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4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月战争中以军的苏伊士运河渡河作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09:0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4-4-23 19:14 编辑   _; f7 O8 A2 x3 K

0 t. v% w$ Z8 X. t. E/ x  g新年第一天,来自以色列的消息说,已经昏迷8年的阿里尔•沙龙肾衰竭,进入病危,不久就辞世。作为以色列最著名战将之一,沙龙最大的军事成就无疑是1973年10月战争中苏伊士运河渡河作战。这一段历史为人熟知,但胜利的辉煌之下深藏着阴影,这是一场差点翻船的战斗。, j. T- D$ V- F

# P# H& z) M% M1 Y1 H$ J10月战争之前,以色列军政和民间充满了轻敌思想,10月6日战争爆发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经过艰苦的战斗,以军终于稳定了战线后,决定首先在戈兰高地转入反攻,然后在西奈转入反攻,但埃军在运河西岸的预备队是以军的心腹大患。以色列空军也对坚强的埃及防空导弹网很是忌讳,无法用空袭削弱。但这个时候以军在戈兰高地的攻势凶猛,叙利亚强烈要求已经在运河东岸的埃军向以军发动强大攻势,减轻戈兰高地叙军的压力。另一方面,埃及看到戈兰高地已经攻守易势,以军压力转向西奈只是时间问题,也急于打破相持,争取主动。埃军总参谋长沙兹利将军坚决反对埃军在脱离防空导弹保护伞的情况下冒险进攻,但萨达特命令立刻进攻。10月13日,埃军在运河西岸的两个装甲师渡河东进,摆出进攻态势,正中以军下怀。10月14日凌晨,埃军在以军背后机降了几支突击队,但被以军及时发现,全部被歼灭。这一天,近千辆埃军坦克和700辆以军坦克在西奈的沙漠里爆发了库尔斯克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战斗结果埃军损失了260多辆坦克。以军坦克在沙漠里挖坑隐蔽,只露出炮塔,并迅速地在预设掩体之间快速机动,在运动中射击,只损失了40辆坦克(另一说只有8辆坦克)。埃军的行动帮以军解决了渡河的时机问题,总参谋长埃拉扎尔终于抓住了削弱埃军力量和制造后方空虚的目的。$ Y) i  L) W5 z) \: C( A9 o

/ p8 ?0 y6 g+ V; ?' ]$ D- p10月15日傍晚,积蓄了足够力量的以军向运河猛扑,开始执行渡河作战计划。渡河不只是沙龙一个人的想法。战争一爆发,进攻为本的以军上下一直在考虑渡河进攻的问题,南方司令部司令戈罗迪什在战争最初几天的错误之一就是不顾战场条件,盲目命令刚调上运河前线但缺乏准备的以军仓促进攻,甚至试图夺取埃军桥梁反攻过河,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直通特拉维夫的大道实际上已经打开。幸好渡河埃军固守桥头堡,拒不出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稳定作战期间,以军一直在研究渡河作战的问题,最后选定在马茨麦德渡河,这是以色列在战前就计划好的渡河点之一,在运河沙坝背后有一个隐蔽的集结地。这里也是埃及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的结合部,前期侦察表明这里没有埃军防守。
3 z0 q  ~+ {$ X9 j1 Q, g5 g  t: r8 G- t* C8 S
进攻以军的主力是沙龙师和阿丹师,另有马根师留守运河前线,还有萨松师留守苏伊士湾方向,防止埃军反包抄。总参谋部会同南方司令部的作战计划是以沙龙师打先锋,抢占渡口,架设桥梁,建立稳固的桥头堡,然后阿丹师渡河,作为攻击主力。这样的安排保证了渡河后以军主力保持实力,能迅速扩大战果,负责渡河但已经筋疲力尽的部队负责巩固桥头堡,确保通道畅通,毕竟埃及第二和第三军团就在渡口两侧,一旦钳击而封闭渡口,渡河以军就要处境危急。/ H. Q3 t; D) @; u- ~5 F; C

