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9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读书一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09:3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6 K) k5 c# T/ s8 P6 G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H5 F" r# C! p  v, j1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u5 D$ c! T: u/ ~, `" c/ H. C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 d& a& z' T, [$ s  P5 n: Z0 A% f- ^' x$ R( r
" r* h! X6 i! Z8 L. R7 v; m! V
===========
% A) _2 S/ Y8 ~! ?$ m5 A
译文:
) ~. X8 @/ _  S2 j! l9 e: `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
" l9 K  u5 Z" S6 k: c9 W4 x1 b
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
  g, h. f' v' \+ Z- x7 r5 d' U# j
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 i1 {0 u2 H* P8 m( B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 u8 m, g+ r) Q
===========

& Y5 P& s+ _5 ^. u, u; @- B" H( d
* r7 ~9 V/ x, x( k: }; Y

% d  `2 j" L: L/ m% P5 {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波及千里远,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青,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像人抬头看天空一样罢了。

( B6 _8 X1 a3 r& t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8 收起 理由
履虎尾 + 3
山菊 + 5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沙发
    发表于 2011-8-24 10:39:15 | 只看该作者
    好,俺没有好好读过古文,又懒~~~现在正好跟着你学习!+ r9 H% @6 U1 J) T  E8 |
    2 Y& K; _. ?; D

    点评

    嘻嘻,一起一起学习  发表于 2011-8-24 12:1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09:4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uby 于 2011-8-25 09:41 编辑 + r" I* M& C" d' t

    ! e2 R) O. ]4 Y; {! n, |$ a$ I- G颜渊、季路侍(1)。% h$ d4 @8 |4 I2 q0 d0 @; ]
    子曰:“盍(2)各言尔志。”
    1 n) A; Z' d6 p3 r0 ^/ m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5 F  j$ n! ^: f! ~! i$ g
    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 \5 s  X: Y0 ?& b0 y6 ~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v' k: A' q, O6 P8 v8 v* y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 % o; h; n$ \$ z' K( g- Z. d
    ( J" a! Z5 Y0 h7 K% @& j
    【注释】   
    9 c* `! j) N  J. U- ]& f(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8 L- ^6 j- U/ {(2)盍:何不。   1 B/ O( \& o8 r0 i" H& y0 i) D+ a$ @
    (3)伐:夸耀。     _+ O9 v5 t! ]2 h) l# t( ~# q8 A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0 ~1 t/ v! u  E. G) q
    (5)少者怀之:让少者怀念。 2 [9 y0 H6 L/ V( `; b; C

    0 r/ B" E* m+ k==========8 x0 K- R  y# A2 G( A

    : l' t# h( M# N" A$ m$ Y5 Y! t
    + w3 e* [( M5 D- d) T1 I, X$ K) H  f有一天,颜回、子路跟老师在一起聊天。老师说:"你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志向吧。"3 P! P4 \9 @6 `2 Y9 @" Y2 {

    ' p$ u" e* s" v& H  子路说:"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车马这些好东西,与朋友一起享用,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这就是我的愿望。"
      A" O/ t3 t- L) K3 F$ j& b0 b- _% z3 A3 z* I( W& R2 P
      颜回说:"我的愿望呢,就是一个人不经常夸耀自己,也不经常宣扬自己的功劳,能够做到很谦逊也就可以了。"7 Z. Z( t- X, J5 }

    4 q1 Q3 B% o% O8 x  这个时候,学生们发现老师还没有说话。子路就对老师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U5 l5 P# Q, F7 a7 `

    - m) C/ M! C' k) x  孔子呢,就淡淡地说出对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简单,就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7 T! O$ n( o# A% C

    8 a1 p5 @  K& ?6 X6 y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5 ~( o; i7 j4 \3 B) j3 x$ @
    " p" b3 U' m! A6 h. R- F4 l. S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山菊 + 5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地板
    发表于 2011-8-26 10:47:04 | 只看该作者
    原车马 ~~~这是啥意思?
      q0 ~) c' Q. Z+ {8 h
    $ h5 T' ?# L; X) k2 B8 f我想自己能做到‘老者安之’就差不多了:)

    点评

    原 应该是通 愿  发表于 2011-8-27 21:05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23 20:2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5#
    发表于 2011-8-26 11: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山菊 的帖子( ?5 l7 [/ u6 `$ Q
    + Q" T" N- L, |7 x, t  A) O
    我觉得在现代社会老者安之难度最大呢?

