度平均运动的情形,其有效粘度取决由小尺度不规则运动。” ******************************************************************** “法国国立路桥学校,又名巴黎高科路桥学校,坐落于法国巴黎法兰西岛大区。国立路桥学校建校于1747年,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研究生工程师学校。1991年该校加入巴黎高科高校联盟并正式更名为巴黎高科路桥学校。她是法国精英教育的杰出代表,是法国社会高级决策者和高级工程师的摇篮,她也是法国最顶尖的工程师学校之一。” 法国国立路桥学校也常被简单翻译为“桥梁公路学校” 。按照法语原文(école des Ponts et Chaussées)的次序,确实是“桥梁公路学校”。不过,中文语境在“桥梁、道路”并提时,一般简化为“路桥”。 “桥梁公路学校”当时可能既是第一所、也是仅有的综合性研究生工程师学校。纳维与法国著作数学家和力学家柯西 在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毕业都去了桥梁公路学校进行深造。另据介绍,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菲涅耳、科里奥利、皮托及水利学家达西等都是从综合工科学校毕业后进入桥梁公路学校继续深造。 ******************************************************************** 在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就读期间,纳维与老师傅利叶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并成为终身的朋友 纳维1819年起在桥梁公路学校讲授应用力学,1830年起任教授。圣维南1893年加入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一年左右,1814 年即因政治原因被巴黎综合工科学校除名,1823 年法政府批准他免试进桥梁公路学校学习,1825 年毕业。1837 年起(圣维南)在桥梁公路学校(母校)任教。可以看出,纳维1819年起已在桥梁公路学校任教,圣维南1823年才进入该校就读,受教于纳维自是必然。 ******************************************************************** 根据 http://www-history.mcs.st-andrews.ac.uk/Biographies/Navier.html 介绍,影响纳维政治态度的两位关键人物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孔德与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该网页称:“Comte had been educated at the école Polytechnique, entering in 1814, where he had studied mathematics. Navier appointed him as one of his assistants at the école Polytechnique and this connection was to see Navier become an ardent supporter of the ideas of Comte and Saint-Simon. Navier believed in an industrialised world in wh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uld solve most of the problems. He also took a stand against war and against the bloodletting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the military aggression of Napoleon.”由此消息可以推知,纳维彼时不是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专职教员,但在该校兼职。彼时任教该校的纳维与1814年入学的孔德及“1814 年因政治原因被除名”的圣维南之间不无关联。圣维南约9年后得以转校复校与纳维的努力应有一定的联系。圣维南在桥梁道路学校毕业后留校,与纳维先后成为该专职教师。圣维南后来并用心尽力为纳维的著作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注解。 注:孔德也是天才。 ******************************************************************** 据《Science under Control:the French Academy of Sciences 1795-1914》(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225-226)一书介绍,圣维南在法国学术地位的认可度上也颇费周折。纳维1824年当选院士,可惜51岁就壮年早逝了。圣维南倒是长寿,活到89岁。他46岁首次申报院士,尽管柯西(该书称,柯西的院士资格是通过皇权任命获得,而不是正常的选举过程)对他偏爱有加,但直到柯西死后才当选,评上院士时已是71岁。该书认为 ,圣维南与柯西同为天主教徒 ,本身在申报中就处于劣势, 保皇主义者柯西 在法国科学院也并无多少支持者。布森涅斯克申报院士也非常艰难,该书将之称为天主教徒选举中遭受歧视。 顺便指出,对本文的推断“被巴黎综合工科学校除名,圣维南的反战思想与纳维也许有关”,限于现有检索结果,这一点尚没有旁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时法国社会主流舆论支持参加战争,但 纳维持坚定的反战态度。这与圣维南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 ( http://www-history.mcs.st-andrews.ac.uk/Biographies/Navier.html )。 ******************************************************************** 纳维(Claude-Louis-Marie-Henri Navier 1785~1836) 法国力学家、工程师。1785年月10日生于第戎,1836年8月21日卒于巴黎。 少年时由 舅父 、工程师E.-M.戈泰(1732~1807)照料。1802年进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求学,1804年毕业后进桥梁公路学校求学,1806年毕业。1819年起在桥梁公路学校讲授应用力学,1830年起任教授。1824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纳维的科学活动开始于1809年编辑出版 戈泰的著作 和修订B.F.de贝利多(1698~1761)的《工程科学》一书,从引起他对工程科学基础理论的兴趣。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数学分析的传统教育以及在土木工程方面的实践经验,有利于他的力学研究。纳维的主要贡献是 分别为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建立了基本方程 。1821年他推广了L. 欧拉的流体运动方程,考虑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建立了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基本方程。方程中只含有一个粘性常数。1845年G. G. 斯托克斯从连续统的模型出发,改进了他的流体力学运动方程,得到两个粘性常数的两个流体运动方程(后称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指教坐标分量形式。1821年,纳维还从分子模型出发,把每一个分子作为一个力心,导出弹性固体的平衡和运动方程(发表于1827年),这组方程只含有一个弹性常数。有两个弹性常数的各项同性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是1823年A.-L.柯西得出的。 纳维在力学其他方面的成就有:最早(1820)用双重三角级数解简支矩形板的四阶偏微分方程;在工程中引进机械功以衡量机器的效率。他在工程方面改变了单凭经验设计建造吊桥(悬索桥)的传统,在设计中采用了理论计算。 纳维的科学论文发表在法国各科学期刊上,关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论文载于化学年刊第19卷(1821),关于弹性固体平衡和运动方程的文章载于法国科学院研究报告集第7卷(1827)。 摘自《 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 圣维南及其在弹性力学中的贡献 圣维南(Saint-Venant,Adhemar Jean Claude Barre.1797—1886)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农村经济学家,在他的细心教导下,圣维南从小就爱好数学,并表现出突出的才能。圣维南稍长,就到布鲁日公立学校上学,1813年他16岁时通过选拔考试进入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在该校他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学习成绩名列全班第一名。然而一场政治动乱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1814年反法联盟军队逼近巴黎, 学校动员学生为巴黎的防御工事运送武器,圣维南拒绝参加 ,被学校除名。此后8年,他一直在火药工厂工作。1823年法国政府批准他免试进人桥梁道路学院,两年后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1825-1830年,他先后在尼韦奈运河和阿登运河上从事工程设计工作。其间,他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力学理论。1834年,他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两篇关于理论力学和流体力学的论文,并因此在科学界出了名。 1837年,桥梁道路学院请圣维南讲授材料强度理论。当时关于材料力学的最新讲义是圣维南的老师C.纳维(Navier)编写的《力学在结构和机械方面的应用》(1826)该书以纳维在桥梁道路学院讲授应用力学的讲义为基础整理而成。虽然纳维建立了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但他在讲义中并没涉及它们,仍然采用平面假定求解问题。圣维南则首先试图把弹性理论的最近进展介绍给他的学生,他对固体的分子结构和 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假设 进行讨论,并用这一假设解释了应力概念。1864年圣维南对该书修订第三版时,在书中增加了大量的注释,使原书的篇幅增加了九倍。他还讲授了剪应力和剪应变。由此算出主应力。圣维南在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成为他日后进行科研的课题,他的讲义用石印印出,其原稿现在藏于桥梁道路学院的图书馆。 ******************************************************************** Boussinesq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的经历比较坎坷。