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71|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需要研发新口径中型机枪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3-12 08:38: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0 h: g! i9 }$ u
    本文刊载在《世界军事》2018年第二期上,以下是正文:6 E0 {/ t* h# U6 l

    + `) e2 A7 N+ A4 I6 k# M 4 v, E, s1 [2 l& T/ Q
    防务展上的LWMMG机枪$ m9 b) K8 d% }% N& O
    : O% k" Z# e7 Y, f0 @) d% \
         5月16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作战司令部联合向美国联邦政府招标平台提出申请,希望能够采购5000挺发射.338诺玛马格南子弹的中型机枪。
    ' a9 b+ M2 @! q( _  q* d$ B# z/ \; b
    - e( `( ?5 o- f  h  V     5000挺中型机枪,对规模有限的美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来说,不是个小数字。此案若最终能落实到位,装备规模更大的美国陆军很可能也会效法。这就意味着美军的中型机枪将全面采用新口径,步兵中远距离压制火力将有较大提升。. ^" q  I& W5 Z  Z

    2 s2 s8 s6 j* G6 w+ i7 P: o - G  @0 b* {7 ^% G1 C2 G
    从后面看QJZ89
    3 k( p+ O6 R5 A) |2 l# d" o) `3 }' y

    , q7 j! J3 K4 f; N9 ]% H' ^; K3 Q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 e# ?5 u! Z8 d9 o/ f: B

    5 b0 \- a* T. }+ H4 V0 r     面对这一趋势,坊间有种观点认为,近30年来,中国陆军在步兵伴随压制火力上采取的5.8毫米通用机枪+12.7毫米大口径机枪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是一条“邪路”。中国陆军不仅应该恢复装备中口径机枪,而且也应紧盯美军动向,开发新口径,确保我陆军步兵伴随压制火力不落下风。
    8 }, I4 s! }9 ]
    / ?4 D: [( A* V: D' R( u      要评论这种主观是否正确,得先看看USMC和SOCOM为何想换装新口径机枪。花巨大代价更换机枪口径后,各方面又能获得多少收益。1 r; Y9 J! X  A3 v

    评分

    参与人数 15爱元 +120 收起 理由
    齐若散 + 10 谢谢分享
    常挨揍 + 8
    重重无尽 + 6
    MacArthur + 6 谢谢分享
    建丰 + 4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3-12 08:40:55 | 只看该作者
         
      p3 q6 m% p5 v( r' P1 ~  X* O9 m
            要求极高
      U1 E3 j7 z9 K6 {7 Z/ x" }9 N, B  v! D
    ) u6 A4 o8 i2 y) \' m3 K) F( E
    LWMMG机枪近年来频频在防务展上露面
    , o& O! v' }& B9 l
    ' l% V- Y* @+ A' Y     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对新机枪的要求是:空枪重量小于10.9千克(24磅);枪管全长610毫米(24英寸);发射.338诺玛马格南子弹(.338NM),使用复合材料弹壳;弹链供弹。( N! E& P' q# |' T/ u: w
      H! i# P/ F: M+ I6 I* O9 h& }6 |& ]
    美军为什么会提出这些要求?而且不惜采用新的弹药口径?要知道,枪支更新换代相对简单,而弹药规格的改变,可是件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除非有绝对必要,否则各国在这方面均慎之又慎。9 j! P2 k- N3 m' W# m  O
    6 x' f) r4 ?  r5 V2 S3 i6 b
    2 \1 B/ @" h: Y  K+ Y$ U* B8 n
    LWMMG机枪在阿富汗接受实战测试+ O6 }8 s9 ?/ C" o9 @2 f) e4 e8 `$ c
    9 d: R: s7 d  @2 |; z
    美国打算更换口径的主要原因,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由于地形开阔,缺乏遮蔽物,美军步兵和对手间的接战距离比正规作战远很多。而美军步兵平素倚仗的空中支援和炮火支援往往又不能及时到达,很多时候,美军步兵只能依赖建制内的便携式支援武器。由于M2HB大口径机枪实在太过笨重,只能车载而无法由步兵携带机动,前些年炒得火热的LW50轻量型大口径机枪又黯然下马,因此美军步兵伴随支援火力的“当家花旦”,还是M240B和 M240L。不过,在治安战的作战样式和阿富汗、伊拉克的地形条件下,M240B和 M240L的远距离压制能力和对手常用的PKM相比,只能说旗鼓相当。这对于习惯于啥领域都压对手一头的美军来说,是不可接受的。鉴于M240B和 M240L已将7.62毫米NATO弹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几无潜力可挖,因此美军才动了“重起炉灶”、采用更大口径弹药的心思。$ B2 w0 U$ ]3 y

    0 F7 {# l' W) y1 J9 ?$ K( b2 U     要说这些要求还真不低。M240B空枪重达12.29千克,使用了钛合金机匣M240L,也只将空枪重减至10.1千克。而发射体积、重量、威力均比7.62毫米NATO弹上了一个台阶的.338NM弹的新机枪要将空枪重控制在10.9千克以下,难度不是一般地大。不过,目前市面上倒有一个,而且是唯一一个货架产品能满足这些要求,那就是通用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轻量化中型机枪(LWMMG)。鉴于尚未有其他公司研制的发射 .338NM弹的机枪亮相,因此舆论界普遍认为,美军采购LWMMG机枪基本是“板上钉钉”之事。
    8 h+ q" i: o* K6 r. r2 g) B! m. M- X/ h