    点评

    主要是做到心先安吧:)  发表于 2011-8-26 11:24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3:3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uby 于 2011-8-26 13:42 编辑
    ) o4 d6 o! ^2 X1 A! q( \; b& s5 ~  ]8 A3 }; L" d8 P7 e
    系辞上
    " c7 L( ?. B  D, ^8 y# ^4 H) |
    9 L) E1 s2 k! r0 C5 I" p% a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従;易知则有亲,易従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Y  N$ \; w5 l
    / A& s& t% i: o! [" w. H$ X6 P
    ========
    ' N  {# Y& ~& {% N' q天尊贵(于上),地卑贱(于下),乾坤(由此)确定。卑下高上已经陈列,贵贱之位确立。(天地)动静有其常规,(阳)刚(阴)柔即可断定。万事以其类相聚,万物以其群相分,(这样)吉凶便产生了。在天形成象,在地生成形,(因而)变化就显现了,所以刚柔相互切摩,八卦互相推移。以雷霆鼓动,以风雨滋润,日月运行,寒暑交替。乾道成就男性(事物),坤道成就女性(事物)。乾资主(万物)初始,坤化生成万物。乾以平直资主,坤以简约顺从。易,则是易资主;简,则是易顺从。平直资主则有亲附,简易顺从则有功效。有亲附则可长久,有功效则可广大。可长久才是贤人的德性,可广大才是贤人的事业。(因此)易简而天下之理可得,天下之理可得而成位于(天地)之中。 5 A' Q# c9 I6 z. s% c# K. W1 j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山菊 + 5 请加上书名啊~~~照顾一下俺这种读书不多.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2 12:44
  • 签到天数: 146 天

    [LV.7]分神

    7#
    发表于 2011-8-26 14:53:02 | 只看该作者
    全是中国经典著作啊。

    点评

    哈哈。  发表于 2011-8-27 20:32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8#
    发表于 2011-8-26 16:35:16 | 只看该作者
    看书够杂的嘛,能不能单独拎出一本来详细讲讲?

    点评

    易经。  发表于 2011-8-27 21:36
    你有兴趣听吗?想听那个哇?  发表于 2011-8-27 20:32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20:37:05 | 只看该作者
    那从庄子说起吧。不过我可没那 个造诣。所以文章内容参考南怀瑾的 庄子諵譁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20:43:11 | 只看该作者
    庄子第一篇提出来逍遥游。
    , C" c; u. W8 [全篇内涵,就是人生要有高见。就是见地,见解,眼光,思想。一个人没有远见,见解,如想成就一个事业,完成一个美好的人生,是不可能的事情。* `! h; V1 k/ {6 L0 l
    7 V; P! I! i1 M' T
    人生不要被物质的世界,现实的环境所困扰。假使被物质世界局限,被现实环境困扰,这个人生的见解已经不够了。
    & C6 U8 q* T' Z& H0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21:0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uby 于 2011-8-27 21:01 编辑
    ( \+ G* g$ |+ D# a6 w
    & G  G3 m# C' _传说故事:公冶长懂鸟语
    ; r: B* a& O0 R9 q  b  孔老夫子的七十二贤中,有个识鸟语的,这个人是个打柴郎,复姓公冶,名叫长。公冶长家里只有母子二人,十分贫寒。他从小就很聪明,经常跟母亲到山上打柴。有一天母亲生病,不能上山打柴,可是家中又无米下锅,小小年纪的公冶长心里很难过,他就背着母亲,拿着砍刀和绳子偷偷地上山去了。   
    8 l! D* o! ]4 F9 }
    ! l) C9 O% ~# x3 p) ~# ~公冶长自己来到山上,感到很孤单,心里有些害怕,不由得就哭起来。哭声越来越大,惊动了山上的小鸟,都嗡嗡从远处飞来,落到公冶长的身边。公冶长看着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这么多花花绿绿的鸟,感到很奇怪,这时有一只羽毛乌黑的鸟在说:“你哭啥?你哭啥?”小公冶长更纳闷了,心想:鸟怎么还会说话呢?因此就说:“你是什么鸟,怎么也会说人话?”“我叫八哥,生来就会说话。”公冶长心想:鸟能学人说话,那么说,人也能学鸟说话了。这时八哥又问:“你叫什么名字,为啥在这里哭啼?”小公冶长就把自己的名字和母亲生病以及到山上打柴害怕的事告诉了八哥。八哥和其它的鸟听了后,都觉得小公冶长怪可怜的,然后齐声说:“我们大家同你做伴帮助你拣柴。”小公冶长听了很高兴,他也不害怕了,就和鸟一起拾起柴来。   * r* s/ @9 {: ?4 V+ n7 C& T& O