1870年由圣维南(Saint-Venant)首次推荐失败,1868,1871,1872(两次),1873,1880以及1883年的申请均告失败。1883年圣维南已经是力学组的头。他在1886年的选举推荐报告被保存了下来,可能想到Boussinesq会重复自己的老路(圣维南由柯西推荐申请院士,到柯西死后才被评上,46岁首次参加,到评上院士时是71岁),他指出Boussinesq是唯一一位应该评上院士的生存者了,这是圣维南为Boussinesq做的最后的努力。圣维南死于1886年1月6号,而选举投票日期是1886年1月18号,Boussinesq以微弱票当选(29票,竞争对手Deprez得到26票)。 选自Maurice Crosland Science under Control:the French Academy of Sciences 1795-191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225-226上海图书馆有此书 ******************************************************************** 约瑟夫 · 瓦伦丁 · 布辛涅斯克 于1842年3月13日生于法国Saint-Andre- de-Sangonis,1929年2月19日卒于巴黎。 1872 年至1886年任里尔大学科学系教授,讲授微积分;1886年至1918年退休前任巴黎科学院的力学教授。 1834 年英国拉塞尔( J.S.Russell )实验观察到了孤立波,1844年在英国科学进展协会的会议上报告了他的结果;此后遭到权威学者艾里、斯托克斯等的非议;1871年,Boussinesq第一个提出数学理论,支持Russell实验观察;1876年,瑞利爵士(Lord Rayleigh)也建立了支持Russell实验观察的数学理论,在他的论文末尾,Rayleigh承认了Boussinesq理论提出在先。 1877 年, Boussinesq 提出了浅水长波近似,建立了著名的 Boussinesq 方程,此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877 年, Boussinesq 在他的论文 “Théorie de l’écoulement Tourbillant” ( Mem. Présentés par Divers Savants Acad. Sci. Inst. Fr., Vol. 23, pp. 46-50 )中 首次提出湍流涡粘度假设, 1897 年,他出版了 Théorie de l' écoulement tourbillonnant et tumultueux des liquides , 这一著作对湍流和水动力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经查,湍流(turbulence)这个名词的提出多半应归功于Boussinesq。 此外, Boussinesq 还对小密度差分层流中的浮力驱动流提出了著名的 Boussinesq近似 ,在计及浮力的情况下,提出了简捷可靠的理论。他在弹性力学、岩土力学等方面也有卓越贡献。 由于 Boussinesq 在流体力学的多个领域里都有贡献,至今很多流体力学著作中不能不提及他。例如,仅 Boussinesq 近似就有三种,分别涉及浅水波、涡粘度和浮力流(现在大多专指关于浮力流中的近似)。
147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1928年的巴黎
gordon 2017-4-22 05:08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172ae33b6c2e9398b8e969efcc876a43/v.swf BBC.艺术三城记 1908的维也纳,1928的巴黎,1951的纽约。艺术史学家James Fox讲述三座艺术之都的三个独特年份。
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红缨枪说到 巴黎公社 —— 甘必大的国民自卫军(转)
gordon 2017-3-10 11:53
有爱国网友,论证国民政府士兵的英勇,没错的。 因为国民革命军呢,实行 “连坐制” 。但这种制度呢,在现代战争中,又显得格外僵死。 《地道战》、《地雷战》、《董存瑞》 这种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是当朝本色。 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吹嘘自己多么勇; 理解万岁,理解万岁吧,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 ********************************************************************** 网友的看法: 国军会不会拼刺刀?很多人会说,C.P一开始就是白刃战起身,况且在江西的时候,C.P经常以白刃战进行解决战斗的方式。所以国军的拼刺刀的技术一定比不过C.P。首先在这里就出现误会,很多人以为抗日战争时期以及反围剿战斗时期,白刃战一定是刺刀拼刺。呃,我们是被电视神剧给误导,拼刺刀只是白刃战的一种,C.P白刃战起家但是并不代表C.P的拼刺技术会比国军强。相反,在拼刺上面国军一定程度上会强于C.P。 看到这里许多人又会反驳,那江西的反围剿战斗是怎么回事?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由来,在江西是时候,C.P的很多部队是带枪,但不是带热兵器的枪,而是冷兵器时代的红缨枪。 用红缨枪与刺刀相对抗,那简直是完虐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1939年2月的第二次长生口战斗中,叶成焕的第772团布下疑阵,在白刃战中再次大破敌军。同时在山区里战斗红缨枪显示了特有的威力。 首先其长度可以保证在与肉搏时保持一定的心理优势;其次,与双手持的大砍刀相比, 红缨枪不需要大幅度挥舞,更便于多人协同作战 -使用红缨枪只需要有一定的臂力即可, 不需要高超的武艺 ,适合主要由农民子弟组成部队。而且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C.P的装备极其落后,只能大量依靠冷兵器来解决问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早期,甚至出现了“梭镖营”、“梭镖团”,某独立营共有官兵500余人,步枪仅有60支,梭镖(红缨枪)倒有400多支。但错有错着,在江西所特有的山区丘陵地形里,在运动战中冷兵器反而比所谓单发汉阳造更具有优势。所以红缨枪碰上刺刀,那就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然而事实上,C.P由于条件的限制,在拼刺上训练的很少。反倒是蒋介石的嫡系,由于当时军事主官普遍都是日本陆校出身,虽然经过苏式、德式的整编,但是对于刺杀的把握一直很强。最简单的一个战例,叶挺独立团在贺胜桥战斗中突破敌阵之后,在被敌三面包围的形势之下与敌军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最终打开了通向武汉的道路。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首先发起白刃战冲锋的不是日军,而是国军。这点又是大家意料不到的事情,而往往日本会极力避免与国军进行白刃战。抗日战场上国军会发起白刃战,会让许多看电视神剧的人反驳, 发起白刃战冲锋的都是小日本,国军不是一拼刺刀就尿 。 在正面战场上,由于日军枪法奇准,即使国军在掩体里与日军对射的交换比也高达惊人的4:1或许会更高。因为在掩体里,会发现身上的战友都是头部中弹,脑袋直接爆成西瓜。而非电视上所以的额头喷血,人往后一倒。事实在,在超过200米的距离,与日军对射是极其伤亡惨重的事情,这样的 心理更加震撼 。所以许多老照片里,日军与国军正面战场上对峙,几乎都是枪口上刺刀射击。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后,国军最常用的战术就是 初期轻重火力隐蔽,待日军试探火力过后,投掷手榴弹,进行白刃战。击退日军后,轻重火力再掩护撤退 。 日军对C.P的部队,才会从容的上刺刀以及关保险。三八大盖的关保险的方式比较特别,是右旋,从远处看会认为是下子弹的动作。C.P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重视刺刀?总体上来说是从1940年开始才重视刺刀的拼刺技术,但是由于机械加工工艺不过关,刺刀驻笋及卡环需要与枪身紧密接台,因此指望刺刀能像大刀长矛那样在铁匠铺中打造是不切实际的。在很多情况下,C.P在白刃战中仍然使用厚重的大砍刀。 例如八路军第120师参谋长周士第在日记中曾记载,全师的4092支步枪配有117把可用的刺刀。所以说C.P无法与日军进行超越营,连一级的刺刀拼杀,只是进行白刃战。 在八年抗战里,只有少量与日军出击的C.P武装的拼刺技术才过关。例如吕正操部。 C.P精于白刃战但不精于拼刺刀,而在1938年3月的神头岭伏击战中,C.P第386旅与日军进行大规模的白刃战。注意是白刃战,不是拼刺刀。386旅是用当初在江西的那一套,用红缨枪来与日军进行白刃战,而不是刺刀。 而C.P是到抗战形势好转,冈村宁次调离华北战区后,才开始喘息,这个时候才恢复刺刀训练以及拼刺技术。 所以说,C.P是精于白刃战,是白刃战起家没错。但是白刃战不等于刺刀拼杀技术,白刃战只是冷兵器做战的一种统称而已....... ********************************************************************** 对其进行描述(画像): 一般来说,巴黎公社失败了, 它这个体制是 巴黎公社成功了 。说白了,像法国大革命的体制。 路易十八之前,没什么体制,乱糟糟的,最后以拿破仑称帝而告终。 路易十八确定了君主立宪。 这怎么改啊,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君主立宪,或者共和下的君主(第三共和)。这已经是最优的结局了。 所以说,跟主流媒体说的不一样, 这个体制已经是促进经济发展最快的体制了 。 遇见瓶颈再说。 不是说反对者说的不对,而是反对者的存在就说明了这个体制的优点。 ********************************************************************** 它的所有体系,都是说,它不是正规军的一个群体 像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普法战争之前的德国,恩格斯领导的1848年革命。德国总参谋部本身是一个保守的群体,使用铁路还是1848年革命中革命者使用的,被德国总参谋部借鉴。 巴黎公社时期的 国民自卫军 ********************************************************************** 就是文青,这么一群人。 再加上浪漫主义,文化属性,更像一个 有文化的中专生。 熟练的中专生 + 有文化。 就像 凡尔纳笔下的法国, “文学”迅速让位于 数理化 。 正像 《廊桥遗梦》那个失业摄影师 原生的体系,是一个 “精密科学”以前 的体系,科学不昌明 。 ********************************************************************** 相对国民政府,它跟 西化一些,现代性更强 要看老图片的话,基本上,它可以和东三省的日本人控制区域接轨 (现代性更强) 只是泥足的巨人, 中国的现实和它附带的现代性 ,不融合而已 底下还夹杂着一个问题,就是 革命带来的社会不稳定。 社会越不稳定,发展越慢 ,现实和它本身就越难融合 好纠结的一个状态 ********************************************************************** 国民政府,长袍马褂, 儒家思想更多一点,现代性更少 。 实际上,北洋也有这种问题。 现代性和儒家思想是嫁接不上的,但是要嫁接一下。(北洋的 “议会民主” 就是这种情况) 、
2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法国政府用杀鸡取卵的方式,对巴黎附近的中央五大财政区涸泽而渔(转) ... ... ... ...