    / e5 \  B2 R5 _/ Z* o! \, JLWMMG机枪结构图; O( B/ O: X9 c5 A

    * x* f" P+ K1 a' i  S) k
    & I  x9 e- _3 V  \/ yLWMMG在不带三角架和ACOG先进战斗光学瞄准镜的情况下,枪身重量只有10.8千克。它之所以能成功“减肥”,是缘于它采用了与我国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类似的混合式自动原理,即枪管短后座+导气式。该枪长行程导气活塞位于枪管下方,气冷枪管可快速拆卸。子弹发射后,枪管、枪管节套、导气系统和枪机组在机匣内一起后座,吸收一部分后座能量。当枪管、枪管节套、导气系统一起停止后座时,枪机组继续后座,完成抛壳。复进时则相反。此外,LWMMG采用开膛待击、前冲击发设计,进一步抵消了后座力。
    % U2 J5 G: c4 s. U( ~9 R
    # N+ \* I, B+ @8 y5 {- \2 P/ N大量试验表明,在同等技术条件下,枪管短后座与其他自动方式相比(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或相近,特别是都与弹性三脚架匹配的前提下),射击精度优于枪管长后座,也优于枪机后座式的自由枪机式,与机枪后座式的自由枪机式差不多,只略差于导气式(包括活塞短行程、活塞长行程、导气管式)。在诸多自动原理中,导气式算是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的。LWMMG采用这样的混合式自动原理,即达到了降低后座力和减重的主要目的,又有广泛的适应性,算是比较完美的折中方案。. |. b9 j  u; d
    + }3 h8 k  Z9 Z' ]% O

    8 o. y# J# S1 X3 e( nLWMMG机枪在阿富汗
    1 J0 o: M9 W; d+ ~) d( x, T/ L
    * j/ w) k9 `" }, Y/ v3 ^/ f" [通用动力宣称,LWMMG机枪最大射程可达5600米,有效射程1700米(使用三角架和ACOG先进战斗光学瞄准镜)。现役M240B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为3725米、800米(两脚架,压制点目标)或1800米(三角架,压制面目标)。看上去,有效射程指标还及后者,不过,通用动力宣称LWMMG发射的.338 NM弹在1000米处的终点动能,比M240发射的7.62 毫米NATO弹高出近4倍。因此在远距离上,不论是命中弹对生动目标的杀伤程度,还是枪弹对遮蔽物后面的生动目标的杀伤力,甚至近失弹的声响震憾效应和周围溅落的视觉刺激效果,.338 NM弹都远超7.62 毫米NATO弹。. E, K7 F6 S( a+ n

    ) V; O  K  ]4 P/ f) d; |! }此外,厂商还声称,LWMMG机枪在1500米距离上的弹道高接近.50BMG普通弹;在1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Ⅲ级防弹衣;能以战斗射速(50-100发∕分)持续射击10分钟而不用换枪管。: a7 w8 [3 ~! ]4 O% L

    点评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10-15 10:22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3-12 10:52

    评分

    参与人数 6爱元 +38 收起 理由
    齐若散 + 10
    料理鼠王 + 6
    nettman + 4
    此情可待成追忆 + 4
    mezhan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3-12 08:44:56 | 只看该作者

      r! Q) b6 F2 G. R" E8 G; B" ^% F: J2 R  ?% M; k2 Q$ [
    代价不菲1 ~9 H; K* `& F6 |2 t  }$ W
    ! F3 F$ y+ W! x$ p
    在自动原理、材料和工艺均无创新的情况下,仰仗.338 NM弹的巨大威力,LWMMG机枪具备了强悍的远距离压制能力。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38 NM也让LWMMG机枪付出了相应的代价。7 j1 y) q* M% H

    4 z% B& C& t- Q. e+ I - m. k) s* h) Z! L+ j! {  A
    几种不同口径弹药对比( U; N4 r% }& `0 N
    & T! M; l* T) i1 I5 o+ j! ?% f; B
            .338 NM是瑞典纳莫弹药公司于2008年研制的新口径弹药,性能和.338拉普阿-马格南弹(.338LM)很接近,而且弹壳底缘相同。相较.338LM,.338 NM的膛压要低些,弹药长度也由70毫米缩减为65毫米,连续射击时枪管升温要慢些,因此比前者更适用于自动武器。' o# P  z  ]) N! G9 b
    5 f' r5 ?- u; @. X6 B9 g
    7 `# V* b: n3 M' j9 e6 `  W* ^: K' U
    两种.338弹药对比5 R+ p9 r2 f/ n" W4 w7 _  a9 M' o

