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晨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关于中国经济的一些大数据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7-26 05:11
  • 签到天数: 1017 天

    [LV.10]大乘

    21#
    发表于 2016-6-22 22:16:28 | 只看该作者
    wind10 发表于 2016-6-22 21:000 q8 l2 u: l5 Z: E
    数据有选取,加工,过滤的处理过程,看你的基期定在80年,依据在哪里,得出汇率合适的结论,我是第一次听 ...

    6 p/ w, s" a, _5 @GDP的比较可以使用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就是按物价调整后GDP。这是IMF的估计。/ n/ B( U1 {7 y/ t! S% t" K! }/ l
    0 O: n+ D5 }0 g% ^% f
                   CNY                   USD                 PPP- S* P: J# h1 Z3 g7 q# ?, [( Z
    2015        67,670.78        10,864.87        19,187.59, ^0 v- \& U: L$ Y% C% i
    2014        63,591.02        10,352.12        17,826.59
    3 {! j. |5 w+ J/ v0 R! o* n/ L2013        58,801.88        9,494.59        16,420.06
    + }( G% X$ e9 I. D6 [4 S6 Z2012        53,412.30        8,461.35        15,027.94
    4 s( ?; C: L6 i! h( Y! e) z2011        48,412.35        7,495.56        13,810.40
    ! d: n) j8 _" U' c) j8 `2010        40,890.30        6,040.37        12,348.72
    " [8 t, p& y, U( q+ X( u$ w  T1 N2009        34,562.92        5,059.72        10,941.79, \" y  n$ Z- ^
    2008        31,675.17        4,560.79        9,954.17! v1 f( p/ @; U( ~( w/ o
    2007        26,801.94        3,524.72        8,871.00( O6 J2 m8 _+ h1 G8 I1 n, E
    2006        21,765.66        2,730.33        7,546.52
    2 _& L3 o( B! m2005        18,589.58        2,269.32        6,483.98/ h1 Z. ~- F& d7 V0 w
    2004        16,071.44        1,941.75        5,669.14
    - d# K! ?3 G, p4 K, ^# R2003        13,656.46        1,649.93        5,006.77
    6 W4 e  z# E. y2002        12,100.20        1,461.91        4,470.46
    8 ^5 X+ ?9 K4 l3 |2001        11,027.04        1,332.25        4,040.69+ e! k. b4 _# |5 O4 r& m6 e9 A) ]; ^
    2000        9,977.63        1,205.26        3,649.86/ u, h9 S! N5 z- j( L5 x- j
    1999        9,018.77        1,089.45        3,292.36& F2 K* t+ l/ P' P, t( r
    1998        8,488.37        1,025.28        3,012.09
    - T: w3 P) m# }1997        7,942.95        958.16        2,762.86
    + Q& S$ {7 b. o1996        7,157.23        860.84        2,487.14
    5 N; Z2 `8 F* J1995        6,112.98        732.01        2,224.28
    3 Q7 r6 l8 O( T! W/ I4 y: i4 P1994        4,845.96        562.26        1,961.77
    + M. I; h7 L2 C4 ]& {7 e* ^1993        3,552.43        616.53        1,694.05
    2 s+ M4 p3 W/ L7 V1 H3 `+ j  w1992        2,706.83        490.85        1,454.58
    ; k4 \, b' _8 k2 t( }% B/ b1991        2,189.55        411.31        1,243.92- A2 c  ?6 S: ^. w, R4 g6 O! W
    1990        1,877.43        392.51        1,097.01
    6 r3 c! R* S) w& S$ |: P3 Y1 S9 j# i5 v1989        1,709.03        453.91        1,018.01
    & x: b1 L! e+ P! B' h, j1988        1,510.11        405.71        940.88
    + e1 o- p- u# m3 I$ V: V& ^1987        1,210.22        325.14        816.89: P3 T- A) a3 A7 N
    1986        1,030.88        298.56        713.41
      r" D  {" }3 T5 G' W2 O' g1985        903.99        307.84        642.45
    % Q& ~/ s( F- k' ~+ q" c# B+ L1984        722.63        310.54        548.322 s8 {. m% I# [7 \2 i
    1983        597.56        302.45        459.48
    3 Q" N/ L& A" t& [# u1982        533.3        281.8        398.855 Q5 W6 I5 d9 |( W9 k9 ~
    1981        489.81        287.36        346.452 b! @. o" M  y5 }
    1980        455.16        303.76        303.62
    ' g% \4 S5 g- V/ x
    # R# m' M" D$ W4 Q9 m同1980年相比,1994年中国的由PPP换算的GDP增长了6倍。# W- B) z- O5 \4 I$ [7 X- Y