gordon 2016-4-7 06:10
在这个利益连心的共同体中间,法国处在一个完全孤立的情况下,等于说是, 法国只有依靠越来越刻薄地盘剥巴黎附近的农民来填补亏空 ,而英国实际上是把美洲和印度的殖民地、一直到欧洲大陆心脏地带的各小国的经济,全部组合在以伦敦金融市场为核心的这一个枢纽之中了。而英格兰银行呢,它本身,通过它自己的股权和债权周转,提供了一个英镑的稳定器。这件事情斯密本人是起了一定作用。因为在确定英镑币制的时候,有人建议让英镑贬值20%。而英格兰银行在这件事情上咨询了斯密的意见。斯密断然拒绝,说是,对银行来说,信用比利润要宝贵得多。英格兰银行现在不缺钱,应该毫不犹豫地牺牲这笔钱去买信用,英镑一定要维持原有的币值。于是以后英格兰银行一直把它的币值维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这个信用地位保证了英国本身宪法地位的稳定,也保证了英国在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外交体系中间的核心地位。 ********************************************************************************* 注: 解释英法两家的长短,很麻烦的 我们以前用的是法国人的办法,了解一下其它人的办法,也行。 ********************************************************************************* 简明大英金融史 英国宪法制度能够稳定下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财政上能够稳得住,通过银行和各种投资渠道,全体国民的各阶层,在经济上都跟政府有了联系。1691年,政府是代表极少数人的,极少数投机者,这些人中还有好多是外国人,这些人是压迫英格兰大多数国民的。但是到1740年就完全不一样了,基本上每一个人,要么是政府的债主,要么是政府的年金领取者,稍微超过小康之家的家庭,英格兰的乡村牧师,可以说,相对于中国现在的地位,就等于说是,超过中国各地中小学教师收入水平的人,全都买下了英格兰王室的国债或者年金诸如此类的东西。这就说是,小康之家以上的全部家庭全都变成了英格兰王室的利益共生体。只要王室本身发生问题,他们毫无例外地都会受到财政上的损失,而且他们财政损失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没有利益分歧。只是说有些人赚的多有些人赚的少,但是只要有人赚就是所有人都赚,有人赔那一定是所有人都赔。不可能卡罗琳王后赔钱的时候,其他人不赔,那时候其他人一定跟着她赔。卡罗琳王后赚钱的时候,其他人也一定是都赚钱的。它等于是把英国除了无产阶级以外的所有人都变成一个经济上的利益共生体。 在这个利益共生体面前,天主教和新教长期以来的仇恨好像都变得不太重要了。麦考莱曾经描绘过,就是说,大体上讲,占英国人口5%的天主教徒,跟他们的邻居过得很和睦。 他们的邻居组成的陪审团绝不会相信,他们这些天主教的邻居,会制造叛国的阴谋来反对他们 。他们也绝对不会想到那些天主教邻居,会像爱尔兰天主教徒一样,把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引进来。 这些人在英国的日子,过得比法国的天主教徒和西班牙的天主教徒要稳固得多。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现有的地位跟欧洲大陆的那些天主教徒相比,要好得多了。这种利益共生上的联系,比起长期以来形成的宗教上和政治上的仇恨更有利 ,等于说是,实现了英国共识政治或者是国民团结的基础。所以后来麦考莱说,英国的天主教徒跟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是非国民,他是国民共同体之外的事情;而英国的天主教徒,或者说英国的任何政党,彼此之间,他们都是国民内部的一部分。他们有争论也是同一个俱乐部之内的争论,那是闹不大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基本的利益底盘放在这里,捆在一起,缠在一起,是不可能再分开了。这个过程,在1691年奥兰治亲王在位的时候,这种情况还不存在; 在沃尔波尔的减债计划完成以前,这种情况还谈不上稳固;但是减债计划完成以后,这种状态已经是牢不可破了。 ********************************************************************************* 但是这个过程也并不是绝对的田园牧歌。总的说来, 英国政府操纵财政的过程中间,手段也是由生疏到熟练的 。大概是1710年以前,他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很笨的,特别是在短期债券和彩票发行这方面,做的都是亏本生意。但是1710年以后,他们变得比较成熟了,很少再搞这种短期行为,而且 更重要的是因为国家信用已经确立,要借长期贷款或者是减低利率都已经变得很容易了 。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正因为他们过去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还是因为过于冒险,才搞出了南海泡沫事件。南海泡沫,其实他的做法开始跟沃尔波尔的计划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白了,既然以前的债券重组计划都做得这么成功,那么以后为什么不能做下去呢。南海公司以前也搞过这种事情,那么 我们现在还有一批债务,我们重组一下,用来换南海公司的股票。你们以前是借给政府的,现在以后算是南海公司的股东了 。南海公司,说不定,眼看我们打败西班牙就要发大财了,这是给你一个发财的机会。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因为以前,买三大公司股票的人,总体上来看,都是属于受益者。大家对这件事情太相信了,所以一月份的时候才刚刚推出南海公司债券重组计划,还没有到三月份,伦敦的股票市场就陷入了疯狂的状态,只要口袋里有点钱或者能够借得到钱的人,买不到南海公司的股票,是死也不肯罢休的。几个月的时间内南海公司的股票立刻就翻了六倍。六倍, 翻了六倍的股票,如果你按照后世的标准来看,其实也不算很严重 。 但是你不要忘记,十七世纪那个市场跟现在的市场是没法比的,那个时候的市场和资金量都是非常狭窄的。股票能够在半年时间内翻六倍,这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基本上所有的外行,大多数外行都经受不起诱惑,想方设法地把棺材本都已经投进去了。 这个时候,英格兰银行开始觉得不对劲了。他们的经营方式,像刚才说的那样,一开始就跟南海公司那种冒险性公司不一样。他们开始发行政治小册子,指出,南海公司现在的做法是不行的,他们因为炒股票炒得利润太高,已经不可能好好经营了,把更多的钱投入到股票市场,而且战争还在继续, 在战争期间,南海公司的主要经营地就是西班牙所处的美洲殖民地,已经对英国实行封锁 。战争什么时候结束,说不清楚,说不定经年累月不能结束, 你这个生意没法做。生意没法做,你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你全靠炒股,也就是说,将来,在未来这几年之内,你没有正经的收入,一切都押在炒股、股价不断上涨地收入上,万一股价不上涨甚至下跌你怎么办 ,你绝对没有办法在股票不上涨的情况下,继续把这个游戏玩下去。这个小册子的内容大致上就是这样的。 当时小册子是主要的媒体,像伦敦公报这些小册子,它的发行方式是这样的:印刷厂印刷出几千份来,低价或者是免费地送到各地咖啡馆,摆在咖啡桌上。来逛咖啡馆的那些人,就会打开这些小册子来看,然后再叽叽喳喳地评论一番。然后,逛咖啡馆的人往往就是白厅 (White Hall,英国主要政府机关所在地) 的常客。他们的办法是这样的,平时,有些时候逛逛咖啡馆,跟其他关心政治的人,看看小册子,谈谈最近的政治情况,然后他们就跑到白厅外面的走廊上去散步了。散步的过程中间,哎~忽然看见第一财政大臣溜达溜达着出去了。嗯~他就拿着手杖过去,大臣你好,今天天气blablabla,然后,我陪你走几步怎么样,一边走一边谈,然后,你看,我在咖啡馆里面听同僚怎么说的,然后套一点信息出来。说不定还会碰到国王本人在林荫大道上散步,然后也就会到国王本人那儿去搭讪。当时的英国国王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现在安全部队这些东西的,如果国王没事儿干的时候,在林荫大道上散步的话,确实是,过路的、没事干的绅士,凑上去的话,都可以见得到国王的。而当时的人,好像是根本想不到会有人刺杀国王或者干类似的事情,国王本人也不担心这些事情。这种环境在中国或者说在现代,基本上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但是当时,英国的政界和舆论场,和商界之间的沟通,就是按照这种方式来沟通的。伦敦外那些走廊,林荫大道,海德公园(Hyde Park)这些走廊,就是国王和政治家经常出没的地方。