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心理学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早年的工商管理学院
gordon 2017-5-12 14:53
早年,商学院的名声欠佳。不少人认为它们的学术含量不够。哈佛大学1908年成立了全球第一所商学院。1920年,学院被迁移到了查尔斯河对岸的阿尔斯顿,和主校园分开。据说,这样做是因为哈佛大学怕商学院坏了学校的名声,想和它保持距离。二战之后,商学院的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并逐渐开始聘用心理学家任教,名声渐佳。现在一流的商学院,远非当年可比。目前,仍有不少心理学家去商学院任教,但商学院毕业生去心理系任教却不多见。目前大致的分工是:心理学家多从事与管理有关的理论研究,商学院则注重实际运用和经验总结。 ********************************************************************* 工商管理学院,早就今非昔比 以为还是 案例教学呢 呵呵
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源自二战 ——评价中心技术(转)
gordon 2017-5-12 14:43
   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实用的、甚至改天换地的技术,都起源自国家、军方。例如互联网、GPS、计算机,还有评价中心。    评价中心(Assessment Center,以下简称AC),不是指一个机构或者场所,而是人才测评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情境模拟,融合了多种测评技术,由多位评估 人员从多个角度对被测者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得出较为客观、准确的判断,是目前最为科学有效的一种综合性人才评估手段。跟大多数心理学应用技术一样,AC也 源自于军事领域,是一项货真价实的“军工定制”技术。AC从“军工定制”转到“军品民用”, 再作为“舶来品”来到我国并蓬勃发展 起来,历经了近百年时间。    一、起源“军工定制”用于选拔特殊人才    (一)AC前身——诞生1929德国开创多项评价程序    说到评价中心,让我们把目光拉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二战前,心理测验在军事领域应用已不新鲜,主要用来筛选士兵,通常是采用个 性测验和智力测验进行。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针对士兵中出现的恐惧、多疑、失眠、紧张等心理问题,委托心理学家伍德沃斯开发了《个人资料调查 表》,这是一项个性测验,用于筛选士兵;美军还开发了团体智力测验,用于鉴别新兵。    但是,智力测验和个性测验只适用于选拔普通士兵,对于军官的选拔,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1929年,德国迫切需要挑选和培养优 秀的高级军事指挥人才,为了回答“如何才能挑出优秀的军官,以赢得战争的胜利?”,德国军事部门集中了一批心理学家,研究军事指挥人才,并建立了一套评价 程序,协助德军挑选未来军官。在当时,这种方法是非常先进的创举,也是AC最早的萌芽。    德国心理学家的这套程序,与智力测验、个性测验有比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从“海选”到“优选”,要求更高、更具体。    智力测验、个性测验使用广泛、不针对具体岗位,这套程序则强调要明确优秀军官的要求,即优秀军官要具有哪些能力或特点,类似于现代人才测评中的工作分析或岗位分析。    2、从“纸上识兵”到接受“实践检验”,强调军官整体能力。    以“整体性”和“自然性”为原则,即要评价未来军官的整体能力,而不是单项的能力,而且要在自然、日常环境中观察行为。    3、跟智力测验和个性测验测评方法单一、标准化计分不同,这套程序要求使用“多种方法”和“多名评价者”,还要把评价者的判断综合起来。    在评价过程中,首先,心理学家确定优秀军官在个性和领导才能方面的要求,并通过调查把这些特质细化为具体素质要项:    △明确的目标;    △信心;    △有效的想法;    △精神上的适应性;    △数学头脑;    △诚实;    △……    接着,为了评价这些个性和领导才能,心理学家创新设计了许多独特的方法,其中包括:    (1)任务完成:要求候选人按照详尽的指令,在一条复杂的障碍道路上,完成一系列紧张的任务,观察他们的首创精神、毅力和体力表现等。    (2)指挥士兵:让候选人指挥一组士兵,完成一项任务或者向士兵们解释一个问题,评价者对他的面部表情、讲话的形式进行观察。    (3)深入面谈:了解候选人的经历、教育情况和观念等。    (4)智力测验:采用书面测验评估智力。    (5)身体测验:一系列的五官功能测验和感觉运动协调测验。    评价过程持续两到三天,由两名军官、一名内科医生和三名心理学家主持进行。通过对候选人活动的观察、行为表现的评价,最后做出人选决策,产生出未来优秀军官。由于某些政治原因,这项研究在1942年停止了。    评价:德国心理学家对领导才能的多项评价程序,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多名评价者”来评价复杂行为,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此后的AC技术,都建立在这两条原则之上,并且,他们所创设的“情境模拟”测评形式更是成为现代AC的核心思想。    (二)AC发展——成于二战英美甄选军官与特工    1、英国陆军部评选委员会——选拔军官    二战期间,1942年到1946年,或许是因为败仗吃得多了,为了改变军官选拔方面的失败局面,英国军队仿效德国,专门成立了“陆军部评选委员会”,以挑选军官。    除了仿效德国的“情境模拟测试”外,英国的做法也有所创新—— 把候选人置于更现实的环境中去考察 ,采用了小组练习。因为设计者认 为,许多军事指挥活动是在小组中进行的,所以小组环境是评价领导才能的最好形式,他们把成功领导定义为“有利于达成小组目标的能力” 。后来,英国心理学家拜恩又进行了修改,综合应用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团队任务、即兴演讲、角色扮演、深度面谈和投射测验等。利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来评价那 些对成功领导者极为重要的个性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做出贡献的水平、小组内聚力、稳定性。    评价 :英国挑选军官的做法,把候选人置于更现实的环境中,采用了小组任务和体力任务来评价领导才能,所设计开发的经典模拟测验(如:小溪练习和建筑练习)仍在现代AC使用。此外,英国还就AC的测评效果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推进了AC的科学化。    2、美国中央战略情报局——挑选特工人员    美国中央战略情报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OSS,也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前身)挑选特工人员,过程显得非常有难度和神秘。由于联邦调查局的失误,使得美国未能预见到珍珠 港事件的发生,于是罗斯福决定,重新成立一个美国战略情报局,专门收集国际局势和战略层面的情报。OSS虽然不是军事部门,却隶属于军方。    成立于危难之际的OSS的第一要务,是找到一些机智、勇敢而又忠诚的工作人员。当时局势风云变幻、谍影重重,哪些人可以被信任、被挑选呢?由于特工人员要在高度压力下的敌后进行活动,所以研究者们设计了一套具有这种情境压力的测验。    1943-1945年,OSS针对战略情报局不同工作职位(包括秘密情报员、破坏人员、宣传人员、秘书和办公室职员等)建立了一套候选人选拔程序,包括了8个复杂的步骤,有以下4个特点:    1、强调情境模拟测验和绩效练习:中情局坚信,对候选人工作绩效的预测,应该主要根据模仿工作环境的练习来确定,因此非常强调情境模拟和绩效练习。    2、重视传统方法:同样采用面谈、履历表分析、句子完成测验、健康调查和工作条件调查、词汇测验等传统方法。    3、采用一些特别的方式:例如,让评价者和候选人一起在某个场所(如宾馆)度过三天时间,一起工作、吃饭、睡觉、生活。这种方式给评价者创造更多与候选人进行非正式接触的机会,进行更为真实的观察评价。    4、完整细致的背景调查和严密的安全调查。    评价:美国中央战略情报局所进行的AC,代表了美国第一个完备的人才选拔多项程序,设计方案也堪称经典,为AC在美国的大量应用打下了基础。以后发展的大多数AC都从中吸取了思想、观点和方法。    小结:战争是人类之祸,却也是加速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哪里对于评价人有最迫切的需要,人才选拔技术就会从哪里发展起来。由于战 争是你死我活的较量,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除了经济实力、武器、战略等要素真刀真枪的比拼外,军事指挥人才也成为战争双方暗流涌动的比拼。千军易得一 将难求,指挥人才选得好不好、对不对,战场上见分晓,绝对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屈人之兵”。再说,脑袋后面抵着枪杆,心理学家们也必须绞尽脑汁拿出真本 事来才行。这也注定了AC这个“军工定制”产品的质量必须过硬,对人才的选拔必须做到准确、有效、高效。    二、走向非军事领域和工商业——“军品民用”    (一)英国文职人员选拔    经过在军事领域中的积累,AC最终开始向非军事领域渗透。    1945年,英国将AC的思路和方法用于选拔中高级文职人员,并具体外化为8种方法,包括一组语言和非语言测验、个性投射测验、背景信息、各种渠道的调查反映、面谈、资格考试成绩、个人情境模拟练习、小组情境模拟练习。    其中,个人情境模拟练习主要是演讲或报告撰写,处理模拟的社会团体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小组模拟则是每组7人的无领导小组讨论, 讨论一位高级文官可能面临的问题。每次活动结束后,由两位官员和一名心理学家组成的委员会一起,交流讨论候选人情况。就候选人在文官职位上获得成功的潜 力,各个评委独立进行评价。    评价:英国最先把AC应用于非军事目的,情境模拟测验能更好地考察领导和管理才能,AC具备了最终应用于工商业领域的可能性和条件。    (二)美国“遍地开花”广泛应用工商业    二战结束后,许多军事心理学家和军官离开军队,加入到各类企业中,他们把评价中心这项“军工技术”,也带到了企业,从此开启了AC在各类组织中遍地开花的序幕。    任何一篇介绍AC技术用于企业的文章,必然绕不开一位心理学家和他的一项惊艳世界的研究课题。这位心理学家就是道格拉斯·布雷(Douglas Bray)。    