+ f: G) v. B- t* Z/ E# b" c2 x马茨麦德在运河南端流入大苦湖的地方,从西奈通往马茨麦德的公路像一个直角在左上的直角三角形,直角向西(向左)延伸就是马茨麦德,顶边是提尔图尔公路,左侧的底边是莱克西肯公路,斜边则是阿卡维什公路,一直上东北延伸,进入西奈纵深。运河和大苦湖在整个三角区的西面(左面)。埃军第二军团在提尔图尔公路(顶边)以北的密苏里驻有重兵。沙龙师包括图维亚旅、海姆旅和阿姆农旅。按照沙龙的计划,图维亚旅在正面从西奈纵深进攻密苏里,但这实际上只是佯攻;主攻的阿姆农旅沿阿卡维什和莱克希肯公路从南端绕过去,从侧后进攻埃及第二军团和运河河岸之间狭窄的间隙,撕裂一个较大的缺口,打通通向渡口的道路,然后从侧背卷击,与图维亚会攻密苏里的埃军;海姆旅负责护送渡河装备,丹尼•麦特上校的预备役伞兵旅(只有两个营)前出渡口,用橡皮艇渡河。10月16日凌晨1点30分,麦特亲率突击队,乘坐橡皮艇偷渡苏伊士运河成功。3点钟,整个伞兵旅都渡过了运河。天明时分,伞兵旅建立了桥头堡,控制了向北3公里、向西2公里的地域,南面是大苦湖。这是两千年来犹太人的军队首次登上非洲的土地,四野静悄悄地,没有敌人。5 E1 A0 O4 X7 o' _, O) v
3 \% u9 ^2 e% o$ S, f( U5 b: w1 ~
但是问题出在阿卡维什-提尔图尔-莱克西肯三角区上的所谓中国农场。中国农场是埃及政府在60年代初在西奈设立的一个实验农场,主要研究灌溉和沙漠种植,所有有很多沟渠。农场里有一些日本援助的设备,上面的汉字看着像中文,所以被称为中国农场,其实和中国一点关系也没有。中国农场控制着架桥装备的必经之路,要是架桥装备受阻或者受损,整个渡河作战计划就要泡汤。4 \: b% k8 C0 e0 ?  g4 [) c2 q
8 I! q5 k3 h8 y, b! m) Z
阿姆农旅锲入运河边时,埃军没有反应过来,阿姆农从南方沿阿卡维什公路然后向北卷击到莱克西肯-提尔图尔交叉路口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拦,所以麦特的伞兵旅顺利跟进,左转到达渡口。但埃军清醒过来后,提尔图尔-莱克西肯路口被封锁住了,阿姆农旅必须不惜代价打通。埃军利用中国农场的沟渠和建筑,在这里坚固设防。沙龙的计划是用阿姆农旅从运河方向卷击,同时图维亚旅从正面撼动埃军防御。按照老经验,这样从意料不到的方向突然攻击,并面临后路被截的情况,埃军防御应该立刻崩溃,但老经验失灵了,防守中国农场和密苏里的埃军第16步兵师和第21装甲师坚强抵抗,图维亚旅劳而无功,还闯进了地雷阵,造成重大损失。阿姆农旅则在突袭不成改为强攻,伤亡惨重但依然未果。沙龙命令图维亚旅和海姆旅增援阿姆农旅,但图维亚旅和海姆旅被隔离在中国农场的另一边,两边亡命相对冲击,但还是不行。一夜的激烈战斗中,阿姆农旅损失了60辆坦克,还剩40辆可用,官兵丧生至少120人。阿姆农没有办法,只有反复强攻,在10月16日上午8点40分,最后打下了莱克西肯-提尔图尔路口,但阿姆农旅也被打残了,无力再进一步打通提尔图尔公路(顶边)。通向运河的道路还是没有打通,另一方面,插入第二军团和运河之间的以军楔子受到强力挤压,危在旦夕。