你有空了以后,求官之人,求年金的人,逛咖啡馆的那些闲人,就在这个地方接触他们,然后把连真带假的消息一起带回咖啡馆里面说,然后又去;“包打听”坐在咖啡馆里面听他们扯,再添油加醋加上自己的话,写一些小册子之类的东西,拿出去叫卖。在这种过程中间来回循环,构成一个信息流通场。 跟这个信息流通场最接近的地方,就是民国年代出现的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名义上是妓院,但其实,要讨女人的话,路线多得很,不一定非要到那里去。 关键问题是什么呢,八大胡同是国会议员和他们的秘书经常去的地方,还有新闻记者一定要去。你在那个地方,动不动你就会看到林长民踱着方步出来了,或者是汤化龙在那儿喝鸡汤,然后你就去跟他呼悠呼悠。说不定哪一天王占元进京的时候,他去找汤化龙说话的时候,你把他们两个人都逮住了,然后,哈哈哈,一个大新闻马上就到手了 。八大胡同是起的什么作用呢,是起的一个社交场的作用。那些“花国大总统”什么的,她们实际上是一个沙龙主持人,外加是小册子情报的一个汇总点。英国当时的咖啡馆发挥的就是这个作用。所以英格兰银行,在搞这个事情的时候,想黑一黑南海公司的时候,它的小册子就送到咖啡馆去到处发行。这些小册子过不了多久就传到国会里面去了。大概到五、六月份的时候,国会就通过了新的南海法案,要对南海公司的股票进行监管。这个法案刚刚公布,才到第二天,股票市场就急转直下,由狂涨转为狂跌。同样没有过几个月时间,当初在三、四月份,疯狂入市的那些散户,就全部被套死在里面了。 南海公司事件对英国的文学界有极大的刺激,像笛福啦,蒲伯 啦,斯威夫特那些人,基本上每一个人都要写南海事件,蒲伯好像写过一首诗叫做,天佑纸通货,然后是,引用了希腊罗马式的一系列滑稽的词语,最后说,纸做的通货现在取代了古老而神圣的诸神,落在我们每家每户的人头上,在少女的梳妆台上、在老处女的卧室里面、在乡绅放圣经的台子上面、在国教会牧师的讲坛上面,每个人家里面都坐着这位财神爷,财神爷一举手一投足,所有人都要像傀儡一样,听着他,跟着他,然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诸如此类,blabla。 他所谓的纸通货,不是指的纸币,就是指的政府减债计划中间发行的那些股票啊、年金这些券,当时都是纸打印的。 我们如果通过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用其他国家的情况和以后二十世纪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是,当时的英国国会和政府,应该说是很有良心。他们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这个泡沫给捅破了,而且善后处理,实际上你要真到最后的话,如果没有在当年九月就从伦敦桥上跳下去的话,最后你实际上,当时那些买南海股票的人最后还是赚了。 因为政府实际上最后还是把他们搞到手的所有股票都赎回,大多数情况下就变成是多年年金的形式 ,也就是说,还是很有良心地保证不让任何人吃亏。但前提是你要对政府有足够的信心,不要立刻就想不开直接跳楼。当时直接从伦敦塔上跳下去的人也不少,或者是,有人在码头上租一条船,说他要渡泰晤士河,船划到中央的时候,船夫回头一看,怎么回事?人没有了?想赖账了?一看,哎~不对呀,船头上留下两个金镑,比应有的船费还要贵六倍,但是金镑之外另外放着一份绝命书:我没脸见人了,这笔钱是我付给你的最后一笔钱,我没有亏待船夫,上帝保佑国王陛下,诸如此类的。 南海公司善后之所以好解决,是因为 ,当时的情况下,南海公司股票的这个最后一次置换实际上是减债重组计划的一个尾声。在当时的情况下,大部分计划实际上已经完成了, 国库里面的财政处在一个很充裕的状态 。国会掉以轻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本来是觉得乘胜追击,一下子整个解决,没有什么大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的不理性,导致了夸大现象,但是从基本盘上来看,当时的政府和英格兰银行,完全有足够的资本来了结这件事情。其实他们当时即使是根本不发行这个南海股票,按照英格兰银行原有的计划搞下去的话,其实也能搞成的。本来这件事情就是多余的。但是既然搞错了以后,英格兰政府于是又另外借了250万镑,把这件事情了结了。 南海公司事件发生的时候,伦敦市场上的贷款利率已经有了进一步的降低,降低到4.5%,甚至到3.5%之间。这个利率降低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在过去二十年之内,金融市场有了进一步的发育,借钱变得比以前更容易了,因此利息进一步降低,所以南海泡沫发生的时候, 政府用来替换国债的股票,规定的利率大概只有5%。但是5%已经比市场上流行的3.5%要多多了,所以就为了1.5%的差价,大家就已经抢疯了 。原先政府要替换这些股票,大概是1710年,或者是1720年代战争时期发行的股票。当时发行的国债规定利率一般是7%,政府打算用5%的股票来换7%的贷款,贷款是要连本带利还的,股票是只给利不还本的,而且利率降了2%,但是大家还是要疯狂抢。因为你不这样换,不抢的话,你自己到正常的市场上去看,3.5%就已经差不多了。 5%比3.5%,还是有赚头的 。在这整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出,当时的南海泡沫事件发生的时候, 英国当时正处在整体上经济不断升级、整个市场欣欣向荣的情况下。所以正是因为有这个前提在,南海泡沫才没有搞成伤筋动骨的大事件 。 ************************************************************************************ 南海公司以后再过30多年,七年战争(1756~1763)的时代就开始了。照布罗代尔 (Fernand Braudel,1902-1985,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家,著有《地中海和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的说法,七年战争是第一次真正的世界大战,七年战争的失败是英法决出胜负的一个关键。但实际上你如果从国际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早在减债计划成功的时候,英国差不多是已经赢定了的。他自己的股票价,在利率不断降低而且拒绝还本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让这么多国际游资抢着它的股票买,搞出疯狂的泡沫来争他们搞出的股票,这已经就是胜利了。英国不再向阿姆斯特丹借钱,把阿姆斯特丹的钱吸引到英国来,这时候英国已经胜利了。 七年战争的时候法国出现了最可悲的现象,就是说,在整个战争中,法国政府用杀鸡取卵的方式,对巴黎附近的中央五大财政区涸泽而渔。与此同时,法国比较有钱的城市,包括原先的金融中心,里尔和里昂,大量的资本家为了保险起见,把他们的资本送到阿姆斯特丹的证券市场上去,送到证券市场上去交给当地的代理人。然后这些代理人为了对他们的股东负责,买了利润最高、最能保本的股票。是谁的股票呢?英国政府发行的股票 。法国资本家的钱,通过阿姆斯特丹的证券市场,送到了皇家海军的手里面,这些东西变成了英国的战舰,把法国人赶出了印度,结束了这场世界战争。 这个过程开始得很早,也许在法兰西财政署刚刚开始、五大财政区组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但是这一次,算是决出胜负了。 法国的绝大部分资本都在里尔和里昂,巴黎虽然是中央所在的城市,但是巴黎的银行家基本上是政府代理人 ,没有什么独立性的,真正可以说是,等于说吧: 巴黎是“官”的城市;里昂,像上海一样,才是资本家的城市。如果里昂选择阿姆斯特丹来逃避巴黎的话,等于说法国已经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内部分裂状态 。 以法兰西王室和财政署为中心的汲取体制,和以里昂和里尔为中心的工业家和金融家的体系,已经是形同水火了。后者害怕自己本国理论上的政府,就像害怕强盗一样,一有机会就把自己的钱送到国外去逃避。 而与法国作战的对象其实已经不是英国了,法国是在跟全世界的金融市场作战。他作战的对象其实是全世界的资本家和金融家,包括英国、荷兰和法国本国的资本家和金融家。 而他所依靠的呢,仅仅是本国的财政署官员和已经相当穷困的农民了。只有跑不掉的农民,才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接受法国本地包税商的盘剥。只有这笔钱才是法兰西王室真正唯一可靠的收入 ,他只有依靠这笔钱才能以极高的利率,从金融市场上借到钱。 从金融市场的利率上升或者下降判断国力,其实比从政治上判断国力要好得多。在波兰共和国亡国以前,波兰政府的债券一落千丈。1710年以后,英国政府借贷的利率直线下降,这个直线下降就是英国即将胜利的先兆。 七年战争前后这段时间,就是法兰西王室借贷利率急剧上升的时代 。 不仅是急剧上升,而且还体现在借贷人参差不齐 。