1956年,道格拉斯·布雷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负责管理发展研究课题项目(Management Progress Study, MPS),研究具备什么特征的年轻雇员,能够从胜任初级工作发展到胜任中层和高层工作。运用AC技术,布雷对新进公司的422名基层经理进行了管理潜能评 价,采用的方法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处理、商业游戏、面谈、投射测验、自我描述、能力测验、思维测验、个性测验、生活态度调查、个人历史调查等。测 评结束后,结果被封存起来,8年后公开测评结果,与这422名员工的晋升情况作对比。结果发现,AC技术的准确性达78%,表明AC的确能较准确地预测管 理人员未来的职业成功。    此后,以情景模拟为特色的AC在工商业中得到迅速推广与普及,GE、IBM、福特等大公司都采用了这种技术,并成立相应的机构来评 价和选拔人才。后来接任布雷工作的摩西(Moses)博士,继续对ATT公司约6000名管理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AC的准确度几乎是标准 智力测验的5倍。IBM公司的辛里奇(Hinrichs)博士也对IBM内部运作的AC效度进行8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了与ATT相近的结果。美 国的一些政府部门也应用AC选拔人才。迄今为止,对各种测评方法效度的研究均表明AC的效度明显高于其他测评方法。    1975年5月,第三届评价中心国际大会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会议制定并通过了《关于评价中心的实施标准和道德准则》。之后每隔几年,都会根据评价中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对这个标准和准则进行修订,现已修订到了第7版。    继美国之后,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各类组织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人才测评。1980年,仅美国就至少有2000个组织使用了评价中心。    小结 :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选拔,与军队中的军官选拔,有着殊途同归的目的。心理学家举一反三,将在军事领域中证明了的AC技术巧妙迁移到企业中,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与求证。严谨的科学态度,也保证了AC得到越加广泛的使用和发展。    三、评价中心在我国——内化“舶来品”量出真人才    在我国,科学的评价中心是一件 “舶来品”。    评价中心方法最早被引入中国是在二战后期(1943-1946年),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与美国战 略情报局(OSS)在重庆成立的跨国军事情报合作机构,即著名的“中美合作所”, OSS把这套方法运用到帮助军统局选拔和训练情报人员,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周先庚教授曾参与其中的工作。由于政治的原因,这段历史没有被公开。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对AC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    包括西门子、汉高、诺基亚、壳牌、飞利浦、可口可乐等在内的跨国公司,运用AC测评他们在华投资企业的员工。同时,学术界掀起AC研究热潮,出版了相关的书籍,发表了各种研究文章。1988年,在上海举行了以“人力资源管理和评价中心”为主题的国际学术大会。    20世纪90年代后期,AC在国内得到大规模的运用和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机构或咨询公司把AC技术应用于企业人才的 选拔、培训诊断、领导力发展。北京、上海、四川、湖南等许多省市都开始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来选拔厅局级领导干部,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有所应用,测评手段 包括纸笔测验、结构化面试、文件筐、情景模拟等。    时至今日,AC得到了更多的熟知、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很多组织选拔和评价人才的基本工具方法,应用范围不断拓广,涵盖了员工招 聘、后备人才甄选、管理人才选拔、领导力提升、培训发展、人才盘点等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AC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化,从岗位分析、情境设计、试题开 发、评价者培训、评估技术到结果反馈的各个环节,都有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在评价科学性方面的研究,细致到信度和效度及各类影响因素的收集、检验和控制。 可以说,当前的AC技术发展水平,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不可同日而语。    在评价中心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测评乱象,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评价中心测评机构混乱。各种管理咨询和人才测评机构争相开展AC业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业务范围的“标配”,言必称 AC。各家机构都信心满满地宣称,自家的AC水平足够高、测评师足够有经验。然而,实际操作中,各家机构所开展的AC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机构甚至对于 AC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环节都模糊不清,就贸然大胆地推销给客户。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机构、采用什么样的AC产品,来帮助自己实现人才的 选拔和评价,颇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不适感。我们潜心研究AC等人才测评技术多年,感到这种现状令人堪忧。    另一方面,应试培训使AC效果失真。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应试传统的国家,由于AC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培训机构AC 培训水平也风生水起、与时俱进地有了大幅提高。人才选拔经常变成一种博弈。很多用人单位受困于此,不知道眼前这位侃侃而谈、表现优异的应聘者,是才高八 斗、真材实料的素质高手,还是临阵磨枪、善于表演的应试选手。雾里看花,让企业心存顾虑。    这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AC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效。企业耗费了大量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却做出了欠佳的人才决策,没有选拔出最优的人才。于是归罪于AC,得出“评价中心无用论”。    因此,HR学习如何正确使用AC,或者选择优质的测评专业机构合作,实施AC测评,对于企业获取和持续保持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将会起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作用与效果。关于如何选择AC测评合作机构,以及在AC测评中如何披沙拣金、慧眼识人,我们将另文详述。
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外显和内隐 —— 洗脑的基本原理
gordon 2017-5-11 10:20
这个问题,得从 知识种类和加工类型说起,其实它利用的就是无意识。 虽然知识这个术语内涵广泛,但通过几个应用知识的具体例子可以管窥一斑。 例如 玛丽有关电脑的知识,她知道每一次击键打字都能产生一个称为“文件”的电子模式,这个文件可以以多种形式储存。比如,储存到电脑的硬盘驱动器上。这种知识在操作电脑如恢复及编辑文件时都很有用,但是 玛丽可能不知道当电脑硬盘驱动器损坏后如何修理。 与她的电脑知识相比,我们再来考虑一下 玛丽有关骑自行车的知识,她知道如何骑自己的山地车,也能骑其他种类的山地车。玛丽确信即使几年不骑山地车,她仍能掌握这种知识。虽然她有如何骑自行车的知识。但是,她不能解释自行车为什么可以保持平衡,转弯为什么不会摔倒等等。 关于电脑,玛丽具有可以用语言描述的知识,但实用知识却很少。情况正好相反,对于自行车,玛丽自行车骑的很好,但不能详尽地描述骑车的整个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用两个术语来描述这两种有差异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在某种程度上是静态的事实信息,信息的组织对我们来说常是显而易见的,通常能加以描述。 陈述性知识常具有一系列相关事实的形式。 在这种定义中,静态的意思是静止或不便,我知道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这种知识将保留一生。 我们能在非常真实的意义上控制陈述性知识的组织,为了弄清楚这种知识是如何组织的,假定我让你提出一个系统来为体育运动归类,你该怎么办? 你可能先把所有的体育活动分为两类:球类运动和非球类运动。然后再把每一类细分为团体运动和个人运动。 与陈述性知识相比,程序性知识是指作为技巧性动作基础的知识,倾向于动力的(变化的)。程序性知识的组织对我们而言不明显,并且通常不能加以描述。它可以较容易地显示给某人但不容易讲述。 我们仍用骑自行车的例子来说明。骑自行车作为一种技巧性动作很容易理解。玛丽六岁时摔倒过几次后就获得了这种技巧。掌握一种技巧通常看起来要包括犯错误和检测错误。与林肯在位的知识不同,玛丽汽车的技巧是不断提高的,就像她的打字能力和网球水平不断提高一样。假使玛丽持续一段时间停止做任何事情,那么她做这些事的知识会明显减少。知识或许不会全部消失,但是,练习次数多能不断提高技巧,不练习知识就会减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程序性知识是动力的。 