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3-12 08:44:56
|
只看该作者
7 S4 X+ E) Q1 D0 I; E
4 M2 }0 K, c4 b9 D1 i0 l代价不菲
: G# e$ q- D3 S
( {- _( @' |8 o8 C$ x5 O在自动原理、材料和工艺均无创新的情况下,仰仗.338 NM弹的巨大威力,LWMMG机枪具备了强悍的远距离压制能力。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38 NM也让LWMMG机枪付出了相应的代价。2 e/ D1 u2 Y+ p& C$ v
0 }6 b, `% D' }9 K% e1 x! \
. \' C, y5 K" \
几种不同口径弹药对比" j5 R! S) U# v- b; F: w: f) g
7 h' f' n4 g0 q, t .338 NM是瑞典纳莫弹药公司于2008年研制的新口径弹药,性能和.338拉普阿-马格南弹(.338LM)很接近,而且弹壳底缘相同。相较.338LM,.338 NM的膛压要低些,弹药长度也由70毫米缩减为65毫米,连续射击时枪管升温要慢些,因此比前者更适用于自动武器。
/ Q+ z( x, b2 ^1 C4 W2 E# S, W; z3 ~ a! G5 y
" w$ ~" r) \% J两种.338弹药对比
: }7 A9 |# l0 s5 S; G; {
* Y; B; m2 P6 @& k .338 NM威力远高于7.62毫米NATO弹,这是勿庸置疑的。但相应的,其体积和重量也远高于后者。一个容纳50发.338 NM弹链的软式弹袋体积,比M60、Mk48或M240的100发弹链袋还要大,尺寸接近于Mk48的200发弹链袋。在重量方面,即便是采用了复合材料弹壳后,.338 NM弹的重量仍有45.5克,和7.62毫米NATO弹的24.3克相比,高出了87%。LWMMG弹链链节重量为8克,是7.62毫米NATO弹所用M13链节的两倍。要知道,这还是.338 NM弹采用了复合材料弹壳,弹壳重量下降了1∕3的结果。如果换成稳定性更好的黄铜弹壳,.338 NM弹重量更是高达54.6克。
# m9 }3 f1 v7 {5 g: K" X
! W/ o! O5 \% p3 Y2 k9 x$ R5 N* d
0 D9 T0 \6 o1 G/ N5 n* A
左三是美军现在用的7.62毫米NATO弹,右二是LWMMG机枪用的.338NM弹,大小差异一目了然! U5 @8 H3 s1 M& K
2 G9 R+ w. t0 i( z* \7 v3 O" K通用动力的官方文宣认为,一个M240B机枪小组的射手携带机枪和100发弹(37磅),副射手背M192三脚架、后备枪管和300发弹(37磅),弹药手带400发弹(27磅),共负荷101磅;一个LWMMG的机枪小组的射手携带机枪和100发弹(40磅),副射手背M192三脚架、后备枪管和200发弹(41磅),弹药手带300发弹(36磅),共负荷117磅;而一个M2HB机枪小组携带一挺机枪、M3三脚架、后备枪管和500发弹,全重约300磅,还需要一辆悍马车。因此LWMMG的便携性、机动性是相当突出的。至于携弹量的问题,通用动力公司认为,500发.338 NM弹的压制效果等同于800发7.62毫米NATO弹。因此三人中型机枪小组换装后,总携弹量虽由800发降为600发,但实际压制能力不降反升。, F/ C7 t8 n/ D5 @
0 x6 P+ f: O2 R4 \
" \5 \! W# R+ l8 w$ P8 f2 A7 Z
美军现役M240B机枪
. f. g, t' y5 \
9 c8 _) h" g, l W7 b7 Z3 Z
% k+ V( u2 L) J, X9 v! R" y7 k* s美制M2HB太过笨重,只能车载,不能作为步兵携行伴随支援武器
4 s) @: s2 y) G" G$ M2 c4 Q7 u# Q5 B1 C8 J K1 ?7 [% y
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非常值得商榷。要知道,火力持续性和火力密度,亦是衡量火力压制能力的重要指标。
) }0 s! R f) r5 i
; L: b& t7 A8 G( ^. X; E& b2 R.338 NM弹为了减重,采用了复合材料弹壳,但底火仍是金属制造。工艺复杂带来的制造成本激增的问题暂且不谈,复合材料弹壳在高温和低温下的稳定性非常可疑。虽然相关研发公司竭力宣称,M14步枪连续发射180发金属弹壳子弹就可能导致自燃,而复合材料弹壳稳定性就要好得多,但却只对外公开了连续了2个20发弹夹复合材料弹壳子弹的视频,显然难以打消人们的疑虑,同时也显得研发公司底气不足。LWMMG在追求更大有效射程的同时,将理论射速降低到了500发∕分,低于人们对中型机枪理论射速不应低于600发∕分的传统认知。此外,研发厂商还不惜采用会降低射击精度,但却有利于弹膛散热的开膛待击方式,而且规定机枪组必须携带备用枪管,就很值得玩味了。所以,真正使用时,LWMMG的战斗射速很可能会受到这方面限制,从而低于现有的M240系列机枪。
$ w8 A# M6 R, l: l M C
8 g% I `3 t2 `4 ]: ~+ f: w; v 此外,因为枪弹威力大,枪身却又要不惜代价地减重,因此LWMMG机枪在战场上,两脚架状态几乎无法作战,因此必须使用M192三脚架和ACOG先进战斗光学瞄准镜,才能达到厂家宣称的有效射程。笔者计算了一下,算上可散弹链和软式弹链袋的重量,通用动力宣称的负重量是可信的。问题是在同等负重的情况下,使用PKM通用机枪的对手,又是个什么状况呢?6 {+ D+ i9 T. u( m. `, {
& h3 B- R+ `* e
$ H/ Q* {# C: c9 R, ]4 S& E" L
PKM机枪7 n* i; b9 R) r: o8 ~
3 f: F7 t. G3 v; g
一个LWMMG三人机枪小组总负重117磅,折合53.07千克,人均17.69千克。PKM通用机枪在国外通常使用两脚架射击,游杂武装基本也不带备用枪管。而PKM空枪重只有7.5千克,100发装实弹链盒全重4千克,200发装实弹链盒重6.6千克,250发装实装弹链盒重9.4千克。因此同样是三个人,在同等负重的情况下,对手可以每人携行一挺PKM和 300发弹。而一挺LWMMG带600发弹在同时面对三挺PKM和900发弹时,恐怕就不乐观了。
' e, t6 b, N. x! A6 l; ~ {0 D5 e$ n! a6 B4 s7 u
( I0 p( I- j9 D& L) s& KPKM机枪局部特定. C+ A0 }+ f5 Z0 i
, w# X$ |/ t' q& Y* s因此笔者以为,LWMMG为取得性能上的提升,可谓代价不菲,但实际效果却非常可疑。效费比可能远不及厂家的“口吐莲花”。
9 V1 v7 T* ^. Z3 B U8 K# ^; t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