. E# _4 I' R& F0 {4 T1 Y: W4 U' `* e
( V5 E; q; W2 e6 J% q; ^沙龙的心思全部在渡河和在运河西岸扩大战果,把打通渡口的事情都丢给阿姆农了。阿姆农在苦战中,在午夜时分,急调到南线加强指挥的前总参谋长巴列夫、戈罗迪什、沙龙会商后决定,不等提尔图尔公路打通,由海姆旅派一个坦克连护送,把“鳄鱼”两栖运输车沿已经打通的阿卡维什公路往前运动,然后利用自身机动力从沙漠上绕过莱克西肯-提尔图尔路口,赶到渡口,开始重装备的渡河。“鳄鱼”用充气围裙提供浮力,可以组成浮筏。“鳄鱼”在凌晨4点到达渡口,组成两大一小共三个浮筏,大浮筏可以运载两辆坦克,小浮筏一辆,6点30分开始浮渡,天亮时已经浮渡过去10辆坦克。另一方面,牵引滚筒桥的18辆坦克在一个沙包下坡的时候拉不住400吨重的100个钢桶,巨大的钢铁蜈蚣像脱缰野马一样滚滚而下,最后有一段连接钢架损坏,工兵只得抢修,延误了很多时间。这是像串起来的汽油桶一样的浮桥,汽油桶本身有浮力,还可以在沙漠上由坦克拖行,只是滚筒比汽油桶大得多,一个就是4吨中。滚筒桥的通过能力很大,这是渡河的主力桥梁。另有准备用来组装浮桥的浮箱,但这时堵在阿卡维什公路上,也无法运送到渡口。本来巴列夫和沙龙还对是否把海姆旅放手参加战斗还是继续护送渡河装备犹豫不决,但滚筒桥抢修需要时间,这就好下决心了:海姆旅剩下的两个营中一个营继续打通提尔图尔公路,另一个营由海姆亲自带领,绕道赶赴渡口,渡河到运河西岸去。当沙龙提出再浮渡一个坦克营增援运河西岸时,并没有提到中国农场战事僵持,埃拉扎尔和巴列夫以为一切按计划进行,所以没有异议,并要求沙龙在运河东西两岸向北拓展,把埃军推离渡口。7 W- n- w2 M' t7 a) X+ e
5 G3 {$ r8 W+ R0 M
10月16日上午9点,海姆带领一个坦克营在经过莱克西肯-提尔图尔路口时,遭到埃及反坦克导弹的攻击,海姆不予纠缠,丢下被击中的三辆坦克继续从沙漠里绕行,赶到了渡口。10点,海姆营渡过了运河,和麦特的伞兵与先行渡河的坦克连汇合,立刻马不停蹄地向西出击,在目瞪口呆的埃军阵地中突进20公里,摧毁4个防空导弹阵地,击毁10辆坦克、25辆装甲车,在下午4点回到了桥头堡,坦克里的弹药和燃油都已经耗尽了!
/ ?+ s6 S  w- D( [$ D5 C" J7 F; l
至此,沙龙师被分割为三块:中国农场以东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图维亚旅,中国农场和运河之间被打残的阿姆农旅,运河西岸弹尽油绝的海姆旅和只有轻武器的伞兵旅。原计划要求10月16日傍晚,渡口有滚筒桥和浮桥两座桥可用,理想情况下,沙龙师和阿丹师都已经过河,但实际上沙龙师已经无力完成打通渡口的任务,以军的渡河作战面临严重危险。然而,沙龙极力要求批准继续将其余坦克浮渡过河,迅速扩大战果。但没有可靠的浮桥,仅仅依靠三个充气浮筏,埃拉扎尔和巴列夫坚决反对将大部队浮渡过河,后援不继而被西岸埃军反包围将是一场绝对的灾难,渡过河去的部队越多,问题越大。事实上,后来确实有一个浮筏被弹片击中沉没。( d7 ^" s% s' E. V! ^% [- I% W