    ( P( \* ~2 l- }7 X5 c  J- H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7 17:16
  • 签到天数: 204 天

    [LV.7]分神

    22#
    发表于 2016-6-22 22:47:14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6-22 21:460 Q9 u: ]( c  g# h& n% n* y
    你一直拿近40年的变化来做对比,这对邓不公平。我选1980到1994,是邓实际登上一把手的时间段,不是随便选 ...
    4 \7 q3 n* |3 K6 H2 u
    其实你的观点推论是建立在80年兑美汇率合适的基础上的,其他推论都是以此为基础,但你想过没有,如果是不合适呢,其他都已经不用考虑了。其实80汇率严重高估,是共识,没有人会公开讨论质疑的。至于为什么是高估,怎么形成的高估,是一个简单而复杂的学术问题,需要你自己学习。我可以给你个方向,林毅夫,蔡昉等的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专著,中国的奇迹,专门讲了这个问题,人家提前20年预测了中国今天的局面。
    + I: U* _, m( P; I0 k8 J8 T6 T  n( ?" [
    另外,我觉得兄弟可能年龄小了,没有经历过改开初期的困苦,书本或数据直接得出些激进的论点,可以理解,多了解当时的市井生活就可以了,年纪大一点的问问当时情况。当时吃饭要粮票,买盒火柴也要票,城市家家户户家徒四壁都一样,农村更苦吃饱饭都成问题,你有没有钱,有多少钱都一样,大家1月50块,哪怕一月10000块,生活也好不到哪去,因为有钱没票买不到。当时唯一可以改善生活的途径是体制内升到更高的级别,也就是等级制。普通百姓的热门话题是走后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7 17:16
  • 签到天数: 204 天

    [LV.7]分神

    23#
    发表于 2016-6-22 22:49:54 | 只看该作者
    Dracula 发表于 2016-6-22 22:16
    9 |( k" x6 V& K5 K+ R+ LGDP的比较可以使用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就是按物价调整后GDP。这是IMF的估计。
    3 X; R! N) `' z: e4 f6 q' m5 }, U0 a: |* Y. d. p. r: S4 V  g: o0 h1 {
                ...

    4 E- l* Q4 D3 h- N3 D还是兄弟厉害,一个链接说明一切,哪像我傻了吧唧的写了那么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7 17:16
  • 签到天数: 204 天

    [LV.7]分神

    24#
    发表于 2016-6-22 22:59:58 | 只看该作者
    薄荷糖家族 发表于 2016-6-22 20:30
    - Z1 l8 V9 l7 f' k# p% c一心一意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是他死前的一大丰功伟绩。; V$ p# A( @( O, H( u# Z
    我只是觉得国际秩序的大三角关系286还是理解的 ...

    5 `2 i7 J% N# u5 X& c只是指英美央格鲁萨克森主导的现有国际经济体系,想挣钱,想快速发展追赶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25#
    发表于 2016-6-22 23:16:04 | 只看该作者
    tianxq888 发表于 2016-6-22 21:58
    & F2 R" X8 H3 q& Y& V9 ]2 q也许你什么地方想偏了呢

    * {% O% I8 s: z6 K' h我也想有以教我,但互联网上能够逻辑自洽地回答我的疑问的, 迄今没有。

    点评

    are you sure ?  发表于 2016-8-29 14:1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26#
    发表于 2016-6-23 11:20:52 | 只看该作者
    wind10 发表于 2016-6-22 22:47
    , W5 S) u: o% r% \7 D9 r其实你的观点推论是建立在80年兑美汇率合适的基础上的,其他推论都是以此为基础,但你想过没有,如果是不 ...
    ; ~# d3 z, }, O2 V0 x
    我的年龄估计不比你小,呵呵。我在上海, 老家在江苏,绝对不是家徒四壁, 有家具,有电视,闲来装装收音机玩玩。江苏老家,村村有乡镇企业,加上种田分的粮草,自留田的产出, 养的猪, 鸡, 农民家庭年收入普遍在700~1000块之间,按照一般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5万,比今天的大部分社会底层要好, 生活压力低, 每家每户3个孩子,生活紧巴巴,但不绝望。今天的社会底层,生活还是紧巴巴,但绝望, 孩子都不敢生,偌大的上海,2400万人,现在一年只有9万婴儿诞生。" j* z( Q# @7 z; i: H9 D! T; W