    8 U3 \% O, e  E0 [$ o5 f! C. G  w他一边拾柴,一边看着这群鸟叨着一根根柴棒朝他身边堆,不一会,就堆成一座小山。公冶长用绳子捆好柴禾要回家,这时八哥不知从那里叨来一串花生,给小公冶长,叫他带回家给母亲治病。小公冶长很感激,背着柴,提着花生,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群鸟,回到家时,天快黑了,母亲问他去哪,到这么晚才回来。他就把上山的事讲给母亲听,善良的母亲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不由一阵心痛,接着就大串大串的泪珠落在小公冶长的身上,从此以后,小公冶长每天都到山上打柴,经常和这群鸟玩,还常常学着鸟的叫声,这样时间长了,小公冶长不知不觉竟学会了鸟语,懂得了鸟音。   几年后,小公冶长已长大成人,他仍然每天上山打柴,同这些鸟一块戏耍。一天,突然听到乌鸦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獐,你吃肉来我吃肠。”公冶长听后跑到了南山,果然看到有只死獐。他把死獐拖回家里剥了,然后把獐肉煮熟吃了,可是他忘记了乌鸦的话,把獐肠子埋了。1 ]+ X& z0 X9 I# B6 Y3 {

    * S) K8 f( D1 k8 V4 E6 ^7 }乌鸦很生气,认为公冶长不够朋友,就想报复他。时隔不久,这天公冶长正在山上打柴,突然乌鸦又说:“公冶长、公冶长,北山有只死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听后,又往北山跑去。在很远的地方,他发现一堆人围着看什么,他以为又是一只死绵羊,恐怕被别人拖去,就喊:“你们别动,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当他走近一看,躺在那里的不是死绵羊,原来是一个死人(当时他还提把刀)。围观的人们把他捆了起来,送到县衙。到了县衙大堂,县官问他为什么要打死人。公冶长申辩说:“这个人不是我打死的,我也不知道谁打死的。”于是他将事情的经过向县官讲一遍,县官听了,暗说:“人怎么能会鸟语?”他怕公冶长撒谎,就叫差役背着公冶长,逮一个小燕子装在一个笼子里,提到大堂上,这时老燕子飞来,在外面乱叫。县官就问公冶长:“外边燕子说什么?”公冶长就说:“禀告大人,外边的燕子在说:我一没有得罪你,二没碍着你 ,为什么把我的孩子关在笼子里?”这时县官才真正相信公冶长懂得鸟语,确定他没有杀人,就把公冶长放了。
      N9 E5 s, |- M  [7 e9 l  D
    ' ?/ x: o/ m6 r; {+ T" Z% U
      I, {/ D) T* E0 K穿插个小故事哈哈。: n+ W/ @1 X* [4 ^8 \7 a- U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山菊 + 5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8:0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uby 于 2011-9-1 18:03 编辑 " [  o: {9 Z0 L" j) t