知识的差别不仅仅是程序性和陈述性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考虑一下知识的概括性(一般性) 你和我一起阅读,可以得到 共有且不需努力就可以提取的知识(公有的知识)。例如,我们都知道 字母表,知道九月份有30多天。 但是你知道许多我所不知道的东西,我了解并能轻而易举地提取许多你可能不知道的知识(如,我开车已开了多少公里,我有多少双栗色的袜子)。认知心理学家把有关单词和概念性质的一般知识成为语义知识或语义记忆。 把每个人所特有的,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并且与具体的时间或地点相联系的知识称为情节知识或情节记忆。 如我们在前面所看到的程序性和陈述性知识的差别意义,知识的这种划分也引起许多问题,其中一个是把情节记忆转换为语义记忆的可能性问题。 把我们的部分情节知识转换为语义知识需要多少具体的经验? 你知道鸡蛋煮的时间太长是什么味道吗?如果你能确切回答,那么,在你描述它们的味道之前你要吃多少鸡蛋? 作为另一种可能也许是这样:语义知识只不过是种错觉,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有关单词和概念的一般意义上的知识。 当我问你那个煮老了的鸡蛋的问题时,如果你仅仅提取出刚刚吃过的那个鸡蛋的味道,这种情况就可能是真实的。 ***************************************************************************** 我们已经讨论了认知心理学家用来描述人类知识的一些术语,但是认知心理学家也可以使用各种术语来讨论那些人们可以用来完成任务的认知加工的多样化。 开始这个讨论的最好方式是讨论一下注意现象。 对注意的完整讨论留在后文进行,现在把注意简单地定义为心理活动的集中和聚焦,在黎明的灰暗中,我必须注意我从抽屉里拿出的袜子,否则我选出的袜子就可能与衣服不搭配,注意看起来能强调或增强已被聚焦的感觉输入。 注意是我们心理活动的标志,注意的分配对激发其他认知过程是必须的,但是同时,来自日常生活的证据(也有实验证据的支持)表明,在很少或没有选择性注意的条件下也能激发和维持认知过程。你有过边思索日常琐事边在高速公路上开车1个小时过后你才觉察到自己已经过了那个出口的经历吗?在你做白日梦的那1小时中,你的认知过程一直在活动,因为你做出许多超车、保持速度等判断。 然而这些判断看起来并不需要任何有意识的努力。 需要用注意来激起和维持有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称为控制加工(controled process),不需要有意识地分配注意来激起和维持的过程称为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与我们已经检验过的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之间的区别一样,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之间的差别使认知心理学家能够描述正在进行的认知加工类型。 自动-控制区别的一种形式是提取现象 外显记忆:指个体在一些情景中有意识地使用认知过程来提取事物。记忆的这种使用可以看作是控制记忆过程,但是其他许多情景表明,即使我们没有意识到正在使用记忆,我们的认知和神经系统也时常能提取事物。这种现象称为内隐记忆,很像自动记忆加工。 *********************************************************************** 一个人的注意力能处理的事物非常非常有限,第二,注意力具有选择性 *********************************************************************** 二战期间 人因研究 人因研究 领域处理人机交互作用,特别关系到人的技能和绩效的提高。该领域形成于二战期间,那时出现一种很明显的现象。 日益发展的先进技术也需要在器械设计上得到提高。在航空上人所使用器械的问题更为突出。 broadbent 的研究 broadbent 在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的工作中发现,工人受机器所提供的反馈信息的支配。broadbent 观察到,飞行员驾驶飞机并不是使用所有的显示信息。确切地将,对一些仪器的监控要比另一些多。broadbent 还发现,通常来说, 显示的信息过多,飞行员不能马上注意到所有的信息 。相反,飞行员必须注视数目繁多的仪表,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 broadbent 工作有几点启示:第一,他反对人类只是被动地等待刺激的到来这种观点。相反,他发现飞行员和其他机工都是主动地寻找信息。 这一结论使当时流行的行为主义理论遇到了一些麻烦。 第二,人类信息加工与控制复杂机器的伺服机构是很相似的。也就是说,与伺服结构以独特的方式对独特的信息作出反应一样,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也可看作是这种机制的组合。 *********************************************************************** 过滤器模型,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D.E.Broadbent)提出。他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感觉通道接受信息的能力以及高级中枢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对外界大量的信息需要进行过滤和调节。过滤按照“全或”的原则,只允许一条通道上的信息经过并进行加工,其余通道则全部关闭。 *********************************************************************** 计算机 在讨论 broadbent 的研究时,我们间接地提到了信息的概念。broadbent 对这个术语的兴趣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 二战前夕,几位思想家(如香农)尝试从数学上定义信息的概念。香农推论说, 信息的功能是降低未来独特事件的不确定性 。 明确地讲,如果我们把未来可能的事件想象为占有一列或一个空间,而后发现这一列有一半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有一半未来事件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对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就减少了。我们知道它们中有一半不会发生,因此我们只需担心剩余的一半。我们接受了多少信息呢?
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抑郁是一种能力(转)
gordon 2017-3-15 05:12
“抑郁”也可能是一种能力,并非“你”有问题,而是“环境”问题 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如有一些人比较特立独行,喜欢创新;而另一些人则喜欢很固定的生活、喜欢维持在某个稳定的状态里。 这两种人就好像是一个坐标横轴上的两个相反的方向,大部分人可能是在坐标轴的中间部分,即都渴望一定的安全感,也渴望一定的新鲜感,在两者之间。 用统计学来说,就像这个正态分布图,抛物线的拱起部分(在正负两个标准差之内)内囊括了大多数人。 而社会人群中,一定有少数人是在两个方向上分别比较极端的人,他们一般会(在正负两个标准差之外分布)特别追求新鲜感或安稳感。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因为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会更容易在心理上有更大的压力,或者说更容易出现心理波动。 然而,往往真正的“创新分子或精英”也只可能是极少数人,对他们来说,也许“特立独行”、承担更大的“心理压力”,就是在社会“创新”进程里,人群中必须付出的一些代价。 能“抑郁”,代表有接受现实的能力 有很多比较大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的大师,比如说温尼科特曾提到 “抑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能力”。 它的意思是说,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悲伤、无助,感觉到自己的目标无法达成”等能力的话,就可能在任何时候都比较“自我中心”。 比 如 如果ta遇到挫折,ta很简单的反应可能就是“愤怒”,即“我不接受,我不接受现实,现实不可以这样”,他会持续地表现不能接受的状态 。但是 “抑郁”之 所以是一种能力,是因为它背后隐含着一种对现实清醒的“认识”和无奈的“接受” ,虽然并不是“完全接受”——在“抑郁”的背后,人认清了客观“这是一个无 法改变的现实,不管我多么不愿意,这是一个存在着的现实,我得去面对它。” 比起接受“我做不到”这个现实,我们现在的社会过于强调“快乐”和“做事”,而过少地重视人有时候会有一种“悲伤”和“反省” ,或者说是一种“空”,即“人不一定要做事,也可以处在沉闷一点的状态中整理自己”。 现在社会好像太强调“自我”了,而不太强调这种“空”。 感到抑郁,是因为人知道“我朝这个方向再去努力,也没有办法,就撞墙了,然后我就撤回来”;“撤回来”,然后等待和整理新的目标。 所以, 它是一种在人的适应生存上本来就有的能量保持机制 。 *********************************************************** “抑郁”状态中有一个“转换遗憾”的过程 “抑郁”和“焦虑”可能不一样。“焦虑”是处在“抑郁”之前的状态,是——我调动我的力量去做充分的“搏斗”。但是当我“搏斗”后,发现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就“撤回”这种能量。这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而这种“明智的做法”,实际上是一个潜意识的、习惯性的反应 ,而不是一个有意识的反应。 之所以是习惯性的,是因为 不光是人,所有的动物都会“习得性无助” ,它是自然而然地在某个阶段,就会有的一些生理平衡的基础机制,即 某种能量调动到一定程度了,人不可能无限度地去调动 ,于是就自然进行一些状态“转换”。 “抑郁”的背后就有一种“遗憾地放弃”这种感觉,而且其中有一个“渡过”的过程 —— 就是说 看清楚现实之后,我仍然能够看到我还拥有什么东西,我知道还能做什么 ,比如我还能吃饭、呼吸,然后我还能做一点点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就从 从这个低 点再慢慢地恢复 ,由一种心情不好,但是勉强能做一些事情,再慢慢地恢复到做了这点事情、并感觉到一点点成就感和意义,再使心情好一点;然后做做一点事 情……直到慢慢地滚动回来。在这个过程中间, 原来那个“遗憾”可能就不再成为“注意的焦点” 。 