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愚者乐言的个人空间 http://129.226.69.186/bbs/?187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青春电影文学大盘点

热度 8已有 1785 次阅读2012-1-4 13:54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青春电影文学大盘点

一、30年代初的学运——《青春之歌》

二、50年代初——《青春万岁》

三、三年困难灾害——《在困难的日子里》

四、老三届知青文学——《年轮》、《血色浪漫》

红卫兵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代,特征是伤痕文学;由于与意识形态的某种合拍,这类型的文学早早就声名大噪,成为主流,作品也多

五、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阳光灿烂的日子》、《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梦开始的地方》、《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因为王朔,这个时代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在荧幕上出现频率很高,特征是痞子文学;这是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拍婆子打群架,后来的地下舞会和倒爷个体户,最具时代的特色;

此外还有一个英年早逝的王小波,从文体叙事模式上开辟了新境界;

六、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我们生活的年代》、《天堂向左深圳往右》

这是校园民谣流行的年代,席慕容汪国真的诗还很流行,改革开放南巡讲话后,人们注意的焦点都是怎么赚更多的钱

七、00年代初期——《此间的少年》《悟空传》

这是网络流行的最初一代,第一代是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代表的网络爱情小说,然后是内地的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安妮宝贝等人跟进;

第二代是以《此间的少年》为代表的校园爱情小说,还有一堆玄幻式的新武侠(包括穿越文学),江南、今何在、大角、沧月、还有一个怪才马伯庸

总结:

写农村青年的,只有一个路遥,永远的路遥,永远的《人生》、《平凡的世界》

剩下的都是城市青年,远离了上山下乡的恐慌后,城市浪子就成为彻底的主题。

残酷青春期成为共识,在伤痕文学式的现实主义后,是痞子文学式的浪漫主义,最后是奇幻文学式的超幻想主义穿越系;现实主义的神作是老鬼的《血色黄昏》、浪漫主义的神作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超幻想主义的神作是马伯庸的《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

文体模式包括(知音体、纺纱体、咆哮体、梨花体、红楼体、金庸体、琼瑶体、鲁迅体、翻译体、人民日报社论体、京剧样板戏体、评书快板体、西式奇幻体、、)

 

青春是什么?青春就是以牛逼的状态干着一些傻逼的事,本质是个体生命对于人生的试错,从而体悟完美的人生道路,遵守社会秩序的界限。

但是中国社会过于严酷,留给个人的试错空间太狭小。

于是青春期被延长,18岁前我们被困于高考,18岁后我们的青春期才真正开始;青春期被延长到30

中国文明是早熟的文明,换句话说中国人没有青春期,社会不允许你折腾。你只能适应(说白了就是服从)社会规则。什么人才能随心所欲的折腾呢?精英,彻底的精英。

也就是说在中国或者说在全世界都只有也只能有少数人能胜出现实人生的游戏。多数人必然要被排斥出游戏之外。

反过来,敢于折腾的或者甚至折腾成功得,也就被国人当做新精英的标准。因为你等于是一直还留在游戏中了嘛。虽然你其实是死是活并没人清楚。

比如说痞子受追捧的实质心理根源就是他敢挑战和戏弄既存的社会游戏规则。虽然大多数挑战的被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收拾的很惨,真正留下来的都是那些事来时装怂事后充元老的装B犯。像《美国往事》里那个聪明的麦克。

普通人只能凭空幻想出一个虚拟世界来满足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落和迷茫,这就是网络游戏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根源。但在虚拟世界里,真正能成功的也还是少数精英。这里运用的是排除法规则,把最大多数人淘汰挤出去,剩下的人自然就成了拥有垄断资源的精英。什么内功、爱情、境界、法术、秘笈、八股文、门派、、、、、等等之类都是用来做排除法的工具。

彻底的底层或者认命的还好。不上不下的中层才是最痛苦的,往上爬没可能,彻底留在底层不甘心。文明内部的大多数人必然是性压抑的,这就是残酷青春期的本质。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导致在生儿育女方面的大解放,与普遍的性压抑相结合,造成了中国成年男女普遍的精神空虚。

 

人好像就是这么一种矛盾的动物,渴望平等又离不开等级,这就是8020法则,不能分出胜负进行淘汰的游戏就吸引不了大多数人喜欢。

现实中的淘汰工具是学历、财富、婚姻、社会地位

所以青春期四大门槛:高考、毕业找工作、结婚、生孩子。

完美的人生又是什么?一是活得长,二是活的爽。

审美的生物学根源是男女的性前戏行为,实质就是欺骗或忽悠,用当代中国的流行词汇叫做“装B”,又称行为艺术。对行为艺术的推崇就成为现实文化的主流。

青春文学的实质就是通过装B显示自己面对人生命运的“内心强大”。因为你按世俗的表面标准也没法强大。而装B的特征在于显示自己“什么都看透了”(思维方面)和追求“诗意的存在”(这是行动方面)。

 

比较优秀的青春电影:(国内)

《祜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

《阳光灿烂的日子》

《古惑仔》

《AV》

《独自等待》

《香港制造》系列

《飞一般的爱情小说》

 

(国外)

《大逃杀》

《发条橙》

《猜火车》

《毕业生》

《剪刀手爱德华》

《伴我同行》

《心灵捕手》

《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美丽传说》三部曲

 

1

膜拜

鸡蛋
5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成奎花 2012-1-4 14:23
一一的结尾很扫兴,不过杨德昌是有说教癖
回复 蕾蕾硕果 2012-1-4 14:26
《阳光灿烂的日子》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俺都比较喜欢看!
回复 空气精灵 2012-1-4 14:33
蕾蕾硕果: 《阳光灿烂的日子》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俺都比较喜欢看!
握手!同好!
回复 三妞 2012-1-4 14:57
“悟空传”俺很喜欢~~~~
还有《伴我同行》《心灵捕手》《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很深入人心~~~
回复 蕾蕾硕果 2012-1-4 17:46
空气精灵: 握手!同好!
握手,必须滴!
回复 2012-1-4 18:37
《我们生活的年代》、《天堂向左深圳往右》这两部我不仅没看过,连听都没听说过。。。
回复 愚者乐言 2012-1-4 19:58
: 《我们生活的年代》、《天堂向左深圳往右》这两部我不仅没看过,连听都没听说过。。。
前者是部电视剧,由李光洁,刘烨,沙溢主演
后者是慕容雪村的一部小说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5 16:24 , Processed in 0.03609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