    ! E' i! G  L$ r0 Z" X- T- L- z; w据说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时的高僧法磐:“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
    ; H% J7 j0 Z* q0 J' {2 ~7 ^/ b% P+ {
      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5 N1 I3 ]) D% Q% D& A
    1 T& o  n. p) ?  r: q- K
      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
    % S4 J8 ?7 l4 n
    / A* Z0 z+ X( Q' T  法磐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6 s7 B* M5 U, e0 p0 b8 g. {' {3 d" [( g! @5 v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除了利,世人的心中最看重的就是名了。多少人辛苦奔波,名和利就是最基本的人生支点。. ~8 R$ _( B" A; F! h' K8 f- q

    8 }$ _  d5 p5 _* m2 l7 y8 q6 l  那么,庄子对名和利是怎么看的呢?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0 B: s# M% X( K1 Y7 T0 x' t
    0 Z7 W. E# s6 `% U- ?6 j! ]
      大家都知道,尧被中国古人认定为圣人之首,是天下明君贤主的代称。许由呢?是一个传说中的高人隐士。/ x2 G) E) y, K2 ]9 b

    , D. \; Z' d' I: T$ E  庄子写道,尧很认真地对许由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当光明永恒的太阳月亮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打着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难了吗?及时的大雨落下来了,万物都已经受到甘霖的滋育,我们还挑水一点一点浇灌,对于禾苗来说,不是徒劳吗?! P9 O7 l: b. a( P3 n$ ]5 e( Q
    : q" \% w8 J# r7 \  w8 c
      尧很诚恳地对许由说:先生,我看到你就知道,我来治理天下就好像是火炬遇到了阳光,好像是一桶水遇到了天降甘霖一样,我是不称职的,所以我请求把天下让给你。7 Y5 T, v& U0 K, ^6 c2 o

    : g0 n# y  k7 J: c. ]  大家看看,这辞让的可不是小官位啊,这是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又怎么说的呢?9 X" j4 P% e* G6 M# _& d

    , t$ G$ ~4 a! N  |) n3 Y3 }  许由淡淡地回答:你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这么好了,那么,我还要天下干什么?我代替你,难道就图个名吗?“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名实相比,实是主人,而名是宾客,难道我就为了这个宾客而来吗?还是算了吧。4 \$ v  n3 J5 J; s5 J
    许由接着说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他说,一个小小的鸟在森林里面,即使有广袤的森林让它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一只小小的偃鼠在河里饮水,即使有一条汤汤大河让它畅饮,它顶多喝满了它的小肚子而已。
    : g( q$ u, K& i& q$ I+ c) h* n, u
      我们想一想,人生有涯,一个人这一辈子能吃多少饭呢?能占多大的面积呢?人往床上一躺,你睡觉的地方也就这么大,不管你住的是300平方米的豪宅,还是1000平方米的别墅,你实际需要的空间跟别人都一样。* c" u1 U7 `" L. D

    : U* [+ E, W8 |) a9 z0 R. F0 ~  淡泊为大。许由这样的一种宁静致远的淡泊心智,可以连天下都辞让出去,就是一种博大的境界和情怀。
    7 @& t4 F5 g4 z2 i5 i5 ^! q7 z1 \
    2 E6 k& g9 r8 C( Z0 m6 A6 V7 A' K7 q$ L3 E# I) H
    2 L6 G8 X, B2 Z, V2 h7 k" t
    * C. {9 I6 P4 Z; Z* }

    点评

    给天下都不要,可见多么淡泊名利啊。要知道君主得天下,要啥没有啊!豪宅,美女哈哈~  发表于 2011-9-2 10:22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山菊 + 5 偶砸觉得这两位都有点偷懒的意思啊:).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1-9-2 10:1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ruby 的帖子
    , g, W$ o* b/ l3 Q" ]) ]
    ) r5 E" z; l' h% j0 {/ j前一段时间看“世说新语”,很有意思,纪晓岚的鬼故事也不错。

