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11-8-25 20:22:33
|
只看该作者
五、谁治好我我就信谁
本帖最后由 京虎子 于 2011-8-25 21:47 编辑 ) Y; [9 c1 q6 ~* x! o/ ~
: T' S6 o! u; \6 D5 V
医成为学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之前应该叫医术。术业有专攻,会看病的把本事一代代传下来,这就是所谓的传统医学。中国有传统医学,国外一样有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就是把传统医学共性的东西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出来,这样才有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争。所以说,中西医之争的实质不是中西之争,而且传统和现代之争,是经验和科学方法之争。1 @8 {) Y* v# b- Z0 D8 d* T; _
$ r2 s" |: d0 {, `$ m 现代医学到底被谁最开始带到中国的,好说也不好说,起码明朝来华的传教士里面就有能看病的。可是他们会的属於蒙古大夫水平还是西医水平就不好说了,很可能利马窦之类的也就是把治牲口的药揣了两瓶,到了中国按十分之一的量用在人身上。因此,直到十九世纪初,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西医传入中国。
) v' \1 h* i* }& A Z. {# H; h& D* g0 v: N. P, O5 V6 }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来到中国的西医叫亚立山大皮尔森,1805年他在中国南方用琴纳的方法给老百姓种痘以防天花。种了多少效果如何不太清楚,与此同时教会开始行医了。
; e* G* f: @5 M! v
7 H; T' K: K2 k0 ^) v3 Q 极力主张用看病的手段让人信教的叫汤马斯考雷蒂,1827年从伦敦来到澳门开业,病人很多,他的主要兴趣是治疗眼疾。过了九年老考有了心得体会,上书教会:别光送牧师来了,也派点医生来。给人治好病比礼拜一回给个铜板更能让人信上帝。
" D" p0 g+ w$ W! `* h* ]
7 H5 z7 }) U% S, ] 老考的话在英国跟放屁似的没人听,没想到在美国有人响应了。这位是耶鲁大学的高才生叫彼得帕克,当即就来广东了。帕克是名校出身,果然水平不一般,眼科专家,短短的时间内使上千的人重建光明。在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史上,帕克的地位比打鸦片战争、率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什么的高多了,他是用一把手术刀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5 H* X& u- v" i5 [3 Z1 m5 d% q$ [; _' u6 r8 i# |
帕克这么成功,英美的教会赶紧派医生来,1838年建立了广东教会医院。对此非常热心的是广东十三行的伍秉鉴。当年一口通商,伍浩官富甲天下,据说美国最有钱的人的财产也就是他的五分之一,财大气粗吗,帕克行医的费用我包了。过两年鸦片战争,一口通商改成五口通商,广东十三行垄断地位打破了,老伍死了,商行破产了,但这时候西方势力已经彻底进入中国,教会医学的势力越来越庞大。
' M, K) b7 [& O, k8 d) n
7 z: v$ b9 t) Y+ ^ 打了二场鸦片战争,打不过人家就不能禁止人家传教看病,於是中国人开始接触西医,从下层老百姓开始到士大夫。头一个说中医不是的名人是俞樾,1879年写了废医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他并不是说用西医不用中医,而是什么医都不用,长善心去恶心这样病就好了,和吃斋念佛转法轮一个道理。原因是家里人得病治不好,接连去世,还要医生干什么呀?( ]7 c! @7 K6 @0 _' {
. d2 J: d* Q5 T: @ 得病是常有的事,1885年康有为也病了。和曹操一样头痛,医生们没有办法,等死吧。康先生一想反正要死了,古人说朝闻道夕可死,开始玩命看书,什么都看也就读到西医书。一看这里面说的和我的情况查不多呀,买药去。买回来吃了几回,死不了病好了。
8 N2 H, U, o# M, z2 r
1 @) `, k! x( J) p$ I6 R( U* e9 d 老康活过来以后,一想反正命是自己捡回来的,就开始提倡变法。虽然公车上书的时候没好意思加进去废除中医,但他提倡西化的内容也差不多,变法失败他也跑了什么西化废医呀全成妖言惑众了。
, J- |# j) l' F
2 p' r- W8 t8 X0 u" M& I: `0 t& S 变法失败皇上关到岛上去了,朝廷怎么没有拨乱反正大力提倡国粹中医呀?因为呀王公大臣里面信西医的不少。比如李中堂,1880年,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的老婆之一病得要死了,中医都请遍了也没用,只好找个西医看看吧。天津有英国伦敦会,传教医师叫马根济。叫来以后治好了。李鸿章特激动,这样吧我资助你一个医院,这就是总督医院。第二年,马根济一看留学生从美国撤回来了,干脆办一所医校,培养出现代医生,给大清的海陆军用。李鸿章觉得主意不错,於是就有了总督医院附属医学校,这所医学堂后来改名北洋医学堂,按英美的教法,专门为海军提供军医。据说花去大把的海军经费,不过和七爷贪污加上巴结老佛爷相比,真是九牛一毛。那些就剩下颐和园的石舫了,北洋医学堂可是开了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先河。+ x6 ]2 @! b- r6 @( ~
T2 o) c5 w0 ?) r
北洋医学堂用的是海军经费,出来的学生自然优先分配到海军了,陆军怎么办呀?自己培养吧。这会儿是袁世凯当直隶总督,在天津又开了陆军军医学堂,校长是陆军部军医司长徐华清。老徐是北洋医学堂毕业,没有洋文凭因此就是个摆设,实际上是一帮日本教授,领头的叫平贺精次郎,是八国联军的老鬼子,这次的职务是总教习。
: S% v, j& ]+ r, [# K
5 x6 a& q. c7 b$ R 老袁大把的银子花出去了,这天想起来看看教学质量吧。毕业生找来看看病考察一下。不会。你们怎么学的?老师不教看病。教什么呀?就是护理病人,怎么按日本的规矩穿衣服,还有就是大日本帝国怎么怎么好。靠,我花这么多钱培养汉奸那。不成,得找能人。$ [7 x% }, G. R. ]7 j; K
' p, e0 n& v$ k$ J8 J" n, k5 B7 ^# U; _& V
找谁呀?老袁是信中医的,可是军医学堂是西医的,找一老中医镇得住那帮鬼子教授吗?这等人物要问留洋的,正好在朝鲜交下的铁哥们唐绍仪是留美幼童:老唐我想给军医学堂找个副校长,你手里有合适的人选吗? j% o( P Q- h8 L
* l% h, h- s) ]0 W 唐绍仪说留美的医学生全让海军划拉去了,我回头想一想,问一问。回到家开始想,谁合适呀?正转悠那,侄女婿来了:叔叔您这是干吗那?要推磨咱家不是有驴吗?老唐一看来得正合适,你也是留美的,你同学和哥们里面有没有学医的想做海归。同学里面没有,不过前年我公费出国的时候认识一位。谁呀?8 w! J& L* J- P2 |4 s
# w+ e) E9 ~( L" O! t& C
他本是卧龙岗上散淡之人。
' D5 l% |7 B8 u0 k+ F5 D6 E' I
8 D" I' a) A* O, u+ k! Q8 ], a2 s6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