; W9 b+ i, O# e, |南方司令部别无选择,只有命令沙龙继续进攻中国农场,阿丹也投入攻击,打通阿卡维什和提尔图尔公路。
) B, ~9 i5 a' p& ~. z& b3 k: b0 U4 S5 l! S! d+ ^, k+ A3 I
阿丹师已经运动到位,准备沙龙师打通渡口就冲过运河去,这时无所事事。16日中午12点,阿丹师也投入攻击,但阿丹遇到沙龙一样的问题。中国农场里的沟渠成为埃及步兵反坦克分队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在埃及坦克和炮兵的支持下,不仅可以机动灵活地打击贸然冲进来的以军坦克,还可以迅速转移阵地,防止以军炮火的报复。埃军坦克不仅直接支援步兵,还用佯动扰乱以军进攻,或者引诱以军坦克追击,进入埃军的反坦克陷阱。阿丹久攻不下,只有急调更多的伞兵作为精锐步兵使用,逐壕清除埃军的反坦克导弹分队。由于通往渡口的公路没有打通,后方公路堵塞得动弹不得,动用了珍贵的直升机后,乌兹•雅里上校的伞兵们才在深夜赶到前线,没有来得及熟悉阵地和敌情,就在午夜匆忙投入了战斗。离天亮只有几个小时了,必须在天亮前结束战斗,否则夜色掩护消失后,伞兵们也是活靶子。
& c; r  C( n% }7 j5 n, S) Q+ `3 @+ q; F0 J& c. s
伞兵们在三角区内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中,时间在一点一点过去,。阿丹决定把伞兵集中在提尔图尔公路, 2点45分,伞兵们和埃军在黑暗中遭遇,以军伞兵几次试图迂回攻击,但攻击失败,激烈的战斗打成僵局,伞兵反而需要阿丹的坦克救援。阿丹无法坐等,在17日2点30分另派一支装甲侦察队试探阿卡维什公路,3点15分,装甲侦察队报告,阿卡维什公路上没有埃军抵抗。阿丹面临艰难的选择:乘埃军注意力被伞兵那边吸引过去,乘机把浮箱运到渡口,这是最好的机会;但万一埃军醒悟过来,在战斗中浮箱损坏,那渡河战斗就彻底完了。阿丹命令装甲侦察队一分为二,一半原路返回,确认没有埃军,并为浮箱车队开路,另一半增援伞兵,救出伤员。阿丹另派一个坦克营,把浮箱车队和伞兵的战斗地区隔离开来,加强护送力量。浮箱在6点30分钟与到达渡口,以军终于可以组装一座浮桥了。但三角区的战斗还在激烈继续。17日7点30分,战斗车辆可以通过阿卡维什,直到11点,阿卡维什才对所有后勤车辆开放。埃及第16师开始顶不住了。
  b/ h6 {/ M$ R9 {" I2 @- H8 x- ^, V" Q* q# d% ~
从埃拉扎尔到巴列夫到麦特的伞兵,以军上下对无法打通渡口道路忧心如焚,渡河作战陷入僵局,南方司令部甚至在考虑是否要把已经渡河的部队撤回东岸。好在埃及方面没有对渡河以军引起警惕,以为这只是骚扰性的攻击,没有对渡口强力反击。16日下午,梅厄总理在以色列议会宣布,以军已经进入埃及的非洲本土,埃及著名记者海卡尔打电话给萨达特,萨达特还蒙在鼓里。萨达特马上派总参谋长沙兹利到前线了解情况,这才对局面的严重性开始有所认识。: v; J3 ]$ T8 u8 W( {0 j
9 X, o5 k0 H* V; k( ]
沙兹利马上筹划对渡口进行强力反击。16日夜间,中国农场的埃及第16步兵师先行对渡口实行预备性攻击,17日由中国农场方向的埃及第21装甲师和大苦湖方向的埃及第25独立坦克旅实施钳形主攻。在运河西岸,第4步兵师的第2坦克旅和巴勒斯坦旅前出到以军桥头堡边缘的树林地带,准备堵截突破的以军。
, B/ _- @; u) ^" n8 j+ F+ o
/ Y( R; P# G+ U: @9 y5 b埃及第21装甲师与第16步兵师已经和沙龙师与阿丹师苦战了两天多,攻击虽然凶猛,但既没有突然性,也缺乏震撼力。第25坦克旅不一样,这是埃军在南方第三军团的精锐预备队,装备先进的T-62坦克,专门为对付以军渡河后反突击而装备、训练。沙兹利强烈要求把第25旅撤到运河西岸,沿西岸攻击以军桥头堡,但萨达特和埃及国防部长伊斯梅尔否决了,决不从西奈撤回一兵一卒。第25旅要孤军突进40公里,一侧是大苦湖,另一侧毫无侧翼保护,凶多吉少。果然,阿丹在接到前哨报告后,马上在远离湖岸的高地上隐蔽部署两个装甲旅。埃及第25旅进入伏击圈后,三下五除二就被消灭了干净。阿丹其实是在为沙龙擦屁股,打通道路、守卫渡口本来是沙龙的事,但这样一来,阿丹师渡河被拖延了7个小时。- f( t; o4 U+ x; u0 A0 V# B6 u

