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ruby 于 2011-9-1 18:03 编辑 + s# \4 o' v3 i. L
3 l! L# @) |4 w! S H据说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时的高僧法磐:“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
1 }# X& K7 c' h8 k# f7 _2 K( e4 M6 h0 S7 W$ I
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
0 Z+ W3 q' ?/ _0 k- r V7 h" m' \* Y/ S6 l, v8 l4 o$ M2 V
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
, f) M% b0 W. `8 F: b |' g4 w1 n& f/ b! [1 [
法磐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 D) ~) P# a" q$ B
5 F$ g, m' |# U) o. Z" ^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除了利,世人的心中最看重的就是名了。多少人辛苦奔波,名和利就是最基本的人生支点。
- [; C0 B @: c7 i# a2 Y$ U
g0 {$ p W8 E/ `+ T$ I. n; g( \- j 那么,庄子对名和利是怎么看的呢?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
7 A$ g1 W1 k6 E) I) H2 D* x1 e; `% m
大家都知道,尧被中国古人认定为圣人之首,是天下明君贤主的代称。许由呢?是一个传说中的高人隐士。
7 @' D- d9 S! @- W' v
. g) T) S1 U" ]7 A7 L 庄子写道,尧很认真地对许由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当光明永恒的太阳月亮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打着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难了吗?及时的大雨落下来了,万物都已经受到甘霖的滋育,我们还挑水一点一点浇灌,对于禾苗来说,不是徒劳吗?
6 Y H. E, q: S% v+ o8 d/ h4 P; g& C- e' \
尧很诚恳地对许由说:先生,我看到你就知道,我来治理天下就好像是火炬遇到了阳光,好像是一桶水遇到了天降甘霖一样,我是不称职的,所以我请求把天下让给你。1 N4 `) v4 A+ U' j$ m
- I! e# m9 F, L' a 大家看看,这辞让的可不是小官位啊,这是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又怎么说的呢?" u% p# k2 m/ j. k, a! R
3 j' r) o6 n% y3 K0 H6 g
许由淡淡地回答: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这么好了,那么,我还要天下干什么?我代替你,难道就图个名吗?“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名实相比,实是主人,而名是宾客,难道我就为了这个宾客而来吗?还是算了吧。
& B/ Y% l, v/ [/ [许由接着说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他说,一个小小的鸟在森林里面,即使有广袤的森林让它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一只小小的偃鼠在河里饮水,即使有一条汤汤大河让它畅饮,它顶多喝满了它的小肚子而已。3 M7 Z; ?+ F" E0 I+ k1 g
# V# n/ H G O, q9 A I' J# t 我们想一想,人生有涯,一个人这一辈子能吃多少饭呢?能占多大的面积呢?人往床上一躺,你睡觉的地方也就这么大,不管你住的是300平方米的豪宅,还是1000平方米的别墅,你实际需要的空间跟别人都一样。
! D* M" m6 y6 I1 K) k0 q
- E/ ^" U* |/ w+ z8 }9 _' w 淡泊为大。许由这样的一种宁静致远的淡泊心智,可以连天下都辞让出去,就是一种博大的境界和情怀。, |) N, e. N( ^( f Z1 z6 p5 V
5 o6 @5 ?, n% r6 |4 z2 z1 Y
' S% @' Z n& T# @, N; ?, R# `! n5 s: d& x) \
: P( C5 d* ~+ o: S5 F$ f. p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