因为人是很容易把“丧失”当成焦点的 ,无论是“亲密关系的丧失”、“成就感的丧失”或者是“理想的丧失”,“丧失”往往无法消化,而 “心理创伤”指的其实就是一种“无法消化”的事情,它哽在这里,让你的注意力黏着其上 。 如果这个人没有做新的事情,那么就会停止在这里,平均来说,这个状态持续半年以上的时间就需要心理干预了 ,因为半年以上的很多事情没有“消化”的话就认为是“病态性”的,是 需要有一个外在的力量来协助来支持,然后从这里慢慢地滚动出来 。 所谓“常模标准”和“精英标准” 心理健康最常用的标准叫“常模标准”。“常模标准”就是指你和这个世界上80%的人一样,那你就比较健康。 我们一般做很多心理测验的时候,用的都是类似这样的标准。 比如大多数测试如果超出平均值一个标准差,就需要注意一下;如果你超出两个标准差之外,那很可能就是有较大的问题。 比如人的性格测试中比如“内向”和“外向”,或者说一个人在社交方面的风格标签“主动”、“被动”,“热情过火”等,这些都是跟80%的多数人比较后、从“中庸”的参考标准来给出的评价。 但是,这个“标准”它事实上有一点点“问题”。 它的问题在于, 首先它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 , 即它不是一个心理学家真正研究出来说“怎样的程度叫心理健康”; 它实质就是一种“数据驱动”, 或者说,其实它有一点点“民主的暴力”,就是说谁占据了最主流,那你就需要去和这个主流比较接近,就认为是健康的。 而不是说专家经过大量研究,确认这样才叫“健康”,所以“常模标准”最大的问题就是—— 假如这个时代有问题,或整个文化中间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它就不能说明问题了。 比如说一个时代中,人们都很“躁动”或者都很“保守”,那么这个所谓的“常模标准”,其实不是一个真正的评估人的标准, 并不是越和别人一样就越健康 。 所以,专家们还提出来另外一个标准 ,与“常模标准”对应的是 “精英标准” ,因为通常它符合的人比较少。 比如说人本主义学者像马斯洛,他提出来“自我实现的人”的14个标准,就是典型的“精英标准”。 马斯洛所提出的自我实现者的14条标准: 1. 良好的现实知觉 2. 全面接受自然、他人与自己 3. 自发、坦率、真实 4. 以工作、事业为中心 5. 有独处和自立的需要 6. 功能发挥自主 7. 愉快体验常新 8. 有神秘的高峰体验 9. 社会兴趣强烈 10. 人际关系深刻 11. 具有民主的性格结构 12. 处事幽默、风趣 13. 富有创造力 14. 反对盲目遵从 在这些指标里面,你会发现 其中有一些和“常模标准”有一点点矛盾 ,比如说在个人对社会文化适应的程度这点上。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即心理健康非常好的人,ta对社会文化并不是完全遵从和适应的。 很 大程度上,虽然ta可能不会不断地去诉讼、投诉、反抗,带领很多人去反抗、 成为和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直接对抗的力量 ;但是ta在内心里面并不完全认同 “现有的社会文化的现象和标准,大家都认为是好的,ta就认为一定是好的”,ta可能眼光会更远,能看到人类所处的时代的变迁、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差 异。 丑小鸭只是没发现自己的“美” 但不是“丑” 很多我们以为是很绝对的事情,换一个时空,就不一定是那么绝对 。我们现在时代觉得这个人是个“缺陷”的事情,换一个时空,它就不是。 就拿我刚才提到内外向这件事情来说。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看来,很长时间是强调人比较内敛的,修炼成比较无形于色的,然后不特别张扬,而且一成功我们就会说“满招损”。 但 是现在受到这种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也不见得始终是这样),只是在现代、尤其像美国的文化中,它就很强调外向,就觉得整个孩子都需要外向,员工都需要 外向,如果你没有外向的话就会打个问号,就觉得你这是一个“缺陷”。但是其实我们知道,人类的“内外向”是有一定的分布的,而且这种分布,它的意义就在于 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环境下分别需要不同的应对方式,你过于偏向于哪一种都不是简单的好坏可以判定的。 很喜欢《安徒生童话》里那个丑小鸭的故事,我觉得它有很深的 “心理意味” 。 我 们的自我概念、对自我的判断在小的时候一定是受到周围人影响的。没有人天生就“心理强大”到认为“我就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尤其是人会受到养育环境和周 遭的环境评价,当别人给你一个标签“你特别如何”,不管这个标签是好是坏,都会慢慢地影响到你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对自己的态度,接受还是不接受等。 所以,我们研究一个人,他的性格中会有一些先天的因素,此外还要考虑一些偶然的因素。 比如如果自己的性格和父母的性格,两者的匹配程度比较高的话,父母和ta的关系来说就比较好,养育上的支持能被接收得比较好,但是如果相似程度很低,比如说父母很内向,ta很外向或者在其他维度上偏差比较大的时候,这个孩子越不能够接收得到父母的支持。 父母的那些不利的养育方式, 有时候给人感觉就是“频道”不太一样 。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和自己频道不太一样的家庭环境中,就会感觉自己很“奇怪”。 比如ta自己很自发想做的事情,环境就对ta说,“你怎么这么特别?你口味怎么那么特别?你审美怎么那么特别?你喜欢的东西怎么那么特别?”这就自然会是一种压力。 就像丑小鸭一样,直到它找到了真正属于它归属的那个群体,它才会意识到自己是“美”的。 它身上并没有一个莫名其妙,就是“丑”的烙印,问题只在于“人和环境”的“匹配”。 当人和环境不匹配的时候 人到底是调整自己还是换一个环境? 这虽然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但是, 我们现代社会一个优点就是你还是有选择的权利 。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你有更多的自由。 根据荣格的性格类型说,后人编制的测验大概把人分成16种,就是心理专业测验会用MBTI或 者16PF的量表去测量人的性格。你会发现,各个性格类型之间,他做事情的方式差异很大,思考问题感受的方式很大。但是,当我们人没有学习到人格理论、有 科学的了解作为背景支持的时候;当人们也没有意愿去付出努力去了解别人的时候, 人有一个倾向——就是“简单化”。 为 了维护自我感觉良好,人们会把“和我不一样的”,看成是“不好的”,就会“鄙视”别人。但是,当我们愿意花一点力量去了解别人;当我们有能力对人的复杂性 有了解 ;当我们知道各种人格类型之间真的有时候会呈现相反的状态,并且每种状态都是“有用的”、“在不同环境下都有价值”的时候……当有了这些“知晓”之 后,人与人之间才会更好地沟通和减少偏见。 **********************************************************************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榜样 : 又见倪萍上镜,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她说过,姥姥告诉她一句,也是我喜欢的话,“出多大名,现多大眼”, 她用这句话在火的时候告诫自己。 倪萍,不容易。 今天,她又说了她姥姥的一句,我们很多心理学人都不一定真的懂,不一定做到;“你要不倒谁都推不倒你,你要 不想起来,谁都扶不起你”,听,多么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啊!想想,有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现在的问题,推给我们父母,听听姥姥说的,真的应该惭愧~ 倪萍姥姥是生活中真的“心理专家”。 ********************************************************************** 注:其实他们的问题,我都知道,但 问题在于,你没办法把问题推给他们 。
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出错者更聪明,重获活力(转)
gordon 2017-3-2 03:50
作者:Helen Yan 已经无数次有来访者告诉我他很焦虑。 焦虑到凌晨三点还在修改第二天演讲的PPT, 焦虑到精心策划了两年的项目从没有实际过一步, 焦虑到他 必须花费半年时间分析完所有品牌的所有价位的所有型号的手机,才满怀忐忑地买下性价比最高的那一部 ,然后马上又后悔…… 我总结起来,几乎所有焦虑都出自一个根源,那就是——绝不允许自己出半点差错。 在那个宁死也要捍卫的完美形象背后,总是藏着一颗惊魂不定、不堪一击的小心脏。 尽管大多数抱怨自己焦虑的人看起来痛苦、自怜,甚至自恨,但我想说, 其实你是太猖狂啊!因为你想一步登天 ,因为你认为自己就应该是个完美的神,然而戏剧性的是, 如此地追求完美 竟变成了 一件最不完美的事 。 ************************************************************************** 01 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不幸福 社会心理学家Shalom H.Schwartz和同事在研究中发现两种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人。 一种人倾向于穷尽所有可能的选项,只为从中挑选出那个唯一的最好的选择,他将这类人命名为“最佳选择者”(Maximizer);而另一种人 只是找到差不多好的那个选择 ,就完成了,满足了,他们叫做“知足者”(Satisfier)。 最佳选择者要花较长的时间去选择,而且做出来的选择看起来要比那些知足常乐者很快做出的选择要好得多。然而悲催的是,他们反而会对自己的选择不甚满意。 更悲催的是,总体而言,与知足者相比,最佳选择者过得更不幸福,心态更悲观、自卑,生活满意度更低,并且更容易抑郁、后悔和自责。 大量心理学研究已证实, 完美主义心态导致抑郁和焦虑,降低生活质量。这种消极影响如此严重,以至于完美主义已被作为抑郁症状的一部分 ,并成为造成抑郁自杀事件的一个重要诱因。 所有这些发现无不戳中完美主义者的痛点。他们急需要做的,是改变对出错这件事的态度。 ************************************************************************** 02 出错让人发挥出色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家Ellen Langer曾做了一项研究,探索对出错的开放态度如何影响公众演讲焦虑,实验将参与者随机分成三组,让他们做演讲: A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不好的”(完美主义);B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难免的”(自我原谅);而C组参与者被告知“ 请在演讲中出一个错误,而且还可以出更多意外错误 ”(好奇开放)。 