    6 j( e$ A5 s* \/ x9 @, A        .338 NM威力远高于7.62毫米NATO弹,这是勿庸置疑的。但相应的,其体积和重量也远高于后者。一个容纳50发.338 NM弹链的软式弹袋体积,比M60、Mk48或M240的100发弹链袋还要大,尺寸接近于Mk48的200发弹链袋。在重量方面,即便是采用了复合材料弹壳后,.338 NM弹的重量仍有45.5克,和7.62毫米NATO弹的24.3克相比,高出了87%。LWMMG弹链链节重量为8克,是7.62毫米NATO弹所用M13链节的两倍。要知道,这还是.338 NM弹采用了复合材料弹壳,弹壳重量下降了1∕3的结果。如果换成稳定性更好的黄铜弹壳,.338 NM弹重量更是高达54.6克。8 Q5 M+ V) n( Y3 l$ H1 @
    5 w5 r9 v& G5 _: E
    ! G, U9 T9 X  M: e. _, F
    左三是美军现在用的7.62毫米NATO弹,右二是LWMMG机枪用的.338NM弹,大小差异一目了然
    5 l% F* q8 v) Q, L; f  o5 E/ ?6 s
      s) `) m7 B+ d' [! S通用动力的官方文宣认为,一个M240B机枪小组的射手携带机枪和100发弹(37磅),副射手背M192三脚架、后备枪管和300发弹(37磅),弹药手带400发弹(27磅),共负荷101磅;一个LWMMG的机枪小组的射手携带机枪和100发弹(40磅),副射手背M192三脚架、后备枪管和200发弹(41磅),弹药手带300发弹(36磅),共负荷117磅;而一个M2HB机枪小组携带一挺机枪、M3三脚架、后备枪管和500发弹,全重约300磅,还需要一辆悍马车。因此LWMMG的便携性、机动性是相当突出的。至于携弹量的问题,通用动力公司认为,500发.338 NM弹的压制效果等同于800发7.62毫米NATO弹。因此三人中型机枪小组换装后,总携弹量虽由800发降为600发,但实际压制能力不降反升。' Y2 M7 R) K6 w: I

    5 |; g; v; J3 q- H4 b6 F : B" E- G" B3 ?: w& A$ [9 ~
    美军现役M240B机枪8 F0 w" l8 ]) L  `
    ) S5 q  e$ u2 c/ U. C+ L

    . a7 s0 h7 @- U8 \- T$ [  G美制M2HB太过笨重,只能车载,不能作为步兵携行伴随支援武器
    3 r! {3 i- C- V6 x6 O0 Q; G( j% N: N- }5 f3 H" k! b' F( S
            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非常值得商榷。要知道,火力持续性和火力密度,亦是衡量火力压制能力的重要指标。6 j" L  p5 O* R$ |( V0 K" o: C
    : H% C1 q. G* n: y$ [7 T; D
    .338 NM弹为了减重,采用了复合材料弹壳,但底火仍是金属制造。工艺复杂带来的制造成本激增的问题暂且不谈,复合材料弹壳在高温和低温下的稳定性非常可疑。虽然相关研发公司竭力宣称,M14步枪连续发射180发金属弹壳子弹就可能导致自燃,而复合材料弹壳稳定性就要好得多,但却只对外公开了连续了2个20发弹夹复合材料弹壳子弹的视频,显然难以打消人们的疑虑,同时也显得研发公司底气不足。LWMMG在追求更大有效射程的同时,将理论射速降低到了500发∕分,低于人们对中型机枪理论射速不应低于600发∕分的传统认知。此外,研发厂商还不惜采用会降低射击精度,但却有利于弹膛散热的开膛待击方式,而且规定机枪组必须携带备用枪管,就很值得玩味了。所以,真正使用时,LWMMG的战斗射速很可能会受到这方面限制,从而低于现有的M240系列机枪。. R+ S" B8 ]1 g# c# C! n8 L* _

    : ^9 @: W1 w! l$ J, \0 K% e        此外,因为枪弹威力大,枪身却又要不惜代价地减重,因此LWMMG机枪在战场上,两脚架状态几乎无法作战,因此必须使用M192三脚架和ACOG先进战斗光学瞄准镜,才能达到厂家宣称的有效射程。笔者计算了一下,算上可散弹链和软式弹链袋的重量,通用动力宣称的负重量是可信的。问题是在同等负重的情况下,使用PKM通用机枪的对手,又是个什么状况呢?
    / k7 @! I2 X% |2 w+ p5 V  q. S- ^6 i' W, ?4 Z+ F( r$ t

    ( m' g! {* B8 T2 H0 QPKM机枪" h9 z: @& |# ~. l8 U$ }+ c
    6 K5 b6 O$ z! L) X( e- d
            一个LWMMG三人机枪小组总负重117磅,折合53.07千克,人均17.69千克。PKM通用机枪在国外通常使用两脚架射击,游杂武装基本也不带备用枪管。而PKM空枪重只有7.5千克,100发装实弹链盒全重4千克,200发装实弹链盒重6.6千克,250发装实装弹链盒重9.4千克。因此同样是三个人,在同等负重的情况下,对手可以每人携行一挺PKM和 300发弹。而一挺LWMMG带600发弹在同时面对三挺PKM和900发弹时,恐怕就不乐观了。. G$ G0 h$ M: G$ e& p0 w
    8 I# G) V+ |( E$ A! u  }% h' p

    8 h7 r( V+ M1 _8 Q( B' {PKM机枪局部特定- w( q4 C$ N# G6 U( ^! w  a  X$ B5 ]% B. h

    * c" a2 d3 E+ E/ a/ A因此笔者以为,LWMMG为取得性能上的提升,可谓代价不菲,但实际效果却非常可疑。效费比可能远不及厂家的“口吐莲花”。
    ; T* ~5 m% c) ?/ v4 O) g0 n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10-15 10:23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3-13 02:28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42 收起 理由
    齐若散 + 10
    皇家骑警总监 + 4
    料理鼠王 + 6
    nettman + 4
    此情可待成追忆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3-12 08:48:15 | 只看该作者
    9 n) b8 h* i; E& y" D( [( e! i1 C5 |, C
    他山之石* ~& D  _5 t' r, I  }/ @0 z8 |

