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林子超然
十二、林子超然& [2 r5 v5 E: f( o
9 M. L, t& C+ b/ ]9 e
于右任在四八年竞选副总统失败,否则蒋介石下野时,就有于代总统了。其实于右任与元首大位擦肩而过,早在三十年代初就有过一次了。当时国民政府闹双包案,蒋主席一派占南京、汪主席联盟据广州,双方剑拔弩张,导火索是蒋介石囚禁胡汉民。就在大家快要打起来之际,小日本欺上门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形势的压力下,国民党各派妥协,胡汉民恢复自由,广州国民政府就地取消、南京政府蒋介石则辞去国府主席等行政职务;大家议定,新主席不能再从军人中产生,应该找个老同志来担纲。
# s$ D# C" J; P! V% B) U( W7 s0 V5 [/ \/ O# X. S6 e
接着就是各派讲斤头了,蒋介石方面推于右任上位;汪精卫呢,本意是要蔡元培干的,但对于右任却也还可以接受,于是主席人选就算基本定下来了,连消息也走漏出去,报纸上都说得有鼻子有脸,结果正式公报时,却换了林森。原来内定当行政院正、副院长(正、副总理)的孙科与陈铭枢,接受谋士的进言,认为应平衡胡汉民派的利益,遂由陈铭枢出面向蒋介石建议换马;同时胡汉民本人也直接写信给汪精卫,推荐林森出任国府主席。就这样临阵换将、老母鸡变鸭,于主席流产、林主席上台。2 C X& y+ D2 }# X: o5 H$ ?
4 t7 G0 z5 r" d$ h3 P; o+ p+ ^
林森,字子超,真金实银的老同志,辛亥革命一连串炮响,民国的第一位议长就是他。不过后来孙先生领着大家左转,林子超同志一个踉跄没跟上去,就成了西山会议反动派。好在时间不长,蒋总司令、汪主席又先后团团转回来了,右派帽子大家抢着戴,林子超就又成了党国的元老。但经此一变,林森吸取落单的教训,左右好说,被团体抛弃是万万不行的,所以尽量打太极拳。等各大派拔河拔到相持阶段,林子超有人抬没人踩,于是当了国家元首。当然林主席跟蒋主席、汪主席同职不同质,当时说好的,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为国民党三大常委,掌握实权;新国府主席的本职工作,就是玩虚的,不虚不称职。
, S' T# i4 ]5 p/ A( X7 U, @" }0 r/ H+ l% M4 v
林主席也确实非常称职,所以有人写对联:林子超,主席国府,连任国府主席,林子超然。于右任说得则更促狭一点,说林主席连傀儡也不如,就是一张像片。至于对像片的态度,蒋介石是比较客气的,只要无关宏旨,面子尽量给;客气归客气,实质问题上那还是不能含糊的,有一次高管开会解决蒋、胡矛盾,林主席生病缺席,蒋介石以为林森有意示威,大半夜就闯进主席家里去查房,结果发现林主席确实烧得七荤八素,蒋介石转弯倒也蛮快,本来的一脸冰霜立即解冻,忙不迭地嘘寒问暖。
9 P- m+ W" i$ }- }' x7 d9 _, z5 p' y* m6 F/ d* A
汪精卫呢,本来资格就老,便不太把林森看在眼里。他后来接替孙科当行政院长,政府首脑理当去拜访国家元首呢,他却磨磨蹭蹭,隔了很久才去。林森也有趣,借故躲开去了,大概是说你既然只是看在主席的位子上不得不来,拜个空位得了;不过林森偶尔也要扳一扳规矩的,据说有一份汪发给林的公函,里面称兄道弟;林森回头见了汪,便说你我一起革命,同志友谊兄弟情份,确实也应该随便一些的,但既然是公函,以后人家看见了,岂不是要误会我们不懂规矩了吗?
6 N* V ]/ }5 ~( }9 P$ R
% P; |, r% s% T7 D, Y$ u" J0 {其实那份公函倒不是汪精卫亲为,但到那份上,也不好明说,只好连声道歉;憋了一肚子窝囊气回去了。回头让手下彻查,心想好好修理一下闯祸胚。谁知一查之下,竟然是褚民谊弄的笑话了。褚民谊是汪的亲戚兼亲信,罚是不好罚他的了,但汪是才子自居,这次莫名其妙丢好大的脸,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自己人有自己的算帐法,于是踢了褚民谊一脚了事。; P' o, R- o" B7 T) E6 _
5 y5 a [. B6 z, ?7 N
林森的私生活也颇有意思,吃斋念佛、不赌不烟,他的元配在婚后不长的时间里就去世了,却一直没有再娶,于是引得时人今人东猜西猜,众说纷纭。国府主席的属员中有参军长,实权没啥,地位还是蛮高的,人家推荐吕超;吕超是老同盟会了,又跟四川军人关系很多,林森对此是较满意的,但他又顾虑川军将领陋习较多,所以特意要人调查,弄明白吕超确实不抽大烟之后,才肯下任命。林森对人家三妻四妾也很反感,他曾捐钱在庐山上造石凳给登山人休息,却又嘱咐刻上一句话:
/ M1 n& o3 D" Q
! b+ ^& f6 B9 j+ s娶姨太太者不许坐!
. u. b% N( Q* n2 v7 m7 b4 P" h
! b& U* H: _2 T( @) p9 o: D" x i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