出现了一种类似于1691年英国的那种情况,等于是 病急乱投医,各种债一起借,低利率的债和高利率的债一起借,从阿姆斯特丹的市场上他也许能够用,走财政区的税收,借到7%的利率,但是这笔钱是不够多的,他通过别的渠道,向各种各样的高利贷者,借各种各样骇人听闻的高利贷款 ,短期贷款有的时候时间只有三年,利率要高到15%。与此同时, 英国方面的利率,理论上讲是5%,但是私底下有好多人愿意付出1%和2%的倒贴水,去买这个5%的债券。所以实际上英国政府很可能借到的债就是3% 。而法国政府借7%,已经算是上上大吉了,私下里还通过各种乱七八糟的渠道,抵押这个抵押那个,去借那些15%的饮鸩止渴的高利贷。而与此同时, 外国政府,像利奥波德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或者是西班牙的政府,在他需要筹款的时候,也跑到伦敦来了,把他们自己的东西拿出去作为抵押,在伦敦的资本家那儿去借钱,因为这里的钱的利率已经更低了,在阿姆斯特丹你必须借7%利率的钱,在伦敦你就借5%利率的钱,因为这2%的利率差 ,皇帝和国王的代理人都要从阿姆斯特丹搬到伦敦来。 战争结束的时候,阿姆斯特丹的相对衰落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相对衰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绝对是增长的,因为荷兰人把他们的钱,如前所述,转移到伦敦来,是保证有钱可赚,而且比留在本国更稳当。所以说从他们的角度来看, 他们的情况很像是1945年以后的英国,你说它在衰落?不是的。1945年以后的英国基本上每个人都比以前更有钱了,而且每过十年大家都比以前更有钱了,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它在世界上的比重下降了,被美国取代了 。当时的荷兰也是这样的。钱送到英国去了,英国人帮我们赚钱。其实每个人的荷包都更丰厚了,但是他的主动性消失了,荷兰整个国家变成寄生在英国身上的一个食利的阶级。英国胜利了,荷兰人保证有钱赚;英国人如果失利了,荷兰人就要吓破胆。在这种情况下,荷兰渐渐地变成了英国的一个附属国。同时英国也用这种方法,确立了它在欧洲大陆的统治,一种依靠金融的统治。因为, 欧洲大陆的国家,比如说是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之类的,相对于英国本身的金融市场来说,他们国内的岁入和能够借贷的额度,都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在英国不算是很多的钱,在欧洲大陆,可以组织起一支大军来了。 ********************************************************************************* 注:相信生活,生活经验会告诉你很多事情。 自己的经验,比什么东西都要可靠 。 相信自己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kyNDI1NzM2/v.swf
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伦敦与巴黎
gordon 2016-2-20 22:05
其实我以前一直犯一个错误,对巴黎抱有偏见。 ********************************************************************************* 每年春节,朋友圈都会有人开始感叹,大城市到底有什么好,大好青年何必留下来当人肉吸雾霾机?一副训导年轻人赶紧回乡下的模 样,仿佛这样北上广的交通就不会再挤,房子也不会更贵,物价更不会一路飙升。环境的确糟透了,为什么还喜欢得不行? 城镇居民对大城市普遍无特殊热爱,真正义无返顾热爱大城市的人多是农村居民。因与中小城镇相比,大城市具备更高水平生产技术及更多资本累积,农村劳动力专 业技能的缺憾在这里更容易被弥补, 从而有利于就业 ,“1840年前后,东英格兰所有的农民,其去处无一例外地指向一个目的地——伦敦。” ********************************************************************************* “法国是少数几个相对较早(且较久)经历工业化中断的国家之一,早在1860年,其劳动力、生产率等因素对国民经济的支持就开始不断减弱,国内企业的盈利 能力也受到影响,法国人开始过多将资本投向海外,1878-1911年间,法国资本对外投资所赚取的平均利率为4.75%,比国内债券利息高出1/3左 右。” “...我们可以认为:法国并不是缺少资本来源,而是资本被投到了生产效率相对低下的部门和环节,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标准,政府过多的干预 和决定了投资的方向,资本往往被投到未开发的农村,而这种投资多数并不能给法国带来出口订单的增长,其收入也不能满足还本付息的需要。” ********************************************************************************* “从1880年始,法国建筑业突然失去了它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1887-1889年期间,作为首都的巴黎,每年有高达7-9万的空置住宅套数,占到住宅 总数的10%,在全法国这个比例数字则是6.9%(总共891万套住宅,61.2万套闲置),11个主要城市的房屋全部出现过剩,这一状况直到 1905-1913年间才出现短暂缓和。” “对一个投资活动周期属性高达100年都属正常的生产部门而言,建筑业的产品供需不平衡可能会持续存在,并进而体现于市场中的大量空置。平衡的恢复将是十 分缓慢的。” 一战法国阵亡+失踪140万人,直接导致了建筑业直到45年之后才真正开始复苏
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两个巴黎关于巴黎爆恐的录像
热度 20 寞洑 2015-11-20 13:27
恐怖分子袭击巴黎Bataclan剧院时候的现场录音,听着令人毛骨悚然。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4d98dd749c5b643a5af903ab06efd063/v.swf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4d98dd749c5b643a5af903ab06efd063/v.swf 街头监控拍摄的欧洲第一个女穆斯林自杀炸弹客,自爆时候的情景,那个牺牲的警犬是立了大功。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32a86816f5d9027fe18fb10c2be256d6/v.swf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32a86816f5d9027fe18fb10c2be256d6/v.swf
912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Twitter上的奇怪帐号
热度 14 寞洑 2015-11-18 05:27
Twitter上的奇怪帐号
Twitter上的奇怪帐号,13号恐怖分子发动恐怖袭击,11号这个帐号发布消息宣称死于巴黎恐怖袭击的至少有120人,至少270人受伤。真实的死亡数目是129死,353伤。
68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中国没有“恐怖袭击”
热度 97 landlord 2015-11-18 03:07
上周巴黎黑色星期五之后,不少人翻起法国当年对中国出事儿时候的某些 “ 冷嘲热讽 ” 。哪些是真的?哪些是编的?我爱较真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放狗去查查。 先是找到了 2014 年昆明事件的: “ 法国强烈谴责发生在中国昆明火车站造成众多人伤亡的流血袭击事件。任何理由都不能为类似行径辩解。法国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哀悼。在这起事件中,法国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团结一致。 ”-- 来自法国驻华使馆网页 http://www.ambafrance-cn.org/%E6%B3%95%E5%9B%BD%E5%A4%96%E4%BA%A4%E9%83%A8%E5%8F%91%E8%A8%80%E4%BA%BA%E5%B0%B1%E6%98%86%E6%98%8E%E6%B5%81%E8%A1%80%E8%A2%AD%E5%87%BB%E4%BA%8B%E4%BB%B6%E5%8F%91%E8%A1%A8%E5%A3%B0%E6%98%8E 然后是 2014 年乌鲁木齐的: “ 法国谴责在乌鲁木齐市发生的造成多人遇难的袭击事件。法国向遇难人员及其家属表示哀悼。