    : ]. L7 `& a6 R7 g2 y. T! X, F, B而据我观察, 大部分工人农民最苦的时候不是70年代, 恰恰是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很多人时间过得久就忘了,笼统地把过去的苦难生活归到过去, 归到79年以前。
    8 u$ V! p" \+ _4 K" {0 w$ i+ n5 d2 @0 q; s4 j+ p/ i2 G
    至于吃饭要粮票,那是因为良种育种需要时间,1976年杂交稻刚刚成功, 还来不及推广。 那是因为种田需要化肥,而石油勘探需要时间,1959年大跃进期间刚刚发现大庆,花了20年才建立了完整的大规模的化肥生产。种田需要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这也需要时间。而这三项恰恰和邓的政策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吃饱饭讴歌邓,纯属拿香拜错神。
    1 s! |" E9 ?7 ?5 f  f8 d% {- G; [1 k; e8 e* K4 s
    说到PPP, 15年增长6倍,这就是一个笑话。再牛逼敢吹的中国学者都不好意思这么吹捧邓, 因为名义GDP增长了14.58倍,而物价涨了起码10倍,你说PPP增长了6倍,谁信呢?最简单的猪肉价格,1994年大城市价格年初8块一斤,年末14块一斤, 而1980年初的话大概是0.8一斤。 国内学者没有人敢引用这个数据。晨司机主贴给出的数据里面,1984到1994基本是平的。2 k+ a" T/ w. D' z' W
    5 y9 H+ r+ X: F# l8 b
    IMF的数据从哪儿来的呢? 当然是中国自己公布的数据折算的。 这等于是用邓小平说的来证明邓小平是对的,荒谬绝伦。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呵呵,有电视,70年代?领导的级别不低呀。  发表于 2016-8-29 14:2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6-6-23 21:28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然后203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7-26 05:11
  • 签到天数: 1017 天

    [LV.10]大乘

    27#
    发表于 2016-6-23 14:02:57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6-23 11:20
    0 U: ]7 G0 J# v7 P7 j3 U# v2 s我的年龄估计不比你小,呵呵。我在上海, 老家在江苏,绝对不是家徒四壁, 有家具,有电视,闲来装装收音 ...
    " `5 j. u- ?0 |8 g6 I
    你这个论断的问题是,别的地方说中国世界第二,快要超越美国的预测也都是从这些数据来的。你要是认为邓小平时期中国经济没有增长,那么要么就得接受中国的GDP数据超级的浮夸,按PPP计算,实际上只有官方数字的六分之一。要么相信从1994年到2014年,20年中国经济增长经过物价调整后增长了60倍,平均每年23%。中国经济保持年增长速度10%就已经在人类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了,连续20年平均23%我觉得就是彻底的不可能。相比较而言,接受1980至1994年中国经济按PPP估算增长了6倍要合理可信的多。
    * h/ P- r! o  i/ X* x& Y
    5 b+ [! V5 l: Y* z/ h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15 09: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8#
    发表于 2016-6-23 14:58:18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6-21 17:47
    . j. m2 h) y: I你的观点缺少数据支持,实际上数据支持相反的结论。 6 `% `4 r# ?# E$ S3 x$ p% d
    & Q0 v7 F. w- p/ o8 t# d6 e
    从1980到1994,中国的乡镇企业大量破产,乡镇经济 ...
    # }6 n5 W6 ]* a; ?9 `: W
    八九十年代为扶持乡镇企业,国营企业投入了很多,结果造成大量三角债。三角债不说,原本还指望这些乡镇企业能够为国营企业配套,结果惨不忍睹,有些国营企业拖得生不如死。

    点评

    按温铁军的观点八十年代的乡镇企业是被国企挤死的。国企投入扶植乡镇企业?中国的国情不可能吧。  发表于 2016-8-29 14:2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7 17:16
  • 签到天数: 204 天

    [LV.7]分神

    29#
    发表于 2016-6-23 16:46:38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6-23 11:20
    0 n9 q9 G5 Y, l" w我的年龄估计不比你小,呵呵。我在上海, 老家在江苏,绝对不是家徒四壁, 有家具,有电视,闲来装装收音 ...

