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0 Q, J6 P这个您就想的就比较远了,我是从小爱看闲书,爱缠着老头讲古,对于49年建国前的的历史,我能接触到的正规史料并不会比其他人多,不正规的比如口述史,如何鉴别又是大问题。而中共对档案的严管也不会给普通历史爱好者任何助力。我可能比同龄的多看过一些内部资料就是建国后对战犯和投降分子的交代材料和案卷整理,这些东西当时是被印成小册子内部传阅的,但90年代后这些东西应该都公开了,我不止一次在潘家园见过整套的。 @; ?5 @! a; M9 r2 ^$ i 9 W6 ^* W* I, S6 E' [, u+ x旧中国为何如此,我认为从内因看是小农经济在大环境变化下的破产引起的变革,而当时所谓的阶级矛盾是否真的如中共宣传所说的那么尖锐吗?存疑。我认为中共能取得胜利依靠的是思想统一,组织严密,宣传得力,并不包括后世所提出的种种先进性,个人认为一个理论一个主义是否先进要看根基而不是发展。老兵所说的前30年是理想,后40年是背叛,我虽不完全认同但觉得基本差不多。* h: t" ?) ~3 ~1 Y8 `
0 K F' u$ g" `7 j国民党和中共在当时都不是单纯的政党,国民党是党帮不分的组织,思想混乱,组织松散,纪律涣散,在思想上摇摆不定,武装力量没有整合,这些都是致命的问题,在外有强敌,内如散沙的情况下,能撑到49年实属不易。 , G# y% g4 N E7 ]. J. ?. s/ y4 S5 M( t
出于政治需要,蒋先生被妖魔化很久,但中共高层内部并不这样,尤其毛对其评价颇高。(高华语)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8-8-23 20:39 编辑 , S0 D. x! H% ]; D0 x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8-8-23 19:376 B) _" z5 F9 r
中共执政快七十年了,前三十年是当年革命理想的实践,后四十年则是对当年理想的彻底背叛。 8 g& l! n- A% w% x! Q3 E/ ~( c% E6 L& P+ v2 c
中共当年的革 ...
' |$ t! I0 `- _- C' F4 U. y
1 ~, k: w( h+ p. o
以我体会的上一代或几代人看,以60后为分界点,之后的变化最大。前三十年的改造,其实整个社会还是处于一种弱血缘宗法状态下,只不过比较松散,再加上TG的强力控制,没之前那么严密和有约束力了,血缘宗法状态的真正解构还是改开这三四十年,人员的大规模、大空间的流动彻底瓦解了这个持续几千年的玩意儿。这一点,我能体会到父辈对80后90后一代子女的控制力大幅下降还无力改变现实,他们的无奈写在脸上。/ c; H. x# S3 m/ P* Q5 w
前30年的城市是一种以单位为基层组织的类宗法状态——熟人社会。同时,前30年,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仍然还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权力主导一切的权力社会,政治型社会。8 n8 S3 B- F9 L) J' ?' u. n
! }! g" _( z* Q5 D o
要说阶级矛盾,我在老家做过简单的田野调查,普遍的说法是:吃得饱,饿不死,仅此而已,最大的祸害是抓丁抓夫。像教科书里那种尖锐的地主与佃农的矛盾没有,连像样的地主都谈不上。 5 b4 ~5 d/ k' ?& V" W& |5 B t3 e' n# T y
就我看书所得,当时的中国人对中国的出路在哪里非常迷茫,一方面是历史上”天朝上国“的自豪(TG到现在还靠这个梦凝聚人心,可见威力强大),一方面是现实的任人欺凌而没任何办法,无力感和屈辱感是每一个精英的共同感受。其最大阻碍因素是依附于土地的地主以及文官集团合力形成的旧中国社会结构,”夫权、族权、君权“三位一体。而老蒋在412后是向旧社会结构投降了,所以,老蒋和KMT就成了革命的对象,不存在你说的”实属不易“的问题。 - A" ?; ~: M! A q. Q同时,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皇权社会的冲击力也不小——政治上,原来人是可以有尊严地幸福地活着,还可以自由地呼吸空气,人与人是可以平等相处的……思想上,西方以数学为代表的近现代科技早已超出中国人的想象极限……所以,当中国人要革命的时候,最先瞄准的就是中国皇权体制的精髓——皇帝制度。到最后就是那六个字。 7 z9 y, ?. a1 r- [+ l" D: t 8 B5 }& k( u( ]' m2 h最近姜文在高晓松节目讲了一点他的家世,父亲是忠诚的TG战士,岳父是资本家,他说新旧两个社会对他而言,有过近距离的比较。 9 }1 C W3 @( p: _ * W ^! `8 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