结果,C组参与者在演讲中感到最舒服,最不焦虑,并且得到了观众的最高评分。之所以如此,正因为这组参与者已经把完美的自我抛在了脑后,只是专注地去表达,好奇地去探索这次经历所带来的可能性。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实验,它很好地表明,出错并非是我们躲之不及的丑事,一旦错误发生,我们也不是只能以自我安慰来应对; 出错还可以是值得鼓励和庆祝的,它甚至能让人表现得更加出色 。 03 出错让人更有魅力 最近,网上一档以毒舌著称的喜剧脱口秀节目火了,这档节目每集邀请一位阅历丰富、三观正确的名人作为“被吐槽”的主角,由这位名人再邀请一群自己的圈中好友一起轮番相互吐槽,并且还要争出冠军。 那些平日里光鲜亮丽的荧屏偶像们,在节目里都变成了被众人奚落和调侃的对象,从曾在主持招聘节目时把选手骂到晕倒的冯绍刚,到代言了各种奇葩广告的唐国强,从只有一部剧被观众熟知的剧作家史航,到在真人秀里制造了“放气”事件的郑凯,没有一个不在自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可是所有人都很开心,观众更是连连捧腹。无论是怎么也不红的,还是过了气的,都通过这个节目着着实实地火了一把。 我希望所有完美主义者都能看一看这样的节目,不仅仅因为它的幽默方式,还因为它对于完美主义癌晚期患者有着绝对的治愈效果。 它让我们知道,出错很OK,出错很可爱。有趣的是,越是有影响力的人,错起来越是有魅力。当他当众出纰漏或揭自己的短时,你会戏剧性地被一种满满的正能量所包裹。 那种现象看似荒谬,但早已被研究好奇的心理学家Todd Kashdan所看穿: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情愿花费多出10倍的高价去听最喜爱乐队的现场表演,也不愿意在家里听他们那些完美无瑕的CD录音。 往往即兴的、不完美的表现,才会是最神奇、最出彩的,因为它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 ************************************************************************** 04 培养对出错的正确态度 当你还是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宝宝时, 你是多么肆无忌惮地出错呀!摔过多少狗吃屎,说过多少狗屁不通的话,可是你焦虑了吗?没有,反而是开开心心 、跌跌撞撞、咿咿呀呀的, 就很快把什么都学会了 。 曾几何时,你竟然开始对出错感到如此厌恶,甚至到一种超乎寻常的恐惧的地步!这究竟是肿么了? 故事大概得追溯到你的童年,那时候你才上小学一年级,你拿着考了98分的试卷兴冲冲地跑回家,递给爸爸,可爸爸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指着分数质问道,那两分是怎么丢的?是的,从那个时候起,噩梦就开始了。 而现在,是时候改变态度了。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 Dweck提出发展性思维(growth mindset)和固定性思维(fixed mindset)的区别,并在实验中证明了前者的重要性。 她的研究发现,仅仅是分别表扬学生“聪明”(固定性思维)和“努力”(发展性思维),就可以让本来学习成绩相同的学生在随后的实验中产生差异。 被表扬“聪明”的孩子成绩下降了20%,而被表扬“努力”的孩子成绩提升了30%。因为,那些“聪明”的孩子学到的是把出错灾难化,而那些“努力”的孩子学到的则是要从错误中进步。 记得我刚读积极心理学研究生的时候,教授介绍给我一项研究,关于领导者如何帮助员工从错误中学习,我当时觉得这一点也不“积极心理学”,毕竟这是一个关于“错误”的话题。迫于学术成果的压力,我勉强接下这个活。可是后来,它却变成了我研究生期间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课题。 我的研究发现,具有积极领导力风格的领导者更善于帮助员工树立对错误的积极态度,而这其中的机制很可能就是 他们培养了员工的发展性思维,而不是固定性思维 。这项研究不仅成功发表,而且为我赢得了学生研究奖。 最最重要的是,在一遍遍深挖这个话题的过程中,我自己彻底改变了对于出错的态度,也从深度的焦虑中走了出来。 05 如何改变? 此刻,如果你正在焦头烂额地准备一场绝不能失败的演讲,或者在永无止境地拖延实施一项已策划了两年的项目,又或是还在纠结抓狂最好的那款手机会不会是下一款…… 我建议你先停下来, 做一个深呼吸,放下对自己严苛的评判 。 然后,去规定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出个错吧! 最糟糕的情况,不是你出了错,而是你居然没有出错的勇气 。像是去完成一个优雅的任务一样,去完成这次出错,同时带着孩子一般的好奇心,去观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出现?结果如何?你学到了什么? 如果你身边的人也面临同样的焦虑,也请给他们这个建议。 事实上,正如没有人会在乎你把电线杆底座擦得有多亮,也不会有人真的记得你出错的时候有多丢脸。 作者简介:Helen Yan,心理学硕士,英语硕士,积极心理学者、辅导师。 目前在美国加州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 师从积极心理学开创者之一、福流之父契克森米哈教授。 ******************************************************************************** 根本就没有人在乎你,所有人在乎的,都是他们自己 没有人会在乎你把电线杆底座擦得有多亮,也不会有人真的记得你出错的时候有多丢脸 真的有烂人提起,短期,笑笑就过去了。 如果这个人长期提, 你就要想想,是不是有必要再跟其 长期交往 。
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威廉·詹姆斯诞辰 185周年
gordon 2017-1-12 04:42
今天也是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185周年诞辰,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奠定了他美国第一位本土心理学家的学术地位。他提倡的实用主义哲学也影响了美国 和世界。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詹姆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 人物之一(第62位)。他著名的心理学贡献包括"意识流"(视意识为一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止状态)和"情绪随身件状态产生而不是情绪产生身体状态"("我们 看见狮子先跑然后产生恐惧感")。 *********************************************************************** “行为主义”,早前我以为是约翰B·沃森提出的。 现在才知道是 威廉詹姆斯 *********************************************************************** 参考阅读: 心理学如何成为一门科学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62891 *********************************************************************** 他祖父是苏格兰──爱尔兰血统,是从爱尔兰来到美国的,他是位精明强干的商人,还是伊利湖运河的发起人,赚了好几百万美元。结果,他的儿子亨利(威廉的父亲)根本就不需要去工作。亨利上了两年的教会学校,但因为觉得这里古板的长老会教条令人难受而辍学,可是,他还是持续对宗教及哲学问题感兴趣.一辈子都是如此。33岁的时候,他遭遇到严重的情感危机。晚餐后,当他闲看着火堆时,突然被一阵莫名的恐惧感笼罩住了──“一种完全失去理智和可怜的恐惧,没有任何显然的理由”,他后来说──虽说只持续了10秒钟,但却让他受到极大的打击,在以后的两年内持续受到反复发作的焦虑影响。看医生,旅行和其他一些分神的办法都不起太大作用,可最终,他在瑞典神秘主义者依曼纽·斯维登堡的哲学里找到了救助的办法,因为斯维登堡本人也曾受到达种焦虑感的打击。 恢复健康后,亨利把一部分时间用于写作神学和社会改革方面的作品(他认为自己是“一位哲学家和真理的追求者”),一方面用于对孩子们的教育上。他对美国学校不太满意,时不时带家人去欧洲──威廉?詹姆斯是5个孩子中的长子──以增长见识,补充教育,再把孩子们带回他们在纽约华盛顿广场的家,以保持与自己文化的接触。 结果,詹姆斯在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和德国都上过学,还接受过私人教育;他对随家人去过的那些城市的大博物馆和画廊都很熟悉;五种语言都说得不错;与梭罗、爱默生、格里利、霍桑、卡莱尔、丁尼生和J·S·密尔等经常造访他家的名人见过,交谈过,并听过他们的高论;在他父亲的影响下,他阅读广泛,有了哲学的基础。这并不是说老亨利·詹姆斯就是位工头和严守纪律的人,对于他那个时代来说,他是位极不平常的随意者,是位可亲可爱的父亲,因为他允许孩子们在餐桌上随便谈论任何话题,而且,使他的朋友们万分吃惊的是,他竟允许孩子们去剧院。可是,一位可亲可爱的和蔼父亲可能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17岁的时候,威廉?詹姆斯希望当画家,可是,老亨利?詹姆斯却不同意这件事,并带全家去欧洲呆了一年,以冲淡此事,因为他希望孩子在科学或者哲学里面谋一份事业。只是因为威廉坚持要这样,他才勉强让他跟纽波特的一位画家学画。半年之后,威廉觉得自己缺乏这方面的天才,也许更多的是因为一种歉疚感而不是才气的缺乏,他遵照父亲的希望进入了哈佛大学,开始学习化学。 可是,繁文缛节的实验室工作考验了他的耐心,他很快转向当时的热点生理学,主要是因为穆勒、亥姆霍兹和杜布瓦·雷蒙在欧洲做出的开拓性工作使然。可不久,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开始转坏,威廉意识到迟早得自己谋生,因此,他转向了哈佛医学院。医学也没有能够唤起他的热情,因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跟著名的哈佛博物学家路易?阿加西兹一起去了亚马逊河,希望自然史会成为他真正喜欢的学科。结果没有,他不喜欢收集标本。他回到了医学院,可又受到各种疾病的折磨──腰疼、视力欠佳、消化不良,还有一阵阵的自杀冲动──所有这些或大部分都因为他对未来的担心而加剧。为了寻找解脱办法,他去了法国和德国,约有两年的时间,在那里沐浴, 在亥姆霍兹和其他著名的生理学家手下学习 ,结果对新心理学相当熟悉。 最后,他回来了,并于27岁完成了医学院的课程。