    点评

    雪个如此说,我要看看了。嘿嘿  发表于 2011-9-2 13:13
    世说是我最爱的书之一,由于它,我特别喜欢魏晋  发表于 2011-9-2 13:07
    你也来讲讲?  发表于 2011-9-2 10: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27:20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大境界,用庄子的话说,叫做“旁礴万物”,可以凌驾万物之上,将万物融和为一体。9 w9 x7 g0 m/ o# ~; T5 c* K3 i
    + N8 d% S! Q+ k0 N) R& T& \4 }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禀赋各异,将最终决定自己的眼界,决定自己的命运。
    ; R/ r6 B8 y: @8 C5 E- |9 U$ w
    8 y- U& I+ }) s1 [9 l( m2 n  这种境界在《逍遥游》里面有过描述。庄子讲述了一个寓言:
    % D4 Y$ l; \" L; y1 Q
    7 Z8 o' s! ^: b  有两个修道之人,一个叫肩吾,一个叫连叔。一天,肩吾对连叔说:我听说有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神人,他住在姑射之山上。“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他的肌肤晶莹剔透,像是从来未被污染的冰雪一样的洁净,神态像处女一样天真柔美,没有烦恼。他“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根本不用吃五谷杂粮,他可以驾着飞龙,乘着云气,“游乎四海之外” ,可以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他只要稍稍一凝神,就可以使五谷丰登,使这一年里没有任何的灾害。肩吾说:我可不信这样的事情,哪有这样的神人呢?: f+ x8 K) @7 s& A$ ~+ A

    , `# w  Q, f4 R8 v' i  连叔说:我告诉你吧,这个世界上,你无法和瞎子一起欣赏文彩的美丽,你无法和聋子一起欣赏钟鼓的乐声。你只知道人的形体有瞎子,有聋子,有外在的残疾,你不知道人的心智上也有这样的残疾。这话说的就是你这种人。说因为你没有那么开阔的眼界,没有那么博大的胸怀,所以你不相信可以有这样的人。我告诉你,这样的人确实存在。
    * R* ?% ~# m5 l& W4 @$ J
    ; j( L0 V3 k( s' k- s
    8 \  q3 j! F2 b8 t8 u) C“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这个神人啊,他的道德啊,可以凌驾万物之上,将万物融和为一体。旁礴,就是磅礴。
    - m0 \/ h0 A2 q; u0 b$ t# x3 W% c8 _+ R1 B) n
      连叔用了一个激动人心的词:“旁礴万物”,其实,就是让自己成为天地至尊。这种磅礴万物不一定借助神仙功力,这往往指的是我们内心。
      m( a% S. }' \2 B% I' K; i* q" }4 F) K2 C' T. M
      当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当天地万象完全在你的眼界之中,我们的心怎么不能磅礴万物呢?
    # ^7 f2 w" d; z7 i  `% b+ ~$ I- y3 b. E  T0 B2 l* _0 e1 q" ^% r* F, z
      庄子在书当中多次提到“心游万仞”,多次提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不就是磅礴万物吗?! e% A* u0 E5 p$ P
    / w$ o' d3 q+ Z9 D% i$ [
      所以,连叔说:“之人也,物莫之伤”,外物伤害不了这个神人:洪水滔天可以吞没一切,但是淹不死他;大旱可以让金石熔化、土山烤焦,他也不觉得热。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有这样的定力,这样的功力,这样的境界。
    $ Z5 `6 w% t. z, Q+ n+ o+ X- Q! T& G) }, a
      其实,这样的一个神人,显然是庄子杜撰出来的神话人物。庄子最终的落点不是给你讲神话,而是给你谈人生。人生的经历不同,禀赋各异。经历和悟性最终决定了你的眼界。
    , b; h/ e* w, h) u, J; F, ~% o% t" f1 b5 H* c! z( `0 X
      反过来说,一个人的生活完全是可以由态度来改变的。一个人先天的性格、后天的机遇、固有的价值观,最终会决定自己的命运。
    ' m2 k' {* V! l- l$ @: D0 H+ j* s8 [: i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山菊 + 5 嗯,性格决定命运;而态度的改变却可以改变.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3:31:4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需要一种清明的理性。这种理性是在这个嘈杂的物化世界中拯救生命的一种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欢欣的感性。这种感性之心可以使我们触目生春,所及之处充满了欢乐。
    & _% \* p) S( T% U5 E5 y/ L0 w% r0 j: f" F2 S$ |" I
      关于这两个意象,在宋代的笔记当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记载。5 n8 `& f8 N+ n! Z' K