    # d5 F) u/ i' a) ~3 j) `9 _/ [6 K江浙杭州湾长江两岸,自衣冠南渡后1500年来从来就是膏腴之地,明清以来赋税重地,税率都高出任何地方,明末,国共内战期间,生活水平都不错,你当时的生活水平差于历史上大多数升平时期。至于城市总和生育率低,成本只是很小一部分因素,一句话就是城市化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提高的结果,计量的话我估计在89成。任何国家的城市化完成后总和生育率大幅降低,农业国向城市化过程中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会搭配一个高生育率例日本美国,如果一个不好的国家高低难说有文化因素,但是城市化达到70后,唯一的结果都是总和生育率大幅降低。其中的学问需要你自己学习。上海满足以上任何条件。" E, R; o& T- m% f* ^# \
    $ p2 L: i' B; e& l. \
    890年代的城市生活的衣食日用品家电比起改开前好多了。% Q' N5 r! A1 D" }
    2 r; a0 W2 \% E5 \/ Z
    农业问题,你讲的3个都是技术性问题,而最重要的是制度性问题。邓以年记破处了迷信毛,几年真理大讨论,破除两个凡是,世上最难的事是人的思想的改变,看看你在这个简单问题上的反应就知道任何人的思想转变有多难。79到85那几年时间粮食产量大都接近10%,不管你再怎么辩技术条件都是解释不了的。当然,85后承包制也出现了问题,主要就是农民不爱惜土地,短期行为严重,后来修修补补出政策,不断延长承包时间,向永佃制发展。
    $ U8 {6 j2 a, o2 S' m# E, l- Z4 L! c; l5 |1 c
    你所有的话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个是80年汇率问题,对外以美元计gdp来比较,昨天已详细说明错在哪里,不再赘述。二一个是通货膨胀问题,以购买力平价来衡量不同时期生活水平。不相信中国过去的这一段时间总体通膨在3%不到的样子,以某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得出总体物价上涨10倍,40年百倍的结论。这也是严重不对的,通膨的衡量是一篮子的服务和商品的加权平均,不相信统计局可以,有水分我也认可,但是我相信这不是数量级差别的水分。现代衡量通膨的计量手段不断改进,修修补补,商品服务篮子的不断调整,但是技术上没有飞跃,美国人有研究认为,现代通胀的整体水平是高估而不是低估,原因是没有加入科学技术的进步因素对数据的扰动,理解很简单,通信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变100年前同现在的对比,只是比较了价格,其他根本没有来考虑。但是现在技术手段还无法衡量。
    5 }0 O7 N. `8 }; t" n
    + N  z$ j. D- O: {7 Y如果起点有问题,再多的话,再多的数据,只会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起点错了,越努力,错的越多。
    - s+ `& l4 `9 p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7-8-30 00:17
  • 签到天数: 321 天

    [LV.8]合体

    30#
    发表于 2016-6-23 19:16:33 | 只看该作者
    Dracula 发表于 2016-6-23 14:02+ j( F2 h. V9 c: `7 C
    你这个论断的问题是,别的地方说中国世界第二,快要超越美国的预测也都是从这些数据来的。你要是认为邓小 ...

    # _( j: j1 B' |& U非常同意!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没有数据,还是你厉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31 04: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1#
    发表于 2016-6-23 20:49:41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6-23 11:204 J: n! F7 y0 ]0 v
    我的年龄估计不比你小,呵呵。我在上海, 老家在江苏,绝对不是家徒四壁, 有家具,有电视,闲来装装收音 ...

    " K% k$ Q1 C5 R/ D; d- d- Y工人不一定,下岗在后面。农民确实90年代最苦,80年代是刚承包,后面税费一高,农民就比较惨了。直到2000年老胡上来取消了农业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31 04: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2#
    发表于 2016-6-23 20:50:50 | 只看该作者
    leekai 发表于 2016-6-10 12:01
    - o- H9 K9 o. ?# ]* p! q* \1 s, c1984-92中国下降到2.0%,除了日本比重上升的原因、人民币贬值也是一个因素。中国左面的国家莫非是印尼? ...

    / Y+ V7 u5 b6 y+ E/ Urmb官方贬值在96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31 04: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3#
    发表于 2016-6-23 20:55:04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6-11 23:24  B1 }2 }9 u7 o4 C+ W% [
    1980到1994年是小平执政或发挥重要影响力的15年, 在这15年小平一意孤行大搞洋跃进,搞休克或近似休克疗法 ...