( O- [! |. P5 o' ]1 E浮桥在17日凌晨4点就架起来了。按照计划,沙龙应该接管阿丹的防区(打通渡口本来就是沙龙的责任),而阿丹应该在下午4点过河,但伏击第25旅的战斗推迟了行动时间。阿丹的坦克在战斗之后急需加油、补充弹药。理论上,阿丹的坦克也可以先过河,后补给,但在弹药、油料还没有大量过河的情况下,还是在运河东岸补给后再过河比较稳妥,尽管这样做进一步推迟了过河的时间。坦克过河不是关键,一过河就能投入战斗才是关键。阿丹的一个旅还在三角区和埃军胶着,沙龙的部队没有按计划接防,这是阿丹推迟过河的另一个原因。阿丹在晚上9点30分下令停止补给,10点40分,部队到达渡口,开始渡河。11点45分,浮桥被埃军炮击击中损坏,还好1点35分就抢修成功恢复通行了。到18日早上5点15分,阿丹的两个装甲旅已经过河,第三个旅留在东岸,作为南方司令部的预备队,后来才归建。18日早上,滚筒桥也就位,积压在运河边等待渡河的部队和物资立刻快速通过,涌向埃及的非洲部分。
6 ^" M: F5 X$ w% q  a: i1 ?6 f6 N' [5 j0 v5 b" c, Z1 {2 k
渡口和桥头堡受到埃军炮兵和飞机的重点轰击。大批以军人员和车辆集结在渡口,开始出现很多伤亡,沙龙也被弹片击中脑袋负伤,以后沙龙头上包扎着绷带的形象就像六天战争中达扬的独眼形象一样,成为十月战争的象征。
, N' f9 Y! v% K: w0 c8 N" T
* @+ D. z; L$ U2 V7 {7 \& V+ q  }$ j阿丹师过河后,立刻着手向西向南进攻,向格尼法山区和阿依达平原发展,但在和苏伊士运河平行的淡水运河旁边的所谓绿带遇到埃军的强烈抵抗。绿带一反沙漠的荒芜,植被茂密,便于埃及反坦克步兵隐蔽作战。以军再次尝到缺乏步兵的苦头。苦战之后,阿丹终于突出桥头堡,向埃及纵深发展,力图切断埃及第三军团的后路,迫使第三军团投降。但沙龙拒绝按计划在阿丹的右翼掩护,而是北上进攻伊斯玛利亚,力图切断埃及第二军团的后路。然而,埃及第二军团依然压在渡口北面,时刻在威胁着渡口。埃拉扎尔和巴列夫强令沙龙在运河东岸(西奈一侧)击溃或者消灭埃及第二军团,二线装备(如缴获的T-55坦克)为主的萨松师无力完成这个重任。沙龙三心二意地用还在东岸的图维亚旅向第二军团进攻,图维亚旅根本力不从心,自然无果而还。巴列夫要求沙龙把已经渡河的部队收拢,回到东岸,沙龙只象征性地调回来5辆坦克。当巴列夫坚决要求沙龙增调更多部队的时候,沙龙坚决抗命,并越级向达杨请示,要求更改巴列夫的命令。事实上,在整个渡河作战期间,沙龙把个人意图置于总参谋部和南方司令部全盘计划之上,屡次玩失踪,拒不接受影响他建功立业的命令,埃拉扎尔和巴列夫请求撤换沙龙,被达杨保了下来。
1 z& W( a% x( A# w# R* d: D6 t. o# }/ ?: y' |$ j5 V
沙龙认定埃军缺乏斗志,一触即溃,所以急于渡河,而置打通渡口的任务于不顾,更是拒绝巩固渡口。要是埃及第二军团主动积极一点,沙龙抗命的代价可能就是灾难性的。以军过河后,埃军大势已去,但埃军抵抗并没有瓦解,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阿丹最后只控制了苏伊士城外围,但运河东岸的埃及第三军团被围。沙龙也没有打到伊斯玛利亚,更谈不上切断埃及第二军团的后路。" l! J) q3 ~5 ~& x- ?% t
& H- m2 `* M+ p7 q2 ]" e7 M
10月战争极大地撼动了埃以双方的思维,最终导致了戴维营协议。以色列并没有就此和平,但埃及这个最大的常规军事威胁消除了。不管沙龙在战时如何抗命,沙龙毕竟是有功之臣。" o  h9 C$ X% q8 \