    6 Q* o; d( f% i$ n" n3 o  苏东坡和佛印经常共同出游,看到很多的事物情景,但是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解读。
    , f6 w. {+ w& B; ^; e6 R
    / O1 p( f4 i, ^- @6 d  i, ^5 b% [  有一天,两个人结伴出游,见到一个木匠铺,看见木匠自己在那儿正在做家具。木匠拿出一个墨盒,“啪”一弹墨线。
      \  b) }+ T  b" d, x' u( N2 V1 G" ^) r8 m/ p% J
      佛印见了,马上就拿起这个墨盒来,做了一首诗:  l1 A, S! g. x: N0 M; ?$ T1 V) S' o

    ; x% [. d4 V% }1 O! I8 o( S  吾有两间房,一间赁与转轮王。
    ' d6 q1 r9 n" P' M' B; Q
    * C% G5 ]2 n; _( K! {) a( x/ c  有时拉出一线路,天下邪魔不敢当。
    ; g5 v: ^$ ]- v+ e9 G& z% D: U5 `5 `( d) ]6 C9 ^' q; Q. B
      这诗是拿墨盒做比喻。墨盒有两个墨池,就是“两间房”;墨盒里面不有一个轮子吗?墨盒的一头通过轮子把这个墨线拉出来,叫做“赁与转轮王”。这个墨线弹出一条笔直的线,就是正直与准则。在这样正直与准则的标准制衡之下,所有的妖魔鬼怪是不能抵御的。这就是说,人的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做人要有底线,不能超越这个世界上行为的守则。这就是理性。
    ; q+ Q: ~, N7 l( O+ w! |) W/ W8 {; j4 T# L, d6 Y% ^
      苏东坡也做了一首诗:" w' E8 Q, W  ]: _4 ]- x

      \. v1 W8 d' a3 \& \: W. p& n  吾有一张琴,五条丝弦藏在腹。
    . j6 e, ~# g  Q
    6 |0 B3 ~8 F! `3 }/ k4 |) D/ ]  有时将来马上弹,尽出天下无声曲。- f" T% N. w* c- a) R$ `- n7 q
    % y% A" }1 q0 C! W. M
      苏东坡说,我也有一样东西,不是墨盒而是一架琴,五条琴弦都藏在我的肚子里。我自己随兴所至的时候拿出来就弹,但曲声是你们别人听不到的,只有我的心智可以听到,“尽出天下无声曲”。
    1 ?4 v& E3 I$ A6 z9 O  X/ j  这无声的音乐是至极的天籁,这琴就是人心中感性的欢欣。每到一处地方,每见一个风景,心中便有一种悲悯之情自然生发,一种欢欣之意自然流露。6 q1 J; c# |2 S4 A

    # [5 O' j% d. k: I/ L6 I  其实,苏轼与佛印分别代表了我们人格理想上的两个支点,叫做“依于仁,游于艺”。
    , G: B. q& T( z. y) F1 z
    0 v" k: q7 _5 |) L/ N) }  “依于仁”,指一个人内心要有仁爱的准则。这是一种标准,就像墨盒弹出墨线一样,清清楚楚,不容置疑,定为标准。“游于艺”,就是人的自由境界,就是苏东坡心中的那架琴,可以自由演奏内心的音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山菊 + 5 西诗也有: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16#
    发表于 2011-9-7 02:00:45 | 只看该作者
    ruby 发表于 2011-9-2 00:31   T: H: a; }: V) g1 N
      我们需要一种清明的理性。这种理性是在这个嘈杂的物化世界中拯救生命的一种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 ...