    ; |0 p6 ^7 F. b7 y1 x  F0 ^80年代到90年代中这里面有很多个阶段,你把他们都放在一起是不对的。84年的大批进口商品导致丰年反而债务增加倒是符合你的观点,但是也就是这一年比较突出。后面变动的更快,几乎是半年就一个说法,上半年戴枷,下半年戴花这个说法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80年代虽然自由风气比较重,但是政治上的斗争其实并不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31 04: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4#
    发表于 2016-6-23 20:56:39 | 只看该作者
    wind10 发表于 2016-6-21 13:45$ w1 G2 T3 o) W1 c0 ?( _' ?$ k
    76年以前闭关,最多是易货贸易,78以后经济没有起来前那年不是外汇枯竭,人家除了资源品,不要或看不上你 ...
    0 B, }' N9 d: G9 O; z
    地雷阵的能力和忠诚没得说,只是手法上有问题,典型蒙古大夫,但是比他更好的确实很难找了,全世界范围来看也没几个玩得转中国这种经济体的人,非常复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35#
    发表于 2016-6-23 22:14:20 | 只看该作者
    Dracula 发表于 2016-6-23 14:02
    2 Q4 z7 n8 a) P( E4 l0 W  y你这个论断的问题是,别的地方说中国世界第二,快要超越美国的预测也都是从这些数据来的。你要是认为邓小 ...
    8 x7 H! ?- U$ v3 x$ p
    你默认1980年之前的GDP数据准确,因此才有后面的一系列推理。事实上最大的谬误就是1980年之前的GDP数据。
      C( k) n( v+ c
    " {  {- o5 _7 l) N5 j在毛时代是没有GDP这个统计数据的,只有工农业总产值。今天的GDP数据是后来的官员按照他们自己的裁剪推断的。 你想一下,一个职工家庭年收入1200块钱, 农民家庭年收入700块钱的国家,1979年人均GDP推算后的结果是417元,真是滑天下大稽。美国家庭平均收入是5万美元,美国人均GDP也是5万美元左右。按照这个维度来说,毛时代的人均GDP是900左右,低估接近一倍。
    ( n9 |7 P2 M$ ]; M  a1 u+ l# n4 T# Y! L2 B* n; U6 k3 Z& G* r
    何况毛时代的很多工作都不计入GDP,大量的服务免费或接近免费。比如大量的水利建设,医院,上学的学费低廉,接近免费。! z6 p3 R/ x; K$ N, c1 u

    - f9 t: ^, O- x/ U8 \4 |3 B按照生活质量排队的话,毛时代的人均GDP还可以更高。综合这几点,我估计毛时代的GDP成就应该乘以2.5, 如此我们就能把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统一起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7 17:16
  • 签到天数: 204 天

    [LV.7]分神

    36#
    发表于 2016-6-24 01:21:39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6-23 22:14
    & U6 _' f. e( n7 J0 a你默认1980年之前的GDP数据准确,因此才有后面的一系列推理。事实上最大的谬误就是1980年之前的GDP数据。 ...
    - T1 Q; W7 W+ c4 ~& W2 O) d' }
    你怎么解释,50年代定级以后直到76年工资没有变化,照你的逻辑是不是20多年停滞没有发展?事实上,计划经济时代,没有成本,利润概念,也没有通膨,因为价格不发挥作用,只有物资的具体数量,所以什么具体的工资说明不了什么,统计体系不同,后人只能估计。不要去质疑imf这种没有功利性质的报告数据,人家加工的过程是你无法想象的,可以这样说你能想到的它们做了,你想不到的它们也做了,当然以后还会在调整弥补不足。76以前的城市生活水平,只能靠感觉比较,那种生活日常只是吃饭穿衣水平,还是现在的劳改水平,其他的全都谈不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7-26 05:11
  • 签到天数: 1017 天

    [LV.10]大乘

    37#
    发表于 2016-6-24 01:4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racula 于 2016-6-24 01:48 编辑
    9 h$ S( {( G& e0 V- t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6-23 22:14/ b$ M! r  x! C. ]7 h8 `
    你默认1980年之前的GDP数据准确,因此才有后面的一系列推理。事实上最大的谬误就是1980年之前的GDP数据。 ...
    8 ^" g" h* ^9 o; |& U8 ?