    ) V' b0 R/ y! [8 A美军在着手增大压制机枪口径,我国是否也需要跟进研发类似口径的机枪呢?笔者以为,“橘生淮南而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 h' ]- }0 n! S5 Q
    - \' ]9 I* ]  [& a从公开披露的信息中获悉,多年前,中国也曾试图研发10毫米口径中型机枪。但最后的研究结果,却是该口径“上下不靠”,既没有12.7毫米口径的威力,也没有7.62毫米口径的便携性,因此也就无疾而终了。10毫米口径尚且如此,更何况仅比7.62毫米大不到1毫米的.338口径呢?通用动力公司的官方文宣,往好里说是“老王卖瓜”,说难听点是“报喜不报忧”,大有忽悠的嫌疑。再说了,轻武器份量虽轻,但更改口径,却往往有“不可承受之重”。因为这意味着海量库存弹药的报废和生产、维护体系的全面更新,莫非迫不得已或收益更大,任谁也难以下此决心。美军莫当真批量装备LWMMG机枪,还有一个中国无法比拟的优势。.338口径已经在西方民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同时也被一些远距离高精度狙击步枪所采用,因此分摊了其服役成本。
    1 _$ i3 e# Q( F; ?$ Z+ J8 E& m5 Z% j" ]( g

    * R0 \, B2 e" h. _- H( W公开展出的QJZ89' x- ]! p3 n/ C# D. W1 `5 ^
    ) l0 U6 l$ {9 q% Y6 R, Q
    我国换用新口径枪弹,就没有这么便宜的事了。况且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规划未来轻武器发展时,我国放弃了继续研发、装备7.62毫米通用机枪,致力于研发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和QJZ89式12.7毫米平射机枪。这个决策虽然颇受一些人垢病,而且这两款机枪在服役过程中也确实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笔者以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能很好适应各种战争形态和战场环境的“完美武器”。只要能顺应特定时代和特定战场环境,达到设计初衷,就不失为一款成功的武器。QJY88式QJZ89式有缺点不假,但却不能就此认为当初的思路是错的。
    $ [  Y6 H4 n3 c% L* v; d$ E7 d" F6 H% D# O  B7 q
    # ^# v( L" k: M/ p& ]/ ]
    平射状态的QJZ89& s1 z( `/ c4 J$ H6 N) z( m4 v* M* ^

    ( T; p3 Y8 m+ R2 m6 _3 S事实上,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诞生背景,是我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吃尽了越军用高射机枪平射生动集群目标的苦头,而部队携行的各型7.62毫米口径机枪,均无力与之抗衡的情况下,应部队的强烈要求而研发的。如果说美军采用LWMMG机枪的决策正确,那么我们当初的决策就极富前瞻性了。因为12.7毫米平射机枪的远距离压制能力,是LWMMG这种.338这种口径机枪断然无法望其项背的。$ \: Z3 X, F; c; f9 a

    1 ^2 j% W% d5 G! J9 N" z) E / v3 O2 h9 k& T% T
    我军QJZ89机枪组由四人组成
    " Z$ i( r& K, P+ r% _
    3 w& S  n7 i$ p8 M4 J. K" i至于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实际上是在中口径机枪重量过大和小口径班用机枪射程不足之间作出了妥协。随着我军编制体制的调整,QJY88和QJZ89均层层下放。前者大大增强了我步兵班组的火力,后者则从营属机枪,变成了我步兵分队伴随压制火力的支柱。& y* |3 M$ _8 J& S% n. Y- a, ?

    1 H  l- B4 J) G6 Q, D- P需要指出的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军12.7毫米弹药的发展,为顺应大口径机枪平射压制的需要,而发展出了对空和对地两个分支。QJZ89配用的89式穿甲燃烧曳光弹1000米处的弹道高度为2.78米,不仅低于54式12.7毫米弹的3.4米,更是大大低于53式7.62毫米枪弹的5.8米。低伸的弹道,对提高远距离压制能力颇有助益。1 i. T) b! ?* p7 Y3 L