在这场悲痛事件中,法国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支持。 ”-- 同来自使馆网页: http://www.ambafrance-cn.org/%E6%B3%95%E5%9B%BD%E5%B0%B1%E4%B9%8C%E9%B2%81%E6%9C%A8%E9%BD%90%E5%8F%91%E7%94%9F%E8%A2%AD%E5%87%BB%E4%BA%8B%E4%BB%B6%E8%A1%A8%E6%80%81%EF%BC%882014%E5%B9%B45%E6%9C%8822%E6%97%A5%EF%BC%89 2009 年 7.5 事件的没找到,但在网友 Step3n 的帮助找到一个法国外长当时的讲话(法译中): “ 我们非常关注中国新疆地区最近的暴力事件。深深痛惜生命的损失。我们和欧洲伙伴一起,重申我们对人权、特别是言论自由和和平抗议的承诺。被捕者的权利应得到充分尊重! ” http://www.ladepeche.fr/article/2009/07/08/636456-xinjiang-la-france-preoccupee-deplore-les-pertes-en-vies-humaines.html 09 年这段话比较让人心寒,去年的两次表态还可以。看看这次中国对巴黎事件的表态: “ 11 月 14 日,习近平就法国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向法国总统奥朗德致慰问电。习近平表示,惊悉巴黎发生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惨重人员伤亡。在此法国人民悲伤的时刻,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名义,对这一野蛮行径予以最强烈的谴责,向不幸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伤员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 14 日说,中方对此次恐怖袭击予以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方坚定支持法方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打击恐怖主义。” 显然,中国对法国的态度仗义多了 -- 趁机表个态,我完全支持中国的态度! 比较一下,估计大家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法国出事儿了就是 “ 恐怖袭击 ” ,中国出事儿只是 “ (流血)袭击 ” 呢? 前几天西方某权威媒体的一篇报导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也算是给大家普及一下西方对中国的某些常识:“ 人权组织和众多外国专家一直怀疑中国政府的说法,认为新疆并不存在有组织的伊斯兰武装组织。他们认为暴力事件原因是中国政府对宗教和文化的控制引发了众怒。” -- 引自 路透社《 China shows unusual pictures of its fight against terror 》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5/11/14/us-france-shooting-china-idUSKCN0T30K120151114#meUVgA9caopjPA2y.97 看明白了么?如果是 “ 恐怖袭击 ” ,那么其根本原因是恐怖分子的野蛮无耻、灭绝人性!中国呢?那是没有恐怖分子的,当然也不存在 “ 恐怖袭击 ” 。(哪怕某些西方媒体真对中国用了这个词,那也是带着引号的,为什么,读者自己去体味。)那中国这些袭击的根源呢?官逼民反呗!明白了这些常识,你就明白为什么法国声明里那句 “ 任何理由 都不能为类似行径辩解 ” 。理由嘛,当然是有的,但你们做过头了啊,当然你们的权利还是 “ 应得到充分尊重 ” 的,毕竟不是恐怖分子嘛,还是有人权的! 说到这儿,我得提一下我在找 09 年事件法国表态未果的时候,倒是发现个新闻。 7.5 五周年的时候,热 X 亚受邀去法国参议院开新闻发布会!将心比心,我做一个(永远不可能发生的)假设:如果 11.13 五周年的时候, IS 受邀去人民大会堂讲话,法国人民会怎么看中国?? 有句英文格言怎么说来着: “Forgive, but never forget” (“可以原谅但绝不该忘记”) -- 我还记着 08 年奥运圣火过巴黎,金晶 MM 被袭击的时候,巴黎市政府可是挂着雪山狮子旗的!我坚决反对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但 “ 今夜我是巴黎人 ” 这种事、这种话,我实在是做不出来,也说不出口。。。
个人分类: 胡说八道|396 次阅读|36 个评论
分享 闪游巴黎
热度 28 河蚌 2015-11-16 14:00
闪游巴黎
三张朋友圈信息和一个姐们在巴黎的悲伤旅行
个人分类: 世间百态|79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穆斯林如何看巴黎恐怖袭击
热度 1 洗心 2015-1-25 23:53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35167-1-1.html
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幸存的三张巴黎夜景
热度 36 青石崖下 2014-9-21 05:54
幸存的三张巴黎夜景
电脑坏了,拷进去的RAW照片生死未卜。都是泪啊…… 幸存了几张,没带三脚架,35mm和等效90mm二个定焦头。 现在日志图片貌似也被压缩显示了,点击都不能原图。 回国发现王谢居然复合,十多年的迷魂记啊。为甚么,感动我,等我难习惯,最低痛楚,怕什么,怕爱人,但恐怕却都不知道,如何死里逃生……
个人分类: 旅行|142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分享 马航新加坡到巴黎往返才卖300美元。。。
热度 8 凡卡 2014-8-29 09:13
看来比廉价航空还便宜的机票是————年度最倒霉的本命航空!
686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普大喜奔:中欧或改用人民币和欧元结算,法国央行行长反击美国对巴黎银行天价罚款 ...
热度 17 silentdarkness 2014-6-12 12:33
美国司法部对法国巴黎银行的天价处罚真的惹恼了法国人。法国央行行长诺亚昨天(11日)直言,法国企业或将因此停止使用美元结算,用欧元和人民币直接跟中国做生意。诺亚指出,巴黎银行可能被美方暂停美元交易清算业务资格,这不仅可能促使法国企业在国际交易中停止使用美元,还可能扰乱国际金融系统。 近期美国司法部认定法国巴黎银行与伊朗、苏丹等几个国家的商业往来违反了美方制裁,准备对其处以至少100亿美元的罚款 ,这相当于巴黎银行一年的税前收入。法国政府对此反应激烈,表示将坚决维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周三,法国央行行长诺亚在BFM电视台发表讲话,对这一事件做出了最新表态。诺亚称:“我们可以这样说,法国企业可能尽可能多地使用它国货币,这符合法国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比如中国和欧洲间的贸易,我们可以用欧元和人民币,停止使用美元。这件事情将对未来产生影响。” 诺亚的言论是迄今为止法国当局给出的最强烈的不满和抗议。 诺亚称担心法巴银行可能被暂停美元交易清算业务,此举可能扰乱国际金融系统,因为法巴银行是市场重要参与者。此外,这也将影响法巴银行在法国和全球的放贷能力。当下,欧洲央行推出一系列重磅刺激,以期银行向经济中多放贷,提针欧元区通胀水平和经济增长。诺亚表示,希望如果美国方面对法巴银行在美元交易清算业务方面实施处罚的话,不至于影响国际金融系统。 法国巴黎银行因违反美国针对伊朗、苏丹等几个国家的经济制裁规定而面临巨额罚款,这表明美国加大了对违反其制裁规定的欧洲银行的打击力度。起初美国当局罚款数额约20亿美元,但随后该数额在不断增加。上周,据路透社报道,法巴银行或面临美国政府最高达160亿美元的罚款。 对此,法国政府表态将捍卫法国巴黎银行利益,称这家银行可能遭受美国100亿美元罚款“不合理”,警告这种罚款可能危及跨大西洋自由贸易谈判。 一位法国总统办公室的官员本月3日表示,总统奥朗德也已致信美国总统奥巴马,表达了对美国拟向法国巴黎银行罚款100亿美元以上的数目“过高”的担忧。 法国巴黎银行是法国最大银行,在欧洲乃至全球也是排名前列。但数据显示,这家银行2013年的税前收入112亿美元,消息人士透露的100亿美元罚款几乎与之相当。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类交易中,然而近日其地位似乎在被挑战。法国已不是第一个称要尽量避免美元结算的国家。俄罗斯与乌克兰局势紧张,美国对俄企实施制裁。近日德意志银行和俄罗斯外贸银行负责人均透露,俄企因担心西方制裁,正准备在签订合同时转用人民币及其它亚洲货币结算。 美联储官员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本周圣路易斯联储主席James Bullard就人民币表态。他称近期看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没什么问题,然而未来人民币可能挑战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长期看,由于竞争对手的出现,美元作为储备货币不可能一家独大。 法企和俄企想要避免美元结算,多少是美国“自作自受”。不过美国本土企业在结算方面,也没传来什么好消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报告显示,4月美国对大中国地区的人民币交易权重暴涨229%。据华尔街见闻网站报道,人民日报对此点评,认为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出于市场自发需求的推动作用;二是美国紧抓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投融资机会;三是以往美国人民币结算额的基数太低;四是大量跨境套利交易造成在美人民币结算量的虚增。