他没有想办法去行医,因为他身体不太好,可是,他花时间研究了心理学,因为对前途的担忧而心情暗淡,再加上他有关意识的科学观点与这个世界及其父亲的神秘主义和精神追求相差甚远,因而郁郁寡欢。 1870年28岁时,在经历了一年多的郁闷后,他突然产生了与父亲极为相似的情感危机。许多年以后,他在《宗教经验种种》,通过由一位匿名的法国人为他写回忆录的形式,描述了这种体验: “有天晚上,我在夜色中去一家成衣店买一件衣服,突然间,一阵可怕的恐惧感没有预先的警告就袭击了我,就像从黑暗中冒出来的一样。这恐惧感就是对自己的存在的害怕。同时,在我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癫痫病人的形象,我以前在疯人院里曾看见过他,一位长着一头黑发的青年人,皮肤发绿、完全是个傻子,整天坐在凳子上,或者坐在墙上的架板上,双腿抱膝坐在那里。这形象就是我本人,我心里在想。我害怕得发起抖来。这之后,宇宙对我的意义完全改变了。我每天早晨醒来时,胃底会有非常可怕的恐惧感,一种我以前从不知道的人生朝露感。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体验过。” 威廉成人后曾解释他父亲的危机,说那是对他那暴君般的父亲长期压抑住的敌对情绪总的爆发,可威廉从没有暗示过他自己的危机应作何解释。雅克?巴赞曾提出过一种假设:“人们完全可以合理地猜想,这是因为无法忍受的压力所致,因为他无法反叛一位从没有对他施过暴而只有爱的父亲。” 这次攻击使詹姆斯有好几个月神情颓丧。在这个期间,他特别受到德国生理学家对世界的机械论看法的困扰,这就是他自己的父亲一向反对的加尔文教的决定论观点在科学上的等同物。如果机械主义论真实地反映了意识,那么,他所有的思想、欲望和意愿都仅仅不过是一些自然粒子间相互的影响,都是事先决定好了的;他对判定自己的行动毫无办法,就像精神病院里的那个癫痫病人一样。 最后,跟他父亲一样,他通过阅读从这降压抑中解脱出来──不过,他读的不是斯维登堡的书,而是法国哲学家查尔斯?赫努叶论自由意志的一篇文章。詹姆斯在日记里这么写道: “(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要把他的自由意志定义──‘在我兴许会有别的思想时,偏偏保持住我选择的这个思想’──改为错觉的定义。不管怎样,我会暂时──直到明年──认为为这不是个错觉。我的第一个自由意志行动将会是相信自由意志。我要随我的意志再进一步,不仅以这个意志来行动,而且还要相信它,相信我自己的真实性和创造力。” 他相信自由意志的意愿果真起了作用,他开始慢慢恢复了,虽然他的身体状况一辈子都是脆弱的,而且他还时不时地有短暂的压抑情绪出现。他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进行了生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的广泛阅读.使心理健康也得到恢复。1872年,他快30岁的时候经济上还依靠父亲的支持,而且对未来也没有什么计划,这时,哈佛大学的校长,也是他的邻居──詹姆斯一家曾在剑桥生活了一段时间──查尔斯·埃利奥邀请他去哈佛教授生理学。他接受了,在以后的35年中,他一直呆在那里。 但不是作为一位生理学教授呆在那里的。3年后,他开始教授生理心理学课程,并开始在他与劳伦斯?黑尔的小实验室里为学生们进行演示。他继续杂乱地读书,形成他自己玄妙的心理学概念,并在下个3年时间里写了大量文章和书评,极力鼓吹他的思想。出版人亨利·霍尔特提供给他一份合同,让他写一本有关这门新的科学心理学的教科书。詹姆斯签了合同,但说了声对不起,因为他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该书。结果他花了12年时间,于1890年完成了该书,但是,他写作的这本书非常成功,远远超出了出版人原来的希望。 詹姆斯开始写作这本书的那年,即1878年,在另一方面也是一个里程碑。36岁时,他结了婚。尽管他相信自由意志,可是,他好像已经是某种在配偶的选择上不是位自由的代理人。两年之前,他父亲从波士顿激进者俱乐部开会回来时宣布,他已经遇到了威廉的未婚妻,即艾丽丝·吉本斯,波士顿的一位小学教师和小有成就的钢琴家。威廉尽管是拖着两条腿去见她的,可是,一旦见到,树已成船,生米搞成了熟饭。追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艾丽丝成了他忠实、坚强的妻子和好帮手,她成了5个孩子的母亲,妙写员和终身的智力伴侣。她欣赏他的天才,理解他的情感需要和气质上的反复无常,而且,尽管有很多时候是剑拔弩张,关系不轻松得很,特别是在威廉每次要进行长时间旅行之前──他有时需要分开一阵子──但是,他们是一对忠实和互敬互爱的夫妻。 一旦结婚后,詹姆斯还残留着的一些神经和生理上的症状就开始减轻了,尽管他的身体总不是尽善尽美的,不过,他对生活的态度却是大为转变了,那种热情和能量是以前都没有体验过的。他最后终于成了一位经济独立、有自己的身份的男人,有家,有收入,有追求自己的目标的自由。两年后,哈佛承认了他的特别兴趣和才干,让他当上了哲学系副教授(他对心理学持有的大观点在这个系里更合适一些,而不是生理学系),并于1889年最终把他的称号改变了,变成心理学教授。 詹姆斯于1875年开始教授心理学之前,美国大学里不存在心理学教授。当时,美国大学里教的课程中,惟一的心理学形式是颅相学和苏格兰心理生理学,这是联想主义的一个分枝,主要用作天启教的辩护。詹姆斯本人从没有上过新心理学课程,因为没有这样的课程可以上,如他所嘲笑的:“我听过的第一次心理学讲座是我自己讲的。”但在20年内,至少有20多所美国大学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出版了3本心理学杂志,还成立了一个专业性的心理学学会。心理学到达花期有三个原因:许多大学的校长希望效法德国心理学机构的成功,冯特训练出来的心理学家来到美国,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詹姆斯的影响,他通过教学,通过他的十几篇极受欢迎的文章和他的杰作《心理学原理》,把这些影响扩散出去了。 詹姆斯把实验心理学引进了美国。他至少是与冯持同时向学生进行实验演示的,如果不能算更早些的话,詹姆斯和学生开始进行心理学实验的时候,与冯特与学生一起做实验是同时的。可笑的是,詹姆斯一方面极强调实验的价值,一方面却觉得它十分无聊,而且在学术上也太过局限了。他通常只花两个小时进行实验,他告诉一位朋友说:“我天生不喜欢实验工作,”而且,谈到莱比锡大学实验室的工作风格时说,“一想到心理──物理学实验和完全的铜制仪器及代数公式,我就对这种心理学恐惧已极。” 然而,他相信实验心理学,而且让学生进行广泛的实验。他们让青蛙飞速旋转,以探索内耳的功能;他对聋哑人也做同样的实验,以检测詹姆斯的假设,即由于他们的半圆形通道已经损坏,他们对晕眩的敏感度比正常人就应该少一些(他是对的);他们在青蛙腿上进行反射实验,在人类受试者身上进行反应—时间和神经传递速度的实验;而且,他们远远超出冯特生理心理学的范畴,还进行了催眠和自动写作的试验。 尽管詹姆斯不喜欢做实验,但当证明或者驳斥一个理论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实验时,他还是迫使自己做一些。在他写作《心理学原理》一书有关记忆力的一章时,他希望检测“功能”心理学家们仍然相信的一个古代人的信仰,即记忆跟肌肉一样,它是可以通过练习来加强的,而且,记忆任何事情因此就会不仅改善对被记忆材料的记忆力,而且会增强记忆所有材料的能力。詹姆斯怀疑这一点,便让自己当了受试者。在8天时间内,他背诵了维克多·雨果《讽刺》一诗的158行,每行平均约花50秒的时间。然后,他开始背诵弥尔顿的《失乐园》。在38天的时间内,他每天花90分钟时间进行背诵,直到背诵完全诗(798行)。如果练习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长时期的努力应该能够极大地加强他的记忆力。他又回到《讽刺》一诗,并背诵了 158行──发现每行背诵的时间比第一次多花7秒时间。练习并没有增强他的记忆力,反而减缓了,至少是暂时的。(他让几位助手重复这个实验,结果大致相同。)一项在两千多年的时间内被广泛接受的的心理学理论,而且到今天为止还有很多外行人相信的东西被彻底驳倒。可是,詹姆斯自己的实验对他的心理学思想来说只是一个来源,而且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来源。他把在哲学和生理心理学领域读到的书全部利用起来;1882—1883年在欧洲呆了半年多时间访问各大学,参加实验室活动,听各种讲座,与几十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其它科学家们会谈;与他们定期通信,并收集了对不正常思维和正常思维在催眠、药物或者压抑情形下进行的临床研究材料和报告。 他通过内省得到了许多主要的见解和推想,这个极为不同的来源与冯特和学生所说的内省法有很大的差异。在詹姆斯看来,通过冯特内省法捕捉和分离思维过程中的一些单个元素是一定会失败的:“正如一片雪花落在热手上就不再是一片雪花,而只是一滴落物一样,在我们想抓住某个正在结束的关系的感觉时,会发现我们抓到的是某种实在的、固体的东西,通常是我们发出来的最后一个单词,如果从静态的角度来看,而且以其功能、趋向,特别是在句子中的意义来看,经常就消失得没有了。在这些情形之下,内名分析的办法事实上就像是抓住某个旋转着的东西束感受它的运动,或者试图飞快地打开煤气灯,以看看黑暗是个什么样子。” 可是,他觉得,博物学家的内省法──按照我们自己的思想和感觉实际上的样子来观察它们──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有关精神生活的东西。在詹姆斯来说,这是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他把这些方法定义为“搜寻我们自己的脑海并报告在那里的发现”。(他是在指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内省。当时,他自己和其他心理学家都不知道,我们的心理活动有多大的一部分是在意识之外发生的。) 这样的内省法需要精神集中和实践,因为内在的状态一个接一个挨得很近,经常还混合在一起,因而很难把被此区分开来。然而,詹姆斯说,这是可行的,他把这个比作感官司感觉。正如人们可以看到的实践一样,人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命名然后给外在的物体分类而达到与探索内在现象一样的目的。确切一些说,当时,关于这一点是否可能是有一个古典问题的。有意识的思维可以观察外部的物体,可是,它如何观察它自己的?是否有第二个意识来观察第一个意识?我们如何知道这样的第二个意识是存在着的──我们也能观察到它吗?如何观察到它?詹姆斯对这些复杂问题有一个答案:内省实际上就是立即回忆;有意识的思维会向回看,并报告它刚刚体验的事物。 他承认内省是很困难,也容易出错。当感觉飞速地发生时,谁能保证它的精确顺序呢?当感觉大同小异时,谁能保证它们之间的比较强度?如果两者都只是在瞬间发生的,谁能说哪一个占的时间长一些?谁能把像愤怒这样一种复杂感情中所有的成分都列举出来? 然而他又说,某种内省式报告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至少56种已经验证的实验方法来测试和检验。