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2-23 00:00 编辑 8 P, J: U" |# s r4 S6 S
" V G2 ?5 s9 m, h. U/ {: A* o
Tesla不是唯一的全电车,但无疑是先驱者和成功者。尝试过电动(包括全电)车的公司有很多,通用汽车在90年代就尝试过EV1,但悄然退出了。在PayPal淘到第一桶金的Elon Musk从Tesla跑车开始,致力于全电车,但Tesla Model S才是game changer,开创了全电车的时代。! E0 T" L3 V- [8 ]7 V' W' J& l
1 {+ E: |0 O6 J7 C( \- R# n现在Tesla Model S依然是行业标杆,甚至可说是独孤求败,因为还没有其他量产的充电行程达到300公里的全电车。对此,Elon Musk沾沾自喜:“8年了,都没人赶上来”。不过Tesla的好日子可能快要到头了。接下来要坚守孟良崮了。
+ u6 o/ O7 k0 H! f, M- |* ?- D$ Z- O3 g( G1 h
加利福尼亚法律规定,2018年开始,所有在加利福尼亚销售的新车公司必须有至少4.5%是零污染的,这个比例将逐年增长,到2025年增加到22%。这个“清洁空气法律”(简称CARB)已经被很多州采纳,除了加利福尼亚,缅因、马萨诸塞、纽约、俄勒冈、佛蒙特、康涅狄格、新泽西、罗德岛、宾夕法尼亚、华盛顿、马里兰、特拉华等。不过CARB是与时俱进的,不是所有州在所有时候都采纳CARB,像亚利桑那、新墨西哥、新罕布什尔就采纳后又退出了。不过CARB州以外的美国尽管没有直接采纳CARB,但联邦的“清洁空气法案”也在逐步生效,对零污染的要求也在提高。换句话说,要在美国做生意,就必须逐步提高零污染车的比例,全电车是现行技术中最现实的零污染车,千军万马都必须走这条独木桥,否则就要向Tesla这样的全电车公司买清洁空气额度。
% O" W. T7 T; H+ u' P- G' f
4 h5 R9 c) y& H% `对于Tesla来说,别人来买清洁空气额度,这等于补贴Tesla的成本;对于其他公司来说,这就是直接“资敌”了,还不如投入自己的研发。2 f3 ~7 r- D$ E% e7 D7 ~5 A
" ^9 p( _ C2 [! K
BMW、奔驰、Audi、Porsche都在大力研发全电车(BEV)和带小排量内燃机增程的全电车(BEVX),最不济也要弄一些街坊邻里可以开动的所谓neighborhood electric vehicle(简称NEV)。Prius那样的PHEV(插电混动)的“低污染”已经很快要不够用了。其中BMW将以中国市场的加长5系作为基础,退出i5和i7。: F) @9 ~8 ? F% O6 J! p) d G
* ~8 y' M- }; p5 S ^- C* B/ {2 qTesla证明了一个重要事实:全电车可以具有极高性能。Model S P85的0-60可以和变态的McLaren F1或者Bugatti Veron相提并论,这是因为电动机容易具有极大的功率,在低转速时更有内燃机难以比拟的扭力。在正常道路使用中,最高速度反而不重要,反正谁也不能合法地开到远远超过速度限制的高速。新一代的BMW和Porsche都具有非常凌厉的性能,但和Tesla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德国全电车或者BEVX的操控不是Tesla所能相比的。
/ b2 q6 e) K& v6 |2 N. T
3 ~- h( R" V! C2 }5 q9 t/ ]- wTesla解决了加速和行程问题,但操控就不是离开几十年经验就能做到的。很多公司把BMW或者Porsche拆回零件状态,试图琢磨出操控的奥秘,包括底盘控制、转向感等,这能悟出很多东西,但关键的设计、平衡和调试方法还是没法琢磨出来。美国车做到凌厉加速的很多,除了Ferrari、Lamborghini、Aston Martin这些根本不在同一价位的超级跑车,60年代的美国肌肉车压着同时代的欧洲车打,连牙都找不到,但一到过弯、刹车就洋相百出了。Tesla还没有这么惨,但操控肯定不是BMW、Porsche级别的,在很多年里也难以赶上。这是弯道超车也避不开的问题。另外,BEVX具有明显的行程优势,内燃机和传统变速器技术是Tesla根本不具备的。