    9 M# f2 K0 g' o5 B4 d许多人垢病QJZ89式的理由,是其射击精度远低于67-2式通用机枪,400距离上射弹散布面积是后者的11.3倍。这实际上是没有道理的。现代战场上,破片伤的比例早已远高于枪伤。统计资料表明,战场上杀死一名士兵所需子弹,已从一战时期的2万发,二战时的2.5万发,越战时的20万发,涨到了伊拉克战争期间的25万发。子弹的主要用途,已从早期的精确杀伤变成了覆盖射击和火力压制。具体到QJZ89式,其用途并不是精确杀伤,而是远距离压制对手。啥叫压制?压制就是用猛烈的射击震摄对手,使其既不敢,或者说无法架起武器还击,也不敢在战场上快速移动寻找掩体或构筑工事,而只能就地趴下隐蔽,避免被火力杀伤。火力压制的本质,是为已方其他武器,主要是面杀伤武器争取射击时间。因为无论是迫击炮、榴弹机枪,还是火箭筒,架炮、瞄准,弹丸飞行都需要一定时间。从压制的角度来看,枪械射弹散布大些,并不是啥大不了的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可弥补瞄准精度的不足。- O! u1 n: d; [4 P2 l6 ~
    - |/ ?; h3 a7 D5 E% v
    从公开资料判断,在本轮军改前,我军步兵每班装备1具PF98式火箭筒,平均每排装备1挺QJZ89大口径机枪,每连装备2门60毫米迫击炮或2挺榴弹机枪。QJZ89负责远距离压制,主要靠爆炸弹丸破片歼敌的意图非常明显。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本轮军改后,我军新的合成轻步兵连,基本可视为过去一个步兵连和一个机炮连的合编。QJZ89的作用和地位愈加明显。4 o! `, ]% |+ G* t, [! }7 z  ]% X
      U* Y8 q: o4 n+ I9 m
    和LWMMG相比,QJZ89的远距离压制能力无疑更好,但也不是没有弱项。假设同样是三人机枪小组,总负重同为53.07千克,除去QJZ89含三脚架在内的26.5千克重量,即便是在不携带备用枪管的情况下,留给子弹的携行重量也只有26.57千克。以1发子弹131克计算,即便不算上弹链和弹箱的重量,也顶多携行202发子弹。8 }; D# G  v2 x) G1 q7 O1 B/ G4 c
    ; C: M/ j9 k6 y& t
    虽然笔者以为,89式穿甲燃烧曳光弹具备穿甲、爆炸和燃烧等多种功能,800米距离上可击穿10毫米均质装甲钢,上可应付直升机,下可威胁轻型装甲车,3发实心的.338 NM弹所能达到的压制效果,恐怕也不及1发89式穿甲燃烧曳光弹。但是,202发(实际还达不到)子弹相对600发子弹,在火力持续性上的劣势极为明显。当然,随着我军即将全面实现机械化,而且我步兵分队也不像在阿富汗、伊拉克打治安战的美军那样,有长时间脱离机械化载具、徒步行军作战的需求,因此弹药携行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突出。但在战场上,从来没有人会嫌子弹多,即便是短距离机动到机械化载具上去取备用弹药箱,也容易耽误事。% Q1 `3 w" ^9 G; {# w+ o
    # P% H! u; G0 u0 ]! w  Q5 `1 L
    以人均携行重量17.69千克计算,至少要增加3个弹药手,让QJZ89机枪小组增至6个,才有可能达到LWMMG三人机枪组的携弹量。如果再将弹链、弹箱和备用枪管的重量计算再下,还得再加1个人。无论是成本效益,还是战场灵活性,这样的配置都是无法让人满意的。因此,对QJZ89进行系统减重是非常有必要的。
    / t  |$ Q6 x! u& I
    5 C4 z7 G% }. Q鉴于过轻的重量,已经让QJZ89在射击密集度上付出了明显代价,笔者认为QJZ89机枪的改进方向,是提高工艺水平,提升射击精度。而减重的重点,应放在子弹、弹链和弹箱上。可以借鉴.338 NM弹的减重思路,将QJZ89配用的12.7毫米枪弹弹壳改为复合材料,依旧沿用金属底火。这样一来,弹壳可减重三分之一,全弹重减至110克左右。同等重量情况下,让携弹量上升15%。此外,金属弹链和弹箱均改用复合材料制造,亦能减少自重,进一步提高携弹量,以我国目前的军工科研水平,这应该是可以办到的。经过弹药减重的QJZ89,不仅完全有把握在任何距离上压制LWMMG,而且火力持续性和行动灵活性上,亦不会比对手差太多。) N) |3 {+ |2 e
    # _3 A) _7 I9 s. w0 r- G; Z' }' G6 p# {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中国完全没必要研发新口径中型机枪。
    : K, C: n, k+ \1 z( }" ~; \) C  ^0 v( M0 q: O' B

    0 g4 h, @- o+ c: J* c/ _7 A/ ?
    . a& `% B! c% g5 f, Z
    , ~6 U7 i- W+ _3 x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10-15 10:52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3-13 02:35
    给力: 5
      发表于 2018-3-12 09:27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3-12 09:19

    评分

    参与人数 8爱元 +50 收起 理由
    齐若散 + 10
    水风 + 8
    料理鼠王 + 6
    nettman + 4
    此情可待成追忆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5#
    发表于 2018-3-12 15:30:07 | 只看该作者
    跟忘情唱唱反调。
    1 c! s) Y* Q: W( k$ u
    : |; p4 P5 I: c  O5 w9 x! i对于机枪这种比较大路货的支援武器而言,可靠性永远是首先要考虑的,其他诸如精准、弹道效应和武器重量则不那么重要,能说的过去就行。从这个角度看美国机枪实际上是240B,MK48和这只点388的lwmmg三英战吕布(选型委员会)。
    ( y0 v7 e& z2 z  [4 r3 O. D
    4 l- N% K$ l, e. I5 G3 [/ W9 i保守的陆军惦记对240B修修补补,激进的特种部队则直接把票投给了更轻便的mk48,从各个方面看lwmmg都不太占据优势,即便它的射程,精准度和弹道性能都强于点三零,但是至少目前可靠性还是没法和以上俩前辈相提并论。尤其是它所采用的复合材料弹壳,出了好几次大事情,重所周知,弹壳的一个很大作用就是给内膛降温,金属弹壳导热性能保证着热量的快速传递,而塑料的导热性先天不足。在战场环境下指望射手能遵照说明书所建议的射速进行射击是不现实的,尤其是近距离突然接敌,最大化的向对方倾泻子弹,压制火力是争取生存和保证胜利的前提。
    , u2 J* S. D- A* w7 U9 U6 P1 Z' m4 C7 i
    文章所重点分析的系统重量,其实是最不重要的一环。对于这样的连排支援火力,条例上三人的机枪组,在实战中会被打散在步兵班里,毕竟把两个大活人当驴一样用是不太现实的。实际上,要仔细算计的重量是战斗全重,即枪和常用弹盒的重量。比方说后文所提的pkm,通常下是和100发的弹盒相配合,那么总重量大约12公斤,这是一只班用轻机枪比较理想的战斗重量了。而LWMMG的战斗重量是40磅,大约18公斤。作为连排的支援武器也是很可观了。能够用不到对方两倍的重量,换取2倍的有效杀伤距离和更优异的弹道性能,这个买卖不坏。1 i0 v6 }  }0 k# u2 g8 g
    ! o# H3 V) W8 U& Z+ S) v' Z
    关于机枪的精度,并不是说机枪用来压制就不需要打准,机枪考虑的精度是点射精度,其中轻机枪更侧重短点射,3到5发,重机枪多用10发以上的长点射。,以67为例百米的十发弹,我能控制在30公分的圆内,那么400米的距离就变成1米2,十发弹在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对单人是至少可以保证能命中1发的,这样的散步对敌可以保证800米内的压制火力。89的散步大上10倍的话,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直径24米的圆里分摊10发弹,是什么效果。
    * L2 e( q0 b( O; _5 ?3 A5 W" X/ v* ?9 O; J( g( N0 N* o; R
    对于中国是否需要新口径机枪,我的看法和忘情一样,但是原因是你先把旧口径的设计好再说。