评分

参与人数 6爱元 +24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天地一沙鸥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MacArthur + 6 谢谢分享
老兵帅客 + 6 谢谢分享
水风 + 6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439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4-4-24 10:11:11 | 只看该作者
    以色列的战绩固然看起来很威武,但是这是建立在对手傻叉到一个境界的基础上的。3 R& Q) s# i" V, F- i

    - ~; j2 v& c2 r; y7 b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板凳
    发表于 2014-4-24 22:55:38 | 只看该作者
    战争的胜负就看谁犯的错误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4-4-25 00:54:20 | 只看该作者
    沙龙比较像国军的张灵甫,只不过对手是满清末年的巡防营,要不他早就上孟良崮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4-4-25 01:31:23 | 只看该作者
    njyd 发表于 2014-4-24 09:55
    + k( J+ U# n. Z+ B战争的胜负就看谁犯的错误少。

    5 \2 F9 B' _7 x# e9 C8 D9 G“不败在己,可胜在彼”,胜利都是敌人的错误送来的。。。
    * r4 N. g( U: o1 i% m5 }4 E# g9 b6 Y' S5 J
    沙龙这种鸟人是那种所谓“两头冒尖” - 对敌人狠,对自己人也狠的。。。 为成就自己“猛将”的名声而置同侪安危于不顾,这已经不是人品问题,而是战场抗命。。。。 按正经过后应该军法处置他。。。
    " ^& `" D2 q% L! I' |# n6 O
      L3 e( @6 T9 c; z只不过一来以色列打赢了,“胜利者不受谴责”,二来沙龙个人威名远扬,成了新闻媒体和老百姓心目中的战争英雄,这反过来又成了他的护身符 -- 谁敢起诉战争英雄就是跟民意过不去,对于“民主”政府来说,就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 u- k/ |$ J9 e5 Z+ w: v
      D9 O  E9 J) f4 k$ P- z) c' e+ W
    赎罪日战争中埃军不可谓不英勇,一雪前耻。可惜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 v$ m& k% L, {: K  c$ V& s+ W
    4 F: W% O, j& p. q; C8 z
    * ~& W0 v% I- s( G8 Q; K
    ! L/ T- Y( m: l3 w7 j3 `4 X! _2 y
      c4 h5 m7 x$ N. d" k; @0 p2 ?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02:17:05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4-4-24 11:31
    . T5 A+ \0 v5 j4 P' U“不败在己,可胜在彼”,胜利都是敌人的错误送来的。。。 " S( P  b8 g; |+ P0 z
    3 k6 v' k9 y2 J& q+ v6 P6 W
    沙龙这种鸟人是那种所谓“两头冒尖” - 对敌 ...

    5 l" ]5 V, W6 e: S十月战争中埃及战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实际上这个话题不大有人提及。阿丹的书里有大量描述,而且不是根据情报分析,而是根据战场缴获的埃军文件。很有意思。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4-4-25 04:04:19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4-24 13:17 6 y4 |/ s) a& Y( x& }3 O
    十月战争中埃及战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实际上这个话题不大有人提及。阿丹的书里有大量描述,而且不是根据 ...
    ! ?2 A' \5 k4 T, C% S& O
    有包子吗?; R% j, V0 G7 ~' `  |

    " z- W% Y3 O2 W5 s5 X* _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5-22 23:34
  • 签到天数: 3170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4-4-25 04:19:29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4-24 13:17 : ~) l# L5 d/ x6 _: O3 c7 u' H4 b
    十月战争中埃及战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实际上这个话题不大有人提及。阿丹的书里有大量描述,而且不是根据 ...
    ) k/ e6 b* B5 z9 V/ O! B$ P% d
    好像记得埃及的计划是苏联人搞的。有这回事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05:43:41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4-4-24 14:04 ( w2 `4 T& o7 J5 Q* q: @7 D
    有包子吗?
    4 N. Q1 B! X' J; G% _' j" G
    大包子,在做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05:46:08 | 只看该作者
    赫然 发表于 2014-4-24 14:19
    : p: R9 A. r6 a* k- e9 Z好像记得埃及的计划是苏联人搞的。有这回事么?