    2 L! C- b. Y+ kIn me7 ]( q: s8 N( O" i& X1 @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 W: L6 t: G5 J' _* v$ w' V& M
    " p- z$ ^! q( o  |' f我心深处" w: L  ?) H7 Y3 A% x
    猛虎亦嗅玫瑰

    点评

    妙哉。  发表于 2011-9-7 12:26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17#
    发表于 2011-9-7 03:05:12 | 只看该作者
    ruby和山菊的对话很精彩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24:56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生命逍遥之境?3 B6 a) T# X1 o  J
    ' e7 b( l  }# }. a
      这种逍遥绝不是人的生命凌驾于外在世界之上、跟万物成为对抗的一种自尊霸主。5 {0 S4 R8 e7 y) w2 V

    : S7 Y. W6 U: E8 }5 h+ t% }  这种逍遥需要用我们的心、我们的眼、我们的呼吸、我们的行动与世间万物紧密相连,水乳交融。
    # y' y# r/ T3 E
    9 x/ k1 ?% P* q# s" R' q7 c' J  这种逍遥需要我们能够欣赏花开、聆听水流,能够看见飞鸟掠过天际、朝阳跃上云端。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才是干干净净的。
    , u& {5 O6 @! n& s
    / x' v; b) t5 P2 L4 R* i: U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 ~3 L- L- k. I" W9 `9 z
    # j: j* ~) W. @: R4 M4 i2 u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M1 G  J- u3 ^2 z  ~
    ; e, t1 ~$ m# _; P$ v+ O$ i  人间真正的好时节,就是没有闲事挂心头。那么,这种闲事往往表现为什么呢?就表现为我们给自己设置的一种障碍,让我们的境界不能开阔。9 r- x: q: N4 T# Z

    3 ?5 M0 K% A* m  M. [  那么,在生活中,眼界怎么样能够看得真正开阔呢?
    ( I6 A# L9 ~) a2 A6 Q1 E/ i8 C0 X
    % o' P$ ]7 l" t3 s  禅宗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眼睛里要是有事,心中就有事,人就会看得“三界窄”。三界是什么?前生,此际,来世。只要你眼里的事化不开,心里成天牵挂着,你就会把前生来世、上辈子下辈子都抵押进去。但是,如果你胸怀开朗,心头无事,用不着拥有多大的地盘,坐在自家的床上,你都会觉得天地无比宽阔。% N5 N% h; w. Q( ?1 Y
    8 g: _9 i. j% R! E4 y+ S
      所以,要想做到真正与天地共逍遥的境界,需要先开阔自己的眼界。
    + |$ I8 b5 |8 d& S  g2 E4 A
    ' L$ D- s8 g4 [7 S9 L3 E0 {  道法自然,就是让我们的心感受天地之气。天地无处不在,所以道无所不在。
    . y' l% G  o! G, g& U1 d7 o. V0 ~( k: Q
      道法自然,就是鼓励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你的历程,用自己的体验去开启你的心智。, P- H+ I9 d) j# ^* v! T7 ?
    ! G/ y7 a; n! g# J% h: D' z; B0 I
      道法自然,就是让你无处不看见。
    - S$ i3 n1 p( a6 b
    ! z; R9 r  s7 |2 b& ~  关于道法自然,庄子是怎么样说道呢?
    7 W) W) r# |2 n8 O" H8 y3 M1 c9 s2 R, L  ~5 z/ n- U, j
      东郭子曾经去问庄子:道在哪儿呢?庄子说:“无所不在。”9 P: M* _4 E+ R
    # }$ n; C+ y  q$ ^6 D
      东郭子没听懂,还挺固执,说:你总要说出一个地方来。( I$ N) B2 O+ C) P" ]3 i3 R
    4 Y( O4 ]+ f& E$ n% W9 r2 R! n
      庄子便随口说:“在蝼蚁。”道就在地上那些个小虫子身上。) {  i) M$ y) G& S' ^- G
      Y- {2 Y' ]& C7 [2 a; M& g7 k2 C
      东郭子挺不满,说:道就这么卑下吗?) j. J& }, P+ u7 `+ p* q" Z9 Z1 x  V
    * |6 B- R- J8 M& j
      庄子又说:“在■稗。”道在小小的野草上。/ B/ ?. L' r) w  s, D! N) c) C