767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大檐帽走上巴黎街头
热度 19 natasa 2014-5-1 14:48
据凤凰卫视今日(4月30日)报道,法国新任内政部长卡泽纳夫透露,为了更好地迎接人数猛增的中国游客,保障他们的安全,法国警方除了特别加强旅游景点和公共交通的警力,还将会与来自中国的警力在巴黎共同巡逻值勤。卡泽纳夫表示,从今年夏天开始,10余名中国警察将在巴黎巡逻值勤。 两名中国儿童在巴黎 世界旅游协会的调查显示,在连续三年里,中国境外游的人数增长了一倍,接近1亿人次,去年就有150万中国游客到法国度假,在法国总消费高达5.71亿欧元。 2014年初,法国推出方便中国游客来法旅游个人签证快捷服务后,到法国的中国游客更是已经剧增了40%。在调整旅游基础设施以迎接中国游客的同时,法国警方也特别加强了旅游景点和公共交通的巡逻警力。 法国内政部长还向凤凰卫视记者透露,将会有来自中国的警力到巴黎与法国警察共同巡逻值勤,以更好地保障中国游客的安全。 今年夏天开始 将会有十余人 两国长期合作 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我们还会有中方的警察队伍,来给予我们帮助。 凤凰卫视记者:他们什么时候到位?已经定下来了吗? 卡泽纳夫:从今年夏天开始。将会有十多人。 凤凰卫视记者:他们会在哪些地段值勤? 卡泽纳夫:主要在巴黎的旅游景点,必要时还会帮助游客翻译,以与巴黎警察沟通。 凤凰卫视记者:在安保上,中国与法国会有合作,会持续下去吗? 卡泽纳夫:这是一个持续下去、会发展的计划。这是一个新的服务,也是我们之间合作的一个很好的结果。 凤凰卫视记者:那我们就过一段时间再来找您了解行动成果。 卡泽纳夫:随时欢迎。 现任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在接任内政部长时就已经确定在今年6月到中国访问,新任法国内政部长表示期待这次访华行程与中国在反恐、安全等方面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 中法警察十年前曾共同打击偷渡 中国与外国公安部门合作由来已久,主要针对跨国犯罪。中法警察在2004年就有过合作。据《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2月报道,为了更好地打击中国偷渡者,两名法国警官一个到北京、一个到上海执行任务,而两名中国警官将到法国戴高乐机场执行任务。2002至2003年,每年大约有4000名中国人偷渡进入法国。 近些年因为中国游客消费能力强,活动在巴黎的小偷也针对中国游客进行偷窃或抢劫。 2013年3月20日,一中国赴法旅游团一行23人前往巴黎市区用餐后,遭遇多名歹徒抢劫,领队脸部受到部分挫伤,游客护照、机票、部分现金及财物被抢。遭遇抢劫后,该团领队和导游立即拨打电话报警,并及时向中国有关部门报告。 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4_04_30_225863.shtml
915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巴黎周末
热度 68 李禾平 2013-8-12 22:11
前几天去巴黎过了短周末,还是用东张体发个游记吧。。。。。。。 1,俺在伦敦20多年了,但是俺绝对不会告诉你,俺居然没有去过巴黎。。。。。。 2,巴黎天气不错,25度上下,多云无雨。 3,虽然只待了3天,而且基本上没有做预先的旅游计划,但是居然几个主要的景点都去了。 4,巴黎的伙食太差了。巴塞罗那是满大街的Tapas,巴黎是满大街的Cafe。Tapas吃得俺满心喜欢,但是Cafe的东西吃得俺居然第二天就找中餐去吃,不仅贵,还不好吃,于是俺们放弃了吃法国大餐的念头,枉费了LD的学生还推荐了一家著名的法国大餐的餐馆。 5,巴黎的中餐很差,也可能是俺只是在香榭丽舍大街边上的小巷子里吃的中餐,价格比伦敦还略高一些,但是不仅味道差了很多,而且菜量只有伦敦的1/2到1/3。 6,宾馆的早餐就更差,全是冷的,这居然还是网评上说早餐比较好的一家。 7,订的是一个在Booking网站上比较好评的四星宾馆,去了以后才发现宾馆小得可怜,但是位置相当不错,距离艾菲尔铁塔步行40分钟,距离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步行15分钟。 8,艾菲尔铁塔的游客乌央乌央的,切,俺不上去还不成嘛。。。。。。艾菲尔铁塔和凡尔赛宫前面都有一大堆黑人兄弟卖纪念品,警察一来,黑人兄弟们就撒丫子跑,警察也不追,估计这是景点前给游客观赏的定期节目。 9,凡尔赛宫的游客乌央乌央的,俺光买票就排了1个多小时的队,MD就只有4个售票口。。。。入口处还得排队,幸好俺叫大小LD先去入口处排队,否则又得1个多小时。 10,不过,巴黎景点的门票算是比较便宜的了,至少比伦敦的便宜,卢浮宫才12欧元,小孩免费,超值啊。凡尔赛宫是17欧元,小孩免费,因为花园有音乐喷泉,所以门票另算是8欧元,儿童票打折。但是看了音乐喷泉之后,俺觉得太亏了,下次我在家里也弄个朝上喷的水龙头,旁边放上一手提录音机放点古典音乐,俺这也音乐喷泉了。 11,俺对卢浮宫也没有事先计划,回头一查居然主要的三件东西全看到了:爱神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像和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前的人又是乌央乌央的,俺只能抱起丫头让她用iPod照了几张。 12,俺家LD非说她上次来还看到了掷铁饼者,老年痴呆症和俺一样地爆发了。。。。。。。 13,早就知道卢浮宫前的那个玻璃金字塔,这次才知道原来是卢浮宫的入口。 14,中国人乌央乌央的,香榭丽舍大街上还听到一句:快点,爱马仕都关门了。。。。。。 15,卢浮宫前没看到中国人洗脚,其实洗脚又算什么,哪国人不洗?俺在卢浮宫边上的星巴克里还看到一南朝鲜的娘们把光脚搁在茶几上打瞌睡啦。 16,看了凡尔赛宫之后,俺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觉得当年八国联军把圆明园给烧了应该是出于嫉妒心理。 17,第一天有一流浪汉找俺要香烟,俺给了;第二天在凡尔赛宫里面有游客找俺要烟,俺给了;第三天一大早俺在宾馆门口抽烟,看到一流浪汉四处捡烟头抽,俺赶紧给了他一根烟。 18,巴黎的地铁票也便宜,回头看伦敦的地铁票能把人给吓傻了。巴黎的出租车也算比较便宜的,于是除了第二天俺们买了地铁通票之外,其它日子俺们就步行,走到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打车回宾馆。 19,丫头在卢浮宫不怎么喜欢照相,LD仔细一问,原来是卢浮宫里的雕像都露着小鸡鸡。。。。。。。。 20,看了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发现法国佬和英国佬基本上把罗马和希腊值点钱的东西全搬回家了。。。。。 21,最后一天预留了半天购物,没想到大部分商店居然星期天关门。省钱啦。。。。。。 22,算一算,大约两天半的时间,俺们去了艾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卢浮宫、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巴黎歌剧院、香榭丽舍大街,中间还路过了中国大使馆,算是能走了,俺这一个累啊,真心不喜欢逛城市,还是开车在野外好玩。 23,戴高乐机场,可能是俺们飞的空港的问题,里面没有啥好购物的,也没有啥卖吃的地方,俺和LD都宁愿饿着肚子,只给丫头在星巴克里面买了点吃的。旁边有一家中国人买了杯咖啡,然后泡上大盒的方便面,就着榨菜和火腿肠吃得那叫一个香啊,让俺看得饥肠辘辘。记得有报道说马尔代夫的宾馆禁止中国人带方便面去吃,当时看了这新闻俺还没有啥感觉,现在就简直出离愤怒了,TMD,你们那里要是有海底捞或是小笼包馄饨什么的,谁愿意带着方便面去吃啊。 24,晚上回到伦敦,本来想直接找家中国馆子去吃,但是担心餐馆周日关门早就决定回家门口的中餐外卖店买吃的,但是快到的时候打电话订餐却被告知他们要关门了。于是俺们到家之后即刻下了方便面和饺子,吃完之后总算是爽了。 25,好声音第五期,看到在美国读书的九九同学被选上,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220 次阅读|60 个评论
