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京虎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首已是百年身 -戏说中西医之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41#
    发表于 2011-8-26 12:2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4 [! [  G* s" [
    - ?- b" G0 D8 k, U3 Q/ F; |& Q陈存仁早年在香港业余写专栏,专门写过一段29年中医界为废中医而抗争的经过,他的一些专栏文章前些年大陆有汇集出版,相当畅销,其中一本《银元时代的生活》收录了那篇他亲历中医存废之争的文章,内幕读来很有趣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6 15:3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筑基

    42#
    发表于 2011-8-26 18:11:21 | 只看该作者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1-8-26 08:54 ( R& V) d( d0 z/ ^0 p; k8 Q# i( T2 c+ {$ S
    回复 弦音舸醉 的帖子
    % t/ U2 `$ _) L+ i6 w
      g& X2 m# Q3 k6 Q8 B; D现在的中医到底有多少用的是传统中医那些方式?就以辽宁中医为例子,其实辽宁中医的 ...

    9 Y( @& ]' e" C$ }+ U你只看到了表面现象,为什么中医院会这么大量的运用西医西药?并不是在其中的医生单方面造成的,恰恰是这个社会的浮躁所致,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即便在中医院,中医医技及药材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事实上,如果开病房不用西医西药,200%的科室面临的就是亏损,而且是巨亏,收入更不能带来正 常的运转,这个事实稍微做下调查就可以知道。这种状况从80年代中医院大量建立就一直面对的,到现在快30年了,这30年里,可以出多少批医生?慢慢的,大家都习惯于大量运用甚至滥用(目前更严重)西药及辅助检查了,不然没法生存,我所在的科室,02年的时候每个月奖金800元人民币(新入职的医生工资是事业单位固定工资,大家应该知道多少尺度),40张床位满负荷运转,这是上海的三级甲等医院科室的收入啊!我听到过的有的内科整个科室奖金400块一个月。然后房地产蓬勃发展,物价膨胀,如果医生不创收,饭都吃不饱啊。从我个人的理解,掌握传统医学是件很困难的事情,里面太多需要甄别以及需要领悟的东西了,没有大量精力的投入是不会学好的,这30年的历史里,说中医有一定程度的倒退并不为过,以前中医院还有一大帮老人支撑(60年代后毕业后的医生也绝大部分指望不上,想象一下当年的社会环境就知道了,哪有心思学习啊,有成就的也都是临床后慢慢进步的),现在这批老人都退下了,中医院的中医内涵就更少了,于是你会经常听到某省中医院效益比西医院还要牛叉时,千万不要惊讶,同等条件下还多一条中医创收途径的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6 15:3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筑基

    43#
    发表于 2011-8-26 18:19: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弦音舸醉 于 2011-8-26 18:20 编辑
    ( ]0 q8 W9 E% c' E: `5 j  s6 M6 U9 W
    京虎子 发表于 2011-8-26 09:49 & p9 T! \* g6 @: g! m0 l' I) }! g
    不然,那些中成药里面大多有西药。现在越是中医科班出身越不信中医,死挺中医的全是一帮业余的 ...

      J2 [  q/ U7 s% W中药的范围本来不排斥外来药物的,从古到今的中药发展史中,外来药物的比例一直很高,比如 香料药;中药的发展史中,也从来都一直运用化学药品,比如黑锡丹之类;中药的发展史中,也都在运用矿物药、动物药,为什么到了现在,就不能运用现代制药工业中的有用成分呢?看药物不能以狭隘的方式来对待,中成药中运用了一些西药成分是事实,但用量比单纯西药要小,且副作用相对要小一些,而有些成功的中成药疗效还不错,比如珍菊降压片之类,中药在其中的配比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我觉得没必要一棍子打死,更何况绝大部分中成药是不添加西药成分的,你说是吧?    我表达的具体意思是,这条路有继续走的价值,不必因为目前阶段的问题因噎废食。
    0 B' `" k8 P5 |" |8 x6 K

    点评

    支持啊~~~  发表于 2011-8-26 19:33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8-20 01:05
  • 签到天数: 1020 天

    [LV.10]大乘

    44#
    发表于 2011-8-26 20:3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弦音舸醉 的帖子9 H6 g* T9 Y; O4 ^' x* F' P; W+ u

    # h) L, [  ^8 `% I7 x我听说中药里面用西药,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了量化,放多少都没人知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6 15:3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筑基