    ( m/ E: s" A2 e3 @) I  东郭子更加不满了:为什么道就更加卑下了呢?" @5 e- V- \& ]3 V4 K9 G

    5 O$ G: }# f+ i& G  A& J. X  庄子就更没好气了,说:“在瓦甓。”道在砖瓦上。0 s, n" c* p. k+ j+ K
    & A0 m0 t0 d- Z& @# L# S; K- i8 N
      东郭子更加痛苦了:怎么越说越卑下啊?
    . ~- o: p: I9 _& H# C8 V
    # p  H& v9 ~, m  庄子实在烦了,就说:“在屎溺。”道就在粪便中。2 w, D6 U5 h: u+ R- Q8 T4 B4 d

    6 C& H( ], f% Y5 C" E- f2 g6 O  这下东郭子终于不说话了。
    3 h) w4 Z) {8 V
    & X9 @8 ~0 R- r( L5 T  其实,如果我们真正看懂这段对话,我们会明白,所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自然之中皆是道理。8 j9 R7 d: }. c. N# @% W) B: I

    + k& x5 i! w3 m  天地无处不在,所以道无所不在。( M. \4 `6 I7 F) p& q
    9 V& v0 M1 O3 y$ a1 Z/ E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32:09 | 只看该作者
    佛家的僧人出家时都穿僧鞋。这个僧鞋的形状很有意思,前面露五指,后面露脚后跟。为什么?$ c1 r. ?) s1 h7 t: Y" H1 T. Y

    + g- B* ?" E' `* m+ ?, ^! O% w  其实,穿这样的鞋是为了提醒一个道理,所谓六根通透,要去掉贪、嗔、痴、怨、疑、慢。你只有看穿这六根,心灵才真正清净,真正通透。
    % b9 Q( W9 b+ c  ~- d' |5 M6 d4 ?6 G  H5 q1 y9 W! @
      那这人生至理为什么要把你放在脚下鞋上呢?用佛家的话讲,人只有低下头,才能看得穿。你不低下头是看不见的。
    1 B, J5 I0 N+ f$ J
    ) {3 Q3 g1 v4 I6 `3 [2 [: i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2:38:07 | 只看该作者
    庄子在《至乐》篇里,借孔子的口,讲了这么一个故事:6 b% R% p8 n" C! h! C# C

    5 m' A. L. `* b+ c& m, k. |1 T  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很大的海鸟,鲁国国君很喜欢,就毕恭毕敬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样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了牛羊给它吃,每天用这样的礼仪供奉这只海鸟。+ L3 q0 ?6 A* F) A4 F6 \

    5 }0 @0 C4 {; `2 q& M8 c  而这只海鸟呢?目光迷离,神色忧郁,不吃一口肉,不喝一口酒,就这样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J4 D8 k$ u" S# |# n5 ^
      E4 K) P+ N) R* j
      庄子借孔子之口总结说,这叫“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也就是说,这是以养人的方式养鸟,不是以养鸟的方式养鸟。这是以人喜欢的礼仪对待鸟,而不是以鸟自己的心思在对待鸟。) W3 }. R7 ?: ~

    , V9 q6 c) s% J0 b2 |- P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7 20:07 , Processed in 0.04725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