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英国的学术传统开始就不是辩论,辩论并不解决实际问题。 通常书呆子会认为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再好的防御手段,都会有更先进的进攻手段来突破。 实际上呢,很多行为都是受制于成本的。 但社会问题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很难找。所以统计就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手段。 个人感觉啊,“不信谣,不传谣” 又是书呆子式的建议,这种没有效力的建议呢,最后会损害信任度的。 知识分子说的挺好,最后老百姓不信你了,这不是开玩笑的。 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正在失去全国老百姓的信任,专家、教授都成笑话了。 个人感觉啊,鼓励平民穿上“防刺马甲” 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因为 近距离的突击啊,就是刚开始的 “冷不防” 那一下,只要那一下躲过去了,以后的生存概率就会大增。 受伤是难免的,但是不致命啊。 我这儿也没有什么数据,但个人感觉是这样。 早年日本的青少年犯罪,警察都是穿防刺马甲的。 注:中国的学术往往缺少干货,大多是老中医。 ××××××××××××××××××××××××××××××××××××××××××××××××××××××××××× 从历史中汲取经验 S. L. A. Marshall 准将在第 一 次大战时在法国作战,是美国远征军中最年轻的军官之一,亲身经历过西线壕沟战中人命如草芥的惨烈战况。这种在火线上的亲 身体验,让他对於士兵在战斗中的反应有深刻的了解。第二次大战时,他重新入伍,官拜上校,在美国战争部特设参谋处历史组(Historical Division, War Department Special Staff)担任战史资料采集与分析的工作。 和以前历史学家不同之 处,在於他和同僚开始采用直接访谈参与战斗的士官兵的方式,尝试将个人在烽火漫天、生死存亡之际仅存零碎而片段的记忆拼凑起来,以类似刑事案件中「现场重 建」的方法将实际战况重建起来。由於他个人对第一线步兵的战斗经验,他特别著重於小单位的战斗,大抵以、连、营三级为主,即使对象是较大的单位,他也往往 将焦点放在其下属单位上。 另外,他们搜集资料的方法也和往常不同,尽量力求第一手的访谈采集。因此,他们得走出办公室,来到战场上直接采集,而且 往往是在激烈战斗的次日就在激战前线的边缘访谈记忆犹新的士官兵。他们首先在太平洋战区的岛屿战中实验这种作法,后来他更把这种方法带到欧洲战区作战处的 历史组中,在诺曼第登陆及其后的作战中,为后来的历史家采集了极为详细的资料。在这些战史中,最为知名的要属於「奥马哈滩头的第一波」(First Wave at Omaha Beach), 以及「贝斯特之战」(Battle at Best)。前者的资料来源主要是他在 1944 年 7 月中,当第二十九师准备对布列斯班的德军要塞突击时,他冒著德军的迫击炮火,在攻击准备线上对第二十九师参与奥马哈滩头登陆的幸存者之访谈结果。后者则是 在盟军失败的 「市场花园行动」中,直接在美军伞兵作战区域中,对一支失散的排在战斗第二天时进行的访谈;这个访谈挖掘出了一个原本可能被埋没的英雄和一枚国会荣誉勋章 ——一个重伤的伞兵为了救同伴伤兵,自己扑身在德军手榴弹上。 在二次大战结束后,马歇尔解甲归田,根据二次大战中 搜集的资料与经验,在 1947 年写了一本小书:「面对敌火:未来战争中战斗指挥的问题」(Men against Fire: The Problem of Battle Command in Future War)。在这本书中,他把许多对火线下步兵战斗的迷思及幻象一一粉碎,打破了长久以来由不知战场实况的高阶军官所撰写的回忆录及教科书营造出的假象。书 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搜集的第一手资料中分析显示,美国步兵在火线上实际参与战斗的比例不到 25%,如果把自动武器或多人操作武器扣除,恐怕比例更要低到 15% 以下。这个比例并不是以包括后勤单位或是支援武器单位来计算,而是单纯地以在火线上的单位(例如,步兵连)来计算。他说「The thing is simply this, that out of an average one hundred men along the line of fire during the period of an encounter, only fifteen men on the average would take any part with the weapons. ... the man did not have to maintain fire to be counted among the active firers. If he had so much as fired a rifle once or twice, though not aiming it at anything in particular, or lobbed a grenade roughly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enemy, he was scored on the positive side....」这本书的影响深厚,被奉为了解战斗真相的基本教范,也间接地为后来美军接受突击步枪的概念铺路。 到了韩战期间,马歇尔以 战地记者的身份重返战场,也同时被第八军团雇用进行类似的战斗分析。「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这两篇报告就是他在 1950 年 12 月到 1951 年 1 月间对新敌人的战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