3 Z9 k" O: f, c' E/ M# H2 R5 U5 V. i* [( |/ ?
Elon Musk的实力雄厚,而且他有硅谷的风险投资支撑,Tesla不会因为有BMW、奔驰、Audi、Porsche加上其他美国、日本、欧洲公司加入全电车混战而就此被打出场去。Tesla有独特优势:不背包袱。这是汽车世界里难得的清新空气。问题是,Tesla可能很快就不是唯一的清新空气了。苹果从电脑转战移动电子之后,现在有意转战全电车,甚至计划在2020年投产。这些天正为了从各大公司(尤其是电池公司)挖人而被人家告上法庭。苹果挖人是否符合商业道德,这不好说;其他公司因此打官司,是否有法律依据,也不好说。我们反正看戏吧。. v5 d; K8 M( m. _6 [1 t0 `2 @3 Y( u
4 ]9 T ?# d- F1 w& ~: a不过苹果是现在市值最高的公司,这是Tesla所不具备的。事实上,苹果的市值要是超过德国大三加起来,恐怕都不奇怪。当然,有钱不等于就可以任性,但这么雄厚的实力投入战斗,谁都不敢不小心对付。对于Tesla来说,苹果同样具有不被包袱的优点,还有全球销售网络可以借用,更有全球果粉可以作为用户基础,如果苹果全电车的价位和苹果手机一样,比“平民”产品更高贵一点,但不是高不可及。苹果加入战争,对Tesla是比传统汽车公司更大的压力。
# t: w; |/ y9 ]% g
& S" z% z" Y# k) c; g! D& g不管怎么说,更多公司加入全电车领域是好事。未来10年可能是全电车起飞的时代。美国页岩气开发对增加的发电量正好是一个互补,页岩油的价格也不再敏感,反正消耗量将相对降低。不过Tesla坚守孟良崮不见得就是张灵甫的下场,这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地方,是有共赢的空间的。只是独孤求败的日子不再了。
" H" X3 k, H% y7 m' w' a; _6 ^. A2 [" ?& B
) x$ t6 G& X$ J( h8 h' u
7 z' c! l: d2 j! \
Tesla是从改装Lutus Elise跑车起家的
& U+ N7 L7 l9 ~7 y w! e/ `* n( o+ w! e
![]()
. K, {; G/ F) l* u$ X$ ~& MTesla Model S是一个game changer' }, I0 b* t6 u
# O1 Y# q$ S) N0 ~ @! r
![]()
: d, y" B) [2 r& \- r款式设计上也很成功
9 R+ V: f+ c& F% z6 u% Q
8 [6 v5 ]( y, V8 Q' v 8 B) E9 @8 p: s( W" A1 Q) i
超大屏幕一反常规设计,取消了大量按钮、旋钮,可重组显示,但也有问题,比如不可能靠触觉控制,而非要视线转过来才能控制
9 V' j4 H! \5 [" z( U1 z# u" o; M5 ^* C0 g4 k
![]()
0 v/ z- I0 x9 ?# A1 @/ f$ p全长地板电池降低重心,不占体积,但在事故碰撞中的安全性还有待考验7 H" F/ b: R7 d0 d
* v, U* z" W' W; z; H2 K
![]()
8 o- w# v( m& {4 @0 |大电流充电的安全问题也是一个潜在的隐患, |1 |+ R, `7 y, E! f: M
; \ B" @' K+ e m" K! ]* y
![]()
: L2 V* V2 T. m2 q2 Z# d短短几年,Tesla的“潮度”超过了Lexus、Infiniti和Acura几十年的打造
. C U3 y2 ?4 s! u; E2 S" J' Y5 j, f4 ], o) \2 C
![]()
. |' g7 [8 F" z# z6 n9 @, G ; A& S+ ]6 G! Y7 B+ ?
6 W0 X/ v& ~* a+ Y u9 Y! C
2 N; N% ?" v b* T3 F" f
BMW已经推出i系列,现在还是小众车,但计划从i5开始,年几万量,成为主流车
& j Y2 P* D- m6 _
. m' A! g3 P! D( M5 V![]()
* r1 E7 k+ a2 v H0 N' g( k主流大公司有几十年的经验和全套设计班子,把主力转向全电车后,可以预计会迅速推出力作,这是i8
& N1 e; a* o5 ?# o( e, v6 ?# J4 e1 M1 e) D+ l8 O( i: D/ R
![]()
5 f, \5 }+ \) L) P+ r7 W3 HBMW i8的底盘和驱动系统,电动机在前面,3缸1.5升发动机在后面,i5/i7可能改用4缸,245马力
3 P8 w6 z; M( G) n
9 j$ d( {5 H- o![]()
/ c; @2 Y* C+ e" Q6 ~* ?: \Porsche 918是Porsche的混动超跑% z, f+ }/ Z+ z% E4 q I) N
3 N" J8 T. g3 n" Z) _% C# q
![]()
! t3 O+ N: f! `4 w6 B8 A717则是“主流”的四门全电车,预计行程和Tesla相当,也在300公里左右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