    45#
    发表于 2011-8-26 21:3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牛铃 的帖子% C! X9 A5 {& S

      S2 V4 Q' [. d, }这个问题是个问题,对于临床实际使用者来说,应该不是最大的问题,可以根据临床来调整运用的,即便西药的运用,具体剂量也是根据临床实际来调整的,标准计量仅仅提供参考。中药中西药成份的加入目前的审查标准是有很大问题,这与药监部门审批流程的不规范有关,但这条路还是有着美好初衷及未来的,并不是如楼主所说,是为了欺骗民众。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1-8-28 14:0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弦音舸醉 的帖子
    # K, Y9 L7 X2 a' z* C; p! k9 \0 _" m! m/ b4 c; t( p
    不管中医西医,能医好病的就是好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16 00:1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47#
    发表于 2011-8-28 22:5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道至简 于 2011-8-28 23:11 编辑 7 e6 x, o5 P* P3 z& I& n

    . l' v4 b6 G6 l' o+ ]% ]回复 弦音舸醉 的帖子
    & }7 Z  y: K2 Q) F3 [9 o2 c) [- O. n7 V% [4 S6 |
    的确如此。以深圳为例,市级的中医院改建扩建的越见规模,而且每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w- c. L, Y% m. T" f/ I
    近几年的百家讲坛也好,地方台的一些健康养生节目泛滥也好(那个生吃茄子的是经典啊),多多少少还是从国人比较容易接受的文化传统上入手,制造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暗示了一些传统中医对于保持健康与疾病治疗的积极意义。让大家重拾对传统中医的认识和信任。
    " G9 {1 x- k/ v% p3 R7 f尤其是抗生素滥用的宣传,又会争取到一些人重新加入笃信中医的队伍里面来。认为中医是没有副作用(或微乎其微)的自然天成。
    . h' {, c4 N; l! \当然中医院是要生存创收的。哪怕是他们早已就没有生存之虑。西药取药处的队伍远远比中药取药处的队伍长。但是只要走进这家“中”字头的医院,病患的心理就已经得到熨帖的暗示。那么,大夫想怎么查怎么治,中国的办法还是西洋的办法,古代的还是解放前的,就已然变得不重要了。4 E" B4 n/ f0 l3 Z* d
    举个俺上学的例子,在冰天雪地的时候玩排球脚下一滑,全身的重量全部压到右手中指的前两节上。起来以后隐约觉得一点点痛,却发现这根中指居然可以从中间最大的关节向右折到90度(无痛感)。观摩的同学们又惊又怕,赶快打发俺请假回家找家长。
    - ?8 j: h# D* T  Z8 N7 S+ t妈妈带我找单位附近的一个回民医院,里面一个老中医看上去有6、70岁的样子,在我故伎重演的时候马上打断了我,并说是韧带一侧断了(好像是这么说的,20多年前的事情,记不太准了)。然后就给我用了一个红膏药。开始很软,但是包裹好中指后不久就异常坚硬。大概几个月的时间,中指恢复如初。没有口服和针剂。不知道这个红膏药算不算是传统中医的宝贝?俺是外行。呵呵。
    : C2 L  o+ }' ], s' D8 q很酷的就是经常用带着雪白绷带的中指示人。那时候还不太有骂人的含义。
    4 B/ H. x1 y' S  l) ~  m& D  o3 R4 b弦音舸(惭愧,这个字俺还去百度才知道咋读咋把字敲出来)醉和京虎子都多给大伙普及一下行业知识。俺等坐等新篇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22 04:07
  • 签到天数: 455 天

    [LV.9]渡劫

    48#
    发表于 2011-8-29 23:2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大道至简 的帖子
    6 x& e$ n. f5 Z  N0 a: v, h1 X+ v" L) C6 H1 `9 O
    “中医是没有副作用”这句话是以讹传讹。准确地说,中医的副作用没人知道。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49#
    发表于 2011-8-30 03:37:44 | 只看该作者
    楚天 发表于 2011-8-29 10:28 ' X: y( i' @3 s0 j' z6 E
    回复 大道至简 的帖子- _7 q0 m7 x  `) Q