比如,简单心理活动的时间长度可以通过内省法进行估计,再通过反应—时间实验来验证;又如,一个人可以同时记忆下来多少数字或者字母的内省报告,是可以通过通觉实验来加以验证的。 而且,虽然有关更为复杂和微妙的心理状态的内省报告也许不可能通过实验方法加以验证,但是,詹姆斯相信,由于这些动作都是可以通过内省来观察的,因此,任何对此直截了当的叙述都可以被认为是文字上的。在任何情况下,“内省观察就是我们首先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依靠的办法”。詹姆斯心理学思想的另一个来源──也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个人和非科学的来源:他对人类行为博物学的、感觉的和聪明的解释,以他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为基础。他许多的主要见解都来自“心理学分析”,这是杰出的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希尔加德在他权威性的《美国心理学》中所说的: “进行‘心理学分析’就是回忆日常观察,然后提供一个对相关经验和行为的可行的解释。一旦表达出来,这样的一些解释经常就是十分可行的,甚至于让详细的证明显得毫不相关,或至少烦琐得不值一试。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位“心理学分析者”,他没有作出任何当一个心理学家的打算。在心理学家中,詹姆斯是一位超群的心理分析者。其结果是,他鼓励了一种全副武装、热心快肠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无意于一些枝节琐事──一种坚强和重要的心理学勇敢地面对着心理学上最为令人困惑的难题。”经过12年的研究、内省、心理分析和写作之后,詹姆斯完成了《心理学原理》,这本书对他来说一直就是一个不可忍受的负担。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两卷本加起来近1400页──而且完全不适合用作教科书。可是,在两年时间内,他又从中改编出一本简写的教科书来。(非简写版以“詹姆斯”著名,简写本以“吉米”著名。)《心理学原理》立即获得了轰动效果,而且对美国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乎60年后,哈佛大学的哲学教授拉尔夫?巴顿?佩里还经常说到它:“心理学中没有哪一本著作曾获得过如此热烈的欢迎……其它的任何著作也没有赢得过如此经久不衰的名声。” 到1892年,当詹姆斯完成吉米时,他已经在心理学上教授和写作了17年了,对它已经有些厌倦了。从那时起,他把创造才能转到其它一些事情上去了:教育(他讲授心理学在课堂里的应用,并于1899年出版了《与教师一席谈》);不同种类的宗教体验的实践结果(《宗教经验种种》于1902年出版)和哲学(《实用主义》出版于1907年,这使他成为美国著名的思想家)。 可是,他的确继续写作一些大众文章,把他在《心理学原则》中提出来的思想再宣传一番,并保持与心理学发展的步伐。1894年,他是唤起人们注意当时还不太引人注目的维也纳医生西格蒙·弗洛伊德的第一个美国人,而且在1909年,他尽管还在生病,但还是去克拉克大学看望了惟一一次到美国来的弗洛伊德,并听到说话。 作为一位一向反抗传统的人,詹姆斯情愿探索在可接受的科学范畴之外的心理学的形式。他对唯灵论和“灵魂”现象产生了深刻的兴趣,认为这些东西是非正常心理学的延伸;他还紧跟心灵研究者们的步伐;参加一些降神会;1884年还成立了美国灵魂研究协会。他曾经与一位垂死的朋友订下契约,约好在他死后坐在他的屋外等待与它界的朋友对话;没有什么对话发生。詹姆斯把对这类主题所抱的开放的态度与严格的科学证据联合在一起;后来,在他的生活中,他曾经总结说:“我发现自己相信在这些接连不断的灵魂现象报告中的‘某种东西’,尽管我从未曾掌握到任何确切的证据……理论上讲,我跟开始的时候相比没有什么进步。”自1898年起,詹姆斯因为一项个人的原因而产生了对死后世界的兴趣。那年,他56岁,在阿迪龙戴克斯山区爬山时心脏劳累过度,从那以后就有了慢性心脏病。他的身体状况不断恶化:1907年他从哈佛退休了,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内写了哲学方面最为重要的两本书,1910年就去世了,享年68岁。约翰·杜威当时评论他时说:“大家一致公认,他一直是美国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如果不是因为人们对德国人和事不合情理的赞扬,我认为,他也就是他这个时代和任何国家里最为伟大的心理学家──也许是一切时代里最为伟大的心理学家。”
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1956年9月11日,心理学的重大变革 —— 行为主义被彻底抛弃
热度 2 gordon 2016-11-20 06:32
行为主义和刺激-反应心理学的主导地位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真正结束。 几乎是一夜之间,心理学家就以认知的方式进行思考,而不仅是行为的方式。 George Miller,这位曾经坚定的行为主义者,在20世纪50年代彻底地改变了观点。 1951年,Miller 写了一本很有影响力的书,名为《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并在前言中写道“偏向于行为主义”。11年后他写了另一本书,名为《psychology,the science of mental life》—— 这个标题 标志着对“心理学应该只研究行为”这一观点的彻底抛弃 。 在反思中,Miller 很清晰地记得他放弃行为主义而转向认知主义的确切日期是1956年9月11日,在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第二届信息理论研讨会期间。 ******************************************************************** 对很多学科来说,那一年都是个丰收年。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allen newell 和 herbert simon 成功提出了“第一代信息加工语言”,那是一个强大的程序,可以模拟逻辑定理的证明。冯诺依曼写了关于神经组织的 silliman 讲义。著名的人工智能会议在达特茅斯大学召开,与会者包括 明斯基、香农 和许多其他的人。 心理学界也发生了重大是事件。由于“二战”的缘故,很多新技术正被应用。 james tanner 和 john swets 用信号检测术和计算机技术研究知觉(这些技术绝大部分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用来探测潜艇的)。 在1956年,miller 写了他那经典的文章“神奇的数字 7 加减2 ”,其中,他说明了人在一个短时间内能理解的信息有一个上限。 另外,发展心理学家 jerome bruner 正在致力于研究思维的问题。尽管bruner 看到了联想主义者关于儿童学习的观点的局限性,但是他认为高级的加工过程会涉及那种建构在表征和心理地图之上的思维。 其中,可能是 最重要的进展来自于 Noam Chomsky 的工作 。他的《句法理论》的最初版本发表于1956年的一篇名为“描述语言的三个模型”的文章中。 乔姆斯基的努力几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语言研究 。深刻地昭示出学习理论——即联想主义,那时主要以斯金纳为代表 —— 根本不能解释语言是如何习得的。 这样,在1956年9月11日,一年的重大发展和理论换代后,miller 认识到,尽管行为主义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但它不能解释一切学习过程,他开始把大脑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去理解它如何运作——理解大脑和心智的工作方式。 许多人跟随他投身到这一新的任务中,几年以后,一个新的领域诞生了,这就是认知神经科学。 注: “洗脑” 这东西,最早来自于 对纳粹德国的研究,“符号、旗帜” 最早的人工智能就是从符号来的。后来才转到 “神经网络” 我问一个最简单问题啊, 他们怎么知道 “符号能产生智能” ? 哈哈哈 ************************************************************************ 你知道 明星演唱会 那个灯柱吗? 那就是以前希特勒演讲时候搞的,最早的形式是探照灯 。 抗美援朝打飞机,知道吧,用探照灯照飞机。 后来被好莱坞 借用过去了。 心理学很多东西都被用到 营销、广告业。 冯卡门的族人,好多都是电影明星。 奥匈帝国很牛逼的,不管是维也纳 还是 匈牙利 中国人大多是 哈德国的,认为 奥匈帝国 不牛逼。 ************************************************************************ 钱写的 “劣质器件 可以 搞成一个好的系统” ,这个观点是不是抄 冯诺依曼的,还不知道呢 冯诺依曼在加州理工发表过一个演讲,就是讲这个事。 那时候,真空管不太稳定,就像灯泡一样,而且那么多灯泡聚 在一块儿,发热量很大。 冯诺依曼干过这个事情,就用这种办法。 当然后来,晶体管发明了,造大型机的事就简单了。 注: 不过钱 写的是 “工程控制论” 嘛,控制论本身就是范围很广,“万能胶” 嘛,啥都能 糊一糊 不过冯那篇东西,日期在钱之前。 ************************************************************************ 冯诺依曼写的 silliman 讲义,可能是指 耶鲁大学西利曼讲座(Silliman Lectures),原文指的什么, 不清楚 。 在2O世纪初叶,洛克菲勒基金会就通过讲座的方式聘请欧洲名师来提升美国现代物理学的水准。J.J.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卢瑟福(Ernest Ruther ford)和能斯特(Nernst Hermann Walther)相继担任过耶鲁大学的西利曼讲座(Silliman Lectures)教席. J.J.汤姆逊继续讲述他的电子;卢瑟福钟爱他的放射性课题;能斯特阐述他的热力学大厦的封顶之作—— 热力学第三定律 注: 西利曼讲座,以著名化学家本杰明 · 西利曼 之名命名。他发明了石油的分馏法。
27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其实你和大多数人一样
gordon 2016-5-15 10:51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话,那么和大多数人一样,你不知道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 ——心理学家丹·吉尔伯特(Dan Gilbert)
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被低估了的 “脑筋急转弯” —— 继续批数学(转)
热度 1 gordon 2016-1-13 03:55