    点评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10-27 09:50
    给力: 5
    确实,机枪的精度不是可有可无的。。。叙利亚战争用机枪作精确射击的例子很多,加枪瞄也是增加精度的意思。  发表于 2018-3-13 01:03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3-12 18:24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26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6 涨姿势
    一目十行 + 6
    皇家骑警总监 + 4
    料理鼠王 + 6
    青青的蓝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29 10:01
  • 签到天数: 334 天

    [LV.8]合体

    6#
    发表于 2018-3-12 20:02:27 | 只看该作者
    难道这么多年只有7.62和12.7的机枪,没有中间口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06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8-3-12 23:33:21 | 只看该作者
    包子 发表于 2018-3-12 15:301 P, T+ @; T; P( s/ p
    跟忘情唱唱反调。4 ~& T9 p/ L0 G: a
    2 Q& U) O( c) j6 u% R- a
    对于机枪这种比较大路货的支援武器而言,可靠性永远是首先要考虑的,其他诸如精准、弹道 ...
    / Y2 g( @5 p* f- A4 L* W7 J$ z% H
    精度与射速以及重量本身就是不可调合的矛盾,只能折中不能两全。要突出精度那么射速与重量就必须降低指标,你看美国佬弄的轻量化.5口径重机,连发状态下整个枪身跳的那叫一个欢快。有些事在现有技术下根本无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8-3-13 00:49:26 | 只看该作者
    包子 发表于 2018-3-12 01:30
    7 e5 D" m- ?/ h跟忘情唱唱反调。! D8 _4 E6 M* q+ q' M
    % g& E. A* T, \! u) c
    对于机枪这种比较大路货的支援武器而言,可靠性永远是首先要考虑的,其他诸如精准、弹道 ...
    ( t$ Z, U$ h+ ]! Y' i) `
    赞同。机枪的精度与射弹分布还是重要的,只有保证一定的密集度,才能保证有效杀伤和压制。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8-3-13 00:51:25 | 只看该作者
    红茶冰 发表于 2018-3-12 09:33" }; I4 t& J% u) W& ^0 q% R: E
    精度与射速以及重量本身就是不可调合的矛盾,只能折中不能两全。要突出精度那么射速与重量就必须降低指标 ...

    9 a+ d% R: L& }# b# V6 v只能改变思路,用远程、高初速、小口径、单发榴弹,既保证足够的杀伤威力和精度,又避免连发时的跳动,还适当减轻系统重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06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8-3-13 01:02:34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8-3-13 00:51/ [; A2 @9 K! J: [
    只能改变思路,用远程、高初速、小口径、单发榴弹,既保证足够的杀伤威力和精度,又避免连发时的跳动,还 ...

    + L  j$ c2 Z# I9 D( d8 _这玩意兔纸不是已经弄出实物了嘛,貌似狗大户很感兴趣来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12 23:57
  •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合体

    11#
    发表于 2018-3-13 01:05:46 | 只看该作者
    lorry 发表于 2018-3-12 20:02
    2 l) m' `( w+ O) M4 @( u6 }. b3 o难道这么多年只有7.62和12.7的机枪,没有中间口径?
    $ t0 ^" B, F: Y; k: e
    14.5是另一个口径的枪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8-3-13 02:10:36 | 只看该作者
    红茶冰 发表于 2018-3-12 11:02
    : `4 _, m* N, h( ^  K这玩意兔纸不是已经弄出实物了嘛,貌似狗大户很感兴趣来着。

    2 O% h/ w* s- m你是说QTS11?那还不是我说的意思。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13#
    发表于 2018-3-13 06:36:33 | 只看该作者
    红茶冰 发表于 2018-3-12 23:33: o8 V3 \  i' ]* V6 f0 O
    精度与射速以及重量本身就是不可调合的矛盾,只能折中不能两全。要突出精度那么射速与重量就必须降低指标 ...
    7 p2 e! W  I# \: [. `: k7 P5 a4 V
    办法很多啊,不过要看是否值得,通用机枪实际上有两个思路,一个是轻量化下放到排甚至班,一个是作为重机和固定火力点为连甚至营做火力支持。
    8 u, r6 @! i- b5 V
      k0 e4 [! a" M! k阿富汗之前,美帝249作为基本火力支持下放到班组,极大提高了步兵班的火力输出,一个班有两只249,2只AT4,2只精准步枪作为前线狙击,剩下的步枪还有若干下挂榴弹,厉害的不要不要的。% A- E9 N9 v3 ~6 ]4 G) Z