分享 <转>巴黎高师、巴黎高工
热度 8 gordon 2013-8-3 01:46
注:高工和高师的历史对于中国人像迷雾一样,但这两个学校却和中国 毛时代的教育最像,甚至可以这么说,大陆建国后的大学改革正是仿照高工、高师。但是很奇怪,我们对这两个学校知之甚少,而且中国人一向鄙视法国人。 巴黎高师、巴黎高工是大革命的副产品,令人作呕的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第一个冷静地看出了无知本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是他不朽的功绩。他自己的补救办法最后也不见得就好多少,但他确实认识到了文明这种东西是可能的。为了制止更多的流血,拿破仑下令或鼓励开办学校。但是没有教师。凡是本来可以强迫来立即服务的人,早就掉脑袋了。必须训练一支1500 人的教师队伍,为了这个目的,1794年创办了高等师范学校。 这项任命,开创了法国数学教学的新纪元。记得已故的教授们年复一年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的那些死气沉沉的演讲,国民公会聘请数学的创造者担任教学,而且全然禁止他们按照笔记讲课。要求站着讲课(而不是半醒半睡地坐在书桌后面讲课),并且要在教授与全班学生之间自由交换问题和解答。演讲者有责任防止上课时间流于无益的辩论。 这个计划的成功甚至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并且导致了法国数学和科学史上最光辉的时期之一的来临。在为期不长的师范学校和长期存在的综合工科学校中,傅立叶都表现出他的教学天才。在综合工科学校,他以罕见的引证历史的方法(他第一个追溯到许多问题的起源),是数学课活跃了起来,他还巧妙地用一些有趣的实际应用,来说明抽象的问题。 注:克莱因的《数学在19世纪的发展》有关于 “ 高工、高师 ” 更多的信息。 这个学校创立在法国大革命最困难的时期,当时所有的教育机构瓦解,大批精力充沛的接受过军训的青年人丧生,迫切需要在这方面扩充,这就导致学校的军事风格以及与国家需要的紧密关联。容易理解,这些事情必定对学校的教学系统和精神,留下巨大而且持久的影响。 巨大的战争需求吞噬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资源,时有紧急的考试,缩短了教学时间等等(直到最后由拿破仑下令暂停办学,但又同时指示:不要杀掉会生金蛋的鸡),但是高工的规模和重要性仍然在缓慢地增长,并且发展成为19世纪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 ××××××××××××××××××××××××××××××××××××××××××××××××××××××××× 在课堂教学中,苏联专家带来了“习 明纳尔制度 ”(习明纳尔,seminar一词的音译)。 习明纳尔又译课堂讨论,是一种师生互动、同学交流、共同讨论、互相启发的教学形式。在课堂讨论之前,要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阅读参考文献,写好发言提 纲。通过准备阅读原著和其他文献,通过讨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会深刻得多,而且会从同学的发言中、老师的点拨中学到个人阅读没有掌握的知识。 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师生在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得到相互的学习,而且可以使老师更好的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可惜后来因为学生喊负担过重,这种形式就在我国消失了。 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我国的传统教育有关。中国的传统教育就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地位,学习就是接受现存的经典,无需讨论。 凡是与我国传统文化相接近的,我们就容易吸收和融合。凡是与我国传统文化差异较大的,就难以吸引 ,例如习 明纳尔 (课堂讨论)的 制度 ,本来是西方大学惯用的,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师生互相讨论的教学形式。但在我国就行不通。 注:前概念和新概念矛盾的时候,经常出现的现象,不必奇怪。(还有选择性过滤,带“有色眼镜”看人,呵呵 ) 苏联也倒霉,这顶帽子只能它扛了,呵呵。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内部就开始批判苏联修正主义,教育界也不例外。 对苏联教育的批判是猛烈的,但并末切中要害,因此也是无力的。 有中国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这种事情,自己人撕破脸不合适,总会找一个外国和尚来“ 扛雷 ” 。这个外国和尚可以是苏联,可以是世界银行专家,等等,哈哈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94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欧洲行记——塞纳河上看巴黎
热度 7 范适安 2013-5-13 12:54
从伦敦到巴黎,乘坐欧洲之星高速列车,穿过英吉利海峡,3小时之内即可抵达,非常便捷。只是与国内的高铁比,已显陈旧,舒适度也不比国内。但看到窗外急闪 而过的草地、山峦、民居,想到从文学作品和各种传媒里对巴黎这个时尚之都、文化之都和建筑之都的向往,不禁低叹,一个年轻时代就对巴黎所代表的欧洲文化有 所熟悉的人,终于可以近距离观赏巴黎的一草一木了。。。 (多图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6fa70101ff9a.html
6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儿子为什么总跟妈妈走?
热度 33 苏双 2013-5-11 09:35
爸爸问儿子:你爱我还是爱妈妈? 儿子说:都爱。 爸爸又问:如果我去M国,妈妈去巴黎,你跟谁走? 儿子说:跟妈妈。 爸爸:为什么。 儿子:巴黎美女多呗。 爸爸:……好吧,这个题过了。再来,现在是我去巴黎,妈妈去M国,你去哪里? 儿子说:那当然去M国了。 爸爸急了:为什么不去巴黎 ? 为什么总跟妈妈走!!!!? 儿子一脸茫然:巴黎不是刚才已经去过了 吗? !
6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大炮与苍蝇
热度 25 清嘴小麻籽 2013-3-22 23:53
好像巴尔扎克说过吧。外省小伙到巴黎, 要嘛象大炮一样轰进去, 要嘛象苍蝇一样钻进去。 年轻人没指点过江山想当大炮一鸣惊人的,少有。结果或大成功,极致如乡下孩子润之, 或 粉身碎骨,如蒯大富之流。做大炮得天生有才有气场,还得有运气, 还能任赌服输。一般人学不了。多数转行做路人甲乙丙丁, 少数去做苍蝇。喝醉的时候都会索:NND,当年上广场,老子也是当过XX主席的。 做苍蝇其实也很不容易,得把自己低到尘埃里。 读书人自命清高,做一回苍蝇能恶心一辈子,多数干不了这个。所以人家做苍蝇发达的自有人家的道理, 忍常人之不能忍, 为常人所不能为,也是一工。 问题是路人甲乙丙丁虽瞧不起做苍蝇的, 却又羡慕苍蝇天天喝酒吃肉,所谓求仁得仁,真正心定的有几个? 所以大家一边恨腐败,一边恨自己没机会腐败。
个人分类: 闲聊|1200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香榭丽榭的中国元素
热度 27 清嘴小麻籽 2013-3-10 21:26
香榭丽榭的中国元素
看来来光顾的同胞不少呵,要不人家挂这个牌牌干嘛? 好车。 还是好车。 又是好车,作为一个买过三辆丰田的老司机, 俺既羞又愧。 南航挺有份啊!下面这张大家都明白。 同胞对那玩艺的热情,巴黎人都知道。 俺电话上挑逗ld: 要不俺也排队给您买一个? ldc:你敢!!!
个人分类: 片片|1030 次阅读|19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5:09 , Processed in 0.065794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