先来看一个英文中经典的脑筋急转弯: A man in a town married twenty women. 其中,没有发生离婚或者被法律宣布婚姻无效的情况,这儿提到的所有人都还活着并很健康。这个男人不是重婚者,也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这是为什么? 答案是“这个男人是一个牧师。” 这是因为在本段第一句中的“marry”可以解读为两个意思。第一眼看到这个句子,大家都会认为它的意思是“一个男人和20个女人结婚了”。但题目中又说这个男人并不是一个重婚者,实际上第一句话的意思是“一个男人使20个女人结婚了(牧师主持婚礼)。” 这个问题被称为“marrying-man problem”,心理学家们用这个问题来研究 “创造性的洞察(creative insight)” ,是指 我们忽然间脑子一转弯,明白了某件之前一直想不通的事情的答案,Oprah把它叫做“啊哈时刻( Aha-moment)” 。(懂英语的小伙伴在看到“牧师”这个答案时,重新看开头的句子,应该会忽然领悟到“marry”在这个句子中的双关,此时就是这样一种 Aha-moment )。 西北大学认知神经科学教授Beeman多年来研究创造力和洞察(insight),他有一个这样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中他会提出一系列像开头这一类的问题让被试解答。他想要研究, 人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这样有创造性的洞察? 创造性的洞察(creative insight) 能够重塑我们的生命体验 平时, 人们在说到创造力的时候,往往对它的内涵是有所误解的。我们往往会把它和“艺术创造”、“发明创造”混在一起 。我们认为舞蹈家、画家、作家、发明家是有创造力的。但教授Beeman说,“创造力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 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有创造力,而有时会计师也可以很有创造力 。” 简单来说,创造力就是我们诞生新想法的过程。我们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并不是创造力的内涵所在,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有着自己独特而巧妙的洞察(insight)。 洞察的一瞬间,我们看待一件事物的眼光发生了改变,它虽然从外表上看(某种程度上)仍然和过去一样,但我们对它的感觉却在一个“Aha-moment”发生了彻底永久的变化(就如同开头那句A man in a town married twenty women)。 创造性的洞察除了有利于工作、学习和抖机灵以外,有着它独树一帜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重塑对自己当下及过往生命的体验。 每个人的当下都正在经历一些事, 在这些事件中,我们用自己习以为常的方式作出情绪和行为的反应 。每个人在过去都经历过许多事,那些事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情绪/行为反应模式的形成。 我们日复一日地这样生活,被这些固定的模式所限制 ,反复经历类似的处境。如果过去曾经遭受过不幸,我们也容易陷在“我的过去已经是这样了”的自暴自弃中。 但 如果我们能够对自己生活里一些反复出现的细节产生创造性的洞察,我们对自己此刻以及过往经历的体验就会截然不同了 ,锁住我们的无形枷锁会被打开—— 在心理咨询中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形成这样的洞察,酝酿“Aha-moment”的发生。 我们后面的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创造性洞察”是如何发生的,也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更好地理解心理咨询的过程。 创造性洞察 更容易在思绪漫游时发生 Beeman认为, 在众多创造力的组成因素当中,洞察不是创造力的全部,但它却是一个核心的、可辨识的组成部分 ;与创造力的其他方面相比,它不那么难以定义,而且 是可测量和可供研究的 。因为它关乎一些非常具体的时刻—— 你能够准确地知道什么时候是自己脑海中那个“洞悉”的时刻,研究者也可以将这样的时刻及相关因素提取出来,进行检查和分析。 当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检验“洞察力”这一特别的因素时,他们试图寻找: 什么类型的注意和思考过程会导致“Aha-moment”?如果你在努力地达成一项突破,或者被某个问题困住了,有什么可以用来帮助你打开局面、度过艰难的诀窍? 在一项新近的研究中,Beeman和Kounios让人们尝试解决一些“远程联想测试”,同时,他们监测了人们的眼神轨迹,记录了被试注视的方向、眨眼的速率等等,他们希望研究得出“眼神轨迹”是如何与“得出创造性结果”相关的。参与者被给到一系列词语,比如“松树”(pine)、“crab”(螃蟹)、“sauce”(调味汁)等,然后他们必须想出一个在逻辑上能与这些词配对的词。 实验的确证明了,仅仅靠追踪人们的眼睛运动方式,测量他们的眨眼频率和眼神停滞的时长,就有可能预测出人们创造性地解决一个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他们在什么时候离最终的解决方案最接近。 结果显示, 当一个人的注意力比较集中(表现为他们直视某个词语、眨眼的次数比较少)时,这个人就更可能以一种分析性的、聚焦性的方式去思考。 这种方式看似高效,会让人们系统地抛弃那些“无用”的信息,得出唯一明确的答案。比如 ,当看到“松”(pine)这个字时,被试就会想到“树”(tree)、或“球果”(cone)。 但此时被试也会比较容易被限制在一个十分僵化的思维模式里。 而当参与者在走神时(表现为他们的眼神没有那么集中地注视某一个具体的词,眼神较为游移不定,而且经常眨眼)时,他们却能够以更宽广的思路、更抽象的方式去思考——而恰恰是这种方式能够产生“ Aha-moment”。 “有时候,当你想要看出一个点的特别之处,你并不需要总是凝视着它,反而应该向别处看。” Beeman说。比如, 那些走神的被试在看到“pine”这个词时,就会不再局限地只是想到松树、松果,而会想到apple——两个词很巧妙地组成了pineapple(菠萝)。 这种状态往往发生在 思绪无目的地漫游 时。一项2006年的研究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现在的人们过度注重表面上的高效。很多人为了“拖延症”这个诞生没有多少年的词语惶惶不可终日。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让你明白, 有很多看似无用的时刻,恰恰是你获得更好的生活所必需的。是在那些看似没有任何目标的时刻里,诞生了最具创造力的洞察,从而产生价值、意义和丰富的体验。 创造性洞察的发生 也需要一些严肃的前提 不过,研究也发现,要想引发“ Aha-moment”,思考方式的时间顺序也很重要。我们往往需要先就具体问题作出很多扎实、艰苦的思考,然后再作漫无目的的思绪神游。比如前面的实验中,如果那些词第一次被放在你面前时,你已经神游天外,你也很难得出一个创造性的、有洞察力的答案。 因此,当你拿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想获得“顿悟”, 在你开始做白日梦、走神到无边无际之前,你需要先用一点耐心,去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每个部分,尽可能地分析它,为解决它做好扎实地准备 。而不是立刻就出去散个步、跳进浴缸或者小憩一会儿—— 阿基米德如果没有做过艰苦的学术研究,而是直接泡在浴缸里,他也不可能会猛然意识到浮力的存在。 首先,你要确定自己没有错过任何有用的细节,然后再开始放任自己的思绪漫游 。 同样,你对自己生命的洞察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艰苦的酝酿过程。这个过程也许是和咨询师一起完成的, 也许是你自己通过反复写作和剖析自我内心完成的,过程各不相同。但无论如何,你都必须走过一段直面自己内心种种冲突、矛盾、恐惧的过程。这些之外,还要加上足够的耐心,去允许甚至忍耐自己漫无目的地联想。 在“Aha-moment”真正发生之前,这个过程仿佛看不到尽头。你没有办法预测“Aha-moment”的到来。但 有时就在你已经不再抱有期望的时候,它会忽然的出现。它也没有想象中宏大,只是一个一个小小的时刻 。直到有一天你不经意回头,才发现这些微笑的时刻已经重组了你整个的人生。这就是我们在今天的文章中想要告诉你的事情。 以上。 ************************************************************************************************** 从寻找到遇见 这玩意在基督教里叫做 “上帝时刻” 。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 你去找上帝,没找见,却相遇了 。 俄罗斯的“白银时代” ,西欧的基督教有时候要到俄罗斯的东正教去寻找教义。(东正教是希腊化的基督教) 注:很多东西,在经验里很早就存在,但是没有人论证这个东西。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0MTEzNzM1Mg==/v.swf 本身想选 霍尊 《伊人如梦》,太土鳖了,电视剧 《 芈月传 》用了,所以就选了《 不送帖 》 其实《木棉》也行,怕太轻浮了,配不上 霍尊的老爸是火风,风格差了十万八千里,我无法接受 “ 霍尊老了,变成火风 ”,呵呵 当你觉得在中国社会没法再混下去的时候,听一把火风的《大花轿》、《 妹妹等等我 》,哈哈
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ERP系统的用户体验--IT行业的新动向
redbud 2012-4-12 22:19
用户体验,是这两年才出现的新词汇,准确地说,用户体验这个词是随着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即便早在9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Norman提出并起普及了这个词汇,用户体验真正为大众接受,是近几年社交网,面向大众的社会媒体普及后,才开始流行起来。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的感受,这些感受包括心理学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苹果的产品作的比较好,
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30 05:53 , Processed in 0.06039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