    * g/ h# g/ q' e中国开始统计GDP是从1985年开始。你要是信不过1985年以前的数据,那就从1986年开始算。从1986年到1994年按照PPP折算的中国GDP总量增长了2.75倍,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13%。和从1980年开始算没多大区别。
    , a" \' `; f3 x# g# R6 V/ C6 z0 C, g! \1 i7 d, n$ d/ ^4 f
    另外当年研究估计1985年之前GDP的那些经济学家也不傻,你提到的这些非常明显的因素他们也肯定都考虑进去了。你不能这么没任何根据就来贬低他们的工作。
    ' q9 |* N% i8 [* i) T/ |
    4 s  w  W$ H& S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38#
    发表于 2016-6-24 10:22:51 | 只看该作者
    wind10 发表于 2016-6-24 01:21
    $ b- `" k# K9 S; m7 L5 y你怎么解释,50年代定级以后直到76年工资没有变化,照你的逻辑是不是20多年停滞没有发展?事实上,计划经 ...
    : h' _4 e( o1 R  W" M; F6 n
    50年代的事情我不了解,70年代的事情有一定了解。定级工资不涨,但级别会调整, 工龄工资调整,所以以个人的视角来看实际收入是上涨的。7 e5 O7 x6 n; @' e0 i

    9 U% z' z# l( e) S! i) S+ @1 c农民的收入更是如此。产量提升,耕地拓展都直接提升收入,医疗, 教育服务的改善,商品供应的改善都在实质性在提高购买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39#
    发表于 2016-6-24 10:38:23 | 只看该作者
    Dracula 发表于 2016-6-24 01:41: O) e9 _3 @: Q& R9 t' {( }( d5 x
    中国开始统计GDP是从1985年开始。你要是信不过1985年以前的数据,那就从1986年开始算。从1986年到1994年 ...
    , f7 i  T" U) s; F9 Y( _
    经济学家当然不傻,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哪个数据对当权者有利,他们就编撰哪个数据。哪怕把毛时代的GDP压低一半, 30年周期一计算, 不过相差2.5%,好像也没有什么。) e; r( i6 d4 n. b% x- f7 K

    . Y9 J8 y7 q  J6 Q但是经济学的结果不能和常识相违背。
    - }" T" t; L+ V( n7 q5 `0 c8 q3 M6 K5 k. k
    人人都说1979年的人民币1.5换1美元太高了,但没有仔细考察那时的月薪是60块, 那时我过生日买的全面府绸衬衫才2.5元一件, 后来亲戚送我的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 4块钱一件,是当时市面上最好的衬衫,穿在身上的感觉,比今天你身上穿阿玛尼衬衫还要拉风。难道1.66美元一件全棉衬衫在那时符合常识吗?
    - l+ Y% i- x3 F3 y
    3 F: P, @" }: @" S6 g. b. S" n所以要考察经济学家有没有操弄数据,玩弄天下,必须从购买力角度还原历史的真实。$ `  i& e% }4 a& O( j# l5 B2 o+ K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然后203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7 17:16
  • 签到天数: 204 天

    [LV.7]分神

    40#
    发表于 2016-6-24 11:24:01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6-24 10:38
    2 t* v* T! H2 z* }, o$ K经济学家当然不傻,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哪个数据对当权者有利,他们就编撰哪个数据。哪怕把毛时代的GD ...
    " R% `7 B4 r) i* X" d/ b' d
    不是别人违背常识,恰恰是你自己在不断露怯,从汇率到中国历史和经济。; c" `5 y( H0 M2 s* f7 _7 `
    0 c/ X0 }0 k- g4 i  q& y
    已经告诉你了,当时计划经济的价格不是市场经济下的价格,市场经济下的价格包含很多信息,成本,利润,需求,供给,稀缺性等等,含义很丰富,而计划经济的价格只有一个信息数量的稀缺性,是你自己在混淆两个的使用,得出一些似是而非错的离谱的观点,再次重申计划经济时代,价格是不发挥作用的。, @) X% K% U0 r  L7 w: D. [! h/ ]
    ; F" m( {/ r5 f: ], g
    原来乌有上一批人都是你这种说法,我想你还是先好好检讨下你自己,先补补课。
    0 S, }( Y) M; F- A7 B1 a/ n3 D, V  [" t+ h& S8 n
    我的父母辈,近20年工资福利没有变化,他们的同事大都一样,除了升到领导岗位。我估计宏观上的工资基本是没有变化的或变化很少,变得是人数。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0-14 05:26 , Processed in 0.05774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