    + b8 a& R6 h. w* Q6 V' ~  e5 n但是到了阿富汗,249通常认为在400米内是够用的,这下就有点尴尬了,对面大胡子的rpk的M43弹则在600米可以轻松压制你,不得已的情况下,240B被迫下放。
    ( o& {5 U" O5 z* X! _5 M' Z! j8 L: M3 g: G/ c% M3 `6 q; k
    240B是和pkm同一档次的武器,但是美帝的物流业先进,所以基本都随车用,不像对面大胡子,交通基本靠走,因此PKM也当成轻机枪。& S7 l& M7 a/ F% V3 _2 H/ ^

    0 S# E' |4 O) K; z0 n  b9 }: g美帝大兵从越南开始,机枪的使用就准备完备,例如遇袭时,机枪要第一时间负责向敌正面倾泻子弹,吸引主义,压制火力,掩护步枪手或曲射火力移动到敌侧翼去消灭敌人。这样一来,火力的持续相对更重要,所以249这样不太精准的机枪,配上200发弹盒,一般撑个三五分钟问题不大。
    : R. T5 u: B) h. J
    ; C, D$ N: z8 Z$ W而对面大胡子基本上都是机会主义者,他们通常以快速打完手中的弹药为先,认为如此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责任,接下来就该去吃喝玩乐了,再不济也可以打着补充弹药的旗号溜之大吉了。因此他们手里拿着啥,其实都差不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6 油墨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14#
    发表于 2018-3-13 06:42:41 | 只看该作者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8-3-13 01:05, g, m( T( R2 n4 D, S1 ?
    14.5是另一个口径的枪族。
    * y5 W' B1 M2 {; S& T9 x/ K
    这玩意是对付直升机滴,常见四联装要好几吨,名副其实重武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15#
    发表于 2018-3-13 12:59:46 | 只看该作者
    包子 发表于 2018-3-12 17:362 C  {. ~' t; a, s. F
    办法很多啊,不过要看是否值得,通用机枪实际上有两个思路,一个是轻量化下放到排甚至班,一个是作为重机 ...
    . }7 k5 d1 T) e( F' F0 i* @
    看米帝249/240B阿富汗作战录像就会发现,绝大部分是在放响儿听,极少有人认真瞄准。。。 机枪考核时有教官守着,还能有耐心规规矩矩地打三发点射五发点射,一到战场上都是狂泻一个点儿。。。 反正打的都是守备战,根本不用担心没子弹这一说。  i& E4 B2 b, p7 V# }9 S
    射速减慢的思路是对的,要是射速高了,再让这帮人子弹敞开造,我看一天就能把机枪打废了9 _% }" z: J/ |1 _" m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8-3-20 09:5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山雄鹰 于 2018-3-20 09:57 编辑 1 H, O- f" w8 _& e) F% G