    0 X) q" N' s" [9 v. g" h没有这回事。战术上的具体计划可能有苏联人帮忙,战略计划是埃及人自己做的。事实上,苏联人根本不想埃及人进攻,埃及人根本不放心苏联人,怕他们阻挡进攻,他们只需要苏联人训练埃军使用苏制装备。

    点评

    等你的大包子!  发表于 2014-4-25 21:5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11#
    发表于 2014-4-25 19:25:10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4-25 05:46 ) }, [+ L- `: b
    没有这回事。战术上的具体计划可能有苏联人帮忙,战略计划是埃及人自己做的。事实上,苏联人根本不想埃及 ...

    7 i, b- a$ G8 A+ H0 U按当时的报道,埃军推进到导弹保护伞的边缘就不动了,坐看以色列全力对付完叙利亚再转回头来。
    , Z+ c* h# ^4 x# Y. q0 E  我看是埃军上层自己都不相信能打败以色列,所以取得渡河的胜利后就不知所措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21:14:30 | 只看该作者
    njyd 发表于 2014-4-25 05:25 - ]0 E' z) R/ F  r
    按当时的报道,埃军推进到导弹保护伞的边缘就不动了,坐看以色列全力对付完叙利亚再转回头来。7 T, E! S# l* M% Z  R
      我看 ...

    - z) W$ |# Y; q% I5 u8 _0 h没有那么简单。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4-5-12 09:25: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道孙吴 于 2014-5-12 09:26 编辑
    - O+ ^& S( I- y
    晨枫 发表于 2014-4-25 02:17 / @) h  y$ k4 D. b8 N/ i8 ?
    十月战争中埃及战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实际上这个话题不大有人提及。阿丹的书里有大量描述,而且不是根据 ...
    * [& A4 t- q% {3 h

    + `4 ^! o- M0 v- z- q- j) i非常奇怪的战略9 t! m( @. o* h1 N2 q# w0 h
    突破巴列夫线之后没有向纵深推进。
    & V# u$ D6 @1 [6 z, F, a埃军的坦克完全是作为自行反坦克炮用的,进攻的反而是步兵* O( j* O( P, X: l7 n

    2 n% `) K0 h+ k* Q+ p2 E反而是叙利亚军按照标准的苏军模式来组织进攻。
    & z, [/ D1 y+ D, Y4 a! C- q9 J. h7 a% R6 N/ ^; d
    而埃军的本身的装备也是一个问题,埃军的T62还没叙军多。
    & q: c" L* H( ^0 L- {% Z' l" k: W3 ?4 d5 d# z! J;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0:03:46 | 只看该作者
    道孙吴 发表于 2014-5-11 19:25 ; ]: v# c$ T. V5 @
    非常奇怪的战略6 \- T% }& O; s1 ~1 `3 N8 \
    突破巴列夫线之后没有向纵深推进。
    & q2 P' z  ~9 h+ x8 u5 g, |$ }埃军的坦克完全是作为自行反坦克炮用的,进攻的反而是 ...
    ) R/ x8 D: y8 w- N. I, H
    正在写西奈战争的书,运气好的话,明年有希望出版。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4-5-17 12:47:17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5-12 10:03 ' c# k1 v) ?, J- q
    正在写西奈战争的书,运气好的话,明年有希望出版。

    / c& j+ R+ T9 Z7 F4 \阿拉要收集晨枫签名著作全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7 12:49:01 | 只看该作者
    道孙吴 发表于 2014-5-16 22:47 % A5 y$ I" _* B4 N
    阿拉要收集晨枫签名著作全集

    ' T/ B6 |3 K1 C; D一共就这么几个小作,没有名著。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9-13 03:18 , Processed in 0.05556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