    / k0 ]( s0 f6 b1 M+ t* _% W“中医是没有副作用”这句话是以讹传讹。准确地说,中医的副作用没人知道。 ...
    ' Z" c2 }/ i7 V5 l! r$ z  x
    只要稍微学点中医的,中药的副作用肯定知道,比如最早的神农本草经里就有提及。说中医没有副作用是近些时候的宣传导致的,甚至用食补里的概念偷换进来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22 04:07
  • 签到天数: 455 天

    [LV.9]渡劫

    50#
    发表于 2011-8-30 03:4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冰蚁 的帖子
    % i  _2 E0 {& t) O! a* f) ?$ j$ L
    ( n+ p# f% d- L# x* b9 M# _4 P& M同意。说中医没有副作用连中医自己都不会承认,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说。
    5 Y. j, D9 R! q" V中药的真实的(而不是代代传说的副作用)和其“正作用”一样都有待科学验证。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51#
    发表于 2011-8-30 03:5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1-8-29 14:58 编辑 ( f. Z8 b1 `1 y, ?
    ' ?  ]( G6 q% e. D/ [
    回复 弦音舸醉 的帖子) X8 _/ z" _, }7 ]# \

    9 A( V! ]3 `+ f: @5 A! h9 O我一直奇怪中医院里面的“中医”治病思路以及中医学习方法上。我上次回国带小孩看病,上来就是阿莫西林。我说我在美国刚给小孩吃完阿莫西林,没什么效果才来,于是医生刷刷刷又开了另外一个汤药方子和口服液之类。全程也就是听诊器听听,拿根棒看看喉咙,和美国医生无异。我当时都想问这个“中”医中在何处?中医的思维在哪里。向京虎子说的那样西学中,抄一年的方子,思维压根学不到,怎么能当中医。' S/ N, P2 q4 W& ~# b
    ! k- h7 G3 F$ f$ x2 b5 P7 V: u' V& ^
    说到抄方子。这东西在古代,大概人少,也许学生在抄了方子后,能看到疗效反馈,那么抄方子对学习有重大意义。现在病人和流水一样。一堆学生在那里瞎抄一气。现在能让学生抄方子的又都是专家,得挂专家门诊。看不好再看还不一定能挂得上号。反馈上不来,岂不是抄了一堆的垃圾方子。( l: [! c5 k9 n. ]) {
    现在学中医的学院派吧,我感觉学到最后,大部分成了中皮西骨,如果连中医辨证方法、思维等都丢了,那中医能继承得下去就奇怪了。一些民间中医呢,有时候他们的说法又实在反智,让人也难以取信。
    6 u' [2 S2 L) B$ z1 r2 j3 \! d& g8 [$ d: w7 u1 a6 R- l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6 15:39
  • 签到天数: 6 天

    [LV.2]筑基

    52#
    发表于 2011-8-30 04:1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弦音舸醉 于 2011-8-30 04:20 编辑 2 J# J3 t- T8 u4 e4 ?+ R" h
    ! [3 }, F1 z. @" g  L
    回复 冰蚁 的帖子$ S: c8 Z  s$ W" p) S
    ! o7 H( `: t' C8 P3 [$ K* i3 Q
    你描述的都是事实,国内很多中医院小儿科的医生本来就绝大部分是西医出身,对中医的了解程度都未必比得上网上中医爱好者。新上来的年轻医生么,因为经济效益的牵涉,基本对中医没有太多兴趣和实践的动力,即使有动力者,也会因为现在的医患关系而疏于实践,万一中药服下去未能见效,家长的态度会怎样?反之,如果西药服下去,没有效果,家长的态度会决然相反。现在独生子女的环境,家长对小孩的重视程度及家长本身的社会压力,往往会促使家长产生非智的举措,甚至威胁临床医师的安全。医生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还不如直接西药处理,既安全,有赚钱,换你在这个里外不是的环境里,估计也会这么选择,对吧?
    0 r8 X6 G' W0 a) g+ s: c        中医走到目前的境况,从业者本身确然有着很深的困惑与被诱惑,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拥有健康的肌体,社会的矛盾得到最大程度的消弭,传统价值及传统医学才能真正回归。另外,放开中医诊所,让从业者在市场选择中自我淘汰,或许是更好的改善办法。

    点评

    但最先放开的可能恰恰是中医哦  发表于 2011-8-30 08:07
    哎,需要放开的何止中医一家啊。排队都轮不到中医加塞。  发表于 2011-8-30 07:55
    嗯,中医界也许需要一次休克疗法。  发表于 2011-8-30 04:40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7 22:18 , Processed in 0.04065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