    . x+ O# I3 O7 p' X0 I  N7 q说实在的,俄罗斯的PK中口径机枪外观真漂亮。8 \6 T6 @' R& X/ z. c" k
    和经典ZB-26真像。LWMMG机枪也借鉴了他们的外观特点。
    ; X* @5 b+ y: ]% p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导气式自动原理和两脚架套导气筒上。
    1 N! }  j4 Q! j( t' W导气式自动原理是射击精度最高的自动方式。而两脚架套导气筒上,解决了后坐力对枪管加诸力矩,轻微变形影响射击精度。而同时期及其后期不久德国的MG-42、前苏联RPD、美国M60都是枪管直接套两脚架。
    % J& |) Y) [2 m8 R所有两脚架套枪管上的机枪、狙击步枪设计师都TNND中学物理不及格!!!0 P3 P* j. M- U# L  ]2 S4 A
    今天几乎所有主流轻机枪都是导气式自动原理和两脚架套导气筒上。这不得不说是捷克ZB-26开创性的技术贡献。连主流狙击步枪,两脚架也大都放在悬浮枪管下方护木中间位置。
    & v4 N2 x* U/ A3 }! j: C! }奇葩的是中国的88轻机枪,那两脚架虽然没直接套枪管上,但那位置正在导气筒最前端,后坐力着力点还不是加诸在枪管上?所以设计精度一塌糊涂,解放军都强烈要求撤装。更不用说88狙,两脚架套枪管上。那射击精度差得来,还不如美军M4突击步枪。解放军对轻武器的射击精度可是极度渴望的。5 w2 V' S. F- U6 Q3 I
    ZB-26早期在中国军队里地位很高。因为,早期士兵大多用汉阳造步枪,那圆头弹射击精度就是笑话。这时使用重尖弹的ZB-26是被当作狙击机关枪使用的。当时一个排就两挺ZB-26轻机枪,一挺当火力压制机关枪长点射,一挺就当狙击机关枪短点射。一直到朝鲜战争,美军评价中国军队的火力时还特别提到轻机枪厉害。
    - h5 u: Y# `, g& ?" u4 Q  d( H只可惜,自从装备了56式RPD轻机枪,中国军队从此告别了狙击机关枪战术。95枪族轻机枪也是中学物理不及格的两脚架套枪管上。( J. M* ^7 S  ^" t6 E
    曾经80式PK机枪,嗨!不提也罢。' E5 r. s0 q- H1 G! c6 O
    所以,不是中国军队需不需要中口径轻机枪。中国军队,高精度轻机枪缺失N久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8-10-15 09:31:13 | 只看该作者
    雪山雄鹰 发表于 2018-3-20 09:53- g: m& o! m& |
    说实在的,俄罗斯的PK中口径机枪外观真漂亮。
    ! B& \& ?9 ?8 I. F和经典ZB-26真像。LWMMG机枪也借鉴了他们的外观特点。4 M( c( B, x2 w: Y5 a
    他们的 ...
    $ @1 c7 P7 o# o& Q1 I
    最近两条新消息很有意思:
    ) \! g" U; I- N. |: A1,由于PK系列在叙利亚战场上表现非常出色,美国在其国内军工厂商里招标仿制俄罗斯的PKM通用机枪。引发俄罗斯的知识产权抗议。我们的80式系列啊!!!最早的仿制PK通用机枪,某些指标比原装PK还出色。可惜墙内开花墙外香,只能出口。叙利亚战场上也有出演表现。3 e. o% g* Z5 R: r$ i
    2,事实证明,小口径通用机枪不靠谱,通用机枪就是要7.62毫米口径左右的。连学术恶霸朵英贤老匹夫都不得不承认:中国5.8毫米通机系统已被作废(包括机枪、机枪弹)。) [7 H- Z* q8 l6 _& G9 E
    2018年07期《兵器知识》访谈朵英贤,了解一下。7 m! l! f; P# E, S
    小口径通机致命缺陷是:重量差不了多少,尺寸甚至更大的情况下,压制火力的威力和射程只有7.62通机的一半左右。这个问题无法根除。6 \# C2 ]. ^$ [( {2 N; d, ^/ e
    就是这一致命缺陷,所以1980年代以来,欧美俄都把中口径通机消亡论喊得山响,最终没一家把中口径通机淘汰用小口径通机瘸而代之。
    ) L5 E, B; X* e1 k: L" L; c只有中国,玩了一把弯道超车,随后果然翻车了。/ a9 o' q. d1 j+ X$ a. m5 m
    奇葩的88通机害了解放军几十年,传说中的新一代小口径通用机枪终于确认不发展了。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67式两用机枪这烂摊货也是朵英贤领导研制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爆发,一线官兵赶紧扔了67式,满仓库找已退役的53式重机。  发表于 2018-10-19 11:07
    学术恶霸朵英贤善于钻营喽!不排除请客送礼说好话。这么个烂摊货就装备解放军了。  发表于 2018-10-19 11:03
    威力和射程这种东西很容易在实验场上就测出来了,怎么会量产了才意识到。  发表于 2018-10-15 17:46
    中国翻车翻得有多严重?曾经,最新式的99A坦克并列机枪也用88通机改装的QJT5.8mm机枪大多数99坦克并列机枪是80式的坦克型86式。还有直升机舱门机枪  发表于 2018-10-15 14:0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10-15 13:01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8-10-15 09:5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山雄鹰 于 2018-10-15 10:05 编辑 ' n# F9 z7 ^6 b1 S
    $ J) k9 ?3 q; M' J7 s. k2 N- n6 J
    忘情在第一段里说到:“坊间有种观点认为,近30年来,中国陆军在步兵伴随压制火力上采取的5.8毫米通用机枪+12.7毫米大口径机枪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是一条“邪路”。中国陆军不仅应该恢复装备中口径机枪,而且也应紧盯美军动向,开发新口径,确保我陆军步兵伴随压制火力不落下风。”
    6 w9 l: c* Q8 h: l8 D) }我也认为,没必要再研发一种新的中口径通用机枪了。
    # f' p7 m7 C! X6 G3 i2 L4 n直接把CF06拿来用就行了,也就是发射北约7.62*51毫米子弹的80式通机。美军想仿制的PKM不就是这种机枪吗?美军都觉得好,用这枪准没错。
    3 d8 h8 k( X- w! H直接把通机普及到班不现实,最终通机可能一个连就装备六挺,就像红军时代的ZB-26机枪一样。
    8 S# p( W$ g+ I5 ]6 q1 v每个排两挺通机,一组狙击步枪,使用同样的7.62毫米中口径弹,大大增强排单位的火力纵深,也可减轻后勤压力。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8-10-15 13:01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4-30 00:52
  • 签到天数: 1083 天

    [LV.10]大乘

    19#
    发表于 2018-10-15 11:56:47 | 只看该作者
    据说,不能出科研成果就没有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8-10-15 14:1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山雄鹰 于 2018-10-15 22:50 编辑
    . M0 d- x2 ^) u/ g
    船长阿道克 发表于 2018-10-15 11:56, V  M' D0 o9 C4 ~8 q1 K
    据说,不能出科研成果就没有动力

    5 G2 b  h3 k5 _  K* z3 v  V0 E  V! d* u7 a
    据说,我军最新山地12.7mm重机枪已经出了科研成果。重量夺回全球最轻世界纪录。89式的射速射击精度欠缺也得到了改善和克服。9 @: @4 \: S- z) b
    随着这几年中国大工业上的材料科技大突破,钛合金、碳纤维这类新材料可劲地上,整枪含三脚架重量才18.2kg。比美国12.7mm的XM312重机枪还轻。有了那么轻,那么火力精度都不错的大口径重机枪,中国真不需要8.6mm中口径通机,只需要把原有的80式系列捡回来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25 19:26 , Processed in 0.06511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